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這個詞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二楞子 »

依上所說,很多同修都以論中之文來說:

「xxx」=「???」,其實已失之偏頗

不同的名相還是有差別的意義

在什麼時候用這些名詞也有其適合度

名相假名施設時自有其對話的涵義

使用錯誤,義便失之千里去了。
怪道1412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怪道1412 »

《成唯識論》卷2:「一切種相應更分別。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雖非一異而是實有,假法如無,非因緣故。此與諸法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若爾真如應是假有。許則便無真勝義諦,然諸種子唯依世俗說為實有,不同真如。種子雖依第八識體,而是此識相分非餘,見分恒取此為境故。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若爾,何故〈決擇分〉說二十二根一切皆有異熟種子,皆異熟生?雖名異熟而非無記,依異熟故名異熟種,異性相依如眼等識。或無漏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立異熟名,非無記性所攝異熟。此中有義,一切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如契經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界即種子差別名故。又契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界是因義。」(CBETA 2023.Q1, T31, no. 1585, p. 8a5-25)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第二篇)

論文十:此中有義,一切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如契經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界即種子差別名故。又契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界是因義。瑜伽亦說:諸種子體,無始時來,性雖本有,而由染淨新所熏發。諸有情類無始時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如是等文,誠證非一。

講解:種子從何而來呢?這在十大論師中,有護月、難陀、護法三家不同的主張。第一家護月論師等,認為一切種子,無論有漏無漏,都是本來就有的,並不是從現行的熏習而生。經論上雖然也說由熏習而有,但那是指增長而言,並不是本來沒有,從今熏習就有了。因為熏習的勢力,只能達到使種子增長,而不能使種子從無而有。說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在經論上是有其根據的。如《無盡意經》上說:「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界,是種子的別名。也就是說:從無始時來,這種子好像惡叉果(註:印度的一種毒果,落地聚在一處)似的,是法爾自然而有的。此外《阿毘達摩經》上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註:阿毗達磨經中的偈子: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六趣,及涅槃證得。阿毗達磨經中土未譯。)界是因義,也就是種子的別名。這就是說:無始時來,這種子就為一切現行法等所依持(由種子生起現行)。不但佛經上如此說,就是《瑜伽師地論》上也這樣說:一切種子的體性,雖是無始本有,而要由染淨二種現行緣法的熏習,才能熏發為有漏無漏二種現行果法。一切有情自無始時來,假使有入無餘涅槃可能,那便是它具足了一切有漏無漏的種子;假使沒有入涅槃的可能,那便是它缺少了聲聞、緣覺、佛的三種菩提種子。然而一切眾生皆當成佛,可見有、無漏種,都是本有,就看它受熏的現緣是染是淨,來決定它生死或涅槃的成果了。像這種子本有的引文,經論中很多,非此一說。

論文十一:又諸有情,既說本有五種性別,故應定有法爾種子,不由熏生。又瑜伽說:地獄成就三無漏根,是種非現。又從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本性住種。由此等證無漏種子法爾本有,不從熏生。有漏亦應法爾有種,由熏增長,不別熏生。如是建立因果不亂。

講解:既然經上說一切有情,有聲聞、緣覺、菩薩、不定、及無種性五種性別,所以決定有法爾本有的種子,不是由熏習而產生的。《瑜伽師地論》還說:「在地獄中受苦的罪報眾生,它們也能成就三無漏根,這只能是種子,而不是現行。」可見凡夫不是沒有無漏種子,不過是無漏種子未起現行罷了。由此證明,無漏種子本來具有,不是由熏習而生。有漏種子也應當是本來具有,由於熏習而增長,並不是由熏習而產生,這樣才使因果關係不相雜亂。以上是護月論師等的主張。(註:五種性,是唯識宗特有的理論,認為眾生先天具有的本性有五種,都是由阿賴耶識中儲藏的種子決定的。此種子是先天具有而不可改變的。五種性是:一、菩薩種性,通過修行可成菩薩;二、緣覺種性,通過修行可成辟支佛;三、聲聞種性,通過修行可成阿羅漢;四、三乘不定種性,通過修行究竟成為菩薩、辟支佛、或羅漢,不能肯定;五、無種性有情,永遠沈淪於生死苦海,無論怎樣修行都不能得到解脫者。)

////
無漏種子本來具有,狹義阿賴耶識不包含無漏種子,廣義阿賴耶識反之?!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怪道1412 寫: 週日 4月 23, 2023 4:30 pm無漏種子本來具有,狹義阿賴耶識不包含無漏種子,廣義阿賴耶識反之?!
阿賴耶識中有異熟種子,這是法爾如是!!
因為,五蘊薰習成就自我阿賴耶識,其熏習種子即是來自於阿賴耶識中的異熟種子!!
故異熟種子有自共相。屬於我人自身阿賴耶識中的異熟種子,即是自相。不屬於我阿賴耶識的異熟種子,即是共相。
狹義阿賴耶識,確實不包括異熟種子,因為,異熟種子(識)有了知性,屬心法(見分)在唯識法相倫理架構,已經劃歸第七末那意。(故曰:第七末那緣取阿賴耶識的見分)。
此義,應該講阿賴耶識中的異熟種子識的了知性,已經劃歸第七末那識。而阿賴耶識只剩下已經完成熏習的煩惱習氣等流!!

成唯識論
復次修觀行者。 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麁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麁重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次草 »

將總相與自共相混用的那個啊呆
還在繼續瞎掰著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9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你這跟屁蟲,一天到晚漏氣,還不死心!?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313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Viirya »

請問
什麼是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4月 23, 2023 8:45 pm 你這跟屁蟲,一天到晚漏氣,還不死心!?
你認錯對象了
總相與自共相的製造者才是你的跟屁蟲
如影隨形
他才是讓你一直漏氣,漏到弱智的元兇
因為他具足了
未證謂證,未得謂得
沒博假博
無慚無愧
好大喜功
好吃懶做
好高騖遠
好為人師
好呆厭智
這些高於常人的特質
所以要使人天天在大衆面前漏大氣
對他而言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隨手拈來皆是
你有了這個如影隨形的好幫手
忠心耿耿
真是令人嫉妒
要作甚麼夢都能幫你完全
只是要附加漏大氣的情況而已
漏大氣對你而言早就無感了
因為你的夢讓你覺得更有價值感
怪道1412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怪道1412 »

交集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ㄐㄧㄠ ㄐㄧˊ, 1.各種情緒、事物同時出現,聚在一起。宋.蘇軾〈與胡深夫書〉:「因循至今,疊辱書誨,感愧交集。」《三國演義.第六回》:「隨後曹仁、李典、樂進各引兵尋到,見了曹操,憂喜交集。」

2.數學上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集合中共同元素所成的集合。

聯集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ㄌㄧㄢˊ ㄐㄧˊ
數學上指兩集合A及B的聯集,由所有的A中的元素及B中的元素所組成。此概念適用於許多集合,不限於兩集。

////
共相=交集,總相=聯集?!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次草 »

佛學大辭典
【總相】 (術語)一切之有為法,有總別二相。如無常無我之相,通於一切,故謂之總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謂之別相。見智度論三十一。【又】六相之一。

< 佛學大辭典
共相
(術語)諸法有自共二相,局於自體之相曰自相,通於他之相曰共相。例如五蘊中五蘊各事,是自相也。空無我等之理,生住異滅等之相,是共相也。乃至於青色有多事體,其一一事體,是自相也。如華之青,果之青,乃至金之青,衣之青,自他共通之青,是共相也。故自相共相,重重相望而無盡,遂無自相之實體。唯識述記二末曰:「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中略)如是展轉至不可說為自相,可說極微等為共相,故以理推無自相體。且說不可說法體名自相,可說為共相。以理而論,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總相共相都是空無常無我
所以總相通於共相
是諸相的交集
別相也通於自相
個別自體之意

一切法才是聯集

可以透過不同經論出現總別自共的用法
了解它要傳達的意思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如來藏」這個詞

文章 次草 »

外道癡深老楊碰到這種曾經漏氣的問題
就此不提總別自共的意義了
原來的興致勃勃變成畏手畏腳
這就是標準心意識形態的生住異滅
自己如果不假會
那會惹來這麼多心思
就是吃飽太閒
不肯正經學佛
還自稱佛學家
連不入流都稱不上
實質的唬爛家
自己漏到快沒氣了
還擔心別人會露氣
自家著火不管
還想救別家未起的火
夢想家的宿命就是如此
不到癡盡頭
絕不罷休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