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孔德之容』河上公注:
『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
王弼注:『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能動作從道。』
當今解老主流大皆採用“大”作為注解,此句就被註釋成:『大德的容貌』。
筆者以為“孔”字以“大”字作解似乎過於制式,顯然未得老子創作此經文之神韻,
“孔” 在此作名詞解,有隱射“孔竅”的意味;
從動詞作解則有“窺探”的意思。
第六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第十章:『天門開闔,能無雌乎?』都是在隱喻這個“孔竅”;
也就是老子開宗明義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文首這句『孔德之容』應理解成:『老子引領著世人從“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往內窺探無為國度─『玄德境界』的實相內涵。』
這樣才能抓住 老子創作此首經文之幽微神韻!
老子開釋 形而上的真道國度,其文字運用 真是精采絕倫,
例如前文“道冲”一章老子就利用“或”“似”“似或”來描繪 道境的虛無飄渺,
而此章則以『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巧妙的將“心‧物”混合為一的玄德境界 極生動傳神的給予描述出來。
關於『惚兮恍兮,恍兮惚兮。』這兩句經文,清朝黃元吉真人 就有極為精闢的注釋:
“恍”:光之密。
“惚”:機之微。
作者注:“恍”〈物之玄也〉故偏向物性,屬于有名,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作者注:“惚”〈心之密也〉故偏向心性,屬于無名,故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道長:覓心了不可得——智證之十三


二祖大師問達磨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磨曰:“將心來,與汝安。”
對曰:“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曰:“與汝安心竟。”

傳曰:
予聞東坡之語曰:“如人病眼,以求醫與之光明。
醫師曰:‘我但有除翳藥,且無與明藥。’明如可與,還應是翳。”東坡可謂性與道會者也。
教外別傳的禪宗心地法門,由達磨祖師傳至東土。雖先前已有與梁武帝的一番對話,初露鋒芒,但因緣不契,所以這則公案才是真正的第一次接引東土學人。

凡讀過《楞嚴》、《楞伽》、《起信論》的學人,都知道心有真妄之分,十個估計有五雙 都在揣摩尋覓什麼是自己的真心。
二祖說:“我心不安,乞師安心!”那不安的心,是真是妄?
●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他如實觀察,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達磨祖師說:“與汝安心竟。”就這麼簡單,禪宗心法來到了中國。那了不可得的心,就是你的真心;如實認識到了不可得,種種凡夫病、二乘病、外道邪見病一時治愈。
東坡居士說過一個比喻,有人得了眼病,看不清東西,讓醫生給他光明藥。
醫生說:“我無法給你光明藥,我只能幫你除去你的眼翳。如果給你光明的藥,這藥又成為一種眼翳。”

從本以來,直至如今,我們不缺少任何東西,哪怕一天 也未學過佛法道理,只是個衣食俗漢,道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哪怕是一剎那。
我們無明,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新式的高科技眼鏡,恰恰是我們不必要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完全 將我們徹底矇蔽了。
那些自以為尋覓到了真心的學人,這個真心,估計又要成為他一種新的眼翳了!你看他空花亂墜,見解紛紛!

拜師學佛 發表於 2011-12-26 08:40
我們仔細覓心也感覺是了不可得,為什麼暫時沒有入道?

㊣你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道,又怎麼入呢?
一般人覓不到心,就陷入於空滅無所有之境。二祖不是這樣,他雖然找不到水,卻找到了滔滔浪潮。


散淡閒人 發表於 2011-12-26 09:09
“那了不可得的心,就是你的真心。”這是實話。
其實都是繞糊塗了。了不可得的心,哪有真妄之分 ...

●真心妄心,只是一心,心豈有二?●智或識
說真心妄心者,只為知與不知,故分別說。
若知,妄心也真;
若不知,真心亦妄。
另,說法方便不同,有權說,有遮說。權說者,即說真心;遮說者,即說無心


㊣無心之心,是汝真心;若可分別意念者,似一物藏於身中者,總是妄心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古釋雲。
六道之色。壞善壞定。
二乘之色。壞因壞果。
菩薩之色。壞有壞無。
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二八、抖擻不下

〖公案原文〗
  劉宜翁,嘗參佛印,頗自負,甚輕薄真淨。
一日,從雲居來游歸宗。至法堂,見真淨便問:“長老寫戲,來得幾年?”
淨曰:“專候樂官來。”
翁曰:“我不入這保社。”
淨曰:“爭柰即今在這場子裡。”
翁擬議【老人眉批:為何不道“聽和尚演戲來”。死也!】,淨拍手曰:“蝦蟆禪,秖跳得一跳。”
又,坐次,指其衲衣曰:“喚作什麼?”
淨曰:“禪衣。”
翁曰:“如何是禪?”淨乃抖擻曰:“抖擻不下。”
翁無語【老人眉批:打死了也!為何不于抖擻時,口作撕聲曰:破也,碎也!】。
淨打一下,雲:“你伎倆如此,要勘老僧耶?!”

〖鋸解秤砣〗
  哈哈!歸宗真淨禪師那裡,挑釁的來了,經過兩起兩落,劉宜翁鎩羽而歸。老人看劉宜翁這麼窩囊、這麼容易死,便代答了兩語,容劉宜翁再跳一跳。若如此,便成為如下的問答:
  第一場:
  “長老在這裡寫了幾年戲文了?”
  “專等你這個伴奏的來呢。”
  “我不摻和你這檔子事。”
  “你不是已經在這場子裡了麼。”
  “我是聽和尚演戲來的。”
  下面,真淨禪師怎麼應對呀?對面不是學人,可不能“拂袖歸方丈”喲。
  大可這樣對:“劉翁所唱,從何販來?”

  第二場:
  指其衲衣曰:“喚作什麼?”
  “禪衣。”
  “如何是禪?”
  “抖擻不下。”
  口作撕聲曰:“破也,碎也!”

  真淨禪師又該如何應對呀?且慢說這裡的“禪”能否抖擻得下,這下連“衣”也沒了。
  替禪師出一口氣:將衲衣穿好,指著劉宜翁說:“破碎歸你了!”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為何雪竇石奇禪師說要將「玄關把住」呢?
玄關的名稱很多,例如:道家稱它為玄關竅、眾妙之門、南溟、田池、寸宅、玄牝、玄牝之門、山根、鼻祖;
儒家稱之為明德、天之明命、至善之地、良知良能、目在茲;
釋家則叫做如是、寸土、正法眼藏、如來、波羅蜜、淨土、無縫塔、靈山塔、不二法門、觀自在菩薩;耶教稱十字架、窄門;
回教則曰:回回之地、真宰;
內經曰:空竅;
醫學曰:松果體‥‥等。
古代修行曰:「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
又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此竅為天人合一之機密,為大道真機之祕傳,絕對不可以洩露天機。大道為真機秘傳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圓覺經

善男子!如來因地 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 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 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 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 因地法行。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 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mrgreen: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公案有兩義,曰理,曰事。
悟其理而不悟其事,則遇境有礙,於事上亦有所見,而理上未安,則根本不立,是故要理事雙融。
如出定公案如何參得?我見參此者,來千人千人退去,來萬人萬人退去。
即五雲逢翠巖真、洪覺範、大愚、雲庵至妙喜諸君子,不過悟其理而已。
彼女子以何因入定?文殊何以不能出?
罔明同一鳴指,何以能出?
世尊何以能知 文殊不能出,惟罔明能出?
罔明何以知世尊之意,即來應命?都能知否?融否?
此乃有理路、有因、有由,在四人見地 所歷之事,有許多分別,惟世尊一一皆知,如何參得?
若依此無下手處 得見本來,又何必參此頭緒繁多之事?
近今有許多人 會此公案者,較文殊高出一頭,真是良心喪盡。
至於諸君子之偈,皆於理上融,事上總未見得,如何了得這件公案?
若了得,則皆能出女子之定,豈不慚愧?

參公案,要親切相近此我的語句,則一參便入。不用許多絮叨,如即心即佛、念佛的是誰、如何是本來面目、清談對面者是、不離問處等等言句最易入。
不然則如秦時遼鑽、一二三四五、非梁陳等,去與他一個沒頭沒腦、沒去路、無理路、用不得思量、悶住他,不怕他不自尋活路。
諸家語句,不過要明此我。
如何《指月錄》教人參出定公案?今之言能悟此者,問其理則不知根本,問其事則莫知所措,而竟曰悟矣。不能不令人 回痛哭而大笑之。餘於此則公案,在權書內論頗詳悉,惟智者諒之。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念佛是誰?」「是我!」但可千萬不能隨便認可,否則真正害死人。
要念得把無始業障習氣 一起捆攏來,捆到一句佛號之下,最好由它自己「吧!」的一聲跳出來,讓它來打你兩個耳光,說你為何要騙他,你就可以說「善哉!善哉!」我也可以為你印證,你行了。
但首先必須忍住,才能助人,你看我忍了這多少年,機緣未到,從未說過,不想說就不說。
「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笑個什麼?拈花的是誰?就是我!
故他笑了,拈花就拈花,有什麼意思?什麼意思都沒有,拈花即是我的妙用,可是環顧四周,又看眾人 都在幹瞪眼。
佛陀實在多事,故迦葉笑了,佛見他笑了,這一下 可抓到他了,誰叫你懂得這個意思,這個責任 就放到你的頭上來了。
所以害得迦葉 一直到現在還走不了,這是一笑 找出來的麻煩,所以快嘴菩薩實在不能多事。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情侶是什麼人?」
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天啊!西江水哪能吸盡,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龍湖禪師(唐僖宗太子)問石霜「祖師別傳」之意。
石霜禪師說:「待案山點頭,即向汝道。」要等對面的案山點頭,才向你說。
其實:「才說點頭頭已點,案山哪有點頭時。」
龐居士也好,龍湖禪師也好,聽人如此答案,當下即悟。
「祖師別傳」的那個意,什麼意!屁的意都沒有。
說有意,早錯了;說無意,也不對。

大根器,自己真知道了,真知道自己了,他就成功了。若是小根器就要問,見了「我」又如何呢?你看龐居士悟後,馬上舍家棄財,優哉遊哉地 全家去修行了。那你又要問,為何不去弘法呢?彼時他的師兄弟們 都是各居一方的大德、大禪師,要他出來幹什麼?若是情勢需要,他還是照樣出來弘法的。

老參菩薩該翻身了罷!怕你們這個“我”認得不真,揀擇得不夠熟,這個“我”定不住,因此卻把假“我”當真“吾”,如何能定得住呢?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回到本題,佛所說的中心宗旨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真空是說智慧成就,實相般若,攝用歸體。
「如如不動」是說實相般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方便般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境界般若;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是說的實相般若。

這當下即是處,一念不生處,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無時間觀念、也無空間觀念。時空的觀念是眾生最難丟棄擺脫的習氣。如何不能得神通?隨時隨地時間的觀念把你們束縛住了,而自己不知道!一打起坐來,現在是什麼時間嘍!我在地球上什麼地方嘍!什麼地點方向嘍!我現在已經打坐了半個鐘頭嘍!一個鐘頭嘍等等這些觀念,真正時空觀念丟掉以後,就如脫殼烏龜飛上天,智慧神通自然就來了。真智慧,才是真神通,並非玩弄光影的神通。身見、時空的觀念都是最難擺脫的,所以《金剛經》說實相般若時,要人去除身見、去除時間空間觀念,不著一點相,一切有為法如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的應字是方法論,如依本體論就要改一個字,「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作用,本來是無所住的。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在一卷《金剛經》,金剛經精華又在兩百六十字的《心經》,《心經》精華只在四個字「真實不虛」。千真萬確地告訴你,苦口婆心,諦謔地叮囑你,是確有其「事」的!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現在分析給你們聽,普通經典說除精神因素外,生命中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
《楞嚴經》則說:地、水、火、風、空、見、覺七大所構成。
前面四大是生理,在宇宙說是物理;
空是一大原素,它的作用非常大;
見即所知、所見,當然也包括看見的見;
覺指感覺、覺受。人身是七大所合成,非常科學。
見、覺即是識,四大與空 也都是唯識所變。
例如我們打坐時感覺腿發麻,這是身識;同時還在念著「我的腿發麻呀!」這是意識的知覺。
識是什麼?是妄想性生滅性最強的;
智是無生滅,不靠意識思考、感覺、見覺、知覺而來,是歷歷孤明存在的。
換言之,以唯識言:心為王。
將心作用分開言是八識。
打坐用功者,功夫較好時,如以前五識中的眼識而言,眼睜開,意識未起分別,亦能知道,即眼識。
如現在火車聲過來,並未意識有此觀念,但知此即是聲,這是耳識。
如在夢中,獨影意識 與耳識一結合,火車聲即誤為老虎聲。
鼻、身識皆如此。如現在你頭上架著一把刀,上面有命令強制判決:
三天三夜不准動,動一動就要你的命,這麼一來,你腿再發麻也不敢動,身識感覺不是沒有,根本嚇得忘記了,意識堅強不去配合它了。
在唯識學而言,凡是呈現在前的,謂之現量境。
比量者,意識起分別之謂。
前五識也有三性,即善、惡、無記之性。
文光問意識有三性,當然有!但何以前五識還有善、惡、無記?
譬如你現在,眼睛習慣性瞪得大大的,其實並不是生氣,但好像起協恨相,這是很微妙的,系根據意識習慣性引起的,是現量而非比量。
又:前五識的善、惡、無記,乃與意識助伴作用 而俱轉俱變。

「三性三量通三境」:
依他起性,指心意識 因現象物理界 而引起作用;
依他起慣了,即成遍計所執性,執蓍了,變成妄想煩惱。
如在依他起時,最初現量境的覺照上,覺知一念空相,不形成遍計所執,即是圓成實性。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