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非心非佛
文章: 695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非心非佛 »

摘錄 | 修行路線圖:從有覺性到生起明與解脫 隆波帕默尊者

看,是什麼在笑?還有覺性嗎?大家已經失去覺性了。大家隨時準備放任,感覺到了嗎?一旦有什麼可供觀賞時,我們就扔掉覺性先跑去看;當有好笑的話題可聽時,我們也扔掉覺性先去認真聽,觀察到了嗎?入神地聽聲音、聞氣味、嘗味道以及接觸,我們始終處於缺失覺性的狀態,因此別再抱怨說:我已經修行七年七月又七天了,卻連初果都未證得,更不要提阿那含或阿羅漢了,就連初果須陀洹都未證得呢。

哎,七年是指修行的總時間,可是我們真在修行的時間根本不到七年,加起來甚至還不到七天。真正實踐的時間也許還不到七天呢,修行的時長只有一點點而已,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迷失,覺性生起的片刻極少;或者即便修行,也是誤入緊盯——觀出入息時,盯著呼吸,直至氣息變成光明,然後再盯著光,那樣是無法生起道與果的。

大部分人訓練的禪定全都誤入了這條歧路,所以沒有幾個人能體證到道、果、涅槃。訓練安般念也是進入誤區,安般念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隆波曾經玩味過22年的安般念,敢坦承對此非常精通,想要修習它獲得寧靜,可以做到,想要修學正確的禪定——安住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照見蘊界在工作——也可以做到。

隆波在平常狀態下的心,就是知者的心,而不是迷失者的心,無論左轉、右轉、身體任何的動靜,全都能夠感覺到,這是在修習身念處——當身體生起快樂與痛苦的感受,全都能夠知道;或是心生起苦受、樂受或捨受,也可以看見,無論身與心發生什麼現象,不斷地觀察——這是受念處;心有時生起智慧,有時沒有智慧生起,這是心念處——及時地知道心。

別平白無故地扔掉呼吸!看著身在呼吸,心是觀者,必須這樣去訓練。看見身體在呼吸,心是觀者,無論我們做什麼,都必定伴有呼吸,居家時也肯定在呼吸,對吧?因此並不是必須到寺廟才可以修行,居家時我們已經在呼吸了。

呼吸之後去感覺自己、覺知自己,覺知之後,快樂起來了,知道,如果不覺知快樂,就看著呼吸的這個身體,是被覺知與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這樣練習也是可行的。

修習並沒有多難,一切都取決於真正用心去實踐,勤於練習,勤於提升,道、果、涅槃就會無處可藏。七覺支若是圓滿,明與解脫就會生起。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修習與提升七覺支,就是要正確地發展覺性,去探究名色身心的實相,這樣,七覺支將會獲得提升。如果我們勤於練習和實踐,“明”與“解脫”就會生起。

明是高階的徹見四聖諦的智慧;而解脫是指心的自由自在。心一旦徹見四聖諦,就會放下名色,放下身心。只要尚未徹見四聖諦,就還放不下。因此,“明”若不圓滿,終極解脫就不會來到。

在隆波剛出家的那個階段,修行上也有感到非常灰心氣餒的時刻。隆波曾氣餒地想過:唉!我的覺性已經圓滿了——左轉右挪,全都能覺知,躺著睡著是怎麼翻身的,也有覺知,覺性已經遍滿,卻為何未證道與果呢?煩惱習氣為何依然存在等諸如此類的疑惑。(那時)垂頭喪氣,灰心氣餒,知道是少了點什麼,但不曉得具體是什麼——知道有所欠缺,還不夠,但不曉得所缺的具體是什麼。

事實上,所欠缺的就是徹見四聖諦,也就是缺少“明”!缺少了“明”,解脫自然就不會生起。

在徹見四聖諦的瞬間,解脫是自行生起的——心會把名色還給世間,它會自然地發生。之後,心生起解脫的知見,它會回顧與審查——有何煩惱已被清除?有何煩惱尚存?哪個煩惱已經一斷永斷?它會深入洞悉這些情況。心不再懷疑、不再疑惑自己的修行究竟是對是錯。這就是路線圖!

這條路便始於“有覺性”。

吸氣——有覺性去覺知自己;呼氣——有覺性去覺知自己,看著身體在呼吸。看著身體在呼吸——身與心是分開的,身體一舉一動,心是觀者,這是在修習身念處;

呼吸時,看見身體在呼吸,心生起了快樂,及時知道,心是觀者,看見感受在生起,心及時去知道,這是在修習受念處;看見所有的色法與名法整日在不斷運作,不停地循環變化,這是在修習法念處;感知色法與名法,而後看見三法印,明白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是修習法念處。諸法因緣生,(諸法)也包括了五蓋。

在尚未證到三果阿那含之前,修習四念處時五蓋都會生起。

五蓋一旦生起,心有些恍惚等等發生時,都要有覺性進一步去知道,而後我們就會瞭解五蓋是源於什麼?怎樣做才不讓五蓋生起?

或當我們的修行正確時,七覺支不斷地提升,我們就會明白七覺支得以提升的原因是什麼,知曉那是“如是因導致如是果”。

因此,法念處不是只知道境界或狀態而已,還要同時明了其中的因與果,不斷這樣深入地瞭解乃至徹悟,心就會放下。

大家還吃得消嗎?吃不消,說明有點難,再難也要學啊!但是此刻難些沒關係,好過未來遇見彌勒佛的時候感到難。

如果今天感到難些,去見彌勒佛的時候就會覺得簡單了。一遇見他,聽幾句開示,我們就會即刻頓悟,然後即從座起,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極為清晰明了,世尊!就像將倒扣之物翻轉過來。

但是此刻聽得一頭霧水,只能說:尊者!好像是把敞開的東西倒扣過去了。

暫時忍忍,別抱怨“太難了”,如果我們依靠自力去找出路,會更難。佛陀所教導的法,其難度是適中的,只要忍耐加精進,接下來就可以做到了。
非心非佛
文章: 695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非心非佛 »

修行的核心要領——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 隆波帕默尊者

在隆波(隆波帕默尊者自稱)講法的時候,請大家配合一下,不要照相。因為隆波講法的時候,無法提前知道所講的內容,那是取決於聽眾的。如果聽眾的心比較寧靜,法也會比較細膩、比較深入。如果聽眾的心是比較散亂而飄忽不定的,那麼法也是蜻蜓點水式的;它是與聽眾的心靈狀態相匹配的。

理論階段的法,與實踐階段的法是不同的!理論階段的法,可以提前預備今天要講這個,然後再講那個……但是現在,隆波也不知道將會講些什麼。

不過我們知道今天的主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這的的確確是修行的核心!一般來說,當我們想到修行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定要打坐、一定要經行,無論做什麼事,都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裡是不同的——一定要放慢速度、要輕柔;一定要緩慢地移、緩慢地動。如果走,一定要走得很慢,或是無論做什麼都要慢慢做,我們認為這才被稱作是修行。又或者,打坐時,一定要閉眼才叫做修行,是不能睜眼的。必須是這樣的姿勢以及那樣走,才稱為修行。

其實,修行並不是這樣。

真正的修行是要有覺性!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修行!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精進!

什麼時候沒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沒有在修行也沒有在精進!

阿姜曼尊者的教導非常好,他說:如果我們修習禪定過多,修行的進展就會變慢。如果我們不斷地思維與推理,心又會容易散亂。修行的核心要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

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並不意味著不必打坐和經行、不必在固定模式裡訓練,並非如此。在起步階段,我們需要依靠固定的模式來顯露覺性。一旦覺性顯露了,我們就要把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裡。真正的分水嶺在於:誰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如果有誰無法將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裡,那麼他在此生想要體證到“道、果、涅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要想找到一個在生活裡真正具備覺性的人,太難了。但是,一個人若在生活裡具有真正的覺性,那麼今生今世體證“道、果、涅槃”就不是太難的事!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周善為 »

不先定義覺性,說這些沒意義。
普通人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普通人 »

“覺知”是帶有一點刻意的注意力,比較粗重
比如說走在路上有人按喇叭,或有美色吸引你,你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忘了自己。
那個時候沒有覺知

“覺性”是不刻意的,比較細微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周善為 »

“覺知”是帶有一點刻意的注意力
“覺性”是不刻意的
========
佛經中,並沒有這樣區分「覺性、覺知」的說法。
普通人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普通人 »

我沒有特別強調一個,有緣者自會知道,若要文字相上說文解義沒完沒了


覺知與覺性可以google到的資料很多

剛才搜尋靈鷲山廣純法師有說

再者林崇安教授有寫

又如達真堪布解客問

問:覺性和覺知有什麼區別?

答:覺性是本具的,覺知是回歸自心。自己明白這叫覺知,本來那個叫覺性。這樣分開講也可以,但實際就是一個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周善為 »

自古以來的學佛人,都沒有違經說法的權力。
不論他是隆波帕奧、達真堪布,還是廣純法師。
《大般涅槃經》的「四依、四不依亅,交代得很清楚。
「依人不依法亅之說,即為消滅佛教之魔說。
普通人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普通人 »

你要來論法就要提出一個邏輯道理

不是劈頭就扣個消滅佛教的帽子

那我用你的邏輯反問你,那一本佛經中有提到如禪宗說:本來面目是誰的這種修法

你說說看怎麼修才是維護佛教正法?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路過。

請大家幫個忙,饒了自己,

簡單的名詞,就單純的理解,不要弄得一團混濁。

覺性的原文 : sammā+sati,

經典上稱為 :正念 !

英文 : awareness,mindfulness

覺知,則是常聽到的 : 正知 !

覺性+覺知====> 正念正知 !

這是教法中,禪修的基本動作。

舉個案例 :

犀牛漫步在路上,清晰地看到一坨屎,這是覺性! (若沒有覺性,心是散亂的,視而不見)

看見一坨屎的這一刻,俗稱 :當下

做到了 "把握當下",還不夠,因為你只是看見一坨屎而已。

接下來要幹的是....做出正確的抉擇 ! 這就是正知 !

閃過這坨屎,這就是正知 ! 有覺性!

去踏這坨屎,這是不正知 ! 沒有覺性!

怒吃這坨屎,這還是不正知 ! 沒有覺性!

把玩這坨屎,這更是不正知 ! 沒有覺性!

找別人一起享用這坨屎,別說了,超噁的,這當然是不正知 ! 沒有覺性!

這樣應該比較清楚、容易了解了唄 !

=====犀牛直到現在,還在每天玩這坨屎、吃這坨屎、還找人一起吃.....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 =====


所以,

當你看到了這一坨屎,而採取了迴避的選擇,就是踏出正確的開始 ! 這在經典上,稱為 : !

看看分解動作 :

1. 當你看到這坨屎 = 正念正知

2. 知道這坨屎的不美麗 (過患) =

3. 不願意跟這坨屎攪和糾葛 = 遠離

4. 對這坨屎遐想迷思 = 離欲

5. 我們的心,抽出來、不再參與關於這坨屎的整個過程 =

6. 最後不管你是跳過、閃過、避過、繞過...這坨屎,把你的心乾淨地放下,不嘲笑這坨屎、也不噁爛這坨屎、也不無意義地追究這坨屎到底從哪來的.... = 向於

簡單唄 !

這就是教法中,四念處的禪修基本手法。

====

平安 喜樂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隆波帕默尊者禪法

文章 恆不住 »

個人理解
1.覺性:
就是眾生佛性。
譬如:
大日照明,明鏡鑑明而無分別。
屬無為法。

經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2.覺知:

有二:
眾生的見聞覺知。
這是有漏有為生滅法。

佛菩薩的見聞覺知。
這是無漏清淨有為法。
這個也名叫:正知正念。
真如性起心念。
以真如為體,正念為用。

這個是
無分別無所不分別
經云:善分別諸法,於第一義地不動。

所以覺性與覺知雖不一不異
但善分別其意義各有不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