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cyc320
文章: 255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cyc320 »

所以中道實相(以細楔) 不會是實相無相 (出於粗楔 )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Viirya »

均賴實修實證
非自我想像
蔡葉
文章: 385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蔡葉 »

cyc320 寫: 週二 12月 05, 2023 3:35 pm 佛教是在建議人類先[滅]色身的{識大支綁匪]包養(了卻「相無自性性」),恢復{識大本來人]包養(了卻「生無自性性」),再滅{識大本來人]包養(了卻「勝義無自性性」),恢復{空大如來智慧}包養。(了卻「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名還本清淨)
歡迎cyc320師兄的指教 ,有人質疑末學不依佛經論,乃至涉嫌自創佛法。可是眾人競相抄群經來解經用示某經確實佛說,可是解經者忘失眾生聞經猜如來義,是要眾生揚棄{妄想執著],改用{如來智慧德相},就能擺脫一切苦厄。
我當然也要依佛法經論乃至世法科學案例,比對{妄想執著]和{如來智慧德相}到底是何物?或非物?
先假設眾生人類生死苦厄依據的現況:
1人類的名[色肉身]和{識大靈魂]是由二物,經如新棉和舊絮交織蘊集而成,也可分離單獨存在。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Viirya »

我們的問題出在離開圓成實狀態.不斷地在依他起.遍計所執.依他起.遍計所執 .依他起.遍計所執....
三無自性性.即在讓我們清楚知道依他起.遍計所執的虛妄性.而回到圓成實如如狀態
體證.但不執著.因為圓成實狀態也是勝義無自性性.
我們要的是在圓成實如如的狀態下.發揮正智為眾生服務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寂照世間 »

Viirya 寫: 週六 12月 16, 2023 9:26 pm 我們的問題出在離開圓成實狀態.不斷地在依他起.遍計所執.依他起.遍計所執 .依他起.遍計所執....
三無自性性.即在讓我們清楚知道依他起.遍計所執的虛妄性.而回到圓成實如如狀態
體證.但不執著.因為圓成實狀態也是勝義無自性性.
我們要的是在圓成實如如的狀態下.發揮正智為眾生服務
重點是來到世間,而有色身與妄心。

要如何面對這個世界與身心?
要如何處理這個世界、身心..

因為,生活在這個夢幻泡影的世界中,而有著夢幻的色身與心理。
色蘊為身,四蘊受想行識蘊為心,色身妄心,物質、心理。

因為,身心的緣故,所以產生了許多想要的,要求期待貪欲。
金錢、房產、車子、名利、地位、權勢、成功..
以及,許多不想要的,擔憂害怕恐懼的,損失。
保險、債務、危險、戰爭、失敗..

於是,有所求,有所畏。
因此造成了我們無數的煩惱痛苦。

因為,有所求,所以有了貪愛。
因為,有所畏,所以有了憎恨、憎惡。

要除憎愛,我們才能減少煩惱痛苦。
cyc320
文章: 255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cyc320 »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各各隨所解   普得受行獲其利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或有恐畏或歡喜 或生厭離或斷疑  斯則神力不共法

// 轉貼,「眾生隨類各得解」是說高層次的大菩薩們聽到的正是大菩薩法,羅漢們聽到的是羅漢法,天人聽到的是天人法,而人間一般凡夫聽到的就是人間法。因此,佛法分為五乘:人天、聲聞、獨覺、菩薩、佛,從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到大乘不共法,每一乘佛法都是導迷歸悟,趣向佛乘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Viirya »

透過止觀禪修瞭解他們的本質(實相)
回到並安住於如如自性.隨緣起用...?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二楞子 »

蔡葉 寫: 週二 12月 05, 2023 1:35 pm
二楞子 寫: 週日 12月 03, 2023 9:01 am 佛教是在『追求』什麼東西嗎?
佛教是在建議人類先[滅]色身的{識大支綁匪]包養,恢復{識大本來人]包養,再滅{識大本來人]包養,恢復{空大如來智慧}包養。
所以,嚴格來說不是[追求]目前沒有的東西,而是[滅失]目前現有的東西。
沒有東西可追求,也沒有東西可滅

這是悟了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文章 勿忘初心 »

響應犀牛的號召!
倒不如,分享一些原理 v.s 實際應用,來的有意義。

===

舉凡學佛人都必須在修學佛法,先具備有個牢固永恆不變圭臬前提即
《因果觀念》。無論是初學或老修行心中沒有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世間的因果定律。
種此因得此果,因前世/現世種下此菩提因,而有現在/未來的果報。
故五戒十善乃修學的根本法,是三乘共法。
如果五戒十善沒有做好,人天資格都沒有,還能成菩薩嗎?還能成聲聞、緣覺嗎?這.不可能的事情。

五乘佛法好像是五層樓,菩薩是最高一層,沒有下面四層怎麼會有最高一層?所以我們要重視五戒十善,想學佛,想成佛、成菩薩,一定要認真修五戒十善。


經上有著獲得八種「異熟」的功德與果報。因果昭彰絲毫不假。如果能夠配合三緣同時攝修的話,將來就能感得最殊勝的「異熟果」。這三緣是: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

由發心清淨和加行清淨,自然能感生眾多殊勝的果報,猶如在肥沃的良田裏耕作必得其果。(差別在果位/階次大小)

故云⇒〈五戒、十善〉的原理

戒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以上歷經〈當世〉下的「開遮持犯」之下 ⇒ 人乘因。

但要成就菩提因,並非僅在於「防非止惡求福」如此簡單。而是要針對自身的《無明》《習氣》也就是要面對自我的〈貪瞋癡〉。所謂佛法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上,也就是眾生有病,佛法就好比是藥物一樣,眾生沒有病,也就沒有佛法,因此,「法」不可以執著。故《金剛經》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有病的時候,需要這個法;病好了,這個法也不必要了。

十善
身三(身業有關三項)
不殺/不盗/不邪淫 ⇒ 身三
→約身如繩/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關四項)
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口四
→守口如瓶/口業清淨

意三(意業有關三項)
不貪/不瞋/不癡 ⇒ 意三
→防意如城牆/意業清淨

以上歷經此世的「開遮持犯」之下 ⇒ 天乘因。

但是須要明辨有二

(一)因果

因 ⇒ 有真偽純雜大小變化。
果 ⇒ 有正依二報千差萬別。

(二)功德福報

有漏為世間功德 ⇒ 著相求福
無漏為出世功德 ⇒ 離相去障

六度(六波羅蜜) 萬行

布施
財物 / 諸法 / 無畏 三布施 →
獲功德 ⇒ 除怨 / 不乏 →
去除障 ⇒ 「慳貪」

持戒
律儀 / 善法 / 益眾 →
獲功德 ⇒ 清凉 /解脱
去除障 ⇒ 「惡業」

忍辱
人害 / 世苦 / 修法 →
獲功德 ⇒ 不失 / 成就
去除障 ⇒ 「瞋恚」

精進
披甲 / 攝善 / 利樂 →
獲功德 ⇒ 增善 / 不退
去除障. ⇒ 「懈怠」

禪定
世間 / 出世間 /上上 →
獲功德 ⇒ 静慮 / 見性
去除障 ⇒ 「散亂」

般若(智慧)
觀照 / 實相 / 方便 →
獲功德 ⇒ 大覺 / 利他
去除障 ⇒ 「愚癡」

萬行
利益無邊眾生 / 斷無盡煩惱 / 學無量,法門 / 成無上佛道

生生世世不忘失此四弘誓。

當自身般若(智慧)愈深透時,六波羅蜜/萬行之下的角度體會皆有不同階次的體會及見地改變。

「般若」: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度(坡羅蜜)乃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般若有三種:「實相」、「觀照」、「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這才知道「止觀」是何等重要!
就如,
「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