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
世尊一日坐次,見二人舁【註:抬】豬過,乃問:“這個是甚麼?”
曰:“佛具一切智,豬子也不識!”
世尊曰:“也須問過。”
【財富禪註:
佛陀老漢太幽默,禪機不露,心笑“說自己什麼來?”
若是馬祖在時,一把扯過這漢耳朵,痛得他大叫,再說“還道是豬子也?!”
若是黃檗在時,定當大罵:“這旃陀羅,就知道豬,早知當斫汝手!”
若是臨濟在時,不但破口大罵,還會直言告白你無有眼睛:“瞎履(驢)生!你一生只作這個見解,辜負這一雙眼。冷噤噤地,如凍凌上驢駒相似。”】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潭州東明遷禪師,乃真如喆公之嗣,天資雅淡,知見甚高,晚年逸居溈山真如庵。有志於道者,多往親炙之。
一日,閱《楞嚴經》。至“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有僧侍傍,指以問曰:“此處佛意如何?”
遷曰:“釋迦老子好與三十棒”。
僧曰:“何故?”
遷曰:“用按指作甚麼?”
僧又曰:“‘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作麼生?”
遷曰:“亦是海印發光”。
僧當下欣然曰:“許多時蹉過,今日方得受用也。”
忠道者住山時,遷尚無恙,相得歡甚,然距今未久,叢林幾不聞名矣。
觀其言論若此,則意氣高閒之韻,可想見也。
——羅湖野錄(2卷)〖 宋 曉瑩集 〗
一日,閱《楞嚴經》。至“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有僧侍傍,指以問曰:“此處佛意如何?”
遷曰:“釋迦老子好與三十棒”。
僧曰:“何故?”
遷曰:“用按指作甚麼?”
僧又曰:“‘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作麼生?”
遷曰:“亦是海印發光”。
僧當下欣然曰:“許多時蹉過,今日方得受用也。”
忠道者住山時,遷尚無恙,相得歡甚,然距今未久,叢林幾不聞名矣。
觀其言論若此,則意氣高閒之韻,可想見也。
——羅湖野錄(2卷)〖 宋 曉瑩集 〗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參學者都追求了悟,但了悟並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從了悟之境轉過身來,入廛垂手,才是禪者生活的價值所在。溈山曾宣稱死後到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這種“普天成佛兼成祖,獨有溈山作水牛” 的大乘悲懷,激發了許多禪人向往。“常愛暮雲歸未合,遠山無限碧層層” 同上海印信頌,在山一重水一重的蒼茫暮色中,水牯牛默默無悔地為人類工作,這才是禪者度世的榜樣。
我們就從“獨有溈山作水牛”這個話頭,看看在禪門“觸背關”中,老和尚們如何挖坑,誘使學生們上當,並撓破頭也參不破的。
1.溈山水牛師(溈山)上堂曰:
“老僧百年(死)後,向山下作一水牯牛,左脅下書五字——溈山僧某甲。當恁麼時(到那時候),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喚什麼即得? ”
仰山出,禮拜而退。
溈山死後 假如化為一隻水牛,到哪時候,學生是叫水牛,還是叫溈山僧?你來參一參。
溈山水牯牛是一則雙照 又雙奪的公案,開解其中奧義的竅訣,首先要識得溈山之機
(“機”就是裡邊都藏了些什麼陰險招數,坑在哪裡?)。
所謂雙照,就是真如之體 隨緣不變,溈山僧與水牯牛,身形非一,體性非異,體即照用,用亦照體,須其理而動則照。
所謂雙奪,就是真如之體 不變隨緣,溈山僧與水牯牛,體性非異,身形非一,體即奪用,用亦奪體,逆其理而動則奪。
能看到這步,為初識溈山機。
然辯機若只到這份上,則只為識得教之機,非為識得禪之機。
識教機宜,識禪機難,欲從溈山棒下過,還要識得第二機。
第一機下會得,只落死用,第二機下識取,方得活用。
溈山的第二機,就是活用
(發出自己的精妙之招,這個應對之招即是“用 ” ),
是要考考堂上各位 是否能於既不傷體,又不離用,下出自己的轉語。
不即不離,不觸不背,是禪門下語的關鍵。
溈山這一問,你既不能只照顧體而忘了用,也不能只照顧用而忘了體;
既不能完全離開體用去答(背),也不能直接落在體用上去答(觸)。
有的人才見溈山問,就想:既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管怎麼變,反正水牯牛=溈山僧,溈山也=水牯牛,我乾脆答個溈山水牯牛如何?當然不行!
因為溈山僧與水牯牛 都是從世俗顯現 而假立為名,人不是牛,牛不是人,
既不能一身,又安能一以名之?這叫既背其機,更昧其用。
認真看完公案就知道什麼是“觸背關”,它就是個悖論嗎!
從溈山和牛身上找出路都是死路,繞過障礙,正確應對,才是關鍵!
他兒子仰山也是個大師,焉能不知如何對,故意裝孫子,其“禮拜而退”也是大有學問,
讀者可以參一參。
正確應對後人說:“師無異名”。就化解了。你看看這老和尚挖的坑!
我們就從“獨有溈山作水牛”這個話頭,看看在禪門“觸背關”中,老和尚們如何挖坑,誘使學生們上當,並撓破頭也參不破的。
1.溈山水牛師(溈山)上堂曰:
“老僧百年(死)後,向山下作一水牯牛,左脅下書五字——溈山僧某甲。當恁麼時(到那時候),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喚什麼即得? ”
仰山出,禮拜而退。
溈山死後 假如化為一隻水牛,到哪時候,學生是叫水牛,還是叫溈山僧?你來參一參。
溈山水牯牛是一則雙照 又雙奪的公案,開解其中奧義的竅訣,首先要識得溈山之機
(“機”就是裡邊都藏了些什麼陰險招數,坑在哪裡?)。
所謂雙照,就是真如之體 隨緣不變,溈山僧與水牯牛,身形非一,體性非異,體即照用,用亦照體,須其理而動則照。
所謂雙奪,就是真如之體 不變隨緣,溈山僧與水牯牛,體性非異,身形非一,體即奪用,用亦奪體,逆其理而動則奪。
能看到這步,為初識溈山機。
然辯機若只到這份上,則只為識得教之機,非為識得禪之機。
識教機宜,識禪機難,欲從溈山棒下過,還要識得第二機。
第一機下會得,只落死用,第二機下識取,方得活用。
溈山的第二機,就是活用
(發出自己的精妙之招,這個應對之招即是“用 ” ),
是要考考堂上各位 是否能於既不傷體,又不離用,下出自己的轉語。
不即不離,不觸不背,是禪門下語的關鍵。
溈山這一問,你既不能只照顧體而忘了用,也不能只照顧用而忘了體;
既不能完全離開體用去答(背),也不能直接落在體用上去答(觸)。
有的人才見溈山問,就想:既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管怎麼變,反正水牯牛=溈山僧,溈山也=水牯牛,我乾脆答個溈山水牯牛如何?當然不行!
因為溈山僧與水牯牛 都是從世俗顯現 而假立為名,人不是牛,牛不是人,
既不能一身,又安能一以名之?這叫既背其機,更昧其用。
認真看完公案就知道什麼是“觸背關”,它就是個悖論嗎!
從溈山和牛身上找出路都是死路,繞過障礙,正確應對,才是關鍵!
他兒子仰山也是個大師,焉能不知如何對,故意裝孫子,其“禮拜而退”也是大有學問,
讀者可以參一參。
正確應對後人說:“師無異名”。就化解了。你看看這老和尚挖的坑!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七十七則 仰山隨分
示眾云。如人畫空下筆即錯。那堪起模作樣。堪作甚麼。○萬松已是露栓索。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舉。
僧問仰山。和尚還識字否(是甚麼字)
山云。隨分(當仁不讓)
僧乃右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已見偏傍)
山於地上書箇十字(更書畫點)
僧左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半滿俱分形聲轉注)
山改十字作卍字(機輪轉處智眼猶迷)
僧畫一圓相。以兩手托。如修羅掌日月勢云。是甚麼字(細看切腳)
山乃畫圓相。圍卻卍字(天下衲僧跳不出)
僧乃作樓至勢(門外金剛笑汝)
山云。如是如是。汝善護持(關空鎖夢牢 收掌)
師舉。慈覺勸孝文首篇頌云。父母未生前。凝然一相圓。釋迦猶不會。迦葉豈能傳。
十四祖龍樹。於法座上隱身現○相。提婆曰。此尊者現佛體相。以示吾輩也。以此無相三昧 形如滿月。佛性之義 廓然虛明。譬此而已。
圓相之作東土。始於忠國師。付侍者耽源。承讖記傳於仰山。今遂目為溈仰家風。
明州五峰良和尚。嘗製四十則。嵩明教為序稱之。良云。圓相總六名。一圓相。二義海。三暗機。四字學。五意語。六默論。
溈仰宗派云。[身*冘]源謂仰山曰。國師傳六代祖師 圓相九十七箇。吾滅後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道。吾詳此讖事。在汝躬。仰山既得 以火燔之。源一日又謂曰。向傳圓相宜深祕之。山曰。已燒卻了也。源曰。於子即得。來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一本。山乃重錄呈似。一無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出眾作○相。以手托呈。卻叉手立。源以兩手。交拳示之。仰進前三步。作女人拜。源點頭。仰禮拜。九十七種圓相交拳。名羅剎三昧。女拜名女人三昧。此皆三昧。王三昧中 流出普門示現也。
又有一梵僧來參。仰於地上畫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圓相。以腳抹卻。仰展兩手。僧拂袖便出曰。我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
又僧禮拜了。仰不顧。僧問和尚。還識字否。仰曰。隨分。僧畫○相托呈。仰以衣袖拂之。僧又作半月相托呈。仰以兩手作背拋勢。僧以目視之。仰低頭。僧遶師一匝。仰便打。僧遂出。此仰山壁立千仞。與德山臨濟峻機不別。
仰坐次。又有僧來作禮。仰不顧。僧問。師識字否。仰云。隨分。僧右旋一匝曰。是甚麼字。這般施設待教有識情。成何宗旨。若總無道理。西天東土凡聖同參。觀音會下一僧來參巖頭。以手左邊作一圓相。又右邊作一圓相。又中心作一圓相。欲成未成。頭以手一撥。僧無對。頭乃喝出。僧方跨門。頭卻喚迴問。汝是洪州觀音來麼。僧云。是。頭問。只如適來左邊圓相作麼生。僧曰。是有句。頭曰。右邊圓相[漸/耳]。僧曰。是無句。頭曰。中間圓相作麼生。僧曰。是不有不無句。頭曰。只如吾恁麼又如何。僧曰。如刀畫水。頭打趁出。這僧不得圓相宗旨。妄生穿鑿。若不是巖頭。幾被惑亂一上。據這僧見仰山問識字否。乃右旋一匝。伎倆已盡。仰山十字注也注了。說也說破。更要後面許多粥飯氣作麼。那裏待到如此。當初纔問師識字否。只道自來文寡。看他如何。不見。
昔有一僧。居常閑過。一僧勸云。上座年雋。可惜虛擲寸陰。僧云。爾待教我作甚即得。勸云。何不看經。僧云。不識字。勸云。何不問人。僧云。是甚麼字。其勸者無語。可謂文不加點 樂不加聲也。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麼字。此與尋常 從東過西 卻從西過東。拍左邊膝此是教意。拍右邊膝此是祖意。是同是別。仰山星移斗轉。改十字作卍字。梵語修羅此云非天。梵語羅[目*侯]此云障蔽。以手障日月故。此僧畫圓相。如修羅掌日月勢。九十七種圓相。名為修羅三昧。梵語樓至此云啼泣。賢劫千佛。為千王子。末後得籌。最後成佛。遂啼泣云。我何薄祐。窮底得籌。忽復笑云。我當盡取九百九十九佛方便粧嚴。今護法神執杵者是。僧末後作樓至勢。其意可知。仰云。如是如是。此是諸佛護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汝善護持。善哉善哉。好去。其僧禮謝了。騰空而去。
時有一道者。曾見經五日來問。仰云。汝還見否。者云。某正見出門騰空而去。仰云。此是西天羅漢故來探吾。者云。某雖睹種種三昧。不辨其理。仰云。吾以義為汝解釋。此是八種三昧。是覺海變為義海。其體則同。然此義有因有果。即時異時。總別不離隱身三昧也。所以道。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試看。
天童如何下手。頌云
道環之虛靡盈(擔雪填河)
空印之字未形(切忌彫刻)
妙運天輪地軸(權衡在手)
密羅武緯文經(將相全才)
放開掜聚(睦州猶在)
獨立周行(老氏復生)
機發玄樞兮青天激電(措手不及)
眼含紫光兮白日見星(照破四天下)
道環之虛靡盈。此人牛不見處。正是月明時。
慈覺道。誰知末後一著。卻是未分以前。道環。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天童借頌圓相托呈勢。空印之字。雖十字改卍字。其實非世間文字可執。
道副對達磨。如某甲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大寧寬禪頭到法昌。遇公作[○@廿]此相。寧便出作務。明日上堂。法座前曰。昨日公案作麼生。寧作[○@牛]此相了。復以腳攃卻。昌曰。寬禪頭名不虛得。
遂陞座曰。忽地晴天霹靂聲。禹門三尺浪泙渹。幾多頭角為龍去。[暇-日+魚]蟹依前努眼睛。
此頌與天童機發玄樞。青天激電同參。天輪地軸。武緯文經。皆左右二匝。十字卍字血脈也。放開掜聚。獨立周行。頌脩羅掌日。樓至擎拳圍卍字 讚善哉也。
春秋題辭云。天之為體。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屬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時有升降之理。日月有運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乃至諸星運轉。纏度如輪。故為天輪也。
河圖括地象曰。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掣。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家語。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又文能經天。武能緯地。無文無以懷遠。無武無以禦亂。
睦州示眾云。裂開也在我。掜聚也在我。僧問。如何是裂開。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麼道。汝又作麼生。僧云。某甲不恁麼道。州云。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僧云。如何是掜聚。州斂手而坐。老子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樞機之發。如電光.石火。眼有神光。名為巖電。白日見星。此如暗中樹影 水底魚蹤。非肉眼能見。
覺範寄靈源云。
暗中樹影平生意。水際魚蹤病後機。
想見瘦容無住著。倚藤閑看暮雲歸。
還知仰山行履處麼。皁上烏雞深夜繡。暗中一線實難通
示眾云。如人畫空下筆即錯。那堪起模作樣。堪作甚麼。○萬松已是露栓索。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舉。
僧問仰山。和尚還識字否(是甚麼字)
山云。隨分(當仁不讓)
僧乃右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已見偏傍)
山於地上書箇十字(更書畫點)
僧左旋一匝云。是甚麼字(半滿俱分形聲轉注)
山改十字作卍字(機輪轉處智眼猶迷)
僧畫一圓相。以兩手托。如修羅掌日月勢云。是甚麼字(細看切腳)
山乃畫圓相。圍卻卍字(天下衲僧跳不出)
僧乃作樓至勢(門外金剛笑汝)
山云。如是如是。汝善護持(關空鎖夢牢 收掌)
師舉。慈覺勸孝文首篇頌云。父母未生前。凝然一相圓。釋迦猶不會。迦葉豈能傳。
十四祖龍樹。於法座上隱身現○相。提婆曰。此尊者現佛體相。以示吾輩也。以此無相三昧 形如滿月。佛性之義 廓然虛明。譬此而已。
圓相之作東土。始於忠國師。付侍者耽源。承讖記傳於仰山。今遂目為溈仰家風。
明州五峰良和尚。嘗製四十則。嵩明教為序稱之。良云。圓相總六名。一圓相。二義海。三暗機。四字學。五意語。六默論。
溈仰宗派云。[身*冘]源謂仰山曰。國師傳六代祖師 圓相九十七箇。吾滅後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道。吾詳此讖事。在汝躬。仰山既得 以火燔之。源一日又謂曰。向傳圓相宜深祕之。山曰。已燒卻了也。源曰。於子即得。來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錄一本。山乃重錄呈似。一無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出眾作○相。以手托呈。卻叉手立。源以兩手。交拳示之。仰進前三步。作女人拜。源點頭。仰禮拜。九十七種圓相交拳。名羅剎三昧。女拜名女人三昧。此皆三昧。王三昧中 流出普門示現也。
又有一梵僧來參。仰於地上畫半月相。僧近前添作圓相。以腳抹卻。仰展兩手。僧拂袖便出曰。我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
又僧禮拜了。仰不顧。僧問和尚。還識字否。仰曰。隨分。僧畫○相托呈。仰以衣袖拂之。僧又作半月相托呈。仰以兩手作背拋勢。僧以目視之。仰低頭。僧遶師一匝。仰便打。僧遂出。此仰山壁立千仞。與德山臨濟峻機不別。
仰坐次。又有僧來作禮。仰不顧。僧問。師識字否。仰云。隨分。僧右旋一匝曰。是甚麼字。這般施設待教有識情。成何宗旨。若總無道理。西天東土凡聖同參。觀音會下一僧來參巖頭。以手左邊作一圓相。又右邊作一圓相。又中心作一圓相。欲成未成。頭以手一撥。僧無對。頭乃喝出。僧方跨門。頭卻喚迴問。汝是洪州觀音來麼。僧云。是。頭問。只如適來左邊圓相作麼生。僧曰。是有句。頭曰。右邊圓相[漸/耳]。僧曰。是無句。頭曰。中間圓相作麼生。僧曰。是不有不無句。頭曰。只如吾恁麼又如何。僧曰。如刀畫水。頭打趁出。這僧不得圓相宗旨。妄生穿鑿。若不是巖頭。幾被惑亂一上。據這僧見仰山問識字否。乃右旋一匝。伎倆已盡。仰山十字注也注了。說也說破。更要後面許多粥飯氣作麼。那裏待到如此。當初纔問師識字否。只道自來文寡。看他如何。不見。
昔有一僧。居常閑過。一僧勸云。上座年雋。可惜虛擲寸陰。僧云。爾待教我作甚即得。勸云。何不看經。僧云。不識字。勸云。何不問人。僧云。是甚麼字。其勸者無語。可謂文不加點 樂不加聲也。僧又左旋一匝曰。是甚麼字。此與尋常 從東過西 卻從西過東。拍左邊膝此是教意。拍右邊膝此是祖意。是同是別。仰山星移斗轉。改十字作卍字。梵語修羅此云非天。梵語羅[目*侯]此云障蔽。以手障日月故。此僧畫圓相。如修羅掌日月勢。九十七種圓相。名為修羅三昧。梵語樓至此云啼泣。賢劫千佛。為千王子。末後得籌。最後成佛。遂啼泣云。我何薄祐。窮底得籌。忽復笑云。我當盡取九百九十九佛方便粧嚴。今護法神執杵者是。僧末後作樓至勢。其意可知。仰云。如是如是。此是諸佛護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汝善護持。善哉善哉。好去。其僧禮謝了。騰空而去。
時有一道者。曾見經五日來問。仰云。汝還見否。者云。某正見出門騰空而去。仰云。此是西天羅漢故來探吾。者云。某雖睹種種三昧。不辨其理。仰云。吾以義為汝解釋。此是八種三昧。是覺海變為義海。其體則同。然此義有因有果。即時異時。總別不離隱身三昧也。所以道。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試看。
天童如何下手。頌云
道環之虛靡盈(擔雪填河)
空印之字未形(切忌彫刻)
妙運天輪地軸(權衡在手)
密羅武緯文經(將相全才)
放開掜聚(睦州猶在)
獨立周行(老氏復生)
機發玄樞兮青天激電(措手不及)
眼含紫光兮白日見星(照破四天下)
道環之虛靡盈。此人牛不見處。正是月明時。
慈覺道。誰知末後一著。卻是未分以前。道環。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天童借頌圓相托呈勢。空印之字。雖十字改卍字。其實非世間文字可執。
道副對達磨。如某甲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大寧寬禪頭到法昌。遇公作[○@廿]此相。寧便出作務。明日上堂。法座前曰。昨日公案作麼生。寧作[○@牛]此相了。復以腳攃卻。昌曰。寬禪頭名不虛得。
遂陞座曰。忽地晴天霹靂聲。禹門三尺浪泙渹。幾多頭角為龍去。[暇-日+魚]蟹依前努眼睛。
此頌與天童機發玄樞。青天激電同參。天輪地軸。武緯文經。皆左右二匝。十字卍字血脈也。放開掜聚。獨立周行。頌脩羅掌日。樓至擎拳圍卍字 讚善哉也。
春秋題辭云。天之為體。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屬焉。然天地有高下之形。四時有升降之理。日月有運行之度。星辰有次舍之常。乃至諸星運轉。纏度如輪。故為天輪也。
河圖括地象曰。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掣。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家語。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又文能經天。武能緯地。無文無以懷遠。無武無以禦亂。
睦州示眾云。裂開也在我。掜聚也在我。僧問。如何是裂開。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麼道。汝又作麼生。僧云。某甲不恁麼道。州云。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僧云。如何是掜聚。州斂手而坐。老子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樞機之發。如電光.石火。眼有神光。名為巖電。白日見星。此如暗中樹影 水底魚蹤。非肉眼能見。
覺範寄靈源云。
暗中樹影平生意。水際魚蹤病後機。
想見瘦容無住著。倚藤閑看暮雲歸。
還知仰山行履處麼。皁上烏雞深夜繡。暗中一線實難通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七十八則 雲門餬餅
示眾云。絻天索價。搏地相酬。百計經求。一場[怡-台+麼][怡-台+羅]。還有知進退 識休咎底麼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此問太高生)
門云。餬餅(一舉四十九)
師云。雲門上堂云。一言纔舉。千差同轍。該括微塵。猶是化門之說。若是衲僧合作麼生。若將祖意佛意。這裏商量。曹溪一路平沈。還有人道得麼。道得出來。
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餬餅。
僧云。這箇有甚麼交涉。師云。灼然有甚麼交涉。乃云。爾勿可作了。見人道著祖師意。便問超佛越祖之談道理。爾且喚甚麼作佛。喚甚麼作祖。則說超佛越祖之談。便問箇出三界。爾把將三界來。有甚麼見聞覺知礙著爾。有甚麼聲色法。與汝可了。了箇甚麼碗。
又有僧問。如何是 超佛越祖之談。
門云。蒲州麻黃。益州附子。
又曰。來來。我更問爾諸人。橫擔拄杖道。我參禪學道。便覓箇超佛越祖底道理。我且問爾。十二時中 行住坐臥。屙屎送尿。至於茆沆裏蟲子。市肆裏 買賣羊肉案頭。還有超佛越祖底道理麼。
佛果云。有者作一圓相。土上加泥。添枷帶鎖。
萬松道。若要敲枷打鎖鉆鎚。問取天童頌古。
頌云
餬餅云超佛祖談(一大藏教詮注不及)
句中無味若為參(甚處下口)
衲僧一日如知飽(始知餬餅 醍醐毒藥)
方見雲門面不慚(雲門無眼見人)
師云。洞山初禪師指 通機頌云。洞山寥索一無可有。無味之談塞斷人口。直饒巧饌千般。爭奈飽人不愛。若是餓鬼相嚵[口*童]底。橫咬豎咬 狗齧枯骨相似。直待嚼破舌頭。擲在一邊。卻與雲門相見。
相見後如何。各各面皮厚三寸
示眾云。絻天索價。搏地相酬。百計經求。一場[怡-台+麼][怡-台+羅]。還有知進退 識休咎底麼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此問太高生)
門云。餬餅(一舉四十九)
師云。雲門上堂云。一言纔舉。千差同轍。該括微塵。猶是化門之說。若是衲僧合作麼生。若將祖意佛意。這裏商量。曹溪一路平沈。還有人道得麼。道得出來。
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餬餅。
僧云。這箇有甚麼交涉。師云。灼然有甚麼交涉。乃云。爾勿可作了。見人道著祖師意。便問超佛越祖之談道理。爾且喚甚麼作佛。喚甚麼作祖。則說超佛越祖之談。便問箇出三界。爾把將三界來。有甚麼見聞覺知礙著爾。有甚麼聲色法。與汝可了。了箇甚麼碗。
又有僧問。如何是 超佛越祖之談。
門云。蒲州麻黃。益州附子。
又曰。來來。我更問爾諸人。橫擔拄杖道。我參禪學道。便覓箇超佛越祖底道理。我且問爾。十二時中 行住坐臥。屙屎送尿。至於茆沆裏蟲子。市肆裏 買賣羊肉案頭。還有超佛越祖底道理麼。
佛果云。有者作一圓相。土上加泥。添枷帶鎖。
萬松道。若要敲枷打鎖鉆鎚。問取天童頌古。
頌云
餬餅云超佛祖談(一大藏教詮注不及)
句中無味若為參(甚處下口)
衲僧一日如知飽(始知餬餅 醍醐毒藥)
方見雲門面不慚(雲門無眼見人)
師云。洞山初禪師指 通機頌云。洞山寥索一無可有。無味之談塞斷人口。直饒巧饌千般。爭奈飽人不愛。若是餓鬼相嚵[口*童]底。橫咬豎咬 狗齧枯骨相似。直待嚼破舌頭。擲在一邊。卻與雲門相見。
相見後如何。各各面皮厚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