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禪修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仁波切表示解深密經將契入門之觀分為三種
第一種觀起自概念性特質的思惟.例如當行者做無我的禪修時.他並非只想著無我.而是反覆思維無我的理由.證據及特質.
藉由這種反覆及徹底的思維.行者對無我的概念產生相當確定的瞭解
在思維事物之改念性特質的過程中升起的內證書是契入觀的第一種.如同進入觀境的第一道門.
第二道則是自探討過程中升起的內證.當第一道門升起的內證.經由探究而確定.行者接著就安住於那種確定之中.就契入觀境的第二道門
當行者分析無我的理由.證據及特質後.漸熟悉並習慣於無我的確定性.直接安住於無我的瞭解之中.就契入觀境的第三道門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仁波切說解深密經對馴服之觀的開展有所敘述
經說覺悟有兩種:
第一種是對現象的整體多元性的覺悟.它是對現象的相對層面的瞭解.包括對無常.五蘊及十二因緣
第二種是對現象真正本質的了悟.
無論哪一種非有全然馴服的心不可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仁波切提到解深密經說:藉由止與觀.行者解脫負面習氣的束縛

負面習性的束縛及概念性的束縛是煩惱障及所知障
負面習性束縛禪修的開展.煩惱障的淨除.受生於善道及解脫的獲得
當這些障礙被去除時一切正面的特質或功德.例如智慧.天眼.及神通力.會自然展現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至於六種探究之觀.解深密經雖未談及.為使觀的全貌更為清楚.還是引用仁波切所云於下
第一種探究是意義的探究.行者探究佛法文字及其北後的意義
第二種探究是事物的探究.或稱外在現象及內在現象(心與心識事件)的探究
第三種探究是特質的探究.更詳盡地審察對象物.比如發覺眼識覺受到一個視覺對象物
第四種探究是方向的探究.藉此探究瞭解空性
第五種探究是時間的探究.也是藉此探究瞭解空性.除了是我們對事物的概念性投射外.時間並沒有自己的存在性
第六種探究是推論的探究.是對佛陀所說的法教利用探究的過程去試驗它.藉此探究行者對事物的真實本性有確切的瞭解.並運用於瞭解現象.

第三種探究再分三種
直接感受的真確性:經由看.聽或其他感覺直接經驗到某些事物而斷定其真確性
演繹或推斷的真確性:對於無法直接以感官去體驗的.使用邏輯的推論去瞭解它們
典籍的真確性:行者藉由研習佛陀及學者與成就者的法教而獲得瞭解

第六種探究分四種
第一種是依存的推論.事件因與果依存的推論
第二種是作用的推論.果之依存的推論.每一種果都取決於一個特定的因
第三種是真確性的推論.亦即我們如何知道某件事是真確的
第四種是俱生或內在本質的推論.它又分為兩種:相對的和絕對的.火是熱的並會燃燒的事實.這是相對俱生本質的一個例子.火是灼熱及會燃燒的理由是什麼.除了這是火的俱生本質之外.並沒有任何真正的理由.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鄰居 »

第六種探究分四種
第一種是依存的推論.瞭解事件的因與果
第一種是依存的推論.
第一種是依存的推論.
觀觀觀觀觀觀觀
v兄
第六種探究分四種所列出的
字有貼錯嗎,還是我看不懂?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鄰居 »

之前我用手機讀,現在我看到正常版了!
抱歉!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無憂

四本質.六探究.三契入門的觀全部都是分析式禪修
根據仁波切的說法.禪修可分為兩種
班智達(學者)的分析式禪修
庫速魯(瑜珈士)的非分析式禪修或稱直接式禪修

分析式禪修是徹底審察及分析某件事物.直到行者開展了極為清晰的瞭解.行者所獲得的瞭解非常明確及持久.因此沒有犯錯的危險.但它需要很長的時間
非分析式禪修是經由知道如何禪修.然後非常密集地禪修.這種方法迅速很多.但有偏離犯錯的危險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鄰居 »

仁波切說解深密經對馴服之觀的開展有所敘述
經說覺悟有兩種:

第一種是對現象的整體多元性的覺悟.它是對現象的
相對層面的瞭解.包括對無常.五蘊及十二因緣

第二種是對現象真正本質的了悟.
無論哪一種非有全然馴服的心不可
謝謝v兄用心的 貼文分享;

閱讀過v兄的貼文,仁波切說解的方式 ,應該有他們自己的學名,
例如學習法相宗,有學員從基礎學開始,也有專有的竅門,稱之為[六離合釋].

為何要用這六種方法,
(依主釋.持業釋.有財釋.相違釋.帶數釋.鄰近釋.)
每一個名詞作解釋都有兩種,就是 [離與合]。

例如;第一種 依主釋
[離],謂眼者是根,識者了別,
[合],謂此二合名眼識。
其他五種....類推 。

例如眼等六識,取自他為名,既[依主.帶數],
因為[六]是帶數,[識]是依根,[根]是主,根是能生 ,識是所生,
[六識]是依六根得名,[六根]是主,故稱[依主帶數]。

想必在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應該有自己的專有的竅門或教學方法。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鄰居 »

經文與宗派之間的關係,有的是[通],有的是[專].
至於解身密經,應該是[專]
有依
[真]的(勝義諦相品).
[俗]的(心意識相品),
[有]的(一切法相品),
(無)的(無自性相品),
以上次第分別這四品,

但是,有經典說,[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
本經 [心意識相品]雖然在說俗諦,但目的也是
在[依世俗諦,去了解.現證勝義諦],這個層級,對初學者 真的是太難了!
末學說的本經太深,太難是在這裡!

[解深密經], 被稱為是法相學的前流,至於世人所治理的法相學,
有法師認為;漢傳[八識規矩頌 ,唯識二十,三十頌,相宗八要,成唯識論]
這些已經足夠廣博的使用.

當然,師兄要以[解深密經]作為修習止觀的參考或依據,並無不可,
末學也只是發表個人心得! :lol: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文章 Viirya »

感恩.提供這麼多一般信眾很少有機會聽聞的訊息.
末學將繼續抱持學習的心理來釐清止觀法門.

仁波切說三摩地狀態是修觀的基礎.三摩地是沒有念頭及概念的禪定狀態.
其次.若沒有無我的知見.就無法開展真正觀的禪修.
行者必須學習無我的法教.並加以分析及思維.展開無我的明確瞭解
接著行者將心安住於其中.以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將心專注於無我的知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