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雖然多聞第一,可是他不了解 佛法的真實義。
佛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乃指攀緣六塵 而起的分別妄想心 本來無實體。
即是未起分別以前 本無六識心,一起分別,就是六識心。
有六塵的法生起,六識心就生起。
阿難完全未明,反而執此攀緣心為實有。
所以阿難答佛:「我今正在思惟的 就是我真實的心性。此心無論攀緣到任何法 而與其相合,就是心所存在的地方。」
阿難是小乘人。小乘人以第六識的思惟分別心為心。
思惟心是妄心,虛妄不實在,完全無實體,不是一件實物,怎可以與其他的物件相合呢?
思惟心是妄心,虛妄不實在。想都不行啊。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十番顯見的第一番,釋迦佛直接了當,顯能見的是心。
一般人的見解 是有眼有見,無眼無見。
卻不知盲人見黑暗,跟有眼人在暗室中 所見的黑暗相同;所以盲人亦能見。
惟是他們只能見暗,見不到光明。見明是見,見暗又是見,不可以說盲人無見。
如果說見暗 不屬於見,那麼一個在暗室中的明眼人,他只見到黑暗,他豈不是 有眼無見?
見 跟明暗的色塵之境 全無關係,此謂之脫塵。ㄏ盲人能見暗,証明他能見的體性與有眼人一樣,亦証明能見的不是眼根,此謂之脫根。
見性脫根脫塵,離卻根塵,自有其獨立的體性。
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不是眼見,是心能見。
不是眼見,是心能見。
一般人的見解 是有眼有見,無眼無見。
卻不知盲人見黑暗,跟有眼人在暗室中 所見的黑暗相同;所以盲人亦能見。
惟是他們只能見暗,見不到光明。見明是見,見暗又是見,不可以說盲人無見。
如果說見暗 不屬於見,那麼一個在暗室中的明眼人,他只見到黑暗,他豈不是 有眼無見?
見 跟明暗的色塵之境 全無關係,此謂之脫塵。ㄏ盲人能見暗,証明他能見的體性與有眼人一樣,亦証明能見的不是眼根,此謂之脫根。
見性脫根脫塵,離卻根塵,自有其獨立的體性。
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不是眼見,是心能見。
不是眼見,是心能見。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凡有生滅的統稱為動。
例如四大和合的色身,不停地新陳代謝,屬有生滅。
此新陳代謝的生滅動相不易見到。我們的思想生生滅滅,亦屬微細動相,就算山河大地都有生滅,所謂滄海桑田。
如果我們明白 所有動相都有生滅,就會捨去妄心,則生死不了而自了。
如果知道見性如如不動,以見性為本修因,則涅槃不証而自証。
所以釋迦佛訶責阿難:「為何有真實的見性你不認,反認生滅的身、生滅的心為我;認有生滅的境為我所有,遺失真心,認物為己。有生滅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有輪迴。其實你是自取流轉。」
此乃十番顯見之二,顯見性不動。
認物為己。有生滅就有生死
例如四大和合的色身,不停地新陳代謝,屬有生滅。
此新陳代謝的生滅動相不易見到。我們的思想生生滅滅,亦屬微細動相,就算山河大地都有生滅,所謂滄海桑田。
如果我們明白 所有動相都有生滅,就會捨去妄心,則生死不了而自了。
如果知道見性如如不動,以見性為本修因,則涅槃不証而自証。
所以釋迦佛訶責阿難:「為何有真實的見性你不認,反認生滅的身、生滅的心為我;認有生滅的境為我所有,遺失真心,認物為己。有生滅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有輪迴。其實你是自取流轉。」
此乃十番顯見之二,顯見性不動。
認物為己。有生滅就有生死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先點評下圓悟祖師的評語:“眼裡也是雪,耳裡也是雪,正住在一色邊,亦謂之普賢境界,一色邊事,亦謂之打成一片。”
一色邊是指住在法身上,認為還有“法我”這一色,“邊”是指住處。
六祖大師說“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汝之行 也稱為普賢,普賢是表法——化身。
另外,打成一片是自性回歸過程。
這裡談談修行 與回歸的原理,人體中有三脈,任脈與督脈,及任督二脈中間的中脈。
人的識神 通常運行在“任督”二脈中,只有當心清淨下來,心識才會不從二邊走,
久而久之才會打通中脈,運行到中脈中,中脈是通往智慧的路徑。
儒釋道最初的功夫 都是從這裡下手,我們撇開儒道二法,就佛法而言,坐禪,念佛,密法都是藉助自力 及外力來達到這個目的。
中脈通了,自性
(佛法不認識神,只認自性,因為自性的本體 是空的,即自性也不可住,不可得。)
通過中脈眉間端(稱為第三隻眼)出入於人體 與宇宙之間,稱之為打成一片。
一色邊是指住在法身上,認為還有“法我”這一色,“邊”是指住處。
六祖大師說“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汝之行 也稱為普賢,普賢是表法——化身。
另外,打成一片是自性回歸過程。
這裡談談修行 與回歸的原理,人體中有三脈,任脈與督脈,及任督二脈中間的中脈。
人的識神 通常運行在“任督”二脈中,只有當心清淨下來,心識才會不從二邊走,
久而久之才會打通中脈,運行到中脈中,中脈是通往智慧的路徑。
儒釋道最初的功夫 都是從這裡下手,我們撇開儒道二法,就佛法而言,坐禪,念佛,密法都是藉助自力 及外力來達到這個目的。
中脈通了,自性
(佛法不認識神,只認自性,因為自性的本體 是空的,即自性也不可住,不可得。)
通過中脈眉間端(稱為第三隻眼)出入於人體 與宇宙之間,稱之為打成一片。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8案 馬祖一畫
《天聖廣燈錄》舉馬祖:
有僧於師前作四畫。上一畫長,下三畫短。云:不得道一畫長三畫短。離四句、絕百非,請和尚答某甲。
師畫一畫。云: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
這僧人問得作惡,既不得說長道短,還要斷盡言說,離四句、絶百非,以為這樣就可以難到馬祖。誰知馬祖只給他輕輕一畫,便此了賬。一畫就是唯一,亦即如來法身,也就是如來本性,密乘稱之為「本始基」。本是本來,始是無始,是故本然清淨,而且唯一。這僧人的一長三短,與馬祖的一畫相比,立刻顯得猥瑣。
一長三短是兩重相對,一與三,是一與多的相對;長畫短畫,是長短相對,這分明是世間法。然而世間法即在如來法身上隨緣自顯現,這便盡離一切相對,因為一切相對都只是名言施設。這些世間識境相對法與如來法身智境雙運,即成唯一,所以盡離言說,一畫已足。
後來,清代石濤寫山水畫,即重視一畫,有專文論述,畫家不解此一畫即是如來藏,更不知此一畫必須是畫家心胸顯露的境界(與法性顯露的識境對應),所以便辜負了石濤,若不辜負,請看筆者的山水畫,呵呵。
《天聖廣燈錄》舉馬祖:
有僧於師前作四畫。上一畫長,下三畫短。云:不得道一畫長三畫短。離四句、絕百非,請和尚答某甲。
師畫一畫。云: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
這僧人問得作惡,既不得說長道短,還要斷盡言說,離四句、絶百非,以為這樣就可以難到馬祖。誰知馬祖只給他輕輕一畫,便此了賬。一畫就是唯一,亦即如來法身,也就是如來本性,密乘稱之為「本始基」。本是本來,始是無始,是故本然清淨,而且唯一。這僧人的一長三短,與馬祖的一畫相比,立刻顯得猥瑣。
一長三短是兩重相對,一與三,是一與多的相對;長畫短畫,是長短相對,這分明是世間法。然而世間法即在如來法身上隨緣自顯現,這便盡離一切相對,因為一切相對都只是名言施設。這些世間識境相對法與如來法身智境雙運,即成唯一,所以盡離言說,一畫已足。
後來,清代石濤寫山水畫,即重視一畫,有專文論述,畫家不解此一畫即是如來藏,更不知此一畫必須是畫家心胸顯露的境界(與法性顯露的識境對應),所以便辜負了石濤,若不辜負,請看筆者的山水畫,呵呵。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擊鐘驗常。古來不少人因此一例子而開悟。
就算在我所認識的佛弟子之中,亦有因此例子 而有所領悟。希望大家留意參究。
佛命羅侯羅擊鐘一聲,然後問阿難:「有聞否?」
阿難言:「有聞。」
耳根的作用是聞聲音。聲音即聲塵,乃六塵之一。
佛問阿難有聞否,是指有無聞性,非指有無聞聲。
阿難不知問題的真正所在,以聽到聲音為聞,故說「有聞。」
當鐘聲完全止息,佛又問「現在有聞否?」
阿難以有聲為有聞,現在無聲,當然答「無聞。」
羅侯羅又擊鐘一聲,佛又問:「有聞否?」其實是問有無聞性。
阿難以有聲音為有聞,所以說「有聞。」
佛要阿難親口說出以何為聞,阿難答言:「有鐘聲則有聞,無鐘聲則無聞。」
可知阿難以有聲音為有聞,無聲為無聞。其實鐘聲止息,只不過是無聲,不是無聞性,若實無聞性,如何知道無聲?
既知無聲,足顯無論聲音有無,聞性都是存在,不會滅。
是聲音在聞性之中 有生有滅,聞性不會隨著聲音的生滅而生滅。
若聞性隨著鐘聲滅而滅,已滅的聞性,同於枯木,無有知覺。
羅侯羅再次擊鐘時,怎能再聽到鐘聲呢?可知聞性不滅。
只是阿難以境為心,以聲塵為聞性。等於阿難上來以見明才是見,見暗不名為見。其實見明見暗都是見。
明暗有生滅,見性無生滅。
佛再命羅侯羅擊鐘,再問阿難:「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有聲。」
鐘聲完全止息時,佛又問:「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無聲。」足証阿難未悟 能知無聲音者 就是聞性。
羅侯羅又再擊鐘,佛又問:「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有聲。」
佛問阿難:「怎樣才會有聲?怎樣才會無聲?」
阿難答言:「擊鐘之時有聲。鐘聲完全止息則無聲。」
佛欲令阿難了知 聲從擊鐘的緣而生,不擊無聲,鐘聲即從緣滅。
惟聞性 不是因擊鐘之緣而生,亦不是因鐘聲滅而滅,佛意要顯示聲塵有生滅,聞性恆常不滅。
有聲之時,聞性 不是隨聲塵而生。
無聲之時,聞性亦非滅。
可惜阿難未悟 聞性常住,仍然執著有聲則有聞,無聲無聞。
可知阿難 仍然不辨根塵。
佛要阿難解釋清楚:「鐘聲一擊,我問你有聞否?你說有聞。
鐘聲止息,我問有聞否?你說無聞。
再擊鐘,我問有聲否?你說有聲。
鐘聲完全息滅,你又說無聲。究竟是無聞還是無聲?」
當聲銷無響之時,此但無聲,阿難卻說無聞。若真無聞,即聞性已滅,無有聽覺。
若無聽覺,鐘聲更擊之時,阿難應該不聞。
但阿難又言有聞 而知有聲。可知無聲之時 只是無外境,不是無聞性。
若聞性 隨著聲塵滅而滅,誰個知覺無聲?
是知 聲塵在聞性中 有生有滅,非是聞性 隨聲塵而生滅。
聲塵有生滅,聞性無生滅。
由此類推,六塵有生滅,根性無生滅。証明根性常住,而且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就算聾人,其聞性仍然存在。他只是耳根聾,非關聞性之事。
就算在我所認識的佛弟子之中,亦有因此例子 而有所領悟。希望大家留意參究。
佛命羅侯羅擊鐘一聲,然後問阿難:「有聞否?」
阿難言:「有聞。」
耳根的作用是聞聲音。聲音即聲塵,乃六塵之一。
佛問阿難有聞否,是指有無聞性,非指有無聞聲。
阿難不知問題的真正所在,以聽到聲音為聞,故說「有聞。」
當鐘聲完全止息,佛又問「現在有聞否?」
阿難以有聲為有聞,現在無聲,當然答「無聞。」
羅侯羅又擊鐘一聲,佛又問:「有聞否?」其實是問有無聞性。
阿難以有聲音為有聞,所以說「有聞。」
佛要阿難親口說出以何為聞,阿難答言:「有鐘聲則有聞,無鐘聲則無聞。」
可知阿難以有聲音為有聞,無聲為無聞。其實鐘聲止息,只不過是無聲,不是無聞性,若實無聞性,如何知道無聲?
既知無聲,足顯無論聲音有無,聞性都是存在,不會滅。
是聲音在聞性之中 有生有滅,聞性不會隨著聲音的生滅而生滅。
若聞性隨著鐘聲滅而滅,已滅的聞性,同於枯木,無有知覺。
羅侯羅再次擊鐘時,怎能再聽到鐘聲呢?可知聞性不滅。
只是阿難以境為心,以聲塵為聞性。等於阿難上來以見明才是見,見暗不名為見。其實見明見暗都是見。
明暗有生滅,見性無生滅。
佛再命羅侯羅擊鐘,再問阿難:「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有聲。」
鐘聲完全止息時,佛又問:「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無聲。」足証阿難未悟 能知無聲音者 就是聞性。
羅侯羅又再擊鐘,佛又問:「現在有聲否?」
阿難言:「有聲。」
佛問阿難:「怎樣才會有聲?怎樣才會無聲?」
阿難答言:「擊鐘之時有聲。鐘聲完全止息則無聲。」
佛欲令阿難了知 聲從擊鐘的緣而生,不擊無聲,鐘聲即從緣滅。
惟聞性 不是因擊鐘之緣而生,亦不是因鐘聲滅而滅,佛意要顯示聲塵有生滅,聞性恆常不滅。
有聲之時,聞性 不是隨聲塵而生。
無聲之時,聞性亦非滅。
可惜阿難未悟 聞性常住,仍然執著有聲則有聞,無聲無聞。
可知阿難 仍然不辨根塵。
佛要阿難解釋清楚:「鐘聲一擊,我問你有聞否?你說有聞。
鐘聲止息,我問有聞否?你說無聞。
再擊鐘,我問有聲否?你說有聲。
鐘聲完全息滅,你又說無聲。究竟是無聞還是無聲?」
當聲銷無響之時,此但無聲,阿難卻說無聞。若真無聞,即聞性已滅,無有聽覺。
若無聽覺,鐘聲更擊之時,阿難應該不聞。
但阿難又言有聞 而知有聲。可知無聲之時 只是無外境,不是無聞性。
若聞性 隨著聲塵滅而滅,誰個知覺無聲?
是知 聲塵在聞性中 有生有滅,非是聞性 隨聲塵而生滅。
聲塵有生滅,聞性無生滅。
由此類推,六塵有生滅,根性無生滅。証明根性常住,而且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就算聾人,其聞性仍然存在。他只是耳根聾,非關聞性之事。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禪宗參話頭 跟楞嚴經入流照性、反聞聞自性的功夫很相似。
所謂話頭 是指一念未生以前。若果一念生起,已成話尾。
所以參禪最重要入流。一念未生以前 名為不生。既然不生,當然亦不會滅。
能夠見到 不生不滅,才是看話頭。
禪宗以不生不滅為話頭,楞嚴經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
禪宗看話頭 即是回光返照 不生不滅。
楞嚴經反聞聞自性───反,即是回。
反聞聞自性 即是回能聽的心光 反照不生不滅的自性。
無論參話頭 或是反聞聞自性,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回光返照 不生不滅之自性,稱為入流照性。
久而久之,功夫純熟,所有動的聲塵 不亡而自亡,是為入流亡所。
所謂話頭 是指一念未生以前。若果一念生起,已成話尾。
所以參禪最重要入流。一念未生以前 名為不生。既然不生,當然亦不會滅。
能夠見到 不生不滅,才是看話頭。
禪宗以不生不滅為話頭,楞嚴經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
禪宗看話頭 即是回光返照 不生不滅。
楞嚴經反聞聞自性───反,即是回。
反聞聞自性 即是回能聽的心光 反照不生不滅的自性。
無論參話頭 或是反聞聞自性,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回光返照 不生不滅之自性,稱為入流照性。
久而久之,功夫純熟,所有動的聲塵 不亡而自亡,是為入流亡所。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落草”與“出草”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09-05-28 18:18:58)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鋸解
師示眾雲: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在拄杖頭上,直饒會得倜儻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過,盡是野狐精。
師一日雲:“古來老宿,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隨語識人。若是出草之談,即不與麼;若與麼
,則有重話會語。不見仰山和尚問僧:'近離甚處?'
-僧云:'廬山。
'仰山雲:'曾遊五老峰麼?'
僧云:'不曾遊。'
仰山雲:'阇黎不曾遊山。'”
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故有落草之談。”
“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在拄杖頭上”,也就是說一切諸佛心法 都在這裡,在各人當機一念之中,原不用拈古例舉。
同時雲門大師 怕人執著,又旋立旋破,才說便掃:
“直饒會得 倜儻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過,盡是野狐精。”古德隨機接人,萬不可按圖索驥。
隨機接人是“慈悲之故”,但也卻留下了“按圖索驥”這種“落草之談”給後人。
故不可“隨語識人”,一見滿口佛語祖語,便以為他是行家里手。
所以,“若是出草之談,則不與麼;若與麼,則有重話會語”。
“落草”就是留下跡印和教條,
“出草”就是不留跡印和教條,相當於洞山大師的“鳥道玄路”。
雲門大師 例舉仰山大師這則公案來說明,仰山大師對那位 從廬山來的僧人的一番問話,深藏玄機,
原為接人的一期方便,但後來卻被一些禪師 生硬地搬來運用。
故云門大師說有“落草之談”。
拈古當善為提持,若生硬運用,就會成為“重話”——重鼻子的話和“會語”——並未見道,卻自以為會。
標籤: 雜談 分類: 鋸解
師示眾雲: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在拄杖頭上,直饒會得倜儻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過,盡是野狐精。
師一日雲:“古來老宿,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隨語識人。若是出草之談,即不與麼;若與麼
,則有重話會語。不見仰山和尚問僧:'近離甚處?'
-僧云:'廬山。
'仰山雲:'曾遊五老峰麼?'
僧云:'不曾遊。'
仰山雲:'阇黎不曾遊山。'”
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故有落草之談。”
“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在拄杖頭上”,也就是說一切諸佛心法 都在這裡,在各人當機一念之中,原不用拈古例舉。
同時雲門大師 怕人執著,又旋立旋破,才說便掃:
“直饒會得 倜儻分明,只在半途。若不放過,盡是野狐精。”古德隨機接人,萬不可按圖索驥。
隨機接人是“慈悲之故”,但也卻留下了“按圖索驥”這種“落草之談”給後人。
故不可“隨語識人”,一見滿口佛語祖語,便以為他是行家里手。
所以,“若是出草之談,則不與麼;若與麼,則有重話會語”。
“落草”就是留下跡印和教條,
“出草”就是不留跡印和教條,相當於洞山大師的“鳥道玄路”。
雲門大師 例舉仰山大師這則公案來說明,仰山大師對那位 從廬山來的僧人的一番問話,深藏玄機,
原為接人的一期方便,但後來卻被一些禪師 生硬地搬來運用。
故云門大師說有“落草之談”。
拈古當善為提持,若生硬運用,就會成為“重話”——重鼻子的話和“會語”——並未見道,卻自以為會。
-
- 文章: 527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再看雪竇頌:牛頭沒,馬頭回。
牛頭沒了,角也沒了,這二角好比是世際二法,當你不住善惡,是非,好壞,得失,情色計較一時放下時,識也就斷了,識斷處一念心光 自然顯現,
回光一瞥(馬頭回)便是那個“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的自性。
曹溪鏡裡絕塵埃,
曹溪鏡是祖師們的自性境界,絕塵埃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這自性要拿出來示人,任何人都沒有這個本事,唯一只有在心行處 能夠體量它的存在,所以雪竇接著道:打鼓看來君不見。
這裡解一下 打鼓的三步驟,當你聽到打鼓時:
第一步,是先有反應即法身的作用,這個速度很快稱為: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第二步,回光一瞥 是報身的作用,報身是智慧,(若是在這裡 佇思停機,即被心光蓋過,心光是識,識是跟著境走的,所以祖師常在第二頭,檢驗考察學人 腳跟是否點地。)
第三步,當知道 這是在打鼓時,已是化身的作用了。
這個化身 是法身的影子,是相對的,虛幻的,終究要回歸的,破滅的。
這三步祖師稱關捩子,成佛的訣竅。
百花春至為誰開。
這個“誰”便是“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的自性,當春天將至 百花盛開的時候,體會到這些花 竟然是為這個“誰”而開的時候——即開悟了!
牛頭沒了,角也沒了,這二角好比是世際二法,當你不住善惡,是非,好壞,得失,情色計較一時放下時,識也就斷了,識斷處一念心光 自然顯現,
回光一瞥(馬頭回)便是那個“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的自性。
曹溪鏡裡絕塵埃,
曹溪鏡是祖師們的自性境界,絕塵埃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這自性要拿出來示人,任何人都沒有這個本事,唯一只有在心行處 能夠體量它的存在,所以雪竇接著道:打鼓看來君不見。
這裡解一下 打鼓的三步驟,當你聽到打鼓時:
第一步,是先有反應即法身的作用,這個速度很快稱為: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第二步,回光一瞥 是報身的作用,報身是智慧,(若是在這裡 佇思停機,即被心光蓋過,心光是識,識是跟著境走的,所以祖師常在第二頭,檢驗考察學人 腳跟是否點地。)
第三步,當知道 這是在打鼓時,已是化身的作用了。
這個化身 是法身的影子,是相對的,虛幻的,終究要回歸的,破滅的。
這三步祖師稱關捩子,成佛的訣竅。
百花春至為誰開。
這個“誰”便是“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的自性,當春天將至 百花盛開的時候,體會到這些花 竟然是為這個“誰”而開的時候——即開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