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成聖至理-禪宗公案302


僧問馬祖:“請和尚離四句絕百非。直指祖師西來意。”
祖雲:“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去問智藏。”
僧問智藏大師,
智藏反問:“你怎麼不問老大馬祖呢?”
僧雲:“就是和尚讓我來問你的。”
智藏搔頭陰笑:“今天頭痛。你去問海子。”
僧侶又去問海百丈和尚。
海笑了,雲:“我水平沒那麼高,不會。”
僧回去對馬祖複述了對話,
馬祖雲:「藏頭白,海頭黑。」(智藏老奸巨宏,海子智慧不成熟。)

有人來參令岑翠巖禪師。
深深施禮道:“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末學今日不求別的,請老師只點化一句。”
令岑禪師回答“不點。”
問:“為什麼不點?”
不高興了-不讓我得到一句轉凡成聖的至理…
答:「怕你落凡聖。」(凡邊、聖邊都不是落腳處)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丙丁求火-禪宗公案303
尺童

玄則說:“我已經從青峰禪師那裡 領悟佛法了。”
法眼禪師問:“你從青峰禪師那得了什麼佛法?”
玄則說:“我曾經問青峰禪師,怎樣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青峰禪師回答說:'丙丁童子來求火。'。”
法眼說:“你了解這句話的含意?”
玄則說:“丙丁五行屬火,以火求火,這就是說 凡事要反求諸己。”
法眼搖頭:“你果然不了解!如果佛教只是這麼簡單的話​​,就不會從佛陀時代傳承到今日。”
玄則聽了氣憤的離開。
後來他有所省悟, 又回去問法眼禪師…
說:“怎樣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法眼禪師回答:“丙丁童子來求火。”
玄則禪師聞言,頓時豁然。

尺童——
這則公案針對小學生,不是太難懂。法眼扮演了一次鏡子,使玄則照見或認識了「真正的自己」。
劇情中,玄則是火童子,青峰火使童子悟了個不求佛,「不求神仙與上帝,俺們自己靠自己」,學會唯物主義了,呵呵。法眼火使童子 求到了外境中找回自己,學會了主觀唯心主義。
那麼最後的問題是:既然境界 都是火童子自己,為什麼自己 無法作主再造天地、任意轉物或改變境界呢?
例如 點石成金之類的…
佛教的難點 在這個點金術上,這個大法 就不是一般人恍​​然一下,咣當一聲,就能大徹大悟的。
丙丁童子問:怎麼點呀?
尺童答:火!火火!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第二十九祖師慧可禪師者,是武牢人也,姬氏。
父寂,初無其子,共室念言:
「 我今至善家而無慧子,深自嘆羨,何聖加衛!」
時後魏第六主孝文帝永宜十五年正月一日,夜現光明,遍於一宅。
因茲有孕,產子,名曰光光。年十五,九經通誦。
至年三十,往龍門香山寺,事寶靜禪師,常修定慧。
既出家已,至東京永和寺具戒。年三十二,卻步香山,
侍省尊長。


又經八載,忽於夜靜,見一神人 而謂光曰:
「 當欲受果,何於此住,不南往乎而近於道?」
本名曰光光,因見神現故,號為神光。
至於第二夜,忽然頭痛如裂。
其師欲與灸之,空中有聲報云:
「 且莫,且莫!此是換骨,非常痛焉。」師即便止;
遂說前事,見神之由,以白寶靜。
寶靜曰:「 必是吉祥也。汝頂變矣,非昔首焉。
五峰垂墜玉軫,其相異矣。」
遂辭師南行,得遇達摩,豁悟上乘。


師乃云:
「 一真之法,盡可有矣,汝善守護,勿令斷絕。
汝傳信衣,各有所表。」
慧可曰:「 有何所表?」
達摩曰:「 內傳心印,以契證心;外受袈裟,而定宗旨,不錯謬故。
吾滅度後二百年中,此袈裟不傳。
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於後得道,還近千萬。汝所行道,勿輕末學。
此人回志,便獲菩提,初心菩薩,與佛功等。」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廙欽老和尚開示錄中,
有這麼一句話: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他的含意可能是: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學佛多年,齒危髮禿之後,方才稍有了悟!
你認為,你是那一種人?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僧問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識起迷情於牛頭祖師公案,法融師見禪宗四祖時,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時有百鳥銜花迎接之異象。
後自修觀心門,見人時不起不理,人稱之為懶融。
四祖道信禪師經牛頭山見有異相,乃尋入山中見法融師,並加開示正法,非一味入定,諸事不理是謂修行。)
師曰:「與人為師。」
(事未入理,尚有我相、高低之分別心。)
又問:「見後如何?」
(四祖尋入山後,示其成佛之道後,悟境又如何?)
師曰:「不與人為師。」
(悟後始知人、我、眾生本無分別,佛性本自具足,祇因凡夫 妄想分別執著,不得證入本性者也。雖予眾生指導,並不以師自居。)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儒家學者常言: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叫人知恩圖報,不得有忘恩負義之舉措。因世間法技藝是有所法,故能有所教、所有學,教的人是師父,受教的人是學徒、弟子。世間法技藝是有為法,是生財法、是賺錢法、是健身法,都有一套固有的招式、方法。我們看武俠小說,都有武林密笈,記錄些方法,師父依其法而教徒弟,故師徒情深、義重,世間法尊師重道是理所當然。

然出世間法講空、講無相、講解脫,若還有一法可執,就不得解脫,故雖有先悟先證,因是無上心法,無法可得,亦無法可證,所以無法可教,故師父、弟子間,雖有形式上師徒關係,但也不見得 要像世間法師徒間那麼的親密。
禪宗行者到處參訪、請益,有些禪師見契機者,給與指點一二,不契機者 囑其另請高明,從無師徒名份。
若有緣深 且可堪教導者,因知眾生皆有佛性,雖有先後證悟之別,也不必在 乎師與徒之關係。但以授者角度言,不必在意要為人師,但後學者 應有順從師之意,不能敬順師者,即不能得法益也。
總結:師者有法可教 是世間法,喜為人師;師者 無法可教是出世間法,不喜為人師也。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雲門禪師說“關”。

雲門的風格是“一字禪”,就是只說一個字,但是一句中卻涵蓋三句。
三句指的是:隨波逐浪句、截斷眾流句、涵蓋乾坤句。
●既然能“關”,自然也可以“開”呀!所以“關”中是隱藏著“開”的,也就是眉毛可以“在”。
“在”指的就是能生成萬物,同時也指佛性是有的;
而“關”指的就是佛性,也可以不生萬物。
●其實,所生的萬物 也都是虛幻的,生了也等於沒生,同時 也說佛性是沒有的。一開一關所表達的正好是佛性的 即有即無。
“開”就是隨波逐浪句;
“關”就是截斷眾流句;
涵蓋乾坤句就是連“開”帶“關” 一起關。
到此,就連保福所說的“做賊人心虛”,與長慶所說的“眉毛又生了” 一起都關了。
也就是說 不要再迷惑人了,不要再越描越黑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碧岩錄》公案【九】——趙州四門


原文:
趙州。如何是趙州。
州雲。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義解:
對禪機每個人都會的,就是沒有任何章法,隨性脫口而出。但是,這與世間法是格格不入的。對禪機最大的忌諱,就是不要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是在對禪機。像特務對暗號似的禪機,其實都是失敗的作品。

真正的禪機 必須是有問有答,珠聯璧合的。讓人看不出一點 胡言亂語的樣子,在無聲無息中,顯露出縱橫無礙的智慧。
如果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對禪機,這樣的人,都是機械性的鸚鵡學舌,那都是在表演,嚴格地說,都沒有開悟。
大家經常看我與人聊天,尤其是與初次接觸的人 ,還有持反對意見的人聊天,大家看出我在胡言亂語嗎?對禪機 是必須要在現實中練習的,而且也有一個從生到熟的過程。
再高明的禪師也有失手的時候,但一兩次的不應機,並不能遮蓋住真正的實力,不要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對禪機是解脫開悟綜合實力的體現,整體實力不夠 是根本無法招架的,如果兩人相差懸殊,會明顯地看出 像老叟戲頑童一樣。
像“趙州四門”這類的禪機,根本不是給初學者看的。
因為初學者 根本看不懂,這就是不應機。
這則公案代表的是一種禪法,是很有代表性的,也很經典。

這個公案是什麼意思呢?
“何為趙州”是一語雙關,既問人名也問地名。
這是代表四門大開,包羅萬象。
一問代表一切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非一又非異 。
如果站在相對的分別角度回答,是怎麼也回答不圓滿的。
如果回答地名,來人就會說我問的是人名;
如果回答人名,來人就會說我問的是地名。這樣就會 顧此失彼。

趙州答“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代表我四門同在,就可以把問話 所包含的無量義全部容納其中了。
無論問的是什麼,都正好有與其對應的一門 在等著呢。
四門既不說“開”也不說“關”,就是你問什麼我有什麼,你不問我 就什麼也沒有,代表的是非有非無,即一即多。
大家看他們,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並不是沒有世間邏輯 可尋的呀!
這種禪法有什麼使用價值呢?
萬物中的任何一個物體,都是具足 所有物體的性質與特點的。
具備這種禪法智慧的人 所建造的世界裡,任何一件物體 都是可以當作一切物體來使用的。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再給大家舉一則類似的公案,大家自己參悟吧!
印度有一個外道,一天,他手裡抓著一隻鳥,問佛祖:“我手裡的鳥 是死的還是活的?”
佛祖站在門檻上說:“我是出去 還是進來呢?”
那個外道什麼也不講,便向佛祖禮拜。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修行在於成佛,而成佛必先「悟明心地」。
然而,如何才能悟明心地呢?佛法一大藏教,歷代的祖師菩薩,所開示教導我們的 無非就是這個道理;道理明白了,生命才能得到解脫,生活才能無憂無慮、自在無礙,過著沒有煩惱的日子。

談到明心,
它有層次上的分別。黃檗禪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修行就是求法。」
這一句話,闡述的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
什麼是即心即佛呢?
即心即佛,講的就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具足了如來三身、四智、五眼,與如來身、結跏趺坐,無有分別,一切有情的眾生,當下就是佛,誠如古德所說的「十方諸佛,實無有少法可得,祗此一心而 已,名為阿耨菩提」。

即心即佛,
也可以說 是有情眾生 一般例行性的生活,諸如在一切日用當中,穿衣、吃飯、走路、講話,或嬉笑怒罵的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 就是道、就是法、就是佛。
如果,我們離開了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行為,還要去哪裡求佛、覓心,與求道呢?
那無疑是日中找影、緣木求魚,本末倒置,不切實際罷了!
所以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不可以以心更求心」;也就是不可以 騎牛還覓牛,正所謂「自己是佛不肯作,還另外再去求佛,再去求法一樣。」

黃檗禪師又說:「學道之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這一句話開示我們,凡事 只要能夠當下「無心」,不執著於眼前 種種的境界相,使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能夠清淨無染,達於無念,就能與「道」相應;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中,直下承當,遇事觸境時,不取不捨、不亢不卑,能以平常心面對一切的境緣,做到「安心處於逆境,靜心處於順 境」,堅定正念,使我們的「覺性」不動,則當下就是「如如佛」。

行者修行,
若欲在一切作息動用、語默動靜之中,如穿衣、吃飯、走路、睡覺,或者是迎賓送客、嬉笑怒罵之間,都能「無心」,也就是於一切法「無所住」,就能與我們的覺性相應。
然而,想要做到「直下無心,默契而已」,卻不是一般常人所能為的。
所以,祖師菩薩苦心意旨地 開示我們要修「定」、修「慧」,要能夠「定慧」等持,做到「體用」一如,不著「空有」兩邊的邪知邪見。
因為修行 絕不是一句空話,說說而已,修行必須是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從真實心中 去做的事情。若只說不做,則成了「口頭三昧」偏於空,或者雖做 而不明其理,即落於「執事昧理」;兩者皆偏於一隅,並非中道。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古禪德說:「一泯未嘗存,能隨染淨緣,遂成十法界。」
佛法說空,不是空無所有,而是空而不空;也就是「真空妙有」。
而「妙有」即是法界。
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眾生的心,所謂「法界即心,心即法界」; 眾生心即是佛心。
須知,真心無形無相,卻充滿十方。亙古亙今,眾生本具清淨本源的佛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此心清淨,恆常圓明普照,但眾生一向迷而不覺,故起「染」用,誤將「見聞覺知」當作真心,所以被根塵所遮蔽,起惑造業,不能得見廣大圓明的心體。
然諸佛菩薩,背塵合 覺,已悟明心地,而在「淨」用,佛性已顯,知道心體 清淨離念,無斷 常、垢淨,無明、佛性皆空,坐斷兩頭,了知三界六道,唯心自現;
水月鏡相,無非虛妄,豈有生滅?故而,諸佛菩薩 能遊戲神通,自在解脫,一切無礙。

「即心」,
講的就是現前凡夫 五蘊身心之中,那個意識虛妄分別的執取之心,此意識妄執的心 就是佛。
經云:「一切眾生,貪欲恚痴,諸煩惱中, 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凡夫的心 與佛心,本來無二,如冰與水,拳與掌之間的關係一樣,
唯有表相的不同而已,實質上卻沒有分別。
如果能徹悟此心,即可大用現前,大機圓應,泯除凡聖的差別,拔除生死的根源。
到那時,就能見到「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
當下就能徹證「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一切萬物,無非自心所現,都是此心的妙用,所謂「心即萬法,萬法 即心」;
心不小,萬法也不大,故而才有「芥子納須彌」之說。
所以,大 小無礙,猶如古德所說「以大千土 作一粒粟,將一粒粟 作大千土」,就是這個道理。

:mrgreen:那個意識虛妄分別的執取之心,此意識妄執的心 就是佛。
此意識妄執的心 就是佛。?????
當下?
新老怪
文章: 526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mrgreen:那個意識虛妄分別的執取之心,此意識妄執的心 就是佛。
此意識妄執的心 就是佛。?????
當下?

所以
無明實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這個境界
才是絕對啊
彌,勒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