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明心見性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略論明心見性
你只是佛法的一樓人
你連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都不懂了
而三樓的重罪滅相,你就更不懂了
而你居然不知道自己不懂二樓法
你連至心懺悔,重罪滅相三樓法,都不能跟我討論了
而你居然認為,你可以跟我討論五樓法
你連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都不懂了
而三樓的重罪滅相,你就更不懂了
而你居然不知道自己不懂二樓法
你連至心懺悔,重罪滅相三樓法,都不能跟我討論了
而你居然認為,你可以跟我討論五樓法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略論明心見性
三.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
既云本無,又云本有;本來究竟,是有是無?
有不是無,無不是有,自語相違,老人未悟。
======
既云本無,又云本有;本來究竟,是有是無?
有不是無,無不是有,自語相違,老人未悟。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略論明心見性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炎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炎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略論明心見性
2.自性明淨、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意識非心意識,性即是空
——————————————————————————————
「法無自性」,「法自性空」,「以無自性為自性」
拿捏好了,讀經論就不會發生予盾。
諸法無自性,那麼唯識為什麼又有三種根本真實自性呢?
三種自性的究竟義還是:
無能取所取之性,有能取所取之空性
仍是無我義
——————————————————————————————
「法無自性」,「法自性空」,「以無自性為自性」
拿捏好了,讀經論就不會發生予盾。
諸法無自性,那麼唯識為什麼又有三種根本真實自性呢?
三種自性的究竟義還是:
無能取所取之性,有能取所取之空性
仍是無我義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略論明心見性
引用此經文卻是高度提升的太高
可知現今學佛者多是轉依聖識
=>扶塵根(浮塵根)的功能應用於道
轉依菩薩識的最多
轉依聲聞識的略遜於菩薩識
轉依緣覺識極少(若有此根器也會被菩薩道與聲聞道迷惑)如藏傳傳承之一 將色身光化消失即是緣覺乘(可知世尊並沒有以光化消失色身解毒菇之苦)
法華輪轉
有成道者
化城也必自有之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略論明心見性
所以引述此一經文,係因元音老人以有無立論:
「三.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三.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略論明心見性
上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偈頌之後,緊接著還有一小段偈頌。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亅
按:這裡的「自覺之境界亅,即指諸佛如來之自覺聖智。所謂「智不得有無」者,即使是以諸佛如來之智慧,於一一法(包括心、性),亦不能作有無二邊之決定說。
所以,大乘佛教必須「離四句亅,否則不能「絕百非亅。這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又,「離四句亅,就是「離心意識」。
元音老人說「明心本無,見性本有」,這便是對於諸佛如來之「本」位、「真如自性、自性清淨心」等,作「亦有亦無」之決定說,而未「離心意識」。
如《金剛經》云:「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裡的「不可思量」,就是「離心意識」,也就是《大般若經》中常說的「不思議界」。
而「不思議界」也就是「涅槃、佛性、真如自性、自性清淨心」等的異名。
於此,返觀元音老人的論述,卻通篇不見悟入「不思議界」的斷㸃。那麼,如何是悟入「不思議界」的斷點呢?
如《雜阿含254經》的「不緩不急亅、「既不掉悔也不懈怠亅,如《雜阿含347經》的「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便是。
再看元音老人的論述,雖然大致符合經教,但通篇都屬於意識領解之範疇,並未出格。是故我說,老人未悟。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亅
按:這裡的「自覺之境界亅,即指諸佛如來之自覺聖智。所謂「智不得有無」者,即使是以諸佛如來之智慧,於一一法(包括心、性),亦不能作有無二邊之決定說。
所以,大乘佛教必須「離四句亅,否則不能「絕百非亅。這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又,「離四句亅,就是「離心意識」。
元音老人說「明心本無,見性本有」,這便是對於諸佛如來之「本」位、「真如自性、自性清淨心」等,作「亦有亦無」之決定說,而未「離心意識」。
如《金剛經》云:「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裡的「不可思量」,就是「離心意識」,也就是《大般若經》中常說的「不思議界」。
而「不思議界」也就是「涅槃、佛性、真如自性、自性清淨心」等的異名。
於此,返觀元音老人的論述,卻通篇不見悟入「不思議界」的斷㸃。那麼,如何是悟入「不思議界」的斷點呢?
如《雜阿含254經》的「不緩不急亅、「既不掉悔也不懈怠亅,如《雜阿含347經》的「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便是。
再看元音老人的論述,雖然大致符合經教,但通篇都屬於意識領解之範疇,並未出格。是故我說,老人未悟。
-
- 文章: 2553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略論明心見性
元音老人說「明心本無,見性本有」, 剛好與 聖嚴法師講「本體無體,本性無性,明心無心」,也正好與「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