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燈錄》卷一
臨濟獨承拈花之旨
余常想世尊四十九年 所說之法,真可謂婆心極矣。惟有獨尊一語,惟臨濟公能繼之。直指與人,當下即佛,孰有能似之者乎?而後人絕口不言,余不能解其何故也。試問千七百語句,有能如此直指者否?或曰:後代反說、側說,或遠引,或近譬,要引人起疑自悟,非可一概直指。惟此等說一出,將明明白白光天化日之下,弄成一個風雲世界。初祖西來直指之意為何?乃竟置世尊之言于東流耶。
臨濟公 說法道人、聽法道人、無依道人、無事道人、是諸佛之母等語,一說再說,又說又說,反複叮咛,而後代亦絕口不言者,余更不解其為何故也。
難道直指 反不足重,而旁敲側引 為足重耶?震旦在達摩前,都是漸修漸悟之學。
後西來直指,才有大乘之器。初祖之言具在,試問能愈于獨尊之直指乎?
能愈于說法道人之直指乎?善學者可以參而悟矣。
惟有獨尊一語,惟臨濟公能繼之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卷一
覺悟此我名曰佛
前節萬一兩字 要分明清楚,此我才徹而不疑。
所謂萬者 乃起念以後事也,不能不謂之萬。起佛念則佛,起菩薩、聲聞、緣覺念,則菩薩、聲聞、緣覺,起人、天、阿修羅及三途之念,則不能不人天等等也,大家都在這裡。若不起念,誰敢名他是佛 是菩薩等等。
所謂一者,乃未起念以前事也。一即是萬者,相雖有萬,而無不是一之所形。萬即是一者,理雖居一 而無不是萬之所託。然又不可相混者,在桃名紅,在李名白,不可說紅白雖異 而其色則一也,呼之曰色而已。不必問其紅白,可乎不可乎?
蓋此我 說事說理、說境說物愈明白、愈清楚、愈安妥固是。然其無說時,混合萬物,渾淪天地至寂滅為樂之際,則始能毫無疑滲也。
此我自覺明空昧以後,得八萬四千煩惱病,又能發八萬四千陀羅尼藥,以治煩惱之病。
前已有恆河沙數之人 並無一病,亦不須藥。一悟此我,即安坐還覺明空昧以前,名之曰古佛。
後因藥治病,病癒棄藥成佛去,亦有恆河沙數。
而今戀病不捨,戀藥不捨,並不知有藥,亦不知有病,而以病為樂者,亦有恆河沙數。
常獨坐觀我之我,觀一切修道未成之我,及一切眾生之我,亂起亂滅,不知為些什麼?皆可發一笑。
覺悟此我名曰佛
前節萬一兩字 要分明清楚,此我才徹而不疑。
所謂萬者 乃起念以後事也,不能不謂之萬。起佛念則佛,起菩薩、聲聞、緣覺念,則菩薩、聲聞、緣覺,起人、天、阿修羅及三途之念,則不能不人天等等也,大家都在這裡。若不起念,誰敢名他是佛 是菩薩等等。
所謂一者,乃未起念以前事也。一即是萬者,相雖有萬,而無不是一之所形。萬即是一者,理雖居一 而無不是萬之所託。然又不可相混者,在桃名紅,在李名白,不可說紅白雖異 而其色則一也,呼之曰色而已。不必問其紅白,可乎不可乎?
蓋此我 說事說理、說境說物愈明白、愈清楚、愈安妥固是。然其無說時,混合萬物,渾淪天地至寂滅為樂之際,則始能毫無疑滲也。
此我自覺明空昧以後,得八萬四千煩惱病,又能發八萬四千陀羅尼藥,以治煩惱之病。
前已有恆河沙數之人 並無一病,亦不須藥。一悟此我,即安坐還覺明空昧以前,名之曰古佛。
後因藥治病,病癒棄藥成佛去,亦有恆河沙數。
而今戀病不捨,戀藥不捨,並不知有藥,亦不知有病,而以病為樂者,亦有恆河沙數。
常獨坐觀我之我,觀一切修道未成之我,及一切眾生之我,亂起亂滅,不知為些什麼?皆可發一笑。
-
- 文章: 5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卷一
諸經無不直指,獨《楞嚴》更明白,至八還雲:不汝還者,非汝而誰?蓋言彼可還者皆已還去,今還不去者 惟有此我。一明此我,則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常住真心 以至大佛頂 皆是此我之尊號尊稱。
然不過人人所有之我而已。因富樓那問 大地山河從何而生,世尊遂序 出根源雲,當日未有大地之先,只有這我一片真空。真空即真我也。蓋此我 無有形相故曰空。然此空即是我,又至實至真,故曰真空。
此真空之我,求其來處 並無來處,亦並無生處。
若有來處,則有方所。若有生處,則不能號為至尊。普照三千大世界,惟此一真我而已。
然此我非一,若說是一,則今日何得有此不可說 不可說之數之人?
若說是萬,則何得又云 本同一體。要於此細參。分分明明。萬還他萬。一還他一,一即是萬,萬即是一。
然又不可一混於萬,萬混於一,清清楚楚,才能放心。
當此混同 真空之時,並無佛與眾生之名,亦並無佛與眾生。大家都在 這無聲無臭之中、如如不動之際,大好一寂滅道場,豈不樂哉?豈不快哉?
無奈大家 都迷而不肯安分,無福受用 此大好道場。都在那寂滅之中 若有所感,一動一動的發出一微芒 纖細之覺。此覺非等覺妙覺 大覺圓覺,乃本我本覺中 稍有一點趨向者,然已將離乎本覺矣。
積覺生明,明者明明有此一覺也,非有他物 可以明之也。
積明生空,因明久則若似乎有目 而可前望者,然望去則惟空而已。此際真空 已變為頑空,蓋因明之故也。生死之根基於此。
因望而見有空,然空中 毫無一物,惟見一片昏昧而已。此乃大家之我 不安本分、迷而攀緣之相也,所謂覺、明、空、昧是也。
由此愈不安分,則發念亂想,即亂想 亦不過空昧。久之則因想生氣,氣盛力大則成風,風有來往進退,進則為陽,退則為陰,吹來吹去 遂吹出一物,漸漸堅實而為金,即此天也。
風與金 摩則生光明,謂之曰火。
火上燒金則生水,水下降而有渣滓,則成土,土與水交則生木。
此世尊所論五行,天地山河人物 所由生也,世亦有知之者乎。
大家念想乘此五行,攀緣四大,遂有此身。
至於今日,乃忘卻都是此我 在覺明空昧以前 不肯安分,遂流落不堪如此。
其成就過去諸佛,不過先吾人而發悟,得以早還故里。
其始在覺明空昧時,與吾人一體 有何奇異?人能明此經文,則不能不悟此我。
而何以自世尊開示後 再無人繼起,埋沒世尊 指人歸家之路。
靈利人一悟,當下即可 超出覺明以前,端坐受用,哪有這許多修證之事,絮叨可厭。
諸經無不直指,獨《楞嚴》更明白,至八還雲:不汝還者,非汝而誰?蓋言彼可還者皆已還去,今還不去者 惟有此我。一明此我,則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常住真心 以至大佛頂 皆是此我之尊號尊稱。
然不過人人所有之我而已。因富樓那問 大地山河從何而生,世尊遂序 出根源雲,當日未有大地之先,只有這我一片真空。真空即真我也。蓋此我 無有形相故曰空。然此空即是我,又至實至真,故曰真空。
此真空之我,求其來處 並無來處,亦並無生處。
若有來處,則有方所。若有生處,則不能號為至尊。普照三千大世界,惟此一真我而已。
然此我非一,若說是一,則今日何得有此不可說 不可說之數之人?
若說是萬,則何得又云 本同一體。要於此細參。分分明明。萬還他萬。一還他一,一即是萬,萬即是一。
然又不可一混於萬,萬混於一,清清楚楚,才能放心。
當此混同 真空之時,並無佛與眾生之名,亦並無佛與眾生。大家都在 這無聲無臭之中、如如不動之際,大好一寂滅道場,豈不樂哉?豈不快哉?
無奈大家 都迷而不肯安分,無福受用 此大好道場。都在那寂滅之中 若有所感,一動一動的發出一微芒 纖細之覺。此覺非等覺妙覺 大覺圓覺,乃本我本覺中 稍有一點趨向者,然已將離乎本覺矣。
積覺生明,明者明明有此一覺也,非有他物 可以明之也。
積明生空,因明久則若似乎有目 而可前望者,然望去則惟空而已。此際真空 已變為頑空,蓋因明之故也。生死之根基於此。
因望而見有空,然空中 毫無一物,惟見一片昏昧而已。此乃大家之我 不安本分、迷而攀緣之相也,所謂覺、明、空、昧是也。
由此愈不安分,則發念亂想,即亂想 亦不過空昧。久之則因想生氣,氣盛力大則成風,風有來往進退,進則為陽,退則為陰,吹來吹去 遂吹出一物,漸漸堅實而為金,即此天也。
風與金 摩則生光明,謂之曰火。
火上燒金則生水,水下降而有渣滓,則成土,土與水交則生木。
此世尊所論五行,天地山河人物 所由生也,世亦有知之者乎。
大家念想乘此五行,攀緣四大,遂有此身。
至於今日,乃忘卻都是此我 在覺明空昧以前 不肯安分,遂流落不堪如此。
其成就過去諸佛,不過先吾人而發悟,得以早還故里。
其始在覺明空昧時,與吾人一體 有何奇異?人能明此經文,則不能不悟此我。
而何以自世尊開示後 再無人繼起,埋沒世尊 指人歸家之路。
靈利人一悟,當下即可 超出覺明以前,端坐受用,哪有這許多修證之事,絮叨可厭。
-
- 文章: 5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六十一則 幹峰一畫
示衆雲。曲說易會。一手分付。直說難會。十字打開。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不信試舉。看
舉。僧問幹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
路頭在甚麽處(快馬不如鈍坑)
峰以拄杖一畫雲。在這裏(且信一半)
僧舉。問雲門(疑則別參)
門雲。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乞漢語)
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會麽會麽(恁麽解說更難理會)
師雲。越州幹峰禅師。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在甚麽處。此問本出楞嚴經第五。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門戶 在甚麽處。若依經解此義。如來自說。與圓通張本。第六卷中。文殊方揀圓通也。
若衲僧分上。天童曾道。十方無壁落。從本來元沒遮欄。四面亦無門。只這裏便是入處。
所以幹峰一畫雲。在這裏。不知者往往喚。作幹峰與這僧指路。不然道。與這僧畫斷 更不他遊。決不是這個道理。爾不見。雲門注解得。八米九糠。
黃龍南雲。幹峰一期指路。曲為初機。雲門乃通其變。故使後人不倦。
萬松道。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陸沈。雲門久在幹峰曹山疏山。這僧謂必知幹峰用處。故求請益。若卻用幹峰針線。乃系驢橛也。忽然拈出睦州秦時[車*度]辂鑽。只得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這僧不會幹峰意。雲門別與一條活路。大似潑油救火。鼓扇消冰。
竹庵早曾點破。頌雲。
幹峰不用指陳。雲門休打骨董。
自然東海鯉魚。築著帝釋鼻孔。
竹庵更比雲門。忒曬慈悲。人越難會。不如。天童于冷眼不防卻較些子。
頌曰
入手還將死馬醫(下霹雳手用狼虎藥)
返魂香欲起君危(揭棺救死別有神方)
一期拶出通身汗(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方信侬家不惜眉(和頂[寧*頁]沒卻)
師雲。幹峰死馬醫。醫不可。這僧已是 喪身失命底人。雲門收得返魂香。能令已死者再蘇。
拾遺傳。漢延和元年。西胡月氏(音之)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色如桑椹。至始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香焚之。其死未三日皆活。香氣三月不歇。香出聚窟洲人鳥山。樹如楓。香聞數裏。名返魂樹。伐根玉釜 煮汁黑粘。一名驚精魂。二名返生。三名振檀。四名卻死。
天童小參雲。十分收得返魂香。一等來撾塗毒鼓。雲門一落索。天童道。是返魂香。諸方變為塗毒鼓。直教轉身吐氣不得。把斷咽喉。塞卻鼻孔。也百體汗流一場。
志公雲。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熱病得汗。雖然萬松眉毛有幾莖
本性元空。熱病得汗。
示衆雲。曲說易會。一手分付。直說難會。十字打開。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不信試舉。看
舉。僧問幹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
路頭在甚麽處(快馬不如鈍坑)
峰以拄杖一畫雲。在這裏(且信一半)
僧舉。問雲門(疑則別參)
門雲。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乞漢語)
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會麽會麽(恁麽解說更難理會)
師雲。越州幹峰禅師。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在甚麽處。此問本出楞嚴經第五。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未審路頭門戶 在甚麽處。若依經解此義。如來自說。與圓通張本。第六卷中。文殊方揀圓通也。
若衲僧分上。天童曾道。十方無壁落。從本來元沒遮欄。四面亦無門。只這裏便是入處。
所以幹峰一畫雲。在這裏。不知者往往喚。作幹峰與這僧指路。不然道。與這僧畫斷 更不他遊。決不是這個道理。爾不見。雲門注解得。八米九糠。
黃龍南雲。幹峰一期指路。曲為初機。雲門乃通其變。故使後人不倦。
萬松道。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陸沈。雲門久在幹峰曹山疏山。這僧謂必知幹峰用處。故求請益。若卻用幹峰針線。乃系驢橛也。忽然拈出睦州秦時[車*度]辂鑽。只得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這僧不會幹峰意。雲門別與一條活路。大似潑油救火。鼓扇消冰。
竹庵早曾點破。頌雲。
幹峰不用指陳。雲門休打骨董。
自然東海鯉魚。築著帝釋鼻孔。
竹庵更比雲門。忒曬慈悲。人越難會。不如。天童于冷眼不防卻較些子。
頌曰
入手還將死馬醫(下霹雳手用狼虎藥)
返魂香欲起君危(揭棺救死別有神方)
一期拶出通身汗(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方信侬家不惜眉(和頂[寧*頁]沒卻)
師雲。幹峰死馬醫。醫不可。這僧已是 喪身失命底人。雲門收得返魂香。能令已死者再蘇。
拾遺傳。漢延和元年。西胡月氏(音之)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色如桑椹。至始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香焚之。其死未三日皆活。香氣三月不歇。香出聚窟洲人鳥山。樹如楓。香聞數裏。名返魂樹。伐根玉釜 煮汁黑粘。一名驚精魂。二名返生。三名振檀。四名卻死。
天童小參雲。十分收得返魂香。一等來撾塗毒鼓。雲門一落索。天童道。是返魂香。諸方變為塗毒鼓。直教轉身吐氣不得。把斷咽喉。塞卻鼻孔。也百體汗流一場。
志公雲。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熱病得汗。雖然萬松眉毛有幾莖
本性元空。熱病得汗。
-
- 文章: 5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獅子常君
無始無明 又名根本無明,乃我人無始以來,由一念不覺,在本來靈明空寂的性覺體上,所生出之顛倒妄想也。由本來之無生,而妄見有生;由本來之不滅,而妄見有滅。如此複有生死輪回,六道遷轉,長墮苦海,無有了期,把個大好的天真佛 埋沒在六道裏,甯不冤乎?
其實無明 與真如原是一體,是以六祖慧能大師 直言相告:“煩惱即菩提。”既然煩惱與菩提不二,後世參禅、學禅、悟禅之輩 亦明的個中道理,人人皆說也說得,道也道得,可為什麽對于菩提正覺 總是難以真實證入呢?
只為吾人被無明遮蔽太久,起心動念,舉手投足,無一時、無一刻 不在顛倒中。人的思想、思維有其慣性,錯誤地、顛倒地事物接觸久了,就會習以為常,反而會以為 它本來就是如此,只有這樣才是正確、正常的。
比如我們的眼睛看物,外面的影像 經過眼內玻璃晶體的反射,落在視網膜上的圖象 是顛倒的,原本在上的投射到下邊,本來在下的 反而變成為上。但是由于我們 從一出生就是如此,早已習慣顛倒了,如果你讓他把上下倒過來,他反而會手足無措。這個無始的無明 也是如此,因為長久以來顛倒慣了,錯誤的觀點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你就是讓他抛棄、放下,他都不知道 應該如何去放,如何去下手。由于這種習慣,本來是無明顛倒,我們會覺得是必然的、合理的,因為它符合 我們邏輯思維的習慣;本來是真如實性,因為不符合我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反而被抵制、排斥和否定。
所以說知道煩惱即菩提,放下即解脫,這是一回事,而能否證得 這個看似簡單,其實無比深奧的道理,又是另外一回事。古人總是從心地上 直接指示,告訴你“那個”就是你的真如佛性,就是你的主人公,可能夠當下契入、直面承當的又有幾人?
當今之世,痛念生死、渴望解脫之士 日漸多矣,但許多人 勤苦經年,或念佛、參禅、修密,或研習教理、深入經藏,雖已明了 如來所宣示之解脫路徑,于世尊出世之本懷 已然洞悉領悟,而終不能打破漆桶,脫離樊籠。曾有同門道友問于在下:我知道這個起心動念的 就是我的自性,它無時無刻 不在我面門放光;我也知道說幾句 相似的話不做數,要真有所證才算數。可我前前後後 忙了這麽多年,這個明明近在眼前的東西,為什麽就是見不到呢?
其實不光是他們 有此等困惑,就是本人也曾多年深困其中。初學佛時 對佛經中的道理,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那麽一個階段,我感到自己 已經通達了佛陀的言教,我已經悟到了禅!因為不管是經上說的,還是祖師講的,我都已經基本理解,已經大體明了啦!那時受我慢心的驅使,常常自诩是禅的根器,是大乘種子,看別人皆為小根小器,只配念佛修淨土。如此經過了 不長的時間,內心漸漸生出 幾分說不出的疑問和疑惑,對于過去那些 似乎已經明白的問題,不知為何漸漸地又不那麽明白了,本來明明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教理去解釋的,明明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可是現在 不但不能將其消除,反而一天強似一天,一日重似一日。于是把心中 這些解不開謎團記下來,定期找到皈依師父請教,可師父講的 並未超出自己理解的之外,看起來雖然很有道理,但是並未能從根本上消除我內心的疑惑。這就象一個少時離家的遊子,以為自己出生以來始終在飄泊四方,從不知曉在這個世界 還有個曾經生我養我的家,某日偶然聽到別人的指點,知道自己不但曾經有過一個家,而且知道了回家的路途。按照別人指點的道路,果然找到了闊別已久的家,經曆了最初的喜悅後,
卻發現這所房子 既沒有門,也沒有窗戶,前後探察,左右遊走,使出渾身解術 而始終無法入內。如此過了一、二年,心中的困惑日甚一日,常從心底問自己 這世界如許大,有誰能為我解惑?有誰能為我除疑?用寢食難安 來形容當時愁苦的心境,毫不為過。那時我常常自嘲:原來畫餅 果然不能充饑,僅憑幾分理解和明白如何能消得煩惱!如何能敵得生死!過去心裏面 總有幾分輕視淨土,以為那不過是接引鈍根小機的方便法,上根利器只要認得 自性即可照破生死,自是不必定要佛來接引的。到此時才發現 自己原來就象個落水人,淨土就是落水人手中 最後的救命的稻草,除了念佛以求生淨土以為,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麽法子能救得自己。自是又遂棄禅而入淨,再以後方領悟禅、淨名雖異而體相同,既可開一為三,亦可會三歸一,皆為如來化度群蒙之方便也。
對無始無明,昔年諾那活佛 曾作過形象的比喻:這個無明 就象一個厚厚的、沒有口的玻璃瓶,瓶裏包裹著的空氣 本來與外面的空氣是一樣的,因為被瓶子隔住了,所以不能互相會合。他說這瓶中的空氣 好比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妄心,瓶外的空氣 就如同無生無滅的真如佛性,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能認清自心 本具的真如佛性,就因為有個象玻璃瓶一樣的無始無明 從中障礙。玻璃瓶打破了,內外空氣 即可以互相融合,無明打破了,我們的妙明真心 也可以當下現前。
假如沒有人告訴我們,說這個瓶子裏外的空氣是一樣的,我們一定會以為 它們彼此是互不相幹的。如果祖師沒有告訴我們,說煩惱即是菩提,我們又如何知道 煩惱與菩提原本不二呢?即使知道瓶子內外的空氣是一樣的,只要不打破這個瓶子,兩邊的空氣 依然不能會合。同樣,即使已經知道了煩惱與菩提不二,只要不打破這個無明障礙,也終究不能生起般若正智。諾祖亦曾言道:顯教破無明沒有異方便,好比拿一塊布慢慢擦玻璃瓶,雖然最終可以將玻璃擦透,但時間必然會很長很長。而密法由于有佛菩薩三密加持,有特殊的方便法,就象用鐵錘 擊打瓶子一樣,可以將其立刻打碎,故見效極快。那麽被諾那上師 稱為大密宗的禅,手裏有沒有這樣一柄 可以擊碎無明煩惱的大錘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宗門不但也有這樣一把大鐵錘,而且擊打瓶子的效果 也同樣非常地出色。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禅門重錘是如何擊碎無明殼子的。
原文: (香岩智閑)師參沩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師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文字從頭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歎曰:“畫餅不可充饑!”屢祈沩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汝事。” 師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泣辭沩山,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迹,遂憩止焉。 一日,刈除草木,偶抛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沩山,贊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
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迹,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
沩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
香岩禅師開悟的故事,後世佛子可以說耳熟能詳、盡人皆知,之所以從千七百則中 拈出這一篇,是因為由香岩破參開始,禅門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修學方法--參話頭!參禅的方法雖說經宋朝大慧杲禅師的大力提倡,而得以風行天下,其創始人實際上 乃是前唐的沩山禅師。
在沩山之前,宗門接引後學 都是用直接指授的方法,例如達摩之為慧可安心,馬祖答大梅“即心是佛,”為師的只要稍稍透露 少分消息,即可使學人覓得端倪,識得歸家路途。此種手法雖然快捷淋漓,但是對參學者根器的要求非常高,在這擊石火、閃電光的一瞬,抓得住 即可登堂入室,抓不住 則當面錯過,是以後來雲岩、靈雲等曆二、三十年不得發悟,其師百丈禅師 亦無可奈何。直指好比用的是一把尖利的小錘,講究的是巧勁,如果玻璃瓶 只有薄薄的一層,自可一擊而碎。但假如是厚厚的一塊玻璃,單靠這樣一把小錘敲敲打打是不行的,必須換把大錘 才敲得碎。什麽樣的手段 方稱得上是重錘呢?當然是參究,讓你對一個問題投入全部的身心與精力,象座大山一樣 壓在身上,時時不得松懈。這樣的重錘,被沩山從香岩身上首先使用了來。
話說香岩在百丈跟前 雖然問一答十,問十答百,但他並沒有開悟,百丈沒有肯他,指示他再參沩山?想必沩山也早知他問題之所在,所以當香岩來參時,即直言相告:“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可見不僅是後來人,不僅是在下以及其他崇尚多聞的人,就是當年禅宗最興盛的年代,就已經有很多象香岩這樣玩玩知見,耍耍嘴皮子的人了。
所以沩山告訴他,你這是意解識想,是世智辨聰,是無始以來的 生死所在,搞這些花哨的東西 是出不了生死的!為了看看香岩是否確有所悟,也為了讓香岩 意識到自己問題之所在,于是問他:“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你在百丈先師面前 見識過那麽多大的場面,聽到過那麽多精彩的對答,我如果問個尋常的問題,你必然有現成的答案在等著我,那麽好!我就來問你個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問題:你知道自己父母未生時的本來面目嗎?香岩一聽,當時就楞住了:我又沒有神通,如何知道父母未生前 是個什麽面目?其實父母未生時,也即是萬法未生時,既然沒有法,又如何來的面目呢?這一問果然有力量,香岩立時啞口無言。
家都知道,所謂“涅磐”者:涅即不生,磐即不滅。只有證到為何不生,才能知道為何不滅,才能超越生死。沩山當時這一問 堪稱前無古人,因為以前從未有人 問過類似的話,香岩找不出現成的答案,于是求師兄能為他道破
(他還沒意識到 以前的過錯,就在于總要求個知解,豈不知沩山如果為你說破了,你還能悟嗎?),
幸好沩山沒有婦人之仁,好不容易 才把他套住,如何能輕易放過?于是說:“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汝事。”正所謂“父母所生口,終不為你道。”當時若是說出來,又如何能有後來之事呢?
香岩無奈,于是將平昔所看的文字一把火燒卻,充滿絕望和落寞地說:“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
各位且道香岩 自此真的是什麽都不思,一切皆不想,一門心思去做他的“長行粥飯僧”麽? 非也,此後(據說他在南陽慧忠國師道場的遺址 一直住了十幾年)雖然沒有再翻故紙堆中的文字,但師兄的那句話卻未曾須臾忘也,正是因為日日提撕,時時牽挂,才會于某日“偶抛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
這個須臾不忘、時時牽挂,就是在參啊!
其實參禅所貴者 是心中的疑情,如果真疑生起來 你就是想放都放不下,香岩嘴上說免役心神,其實又何曾有一日得免過?後世禅和子之所以難以發悟,只為念話頭者多,參話頭者少,因為心中生不出疑情,是以常參究經年而了無消息。
沩山之所以要如此相為,是因為當初 如果直接為他說破,香岩必然象過去一樣,又落入概念的窠臼裏,接著玩他的語言、文字遊戲,如此則如何能打破無明殼子呢?沩山不愧為大手筆宗師,既然正面接引不行,那就先把你逼到絕路上,讓你來個前無路可進,後無路可退,置之死地而後生。
因為你那無明的殼子太厚,給你把小錘子輕輕敲打,根本就打不破,那麽我就給你換把大的,你在那裏慢慢參,參到最後力量積蓄足了,“啪”地一下打開,還怕無明不破嗎?
看來這個“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果然是宗下 屢試不爽的法寶!至于沩山所首創的,用個無意味語作話頭,使學人籍以參究發悟的方法,在後世幾乎更是成為宗門悟禅的惟一可行之法。
其實話頭 本來沒有任何意義,都是些無意味語,可為什麽有意味、有邏輯的見解 和思辨都打不破無明,這個無意味的話頭 反而能打破無明呢?
近代著名禅宿,八指頭陀月溪禅師講得很好,在他所著的《禅宗源流》一書中說:“修大乘人知一念無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無明 以打破無始無明,而見本源自性,乃擒賊先擒王之法也。”按照他的說法,我們的佛性是無始無終的,由于一念不覺 所生出的無始無明,則是“無知無覺、無始有終、可以打破”;
無始無明 本來無知無覺,但是由它所生出的見聞覺知 則是有知有覺;
見聞覺 知同時具有淨緣和染緣,其中染緣 起現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功用,就是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 具有不可打破的特性。它本身雖然無法打破,但如果以之為工具,卻可以用來打破無始無明,就好比鐵錘不能打破自己,而可以打破玻璃瓶一樣。
所謂參話頭,就是讓你用這個一念無明 去打破無始無明,從而見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宗門的這柄鐵錘 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作用,學人果能如理而參、如法而修,何愁不能破參發悟呢?
關于參話頭,曆代祖師有許多精要開示,袁煥仙先生 更有一番精彩論述,有興趣者可參閱《維摩精舍叢書》。
無始無明 又名根本無明,乃我人無始以來,由一念不覺,在本來靈明空寂的性覺體上,所生出之顛倒妄想也。由本來之無生,而妄見有生;由本來之不滅,而妄見有滅。如此複有生死輪回,六道遷轉,長墮苦海,無有了期,把個大好的天真佛 埋沒在六道裏,甯不冤乎?
其實無明 與真如原是一體,是以六祖慧能大師 直言相告:“煩惱即菩提。”既然煩惱與菩提不二,後世參禅、學禅、悟禅之輩 亦明的個中道理,人人皆說也說得,道也道得,可為什麽對于菩提正覺 總是難以真實證入呢?
只為吾人被無明遮蔽太久,起心動念,舉手投足,無一時、無一刻 不在顛倒中。人的思想、思維有其慣性,錯誤地、顛倒地事物接觸久了,就會習以為常,反而會以為 它本來就是如此,只有這樣才是正確、正常的。
比如我們的眼睛看物,外面的影像 經過眼內玻璃晶體的反射,落在視網膜上的圖象 是顛倒的,原本在上的投射到下邊,本來在下的 反而變成為上。但是由于我們 從一出生就是如此,早已習慣顛倒了,如果你讓他把上下倒過來,他反而會手足無措。這個無始的無明 也是如此,因為長久以來顛倒慣了,錯誤的觀點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你就是讓他抛棄、放下,他都不知道 應該如何去放,如何去下手。由于這種習慣,本來是無明顛倒,我們會覺得是必然的、合理的,因為它符合 我們邏輯思維的習慣;本來是真如實性,因為不符合我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反而被抵制、排斥和否定。
所以說知道煩惱即菩提,放下即解脫,這是一回事,而能否證得 這個看似簡單,其實無比深奧的道理,又是另外一回事。古人總是從心地上 直接指示,告訴你“那個”就是你的真如佛性,就是你的主人公,可能夠當下契入、直面承當的又有幾人?
當今之世,痛念生死、渴望解脫之士 日漸多矣,但許多人 勤苦經年,或念佛、參禅、修密,或研習教理、深入經藏,雖已明了 如來所宣示之解脫路徑,于世尊出世之本懷 已然洞悉領悟,而終不能打破漆桶,脫離樊籠。曾有同門道友問于在下:我知道這個起心動念的 就是我的自性,它無時無刻 不在我面門放光;我也知道說幾句 相似的話不做數,要真有所證才算數。可我前前後後 忙了這麽多年,這個明明近在眼前的東西,為什麽就是見不到呢?
其實不光是他們 有此等困惑,就是本人也曾多年深困其中。初學佛時 對佛經中的道理,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那麽一個階段,我感到自己 已經通達了佛陀的言教,我已經悟到了禅!因為不管是經上說的,還是祖師講的,我都已經基本理解,已經大體明了啦!那時受我慢心的驅使,常常自诩是禅的根器,是大乘種子,看別人皆為小根小器,只配念佛修淨土。如此經過了 不長的時間,內心漸漸生出 幾分說不出的疑問和疑惑,對于過去那些 似乎已經明白的問題,不知為何漸漸地又不那麽明白了,本來明明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教理去解釋的,明明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可是現在 不但不能將其消除,反而一天強似一天,一日重似一日。于是把心中 這些解不開謎團記下來,定期找到皈依師父請教,可師父講的 並未超出自己理解的之外,看起來雖然很有道理,但是並未能從根本上消除我內心的疑惑。這就象一個少時離家的遊子,以為自己出生以來始終在飄泊四方,從不知曉在這個世界 還有個曾經生我養我的家,某日偶然聽到別人的指點,知道自己不但曾經有過一個家,而且知道了回家的路途。按照別人指點的道路,果然找到了闊別已久的家,經曆了最初的喜悅後,
卻發現這所房子 既沒有門,也沒有窗戶,前後探察,左右遊走,使出渾身解術 而始終無法入內。如此過了一、二年,心中的困惑日甚一日,常從心底問自己 這世界如許大,有誰能為我解惑?有誰能為我除疑?用寢食難安 來形容當時愁苦的心境,毫不為過。那時我常常自嘲:原來畫餅 果然不能充饑,僅憑幾分理解和明白如何能消得煩惱!如何能敵得生死!過去心裏面 總有幾分輕視淨土,以為那不過是接引鈍根小機的方便法,上根利器只要認得 自性即可照破生死,自是不必定要佛來接引的。到此時才發現 自己原來就象個落水人,淨土就是落水人手中 最後的救命的稻草,除了念佛以求生淨土以為,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麽法子能救得自己。自是又遂棄禅而入淨,再以後方領悟禅、淨名雖異而體相同,既可開一為三,亦可會三歸一,皆為如來化度群蒙之方便也。
對無始無明,昔年諾那活佛 曾作過形象的比喻:這個無明 就象一個厚厚的、沒有口的玻璃瓶,瓶裏包裹著的空氣 本來與外面的空氣是一樣的,因為被瓶子隔住了,所以不能互相會合。他說這瓶中的空氣 好比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妄心,瓶外的空氣 就如同無生無滅的真如佛性,我們凡夫之所以不能認清自心 本具的真如佛性,就因為有個象玻璃瓶一樣的無始無明 從中障礙。玻璃瓶打破了,內外空氣 即可以互相融合,無明打破了,我們的妙明真心 也可以當下現前。
假如沒有人告訴我們,說這個瓶子裏外的空氣是一樣的,我們一定會以為 它們彼此是互不相幹的。如果祖師沒有告訴我們,說煩惱即是菩提,我們又如何知道 煩惱與菩提原本不二呢?即使知道瓶子內外的空氣是一樣的,只要不打破這個瓶子,兩邊的空氣 依然不能會合。同樣,即使已經知道了煩惱與菩提不二,只要不打破這個無明障礙,也終究不能生起般若正智。諾祖亦曾言道:顯教破無明沒有異方便,好比拿一塊布慢慢擦玻璃瓶,雖然最終可以將玻璃擦透,但時間必然會很長很長。而密法由于有佛菩薩三密加持,有特殊的方便法,就象用鐵錘 擊打瓶子一樣,可以將其立刻打碎,故見效極快。那麽被諾那上師 稱為大密宗的禅,手裏有沒有這樣一柄 可以擊碎無明煩惱的大錘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宗門不但也有這樣一把大鐵錘,而且擊打瓶子的效果 也同樣非常地出色。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禅門重錘是如何擊碎無明殼子的。
原文: (香岩智閑)師參沩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師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文字從頭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歎曰:“畫餅不可充饑!”屢祈沩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汝事。” 師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泣辭沩山,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迹,遂憩止焉。 一日,刈除草木,偶抛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沩山,贊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
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迹,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
沩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
香岩禅師開悟的故事,後世佛子可以說耳熟能詳、盡人皆知,之所以從千七百則中 拈出這一篇,是因為由香岩破參開始,禅門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修學方法--參話頭!參禅的方法雖說經宋朝大慧杲禅師的大力提倡,而得以風行天下,其創始人實際上 乃是前唐的沩山禅師。
在沩山之前,宗門接引後學 都是用直接指授的方法,例如達摩之為慧可安心,馬祖答大梅“即心是佛,”為師的只要稍稍透露 少分消息,即可使學人覓得端倪,識得歸家路途。此種手法雖然快捷淋漓,但是對參學者根器的要求非常高,在這擊石火、閃電光的一瞬,抓得住 即可登堂入室,抓不住 則當面錯過,是以後來雲岩、靈雲等曆二、三十年不得發悟,其師百丈禅師 亦無可奈何。直指好比用的是一把尖利的小錘,講究的是巧勁,如果玻璃瓶 只有薄薄的一層,自可一擊而碎。但假如是厚厚的一塊玻璃,單靠這樣一把小錘敲敲打打是不行的,必須換把大錘 才敲得碎。什麽樣的手段 方稱得上是重錘呢?當然是參究,讓你對一個問題投入全部的身心與精力,象座大山一樣 壓在身上,時時不得松懈。這樣的重錘,被沩山從香岩身上首先使用了來。
話說香岩在百丈跟前 雖然問一答十,問十答百,但他並沒有開悟,百丈沒有肯他,指示他再參沩山?想必沩山也早知他問題之所在,所以當香岩來參時,即直言相告:“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可見不僅是後來人,不僅是在下以及其他崇尚多聞的人,就是當年禅宗最興盛的年代,就已經有很多象香岩這樣玩玩知見,耍耍嘴皮子的人了。
所以沩山告訴他,你這是意解識想,是世智辨聰,是無始以來的 生死所在,搞這些花哨的東西 是出不了生死的!為了看看香岩是否確有所悟,也為了讓香岩 意識到自己問題之所在,于是問他:“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你在百丈先師面前 見識過那麽多大的場面,聽到過那麽多精彩的對答,我如果問個尋常的問題,你必然有現成的答案在等著我,那麽好!我就來問你個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問題:你知道自己父母未生時的本來面目嗎?香岩一聽,當時就楞住了:我又沒有神通,如何知道父母未生前 是個什麽面目?其實父母未生時,也即是萬法未生時,既然沒有法,又如何來的面目呢?這一問果然有力量,香岩立時啞口無言。
家都知道,所謂“涅磐”者:涅即不生,磐即不滅。只有證到為何不生,才能知道為何不滅,才能超越生死。沩山當時這一問 堪稱前無古人,因為以前從未有人 問過類似的話,香岩找不出現成的答案,于是求師兄能為他道破
(他還沒意識到 以前的過錯,就在于總要求個知解,豈不知沩山如果為你說破了,你還能悟嗎?),
幸好沩山沒有婦人之仁,好不容易 才把他套住,如何能輕易放過?于是說:“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汝事。”正所謂“父母所生口,終不為你道。”當時若是說出來,又如何能有後來之事呢?
香岩無奈,于是將平昔所看的文字一把火燒卻,充滿絕望和落寞地說:“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
各位且道香岩 自此真的是什麽都不思,一切皆不想,一門心思去做他的“長行粥飯僧”麽? 非也,此後(據說他在南陽慧忠國師道場的遺址 一直住了十幾年)雖然沒有再翻故紙堆中的文字,但師兄的那句話卻未曾須臾忘也,正是因為日日提撕,時時牽挂,才會于某日“偶抛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
這個須臾不忘、時時牽挂,就是在參啊!
其實參禅所貴者 是心中的疑情,如果真疑生起來 你就是想放都放不下,香岩嘴上說免役心神,其實又何曾有一日得免過?後世禅和子之所以難以發悟,只為念話頭者多,參話頭者少,因為心中生不出疑情,是以常參究經年而了無消息。
沩山之所以要如此相為,是因為當初 如果直接為他說破,香岩必然象過去一樣,又落入概念的窠臼裏,接著玩他的語言、文字遊戲,如此則如何能打破無明殼子呢?沩山不愧為大手筆宗師,既然正面接引不行,那就先把你逼到絕路上,讓你來個前無路可進,後無路可退,置之死地而後生。
因為你那無明的殼子太厚,給你把小錘子輕輕敲打,根本就打不破,那麽我就給你換把大的,你在那裏慢慢參,參到最後力量積蓄足了,“啪”地一下打開,還怕無明不破嗎?
看來這個“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果然是宗下 屢試不爽的法寶!至于沩山所首創的,用個無意味語作話頭,使學人籍以參究發悟的方法,在後世幾乎更是成為宗門悟禅的惟一可行之法。
其實話頭 本來沒有任何意義,都是些無意味語,可為什麽有意味、有邏輯的見解 和思辨都打不破無明,這個無意味的話頭 反而能打破無明呢?
近代著名禅宿,八指頭陀月溪禅師講得很好,在他所著的《禅宗源流》一書中說:“修大乘人知一念無明之不可破,故利用一念無明 以打破無始無明,而見本源自性,乃擒賊先擒王之法也。”按照他的說法,我們的佛性是無始無終的,由于一念不覺 所生出的無始無明,則是“無知無覺、無始有終、可以打破”;
無始無明 本來無知無覺,但是由它所生出的見聞覺知 則是有知有覺;
見聞覺 知同時具有淨緣和染緣,其中染緣 起現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功用,就是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 具有不可打破的特性。它本身雖然無法打破,但如果以之為工具,卻可以用來打破無始無明,就好比鐵錘不能打破自己,而可以打破玻璃瓶一樣。
所謂參話頭,就是讓你用這個一念無明 去打破無始無明,從而見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宗門的這柄鐵錘 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作用,學人果能如理而參、如法而修,何愁不能破參發悟呢?
關于參話頭,曆代祖師有許多精要開示,袁煥仙先生 更有一番精彩論述,有興趣者可參閱《維摩精舍叢書》。
-
- 文章: 520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六十二則 米胡悟否
示衆雲。達磨第一義谛。梁武頭迷。淨名不二法門。文殊口過。還有入作分也無
舉。
米胡令僧問仰山。今時人還假悟否(還曾迷麽)
山雲。悟即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如何免得)
僧回舉似米胡(是第幾)
胡深肯之(肯即不無爭免第二)
師雲。京兆米禅師。一曰米七師。一曰米胡。俗舍第七美髯。因有二名。八方珠玉。嗣雪峰。
今據仰山同參。嗣沩山。這僧正問。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麽。
胡曰。達。
僧雲。只如真正理作麽生達。此與假悟底時節不殊。
胡雲。當時霍光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甚麽人做。佛果稱胡。為大善知識。名不虛傳。
僧曰。某直得杜口無言。
胡曰。平地教人作保。只如米胡道達。
仰山道。悟即不無 爭奈落第二頭何。若不假悟。又道唯人 自肯乃方親。
勝默和尚常謂。投子拈古。內秀俏措無賽。嘗拈此話雲。然仰山恁麽道即得。還免得自己落麽。若免得。更有一人。大不肯在。若免不得。亦落第二頭。米胡雖然肯他。自己還有出身之路也無。諸人試點檢看。若點檢得出。兩人瓦解冰消。若點檢不得。且莫造次。
頌雲。
碧岫峰頭借問人。指山窮處未安身。
雖然免得重陽令。爭似靈苗不犯春。
萬松道。不得春風花不開。及至花開又吹落。
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佛是何義。
璘曰。是覺義。
國師曰。佛曾迷否。
璘曰。不曾迷。
國師曰。用覺作麽。璘無對。
此亦本無迷悟之意也。
常愛雪窦道。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悟即落第二頭 不悟又唯人自肯。如何即是。天童自有方便。
頌雲
第二頭分悟破迷(普州人送賊)
快須撒手舍筌罤(放下著)
功兮未盡成骈拇(終是分外)
智也難知覺噬臍(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兔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
鳥寒玉樹曉風淒(坐著即不可)
持來大仰辨直假(一點難謾)
痕玷全無貴白圭(切忌觸破)
師雲。第二頭分悟破迷。明來暗謝。智起惑亡。皆是途中事。
周易略例。罤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罤。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象之罤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若向第二頭。道少他悟。達一回不得。爭奈道。設有妙悟亦須吐卻。快須撒手到家更無一物。始忘罤舍筌。功夫智識。盡屬第二頭。及盡功夫。不可智知。始得少分相應。莊子外篇 骈拇第八雲。骈于足者。連無用之肉。枝于手者。樹無用之指。注骈拇足大指。連第二指也。枝指六指也。功若不盡。如骈拇連無用之肉也。
春秋。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
三甥曰。亡鄧國者 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臍。
注雲不及也。智不到處。智不能知。兔老圓月也。
丹霞淳和尚道。水澄月滿道人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也。
大荒經。昆侖丘上。有琅玕玉樹。結子如珠而小也。
玄中銘。靈木迢然 鳳無依倚。與鶴不停機。皆不許守戀坐著也。
鳥寒而淒。不欲落他根株枝葉也。
詩抑篇。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玉內病曰瑕。體破也。外病曰玷。色汙也。
此頌。仰山貴白圭無玷。不落第二頭。如何是第一頭。大悟後方知不是
示衆雲。達磨第一義谛。梁武頭迷。淨名不二法門。文殊口過。還有入作分也無
舉。
米胡令僧問仰山。今時人還假悟否(還曾迷麽)
山雲。悟即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如何免得)
僧回舉似米胡(是第幾)
胡深肯之(肯即不無爭免第二)
師雲。京兆米禅師。一曰米七師。一曰米胡。俗舍第七美髯。因有二名。八方珠玉。嗣雪峰。
今據仰山同參。嗣沩山。這僧正問。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麽。
胡曰。達。
僧雲。只如真正理作麽生達。此與假悟底時節不殊。
胡雲。當時霍光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甚麽人做。佛果稱胡。為大善知識。名不虛傳。
僧曰。某直得杜口無言。
胡曰。平地教人作保。只如米胡道達。
仰山道。悟即不無 爭奈落第二頭何。若不假悟。又道唯人 自肯乃方親。
勝默和尚常謂。投子拈古。內秀俏措無賽。嘗拈此話雲。然仰山恁麽道即得。還免得自己落麽。若免得。更有一人。大不肯在。若免不得。亦落第二頭。米胡雖然肯他。自己還有出身之路也無。諸人試點檢看。若點檢得出。兩人瓦解冰消。若點檢不得。且莫造次。
頌雲。
碧岫峰頭借問人。指山窮處未安身。
雖然免得重陽令。爭似靈苗不犯春。
萬松道。不得春風花不開。及至花開又吹落。
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佛是何義。
璘曰。是覺義。
國師曰。佛曾迷否。
璘曰。不曾迷。
國師曰。用覺作麽。璘無對。
此亦本無迷悟之意也。
常愛雪窦道。本無迷悟。數如麻。獨許靈雲是作家。悟即落第二頭 不悟又唯人自肯。如何即是。天童自有方便。
頌雲
第二頭分悟破迷(普州人送賊)
快須撒手舍筌罤(放下著)
功兮未盡成骈拇(終是分外)
智也難知覺噬臍(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兔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
鳥寒玉樹曉風淒(坐著即不可)
持來大仰辨直假(一點難謾)
痕玷全無貴白圭(切忌觸破)
師雲。第二頭分悟破迷。明來暗謝。智起惑亡。皆是途中事。
周易略例。罤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罤。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象之罤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若向第二頭。道少他悟。達一回不得。爭奈道。設有妙悟亦須吐卻。快須撒手到家更無一物。始忘罤舍筌。功夫智識。盡屬第二頭。及盡功夫。不可智知。始得少分相應。莊子外篇 骈拇第八雲。骈于足者。連無用之肉。枝于手者。樹無用之指。注骈拇足大指。連第二指也。枝指六指也。功若不盡。如骈拇連無用之肉也。
春秋。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
三甥曰。亡鄧國者 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臍。
注雲不及也。智不到處。智不能知。兔老圓月也。
丹霞淳和尚道。水澄月滿道人愁。冰盤秋露泣。戀著即不堪也。
大荒經。昆侖丘上。有琅玕玉樹。結子如珠而小也。
玄中銘。靈木迢然 鳳無依倚。與鶴不停機。皆不許守戀坐著也。
鳥寒而淒。不欲落他根株枝葉也。
詩抑篇。白圭之玷 尚可磨也。玉內病曰瑕。體破也。外病曰玷。色汙也。
此頌。仰山貴白圭無玷。不落第二頭。如何是第一頭。大悟後方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