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四 4月 10, 2025 8:34 am

呵呵呵~~
善哉,妙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慧,一切法離作與作者即是無生,今由無作者,故說一切法無生。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無所謂我執,則無作者、無受著,故說一切法無生。
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何以故?大慧,由自證聖智觀察,自相共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轉依自證聖智‘’真如根本智啟用‘’,則無所謂我相、他相,即是無自相、無共相可得,故說有漏一切法無自性。
復次,大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何以故,自相共相見其似在,其實非在;見其似去,其實非去。以此之故,大慧,一切法無來無去。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若無所謂我執取捨,則有漏一切法看似存在、看似有來有去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並不存在,也無所謂來去,故說一切有漏法法無來無去。
復次,大慧,一切法非斷滅。何以故?以成立諸法自性之相非有,而諸法則超越可得。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故一切法無斷無滅,何以故?因為有漏諸法之相,本就非有,故知諸法實相,實則超越可得不可得。
復次,大慧,一切法無常,何以故?以相之生起,其性相為無常故。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有漏一切法之外相乃依止我執(阿賴耶識五蘊熏習)而生起。故曰,有漏一切法相皆無常。
復次,大慧,一切法是常,何以故?謂諸相之生起為非生起且復無有故,又諸法是常,以其具無常性故,是故,大慧,一切法說之為常。
注釋:一切法本真如法性一合相。所以說,一切法是常,何以故?有漏諸法相之生起緣於阿賴耶識五蘊之熏習,而人命阿賴耶識五蘊為無常壞法相展轉因,歸根究底乃緣自於真如法性一合相。故說一切法常。

老子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狹義講即是創生之源頭,故稱無極,廣義講,即是整個創生之過程(空不空如來藏)。
生一,即是從無極延生不可分辨之(真如、法性)(一合相)。
一生二,二即是(真如法性一合相)初初分為(真如)與(法性)。
二生三,三即是(真如)(法性)於有漏重合,而產生出(我執)此創生階段即是成唯識論曰:(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三生萬物,(真如)(法性)於有漏交合產生(我執)生起自、共相、有分別心,故知芸芸萬物之表相乃因(二生三、我執)而生起分別對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萬物負陰而抱陽,宇宙創生自此開始,但,若回過頭來看,(萬物)豈不就是(真如)(法性)(我執)於有漏法界之交合延展粗化??負陰即是講法性有,抱陽即是講真如根本智。
沖氣以為和,就是講(一切法真實種子阿陀那識)。

佛教萬法唯心造,玄奘大師唯識法相宗,不就是順著這個(三生萬物)的道理作演繹嗎?

一切佛法,不離真如與法性。佛性法身即是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Viirya » 週五 4月 04, 2025 11:33 pm

人身難得
若不出離
六道輪迴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4月 04, 2025 10:21 am

圓證बुद्ध 寫: 週一 3月 17, 2025 7:59 pm 人到底從哪裡來?有人說從天界。那天人又從哪裡來?天界有 →⁠ 欲界天人、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請問各位大大們有人知道嗎?
有漏宇宙一切法,皆緣起於一合相(真如法性不二),人類之性命亦不離此道。不是嗎??
金剛經:若世界實有,即為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老子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那麼,要探究人類的由來當然要先從此根源一路追查而下~~

解深密經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4月 02, 2025 8:10 a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究竟涅槃。…(法住智,依止少分法界妙智)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智,全分法界妙智)

涅槃智,即是不動地菩薩斷離阿賴耶識、證悟(一真如心)而啟發的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終究得一切種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4月 02, 2025 8:09 am

Viirya 寫: 週三 4月 02, 2025 7:55 am 經云
復言:「世尊!全分無量法界妙智,為何所緣?有何行相?作何事業?」
世尊告曰:「此智亦以如是四諦為其所緣,除諦相想清淨行相,入一切種諸諦行相,於作有情一切義利,趣向行相。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若諸聲聞,於作有情一切義利,無有棄背趣向行相;
若諸獨覺,於作有情一切義利,棄背行相。


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能作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離繫所依事業,又作證得一切種智極淨法界所依事業,又作救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患所依事業,
是名無明對治殊勝。」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 ... 6n0717.pdf

依他音 他指眾生?聞聲救苦?
法界妙智,即是講般若!!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若諸聲聞,於作有情一切義利,無有棄背趣向行相。

…(這裡是講聲聞能開悟明心,證悟真如之後,無有棄背,趣向行相,不落入頑空,能修般若波羅蜜多而行大乘菩薩道,然此證量也必須從少分有量法界妙智開始次第往上修,就是所謂(法住智)少分有量法界妙智「行淺般若」也。)

若諸獨覺,於作有情一切義利,棄背行相。
…(獨覺在修行過程,也是會有法界妙智(神通力)只是契空阿羅漢背棄行相,就是怖畏法界妙智,而不行般若波羅密多,契空鈍阿羅漢終究入於獨覺、辟支佛之果位。)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Viirya » 週三 4月 02, 2025 7:55 am

經云
復言:「世尊!全分無量法界妙智,為何所緣?有何行相?作何事業?」
世尊告曰:「
此智亦以如是四諦為其所緣,除諦相想清淨行相,入一切種諸諦行相,於作有情一切義利,趣向行相。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若諸聲聞,於作有情一切義利,無有棄背趣向行相;
若諸獨覺,於作有情一切義利,棄背行相。

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能作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離繫所依事業,又作證得一切種智極淨法界所依事業,又作救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患所依事業,
是名無明對治殊勝。」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 ... 6n0717.pdf

依他音 他指眾生?聞聲救苦?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4月 02, 2025 7:49 am

Viirya 寫: 週三 4月 02, 2025 6:45 am
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則等於
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有重複之虞?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與(全分無量法界妙智),講的是功夫理論,大乘菩薩道實修證量是多層次的,故大乘菩薩位階有十地乃至妙覺等覺諸佛之分,(不依止少分)也不一定能(全分無量)。
研讀佛經,要注意佛經特有文字藝術,尤其在虛詞的註解,常常不是一般世俗知識的認知習性。
例如此(或)字是佛教經論常見之虛詞,解深密經(亦名)…等等,其文字義理,就不是您從字面想像的。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4月 02, 2025 7:29 am

https://www.cbeta.org/node/6332

首頁
toggle
您在這裡
首頁 » 討論區 » 討論區 » 經文標點討論區 »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標點
罡仁 - 週六, 2022/12/31 - 15:24

原文: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何等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CBETA 2022.Q4, T16, no. 717, p. 842c14-17)

改為: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何等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CBETA 2022.Q4, T16, no. 717, p. 842c14-17)

原因:
異譯本《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2:「佛言:「比丘!有二種智以為無明對治,一者因他音聲或有不因,是少分法界智;二者因他音聲而非少分,是無量法界智。」」(CBETA 2022.Q4, T16, no. 716, p. 835b25-28)
~~~~~~

以上就是外行人,胡亂變動經文而謗壞佛經法義的極佳實例!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以是之故,我常說研究前人註解之佛經佛法,要能分辨對錯,否則就落入(一盲導眾盲)的謗法行列…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 週三 4月 02, 2025 7:06 am

Viirya 寫: 週三 4月 02, 2025 6:46 am 依據經文
少分有量乃指聲聞與獨覺 人我空
全分無量乃指菩薩與佛.如經文最後一段說 人法二我皆空並大做弘法利生
以上解釋沒抓到重點!!
佛經這部分,是專門針對大乘佛法(功夫理論)做開示!!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
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
何等為二?
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二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注意經文,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對治無明。
能(對治無明)當然是講大乘菩薩般若波羅蜜多道。

「依他音」:
就是(因他呼)而起(知見),所謂感而遂通!!
「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就是(我應諾),我見啟動,而覺性起用,這時就看修佛者能不能守住真如而無分別心!?

法界妙智,即是(般若)!!
故說,這兩句經文,是攝屬大乘佛法,非是講二乘。
「少分法界妙智」,是講大乘初發心菩薩至第七地所修之(法住智)。
「全分法界妙智」,是講大乘第八不動地菩薩乃至成就佛果一切種智,所修之(涅槃智)

.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Viirya » 週三 4月 02, 2025 6:46 am

依據經文
少分有量乃指聲聞與獨覺 人我空
全分無量乃指菩薩與佛.如經文最後一段說 人法二我皆空並大做弘法利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