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南泉是大僧院的方丈,但真正為他心許的,卻只有趙州一人。
事實上,由於他們兩人的密切合作 而啟發了其他學生。
如,趙州曾在廚房內 充任火夫,有一天,他關起門來在門內燒火,
燒得整個廚房都是煙,然後大叫「救火,救火」!等大家趕來時,
他在房內說:「你們說對了,我就開門」。
大家都默默無語,這時南泉拿了把鑰匙 從窗口遞給趙州,
這正是趙州心中 所認為說對了的話,於是便打開門走了出來。
沒人敢說完全了解 這段故事的真意,但我們如果把整個故事當作引導開悟
的一種指標,也許可以把握住部份的真意。
趙州所謂說對了就是打開心靈之門的悟。
其實「說對了」並不需要言傳,可以表現在默默不語,
或遞一把鑰匙的這一舉動中。
其他的言教 都是像這扇門,必須從內部去開。
必須從內部去開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那位和尚也許不是個初學者,他想逼老師去說清楚他的哲學觀點,
而掉入了老子所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的窠臼中,
但趙州卻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問題,他像所有偉大的禪師一樣令學生
站在很滑的地面上。使他們不致躲在那些明確的公式的溫床上。
當馬祖說:「石頭路滑」時,那也是讚美石頭 為當代偉大的禪師。
然而沒有人比趙州更滑的了,有個和尚問他:
「萬法歸一,而這個一歸向那裡呢」?
他回答說:「我在青州做了件布衫,重有七斤」。
這簡直答非所問了。
然而這段對話,卻被後代禪師 當作公案去考驗初學者。
對於趙州來說,一和多是相即相融的。假如多歸於一,那麼一也歸於多,
因此宇宙中無論任何微不足道的事物,也都會歸於一,和這個一不可分。
所以沒有任何東西 比他在青州所做的七斤重的布衫 更具有特殊性了,
同時也沒有桿西比這個「一」更具有普遍性。
在宇宙中任何特殊之物也都離不了這個「一」。
那麼是否趙州把這個「一」看作道呢?他決不會如此。
否則這個道 便變成了相對之物了。以他的觀點,道是超越了一和多的,
這似乎是他的中心思想。甚至當他年輕時,在南泉門下,
便體會到道的超越性。有一次他引證南泉所謂「道不離物,離物非道」
的話而問:「如何是這個超越的道」?
南泉舉棒便打,趙州抓住棒說:「以後留心不要錯打人」。
這話贏得了南泉的讚美而說:「龍蛇易辨,真和尚不可欺啊」!
道不僅是超越了一和多,而且也超越了 有和無,現象和本體。
趙州特別善於從他所體認的道的超越性中 去隨意運用相對的術語。
而掉入了老子所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的窠臼中,
但趙州卻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問題,他像所有偉大的禪師一樣令學生
站在很滑的地面上。使他們不致躲在那些明確的公式的溫床上。
當馬祖說:「石頭路滑」時,那也是讚美石頭 為當代偉大的禪師。
然而沒有人比趙州更滑的了,有個和尚問他:
「萬法歸一,而這個一歸向那裡呢」?
他回答說:「我在青州做了件布衫,重有七斤」。
這簡直答非所問了。
然而這段對話,卻被後代禪師 當作公案去考驗初學者。
對於趙州來說,一和多是相即相融的。假如多歸於一,那麼一也歸於多,
因此宇宙中無論任何微不足道的事物,也都會歸於一,和這個一不可分。
所以沒有任何東西 比他在青州所做的七斤重的布衫 更具有特殊性了,
同時也沒有桿西比這個「一」更具有普遍性。
在宇宙中任何特殊之物也都離不了這個「一」。
那麼是否趙州把這個「一」看作道呢?他決不會如此。
否則這個道 便變成了相對之物了。以他的觀點,道是超越了一和多的,
這似乎是他的中心思想。甚至當他年輕時,在南泉門下,
便體會到道的超越性。有一次他引證南泉所謂「道不離物,離物非道」
的話而問:「如何是這個超越的道」?
南泉舉棒便打,趙州抓住棒說:「以後留心不要錯打人」。
這話贏得了南泉的讚美而說:「龍蛇易辨,真和尚不可欺啊」!
道不僅是超越了一和多,而且也超越了 有和無,現象和本體。
趙州特別善於從他所體認的道的超越性中 去隨意運用相對的術語。
-
- 文章: 5505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說對了〕...不在言傳中,正如維摩詰居士真入不二法門。沒人敢說完全了解 這段故事的真意,但我們如果把整個故事當作引導開悟
的一種指標,也許可以把握住部份的真意。
趙州所謂說對了就是打開心靈之門的悟。
其實「說對了」並不需要言傳,可以表現在默默不語,
或遞一把鑰匙的這一舉動中。
其他的言教 都是像這扇門,必須從內部去開
問題出在:誰能從一介凡愚而臻“說對了不在言傳”?
凡愚雖本俱如來智慧德行(此謂:不異),但凡愚之謂“凡愚”即非佛菩薩,佛菩薩既名佛菩薩即非凡愚,佛菩薩與凡愚是“不一”的關係。
“不一”者,謂:不可踰越的鴻溝。
凡愚何能“說對了而不在言傳中”?完全不可能。
弘忍: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指的就是:凡夫不可能自力見性。
一切凡愚不是本心,故一切凡愚學法無益。
一切凡愚學法無益,以何識本心?完全沒有機會!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到了燕京之後,印簡禪師便前往大慶壽寺 參禮中和璋禪師。
此前的一天晚上,璋禪師曾夢見一異僧,策杖而來,徑趨丈室踞坐。
第二天,璋禪師便通知知客師道:“今日但有僧過,當令來見老僧。”
到了傍晚,印簡禪師果然來到大慶壽寺。
璋禪師一見印簡禪師,便笑道:“此夜來所夢者。”
印簡禪師便問:“某甲 不來而來,作麼生相見?”
璋禪師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莫打野榸(zhai,枯木根)!”(不要打機鋒了。)
●●印簡禪師道:“某甲因擊火迸散,乃知眉橫鼻直。”
(一橫一豎,合則有“十”事,分則是一。)
璋禪師道:“吾此處別。”(我這裡有不一樣的說法。)
印簡禪師道:“如何表信?”(什麼消息?)
●●璋禪師道:“牙是一口骨,耳是兩片皮。”(“邪”,一則正、二則邪。)
印簡禪師道:“將謂別有!”(和我一樣的意思嘛。)
璋禪師道:“錯!”(今昔,合是一錯,兩回事。)
印簡禪師大喝一聲:“草賊大敗!”(分別妄想了,你答敗了。)
璋禪師於是起身便走。(離開草賊。什麼勝敗、是非。)
牙是一口骨,耳是兩片皮
此前的一天晚上,璋禪師曾夢見一異僧,策杖而來,徑趨丈室踞坐。
第二天,璋禪師便通知知客師道:“今日但有僧過,當令來見老僧。”
到了傍晚,印簡禪師果然來到大慶壽寺。
璋禪師一見印簡禪師,便笑道:“此夜來所夢者。”
印簡禪師便問:“某甲 不來而來,作麼生相見?”
璋禪師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莫打野榸(zhai,枯木根)!”(不要打機鋒了。)
●●印簡禪師道:“某甲因擊火迸散,乃知眉橫鼻直。”
(一橫一豎,合則有“十”事,分則是一。)
璋禪師道:“吾此處別。”(我這裡有不一樣的說法。)
印簡禪師道:“如何表信?”(什麼消息?)
●●璋禪師道:“牙是一口骨,耳是兩片皮。”(“邪”,一則正、二則邪。)
印簡禪師道:“將謂別有!”(和我一樣的意思嘛。)
璋禪師道:“錯!”(今昔,合是一錯,兩回事。)
印簡禪師大喝一聲:“草賊大敗!”(分別妄想了,你答敗了。)
璋禪師於是起身便走。(離開草賊。什麼勝敗、是非。)
牙是一口骨,耳是兩片皮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37.清流不間斷 碧樹不曾凋
《禪林句集》
碧樹就是指不落葉的松樹、山茶花樹那樣的常綠樹。
這一句是說溪流潺潺永不間斷,像松樹那樣的常綠樹 從不凋零萬年青。
禪家喜歡用這句話,並不單單因為景緻之清涼。
佛教始於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 坐禪開悟的12月8日拂曉。
此後,以心傳心,猶如一器之物 傾入另一器,佛佛祖祖,滴滴相承,至今從未間斷。
“清流無間斷,碧樹不曾凋”即為此意。
但僅僅表現這些,還不能說已經參透其意。
從這句必須領悟延綿的命脈得以承繼的無限感激。
妙心寺開山之祖花園法皇 感慨於繼承大燈國師之法,在“往年禦宸翰”(給關山國師的信)中如是說:
“往年在先師大燈國師之所,於此一段事得休歇。特別是傳持衣缽後,報恩謝德之思,興隆佛法之志,寤寐無忘。”
昔隨大燈國師修行得以開悟,特別是授我世代相傳之法以後,我一直在考慮 如何報答先師大燈國師 及世代佛祖之恩,如何弘揚佛法,為此夜不能寐,寢食不安。
只有這樣的想法,才能說真正參透了此句。
太宰府的天滿宮 種植有許多古楠樹,其中一棵有俳人荻原井泉水的俳句。
楠樹逾千年,嫩葉今又生。
千年的楠樹 今年又長出了嫩葉,從而樹得以存續,正是有了今年的嫩葉,樹木才活了一千年。
不只是“佛法”“楠樹”,我們的“生命”也存續了漫長的歲月。
《朝日新聞》上曾刊載了一篇題為“連接了三十三代八十五億人的生命”的來稿。
為什么生命是寶貴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以自己的方式用數字來嘗試回答。
一個人要出生就要有父母二人、祖父母四人,再往上還有八人、十六人、以此類推三十三代,就有八十五億八千九百九十三萬四千五百九十二人。
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僅僅上溯三十三代 就受到遠遠多於現在地球人口總數 龐大影響的就是現在活著的我們。
誰也不知道這其中 曾出現過多麼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是每個人的身體 在完成著傳承。
換一個說法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中 將來會出現什麼樣 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不得而知。
自殺則意味著 自己親手抹消了上溯四十代受到過一兆九百億人影響的生命。
現在活著的人們是聯結過去和未來的橋樑,你是面向未來的起跑者之一。
雖然有很多煩惱痛苦,但是我們也要面向未來做出努力。
(1995年1月9日)
這就是“清流不間斷,碧樹不曾凋”所要表達之意。
清流不間斷,碧樹不曾凋
我們都知道,現象界全是幻影,僅一時緣起
不間斷,不曾凋
只得個相分耳,僅三細
那永遠存在的絕對本質在何處?
問取虛空吧
《禪林句集》
碧樹就是指不落葉的松樹、山茶花樹那樣的常綠樹。
這一句是說溪流潺潺永不間斷,像松樹那樣的常綠樹 從不凋零萬年青。
禪家喜歡用這句話,並不單單因為景緻之清涼。
佛教始於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 坐禪開悟的12月8日拂曉。
此後,以心傳心,猶如一器之物 傾入另一器,佛佛祖祖,滴滴相承,至今從未間斷。
“清流無間斷,碧樹不曾凋”即為此意。
但僅僅表現這些,還不能說已經參透其意。
從這句必須領悟延綿的命脈得以承繼的無限感激。
妙心寺開山之祖花園法皇 感慨於繼承大燈國師之法,在“往年禦宸翰”(給關山國師的信)中如是說:
“往年在先師大燈國師之所,於此一段事得休歇。特別是傳持衣缽後,報恩謝德之思,興隆佛法之志,寤寐無忘。”
昔隨大燈國師修行得以開悟,特別是授我世代相傳之法以後,我一直在考慮 如何報答先師大燈國師 及世代佛祖之恩,如何弘揚佛法,為此夜不能寐,寢食不安。
只有這樣的想法,才能說真正參透了此句。
太宰府的天滿宮 種植有許多古楠樹,其中一棵有俳人荻原井泉水的俳句。
楠樹逾千年,嫩葉今又生。
千年的楠樹 今年又長出了嫩葉,從而樹得以存續,正是有了今年的嫩葉,樹木才活了一千年。
不只是“佛法”“楠樹”,我們的“生命”也存續了漫長的歲月。
《朝日新聞》上曾刊載了一篇題為“連接了三十三代八十五億人的生命”的來稿。
為什么生命是寶貴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以自己的方式用數字來嘗試回答。
一個人要出生就要有父母二人、祖父母四人,再往上還有八人、十六人、以此類推三十三代,就有八十五億八千九百九十三萬四千五百九十二人。
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僅僅上溯三十三代 就受到遠遠多於現在地球人口總數 龐大影響的就是現在活著的我們。
誰也不知道這其中 曾出現過多麼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是每個人的身體 在完成著傳承。
換一個說法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中 將來會出現什麼樣 對人類做出貢獻的人不得而知。
自殺則意味著 自己親手抹消了上溯四十代受到過一兆九百億人影響的生命。
現在活著的人們是聯結過去和未來的橋樑,你是面向未來的起跑者之一。
雖然有很多煩惱痛苦,但是我們也要面向未來做出努力。
(1995年1月9日)
這就是“清流不間斷,碧樹不曾凋”所要表達之意。
清流不間斷,碧樹不曾凋
我們都知道,現象界全是幻影,僅一時緣起
不間斷,不曾凋
只得個相分耳,僅三細
那永遠存在的絕對本質在何處?
問取虛空吧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一冊,呆菴普莊禪師語錄。
經文: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正念常現前,玄關俱洞徹,拈起犀牛扇,清風撼寥泬,拓開無盡藏,驪珠耀明月,掉頭歸去來,不墮他途轍,出林獅子兒,奮迅天然別。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一冊,呆菴普莊禪師語錄,總共有八卷,由門人慧啟前賢等所編輯。該書第六卷,對玄關修持觀,有如下的印證:
「真誠學道人」:
真誠的修行人,首先要發出志誠的心,來學修講辦。
「脊梁硬如鐵」:
身體的脊梁,要好像鋼鐵一樣的堅硬,非常健康,才可以支撐身體;比喻修道要有如鋼鐵一般堅強的意志。
「正念常現前」:
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現在眼前,防意如防賊,不可以有任何的疏失。
「玄關俱洞徹」:
玄關金鎖 要恭請天命明師打開,道理靈通,內外才能明徹。
「拈起犀牛扇」:
拿起畫犀牛玩月的扇子(或云以犀角為柄的扇子)。
「清風撼寥泬」:
拿起犀牛扇子扇動,可以清熱消暑,讓自己以及眾生清涼自在;
比喻宏揚般若正法,可以讓自己以及眾生枯竭的心靈,得到滋潤。
「拓開無盡藏」:
開拓無盡的寶藏,找到光明的本性。
「驪珠耀明月」:
讓自己的摩尼寶珠,閃閃發光,好像明月一樣的皎潔光明。
「掉頭歸去來」:
得道、學道、修道、行道以後,心性圓滿,智慧之門打開,本性光明,來去自在,逍遙無礙。「不墮他途轍」:
明心見性,功德圓滿以後,一定可以回到極樂的理域,不再墮落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六道,或是重蹈覆轍,來到人間受苦。
「出林獅子兒」:
一旦明白自心,見到本性以後,就可以行道於天下,好像獅子吼一樣,可以喚醒無數的眾生,覺醒迷津,共登覺路。
「奮迅天然別」:
只要奮力發心,宏揚般若正法,渡化眾生,急速修辦,讓眾生恢復天然的本來面目,會有分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覺。
經文:真誠學道人,脊梁硬如鐵,正念常現前,玄關俱洞徹,拈起犀牛扇,清風撼寥泬,拓開無盡藏,驪珠耀明月,掉頭歸去來,不墮他途轍,出林獅子兒,奮迅天然別。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一冊,呆菴普莊禪師語錄,總共有八卷,由門人慧啟前賢等所編輯。該書第六卷,對玄關修持觀,有如下的印證:
「真誠學道人」:
真誠的修行人,首先要發出志誠的心,來學修講辦。
「脊梁硬如鐵」:
身體的脊梁,要好像鋼鐵一樣的堅硬,非常健康,才可以支撐身體;比喻修道要有如鋼鐵一般堅強的意志。
「正念常現前」:
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現在眼前,防意如防賊,不可以有任何的疏失。
「玄關俱洞徹」:
玄關金鎖 要恭請天命明師打開,道理靈通,內外才能明徹。
「拈起犀牛扇」:
拿起畫犀牛玩月的扇子(或云以犀角為柄的扇子)。
「清風撼寥泬」:
拿起犀牛扇子扇動,可以清熱消暑,讓自己以及眾生清涼自在;
比喻宏揚般若正法,可以讓自己以及眾生枯竭的心靈,得到滋潤。
「拓開無盡藏」:
開拓無盡的寶藏,找到光明的本性。
「驪珠耀明月」:
讓自己的摩尼寶珠,閃閃發光,好像明月一樣的皎潔光明。
「掉頭歸去來」:
得道、學道、修道、行道以後,心性圓滿,智慧之門打開,本性光明,來去自在,逍遙無礙。「不墮他途轍」:
明心見性,功德圓滿以後,一定可以回到極樂的理域,不再墮落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六道,或是重蹈覆轍,來到人間受苦。
「出林獅子兒」:
一旦明白自心,見到本性以後,就可以行道於天下,好像獅子吼一樣,可以喚醒無數的眾生,覺醒迷津,共登覺路。
「奮迅天然別」:
只要奮力發心,宏揚般若正法,渡化眾生,急速修辦,讓眾生恢復天然的本來面目,會有分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覺。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此資發變化定)名大佛頂首嚴楞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 妙莊嚴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通曰。
●●此一門超出。分明指出 頓悟路頭。惟在轉識成智。純以金剛幹慧。乃可語真菩提路。
末雲。如是妙法。先過去世恒沙劫中 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幹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 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 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
等覺圓明。入于如來 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首尾呼應。
●必以超出識陰 為極則事。
世尊洞徹世間生死相續。惟是妄想種種。迷而不返。識陰若盡。則常住真心。乃得現前。性淨明體。與佛無異。
●故能破識陰。即入頓門。阿難雖聰慧多聞。總不出識情分別。識情未除者。惟在有得。而證菩提者。惟在無得。
●故下文七處征心。在阿難往往以有得自縛。世尊一一以無得而蕩除之。
●楞伽雲。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此真速證菩提之頓門也。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通曰。
●●此一門超出。分明指出 頓悟路頭。惟在轉識成智。純以金剛幹慧。乃可語真菩提路。
末雲。如是妙法。先過去世恒沙劫中 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幹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 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 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
等覺圓明。入于如來 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首尾呼應。
●必以超出識陰 為極則事。
世尊洞徹世間生死相續。惟是妄想種種。迷而不返。識陰若盡。則常住真心。乃得現前。性淨明體。與佛無異。
●故能破識陰。即入頓門。阿難雖聰慧多聞。總不出識情分別。識情未除者。惟在有得。而證菩提者。惟在無得。
●故下文七處征心。在阿難往往以有得自縛。世尊一一以無得而蕩除之。
●楞伽雲。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此真速證菩提之頓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