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知佛智
知了才會說佛智是自利
經論找的到佛智是自利的說法嗎
佛智若是自利非是利他
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即是自利非是利他
般若波羅蜜多即是自利非是利他
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智與大悲心是二嗎
有聽過有智無悲,有悲無智
這是描述情智無法平等的現象
當然有其各別原因
為何要悲智雙運
佛陀還有悲智問題嗎
還是佛陀被看破手腳
要重修自利利他
學習如何悲智雙運
看來佛智不難測啊
那麼輕鬆就定義佛智是自利
害得佛也不敢將智用在利他
學佛能將佛打敗
似乎成了目下的趨勢
這種流行會開發成自由自在的世界
趕不上流行是好是壞
總要自己承擔
佛智是自利嗎
-
- 文章: 937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佛智是自利嗎
次草師兄
您這問題是問(智)是自利?
還是自利也是(智)?
石頭的呈現本身沒有所謂的自利或利他,只是單純的存在
(智)即是如此,並非由於,利他或自利而成為(智)
但是
分別此石頭在河灘、建築、路邊...等
被認為,這種(作用)等同(智)
其實是認知習慣的分別
石頭能呈現即是智,
不論石頭處在那個位置,何處而被人知見理解,這個從(石頭)存在被覺受前,被知或不知的利用開始(整個過程乃至後面的所有作用)都是智
莫作分別說而把(智)變成(有無)、(始末)
^^
以上
不才愚見
您這問題是問(智)是自利?
還是自利也是(智)?
石頭的呈現本身沒有所謂的自利或利他,只是單純的存在
(智)即是如此,並非由於,利他或自利而成為(智)
但是
分別此石頭在河灘、建築、路邊...等
被認為,這種(作用)等同(智)
其實是認知習慣的分別
石頭能呈現即是智,
不論石頭處在那個位置,何處而被人知見理解,這個從(石頭)存在被覺受前,被知或不知的利用開始(整個過程乃至後面的所有作用)都是智
莫作分別說而把(智)變成(有無)、(始末)
^^
以上
不才愚見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這是針對二楞子說的
==佛有智悲二德,智是自利,悲是利他
了知有無皆不可得,是能自性自度的智慧
了知人無我法無我,便能平等悲心利他度他==
智是自利的由來
把智與悲分成自利與利他
而且說的是佛智
後面的了知也是智的範疇
這整段在說什麼
只有說者需要面對自己的所知
為何會說出智是自利
大悲心是利他
說者的智在何處
是徹底了解佛智才能說佛智屬什麼
說佛智是自利,這是善分別嗎
將佛智與大悲心分開定義
這是善分別嗎
原由大致如此
-
- 文章: 937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佛智是自利嗎
^^
是的,次草師兄
不才有看了michael師兄那邊在討論的過程,
您說的沒錯
分別心與善分別
^^
有了(有無)始末的智
便會隨著變化而流亡於生死
這樣不能稱為(興)大悲心
如同
站在河邊觀賞河岸風光
石頭即是此間的本來
石頭
不由知不知,也非利自或利他
不是河岸風光裡,也非河岸風光外
大悲心
不是利自或利他的差別
是故
不是隨現而(生)大悲心
是(興)^^
就這樣的....支撐起來了
智,不得有無
沒了始末分別...
大悲心就是這個智的本體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智不得有無
這句話是智不落入有無認知
棄有著空病亦然
不落入世與出世的對待
這要證無生才能體會的心境
而興大悲心
是能超越世與出世間的心境
上與諸佛同一慈力
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世與出世都非真解脫
所以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自己的所知就是世間
所知不被自己覺知要等誰
無生智豈是所知能了解
光是文字相就亂人一輩子
還能寄望走向無生智嗎
佛法需是言行一致
佛理是實踐體驗來的
如果連自己在說什麼
都無法一次徹底明白
絕對沒有一個好開始
這關係到習性的轉變
理解力與表達能力,還有客觀的心情
這三點決定學習的成果
沒進步的就會一成不變
所以我才開了如何學習佛法那題
這句話是智不落入有無認知
棄有著空病亦然
不落入世與出世的對待
這要證無生才能體會的心境
而興大悲心
是能超越世與出世間的心境
上與諸佛同一慈力
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世與出世都非真解脫
所以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自己的所知就是世間
所知不被自己覺知要等誰
無生智豈是所知能了解
光是文字相就亂人一輩子
還能寄望走向無生智嗎
佛法需是言行一致
佛理是實踐體驗來的
如果連自己在說什麼
都無法一次徹底明白
絕對沒有一個好開始
這關係到習性的轉變
理解力與表達能力,還有客觀的心情
這三點決定學習的成果
沒進步的就會一成不變
所以我才開了如何學習佛法那題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二德
(一)智德與斷德。(一)眾生所具之了因,至於佛性果,稱為智德,乃照了一切事理者。(二)眾生所具之緣因,至於佛性果,稱為斷德,乃斷盡一切妄惑者。前者為菩提,後者為涅槃。〔觀音玄義卷上〕
(二)悲德與智德。(一)悲德,為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二)智德,為諸佛菩薩自利之德。 (三)性德與修德。(一)性德,謂本來性具之德,如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即是。(二)修德,謂修成之德,如三因中之了因、緣因二佛性,三德中之般若、解脫二德。〔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p242
二德
(一)智德與斷德。(一)眾生所具之了因,至於佛性果,稱為智德,乃照了一切事理者。(二)眾生所具之緣因,至於佛性果,稱為斷德,乃斷盡一切妄惑者。前者為菩提,後者為涅槃。〔觀音玄義卷上〕
(二)悲德與智德。(一)悲德,為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二)智德,為諸佛菩薩自利之德。 (三)性德與修德。(一)性德,謂本來性具之德,如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即是。(二)修德,謂修成之德,如三因中之了因、緣因二佛性,三德中之般若、解脫二德。〔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 p242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證嚴法師:
⊙智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
「智」就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我們要不斷再聽法,要多了解,這是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我們要學,就要實行,我們才有辦法到,悲智二德莊嚴的程度。所以我們就開始學,「悲智雙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此乃可為說般若」。
⊙如此乃可為說般若,轉教菩薩。
證嚴法師講述法華經信解品於2014年10月21日~
星雲大師說三德:
三德,指佛果位所具足之三種德相,即:智德、斷德、恩德。據《佛性論》所舉:(1)智德,指其所具之德,乃是從佛之立場觀察一切諸法之智慧。(2)斷德,指滅盡一切煩惱惑業之德。(3)恩德,由於救度眾生之願力,而予眾生以恩惠之德。以上三德配於法、報、應三身,同時智、斷二德具有自利、自行、自覺之內涵,而恩德則具有利他、化他、覺他之內涵。
⊙智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
「智」就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我們要不斷再聽法,要多了解,這是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我們要學,就要實行,我們才有辦法到,悲智二德莊嚴的程度。所以我們就開始學,「悲智雙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此乃可為說般若」。
⊙如此乃可為說般若,轉教菩薩。
證嚴法師講述法華經信解品於2014年10月21日~
星雲大師說三德:
三德,指佛果位所具足之三種德相,即:智德、斷德、恩德。據《佛性論》所舉:(1)智德,指其所具之德,乃是從佛之立場觀察一切諸法之智慧。(2)斷德,指滅盡一切煩惱惑業之德。(3)恩德,由於救度眾生之願力,而予眾生以恩惠之德。以上三德配於法、報、應三身,同時智、斷二德具有自利、自行、自覺之內涵,而恩德則具有利他、化他、覺他之內涵。
-
- 文章: 314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智是自利嗎
以菩提四智來描述佛智將更具體
佛智是內自證聖智
亦具一切智.妙觀察.平等.成所作.大圓
轉大法輪.廣益眾生如法華經說
佛智是內自證聖智
亦具一切智.妙觀察.平等.成所作.大圓
轉大法輪.廣益眾生如法華經說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次草兄下的題目本身就有先入為主的意念
以為佛智只能拿來自利。當然不是
多了悲心,便能用智佈施於他人,使人自覺
智也就是四聖諦的『苦滅道跡聖諦』
以滅苦經驗的軌跡,起悲心令他人依此修行
此即是大乘悲心的表顯。
以為佛智只能拿來自利。當然不是
多了悲心,便能用智佈施於他人,使人自覺
智也就是四聖諦的『苦滅道跡聖諦』
以滅苦經驗的軌跡,起悲心令他人依此修行
此即是大乘悲心的表顯。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智是自利嗎
悲德與智德。(一)悲德,為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二)智德,為諸佛菩薩自利之德。
這裏說的是佛菩薩
您就簡略成佛
多了悲心,便能用智佈施於他人,使人自覺,,,這是在教佛如何多悲心嗎
佛智悲二德圓滿
那有自利利他的問題
以為佛智只能拿來自利。當然不是
所以佛智定義為自利合適嗎
佛還需要多悲心嗎
您在描述的都是菩薩過程
卻用來指佛
難不成佛還要進趣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