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
雙腳踏破了芒鞋 深入山嶺白雲深處,但總不見春天的蹤影。
回到家後 偶然聞到梅花飄來的香氣,頓覺枝頭 已有十分春天的氣息,原來春天的蹤跡 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 孟子: 道在邇而求之遠。
借尋春來比喻 悟道的艱苦過程,最後終於醒悟 自然妙道存在人心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卻盲目的拚命往外求。
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捨內求外,結果離道越遠,枉費一片心力
— 蹋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
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美色,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禪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 就都在他心中了。
禪宗看起來很玄。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
春天的郊野,到處是春意。風是春天的風,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
人的臉孔帶著春天的喜悅,百鳥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盡是春天的感情。要尋春根本不難!
此處是一個比喻。已經身在春天之中,而且四季常春,你還要找春天?
到哪兒去找呢?也就是說,若只知道春天這個名詞,而不知道春天是什麼,即使身在春天也不認識春,無怪乎永遠找不到春天了。
詩句的本意 是不要去追求智慧;當你一無所求,那就是智慧,心中若有所求、有所尋覓,就是一種牽掛,即使找到了也不可靠。
春天是什麼?鳥語花香山明水秀是春天,可是,它會永遠存在嗎?不能!它瞬息萬變。 當你感受到有那個東西,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春,春天就即刻離開了。也就是說,如果心有所執著,即使你真正見到春天,也會失去它。換個角度看,許多人追求幸福美滿。什麼叫幸福?什麼叫美滿?心中知足就有幸福,待人懇切就是美滿。如果向他人要求幸福,向環境追求美滿,那永遠找不到。 他人給的幸福你不會滿足的。如果只得到一點點,你希望得到更多;別人不讓你得到,你會無比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擔心失去。所以,對幸福的需求,永遠不可能真正滿足,因為那是別人給你的。如果心中有一個觀念:「得多得少都知足。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能得到也就罷了。不是不要,但如果要不到,何必一定要?而即 使得到,也可能會失去,何必擔心?能不失去最好,如果非失去不可,擔心也沒有用。」這麼一想,就會經常感覺在幸福之中。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對自己會滿意,他人也會有若干回饋,這就是美滿。即使付出很多 而未得到任何回饋,也會覺得美滿,因為於心無愧。
用這種心態來對待家庭、朋友、社會,則可以時時刻刻 都在幸福和美滿之中。
如果不能實踐這種生活體驗,那的確是尋春不見春,縱然身在春天 也看不到春天。
終日尋春不見春,
春,本心耳
10.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
雙腳踏破了芒鞋 深入山嶺白雲深處,但總不見春天的蹤影。
回到家後 偶然聞到梅花飄來的香氣,頓覺枝頭 已有十分春天的氣息,原來春天的蹤跡 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 孟子: 道在邇而求之遠。
借尋春來比喻 悟道的艱苦過程,最後終於醒悟 自然妙道存在人心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卻盲目的拚命往外求。
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捨內求外,結果離道越遠,枉費一片心力
— 蹋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
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美色,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禪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 就都在他心中了。
禪宗看起來很玄。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
春天的郊野,到處是春意。風是春天的風,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
人的臉孔帶著春天的喜悅,百鳥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盡是春天的感情。要尋春根本不難!
此處是一個比喻。已經身在春天之中,而且四季常春,你還要找春天?
到哪兒去找呢?也就是說,若只知道春天這個名詞,而不知道春天是什麼,即使身在春天也不認識春,無怪乎永遠找不到春天了。
詩句的本意 是不要去追求智慧;當你一無所求,那就是智慧,心中若有所求、有所尋覓,就是一種牽掛,即使找到了也不可靠。
春天是什麼?鳥語花香山明水秀是春天,可是,它會永遠存在嗎?不能!它瞬息萬變。 當你感受到有那個東西,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春,春天就即刻離開了。也就是說,如果心有所執著,即使你真正見到春天,也會失去它。換個角度看,許多人追求幸福美滿。什麼叫幸福?什麼叫美滿?心中知足就有幸福,待人懇切就是美滿。如果向他人要求幸福,向環境追求美滿,那永遠找不到。 他人給的幸福你不會滿足的。如果只得到一點點,你希望得到更多;別人不讓你得到,你會無比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擔心失去。所以,對幸福的需求,永遠不可能真正滿足,因為那是別人給你的。如果心中有一個觀念:「得多得少都知足。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能得到也就罷了。不是不要,但如果要不到,何必一定要?而即 使得到,也可能會失去,何必擔心?能不失去最好,如果非失去不可,擔心也沒有用。」這麼一想,就會經常感覺在幸福之中。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對自己會滿意,他人也會有若干回饋,這就是美滿。即使付出很多 而未得到任何回饋,也會覺得美滿,因為於心無愧。
用這種心態來對待家庭、朋友、社會,則可以時時刻刻 都在幸福和美滿之中。
如果不能實踐這種生活體驗,那的確是尋春不見春,縱然身在春天 也看不到春天。
:mrgreen:終日尋春不見春,
春,本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