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狗子佛性無(馮學成《趙州禪師語錄壁觀》卷上)

問:“狗子有佛性也無?”
師云:“無。”
學云:“上至諸佛,下至蟻子,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無?”
師云:“為伊有業識在。”
趙州此語一出,即為後世話頭禪之宗主,執後世禪宗牛耳八百年,是功歟,過歟?



  宗師接人,皆導人直入心性。故說有說無,皆是見風使舵,治病下藥。
若作實語會,即辜負趙州也。
“為伊有業識在”,眾生皆有業識,亦有佛性,此是二,如何是不二?
若不從中透出,與狗子何異?此公案歷代頌唱極多,今亦試舉幾頌,
先看佛印禪師所頌:
  大用全機得自由,
  有無雙放卻雙收。
  幾多業識逢人犬,
 從此時時憶趙州。

  再看法雲法秀禪師所頌:
  少年學解昧宗途,
  老倒依還滯有無。
  古佛純金誰辨色?
  惑為機智競躊躇。

  再來枯木法成禪師所頌:
  道有道無無剩語,
  千呼萬喚不回頭。
  尋香逐氣隨他去,
  空使流光暗度秋。



  (馮學成《趙州禪師語錄壁觀》卷上)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趙州狗子(萬松行秀《從容庵錄》)

  示眾雲。水上葫蘆。按著便轉。日中寶石。色無定形。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有心知。沒量大人。語脈裡轉卻。還有免得底麼。

【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攔街趁塊)。州雲。有(也不曾添)。僧云。既有。為甚麼卻撞入這個皮袋(一款便招自領出頭)。州雲。為他知而故犯(且莫招承不是道爾)。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一母所生)。州曰。無(也不曾減)。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憨狗趁鷂子)。州雲。為伊有業識在(右具如前據款結案)。

  師云。若道狗子佛性端的是有。後來卻道無。端的是無。前來卻道有。若道道有道無且是一期應機。拶著說出。各有道理。所以道。明眼漢沒窠臼。
這僧問處要廣見聞。不依本分。趙州道有。以毒去毒。以病醫病。
這僧又道既有。為甚撞入這皮袋。不知自己生。入狗腹中了也。
州雲。為他知而故犯。
一槌兩當。快便難逢。這僧將謂。依因判果。若恁麼會。作座主奴。也未得。
後來有僧再問。便卻道無。是他得底人。道有也有出身處。道無也有出身處。這僧依文按本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似這一拶。敢道。撥天關底手。轉身無路。是他款款道。個為伊有業識在。
爾且道。這僧皮下 還有血麼。天童不免。向赤肉瘢上。更著艾燋。
頌云。
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無(打做一團煉做一塊)。
直釣元求負命魚(這僧今日合死)。
逐氣尋香雲水客(穿卻鼻孔也不知)。
嘈嘈雜雜作分疏(競囓枯骨啀喍嗥吠)。
平展演(沒蹺欺休廝誺)。
大鋪舒(材高語壯)。
莫怪儂家不慎初(一言出口駟馬難追)。
指點瑕疵還奪璧(白拈巧偷)。
秦王不識藺相如(當面蹉過)。

  師云。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無。兩段不同。一併拈出。
正如雪竇道。一有多種二無兩般。
天童要與趙州相見。故如是頌。應天真道。直鉤釣獰龍。曲鉤釣蝦蟆。後來逐氣尋香。如獵犬相似。嘈雜分疏。枯骨上有甚汁。
趙州雖大開舖席。要且只是平展商量。天童與趙州解腕。莫怪儂家不慎初。
歸宗問秀才。業何經史。才雲。會二十四家書體。宗向空中一點雲。會麼。才雲。不會。宗雲。又道。會二十四家書體。永字八法也不識。
刺史李渤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宗亦豎拳雲。會麼。李雲。不會。宗雲。這個措大。拳頭也不識。
萬松道。翻身師子大家看。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無。只這知而故犯。業識性在。也大曬顧前盻後。慎初護末。
史記趙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藺相如奉璧入。秦王喜傳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王無割城之意。乃前曰。璧有瑕。請示之。王授璧。相如因持起立。倚柱發上沖冠曰。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送書於庭。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見。王禮節甚倨。得璧傳示美人。似戲弄臣無割城意。故臣復取璧。必欲急臣。臣頭與璧 俱碎於柱矣。王辭謝按圖割城。亦齋五日。相如使從者 衣褐懷璧徑道歸趙。
趙州先縱後奪。有相如手段。
天童別曾有頌云。趙州道有。趙州道無。狗子佛性。天下分疏。面赤不如語直。心真必定言粗。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
趙州心真語直。便是直釣。元求負命魚。周文王出獵。見姜子牙磻溪之谷。去水三尺。直鉤釣魚。王異之曰。直鉤如何得魚。子牙曰。但求負命之魚。驢糞逢人換眼珠。此如相如奪璧也。
佛鑑拈出[木+患]子數珠雲。諸人還見麼。良久雲。此是老僧來京師。換得底。諸人各自歸堂摸索看。佛鑑用[木+患]子。趙州用驢糞。萬松既無用處。不曾移換。諸人若信得及。依舊眼在眉毛下。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二)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趙州狗子(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語譯】
  趙州和尚因為某位僧人問他:「狗兒有有佛性還是沒有佛性?」
  趙州和尚回答說:「無」。

  【評唱】
  無門曰:「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
  且道!如何是祖師關?
  只者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
  透得過者,非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眉毛廝結,同一眼見、同一耳聞,豈不慶快!
  莫有要透關底,麼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
  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驀然發,驚天動地。如奪得關將軍大刀入手,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於生死岸頭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遊戲三昧。
  且作么生提撕?
  盡平生氣力,舉個『無』字。若不間斷,好似法燭一點便著。

  【語譯】
  無門說:參禪必須先參透祖師所設置的關卡,妙悟必須先窮絕一切心及其所生起的心路。
  如果祖關不能參透,心路不能窮絕,終究也只不過是一個依附於草木的精靈。
  要怎麼參透祖師關呢?
  就只有一個「無」字。
  這個「無」字就是禪宗宗門的一關,因此稱它為禪宗無門關。
  能參透這無門關的人,非但能親見趙州禪師,更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同行,親近到連眉毛都糾纏在一起,與歷代祖師同一眼見、同一耳聞,豈不慶快!
  想要參透這無門關的人,要將全身三百六十個骨節,八萬四千個毛孔,通通都起了個疑問,要參透這個「無」字,要晝夜的提點、研究。
  不要把這個「無」字當作「虛無」來理解,更不要把它當作有、無的「無」來理解。
  要像是吞了個熱鐵丸一樣,想要吐又吐不出來。
  蕩盡從前的一切惡知、惡覺。久而久之自然純熟,內外打成一片,有如啞巴做夢,夢境唯有自己知道。
  當這已參透無門關的智慧,驀然的爆發出來,便會驚天動地,有如奪得關將軍的大刀在手,逢佛殺佛,逢祖殺祖。
  在生死岸頭,獲得大自在,於六道四生中,能遊戲三昧。
  要做怎樣才能獲得這個境界呢?
  要用盡平生氣力,全心舉著這個「無」字,一直不間斷地參究,就會像法燭一樣,一點便著。

  【頌曰】
 狗子佛性全提正令才涉有無喪身失命

  【語譯】
  狗兒到底有沒有佛性?要全心盡力地提起研參,但不要作「有、無」解。因為一涉及「有、無」的對待關係,就會落入生滅狀態,而自然再次輪迴四生六道,非是喪失了「身、命」乎。

  【附參資料】
  一、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從諗禪師(778年-897年),俗姓郝,唐代禪師,南泉普願門下,洪州宗傳人。世壽一百二十歲,諡號「真際大師」。
  從諗幼年出家,十八歲時參南泉普願禪師,在其門下二十多年,以「平常心是道」開悟心地。
  後參訪諸方,行腳不停。八十歲時受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教授後進,名震一時,時人尊稱他為「趙州古佛」。
  從諗承襲馬祖道一傳下的洪州宗風,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1],因為常以「喫茶去」來接引學人,有「趙州茶」的稱號[2],這也啟發了後世的日本茶道。
  從諗禪師又擅長以機鋒接引學人,留下許多著名公案[3],常以日常事物作教學手段[4],對於臨濟宗有很大的影響,後世大慧宗杲常以著名的趙州公案來教導後進[5]。

  [1]《無門關》:「趙州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
  州雲: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雲:洗缽盂去。其僧有省。」

  [2]《五燈會元》:「師問新到:『曾到此間否?』
  曰:『曾到。』
  師曰:『喫茶去。』
  又問僧,僧曰:『不曾到。』
  師曰:『喫茶去。』
  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喫茶去,不曾到也雲喫茶去?』
  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喫茶去。』」

  [3]《五燈會元》:「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
  師曰:『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領布杉,重七斤。』」

  [4]《無門關》:「趙州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雲:庭前柏樹子。」

  [5]《無門關》:「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師云:無。
  問: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
  師云:為伊有業識在。」
  上文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二、狗子佛性
  禪宗公案名。又作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無字。
  「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為禪宗破除執著於有、無之公案。
  此系始自趙州從諗禪師,古來即為禪徒難以參破之問答,古德於此多下過慘淡之工夫。
  從容錄第十八則(T48,P.238b):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有。』
  僧云:『既有,為甚麼卻撞入這個皮袋?』
  州雲:『為他知而故犯。』

  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曰:『無。』
  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
  州雲:『為伊有業識在。』」

  此則公案中,趙州從諗,系藉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學人對於有無之執著。
  而趙州所指之有無,非為物之有無,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實態。

  (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師曰:「無。」
  (僧)曰:「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
  師曰:「為伊有業識在。」

  又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師曰:「有。」(僧)曰:「既有,為什麼入這皮袋裡來?」
  師曰:「知而故犯。」
  從義解說,趙州初答為狗子「有業識在」,所以說牠無佛性;次答狗子雖有佛性,因牠「知而故犯」,所以入皮袋受狗子身,而佛性則未失。

  在一般大乘經典,尤其是為禪宗所重視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涅槃經》所談佛性義,禪的「明心見性」即要見此佛性,今趙州直截地說狗子無佛性,顯然是掃除學人坐在經典裡的知見,指出應直下照了自家的才是,莫數他人寶,使業識習氣逐境現起,把堂堂真佛裝入狗皮袋去也。

  談有談無,話題不離狗子,而趙州指的卻在學人自己分上,要檢點自家是否「知而故犯」?或「有業識在」?

  天童正覺稱這兩則公案是「水上葫蘆,按著便轉」。

  狗子佛性公案,初見於惟寬禪師(與南泉為同門)。

  (僧)問:「狗子還有佛性否?」師(惟寬)雲:「有。」

  僧云:「和尚還有否?」師云:「我無。」

  這也顯得狗子佛性的話題,在當時相當流行,趙州話出,更聳動了禪林。

  摘錄自《佛光大辭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漫談趙州禪/乃光、船庵合著。

  (心平如願《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趙州狗子(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

  無門曰: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欲窮心路絕,盡是依草附木精靈。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這一個無字,乃宗門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透得過者,非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眉毛廝結,同一眼見,同一耳聞,豈不慶快!莫有要透關底麼?將三十六骨節,八萬四千毫竅,通身起個疑團,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熱,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驀然打發,驚天動地,如奪得關將軍大刀入手,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於生死岸頭,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遊戲三昧!且作么生提撕,盡平生氣力,舉個無字,若不間斷,好似法燭一點便著!

  頌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才涉有無,喪身失命!

  野老曰:城有城門,店有店門,房有房門,即云無門,理應出入無礙!
君不見虛空曠野,來去的有情眾生,不是自由自在麼?
為何硬要設一道門?立一道卡?或者是砌一道牆?哦哦!
慧開禪師唱無門,不正是與野老同一眼目麼?
有道是“滿院風光關不住”,何來“關卡”可透!
然而,可惜的是:“無門關”,“無”字參,已逗引人進入了 相對法的迷魂陣!何以故?
虛無、有無或妄無、非無;在在都是相對!因為有虛必有實,有有必有無;
禪宗祖道,最忌於虛舍虛,執著求實;於非去非,立意覓是;
而無門之頌,明知才涉有無,喪身失命,卻標立門關,逗人破關斬將,而且透露關將軍的大刀,似是可以過五關斬六將!
殊不知良將善戰,必具將才,大刀善斬,必具功夫,豈是一個吞熱丸 耍把戲的漢子,可以濫芋充數得了的!
亦如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曰:無!僅參個無字,即能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眾所周知,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從諗和尚另有異說:曰:有!
請問:是否該參個有字,便能天翻地覆?

  大德!文字諍辯,毫無是處,且說趙州狗子,畢竟“有、無”佛性?
萬松老人道:“翻身獅子大家看,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無;只這:知而故犯,有業識在(趙州語)。”
不是透了端的麼!為何從古至今,為此“有、無”,忙得迷頭錯向?
難道大夥兒的佛性,全都迷卻皮囊下?
忘了山間水邊的 那一襲千補百衲衣!若如是,野老問取“衲衣下事”,行者您將如何?如何!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趙州狗子(明超《無門關夾注》)

  彌衍、宗紹,當時慧開禪師門下兩位(或一位)比丘,他們把慧開禪師開示學人時對古人公案的拈提評點記錄下來,形成了這本《無門關》。跟隨禪宗大善知識學習,體悟自己的佛性,叫做參學。

  趙州狗子(趙州,指河北趙州的真際從諗禪師。古時常以高僧之居住地名來指稱其人,以示尊崇。狗子,即狗。子是詞尾助詞。如柏樹子,即柏樹。)

  趙州和尚因(由於)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狗是不是也有佛性呢)?”州雲:“無!”

  無門(我,無門慧開)曰:參禪(參究禪理,悟明心地)須透(透過,通過)祖師關(祖師設下的關卡、考題),妙悟(最為微妙圓滿的覺悟)要窮(窮盡,到達終極)心路絕(心念意識的活動無路可走)。祖關不透、心路不絕,盡(都,全部)是依草附木精靈(依附於草木的山精鬼怪,比喻陷於邪見執著的修行之人,自己做不得主)。

  且道(卻說)如何(怎麼樣)是祖師關?只者(就這)一個“無”字,乃宗門(禪宗門下的)一關也,遂(於是)目之曰(視之為)“禪宗無門關”。

  透得過者,非但(不但)親見趙州,便可與歷代祖師把手共行(手拉手並肩行走。意指所悟所證與歷代祖師完全一致,沒有差別),眉毛廝結(自己的眉毛和祖師們的眉毛交織纏擾在一起了,如同共用一雙眼睛一般),同一眼見(同一雙眼睛看世界),同一耳聞(同一副耳朵聽聲音),豈不慶快(感到慶幸,痛快無比。指開悟的快樂和自由無法言喻)。莫有(難道沒有)要透關底(的人)麼(嗎)?

  將三百六十骨節(全身360塊骨頭)、八萬四千毫竅(毛孔),通身(整個身心)起個疑團(進入有一個大大的疑問的狀態),參個無字,晝夜(一天24小時,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提撕(提起這個大大的疑問,追問自己)。莫作虛無會(對於這個無字,不要當作什麼都沒有來理解),莫作有無會(不要當作有無的無來理解),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如同吞了個熱得發紅的鐵丸子在喉嚨裡),吐又吐不出。蕩盡(掃蕩乾淨)從前惡知惡覺(以前一切的佛法知見),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從身心到世界,完完全全就只有這個疑問的存在)。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就像啞子做了個夢,沒有辦法講給別人聽,只能是自己知道)。驀然打發(突然之間疑團打破),驚天動地。如奪得關將軍(關羽)大刀入手(拿在自己手裡),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於生死岸頭(生死輪迴的此岸世界)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戲三昧(表現自由自在度化眾生的智慧神通)。

  且作么生提撕(那麼應該怎樣提舉這個生命大疑團呢)?盡平生氣力,舉個無字。若不間斷(如果能夠做到一點也不間斷),好似法燭(佛法的智慧火炬),一點便著(一但點著,就會熊熊燃燒起來)。

  頌曰:
   狗子佛性,全提正令(施以教化手段欲令見性,而不立一法,叫做正令)。才涉有無,喪身失命。

  頌文大意:趙州開示的“狗之佛性”的公案,是對於佛法要旨的整體提舉,是佛法修證征途上的最高指令。哪怕只有一星半點的心念思維落到有無觀念的對待矛盾之中,就會喪失掉自己的法身慧命。


  (明超《無門關夾注》)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趙州狗子(煢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借事請益)。
州雲。有(當央直指)。
僧云。既有。為甚撞入這皮袋(逐句反問)。
州雲。為他知而故犯(就見一點)。

又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逐事生疑)。
州雲。無(當央直指)。
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因甚卻無(逐語迷情)。
州雲。為伊有業識在(就見一點)。
  (主意直下明宗。旨明言思無路)。總結(權衡在手)。

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無(拈上公案)。
直鉤元釣負命魚(直無委曲。情絕方領)。
逐氣尋香雲水客。嘈嘈雜雜作分疏(迷真逐妄如狗咽骨)。
平展演。大鋪舒。莫怪儂家不慎初(廣大平實。當央捧出。故曰不慎)。
指點瑕疵還奪璧。秦王不識藺相如(兩次捧出兩次點罰。又如相如獻璧於秦。末後還奪)。

  (焭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上)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來名、無法用相來相。
所以般若時 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
「權」者,乃善巧方便。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 而說義理;
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 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
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 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者,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只有般若時是權實並用,
所以般若時說法 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佛在一代時教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
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
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個「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涅槃時。這個時候法運 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
教下比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
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
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純實無權,不說別的法,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
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
不管在會人的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
因為佛快要入滅了,沒有時間了,只有真實說法,佛法才能圓滿。
佛當時指出:「一切眾生都是佛。」小根性人不相信,不能接受。
「哎呀,怎麼一切眾生 都是佛呢?我們小乘聖人 不知苦修了多少世,才只是證得 個阿羅漢果。眾生既未證到菩薩,更未證到佛,怎麼會一切眾生都 是佛呢?」所以不相信。
當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法華勝會之後,
佛在拘尸那城 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


佛在五時說法中,無不是根據眾生的根性 和機緣應病與藥的,所以應緣說法,而無定法。
為了使眾生 不誤解佛法,不執著在經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說:「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
一個字也沒有說到,表示諸法實相 是當體即空,自性本如,一切不可得。
沒有說過一個字,這正是圓滿的極談、佛果的極說。
我們在這裏 不妨和大家一起仔細地分析一下:

1. 為什麼佛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過一字?
( 1)報身、化身是有相的,不是真佛,亦非說法者。有言說的法 皆是假法。
法身實相,是無相的。真說法者,不說為說故。

佛有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化身是佛應眾生機緣 而顯現的應身,是我們大家 都能看得見的色身、肉身。化身說法是用嘴巴講、用口說,或是寫出經文,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來說法,這些都是有相的。
報身是佛的智慧身、光明身,是佛在因地修行,積累的智慧功德,是福德莊嚴、不可思議的光明大報身。報身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的內證法樂之身;另一種是他受用報身,是佛慈悲,為攝引菩薩向上而顯現的光明報身,就像經上所說的佛之丈六金身。菩薩看到佛有這樣好的光明報身,發心也要取得像佛一樣的好報身,所以就促進、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精進用功。
報身說法不是用嘴巴講,而是放光顯瑞。
《楞嚴經》說得很清楚:佛頂上現的化佛 在光中說咒,佛按指放光,照到十方諸大菩薩,十方諸大菩薩也放光照佛,等等。
有光明就有相,所以智慧光明身 也是有相的。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有相顯示,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假的。
報身、化身都是有相之身,既然是有相的,就都是幻化的。
幻化身說的法,當然是幻化法,不是真法。
眾生不認自己的本命元辰,迷惑顛倒,著在相上,造業受報,
所以生死輪迴 也不是真的,而是虛幻不實的。
那麼,對虛幻的眾生 說虛幻的法,只不過是方便應用而已。
所以,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的法也不是真法。

法身又名自性身 或法性身,是佛的真身,以正法為體,是無相的實相。
既是無相,就不能跟哪樣東西相比,所以無法可說。
即或想盡辦法,也說不到它。
所以真法以不說為說,無所說是名真說。
故《金剛經》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從前,須菩提尊者 在山洞裏靜坐。諸天雨花供養,讚歎須菩提善說般若。
須菩提說:「我於般若 未嘗說一字,云何讚歎?」
天帝說:「如是。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
可見真正說法是「大音希聲」的,頂大的聲音 是無聲之聲,是一般人聽不到的。


講到這裏,我們要談談化身、報身、法身三個身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一般都認為,只有佛才具法、報、化三身,我們凡夫望塵莫及,是沒有法、報、化三身的。
而要想證成法、報、化三身,還需要等三大阿僧祗劫,修成果地佛之後,才能圓滿俱足。
實際上,我們就是在凡夫地,這法、報、化三身也一點不缺。
為什麼這樣說呢?所謂清淨法身,就是當我們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靈知。
它是無形無相、無實無虛、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人人具有的 天真本性。
所謂圓滿報身,就是我們的智慧。
這個智慧就是光明,是能夠知道事情怎麼做、工作怎麼完成、怎麼待人接物等等的智慧光明身。
所謂千百億的變化之身,就是我們的作用。
我們能講道理,研究科學,創造發明,能生產製造各種東西。
那麼所創造、建立、生產出來的事事物物 都是我們的化身。
但是,一般人不明了,錯認為肉身是我,把肉身以外的東西 認為是我所有。
其實,這個肉體不是真我,只是真我的房子,真我的住所。它不是主人公,是僕人。
真我(即自性)才是真正的主人。
世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形色都是我的化身顯現,都是我的變化所作,皆是化身。
因此,只要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就是認識到了自己本身 所具有的真正的佛。
天真佛性眾生皆具,無所欠缺,不是只人有而異類沒有。
你能夠了悟明白,
這一念清淨心光,即本體空分,是法身佛;
一念無分別心光,即本體顯了分,是報身佛;
一念無差別心光,即一切現相俱是本性所變現,是化身佛。
你能夠如是了悟明白,精進修行,在事境上勤加鍛煉,除盡執相的妄習,進而度化眾生,積累功德,圓證菩提。這才是真正的 皈依佛法僧三寶。

( 2 )真如實相,無可言說。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
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淨,其性不改不變,故曰真如,即眾生真實如如不動之本來面目,亦是一切眾生應緣起用的靈妙真心,亦稱佛性、法性、自性等。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他親證的本來如是之境,非是創說,或是說了之後才有的。這樣,雖說亦同未說,即一字未說。



佛性是無形無相的,故不可名狀,絕念離知。
不是用言說可以說到的,所以叫「言語道斷」;也不是用我們的思想、推理、想像所能得到的,所以叫「心行處滅」。言語說不到,情識不能及,不可言說,說了即不是,所以「動念即乖,舉心即錯」。只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能相應。



佛最後在靈山一會,拈花示眾。他不講話,只把天人供養的花拈起來,舉示大眾。
這時候,在會的人很多,天上的、人間的,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天人罔措。
只有迦葉尊者 會心微笑相應。(摩訶迦葉尊者心領神會,契入佛的提示,微微一笑,與佛心心相印。)
佛立即宣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於摩訶迦葉。」
從斯開創了禪宗法門。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圓頓法門,不是四禪八定的漸次禪定法。
所以,無言說可表,無文字可立。

( 3 )佛示涅槃相,意表真心 不生不滅,不動不搖,離於言說,方證實相。
只要我們安住不動,不為境轉,不著一切相,離諸戲論,實相當即現前。
佛說《涅槃經》一晝夜之後,就入涅槃了。
新老怪
文章: 533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無所住處涅槃。
這裏有個問題。我們活著的時候,因為有個肉體在,總須有個寄託處,心裏不免想:一旦一口氣上不來了,四大分散了,到什麼地方 安身立命呢?修淨土宗的人說:「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去了。我們依靠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去修證,我們是有地方去的。你們修禪宗和密宗的,將來到哪里去呢?」這是佛教徒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假如能 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學習佛教經典 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因為佛說法,就是要解決 這個生死大問題。

前面說了,自性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生無所生,死無所死。
之所以有生死,無不是我們的執著在作怪。活著的時候,把一切都妄以為實有。
人身、家庭、金錢、物質、名利、地位等等,樣樣都想追求,都要貪取、佔有。
於是執著外來的境界,心隨境界轉,有取有捨,有愛有憎,所有的一切,都種在你的八識裏了。
這個第八識,叫阿賴耶識,是儲藏識。
所有一切好的種子、壞的種子,生滅與不生滅,都儲藏在這個倉庫裏。

一旦人死了,肉體已壞了,四大分散了,這個身體不能用了,房子壞了,要搬家了。
這個時候,因執我故,就生出了中陰身。中陰身者,就是原來的肉身已壞了,人已死了,而未來的身體還未形成,還沒投胎轉生,就在這中間時期,第七識末那識——我執,執著了有我,就有我身,於是由意生出一個虛幻縹緲之身,叫中陰身。
人身肉體是以地大為主,是沈濁的。而中陰身是以風大為主,是縹緲的。
因為沒肉身包裹它,它有五通。因造業受報,業力所感之故,隨生前所造的善惡業 而分別遮蔽了好或壞的地方,顯現出相應的 或好或壞的境界。這時八識裏的種子 都翻騰出來了。過去因執著得厲害,現在見了境界、影相,就隨之心動、追逐、執取,於是又在相應的六道中轉生了。
因此,追究生死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念妄動,執著事相,執取境界,而落入相應的業果中。

如果我們現在 時時鍛煉自心,曉得一切色相,一切境界 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妄想現前,不去追逐,不去貪求,不去執取,心都空淨了,那麼一旦這肉體損壞時,四大分散了,這八識心王出來之後 即能做主,不隨境轉而不入胎胞。
因此,我們修法用功,就須於活著的時候加緊努力,提高警惕,認清一切色相 皆如夢幻,不執取追逐,而現證菩提。活著時即瀟灑自在,死後任他幻境變現,也無心可動。若如此,即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來去自由,而隨緣赴感,無不自在了。這種不受環境支配,不為業轉的成就作略,才是真了生死。此謂之「無所住處涅槃」。

所以說,淨土不只是西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 無不是佛世界,無不是淨土。
只因我們心光不圓,不能朗照,所以不見。
如果我們心空不著相,光明朗照,即能十方淨土一時齊彰。
忉利天王的宮殿裏,掛著一個幢,叫因陀羅網,是用寶珠結成的。一顆顆寶珠彼此放光相照、相攝,交相輝映,沒有妨礙,就像是佛與佛心心相映,光光相照,沒有妨礙一樣。我們眾生的心 也是如此。
只要能一切放下,就得大自在了。
這時,就不會再問「要到什麼地方去」了。我們有了身體,就像是有個東西一樣,有東西就要有個地方來安置。如果徹底究竟了,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還找什麼地方來擺放,找什麼地方來安置呢?
我們已曉得了法身 是無形無相的,是沒有東西的,那還要有什麼住所、什麼地方呢?
講到報身,報身是一大光明藏,光明雖有相,但這光明是無住的。
講到化身,化身是為度眾生 而設施變現的,用來度有緣眾生。
什麼地方有緣,就到什麼地方去。所以,一切處 都是圓融無礙的。

佛講《涅槃經》,就是昭示大眾,佛沒有入涅槃而不動,雖似去了,但未離開眾生,還在大眾中弘法利生。心淨眼淨者,時時處處都能見到佛。
若是妄心垢染,就見不到佛。所以我們修法,必須心安清淨,方能時時刻刻見如來。
《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所以,佛示涅槃相給眾生看,正是真心妙用的顯現。
就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事相,不要隨境轉,不要妄動。妄心果能不動,實相就現前了。

真心 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但並不是死在那裏不動。不生不滅 是真心的本質,但它靈妙無比,能隨緣起萬千妙用。
所以我們說心不要動,只是不妄動,不隨物境轉,不執取物,不貪求物,而不是不起用。
當你要做某一件事,處理某一個問題,要把它處理得恰到好處,圓滿成就,你就要思考,就要設計,心不動是不行的。
心不動,你話說不出來,事情也做不成。
但是,我們在說話做事時,心念雖動,卻不往心裏去,動而不動,這就是真心應緣起用。
所以,學佛修道,要有成就,既須起用,又須隨時觀照,不隨境轉。說話辦事時,就像不是自己說的、不是自己做的,而像是別人說的、別人做的;做過之後,就像未曾做過一樣,這方是真正的無心、真正的涅槃。
懶融禪師說得好:「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
就是我們正當起念用心時,卻沒有心來用。
也就是說,我們的心 不隨著物境轉,儘管用,用而不用。
這就是真心應緣起用、真心妙用啊!


佛在世間說法的時候,就經常說:佛法離一切相,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這就是表示佛法 是無有實法的法、不著相的法。
佛付法給摩訶迦葉的偈子說:「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法本法無法」,意思是一切心法 根本就沒有實法,都是應病與藥、隨機假設的,所以雖有而無。
「無法法亦法」,雖然無法,但是假用不無。譬如,世界宛然有,身體宛然有,衣食住行等等 也統統都不是沒有,而且各個都能夠派上用場。說個無法還是不曾離法。
「今付無法時」,因佛法是應病與藥的,雖有而無、雖無而有,所以現在傳付這個法的時候,
「法法何曾法」。千法萬法,八萬四千法門,儘管說了這麼多,但最終一法也不可得。
這就明示我們 這不實不虛、不即不離、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的妙用真心了。
所以,經文不過是進入佛法的門戶,是入佛的路徑。
而要入這個門戶,又必以究讀經文為先導。
但千萬不要以此 而誤認為經文是實法,而執著於經文。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