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信堅

●希遷禪師,把自己所悟證到的 “湛然圓滿,凡聖齊同”的“回互” 禪境,借用前人道家的 “參同” 的名稱,公之於世。此偈名《參同契》,是借用東漢魏伯陽,依內外丹理論所作《周易參同契》為題。其旨在於調和禪宗南北兩派間的爭議,促進禪宗的弘揚發展。同時也大力闡揚,華嚴理事無礙之理念。萬法皆含六相,性相、理事、因果。六而一,一而六。因此於此文,大力宣揚心與物具有本末、顯隱、互動流注的關係。是講真如佛性與萬法、理與事、本與末 以及物與我的 相互融會的思想。

●參,是指參差不齊的萬事萬法,即森羅萬象,各守其位,互不相犯,是事。
「同」,意為萬法雖殊,同歸真如、本性、本體,是理。
契,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相互契合,圓融無礙,也就是理事無礙。
●具體說來,心、物有別,內、外有別,理、事有別,但這些分別,歸根究底,不過是真如本性的體相用,從本質上看是一體的。
因此,雖然宇宙萬物 千差萬別,不管怎樣交錯參會,都要在絕對宇宙本體中默契歸宗。故參同契者,匯萬法而歸宗也。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信堅

●自然界的有形物質 由四大組成,人身也由四大組成。
毛髮爪牙、皮骨筋肉 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濃血、痰淚便利,是潮濕性的水大;
溫度暖氣 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 是流動性的風大。
●四大本性 都是空的。法界原本清淨無塵的。
●當四大本性,回復於空.此身此心 再不受四大外緣約束時。本來面目就頓現於前.好像久別的兒子看到自己的親娘一樣。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長清僧

公案是現量,是行,是禪門所獨有的當下實踐;
而解是比量,是理,是所有哲學及教門的思維武器。
要解公案,自然與禪風 馬牛不相及!
我給你所講也只是提示,並沒有解它!
冬天出門,一陣寒風,忽然一哆嗦!
你所解得的 絕對不是當時的那一哆嗦,想像而已。
讓你的分分秒秒都無自性去,空廓落地去,自然識得公案。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長清僧

三祖大師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傳曰:南嶽思大禪師,既獲宿智通,尋復障起,四肢緩弱,不能行步,自念曰:“病從業生,業從心起,心源無起,外境何狀?病業與身,都如雲影。”如是觀已,顛倒想滅,輕安如故。


有人問一僧:“璨大師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才對?”
僧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法眼大師聽後,對那僧說:“你這樣回答,又怎麼可能領會?”
僧問:“那該怎麼回答?”
法眼大師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其僧豁然大悟!

為什麼答處總是一樣,而一個是一個非?這真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須知法眼大師 只是平平常常地說明一個事實,不差不喜,差之也不厭舍,而那僧 不欲有差,唯恐被天地懸隔去了。
南嶽思大師,是智者大師的老師,天台宗的創始人。
不是有病不痛,身子不爽那是肯定的!只是他智慧之人,身痛只止於身痛,不會因身痛導致心痛,而起種種煩惱妄想。若於此病痛起種種妄想,則是世尊所謂之:“如箭入身,前箭猶淺 後箭深。”只是一箭,卻射中身,也射中了心。身中之箭易除,心中之箭難消。
常人以此病痛為實,越想越恐懼;智者知此痛因緣而起,因心而顯,故知其為虛。同是一病痛,卻一虛一實,不亦差之毫釐,卻成天地之懸隔嗎?

密跡頭陀
南山師一向不喜點破公案,今日卻說破法眼密密意。驚著末學了~
讓人知我宗門,並非胡說八道,以智證之,亦不得已而為之也。
若能顛倒想滅,即使身患癌症,也能輕安如故。
世與出世,其間的差距比紙還薄!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長清僧


《攝論》曰:“處夢謂經年,悟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
傳曰:賢首曰:“此中一剎那者,即謂無念。”《楞伽》曰:“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以一剎那流轉,必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是無生,則不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也。

黃檗慧禪師初謁疏山,
問曰:“剎那便去時如何?”
曰:“逼塞虛空,汝作麼生去?”
慧曰:“逼塞虛空,不如不去。”疏山乃默然。
慧出見第一座,問慧曰:“汝適祗對之語甚奇!”
曰:“亦似偶然,願為開示。”
第一座曰:“一剎那間 還容擬議否?”慧於是悟旨於言下。

予作偈曰:
“逼塞虛空,不行而至。
而剎那中,寧容擬議?
直下便見,不落意地。
眼孔定動,則已不是。”


離念真心,不好說,不好用語言文字來表達。
譬如說,你說個“無心”,聞者會以為你斷滅真心;說個“無念”,聞者又會以為你心如木石,無任何心念,象植物人一樣。

為說清楚離念真心的狀態,自古及今,枉費許多口舌,其結果總是知者知,不知者還是不知。
只為學人 不能契入此即念離念的狀態,以意識心妄測,以世間思維習慣揣摩,難免不頭上安頭床上架床,越碼越高。故祖師慈悲,一喝一棒,以此斬斷學人情識,希望能當下契入,明心見性。

《攝論》知道這不好說,故用時間來說,說個“一剎那”。因為一剎那間,不會無心,但也看不出是個什麼念頭,念尚未成形。這一剎那的真心,即攝盡無邊無量劫 種種念頭。但說個一剎那,其實還是方便說法,一剎那 何嘗就是真心之體?真心自性,不可說!
一剎那,即表示無念,無念即無一法生,無生則無死,不隨世法流轉。賢首、《楞伽》所說,都是此意。

但學人千萬 不可執著此一剎那,因為說個一剎那,只是讓你對離念真心 有所認知,並非一剎那 就是真心。真心逼塞虛空,成就種種法,無前後際,非去來今。故慧禪師所說 有去有不去,疏山不肯。真心不可擬議,不可去來,不可取捨,即念無念,於相離相。
要知真心嗎?森羅萬像是!具體是個什麼呢?什麼也不是!
若以喻明之,則真心如黃金,金牛、金條、金樹、金手鐲、金耳環等即是萬法。
你永遠只能看到牛、樹、手鐲、耳環、方塊、條形等種種相,而看不到黃金,但不是沒有黃金,所成種種皆黃金也。
真如不守自性,隨緣而變,即生萬法;萬法即是真如,不離萬法而另有真如也。

蕭熬漿糊 發表於 2012-9-3 11:00
不好意思。我基礎不紮實,有些基本的問題 還是沒有弄清楚。“真如不守自性,隨緣而變,即生萬法;萬法即是真 ...

真如亦是假名,不可見、不可得。“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即名為真如。”非萬法中 另有一個不變者名為真如。若以為萬法無常 而萬法中的真如不變是常,這是真如自性見,是凡夫妄想,是外道所說真如。故有詩云:“趣向真如亦是邪。”
什麼是真如?變者非真如,不變者也非真如,變而不變者 即是真如。真如者,即是萬法的實際,即是真實。



蕭熬漿糊 發表於 2012-9-3 12:43
看來我該重溫《楞伽寶山見聞錄》。記得楞伽經中 有個觀點:萬法是如來藏的妙用。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真如是 ...
心識就是心識,怎麼會是我?怎麼會是真如?
常說真如是萬法體,萬法是真如用,這樣說,不是為了強分體用,強立真如與萬法。
恰好相反,正是為了 不許人割裂體用,用者即是真如,體者即是萬法,更哪裡去覓什麼真如萬法,尋什麼體與用?故臨濟大師曰:“個中若了原無事,體用何須分不分。”

蕭熬漿糊 發表於 2012-9-3 12:50
原來真如也假名。請問真如是不是如來藏的異名?

是。
我們如果把不可見 不可得者,命名為道,為無,為形而上者;把可見可得者,命名為物,為有,為形而下者。
在此基礎上,外道都認為,從無生有。一切萬有 皆從無而生,無是根本,是不變者;萬有是生滅無常者,是枝末。
佛法不如是!佛法說緣起,從有到有,不說從無生有。無不能生有,有也不能滅無。從有到有,但後有非前有。前後雖非,但前有後有 本質是一,故由前有生後有,雖生而其實無生。能知生即無生,即是真如,非別有真如能生也。
再簡單點說,即真如它不是個什麼東西,它只是事物的實際情形。


若能如實觀察諸法,洞見諸法實相,知曉萬法的實際情形,即是真如。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長清僧

二祖大師問達磨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磨曰:“將心來,與汝安。”
對曰:“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曰:“與汝安心竟。”

傳曰:予聞東坡之語曰:“如人病眼,以求醫與之光明。醫師曰:‘我但有除翳藥,且無與明藥。’明如可與,還應是翳。”東坡可謂性與道會者也。
教外別傳的禪宗心地法門,由達磨祖師傳至東土。雖先前已有與梁武帝的一番對話,初露鋒芒,但因緣不契,所以這則公案才是真正的第一次接引東土學人。
凡讀過《楞嚴》、《楞伽》、《起信論》的學人,都知道心有真妄之分,十個估計有五雙 都在揣摩尋覓什麼是自己的真心。二祖說:“我心不安,乞師安心!”那不安的心,是真是妄?

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
他如實觀察,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達磨祖師說:“與汝安心竟。”就這麼簡單,禪宗心法 來到了中國。那了不可得的心,就是你的真心;如實認識到了不可得,種種凡夫病、二乘病、外道邪見病 一時治癒。
東坡居士說過一個比喻,有人得了眼病,看不清東西,讓醫生給他光明藥。
醫生說:“我無法給你光明藥,我只能幫你 除去你的眼翳。如果給你光明的藥,這藥又成為一種眼翳。”

從本以來,直至如今,我們不缺少 任何東西,哪怕一天也未學過佛法道理,只是個衣食俗漢,道也從來沒有離開過 我們哪怕是一剎那。我們無明,不是因為我們沒有 新式的高科技眼鏡,恰恰是我們不必要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完全將我們徹底矇蔽了。
那些自以為尋覓到了真心的學人,這個真心,估計又要成為他一種新的眼翳了!你看他空花亂墜,見解紛紛!

拜師學佛 發表於 2011-12-26 08:40
我們仔細覓心 也感覺是了不可得,為什麼暫時沒有入道?


你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道,又怎麼入呢?
一般人覓不到心,就陷入於空滅無所有之境。二祖不是這樣,他雖然找不到水,卻找到了滔滔浪潮。

散淡閒人 發表於 2011-12-26 09:09
“那了不可得的心,就是你的真心。”這是實話。
其實都是繞糊塗了。了不可得的心,哪有真妄之分 ...

真心妄心,只是一心,心豈有二?
說真心妄心者,只為知與不知,故分別說。若知,妄心也真;若不知,真心亦妄。
另,說法方便不同,有權說,有遮說。權說者,即說真心;遮說者,即說無心。
無心之心,是汝真心;若可分別意念者,似一物藏於身中者,總是妄心。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傳曰:所謂擇法眼者,前聖授手。
《首楞嚴》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即直心也。
攀緣心,即虛假也。
永明曰:
“心者,信也。謂有前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也。
意者,憶也。憶想前境起於妄,並是妄識,不干心事。
心 非有無,有無不染;心非垢淨,垢淨不污。乃至迷悟、凡聖、行、來、去、住,並是妄識非心。
心 本不生,今亦無滅。若知自心如此,佛亦然。”
而長沙偈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始時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今時邪禪,乃相傳授,以揚眉瞬目、豎拂拈槌為極則,佛法幾何不平沈哉?
《圓覺經》曰:“眾生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謂脫有能入覺道者,但成小乘,非能入覺,故曰非覺入故。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長清僧


禪宗是明心見性的 心地法門,所傳之心,並非無稽之談。此處引《維摩詰經》、《楞嚴經》、《圓覺經》及永明延壽、長沙景岑禪師諸說,無不是為發明此心之真實義。

心有直曲。佛法經論中常說,眾生之心,多如蛇行,蜿蜒委曲。欲使其直,逼蛇入竹筒,不得不直。
因此之故,有修習止觀 禪定三昧之說。儒家談論修心,也說“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說“誠意”是“致良知”之關鍵。孔子說:“巧言令色,鮮於仁。”也為其諂曲無直。
趙州見南泉,問:“什麼是道?”南泉答曰:“平常心是道。”沒有什麼特別的伎倆,唯平常無偽、質直無華之心,就是你所當修行之道。趙州一生遵其義行之,常以本分事接人,人多反以為奇特。南泉所說,趙州所行,即是《維摩詰經》中所說:“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心有真妄。大概曲偽之心多虛妄,直心自性最真實。比心之直曲 更高一層的分辨,是心之真妄,
《楞嚴》於此處 說得最透徹剴切。學人不能悟道而明心,也正為其真妄不辨 或執妄為真,或著相修行而成聲聞、緣覺,或執神常苦煉 而成外道,佛法因此而沉淪,正見因之 而不得彰顯。
宗門中有執 揚眉瞬目、拈棒豎拂為究竟,有迷見聞覺知 為根本,都為不辨真妄 而墮坑落塹。

真心無生滅。凡生死者,識也;
不生滅者,真心正智也。
永明大師的話,如指路明燈,可作學人 向道之圭臬!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周善為 »

新老怪 寫: 週二 1月 03, 2023 9:49 am 長清僧

三祖大師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傳曰:南嶽思大禪師,既獲宿智通,尋復障起,四肢緩弱,不能行步,自念曰:“病從業生,業從心起,心源無起,外境何狀?病業與身,都如雲影。”如是觀已,顛倒想滅,輕安如故。


有人問一僧:“璨大師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才對?”
僧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法眼大師聽後,對那僧說:“你這樣回答,又怎麼可能領會?”
僧問:“那該怎麼回答?”
法眼大師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其僧豁然大悟!

為什麼答處總是一樣,而一個是一個非?這真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須知法眼大師 只是平平常常地說明一個事實,不差不喜,差之也不厭舍,而那僧 不欲有差,唯恐被天地懸隔去了。
南嶽思大師,是智者大師的老師,天台宗的創始人。
不是有病不痛,身子不爽那是肯定的!只是他智慧之人,身痛只止於身痛,不會因身痛導致心痛,而起種種煩惱妄想。若於此病痛起種種妄想,則是世尊所謂之:“如箭入身,前箭猶淺 後箭深。”只是一箭,卻射中身,也射中了心。身中之箭易除,心中之箭難消。
常人以此病痛為實,越想越恐懼;智者知此痛因緣而起,因心而顯,故知其為虛。同是一病痛,卻一虛一實,不亦差之毫釐,卻成天地之懸隔嗎?

密跡頭陀
南山師一向不喜點破公案,今日卻說破法眼密密意。驚著末學了~
讓人知我宗門,並非胡說八道,以智證之,亦不得已而為之也。
若能顛倒想滅,即使身患癌症,也能輕安如故。
世與出世,其間的差距比紙還薄!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師問修山主。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
修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師云。恁麼會又爭得。
修云。和尚如何。
師云。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修便禮拜。

《洞山良價禪師悟道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新老怪
文章: 503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傳曰:
《首楞嚴》曰:“汝但棄其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
故維摩大士現神力,即時須彌燈王佛 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
其室廣博,悉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
寶覺禪師曰:“以師子座之高廣,毗耶室之狹小,佇思其間,即成妨礙。”
嘗問轉運判官夏倚:“汝言‘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狗臥香卓下,乃以壓尺擊香卓,又擊狗曰:“狗有情即去,香卓無情即住,如何得成一體?”倚不能對。
寶覺曰:“才入思惟,便成剩法。前聖所知,轉相傳授,皆此旨也,而學者莫能明。”
如言 彈指而五百毒龍屈伏,女子之定亦出,尤昭著明白者也。
溈山嘗語仰山曰:“寂子速道,莫入陰界。”
而仰山曰:“慧寂信位亦不立。”予恨仰山極力道不盡。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