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墓地

佛陀曾經叫一些怕死的人 到墓地去靜心,
使他準備好進入真正的靜心。
我覺得我對死亡的恐懼,是我對靜心的障礙,
你要叫我到那裏去?
哪裏都不需要,你已經來到了墓地。
英文的「墳墓」這個字是很美的,
它來自梵文的「三摩地」這個字。

在印度,三摩地意味著兩者:
它意味著墳墓-埋葬死人的地方;
同時意味著最終的達成 ──
因為兩者都是一種死亡。

當你過世的時候,那是一種普通的身體之死,
但是有一團東西會繼續活下去、繼續找到新的生命、
繼續輪迴、繼續進入生死之輪。
普通的死並不是一種完全的死,它是部分的死,
只有一部分的你死掉,但是剩下的部分仍然非常強而有力,
它能夠再創造出已經死掉的部分,它能夠再塑造一個新的身體,
有一個新的身體會再度結晶起來。


然後有最終的死亡。
只有佛-那些已經知道的人,那些已經知道生命的奧秘的人,
那些已經達成一切生命所能夠給予的東西的人-能夠達到最終的死亡。

如此一來,就沒有留下什麼需要他再回來完成的東西,
他已經通過了測驗,所以就不必再回來了。
不僅是他的身體死掉,他的頭腦和自我也同時死掉。
他完全死掉,只留下內在的空間──它跟外在的空間合而為 一
內在和外在
我們稱那個為三摩地。
英文字的「墓地」那個字就是來自「三摩地」這個字。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昔百丈侍於馬祖,祖目視繩床角拂子。
可憐生古人於一動一靜,偶然觸目,皆會之於道,所以成就甚速,吾人能如是乎?
遂問曰:「即此用,離此用。」蓋百丈已悟,當即則即,當離則離,而探之於祖。
祖遂針之曰:「汝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
百丈遂取拂子豎起,此百丈 墮於即。
祖又針之曰:「即此用,離此用。」百丈遂掛拂子於舊處,此又 墮在離。
要知大機大用,只有此我出入縱橫,單刀匹馬,誰敢攖鋒?八面受敵,一掠皆空。
果能兩真相對,則是萬古之雄。彼或即或離以為用者,則渺乎其罔措矣。
又安能窺其所用於機者哉?
所以祖震威一喝,能開萬古之聾,百丈反聾去三日,恐猶未能當下窺見祖意所在。
然即離之見,則銷歸烏有,而此我亦可以縱橫。
惟黃檁聞舉即吐舌,其見則高於百丈,所以於此得見馬祖大機大用。
又雲:若嗣馬祖,已後喪我兒孫。
又讚仰,又不嗣,此何等識見?真可謂空前絕後,獨任此我。
所以百丈雲:子甚有超師之見,真有良心人也。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世尊已明明告人,只有此我,並無等者。
就要知道,不即不離,猶是竿頭語,未能進步,何況即此離此,瞻前顧後?
斯道惟直指第一,四目相對,明明兩我,無言可議,無念可思,說即多事,說離益非,只認此我便是。
若言即言離,即是剜肉生瘡。
淨名雲:“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mrgreen: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寂照世間 »

新老怪 寫: 週三 3月 27, 2024 10:58 am 昔百丈侍於馬祖,祖目視繩床角拂子。
可憐生古人於一動一靜,偶然觸目,皆會之於道,所以成就甚速,吾人能如是乎?
遂問曰:「即此用,離此用。」
蓋百丈已悟,當即則即,當離則離,而探之於祖。
祖遂針之曰:「汝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百丈遂取拂子豎起,此百丈 墮於即。
祖又針之曰:「即此用,離此用。」百丈遂掛拂子於舊處,此又 墮在離。
什麼是性?
什麼是第一月的本性? (不生滅)
什麼是第二月的真心、見精見性、聞精聞性?(不生滅)
什麼是第三月的色身妄心、拂塵?(生滅)

這是非常重要的公案,
即此用,離此用。

攝用歸體,真如本性不是拂塵之用。
從體起用,真如本性生起拂塵之用。
所以,攝用歸體之時,離此用。從體而起之時,即此用。

真如本性,無形無相無用。
而能生起一切法之相用。

但是,在夢幻的世間
佛說從體起用,即非從體起用,是名從體起用,夢中的從體起用。

有修有證、有起有用,皆名增上慢。
佛說增上慢,即非增上慢,是名增上慢,夢中的增上慢。


相信夢中的覺醒之法了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無上的覺醒大法。
相信的人不多,所以,又稱為難信之法。

為何有修有證,皆名增上慢。
因為,還沒有覺醒,還困於夢境之中,而不得自在。
所以,還是不得自在解脫的增上慢。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橋 流 水 不 流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經研究;這首偈的作者有兩說:一說是宋朝高僧大慧宗杲;一說是傅翕大士 [1]。
但通說認為是傅大士所作。這首偈看來有些玄虛,「人從橋上過」這句話好懂,我們從橋上過去了,怎麼會「橋流水不流」呢?「空手」怎麼「把鋤頭」呢?「步行」又怎麼「騎水牛」呢?這是什麼道理?市俗之人也許這樣解釋:

「空手把鋤頭」:必須是空著的手,才能握住鋤頭;假如雙手已經拿了許多的東西,如何可能把得住鋤頭?

 「步行騎水牛」:當心中感到自然恬淡安適,那麼就算是步行走路,也好像是牧童騎著水牛一般的逍遙自在。

 「人從橋上過」:悠哉悠哉地信步四野,偶然從橋上走過。

 「橋流水不流」:適景適情,頓時!當下感覺到橋和流水都在剎時間,凝住不動了。這樣解釋合理、合情、又寫實。

但佛禪之人卻以更高的智慧解釋;我們的肉身軀殼 等於我們所住的房子,而佛性才是住在裏面的真人。眾生迷於色相 就錯認這個色身肉體是我,而不知佛性是何物,以致造業受報,生死不了。這首偈就是提醒我們認識主人公,不要錯認假相。
臨濟大師說:「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就是說這個肉體自己不會動、不會講話,也不會聽話。我們能運動、工作、走路、講話、聽話...都是這個主人公的作用。

這首偈;就是頌這個主人公的。
「空手把鋤頭」,我沒有拿東西啊,原來拿東西的那個手(即肉體),就等於你的鋤頭,是主人公在指使你運作。
「步行騎水牛」,你能夠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驅使肉體的妙用,就等於人騎在水牛上趕牛走路一樣。
「人從橋上過」,肉身就比作橋,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過住一段時期,就要走了,就圓寂了,等於在橋上走過去了。所以,根據這個人生無常的道理,古人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像個旅館,暫時住一住就要走的。大家何必在這裏鬥爭不息,殺戮不休呢!?就算爭到了總統、立法委員,那又怎麼樣?!不過百年罷了(何況還活不了百年)。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就是說:我們這肉身殼子是不長久的,是變遷的。人由少而壯,由壯而老,這「橋」不就是在流轉嗎?在變化嗎?
「水不流」,水是代表我們的佛性,它是不流動的。它是亙古常存,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就是要我們明心見性。
『心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不是統稱某某菩薩,而是教我們做功夫;時時觀照自己的本性呀!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据载:六年苦行后的佛陀,于菩提树下跏趺而坐,端身正念,并发大愿“不证菩提,宁可碎此身,不起此座”,经不断深人禅定,终于皓月当空之时,豁然大悟。从此,发现获得禅的心法。又据《景德传灯录》载:佛陀曾于灵山会上,以一枝金婆罗花示众微笑,大众不得其意,只有迦叶尊者会心一处,破颜微笑,于是佛陀对迦叶尊者说:“吾以清净法眼,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之于汝,汝当护持,无令断绝。”并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就这样,佛陀把禅的心法,又传给了迦叶,接着,佛陀还说道:“吾将金缕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言,头面礼佛足说:“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教。”从这段公案,我们有二个启示:
  
  ①禅虽早就存在,但佛陀是真正的发现者、始传者,所以禅宗是正统的佛教,值得信受;
  ②佛陀要迦叶保护好金缕僧伽黎衣,至慈氏即弥勒佛出世,这衣,表正法,表禅宗的心法。如弥勒尚未出世,衣自然在,衣在,正法、心法就在。弥勒如已出生,正法、心法更是存在。因此,只要用心,自能相应,自能悟道。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39.山呼萬歲聲《漢書》

傳說中國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元旦,天子漢武帝和眾臣一起登中國五嶽之一的嵩山,天子親自恭恭敬敬地建造祭壇,向眾山神祗祈求天下太平,鎮守國家。見此情景,眾臣感慨異常,齊聲歡呼祝天子武運長久。
這歡呼聲在五嶽之間迴盪,從山中傳來三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從這個故事開始就形成了每逢喜事高呼“萬歲”的習慣。
但是,禪家看重這句話並非因為聽到了山間迴盪“萬歲”之聲,而是山岳在高呼“萬歲”。

山,無論晴天還是下雨,無論刮風下雨,巋然不動,泰然自若,氣貫長虹。
這種雄姿就是閃爍光芒的佛之氣概,就是證悟的真實。
雄偉的群山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是在吐露佛的生命。
不僅是山,包括大江、大海、石頭、樹木、花鳥魚虫,世間萬物都在高呼“萬萬歲”。
曾發起向苦於飢餓的非洲 捐贈一百萬條毛毯運動的演員森繁久彌,曾經談起自己參加志願者活動的機緣。

有一次,他開著自家的遊艇,獨自一人在橫濱至神戶的大海裡航行數日。
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他欣賞著沿岸的風光和海島的景色,海上的風景令他如醉如痴。
可是當遊艇駛入大海,再也看不到海岸線,看不到小島,也沒有了來往穿梭的船隻,只剩下自己獨自一人時,能依靠的只有海風和指南針。不久夜幕降臨,強烈的不安和孤獨向他襲來。
森繁忍受著孤獨和不安,看著自己全裸的身體。此時此刻,他已經脫去了一切世俗偽裝。
他遠遠看到了一絲亮光。那是燈塔的光。
啊,自己並不孤獨,有人在守護著自己,而且不是一個人,是無數人在守護著自己,自己還活著。
那微弱的燈光 給森繁一顆空寂的心點燃了一盞燈,不安和孤獨被吹到九霄雲外。
活著的喜悅給他增添了力量。(《花園》雜誌,西大拙“彼岸燈”)
森繁回到東京,馬上向全國的燈塔瞭望者的孩子們贈送慰問品。
因為他聽到海在高呼“萬歲”,聽到了燈塔高呼“萬歲”的聲音。
“山呼萬歲聲”——我們不妨再一次環顧四周,不就听到了“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嗎?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40.庭前柏樹子《無門關》


這是《無門關》第三十七則裡的故事。一僧問趙州和尚:“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達摩祖師千里迢迢 從印度來中國的旨意是什麼?)”
說來是為了傳授禪,所以這個問題是在問什麼是“禪”、什麼是“佛”、什麼是“悟”。
對此,趙州和尚斷言答道:“庭前柏樹子。”
此處的“子”是助詞,沒有任何意思。
所謂“柏樹”不是日本所稱的“柏”(日文漢字寫“柏”,中文意為“槲樹”),是叫做“園柏”的植物,這種樹,在無數樹枝的周圍環繞著類似柏樹的樹葉,生長力很強,冬夏顏色不變,四季常青,樹幹類似日本扁柏呈紅色,豎條紋非常漂亮。
趙州和尚居住的“觀音院”亦稱“柏林寺”,寺內柏樹蒼蒼,非常繁茂。上述問答就發生於此。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前柏樹子。”
趙州和尚到底想說什麼呢?
他並不僅僅是在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即看到的、聽到的、存在的一切 都是佛的世界這個意義上回答“庭前柏樹子。”
《趙州錄》裡還有後續的故事。

僧繼續問道:“和尚莫將境示人?(我在問何謂禪,師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
趙州和尚云:“我不將境示人(我絕不拿外境示人)。”
於是,僧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和尚儼然答道:“庭前柏樹子。”
此僧的提問設立在“心”與“境”對立之上。
但是趙州和尚所要表達的是,心境一體,心境一如,禪師的心中不存在境。
庭前柏樹子 僅僅只是庭前有柏樹。
●趙州和尚想表達的是,不要去管什麼祖師西來意、什麼禪、什麼佛、什麼悟,截斷妄執就能達到天地間柏樹子的絕對境地。
這是一種即使是釋迦佛、達摩也不能察覺,不能絲毫分別的、徹底的“無心”之心。
後來妙心寺的開山祖師關山國師簡評道:“柏樹子話有賊機。”
也就是說,這個公案裡 有可怕的盜賊一樣的作用,它含有不僅我們迄今積累的名譽財產,
●而且要從根兒上 祛除執著分別之心 以及一切妄想煩惱的玄機。

日本黃檗宗的開山祖師隱元禪師(1592-1673)在江戶時代從中國明朝回國後,
在日本的禪道場挑起說法論爭,遍訪各地,當時也到了京都妙心寺,和當時的山主愚堂和尚有過一場問答。
“我想拜讀一下開山祖師 關山國師的語錄。”
“開山祖師沒有語錄。”
“沒有語錄,何以叫開山。”
“開山祖師沒有語錄,但有'柏樹子話有賊機'的話語。”
隱元禪師聞聽此言,不禁全身一震:“這一句勝過千百萬語錄”,馬上頂禮膜拜。
讓隱元禪師大驚的正是這句“有賊機”。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藍海千尋 »

僧繼續問道:“和尚莫將境示人?(我在問何謂禪,師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
趙州和尚云:“我不將境示人(我絕不拿外境示人)。”
於是,僧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和尚儼然答道:“庭前柏樹子。”
此僧的提問設立在“心”與“境”對立之上。
但是趙州和尚所要表達的是,心境一體,心境一如,禪師的心中不存在境。
庭前柏樹子 僅僅只是庭前有柏樹。
這就是問題所在!

若是佛菩薩,何需答:庭前柏樹子?

境界若有,何較所答?

凡愚縱舉佛說,又何能越三界?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冊,建中靖國續燈錄。

原文:春雨微微,百事皆宜,禾苗發秀,蔬菜得時;阿難如合掌,迦葉亦攢眉,直饒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筭來猶涉離微,爭似三家村裏老翁深耕淺種,各知其時。
有事當面便說,誰管瞬目揚眉。更有一般奇特事,末後一著更須知,擊拂子,下座。
上堂云:雲生嶺上,為瑞為祥,月落寒潭,有明有暗,千丈瀑布,舉世皆知,華藏玄關,何人會得。良久云:善財不彈指,彌勒自門開。」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冊,建中靖國續燈錄,法雲禪寺住持傳法佛國禪師語錄的記載指出:
「春雨微微,百事皆宜,禾苗發秀,蔬菜得時」:
適逢春天,細雨綿綿,天氣清和,做任何事情都得心應手;萬物欣欣向榮,草木長出新芽,種植蔬果,正是時候。
「阿難如合掌,迦葉亦攢眉,直饒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筭來猶涉離微」:
佛世尊的時候,阿難尊者,得到心印大法以後,頓悟自性而合掌恭敬;迦葉尊者領悟正法眼藏,也揚眉吐氣。這可以直接追溯到佛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傳法的經過。以上的典故,雖然事過境遷,但是還涉及微妙心法的傳承。
「爭似三家村裏老翁深耕淺種,各知其時」:
此段禪門公案,類似三家村裡的老翁種植蔬菜,只要深耕土地,再將禾苗淺種在地面上,就會有很好的收穫。因為他知道種植蔬果的時機。
「更有一般奇特事,末後一著更須知,擊拂子,下座」:
更有一般世人難以瞭解的奇特事情,那就是以後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大事,大家更要知道。傳法佛國禪師說完,手中揮動拂塵,下法堂,結束此次的說法。
「上堂云:雲生嶺上,為瑞為祥,月落寒潭,有明有暗」:
過了一段時間,佛國禪師又上法堂慈悲說:水氣生成雲朵,飄浮在山嶺上,形成彩雲,這是祥瑞的好天氣。月出月落,影子暉映在寒潭上,有明有暗,顯示人生在世,好像月亮升降一般的明暗盈虧。
「千丈瀑布,舉世皆知,華藏玄關,何人會得?」:
千丈的瀑布,每個人都知道,但是華藏玄關,世界上有幾個人知道?
「良久云:善財不彈指,彌勒自門開。」過了一會兒,佛國禪師又說:
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後來在彌勒閣,於第二十八參時,遇到觀世音菩薩傳授心法,在一剎那間,開悟自性。只要等待不久的將來,因緣成熟,彌勒祖師應運,普渡收圓的大門就要開了,到時候,華藏玄關,就可以大普天下,讓人人都可以得道,要返回理天故家鄉的時間已經到了。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由 藍海千尋 » 週四 3月 28, 2024 7:50 am

這就是問題所在!
若是佛菩薩,何需答:庭前柏樹子?
境界若有,何較所答?
凡愚縱舉佛說,又何能越三界?
誰非傻子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