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行者修習佛法,若能明白「心生萬法,萬法歸心」道理,才不致於沉空守寂,執理而廢事。若執理廢事的話,即違背了菩薩自行化他,自利利人,理事雙運的原則。誠如永嘉禪師所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如果能夠徹底了解「心即法界,法界即心」的道理,知道心才是萬法的本源,無一法不是從心想生;眼前的境界相,無非只是心的作用而已,心尚且是妄,還有什麼好分別、執著的!一切的煩惱都是無中生有,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要一念淨心,能攝用歸體,消歸自性,即與自性相應,就能成就佛的法身。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舍利無體性——禪宗公案280
師因湛堂和尚示寂,特往荊南謁無盡居士求塔銘。
初見無盡,無盡立而問曰:“公秖恁麼著草鞋遠來?”(什麼事呀?)
對曰:“某數千里行乞,來見相公。”
又問:“年多少?”
對曰:“二十四。”
又問:“水牯牛年多少?”(水牛,指色身相)
對曰:“兩個。”(色身加上法身)
又問:“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哪學的花架子?從誰那背來的答案)
對曰:“今日親見相公。”(親自來,自己的東西)
無盡笑曰:“且坐吃茶。”
才坐,又問:“遠來,有何事?”
遂起,趨前雲:“泐潭和尚示寂,得舍利無數。山中耆宿皆欲得相公大手筆作塔銘.”
無盡曰:“今有一問問公,若道得,即做塔銘;道不得,即與錢五貫裹足,卻歸兜率參禪去。”
遂曰:“請相公問。”
無盡曰:“聞准老眼睛不壞,是否?”
答曰:“是。”
無盡曰:“我不問這個眼睛。”
曰:“相公問什麼眼睛?”
無盡曰:“金剛眼睛。”(不壞的法眼)
曰:“若是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在無盡居士的筆下)
無盡曰:“如此,則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好吧,老夫點睛)
師乃趨階雲:“先師多幸,謝相公塔銘。”
無盡唯唯而笑,作塔銘。
塔銘大略:“舍利,孔、老之書無聞也。先佛世尊滅度,弟子收舍利,起塔供養。
趙州從諗,舍利多至萬粒。近世隆慶閑、百丈肅,煙氣所及,皆成舍利。
大抵出家人,本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來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裡省事漢。
臨終付囑,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諸緣假合。從本以來,舍利豈有體性!
若梵行精潔,白業堅固,靈明廓徹,預知報謝,不驚不怖,則依正二報,毫氂不差。
世間粗心,於本分事上,十二時中 不曾照管微細流注,生大我慢
。此是業主,鬼來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諸根不壞,其可得乎!”
尺童——點了什麼睛呀?舍利無體性,流珠示梵行。
師因湛堂和尚示寂,特往荊南謁無盡居士求塔銘。
初見無盡,無盡立而問曰:“公秖恁麼著草鞋遠來?”(什麼事呀?)
對曰:“某數千里行乞,來見相公。”
又問:“年多少?”
對曰:“二十四。”
又問:“水牯牛年多少?”(水牛,指色身相)
對曰:“兩個。”(色身加上法身)
又問:“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哪學的花架子?從誰那背來的答案)
對曰:“今日親見相公。”(親自來,自己的東西)
無盡笑曰:“且坐吃茶。”
才坐,又問:“遠來,有何事?”
遂起,趨前雲:“泐潭和尚示寂,得舍利無數。山中耆宿皆欲得相公大手筆作塔銘.”
無盡曰:“今有一問問公,若道得,即做塔銘;道不得,即與錢五貫裹足,卻歸兜率參禪去。”
遂曰:“請相公問。”
無盡曰:“聞准老眼睛不壞,是否?”
答曰:“是。”
無盡曰:“我不問這個眼睛。”
曰:“相公問什麼眼睛?”
無盡曰:“金剛眼睛。”(不壞的法眼)
曰:“若是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在無盡居士的筆下)
無盡曰:“如此,則老夫為他點出光明,令他照天照地去也。”(好吧,老夫點睛)
師乃趨階雲:“先師多幸,謝相公塔銘。”
無盡唯唯而笑,作塔銘。
塔銘大略:“舍利,孔、老之書無聞也。先佛世尊滅度,弟子收舍利,起塔供養。
趙州從諗,舍利多至萬粒。近世隆慶閑、百丈肅,煙氣所及,皆成舍利。
大抵出家人,本為生死事大,若生死到來不知下落,即不如三家村裡省事漢。
臨終付囑,一一分明。四大色身,諸緣假合。從本以來,舍利豈有體性!
若梵行精潔,白業堅固,靈明廓徹,預知報謝,不驚不怖,則依正二報,毫氂不差。
世間粗心,於本分事上,十二時中 不曾照管微細流注,生大我慢
。此是業主,鬼來借宅。如此而欲舍利流珠、諸根不壞,其可得乎!”
尺童——點了什麼睛呀?舍利無體性,流珠示梵行。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僧問鳳翔府青峰傳楚禪師曰:「如何是明了底人一句?」
(識起迷情於悟者之境界,證入本性空相者,可以一句話概說乎?)
傳楚禪師曰:「駿馬寸步不移,鈍鳥昇騰出路!」
(證至空相者,有如駿馬,惟此駿馬不能動,故入如如理地。
鈍鳥者,事相也。聖人當有所作意,心如鳥一樣,當昇騰出路似地起想。)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一般修行者有智慧,沒有定的話,容易散亂。這裡要講的世間智,或者是你在修行之間 所體會到的覺知歷歷,但卻沒有辦法 做到如如,看不開時 也就有煩惱,如果是念力大於智就有定,有定無智這種不是佛法要修的,佛法要修的 就是定慧等觀、定慧等持。
有慧無定會散亂,有很多這種人,他們不是正常的修佛法,而是從外道突然進入 覺知的境界,空有覺知,但沒有定,所以就顯得神經兮兮、怪怪的,也沒有得到 真正般若智慧,故沒有解脫知見。
何謂般若智慧呢?
那是禪修中的出世間智。世間的一切法,你都要懂,出世間智解脫法 你更要懂,而且要能做到;
出出世間智慧 是從出世間智跳出來,這個才是真正圓融的解脫知見,就是你能夠再入世。
當再入世時,芸芸眾生障礙無邊、造業深重,你跟他們擾和在一起,而能不為他們所動,慢慢的來改造他們,讓他們 能夠走上修行的路,這都是靠定慧等持的境界。
(識起迷情於悟者之境界,證入本性空相者,可以一句話概說乎?)
傳楚禪師曰:「駿馬寸步不移,鈍鳥昇騰出路!」
(證至空相者,有如駿馬,惟此駿馬不能動,故入如如理地。
鈍鳥者,事相也。聖人當有所作意,心如鳥一樣,當昇騰出路似地起想。)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一般修行者有智慧,沒有定的話,容易散亂。這裡要講的世間智,或者是你在修行之間 所體會到的覺知歷歷,但卻沒有辦法 做到如如,看不開時 也就有煩惱,如果是念力大於智就有定,有定無智這種不是佛法要修的,佛法要修的 就是定慧等觀、定慧等持。
有慧無定會散亂,有很多這種人,他們不是正常的修佛法,而是從外道突然進入 覺知的境界,空有覺知,但沒有定,所以就顯得神經兮兮、怪怪的,也沒有得到 真正般若智慧,故沒有解脫知見。
何謂般若智慧呢?
那是禪修中的出世間智。世間的一切法,你都要懂,出世間智解脫法 你更要懂,而且要能做到;
出出世間智慧 是從出世間智跳出來,這個才是真正圓融的解脫知見,就是你能夠再入世。
當再入世時,芸芸眾生障礙無邊、造業深重,你跟他們擾和在一起,而能不為他們所動,慢慢的來改造他們,讓他們 能夠走上修行的路,這都是靠定慧等持的境界。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禪門險惡——禪宗公案281
!德山:"今夜我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
言畢,一個僧人出列行禮,德山舉棒便打。
僧莫名其妙,問:"我又沒有說話,為什麼打呢?"
德山問:"你是什麼人?"
僧回答是新羅人,即今朝鮮人。
德山說:"你沒出國時,就該挨三十棒。"
尺童——德山說:就知道你挨捧後會問,所以預支了。
!龍牙禪師對德山禪師道:“我要砍您的頭時,您怎麼應對?”
德山伸出脖子說:“砍來!”
龍牙大笑道:“頭已經落地!”
德山也笑道:“頭已經落地。”
後來龍牙問洞山,洞山道:“你的頭確實被德山砍了!”
龍牙辯解:“我的頭並未被德山砍去。”
洞山哈哈大笑:“德山被你砍下的頭,你拿給我看!”
龍牙大悟。
尺童——德山頭落後(輸一局後),下了一個妄想套,疑惑龍牙,結果龍牙把德山的笑聲背到了洞山這裡。洞山是行家,笑著說:你怎麼一直把疑惑頭留在德山那呢?洞山其實又耍了龍牙一次,再放疑雲煙霧:你頭確實被德山砍了。
龍牙執著第一局自己羸了,德山作了第二局,洞山接著作了第三局……
禪門也,江湖險惡!
洞山見雲岩禪師問:“有情說法,說給誰聽?”
雲岩:“有情聽!”
洞山:“無情說法時,誰能聽到?”
雲岩:“無情能聽到。”
洞山:“你能聽到嗎?”
雲岩:“假如我能聽到的話,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聽不到我說法了。”
洞山:“為什麼呢?”
這時雲岩舉起拂塵,對洞山道:“你聽到了嗎?”
洞山:“聽不到。”
雲岩:“我說的法 你都聽不到,何況是無情的說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問道:“無情說法 出自何典?”
雲岩回答說:“《彌陀經》不是記載說,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嗎?”
洞山聽後,不禁失聲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終於心有所得,便作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馬祖的忌辰準備齋事。南泉禪師問大眾道:“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
大眾都無言以對。
這時,洞山良價答道:“待有伴即來。”(如果“有”相伴,就會來)
南泉讚歎:“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
良價:“和尚莫壓良為賤。
!德山:"今夜我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
言畢,一個僧人出列行禮,德山舉棒便打。
僧莫名其妙,問:"我又沒有說話,為什麼打呢?"
德山問:"你是什麼人?"
僧回答是新羅人,即今朝鮮人。
德山說:"你沒出國時,就該挨三十棒。"
尺童——德山說:就知道你挨捧後會問,所以預支了。
!龍牙禪師對德山禪師道:“我要砍您的頭時,您怎麼應對?”
德山伸出脖子說:“砍來!”
龍牙大笑道:“頭已經落地!”
德山也笑道:“頭已經落地。”
後來龍牙問洞山,洞山道:“你的頭確實被德山砍了!”
龍牙辯解:“我的頭並未被德山砍去。”
洞山哈哈大笑:“德山被你砍下的頭,你拿給我看!”
龍牙大悟。
尺童——德山頭落後(輸一局後),下了一個妄想套,疑惑龍牙,結果龍牙把德山的笑聲背到了洞山這裡。洞山是行家,笑著說:你怎麼一直把疑惑頭留在德山那呢?洞山其實又耍了龍牙一次,再放疑雲煙霧:你頭確實被德山砍了。
龍牙執著第一局自己羸了,德山作了第二局,洞山接著作了第三局……
禪門也,江湖險惡!
洞山見雲岩禪師問:“有情說法,說給誰聽?”
雲岩:“有情聽!”
洞山:“無情說法時,誰能聽到?”
雲岩:“無情能聽到。”
洞山:“你能聽到嗎?”
雲岩:“假如我能聽到的話,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聽不到我說法了。”
洞山:“為什麼呢?”
這時雲岩舉起拂塵,對洞山道:“你聽到了嗎?”
洞山:“聽不到。”
雲岩:“我說的法 你都聽不到,何況是無情的說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問道:“無情說法 出自何典?”
雲岩回答說:“《彌陀經》不是記載說,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嗎?”
洞山聽後,不禁失聲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終於心有所得,便作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馬祖的忌辰準備齋事。南泉禪師問大眾道:“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
大眾都無言以對。
這時,洞山良價答道:“待有伴即來。”(如果“有”相伴,就會來)
南泉讚歎:“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
良價:“和尚莫壓良為賤。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為什麼會常常起妄想呢?
因為野性未除,習氣毛病還沒有淡薄,所以動不動 會依外在種種現象 而起念反應。
阿賴耶識的「見分」是一實際的現量,不管山河大地,過去、未來法,它都了了的能知,映照產生「相分」以後,第七意識會去抓它,此會抓境的過 程就是它的妄習,以為第八阿賴耶識所現的境,都是屬於「有我」的境相,所以執著不放。
阿賴耶識 又含藏根本種子,是我們輪迴的根本種子,當種子起現行,或與外因緣相應起法時,第七識永遠抓著它當真,認為都是真的實境。
其實一切法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的,偏偏心 還不清淨的人,就常常會去用習氣 來起這個心,應緣起念。
這還不夠,有時還要去造新業。
所以良价禪師要說:「這頭牛要看好,因為怕牠去吃別人的稻苗。」
表示這頭牛還不是一頭好牛,因為是好牛的話,不應該去吃人家的苗稼。
因為野性未除,習氣毛病還沒有淡薄,所以動不動 會依外在種種現象 而起念反應。
阿賴耶識的「見分」是一實際的現量,不管山河大地,過去、未來法,它都了了的能知,映照產生「相分」以後,第七意識會去抓它,此會抓境的過 程就是它的妄習,以為第八阿賴耶識所現的境,都是屬於「有我」的境相,所以執著不放。
阿賴耶識 又含藏根本種子,是我們輪迴的根本種子,當種子起現行,或與外因緣相應起法時,第七識永遠抓著它當真,認為都是真的實境。
其實一切法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的,偏偏心 還不清淨的人,就常常會去用習氣 來起這個心,應緣起念。
這還不夠,有時還要去造新業。
所以良价禪師要說:「這頭牛要看好,因為怕牠去吃別人的稻苗。」
表示這頭牛還不是一頭好牛,因為是好牛的話,不應該去吃人家的苗稼。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當我們見相之時,就要明白「相」就是「性」,不要從中分別;見相即要見性,因為「相」是「心性」隨緣而生,無常變化,剎那不住,了不可得的,而性的本質是空寂的。所以,「性相不二」,沒有差別。
既然,性相不二,互為表裡,何必還要強作分別,取好捨壞呢?境緣的好壞、美醜,完全取決於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的「迷」與「悟」而已。一念悟,就是功德天,則一切都是美好的;若一念迷失了自性,就是黑暗天,頓然山河變色,世界一片灰暗。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深入經教,了解諸法實相的道理,才不至於生起「斷常」二種妄見;同時,明了性相不二的道理,「性是相之體,相是性之用」,體相用,是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若能契入體相用三昧一際的法門,到那時,祖師所用的教誨,是讚?是毀?皆無關緊要,都可以放下了。畢竟一切法本來空寂,皆是虛妄。佛法,祗是「以幻治幻」,用來對治眾生的幻病,幫助眾生了解事實的真相而已!所以佛法也是一種方便之法,怎麼可以執著?誠如古德所說的:「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 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化人與幻士是假的;谷響與泉聲也是虛妄的,因 為音聲過後,就不存在了!所以想要契入佛法的真諦,就必須放空自己,於一切法都不能執著,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清淨淨,沒有染著,就如同泥牛在水上行走一樣,不留絲毫的痕跡
既然,性相不二,互為表裡,何必還要強作分別,取好捨壞呢?境緣的好壞、美醜,完全取決於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的「迷」與「悟」而已。一念悟,就是功德天,則一切都是美好的;若一念迷失了自性,就是黑暗天,頓然山河變色,世界一片灰暗。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深入經教,了解諸法實相的道理,才不至於生起「斷常」二種妄見;同時,明了性相不二的道理,「性是相之體,相是性之用」,體相用,是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若能契入體相用三昧一際的法門,到那時,祖師所用的教誨,是讚?是毀?皆無關緊要,都可以放下了。畢竟一切法本來空寂,皆是虛妄。佛法,祗是「以幻治幻」,用來對治眾生的幻病,幫助眾生了解事實的真相而已!所以佛法也是一種方便之法,怎麼可以執著?誠如古德所說的:「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 吾宗旨,泥牛水上行。」化人與幻士是假的;谷響與泉聲也是虛妄的,因 為音聲過後,就不存在了!所以想要契入佛法的真諦,就必須放空自己,於一切法都不能執著,保持這一念心的清清淨淨,沒有染著,就如同泥牛在水上行走一樣,不留絲毫的痕跡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超越去——禪宗公案282
尺童
師到雲居,雲居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老老大大,提示玩機鋒)
師雲:“什麼處能住?”(心無所住,住哪呀?)
雲居雲:“前面有古寺基。”
師雲:“和尚還是自己住去。”
師又到茱萸,茱萸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
師雲:“什麼處能住?”
茱萸雲:“老老大大,住處也不識。”(住哪都不知道)
師雲:“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卻被驢撲。”(三十年跑馬不住,今天卻被驢咬了。不認可有住處,反諷)
XX:尺童住哪呀?
尺童:住在你心裡。
!趙州諗禪師,因為一僧遊五台問一婆子,台山路向甚麼處去,
婆曰:驀直去!(超越去)
僧轉三轉,便去。
婆曰:這師僧真好,又去了一位。
後有僧對趙州說了這事,師曰:我去驗證一下。
第二天師便去問台山路向甚麼處去,
婆曰:驀直去!
師便去,
婆曰:這師僧真好,又去了一位。
師歸院謂僧曰:臺山婆子被我勘出破綻了。
高峰點評:這個事,其實是婆子勘破趙州。為什麼呢?以手指雲:驀直去。
尺童——怎麼回事?又一個菜農和尚公案?
祭起神足再跑一趟吧……
到五臺山一看,五臺山五峰聳立。再定位到老婆婆指路處,原來如此:
老婆婆說:翻過這道山梁就到五台了。
難怪趙州親自跑了一趟,才斷定老婆婆不是神仙指路。
高峰老人嘛,洋相丟在瞎琢磨裡,雲山霧罩的,成了歷史反面陪襯。
尺童
師到雲居,雲居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老老大大,提示玩機鋒)
師雲:“什麼處能住?”(心無所住,住哪呀?)
雲居雲:“前面有古寺基。”
師雲:“和尚還是自己住去。”
師又到茱萸,茱萸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
師雲:“什麼處能住?”
茱萸雲:“老老大大,住處也不識。”(住哪都不知道)
師雲:“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卻被驢撲。”(三十年跑馬不住,今天卻被驢咬了。不認可有住處,反諷)
XX:尺童住哪呀?
尺童:住在你心裡。
!趙州諗禪師,因為一僧遊五台問一婆子,台山路向甚麼處去,
婆曰:驀直去!(超越去)
僧轉三轉,便去。
婆曰:這師僧真好,又去了一位。
後有僧對趙州說了這事,師曰:我去驗證一下。
第二天師便去問台山路向甚麼處去,
婆曰:驀直去!
師便去,
婆曰:這師僧真好,又去了一位。
師歸院謂僧曰:臺山婆子被我勘出破綻了。
高峰點評:這個事,其實是婆子勘破趙州。為什麼呢?以手指雲:驀直去。
尺童——怎麼回事?又一個菜農和尚公案?
祭起神足再跑一趟吧……
到五臺山一看,五臺山五峰聳立。再定位到老婆婆指路處,原來如此:
老婆婆說:翻過這道山梁就到五台了。
難怪趙州親自跑了一趟,才斷定老婆婆不是神仙指路。
高峰老人嘛,洋相丟在瞎琢磨裡,雲山霧罩的,成了歷史反面陪襯。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般若無知
在法眼文益悟道因緣中,“ 不知最親切 ”最有意味。
其理論基石,是“ 般若無知 ”。東晉僧肇的《般若無知論》指出,
般若 ─ “ 聖智 ” 和通常人的認識 ─ “惑智 ”有本質不同。
通常人所講的知,是對現象界片斷的、虛幻的物件的認識,
而現象界本身則是虛幻不實的。
惑智用來認識、分析現象界,它承認主客觀的存在,
承認邏輯思維、推理作用;而般若則是神秘的直觀。
般若不同于惑智,它無知而無所不知,
是洞察一切、無所遺漏的一切知,是最全面最高的智慧。
它觀照的物件不是任何具體的客觀事物,而是無相的真諦,
觀照活動不需要經過任何感覺思維,不必借助任何語言、文字。
《般若無知論》指出,般若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知識、見聞。
真諦的特性是大全,對於大全,任何世俗之知都僅能知其部分,
在知的同時勢必會出現不知,而聖人無知,不進行世俗的感知,
所以可避免世俗之知的片面性。
僧肇還引用《維摩經》中寶積菩薩
“ 無心無識,無不覺知 ”之語,來說明取消心意、取消知識,
反而無所不知、無所不察的般若直觀的特性。
“ 般若無知 ”的宗風,使得法眼宗禪詩具備了
色相全泯、觸目菩提、直覺意象原真地呈顯的美感特質。
在法眼文益悟道因緣中,“ 不知最親切 ”最有意味。
其理論基石,是“ 般若無知 ”。東晉僧肇的《般若無知論》指出,
般若 ─ “ 聖智 ” 和通常人的認識 ─ “惑智 ”有本質不同。
通常人所講的知,是對現象界片斷的、虛幻的物件的認識,
而現象界本身則是虛幻不實的。
惑智用來認識、分析現象界,它承認主客觀的存在,
承認邏輯思維、推理作用;而般若則是神秘的直觀。
般若不同于惑智,它無知而無所不知,
是洞察一切、無所遺漏的一切知,是最全面最高的智慧。
它觀照的物件不是任何具體的客觀事物,而是無相的真諦,
觀照活動不需要經過任何感覺思維,不必借助任何語言、文字。
《般若無知論》指出,般若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知識、見聞。
真諦的特性是大全,對於大全,任何世俗之知都僅能知其部分,
在知的同時勢必會出現不知,而聖人無知,不進行世俗的感知,
所以可避免世俗之知的片面性。
僧肇還引用《維摩經》中寶積菩薩
“ 無心無識,無不覺知 ”之語,來說明取消心意、取消知識,
反而無所不知、無所不察的般若直觀的特性。
“ 般若無知 ”的宗風,使得法眼宗禪詩具備了
色相全泯、觸目菩提、直覺意象原真地呈顯的美感特質。
-
- 文章: 526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色相俱泯,觸目菩提
般若無知,“ 不知最親切 ”,由世俗之知昇華到般若的無知,
即是參禪最親切的悟入之處。法眼宗認為,般若之知貴在當下頓悟,
不容擬議思維。“ 摩訶般若,非取非捨 ”,般若觀照是神秘的直觀,
它“思量不及。設爾思量得及,喚作分限智慧 ”。
思量而得的知,只是部分的、有限的、不連貫的世俗之知。
學僧問延壽如何會取永明家風,延壽說:
“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 ”,超越了思量取捨,純粹是直觀之境。
僧問什麼是延壽禪法的玄妙之處,延壽作偈以答:
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人人門前皆有一湖水,這就是清純無染的自性。
自性不被惑亂時 生起的直覺觀照,即是般若無知,
猶如日照湖面,水日相鮮,光輝明潔;
當運用世俗之知時,自性遭受惑亂,猶如湖水 不再平靜,
波翻浪湧,映照在其中的景象 也支離破碎,
人對萬物 遂失去了澄明感應。
基於對世俗之知 與般若無知 之不同情境的充分體認,
法眼宗 首先注重對世俗之知 予以徹底的清除。
清除了知見之後,山水 自然呈現於觀照主體的,
已不是外在的色相,而是觀照者 內在的真如佛性之美。
觀照主體 泯除了心念意識,水月身心,通體澄明。
此時洞觀萬象,所見所聞 悉是真如自性的流露。
《五家宗旨纂要》以“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來概括法眼宗風。
幻色不礙真空,真空不礙幻色。色空無礙,空有一如,
即可擺脫情塵欲累,從而領悟到佛法一切現成,
在山水自然之中,都呈露著真如:
“ 森羅萬象,是善財之宗師;業惑塵勞,乃普賢之境界。”
業惑塵勞,日用是道;森羅萬象,見色明心。
本先《見色便見心》頌云:
若是見色便見心,人來問著方難答。
更求道理說多般,孤負平生三事衲。
見色“ 便 ”明心,必須直下頓悟,所以不能思量計較。
如果擬議思維,即與真諦相悖。
幻色非真色,菩提性宛然。
色相俱泯之時,觸目無非菩提。
故法眼宗指出,山水自然都是佛性的顯現,
應當用澄明襟懷來感應:
“ 幽林鳥叫,碧澗魚跳。雲片展張,瀑聲鳴咽。
你等還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個入處麼?”
在法眼宗看來,
“ 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識,時常說法,時時度人 ”,
“ 山河大地是上座善知識。放光動地,觸處露現 ”。
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
法眼宗禪詩表達了觸目菩提的悟境《林間錄》卷上:
欲識曹溪旨,雲飛前面山。
分明真實個,不用別追攀。
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曹溪旨 ”即佛法大意。真如實相,不在別處,
就在眼前生動地 呈顯著的自然物象之上,
它真真切切地 展露著自性的最深奧秘,不可捨此他求。
次首是洪壽聞墜薪有省而作的悟道偈。
洪壽於墜薪之際,聽到了清脆的響聲,頓時豁開耳根,
一根返源,六根解脫,靈光乍現,頓悟本來,
徹見山河大地悉真如的妙諦。
法眼宗人指出,由於人們受各種世俗習染的障蔽,
縱是面對清明景色,也很少有人能夠欣賞:
“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不覺。”
由於情迷自惑,縱然面對自然山水,
也不能領悟其中顯露的真如。
文益詩云《古尊宿》卷二二《法演》引:
幽鳥語如篁,柳搖金線長。
煙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
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無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
由於世人心為境遷,粘著事相,遂使心為境縛。
而禪者 泯除了世俗之知後,即可對山水真如 作原真的感悟。
幽鳥綿蠻,聲如修竹吟風;嬌柳婀娜,柔條摩娑春池。
山嵐漸漸收起她的雲綃霧噻,春日的山谷 幽靜而寧謐。
暖風輕拂,飄來縷縷沁人心脾的花香。
詩人留連永日,蕭然禪坐,澄心內照,物我一如,
所有擾亂心志的情絲意絮,都自然而然地沉澱了,消泯了。
此時所見所聞,無非自性。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對個中三昧,用言語來表達尤嫌拙劣,
只有同得林下清趣之人,
般若無知,“ 不知最親切 ”,由世俗之知昇華到般若的無知,
即是參禪最親切的悟入之處。法眼宗認為,般若之知貴在當下頓悟,
不容擬議思維。“ 摩訶般若,非取非捨 ”,般若觀照是神秘的直觀,
它“思量不及。設爾思量得及,喚作分限智慧 ”。
思量而得的知,只是部分的、有限的、不連貫的世俗之知。
學僧問延壽如何會取永明家風,延壽說:
“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 ”,超越了思量取捨,純粹是直觀之境。
僧問什麼是延壽禪法的玄妙之處,延壽作偈以答:
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人人門前皆有一湖水,這就是清純無染的自性。
自性不被惑亂時 生起的直覺觀照,即是般若無知,
猶如日照湖面,水日相鮮,光輝明潔;
當運用世俗之知時,自性遭受惑亂,猶如湖水 不再平靜,
波翻浪湧,映照在其中的景象 也支離破碎,
人對萬物 遂失去了澄明感應。
基於對世俗之知 與般若無知 之不同情境的充分體認,
法眼宗 首先注重對世俗之知 予以徹底的清除。
清除了知見之後,山水 自然呈現於觀照主體的,
已不是外在的色相,而是觀照者 內在的真如佛性之美。
觀照主體 泯除了心念意識,水月身心,通體澄明。
此時洞觀萬象,所見所聞 悉是真如自性的流露。
《五家宗旨纂要》以“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來概括法眼宗風。
幻色不礙真空,真空不礙幻色。色空無礙,空有一如,
即可擺脫情塵欲累,從而領悟到佛法一切現成,
在山水自然之中,都呈露著真如:
“ 森羅萬象,是善財之宗師;業惑塵勞,乃普賢之境界。”
業惑塵勞,日用是道;森羅萬象,見色明心。
本先《見色便見心》頌云:
若是見色便見心,人來問著方難答。
更求道理說多般,孤負平生三事衲。
見色“ 便 ”明心,必須直下頓悟,所以不能思量計較。
如果擬議思維,即與真諦相悖。
幻色非真色,菩提性宛然。
色相俱泯之時,觸目無非菩提。
故法眼宗指出,山水自然都是佛性的顯現,
應當用澄明襟懷來感應:
“ 幽林鳥叫,碧澗魚跳。雲片展張,瀑聲鳴咽。
你等還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個入處麼?”
在法眼宗看來,
“ 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識,時常說法,時時度人 ”,
“ 山河大地是上座善知識。放光動地,觸處露現 ”。
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
法眼宗禪詩表達了觸目菩提的悟境《林間錄》卷上:
欲識曹溪旨,雲飛前面山。
分明真實個,不用別追攀。
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 曹溪旨 ”即佛法大意。真如實相,不在別處,
就在眼前生動地 呈顯著的自然物象之上,
它真真切切地 展露著自性的最深奧秘,不可捨此他求。
次首是洪壽聞墜薪有省而作的悟道偈。
洪壽於墜薪之際,聽到了清脆的響聲,頓時豁開耳根,
一根返源,六根解脫,靈光乍現,頓悟本來,
徹見山河大地悉真如的妙諦。
法眼宗人指出,由於人們受各種世俗習染的障蔽,
縱是面對清明景色,也很少有人能夠欣賞:
“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不覺。”
由於情迷自惑,縱然面對自然山水,
也不能領悟其中顯露的真如。
文益詩云《古尊宿》卷二二《法演》引:
幽鳥語如篁,柳搖金線長。
煙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
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無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
由於世人心為境遷,粘著事相,遂使心為境縛。
而禪者 泯除了世俗之知後,即可對山水真如 作原真的感悟。
幽鳥綿蠻,聲如修竹吟風;嬌柳婀娜,柔條摩娑春池。
山嵐漸漸收起她的雲綃霧噻,春日的山谷 幽靜而寧謐。
暖風輕拂,飄來縷縷沁人心脾的花香。
詩人留連永日,蕭然禪坐,澄心內照,物我一如,
所有擾亂心志的情絲意絮,都自然而然地沉澱了,消泯了。
此時所見所聞,無非自性。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對個中三昧,用言語來表達尤嫌拙劣,
只有同得林下清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