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法,二者、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何謂大乘?
-
- 文章: 520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智悟禪師問:“某甲昨日祇對和尚,有什麼過?”
雪峰信禪師一聽,便厲聲喝道:“更來者(這)裡覓過在!”(不住你覓昨天過乾什麼?)
智悟禪師終於釋然大悟,說道:“月明照見夜行人。”
(越明,第二天。見夜,見業。指才明白自以為是。)
雪峰信禪師 便側目看著旁邊的侍僧,說道:“看渠根器不凡”。說完,便作偈予以印可。偈中有這樣兩句:
“相逢若問其中事,風攪螺江浪拍天。”
(這個是以房中事 隱喻智悟尼姑 悟知了內情。)
智悟禪師曾有上堂法語云:
“大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古人恁麼道,未免坐在者(這)裡。大慶(智悟禪師自指)即不然,山轉疑無路,溪回別有村。”(不疑,無有。)
雪峰信禪師一聽,便厲聲喝道:“更來者(這)裡覓過在!”(不住你覓昨天過乾什麼?)
智悟禪師終於釋然大悟,說道:“月明照見夜行人。”
(越明,第二天。見夜,見業。指才明白自以為是。)
雪峰信禪師 便側目看著旁邊的侍僧,說道:“看渠根器不凡”。說完,便作偈予以印可。偈中有這樣兩句:
“相逢若問其中事,風攪螺江浪拍天。”
(這個是以房中事 隱喻智悟尼姑 悟知了內情。)
智悟禪師曾有上堂法語云:
“大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古人恁麼道,未免坐在者(這)裡。大慶(智悟禪師自指)即不然,山轉疑無路,溪回別有村。”(不疑,無有。)
-
- 文章: 253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大乘?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不起)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三十個「不起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25期 2008年 5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三十個「不起波羅蜜」。
“起”是發起或緣起,有開始的意思,當成開始就很容易把握,“不起”不是“不開始”,而是不一定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不” 不是否定詞,它有“不一定”的意思。通常談業,會說「無始以來所作的業」,為什麼不說“有始”?因為談“有”,是從那一生開始的?這幾乎是不能也很難把握的道理,常會發現不論在家或出家,動輒談論前世怎樣,好比xxx不就曾對某位歌星說:「前世我們是夫妻,所以這一生須在一起」,這等於一開始就認定對方是自己的太太;其實指腹為婚都不可靠,只是大人口頭上的承諾,所以你能肯定所謂的“開始”嗎?
以前曾經有一位牧師想跟我出家,我問他出家幹什麼?他說:「出家可以當法師!」牧師不幹為什麼要當法師?他說:「因為牧師不像法師有人供養。」我說:「如果抱著這種觀念,最好不要出家!」他還跟我談道理,滿腦子的基督教思想,認定萬物是上帝造的,我問他:「如果上帝造萬物,那麼有一個問題你若答得出來,就准許你當法師!」我問他:「不是說上帝造人先造男人,那麼上帝造雞是先造公雞還是母雞?因為聖經裡從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就算找到答案,我還要問你:『為什麼現在的雞需要蛋才能孵出來?』」
其實公雞是不生蛋的,必須等母雞生了蛋孵出雞後,才能確定這枚蛋是公雞或母雞?但他卻毫不思索的回答:「當然跟上帝造人一樣,先造一隻公雞再造一隻母雞。」我說如果是這麼造的,為什麼現在不是雞生雞,而是雞生蛋?他就問我:「照你的說法究竟意思怎樣?」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佛教不講雞生雞的問題,而是講人,是人生人;如果要談雞生蛋,蛋生雞,從中可以發現一個循環的道理,因為母雞雖然能生蛋,但如果沒有公雞,也孵不出小雞來,再說也不能確定蛋的本身,孵出來的是公雞還是母雞?可是雞與蛋的因果關係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用“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來看,雞與蛋的關係很容易化解,如果一定要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無始”的現象,就是“不起”了。」
可見,佛法是從某一個“有”的開始談起,但這個“有”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為“有”之前還有、還有.....所以佛法通常是談循環的、圓滿的,因此才會講“不起”的道理。好比畫一條直線,若論起點與終點,其實這條線能畫多長,每一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所以還是沒有一個最後的起點與終點,但從直線來看會變成有始的現象,好比從這方開始到那方結束;但佛法談圓,是以循環的現象來說,不管從任何一點順著、逆著畫過去,再回過頭一定都回到同原點,完成一個圓,所以是一個“不起”的現象。那究竟「起」於何處?其實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都可以說明「不起」波羅蜜的道理。
再看第三十一個“寂滅波羅蜜”,這裡談“寂滅”與前面的“不滅”不同──不滅是依生滅的關係來談它的“不一定”,是依於生而言,所以有“不生波羅蜜”就有“不滅波羅蜜”。而這裡的寂滅是緣於“生與滅”而言,所謂生也不起,滅也不需要了,於滅完全寂靜了那才是寂滅,究竟用什麼方式來看寂滅的道理?以人而言,不管意念也好,想念也好,假使一個妄想雜念生起,尤其在失眠的時刻,通常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可是刻意要求自己反而想得更多,有人乾脆提起正念來念佛,但最後連佛號也不見了,妄想雜念依然一大堆,因為存在著太多的生滅現象,所以,這裡談寂滅是說生也不起,滅也不會發生了,但有時候一般人會把寂滅當成空,其實是一種錯誤!因為談“空”一定要從“有”來說,於原來的“有”消失了才能叫空,如果還有“空”的話,相對的就存在“沒有空”的說法。
基於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假使依任何一個法門來修養,好比戒律:“戒”是因為我們的身口意會造作,不管是邪、是偏的行為,都是“有生有滅”的現象,但“戒”不是用來消除生與滅的行為的,須瞭解“戒”的本身是因為我們的行為常常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如果要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那就需要以戒的道理,做到「於犯能不犯」,例如殺生,明明現前有殺生的機會卻不去殺,那才符合戒的意旨;絕不是誇說:「我從來不殺生!」因為如果根本沒有殺生的機會,就不能說自己是遵守「不殺生」戒。
可見,連生滅的現象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滅。殺生也是如此,必須連殺的機會都沒有;因此人只要活著,經常都有殺的機會,比方蚊子咬你,可能一揮手會打死它,走路時一腳踩死昆蟲,甚至睡著了不知不覺會弄死蚊子,哪能說沒有殺生的行為呢?所以這些都離不開殺生的“生相”與不殺的“滅相”,一定要連殺的機會都沒有了,於殺生而言才是到達寂滅的境界。舉一個容易把握的例子:人總是在“生死”與“死生”的循環裡輪迴,那要怎麼樣才是寂滅呢?一定是不再受生死輪迴,於生死而言已寂滅了才是!可見於業、於道都須清淨才可以到達寂滅,像佛菩薩於果位圓滿了才叫寂滅,所以“寂滅”是生滅完全沈靜了那才是。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三十個「不起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25期 2008年 5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三十個「不起波羅蜜」。
“起”是發起或緣起,有開始的意思,當成開始就很容易把握,“不起”不是“不開始”,而是不一定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不” 不是否定詞,它有“不一定”的意思。通常談業,會說「無始以來所作的業」,為什麼不說“有始”?因為談“有”,是從那一生開始的?這幾乎是不能也很難把握的道理,常會發現不論在家或出家,動輒談論前世怎樣,好比xxx不就曾對某位歌星說:「前世我們是夫妻,所以這一生須在一起」,這等於一開始就認定對方是自己的太太;其實指腹為婚都不可靠,只是大人口頭上的承諾,所以你能肯定所謂的“開始”嗎?
以前曾經有一位牧師想跟我出家,我問他出家幹什麼?他說:「出家可以當法師!」牧師不幹為什麼要當法師?他說:「因為牧師不像法師有人供養。」我說:「如果抱著這種觀念,最好不要出家!」他還跟我談道理,滿腦子的基督教思想,認定萬物是上帝造的,我問他:「如果上帝造萬物,那麼有一個問題你若答得出來,就准許你當法師!」我問他:「不是說上帝造人先造男人,那麼上帝造雞是先造公雞還是母雞?因為聖經裡從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就算找到答案,我還要問你:『為什麼現在的雞需要蛋才能孵出來?』」
其實公雞是不生蛋的,必須等母雞生了蛋孵出雞後,才能確定這枚蛋是公雞或母雞?但他卻毫不思索的回答:「當然跟上帝造人一樣,先造一隻公雞再造一隻母雞。」我說如果是這麼造的,為什麼現在不是雞生雞,而是雞生蛋?他就問我:「照你的說法究竟意思怎樣?」我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佛教不講雞生雞的問題,而是講人,是人生人;如果要談雞生蛋,蛋生雞,從中可以發現一個循環的道理,因為母雞雖然能生蛋,但如果沒有公雞,也孵不出小雞來,再說也不能確定蛋的本身,孵出來的是公雞還是母雞?可是雞與蛋的因果關係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用“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來看,雞與蛋的關係很容易化解,如果一定要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無始”的現象,就是“不起”了。」
可見,佛法是從某一個“有”的開始談起,但這個“有”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為“有”之前還有、還有.....所以佛法通常是談循環的、圓滿的,因此才會講“不起”的道理。好比畫一條直線,若論起點與終點,其實這條線能畫多長,每一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所以還是沒有一個最後的起點與終點,但從直線來看會變成有始的現象,好比從這方開始到那方結束;但佛法談圓,是以循環的現象來說,不管從任何一點順著、逆著畫過去,再回過頭一定都回到同原點,完成一個圓,所以是一個“不起”的現象。那究竟「起」於何處?其實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都可以說明「不起」波羅蜜的道理。
再看第三十一個“寂滅波羅蜜”,這裡談“寂滅”與前面的“不滅”不同──不滅是依生滅的關係來談它的“不一定”,是依於生而言,所以有“不生波羅蜜”就有“不滅波羅蜜”。而這裡的寂滅是緣於“生與滅”而言,所謂生也不起,滅也不需要了,於滅完全寂靜了那才是寂滅,究竟用什麼方式來看寂滅的道理?以人而言,不管意念也好,想念也好,假使一個妄想雜念生起,尤其在失眠的時刻,通常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再想了!可是刻意要求自己反而想得更多,有人乾脆提起正念來念佛,但最後連佛號也不見了,妄想雜念依然一大堆,因為存在著太多的生滅現象,所以,這裡談寂滅是說生也不起,滅也不會發生了,但有時候一般人會把寂滅當成空,其實是一種錯誤!因為談“空”一定要從“有”來說,於原來的“有”消失了才能叫空,如果還有“空”的話,相對的就存在“沒有空”的說法。
基於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假使依任何一個法門來修養,好比戒律:“戒”是因為我們的身口意會造作,不管是邪、是偏的行為,都是“有生有滅”的現象,但“戒”不是用來消除生與滅的行為的,須瞭解“戒”的本身是因為我們的行為常常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如果要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那就需要以戒的道理,做到「於犯能不犯」,例如殺生,明明現前有殺生的機會卻不去殺,那才符合戒的意旨;絕不是誇說:「我從來不殺生!」因為如果根本沒有殺生的機會,就不能說自己是遵守「不殺生」戒。
可見,連生滅的現象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滅。殺生也是如此,必須連殺的機會都沒有;因此人只要活著,經常都有殺的機會,比方蚊子咬你,可能一揮手會打死它,走路時一腳踩死昆蟲,甚至睡著了不知不覺會弄死蚊子,哪能說沒有殺生的行為呢?所以這些都離不開殺生的“生相”與不殺的“滅相”,一定要連殺的機會都沒有了,於殺生而言才是到達寂滅的境界。舉一個容易把握的例子:人總是在“生死”與“死生”的循環裡輪迴,那要怎麼樣才是寂滅呢?一定是不再受生死輪迴,於生死而言已寂滅了才是!可見於業、於道都須清淨才可以到達寂滅,像佛菩薩於果位圓滿了才叫寂滅,所以“寂滅”是生滅完全沈靜了那才是。
-
- 文章: 105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何謂大乘?
永恆不變,不變真的能永恆嗎?
2016-08-12 由 曾仕強 發表于文化(每日頭條)
我們經常說四個字,叫作永恆不變。也經常說一句話:我對你永恆不變。那我現在請問各位,永恆跟不變有什麼關係?不變真的能永恆嗎?
實際上,要保持永恆就不可以不變。這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關係其實是矛盾的,你只要不變就不能永恆。我們的身體如果不新陳代謝,很快就會死掉的。不停的變,才會不變。那為什麼我們要講永恆不變,就是告訴你,永恆是靠一個不變的東西,而這個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只要一不變,你就完了,所以不可能不變。
我們沒有不變,也沒有變,這是最重要的觀念。變跟不變是同時存在的,你沒有不變,就不叫變;你沒有變,就不叫不變。這是西方人很難了解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有這個特長,不要把它丟掉了。正是因為它不停地變,所以你可以維持不變。
比如中華文化是不停地在變,所以它可以永恆不變。中國人沒有一套固定的衣服,我們的衣服隨時在變。那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固定的衣服,因為我們不執著於這些很不可靠的東西。非穿這件衣服,萬一沒有這個材質怎麼辦呢?那我就不穿衣服了嗎?我們不會做虛有其表的偽君子。
中國人所重視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永恆不變,但是永恆不變所表現出來就是不斷地在變,才能維持永恆不變,這個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我們的《易經》通通用易,沒有用變。變易也是易,就是不能完全變,完全變就是換了。
與時俱進,就是不斷地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是它是永遠不變的,這才是我們的特色。到今天為止,外國人再怎麼對中國很了解都沒用。每個國家都有人認為自己對中國人很了解,可你如果跟他談談這塊,他完全搞不懂,變就是不變,不變就是變,這是什麼邏輯?
他們的思維太簡單了,change(改變)就change(改變)。他們不像我們,change(改變)就是不change(改變),不change(改變)就是change(改變),他們根本不懂。
變裡面有不變的地方,不變裡面有變的部分,變和不變是分不開的。希臘文化也好,巴比倫文化也好,都是變到連根本都沒有了,它們就不見了。而我們中華文化再怎麼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個宗始終是存在的,從來沒有變過,所以我們一直延續到現在。
中華是什麼?中是不變,華是萬變,中華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變化。就像一根樹幹發展出很多枝葉,但這些枝葉落葉歸根,通通來保護這個樹根,所以大樹永遠會生生不息。這樣講,大家應該清楚了吧?
2016-08-12 由 曾仕強 發表于文化(每日頭條)
我們經常說四個字,叫作永恆不變。也經常說一句話:我對你永恆不變。那我現在請問各位,永恆跟不變有什麼關係?不變真的能永恆嗎?
實際上,要保持永恆就不可以不變。這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關係其實是矛盾的,你只要不變就不能永恆。我們的身體如果不新陳代謝,很快就會死掉的。不停的變,才會不變。那為什麼我們要講永恆不變,就是告訴你,永恆是靠一個不變的東西,而這個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只要一不變,你就完了,所以不可能不變。
我們沒有不變,也沒有變,這是最重要的觀念。變跟不變是同時存在的,你沒有不變,就不叫變;你沒有變,就不叫不變。這是西方人很難了解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有這個特長,不要把它丟掉了。正是因為它不停地變,所以你可以維持不變。
比如中華文化是不停地在變,所以它可以永恆不變。中國人沒有一套固定的衣服,我們的衣服隨時在變。那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固定的衣服,因為我們不執著於這些很不可靠的東西。非穿這件衣服,萬一沒有這個材質怎麼辦呢?那我就不穿衣服了嗎?我們不會做虛有其表的偽君子。
中國人所重視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永恆不變,但是永恆不變所表現出來就是不斷地在變,才能維持永恆不變,這個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我們的《易經》通通用易,沒有用變。變易也是易,就是不能完全變,完全變就是換了。
與時俱進,就是不斷地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是它是永遠不變的,這才是我們的特色。到今天為止,外國人再怎麼對中國很了解都沒用。每個國家都有人認為自己對中國人很了解,可你如果跟他談談這塊,他完全搞不懂,變就是不變,不變就是變,這是什麼邏輯?
他們的思維太簡單了,change(改變)就change(改變)。他們不像我們,change(改變)就是不change(改變),不change(改變)就是change(改變),他們根本不懂。
變裡面有不變的地方,不變裡面有變的部分,變和不變是分不開的。希臘文化也好,巴比倫文化也好,都是變到連根本都沒有了,它們就不見了。而我們中華文化再怎麼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個宗始終是存在的,從來沒有變過,所以我們一直延續到現在。
中華是什麼?中是不變,華是萬變,中華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變化。就像一根樹幹發展出很多枝葉,但這些枝葉落葉歸根,通通來保護這個樹根,所以大樹永遠會生生不息。這樣講,大家應該清楚了吧?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5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何謂大乘?
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如來所說「一相一味」的究竟法,即是「解脫相、離相、滅相」,而使得眾生都能獲得佛的「一切種智」。也即是《心經》所說的「是諸法空相」。此乃逐層否定了一切相,而說明了一相一味的教法是什麼。
所謂「解脫相」,是從煩惱生死得自在,不再受煩惱生死所困擾。不戀生死,不厭生死,不生不滅的大涅槃相,便是一相的解脫相。
「離相」就是不執一切法相,既離有相,也離空相,實相即是無相,也離《金剛經》所說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離十法界的十如是相,故亦名為「滅相」,就是一實相。至究竟處,便得如來的「一切種智」。
太虛大師在其《法華經講演錄》中對於這段經文的解釋,是採用唯識學的立場:「一相,即一真如相。一味,即一無漏味。」因解脫煩惱障而顯之真如相,名解脫相;因離所知障而顯之真如相,為離相;因滅除二種生死而顯之真如相,為滅相。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卷七云:「大般若七十三說,諸法皆同一相,所謂無相。」「一味者一無漏味,勝資益味,無別體故。」一相一味,即是無相的解脫味。
如來所說諸法,究竟不離涅槃智性。所謂未成佛前有佛可成,成佛以後是沒有佛可執的。還沒成佛的眾生要發願成佛,在修習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五乘佛法各有法相,成佛的當下則得大自在大解脫,離一切相,滅一切相,稱為究竟寂滅。若是還執著有個佛的因相及果相,便是尚未成佛。然於尚未成佛的眾生根性,唯有如來,如實而知,亦給與如實的引導。
偈云: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
又偈:
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
又偈: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
這是說,佛說一味法,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為一人說法是如此,為眾多人說法也是如此,均以平等心為每一個眾生平等說法。
所謂平等說法,乃如以一味雨,普潤眾生,眾生可以有不同的生性,不同的喜愛,正像叢林中的草木一般,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各各不同,但是天降的雨水是平等普施的。一切卉草樹木,同沾一味的雨水,不論得多得少,雨水就是雨水。因此佛陀說法,但教菩薩法,雖有二乘、三乘不同根機的眾生,獲得法益有深淺多少,法味卻只有一味。若能體會到世尊說法的大悲願心,不論是二乘人或三乘人,都會很容易迴小向大,會三乘法歸一佛乘了。
如來所說「一相一味」的究竟法,即是「解脫相、離相、滅相」,而使得眾生都能獲得佛的「一切種智」。也即是《心經》所說的「是諸法空相」。此乃逐層否定了一切相,而說明了一相一味的教法是什麼。
所謂「解脫相」,是從煩惱生死得自在,不再受煩惱生死所困擾。不戀生死,不厭生死,不生不滅的大涅槃相,便是一相的解脫相。
「離相」就是不執一切法相,既離有相,也離空相,實相即是無相,也離《金剛經》所說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離十法界的十如是相,故亦名為「滅相」,就是一實相。至究竟處,便得如來的「一切種智」。
太虛大師在其《法華經講演錄》中對於這段經文的解釋,是採用唯識學的立場:「一相,即一真如相。一味,即一無漏味。」因解脫煩惱障而顯之真如相,名解脫相;因離所知障而顯之真如相,為離相;因滅除二種生死而顯之真如相,為滅相。窺基大師的《法華玄贊》卷七云:「大般若七十三說,諸法皆同一相,所謂無相。」「一味者一無漏味,勝資益味,無別體故。」一相一味,即是無相的解脫味。
如來所說諸法,究竟不離涅槃智性。所謂未成佛前有佛可成,成佛以後是沒有佛可執的。還沒成佛的眾生要發願成佛,在修習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五乘佛法各有法相,成佛的當下則得大自在大解脫,離一切相,滅一切相,稱為究竟寂滅。若是還執著有個佛的因相及果相,便是尚未成佛。然於尚未成佛的眾生根性,唯有如來,如實而知,亦給與如實的引導。
偈云: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
又偈:
恆為一切,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
又偈: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
這是說,佛說一味法,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為一人說法是如此,為眾多人說法也是如此,均以平等心為每一個眾生平等說法。
所謂平等說法,乃如以一味雨,普潤眾生,眾生可以有不同的生性,不同的喜愛,正像叢林中的草木一般,有大有小,有高有矮,各各不同,但是天降的雨水是平等普施的。一切卉草樹木,同沾一味的雨水,不論得多得少,雨水就是雨水。因此佛陀說法,但教菩薩法,雖有二乘、三乘不同根機的眾生,獲得法益有深淺多少,法味卻只有一味。若能體會到世尊說法的大悲願心,不論是二乘人或三乘人,都會很容易迴小向大,會三乘法歸一佛乘了。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5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何謂大乘?
曾仕強頻道儒道易行
原創: 大道易行 中國式管理語錄 昨天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
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岩的啟示》、《長安家風》、《易經的智慧》等100餘部著作,正式出版的音像製品達100萬分鐘以上,受眾數以億記,並惠及數千萬家庭。
曾老自1990年第一次大陸講學,到2016年因病住院治療,大陸講學近27年,現場講座千餘場,多次登上央視講台傳播文化、弘揚道統;他所提出的中國式管理理論,讓我們充滿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他的系列講座《易經的奧秘》揭開了《易經》神秘的面紗,在百家講壇一經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即在全國瞬間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是他讓大道之源的《易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人們明白了:
《易經》不是迷信,
說陰陽五行、說一陰一陽是道
肯定就是這個說法(無常常),已確認
全文:https://kknews.cc/news/a44gvzn.html
原創: 大道易行 中國式管理語錄 昨天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
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岩的啟示》、《長安家風》、《易經的智慧》等100餘部著作,正式出版的音像製品達100萬分鐘以上,受眾數以億記,並惠及數千萬家庭。
曾老自1990年第一次大陸講學,到2016年因病住院治療,大陸講學近27年,現場講座千餘場,多次登上央視講台傳播文化、弘揚道統;他所提出的中國式管理理論,讓我們充滿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他的系列講座《易經的奧秘》揭開了《易經》神秘的面紗,在百家講壇一經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即在全國瞬間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是他讓大道之源的《易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人們明白了:
《易經》不是迷信,
在三界六道
說陰陽五行、說一陰一陽是道
肯定就是這個說法(無常常),已確認
全文:https://kknews.cc/news/a44gvzn.html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253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大乘?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0期 2008年10月刊
繼續介紹下面一個“虛空波羅蜜”,“虛空”是個形容詞,“虛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在佛教界常會把虛空當成一個東西,其實虛空只是一個形容詞。假設說“心如虛空”,並不是說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難道提起正念與智慧也不要嗎?所以真正的虛空是什麼?它是形容包容性非常大,無限大,再多也能包容,沒有也不會感覺空虛,這就叫虛空。如果照字面上來解釋,“虛”是不實,“空”是“有”的相反,也就是一種不實在的現象。“有”肯定是有的現象,這不實在的現象就是一種虛空之相,而我們要怎麼去認識它?其實就像看天上的虛空一樣,你們看天上的虛空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有人說天是藍顏色的,那為什麼有時候變成灰色了?可見天空的現象瞬息萬變,叫人很難去確定是什麼?其實問題不是從虛空的樣子上面著手,而是要從虛空中所顯現的那些東西來看。比如在虛空中能看到太陽,就說虛空中有太陽?其實虛空本身並沒有太陽;月亮、星星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看到“風、雲、雨、電”顯現在虛空中的時候,看起來都是“有”,事實上並不是實在的有。
依於這種道理來看“煩惱或菩提”,請問人在什麼時候會有煩惱?一定是煩惱顯現的時候,那究竟我們有多少煩惱呢?如果你說我有好多煩惱,請問你把這個煩惱裝在哪裏?為什麼不會感覺它的擁擠?而且那麼多煩惱,為什麼平常不起煩惱的時候很自在?其實我的“本來”就像虛空一樣,所以說虛空只是一種形容,就像當天空顯現日、月、星辰,風、雲、雨、電的時候,就有一個虛空的存在,如果沒有虛空的存在,請問這些日、月、星辰,風、雲、雨、電存在哪裏?一個人有煩惱了,才會有“我”的現象,如果煩惱沒有顯現的時刻是個什麼相?依煩惱而言,它是個虛空相,事實上是不是沒有煩惱呢?其實這種虛空是形容我本來並沒有什麼,可是不能夠說“我”完全沒有,因為當它顯現的時候就有了,而不顯現的時候就像虛空一樣,所以這個虛空,只是個形容詞,有“比喻”、“好像”的意思。
若問“虛空波羅蜜”究竟是什麼方法呢?不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問題,比如說你以念佛做為修行法門,那麼其他方法是不是都不好?其實你只是不喜歡而已,並不表示人人都不喜歡,所以我們常常會把人定位在:如果要學佛,最好的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那就變成所有的人都擺在一個念阿彌陀佛的“有”上,如果那個人說我不喜歡念「阿彌陀佛」,我感覺念「觀世音菩薩」比較順口,我一念阿彌陀佛簡直不自在,那你說他究竟是業重還是業輕呢?其實這些都還是一個“我”的現象,所以“我”本來是一個虛空之相,是由於經過污染執著或者造作修養而顯現出不同的現象,比如業有業的我,道有道的我,笨有笨的我,聰明有聰明的我,一定是要顯現的時候才能確定,在未顯現肯定之前那是一種虛空之相,虛空的方法是要這麼去認識,也就是這樣去認識,完成的才叫做“虛空波羅蜜”,不是有一個波羅蜜像虛空,千萬不要搞錯了;是這種顯現出來之後,去發現它就像虛空一樣,這一種叫做“虛空波羅蜜”。
當然,概念上知道了虛空的道理,但有一個問題── “我” 怎麼樣才能顯現虛空呢?好比煩惱來了,我告訴自己不要煩惱,是不是煩惱就成為虛空了?其實還是煩惱,那要怎樣才能到達虛空之相?就須面對煩惱、認識煩惱、了解煩惱,而後把煩惱化解,如此一來,那個“我”不是又恢復到虛空之相了嗎?原來的“有”不存在了,當然煩惱就消失了;煩惱一消失,現在的“我”是什麼,你說得出來嗎?可見“我”是要有一個東西顯現才能肯定;好比:我喜歡、我討厭.....,如果根本沒有什麼討厭、歡喜的情緒,這時的“你”是個什麼樣的現象?可見“我”顯現的時刻,是一個暫時的“有”;同理如果問題化解了,現象消失了,那個“我”不是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這種現象就是虛空的現象,所以“虛”是不實在的;“空”是空掉原有的有,從這個基本道理可以反應出:煩惱本來就不是一個實在的“有”,你說你很煩惱,請問你是什麼地方煩惱?能不能說出來?所謂的心情是擺在什麼位置呢?就算煩惱,心情不好,都是暫時性的,因為你不可能永遠都在煩惱?就算有煩惱還是有化解的時刻,至少可以暫時放下或者轉移注意力,譬如去找點事做,但那只是把煩惱的“我”暫時放一邊,問題的本身並沒有解決,因為那個工作的“我”還是一個有相,不是一個虛空的相,那要什麼時候“工作的我”、“煩惱的我”、種種的“我”都不顯現?很簡單,就是心平氣和的時候,那就像虛空一樣,如此說來你就會瞭解什麼叫做“虛空波羅蜜”了。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0期 2008年10月刊
繼續介紹下面一個“虛空波羅蜜”,“虛空”是個形容詞,“虛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在佛教界常會把虛空當成一個東西,其實虛空只是一個形容詞。假設說“心如虛空”,並不是說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難道提起正念與智慧也不要嗎?所以真正的虛空是什麼?它是形容包容性非常大,無限大,再多也能包容,沒有也不會感覺空虛,這就叫虛空。如果照字面上來解釋,“虛”是不實,“空”是“有”的相反,也就是一種不實在的現象。“有”肯定是有的現象,這不實在的現象就是一種虛空之相,而我們要怎麼去認識它?其實就像看天上的虛空一樣,你們看天上的虛空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有人說天是藍顏色的,那為什麼有時候變成灰色了?可見天空的現象瞬息萬變,叫人很難去確定是什麼?其實問題不是從虛空的樣子上面著手,而是要從虛空中所顯現的那些東西來看。比如在虛空中能看到太陽,就說虛空中有太陽?其實虛空本身並沒有太陽;月亮、星星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看到“風、雲、雨、電”顯現在虛空中的時候,看起來都是“有”,事實上並不是實在的有。
依於這種道理來看“煩惱或菩提”,請問人在什麼時候會有煩惱?一定是煩惱顯現的時候,那究竟我們有多少煩惱呢?如果你說我有好多煩惱,請問你把這個煩惱裝在哪裏?為什麼不會感覺它的擁擠?而且那麼多煩惱,為什麼平常不起煩惱的時候很自在?其實我的“本來”就像虛空一樣,所以說虛空只是一種形容,就像當天空顯現日、月、星辰,風、雲、雨、電的時候,就有一個虛空的存在,如果沒有虛空的存在,請問這些日、月、星辰,風、雲、雨、電存在哪裏?一個人有煩惱了,才會有“我”的現象,如果煩惱沒有顯現的時刻是個什麼相?依煩惱而言,它是個虛空相,事實上是不是沒有煩惱呢?其實這種虛空是形容我本來並沒有什麼,可是不能夠說“我”完全沒有,因為當它顯現的時候就有了,而不顯現的時候就像虛空一樣,所以這個虛空,只是個形容詞,有“比喻”、“好像”的意思。
若問“虛空波羅蜜”究竟是什麼方法呢?不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問題,比如說你以念佛做為修行法門,那麼其他方法是不是都不好?其實你只是不喜歡而已,並不表示人人都不喜歡,所以我們常常會把人定位在:如果要學佛,最好的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那就變成所有的人都擺在一個念阿彌陀佛的“有”上,如果那個人說我不喜歡念「阿彌陀佛」,我感覺念「觀世音菩薩」比較順口,我一念阿彌陀佛簡直不自在,那你說他究竟是業重還是業輕呢?其實這些都還是一個“我”的現象,所以“我”本來是一個虛空之相,是由於經過污染執著或者造作修養而顯現出不同的現象,比如業有業的我,道有道的我,笨有笨的我,聰明有聰明的我,一定是要顯現的時候才能確定,在未顯現肯定之前那是一種虛空之相,虛空的方法是要這麼去認識,也就是這樣去認識,完成的才叫做“虛空波羅蜜”,不是有一個波羅蜜像虛空,千萬不要搞錯了;是這種顯現出來之後,去發現它就像虛空一樣,這一種叫做“虛空波羅蜜”。
當然,概念上知道了虛空的道理,但有一個問題── “我” 怎麼樣才能顯現虛空呢?好比煩惱來了,我告訴自己不要煩惱,是不是煩惱就成為虛空了?其實還是煩惱,那要怎樣才能到達虛空之相?就須面對煩惱、認識煩惱、了解煩惱,而後把煩惱化解,如此一來,那個“我”不是又恢復到虛空之相了嗎?原來的“有”不存在了,當然煩惱就消失了;煩惱一消失,現在的“我”是什麼,你說得出來嗎?可見“我”是要有一個東西顯現才能肯定;好比:我喜歡、我討厭.....,如果根本沒有什麼討厭、歡喜的情緒,這時的“你”是個什麼樣的現象?可見“我”顯現的時刻,是一個暫時的“有”;同理如果問題化解了,現象消失了,那個“我”不是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這種現象就是虛空的現象,所以“虛”是不實在的;“空”是空掉原有的有,從這個基本道理可以反應出:煩惱本來就不是一個實在的“有”,你說你很煩惱,請問你是什麼地方煩惱?能不能說出來?所謂的心情是擺在什麼位置呢?就算煩惱,心情不好,都是暫時性的,因為你不可能永遠都在煩惱?就算有煩惱還是有化解的時刻,至少可以暫時放下或者轉移注意力,譬如去找點事做,但那只是把煩惱的“我”暫時放一邊,問題的本身並沒有解決,因為那個工作的“我”還是一個有相,不是一個虛空的相,那要什麼時候“工作的我”、“煩惱的我”、種種的“我”都不顯現?很簡單,就是心平氣和的時候,那就像虛空一樣,如此說來你就會瞭解什麼叫做“虛空波羅蜜”了。
-
- 文章: 105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何謂大乘?
印順法師:不思議解脫、入法界、普賢行願
《華嚴經》的最後一品,有三種名稱:一、龍樹的《大智度論》,稱之為《不可思議解脫經》,這是表示與一般聲聞乘不同,從入世無礙的作用上說。聲聞者以為世間的生死是繫縛,出世的涅槃是解脫,截然不同;解脫非擺脫一切不可,要從厭苦離欲中得來。大乘解脫,恰好針對這一點,所以說生死是如幻性空的;空所以是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既然一切法性空而本性解脫的,那就無所謂繫縛,繫縛是自討苦吃。這樣,在體悟性空如幻的聖者,固然觸處無礙不妨入世度眾生,就是初學者,也不妨在世間事業的進修上達到解脫,用不著厭離世間去隱遁山林,急求不受後有的解脫。生死與涅槃的藩籬,就此打通;大乘的積極入世精神,也從此確立。本品的善知識,各有一種解脫門(一部分叫般若的、叫三昧的、叫陀羅尼的,其實都是解脫法門),在自行化他上,活潑潑的自由自在。這在聲聞的解脫論看來,實在不可思議!
晉譯與唐譯,都標名〈入法界品〉,這是從悟境上說。法界是什麼?依古人的解說,界有類與因二義。類,是普遍的類性。類性可以有種種,但最高無上的類性,是一味平等的空寂性。因,是生起的所依性。有人從事相方面說,界是種子;有人從理性方面說,界是緣生法所依的必然法則。大乘中除了種子以外,把這兩個意義統一了——一味平等的空寂性,是一切法的普遍理性,也是一切法的所依性。所以一方面「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即是寂滅性」;一方面又是「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同時,眾生覺了法界,有清淨的聖道生起,所以又說法界是聖法的因,這是大乘法界的本義。後來,有人從聖法所依因的見解,羼入了種子能生性的見地,於是乎平等法界有能生淨法的淨能了,但這是種子思想盛行以後的事。本品的法界,是大乘本義的。法界一味平等,沒有差別可說,一直到善財在普賢道場中,也還是說在平等法界中修習普賢行願。悟入法界,不可以說有種種,但從能依性、差別性的如幻相說,不妨分為次第三法界,這是一般佛弟子的共同體驗。第一、觀緣起是性空的,到悟入平等法界的時候,幻相都不現了。第二、在不礙性空中幻相現前,但又側重幻相了。〈十地品〉說八地得無生忍,如來勸他出定,這才現起如幻三昧,就是這兩個階段。第三、空寂與幻現,達到最徹底與最均衡,這是究竟的佛境了。雖可以分為三階,法界的平等無差別,還是不容分劃。善財再見文殊,進入普門城的時候,是悟入平等法界。到見普賢時,那又進入第二階段,從空出假,修嚴土化生的普賢行了。
「四十華嚴」,叫做〈普賢行願品〉,這是從利他得名。願是志願,行是實行,大乘的行願,也與聲聞不同。聲聞是不諱言自利的,他們的目的在逮得己利,所以是己利行(獨善)。大乘呢,不但自利,還要利他;這自他兼濟的菩薩行,叫普賢行。普是平等的、普遍的,所以大乘的普賢行,不但是質的,還是量的。一切眾生成佛,才是普賢行的究竟。論起來,普賢行是徹始徹終的大乘行,但初學菩薩還不夠普賢,行願二字又不大適用於究竟佛果,所以本品的普賢行、普賢地、普賢道場,特別是指從空寂起幻相、廣行菩薩行說的。雖這麼說,未入普賢地以前的菩薩行願,也不出普賢行願以外;究竟佛果,又只是普賢行願的究竟圓滿。所以本品說了普賢行願,從因圓顯果滿,不再談佛果了。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93_040
《華嚴經》的最後一品,有三種名稱:一、龍樹的《大智度論》,稱之為《不可思議解脫經》,這是表示與一般聲聞乘不同,從入世無礙的作用上說。聲聞者以為世間的生死是繫縛,出世的涅槃是解脫,截然不同;解脫非擺脫一切不可,要從厭苦離欲中得來。大乘解脫,恰好針對這一點,所以說生死是如幻性空的;空所以是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既然一切法性空而本性解脫的,那就無所謂繫縛,繫縛是自討苦吃。這樣,在體悟性空如幻的聖者,固然觸處無礙不妨入世度眾生,就是初學者,也不妨在世間事業的進修上達到解脫,用不著厭離世間去隱遁山林,急求不受後有的解脫。生死與涅槃的藩籬,就此打通;大乘的積極入世精神,也從此確立。本品的善知識,各有一種解脫門(一部分叫般若的、叫三昧的、叫陀羅尼的,其實都是解脫法門),在自行化他上,活潑潑的自由自在。這在聲聞的解脫論看來,實在不可思議!
晉譯與唐譯,都標名〈入法界品〉,這是從悟境上說。法界是什麼?依古人的解說,界有類與因二義。類,是普遍的類性。類性可以有種種,但最高無上的類性,是一味平等的空寂性。因,是生起的所依性。有人從事相方面說,界是種子;有人從理性方面說,界是緣生法所依的必然法則。大乘中除了種子以外,把這兩個意義統一了——一味平等的空寂性,是一切法的普遍理性,也是一切法的所依性。所以一方面「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即是寂滅性」;一方面又是「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同時,眾生覺了法界,有清淨的聖道生起,所以又說法界是聖法的因,這是大乘法界的本義。後來,有人從聖法所依因的見解,羼入了種子能生性的見地,於是乎平等法界有能生淨法的淨能了,但這是種子思想盛行以後的事。本品的法界,是大乘本義的。法界一味平等,沒有差別可說,一直到善財在普賢道場中,也還是說在平等法界中修習普賢行願。悟入法界,不可以說有種種,但從能依性、差別性的如幻相說,不妨分為次第三法界,這是一般佛弟子的共同體驗。第一、觀緣起是性空的,到悟入平等法界的時候,幻相都不現了。第二、在不礙性空中幻相現前,但又側重幻相了。〈十地品〉說八地得無生忍,如來勸他出定,這才現起如幻三昧,就是這兩個階段。第三、空寂與幻現,達到最徹底與最均衡,這是究竟的佛境了。雖可以分為三階,法界的平等無差別,還是不容分劃。善財再見文殊,進入普門城的時候,是悟入平等法界。到見普賢時,那又進入第二階段,從空出假,修嚴土化生的普賢行了。
「四十華嚴」,叫做〈普賢行願品〉,這是從利他得名。願是志願,行是實行,大乘的行願,也與聲聞不同。聲聞是不諱言自利的,他們的目的在逮得己利,所以是己利行(獨善)。大乘呢,不但自利,還要利他;這自他兼濟的菩薩行,叫普賢行。普是平等的、普遍的,所以大乘的普賢行,不但是質的,還是量的。一切眾生成佛,才是普賢行的究竟。論起來,普賢行是徹始徹終的大乘行,但初學菩薩還不夠普賢,行願二字又不大適用於究竟佛果,所以本品的普賢行、普賢地、普賢道場,特別是指從空寂起幻相、廣行菩薩行說的。雖這麼說,未入普賢地以前的菩薩行願,也不出普賢行願以外;究竟佛果,又只是普賢行願的究竟圓滿。所以本品說了普賢行願,從因圓顯果滿,不再談佛果了。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93_040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2539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