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勿忘初心 » 週日 11月 12, 2023 4:13 pm
雲語書摘 念處的認識
/千佛山雜誌
起心動「念」
念,有所謂的意念、想念、心念的說法。意念,就是意根所生起的變化作用,可以說是色塵緣境所引發的一種現象。想念,就是五蘊的想蘊相應於意念,也就是相應於色塵緣境,經過意念的發生之後,進一步去做認識、瞭解,就是想念的內涵。所以,心念是由意念加想念完成的,只是意念不能叫心念,只是想念也不能叫心念,必須經過意念到想念,才能構成心念。
可知,念是心的發動,於遷流之相,有前念、念之時、後念等三度空間。念是以所對之境,以記憶而不忘者而言。念的梵語是剎那,意為時間之極少、快速的。所以,對學佛的人來說,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於所起的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處的含意是範圍,念處,就是談意念與想念要擺在什麼位置,或說在什麼範圍內去發展。例如眼處,是眼睛能看得見的範圍;念處,就是意念與想念所及處的範圍,是一個什麼環境?念處的念,是為能觀的體用;處,是為所觀的相境,體用緣於記憶的值率如何?相境則在能和所的相應與否?故有「念處」以「正法」為依皈,相契「法界」於平等的理諦。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正法念處經偈釋」說:「佛陀成就大悲,如夜時月光,如月之清涼,如深遠浩海,安住不動如須彌;甚深嚴淨的大悲之心,攝化無量無邊眾生,故於心念的安居,常住三種念處:
第一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無減退之相;故眾生雖不一心聽法,亦不以之為憂,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二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增進之相畢竟不可得;故於眾生雖一心聽法,亦不以為喜,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三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切時,利益眾生卻無有利益眾生之念,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三念處,其實就是三種四念處,依於身、受、心、法四者,於身、受、心三者的變化作用,具不離於法,在修行的過程,僅有念住的觀照差別。上白下雲老禪師在「修行法要」中說:
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的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
受念處:受是來自五蘊中的受蘊,是情感反應的自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所以,
世間的苦與樂,是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而感現在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
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
或是「業」的造作,所以於「心」的「處」,不只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 般若」的殊勝修養,猶如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才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
法念處:就是依佛陀的教法,從道理方法使意念得到熏習,使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於有可能造成的缺失去調整,從修養中漸趨圓滿,使缺失愈來愈少;也 就是突破世間一切的相對,而入絕對圓融的境界,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
念,在「中阿含經」有大人八念之說,緣於阿那律陀,在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癡得。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現其前,為說大人八念。
一、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比丘修道,當於一切塵境,不生希欲之心;雖自得無欲,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者。
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
比丘修道,衣但覆身,食但資命,一切所需,悉當知足,此所以能得道者。
三、道從遠離非聚會得:
比丘修道,於世間諸法及己身心,俱當遠離,此所以能得道者。
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比丘修道,當常行精進,斷惡及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不捨方便,此所以能得道者。
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此所以能得道者。
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
比丘修道,當遠離諸惡法,凝心禪定,無有散亂,此所以能得道者。
七、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分別曉了,悉除惑業,盡生死苦,此所以能得道者。
八、道從不戲樂非戲樂得:
比丘修道,當常寂靜,遠離嬉戲、游觀之行,安住無為之理,正意而解,此所以能得道者。
念、念處、念處觀,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是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妄想和雜亂的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觀照之慧,是為毗缽舍那法。因此,佛陀教止教觀,從小向大,為趣菩薩之道,於心行處,設正知解,為求得證故;綜觀經律論之法要,乃離塵遠俗,突破自我執著,無非悉從「念」中,隨緣維護,入正法的諦義,顯現真如無為,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
雲語書摘 念處的認識
/千佛山雜誌
起心動「念」
念,有所謂的意念、想念、心念的說法。意念,就是意根所生起的變化作用,可以說是色塵緣境所引發的一種現象。想念,就是五蘊的想蘊相應於意念,也就是相應於色塵緣境,經過意念的發生之後,進一步去做認識、瞭解,就是想念的內涵。所以,心念是由意念加想念完成的,只是意念不能叫心念,只是想念也不能叫心念,必須經過意念到想念,才能構成心念。
可知,念是心的發動,於遷流之相,有前念、念之時、後念等三度空間。念是以所對之境,以記憶而不忘者而言。念的梵語是剎那,意為時間之極少、快速的。所以,對學佛的人來說,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於所起的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處的含意是範圍,念處,就是談意念與想念要擺在什麼位置,或說在什麼範圍內去發展。例如眼處,是眼睛能看得見的範圍;念處,就是意念與想念所及處的範圍,是一個什麼環境?念處的念,是為能觀的體用;處,是為所觀的相境,體用緣於記憶的值率如何?相境則在能和所的相應與否?故有「念處」以「正法」為依皈,相契「法界」於平等的理諦。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正法念處經偈釋」說:「佛陀成就大悲,如夜時月光,如月之清涼,如深遠浩海,安住不動如須彌;甚深嚴淨的大悲之心,攝化無量無邊眾生,故於心念的安居,常住三種念處:
第一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無減退之相;故眾生雖不一心聽法,亦不以之為憂,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二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增進之相畢竟不可得;故於眾生雖一心聽法,亦不以為喜,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三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切時,利益眾生卻無有利益眾生之念,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三念處,其實就是三種四念處,依於身、受、心、法四者,於身、受、心三者的變化作用,具不離於法,在修行的過程,僅有念住的觀照差別。上白下雲老禪師在「修行法要」中說:
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的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
受念處:受是來自五蘊中的受蘊,是情感反應的自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所以,
世間的苦與樂,是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而感現在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
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
或是「業」的造作,所以於「心」的「處」,不只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 般若」的殊勝修養,猶如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才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
法念處:就是依佛陀的教法,從道理方法使意念得到熏習,使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於有可能造成的缺失去調整,從修養中漸趨圓滿,使缺失愈來愈少;也 就是突破世間一切的相對,而入絕對圓融的境界,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
念,在「中阿含經」有大人八念之說,緣於阿那律陀,在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癡得。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現其前,為說大人八念。
一、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比丘修道,當於一切塵境,不生希欲之心;雖自得無欲,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者。
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
比丘修道,衣但覆身,食但資命,一切所需,悉當知足,此所以能得道者。
三、道從遠離非聚會得:
比丘修道,於世間諸法及己身心,俱當遠離,此所以能得道者。
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比丘修道,當常行精進,斷惡及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不捨方便,此所以能得道者。
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此所以能得道者。
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
比丘修道,當遠離諸惡法,凝心禪定,無有散亂,此所以能得道者。
七、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分別曉了,悉除惑業,盡生死苦,此所以能得道者。
八、道從不戲樂非戲樂得:
比丘修道,當常寂靜,遠離嬉戲、游觀之行,安住無為之理,正意而解,此所以能得道者。
念、念處、念處觀,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是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妄想和雜亂的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觀照之慧,是為毗缽舍那法。因此,佛陀教止教觀,從小向大,為趣菩薩之道,於心行處,設正知解,為求得證故;綜觀經律論之法要,乃離塵遠俗,突破自我執著,無非悉從「念」中,隨緣維護,入正法的諦義,顯現真如無為,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