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1419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樓上是張大卿網站

文章 高報 »

 ! 內容 從: 高報
提醒大家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周末路過。

看到有學友,引述界作意的文章,

又看到有學友提醒 :張大卿

個人認為 : 無妨

只要是根據經典解說,都不妨參閱。

更何況該篇引述,主要是根據 界分別經 (MA162/MN.140),所作的闡述。

尤以論壇多數學友,對傳統的界作意陌生,

值此有緣,看一看,倒是無妨。

若是能從該文,比對經典,在家能稍微練習一下,多加觀照,更是善哉。

平安如意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1419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無妨?

文章 高報 »

又看到有學友提醒 :張大卿。

個人認為 : 無妨。
蓮花 發表於: Wed.09/07, 2005
張大卿:
在家居士,以獲得美國宏法師資格為由,禪修中,主張出家眾應向他頂禮,也暗示自己證得幾果果位。
http://iexwhy3s.com/forum/index.php?showtopic=576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高學友,
張大卿:
在家居士,以獲得美國宏法師資格為由,禪修中,主張出家眾應向他頂禮,也暗示自己證得幾果果位。
這一點,犀牛倒是不知道。

這是真的嗎?!

學友是否有更確切的證據,可以提供 ?!

如果,

有證據證明 ~ 文字或影像

張居士﹐主張出家者頂禮在家者

張居士,暗示自己為證道聖者

====

若是如此為真,

犀牛願意收回自己的意見,

也會將此人說法,列入邪法予以擱置。

平安喜樂
高報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文章: 1419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Re: 漫步的犀牛

文章 高報 »

張大卿已去世多年
資料是出自舊台壇慧廣法師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佛告須深:
「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
「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 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
「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彼諸善男子,獨一 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
世尊開示大乘佛法的精髓,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

為何修佛必須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
如果學人能確實掌握此中佛法實修實證的義理,那麼,一切大乘佛法大概也可以了然於胸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雜阿含28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
修佛若未開悟明心證真如根本智,所有一切修行施為,都落在凡夫阿賴耶識中,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得出脫。
禪宗祖師說:鬼窟裏做活計!!
所以,大乘佛法實修強調(心解脫),即先是將第七莫那意,轉依真如根本智。而建立能自外於此八識妄心的法住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再依此開展之般若修習完成最最清淨之空性真如。即此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得一真如心,(究竟涅槃)之謂也,即大乘菩薩徹底完成心解脫(解離妄心不再成就阿賴耶識)。
這就是須深經所強調,在心解脫的過程中,要先知法住智,而於完成心解脫之後,才能繼續開展修習涅槃智。
那麼,遁入入大乘佛門的第一步(法住智)的行相又是如何呢!?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310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Viirya »

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將永無出期
須先知所以然.何以如此?Why?
去因則苦自息?
十二因緣法闡述的就是集(法住)的內涵與過程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六 12月 17, 2022 11:35 pm 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將永無出期
須先知所以然.何以如此?Why?
去因則苦自息?
十二因緣法闡述的就是集(法住)的內涵與過程
請問:
世尊處處開示十二緣起,所為何來!?能不能從佛法實修的角度切入,直接講明白!?

佛告須深:
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以上是須深經中,世尊開示大乘佛法實修做功夫之總結!!
那麼,在此之前,世尊又指導須深(觀十二緣起法),又所為何來!?一般學佛者耳熟能詳的佛教創生論(十二緣起法)其中是否隱藏甚深甚深甚深的大乘佛教實修佛法大機密,而一直為學佛者所嚴重忽略了!?🙄🙄

世尊曰: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稻芋經
見十二因緣,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南傳學者專家對於佛教十二緣起法,應該是耳熟能詳,特別有感的,請問犀牛善知識能不能對以上世尊開示之佛法理論實義、與觀十二緣起法之實修功夫,稍做解釋!?

也許從這裡深入研究,就可以明確分辨出南傳小乘與世尊嫡傳大乘佛教,對於佛法教義理論、實修佛法的根本差異性了!!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怪道1412

Re: 與犀牛法友辨正,原始佛經即是記載世尊親傳之大乘佛教

文章 怪道1412 »

智慧之光

第七章:四界分別觀

  巴利聖典記載了兩種修習四界分別觀的方法,即:簡略法與詳盡法。在此要為大家解說的是適合利慧者的簡略法,而另一個則是給予修習簡略法有困難者的詳盡法。

  佛陀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裡教導簡略法:「同樣地,諸比丘,比丘觀察此身無論是處於任何姿勢,都只是由諸界組成而已: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38]

  《清淨道論》(第11章.節41-43)進一步解釋:「是故欲修習此業處的利慧者,首先應獨居靜處,念慮於自己的全色身:『於此身中,堅(硬)性或固性的是地界,黏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支持性或推動性的是風界』。他應當數數地念慮作意及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意即僅是界而非有情非壽者。如此精進,不久之後即生起由辨識及差別諸界之慧所增強之定。由於以自性法為所緣,其定不能達至安止,而只是近行定。

  再者,或如舍利弗尊者所說的身體四個部分,以顯示四界之中並無任何有情,即:『因骨、因腱、因肉、因皮包圍空間而稱為色』。他應當決意在每個部分裡,以智之手把它們分別,及依上述的方法觀察它們,即:『於此身中,堅(硬)性……不能達至安止定,而只是近行定。』[39]」

四界分別觀入門

  在帕奧禪林裡教導的是遍照全身四界的方法,即辨識地界的硬、粗、重、軟、滑、輕六個性質;水界的流動及黏結兩個性質;火界的熱及冷兩個性質;風界的支持及推動兩個性質。(四大法性?)

  《法聚論》(Dhammasaṅgani)裡記載地界的六種特相,它們的巴利原文是:硬(kakkhalaṁ)、軟(mudukaṁ)、滑(saṇhaṁ)、粗(pharusaṁ)、重(garukaṁ)、輕(lahukaṁ)。流動(paggharaṇa)是水界的特相,黏結(abandhana)或接觸(saṅghaṭṭanā)則是水界的現起。熱(uṇha)及冷(sīta)皆是火界的特相。支持(vitthambhana)是風界的特相,推動(samudīraṇa)則是風界的作用。

  修習四界分別觀時,必須先逐一地辨識這十二種性質。對於初學者,一般先教導較易辨識的性質,而較難的則留待於後。按照易至難的次序排列是:推動、硬、粗、重、支持、軟、滑、輕、熱、冷、流動及黏結。當開始觀照其中任何一個性質時,必須先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辨識到它,然後再將之擴大至能夠遍照全身。

  一、開始辨識「推動」時,可以注意呼吸時風大推動頭中央的推動力。如果不易察覺,可以在吸氣時注意胸部或腹部的移動。若這些也不清楚,可注意心臟跳動而引起的脈搏跳動,或任何明顯的推動,因為每當有移動時,即有推動。能辨識到它時,你應把注意力轉移到鄰近部位的推動。例如從頭部開始慢慢辨識推動,然後於頸項、身體、手、足乃至腳底。無論在何處開始,都應該持續不斷地、慢慢地去提升自己對它的了解,以便能於全身皆見推動。在有些部位它會呈現得較明顯,而其他部位則較微細,但它是存在於全身的每個部位。應該不斷重複地修習,直到無論注意身體任何部位都很容易辨識到推動。

  二、當你對辨識推動感到滿意之後,可以進而辨識「硬」。首先在牙齒辨識硬:咬一咬牙就可以感到它的堅硬,過後把咬緊的牙齒放鬆,再去感覺牙齒的堅硬。當能感覺到硬後,再有系統地從頭到腳遍照全身的硬,就好像在辨識推動時一樣,但切記不要故意將身體繃緊。

  如能看到全身硬,可以再遍照全身的推動。在推動與硬兩種性質之間交替,從頭到腳遍照全身的推動,然後再遍照全身的硬,不斷重複地修習多次,直到滿意為止。

  三、然後可進而辨識「粗」。用舌頭與牙齒互相磨擦,或用手背磨擦另一隻手臂的皮膚,這樣就會感覺到粗的性質。如果不能感覺到粗,可再重複地辨識推動和硬,如此就會看到粗與推動、硬在一起。能看到粗時,即應持續地從頭到腳逐一地遍照全身的推動、硬及粗,直到滿意為止。

  四、接著可以辨識全身的「重」。首先把雙手重疊放在中間、置於腳上,上面的手就會有重的感覺,或者可把頭往前垂,體會它的重感。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夠遍照全身的重。然後應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及重四種性質,直到滿意為止。

  五、進而可遍照全身的「支持」。先放鬆背部使身體稍微向前傾彎,然後再挻直身體及保持它豎直,保持身體豎立不動的力量即是支持。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從頭至腳遍照全身的支持。然後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及支持。

  六、接著可用舌頭推嘴唇內部,再感覺「軟」的性質。然後,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遍照全身的軟。然後逐一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支持及軟。

  七、接下來先以唾液弄濕雙唇,然後用舌頭左右地擦它們,感覺「滑」的性質。繼續有系統地修習,直到能遍照全身的滑。然後,應逐一地辨識全身的上述七種性質。

  八、接著上下地移動一隻手指,感覺它「輕」的性質。修習至能夠遍照全身的輕之後,再繼續逐一地辨識全身的上述八種性質。

  九、接著是遍照全身的「熱」(或「暖」),一般上這是非常容易辦到的。

  十、接著在吸氣時感覺息的「冷」,然後再有系統地遍照全身的冷。

  至此已能夠辨識十種都是直接地從觸的察覺得知的性質。但流動和黏結這最後兩種性質只能根據其他十種性質的推理而得知,這是為何要留待最後才教導它們的緣故。

  十一、要辨識「流動」,你可覺察唾液進入口中的流動、血管中血液的流動、空氣進入肺部的流動、或熱氣在全身的流動。萬一流動的性質沒有變得清楚,你應在辨識它的同時也辨識冷、熱或推動,於是你將能辨識到流動。

  十二、要辨識「黏結」,你應覺察身體如何藉著皮膚、肌肉、腱而凝結在一起。血液靠皮膚包圍而維持在身內,猶如氣球中的水一樣。如果沒有黏結的作用,身體將分裂成碎片或顆粒。將人體黏附在地面的地心吸力也是黏結的作用。如果黏結不明顯的話,你應重複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前面的十種性質。熟練之後,你會發現黏結的性質也變得很清楚。萬一黏結還是不清楚,你應一再地只專注於推動與硬這兩種性質。最後,你會感覺全身好像被一捆繩子綁住一樣,這就是黏結的性質。

  能夠在全身從頭到腳很清楚地辨識到所有十二種性質之後,你應繼續以此次序一再地辨識它們。對自己能這麼做感到很滿意之後,你應將次序重新排列成前面最初談到的,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以這樣的次序從頭到腳逐一地辨識每一種性質,直到你能辨識得相當快速,一分鐘內大約三轉。

平衡諸界

  如此修行之時,某些禪修者的諸界會失去平衡。有些界會變得過強且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是硬、熱與推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你應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與過強者對立的性質上,並繼續那樣培育定力。如此即能再將諸界平衡,這就是最初要教導十二種性質的理由。當諸界平衡時,就比較容易培育定力。

  相對的性質是:硬與軟;粗與滑;重與輕;流動與黏結;熱與冷;支持與推動。

  如果一對裡的其中一個性質過強,可以多注意相對的性質來平衡它。例如:當流動的性質過強時,可以多注意黏結;或者當支持過強時,可以多注意推動。

  現在你已熟練於辨識遍身這十二種性質。當它們變得清晰,而且好像同時呈現時,你應把它們分為地、水、火、風四組來觀。你應同時辨識首六種性質為「地界」,然後同時辨識流動與黏結為「水界」,接著辨識熱與冷為「火界」,以及辨識支持與推動為「風界」。你應繼續辨識它們為地、水、火、風,令心平靜及獲取定力,不斷重複地修習百次、千次乃至百萬次。

  在此階段,有一種實用的好方法是:對於每一界都同時遍照全身。為了保持心靜且穩定,不必像之前那樣,把注意力從身體的一個部位移至另一個部位,現應同時遍照全身。一般上,最佳方法是彷彿從雙肩後面遍照全身,也可以採用有如從頭頂上向下遍照全身,但這可能會令某些禪修者感到繃緊及導致諸界失去平衡。

十種培育定力的方法

  《清淨道論》提及以十種觀察法來培育定力,即:有次第、不太快、不太慢、避開干擾、跨越概念、捨棄不清晰的、辨明諸相及依據《相經》(又稱為《增上心經》Nimitta Sutta/Adhicitta Sutta, Aṅguttara Nikāya)、《無上清涼經》(Anuttarasītibhāva Sutta, Aṅguttara Nikāya)及《覺支經》(Bojjhaṅga Sutta, Saṁyutta Nikāya)的方法修行。

  一、有次第(anupubbato):這裡的次第指的是佛陀教導的順序,即:地、水、火、風。

  二、不太快(nātisīghato):否則四界將不清晰。

  三、不太慢(nātisaṇikato):否則無法成就。

  四、避開干擾(vikkhepapaṭibāhanato):保持心只專注於禪修的對象(四界),不讓它轉移到其他對象。

  五、跨越概念(paññattisamatikkamanato):不應只是心念「地、水、火、風」而已,應同時注意它們所代表的真實內涵,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與推動。

  六、捨棄不清晰的(anupaṭṭhānamuñcanato):在你熟練於辨識所有十二種性質之後,進而分成四組以培育專注力時,可以暫時捨棄不清晰的性質。然而,如果這樣會導致諸界失去平衡而產生痛或緊,那麼就不適合如此做。此外,對於每一界你應至少保留一種性質,不能只以三界、二界或一界修行四界分別觀。最好是所有十二種性質都清晰,而不捨棄任何性質。

  七、辨明諸相(lakkhaṇato):當你開始禪修,而每一界的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即特相)還不清晰時,可以也專注於它們的作用或現起;當定力較佳時,你應專注於每一界的自性相,即:地界的硬與粗;水界的流動;火界的熱與冷;風界的支持。此時你將只照見各種界,並且照見它們既不是「人」,也不是「我」。

  八、九、十:疏鈔中還建議依據(八)《相經》[40]、(九)《無上清涼經》、(十)《覺支經》來修行。這三部經教導禪修者平衡信、精進、念、定、慧五根(indriya),以及平衡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七覺支。[41]

朝向近行定

  繼續以四界培育定力朝向近行定時,就會開始見到不同種類的光。對於某些禪修者,開始階段出現的光好像灰煙一般。若繼續辨識灰光裡的四界,它將會變得白若棉花,過後白亮得有如雲朵。此時,全身會呈現為一團白色物體。在繼續辨識白色物體裡的四界之下,它就會變得透明晶瑩,猶如冰塊或玻璃。

  這明淨的色法是五根,又稱為「淨色」(pasāda rūpa),當中的身淨色(kāya pasāda)遍佈全身。在此階段所見的身淨色、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及舌淨色是屬團塊狀的,因為還未破除三種「密集」(ghana)(見第八章)。

  若繼續辨識透明體裡的四界,它就會發亮與放射光芒。當這光至少持續出現半小時之後,若你辨識透明體裡的空界(小空間),該透明體即會粉碎成許多名為「色聚」(rūpa kalāpa)的極微粒子。當達到這名為「心清淨」(citta visuddhi)的階段後,可進而分別色聚以培育「見清淨」(diṭṭhi visuddhi)。然而,若你的定力之光還不夠強盛,且想修習其他止禪,那麼最好在尚未見到色聚之前轉修止禪。此時,你可以轉修三十二身分[42]。然後再採用其中一身分,觀其不淨以培育定力,直到證得初禪,或者可採用其中一身分的顏色修習遍禪(kasiṇa)至第四禪,進而修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及死隨念四種護衛禪。

  若禪修者是純觀行者(suddha vipassanā yānika),他應該辨識四界各自的性質,至見到透明體,且其近行定之光極其明亮,再進而修習至能夠辨識諸色聚。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 足下...近行定(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