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講這個氣 以及道家所講的這個氣,千萬不要誤解為空氣 或者大氣層的氣。所以研究中國道家哲學,對於這個 “氣”字一定要搞清楚。我經常介紹氣有三種,我們現在寫的“氣”字,是中國文字自然的演變,這個氣中間有個米,代表米穀之氣,是吃了東西以後的呼吸,營養進去的這個吸收功能。
至於空氣的氣,過去寫法中間沒有米字,就成了氣。那麼道家原始寫法那個“炁”,中間是沒有連著的。那個古代炁字,就是兩橫。現在這個“無”字,是中國古字的 “無”,下面有四點,中國字四點是代表火,無火之謂炁。
我們勉強地借用現在觀念只能說,生命的本能是這個“炁”, 但是我們一點也沒有發揮這個“炁”。
發揮這個炁字道理還很多,大家打坐做工夫,開始都是用鼻子呼吸。有人問氣功究竟有多少種?就我所知有二百八十多種,都是由這兩個鼻孔玩的花樣,人真會玩。但是的確可以利用呼吸之氣來修練身體,這是最初步的工夫。真達到所謂氣充足了,神凝氣聚,精神專一,達到這個境界的氣已經不是呼吸的氣了,同呼吸就沒有多大關係了。這是做工夫方面,我們會再討論到。
「牝白四卦,以為橐齠”,實際上這兩句話的意義,就是生命的功能那個東西。這個東西宗教叫它是菩薩也好,上帝也好,但在道家文化學術裡,沒有這些名稱,因為無法給它一個名稱。老子叫它道,也是假名,所以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東西,叫它什麼都可以,它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但是心物 都是它的變化。
老子、莊子的道家觀念,認為宇宙之間這個功能 就叫做物化,但是這個物,不要認為是現在唯物思想的物,春秋戰國時候沒有什麼唯物、唯心的分別。所以讀那時候的古書,常常讀到這個物,有時候這個物 是指實體的東西,有時候這個物是代號。等於我們現在罵人,你是什麼?我說我是學哲學的,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東是東,西是西,但是它構成了一個通用的觀念,這樣你就能懂這只是個代號。
所以研究春秋戰國時候的《老子》,看到一個物字,不要認為老子是唯物思想,那就錯了,那個不是現在的心物觀念。譬如老子說“其中有物”,這個裡面有個東西,這個東西他勉強取一個名字,我們中國老祖宗叫做道,叫做天,叫做乾卦,也都是代號,表示宇宙中有一個生命,它在動靜、生死之間看得出來。這個體,形而上的體在哪裡?西方哲學和宗教專門討論研究這個體,宇宙萬有生存之體,死了也就看不見了。在東方文化,體雖然看不見,仍然是有。
體在哪裡見?在用上見,在相上見。有用有現象,體的功能在其中矣!
譬如人會講話,但能夠講話的不是言語,也不是嘴巴,是人的生命會講話。在哪裡看見呢?就在他講話上,講話是他的相,現像是體的用,所以體是在相和用上見的。離了相和用,雖然有體,卻不可見,不可知,不可說,無形無相。所以東西方哲學有時候把人的思想搞得很混淆,往往有些人講體,其實只是在講相,有的只在講用,他又牽涉到本體,於是就搞不清楚了。
實際上體、相、用是一個東西。
還有,大家都以為打坐是在修道,其實打坐只是做功夫,不是道,不過是修道的一種方法,一種作用,本身不是道。道不在你打坐上,也不在你當工夫上。所以說修道,打坐應該叫做修腿,不叫修道,因為打坐有兩條腿在坐。用鼻子吐納,那也不是修道,那叫做修氣。
道不在這個呼吸的氣上,氣也是它的相,是它的作用。
有人說守丹田,或守個什麼地方叫做修道,那隻能說你很愛惜你的肚臍眼,把它守得牢牢地,那不能叫做修道。道不在肚臍眼這裡,如果光是肚臍眼、丹田這裡是道,難道我們別的都不用了嗎?
炁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一個仙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大家天天坐在那裡屁都不懂,還想成神仙,還想成佛,不可能的!
生命往來就是這股氣,真的!
我剛才講的話,你們年輕人還笑,有些人說老師經常講屁都不懂一個,這是真的。
有許多修道的人,屁也不敢放,也不敢洗澡,怕漏了元氣。
所以一天到晚提肛,把肛門夾住,結果搞得一臉烏氣,那是大便中毒,因為那個氣是瓦斯,是濁氣,要放掉才行。
清氣要留著,身體內部什麼是清氣?什麼是濁氣?
同樣是個屁,也有很多學問;同樣是打嗝,卻反映出身體內部不同的毛病;
同樣是呼吸,呼吸的學問更多。
同樣是個屁,也有很多學問;
生命往來就是這股氣,真的!
我剛才講的話,你們年輕人還笑,有些人說老師經常講屁都不懂一個,這是真的。
有許多修道的人,屁也不敢放,也不敢洗澡,怕漏了元氣。
所以一天到晚提肛,把肛門夾住,結果搞得一臉烏氣,那是大便中毒,因為那個氣是瓦斯,是濁氣,要放掉才行。
清氣要留著,身體內部什麼是清氣?什麼是濁氣?
同樣是個屁,也有很多學問;同樣是打嗝,卻反映出身體內部不同的毛病;
同樣是呼吸,呼吸的學問更多。
同樣是個屁,也有很多學問;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剛才講到坎離兩卦,這一派修道的,在道家正統的觀念,秦漢以上的古書,都把眼睛所代表的神光返照叫做存神,也叫做存想;在密宗叫做觀想。這兩個名稱有差別,當然方法也有差別,但都是運用思想。存想久了,就是古人所謂“存想飛昇”,人可以飛起來。這只是一個原理,真正幾個人做到呢?可以說沒人修到過。換一句話說,你存想也好,神照也好,照到身體必須要達到“幽潛淪匿”,身心沉潛下去然後起變化。當變化一來時,就要懂得講過的這些法則,走到那一步 一定顯現那個原理,詳細的我們慢慢再報告。
實際上,打坐時把眼睛收回來,或者照到哪裡,行不行呢?還是不行。你把離卦雖轉入內境界,還是沒有完全“幽潛淪匿”,因為我們坎卦耳朵,歡喜向外面聽聲音。要把眼睛、耳朵收回來沉下去,簡單地說就是收視返聽,也就是佛家修行的觀音法門。
以道家的看法,觀音法門是利用坎卦耳根起修。用觀音法門的好處在哪裡呢?我們這個耳通氣海,換句話說,兩個耳朵與這個生命腎氣相通。所以一般年紀大的,耳朵聽不清了,就是腎經的元氣衰弱了;眼睛也老花了,那是肝經閉塞出了毛病。所以這一派道家用的方法,是在身體上轉,把眼神收回來照到肚臍,要耳朵不聽外面,慢慢使氣歸元,到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幽潛淪匿” 了。
這一派的道家,他的道理是以八卦代表人體,所以乾卦是頭部,為首;坤為腹,坤卦是整個肚子;艮卦為背,離卦為目,坎卦為耳,兌卦是嘴巴,巽卦是鼻子,震卦為雷是身體。這裡說的是先天八卦,是以有形身體來代表,詳細的道家 又另有分類。所以說道書很難懂,千古以來讀書 最討厭讀道書。
拿眼睛來講,離卦另有一個配法,左眼屬離卦,右眼屬坎卦。同樣的道理,每一部分他又把它再分化,這豈不是很複雜,不是亂套嗎?不亂套,有它的原理,因為宇宙萬物各有一太極,各有一個天地。等於講我們人體 整個是一個生命,如果在醫學上分開來研究,每個分開的再分開 又是一個單位。這個單位用八八六十四卦的法則來研究,又是一個系統,都合那個規律,都合那個法則。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這都是歸納性的講法。如果呆板地分析這是哪一派哪一家,分類起來太多了,所以我們不詳細地分類。
實際上,打坐時把眼睛收回來,或者照到哪裡,行不行呢?還是不行。你把離卦雖轉入內境界,還是沒有完全“幽潛淪匿”,因為我們坎卦耳朵,歡喜向外面聽聲音。要把眼睛、耳朵收回來沉下去,簡單地說就是收視返聽,也就是佛家修行的觀音法門。
以道家的看法,觀音法門是利用坎卦耳根起修。用觀音法門的好處在哪裡呢?我們這個耳通氣海,換句話說,兩個耳朵與這個生命腎氣相通。所以一般年紀大的,耳朵聽不清了,就是腎經的元氣衰弱了;眼睛也老花了,那是肝經閉塞出了毛病。所以這一派道家用的方法,是在身體上轉,把眼神收回來照到肚臍,要耳朵不聽外面,慢慢使氣歸元,到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幽潛淪匿” 了。
這一派的道家,他的道理是以八卦代表人體,所以乾卦是頭部,為首;坤為腹,坤卦是整個肚子;艮卦為背,離卦為目,坎卦為耳,兌卦是嘴巴,巽卦是鼻子,震卦為雷是身體。這裡說的是先天八卦,是以有形身體來代表,詳細的道家 又另有分類。所以說道書很難懂,千古以來讀書 最討厭讀道書。
拿眼睛來講,離卦另有一個配法,左眼屬離卦,右眼屬坎卦。同樣的道理,每一部分他又把它再分化,這豈不是很複雜,不是亂套嗎?不亂套,有它的原理,因為宇宙萬物各有一太極,各有一個天地。等於講我們人體 整個是一個生命,如果在醫學上分開來研究,每個分開的再分開 又是一個單位。這個單位用八八六十四卦的法則來研究,又是一個系統,都合那個規律,都合那個法則。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這都是歸納性的講法。如果呆板地分析這是哪一派哪一家,分類起來太多了,所以我們不詳細地分類。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所以精神還是先要下定義,它是個什麼東西?它所代表的又是什麼?你說這是個抽象的,那就沒有話講了,抽象就不談。但是在中國文化中,精神確實是一個東西,所謂精神就是魂魄,就是魂與魄的變化。
換一句話說,魂魄是精神的變化。那麼什麼叫魂魄呢?
心理的狀況是魂,屬於神的;
生命的能量旺盛是精,是屬於魄。
我們普通講,這個人很有氣魄,這個氣魄的確是物質的身體所爆發的。一個三期肺病的人,或者癌症到了最後階段的人,再也沒有氣魄了。
“魄”字是白字旁邊一個鬼字。什麼是鬼?一路研究下來,要認識中國字,先要認識部首,這個“鬼”字從“田” 字為主。為什麼呢?
我們是地球的文化,人都在這個地面上。田在古代的寫法,一個圓圈一個十字就是田,不是方的。這個田上面,中間一筆出一點點頭就叫做“由”。“由” 字就是草木在土地上生出一點苗。所以由來就是有一點苗頭了。上面通下面通就是申,代表電。這個“鬼”字上面上不去的,你看那個“鬼”字的寫法,專門向下面走的那個就是鬼。至於“神”字,上下通的叫做神。
這個“魄”字是白色的鬼,白代表陽氣,有陽氣有實質的這個精神部分叫做魄。
沒有實質的,人死後肉體實質已經完了,就是鬼旁邊加個“雲”字,那就是魂。
雲就是天上的雲,有時聚攏來看見了,有時散了看不見了。
所以魂魄是代表生命的死亡與存在兩個階段。
那麼精神是哪裡來的呢?歸納道家的說法,分為兩部分,
神屬於性,本性;
精和氣屬於命。
道家早就把身體分成兩個宇宙,我們這個肉體存在是我們的命,所以身體是命。
至於那個性呢?那個就是神,不屬於這個身體,但身體也是性的部分。
比如電,這個電是通過燈泡發亮而發生作用。燈泡壞了就不能通電,也不起作用了。
因此道家的理論 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認為修道的人 必須要性命雙修。性命就是陰陽,也就是坎離所代表的,性命雙修就是兩樣要齊頭並進。
宋、元、明以後的道家,也就是正統的道家,老實講是反對佛家 也反對儒家的,認為他們都不會修道沒有用。他說佛家跟儒家 光修性不修命,只從心理人手,對身體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但是,宋元明以後的道家 同時也反對一般修道的道家,認為他們光是修命,只是練氣功啊,煉身體啊,在身上搞來搞去玩弄精神。
王陽明所批評的就是這種。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煉身體,不懂佛家的所謂明心見性 和儒家的修心養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煉身體,在身上轉河車,轉來轉去,不瞭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錯誤。相反地,他說“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只曉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見性的學理上參,這個空了那個空了,但身體氣質變化不了,他認為這是陰陽沒有調好,永遠不能證到仙佛的果位。
所以正統的道家 主張性命雙修,對佛法也是非常恭敬的,認為佛是修成功了的。一般學佛修道沒有成功,因為不是偏在修性 就偏在修命。這個主張拿佛學來講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研究了佛學唯識,研究了般若就懂了,這個身體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身和心各一半。所以修道的認為一定要半斤八兩,要兩個齊頭而並進,也就是要性命雙修。最後身體由衰老變健康,由健康變化氣質,由變化氣質達到脫胎換骨。再配合上心性的修習,這個道才能修成功。
性命雙修成功了以後,道家稱為“無縫塔”,修成一座無縫的寶塔一樣。
佛學的說法就是證得無漏果,得漏盡通,一切都成就了,沒有滲漏,沒有遺憾,沒有缺點,這個生命是個完整的。
“無縫塔”
換一句話說,魂魄是精神的變化。那麼什麼叫魂魄呢?
心理的狀況是魂,屬於神的;
生命的能量旺盛是精,是屬於魄。
我們普通講,這個人很有氣魄,這個氣魄的確是物質的身體所爆發的。一個三期肺病的人,或者癌症到了最後階段的人,再也沒有氣魄了。
“魄”字是白字旁邊一個鬼字。什麼是鬼?一路研究下來,要認識中國字,先要認識部首,這個“鬼”字從“田” 字為主。為什麼呢?
我們是地球的文化,人都在這個地面上。田在古代的寫法,一個圓圈一個十字就是田,不是方的。這個田上面,中間一筆出一點點頭就叫做“由”。“由” 字就是草木在土地上生出一點苗。所以由來就是有一點苗頭了。上面通下面通就是申,代表電。這個“鬼”字上面上不去的,你看那個“鬼”字的寫法,專門向下面走的那個就是鬼。至於“神”字,上下通的叫做神。
這個“魄”字是白色的鬼,白代表陽氣,有陽氣有實質的這個精神部分叫做魄。
沒有實質的,人死後肉體實質已經完了,就是鬼旁邊加個“雲”字,那就是魂。
雲就是天上的雲,有時聚攏來看見了,有時散了看不見了。
所以魂魄是代表生命的死亡與存在兩個階段。
那麼精神是哪裡來的呢?歸納道家的說法,分為兩部分,
神屬於性,本性;
精和氣屬於命。
道家早就把身體分成兩個宇宙,我們這個肉體存在是我們的命,所以身體是命。
至於那個性呢?那個就是神,不屬於這個身體,但身體也是性的部分。
比如電,這個電是通過燈泡發亮而發生作用。燈泡壞了就不能通電,也不起作用了。
因此道家的理論 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認為修道的人 必須要性命雙修。性命就是陰陽,也就是坎離所代表的,性命雙修就是兩樣要齊頭並進。
宋、元、明以後的道家,也就是正統的道家,老實講是反對佛家 也反對儒家的,認為他們都不會修道沒有用。他說佛家跟儒家 光修性不修命,只從心理人手,對身體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但是,宋元明以後的道家 同時也反對一般修道的道家,認為他們光是修命,只是練氣功啊,煉身體啊,在身上搞來搞去玩弄精神。
王陽明所批評的就是這種。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煉身體,不懂佛家的所謂明心見性 和儒家的修心養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煉身體,在身上轉河車,轉來轉去,不瞭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錯誤。相反地,他說“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只曉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見性的學理上參,這個空了那個空了,但身體氣質變化不了,他認為這是陰陽沒有調好,永遠不能證到仙佛的果位。
所以正統的道家 主張性命雙修,對佛法也是非常恭敬的,認為佛是修成功了的。一般學佛修道沒有成功,因為不是偏在修性 就偏在修命。這個主張拿佛學來講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研究了佛學唯識,研究了般若就懂了,這個身體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身和心各一半。所以修道的認為一定要半斤八兩,要兩個齊頭而並進,也就是要性命雙修。最後身體由衰老變健康,由健康變化氣質,由變化氣質達到脫胎換骨。再配合上心性的修習,這個道才能修成功。
性命雙修成功了以後,道家稱為“無縫塔”,修成一座無縫的寶塔一樣。
佛學的說法就是證得無漏果,得漏盡通,一切都成就了,沒有滲漏,沒有遺憾,沒有缺點,這個生命是個完整的。
“無縫塔”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前面我們提到正統道家講性命雙修,是從宋元以後開始的。講到這個法則就要先瞭解一樁事,瞭解什麼呢?就是 “一陽來復”。性命雙修之說,是把性跟命 也就是心理生理兩個合為一體。西方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世界分成二元,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實際上兩個世界是一體。因為這兩個是一個功能所產生的兩面,一陰一陽。有關精神世界,就是心性這一面的修養,我們先要瞭解如何把握“冬至一陽生”的法則。在這個十二辟卦中,一陽初生之處最為重要。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節(邵雍〉,他是研究《易經》的專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時代的。他把易學整理出來一套法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面的人到現在為止,能夠真正超越邵康節的還沒有。講到“冬至一陽生”的道理,他的見解後來的修道人沒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
這個也是“冬至一陽生”的原理,是《易經》最高也是最基礎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陰曆十一月)下半的氣,子月是復卦,一陽來復的意思。此時天地間陰極陽生,開始了一陽。運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時,從夜裡十一點到次晨一時。
所謂正子時 正好是十二點整,正子時是子時的中間。
他說“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時間上來說,十二點是子時一半,
上一半的子時屬於當天夜裡,下一半的子時是次日零分開始。
邵康節說“冬至子之半”,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時候,宇宙萬物到了一個不屬於動態 也不是靜態的時刻。“天心無改移”,平穩極了,這中間是真空狀態。
這真空的狀態是一陽之氣初動之先,也就是“萬物未生時”。
所以佛家講修到無念,真正空了,才是陽氣來之前的境界。
講到這裡順便提到一件事,在今天這個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講到中國文化,尤其講儒家宋明理學家的思想,我站在學術立場看來,不管政治不論地位,蔣介石老先生是真正通達理學的。如果他現在仍在世的話,我不會提他,不過百年之後,歷史上看他有關儒家的學術成就,會超過他功業的成就。他在世的時候一天靜坐三次,每次大約兩個鐘頭。他不盤腿坐,就是平常這樣坐著打坐。他有一句名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際,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這是他對於理學的境界,對於心性修養,尤其對於邵康節的研究,屬於他自己總結的心得。他在傳記裡提到過,二十幾歲時替母親抄寫《楞嚴經》、《維摩詰經》,佛經看過很多,靠老太太的督促,對於佛學有一點瞭解。蔣先生這一副聯語,就是邵康節的“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的引申,比理學家東說西說的簡單扼要,說得很明白。
我們再回來看邵康節這一句“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道家所謂天心 就是佛學講的無念真如這個境界。
這個時候天心叫做“天心正運”,運就是運動的意思,就是這一剎那之間,指南針剛停在那裡,對著南北極最準的這一剎那。
所以有些算命看風水地理的,要想懂天心正運就很難了,那是極微之間,剎那之間。
所以天心 也就是佛家講明心見性那個階段,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
“天心無改移”,這個時候,陽氣將要發動,道家叫無陰陽之地,不陰也不陽。也就是佛家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謂止的道理。
無陰陽之地
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
天心
萬物未生時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節(邵雍〉,他是研究《易經》的專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時代的。他把易學整理出來一套法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面的人到現在為止,能夠真正超越邵康節的還沒有。講到“冬至一陽生”的道理,他的見解後來的修道人沒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
這個也是“冬至一陽生”的原理,是《易經》最高也是最基礎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陰曆十一月)下半的氣,子月是復卦,一陽來復的意思。此時天地間陰極陽生,開始了一陽。運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時,從夜裡十一點到次晨一時。
所謂正子時 正好是十二點整,正子時是子時的中間。
他說“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時間上來說,十二點是子時一半,
上一半的子時屬於當天夜裡,下一半的子時是次日零分開始。
邵康節說“冬至子之半”,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時候,宇宙萬物到了一個不屬於動態 也不是靜態的時刻。“天心無改移”,平穩極了,這中間是真空狀態。
這真空的狀態是一陽之氣初動之先,也就是“萬物未生時”。
所以佛家講修到無念,真正空了,才是陽氣來之前的境界。
講到這裡順便提到一件事,在今天這個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講到中國文化,尤其講儒家宋明理學家的思想,我站在學術立場看來,不管政治不論地位,蔣介石老先生是真正通達理學的。如果他現在仍在世的話,我不會提他,不過百年之後,歷史上看他有關儒家的學術成就,會超過他功業的成就。他在世的時候一天靜坐三次,每次大約兩個鐘頭。他不盤腿坐,就是平常這樣坐著打坐。他有一句名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際,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這是他對於理學的境界,對於心性修養,尤其對於邵康節的研究,屬於他自己總結的心得。他在傳記裡提到過,二十幾歲時替母親抄寫《楞嚴經》、《維摩詰經》,佛經看過很多,靠老太太的督促,對於佛學有一點瞭解。蔣先生這一副聯語,就是邵康節的“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的引申,比理學家東說西說的簡單扼要,說得很明白。
我們再回來看邵康節這一句“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道家所謂天心 就是佛學講的無念真如這個境界。
這個時候天心叫做“天心正運”,運就是運動的意思,就是這一剎那之間,指南針剛停在那裡,對著南北極最準的這一剎那。
所以有些算命看風水地理的,要想懂天心正運就很難了,那是極微之間,剎那之間。
所以天心 也就是佛家講明心見性那個階段,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
“天心無改移”,這個時候,陽氣將要發動,道家叫無陰陽之地,不陰也不陽。也就是佛家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謂止的道理。
無陰陽之地
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
天心
萬物未生時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6. 薰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槐安國語》
圍繞“薰風自南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唐文宗(840年卒)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起承,詩人柳公權(856年卒)續之“薰風自南來,殿閣微生涼”而成為一首詩。
熏風自南來
殿閣微生涼
一般人都很討厭炎炎夏日,但是我卻很喜歡一年中 最長的夏季。雖說很熱,但穿過樹叢微微吹來的涼風 使寬闊的宮殿也一下子變得清涼,這種愜意和清爽 只有在夏天才能體會得到。
但是大約200年以後,宋朝詩人蘇東坡(1101年卒)批判說,很遺憾這首詩 表明為政者對老百姓沒有憐憫之心,也就是他忘記了 平民百姓住在狹窄不通風的屋子裡,烈日炎炎之下還要去耕田、做生意,是皇帝自以為是,忘記百姓疾苦,只呆在宮中度過 消遣漫漫夏日的詩。對此,蘇東坡做了一首諷刺當時上流社會的詩。
一為居所移, 苦樂永相忘,
願言均此施, 清陰分四方。
皇帝生來住在寬敞的宮中,所以不關心天下百姓 為炎熱所苦。懇請皇上關注天下萬民,只有讓他們都能享受“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舒適和安逸,才是皇帝當為之事。
這句詩被用於禪語之時,和這個典故毫無關係。
這是因為據說宋朝末年,臨濟宗公案禪(與曹洞宗的默照禪相對應,參透禪的公案而至悟)的集大成者大慧禪師(1163年卒)聽這句詩後而至大悟。那麼大慧禪師聞聽“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後有何感悟呢?
我們每天總是拘泥於得失、利害、愛憎、善惡、迷悟、凡聖,因而沒有目標,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一陣熏風 能將那一切對立的觀念吹散,那我們就能不拘泥、不執著、不偏頗,品嚐到自由自在、淡泊清涼之意。
那樣一種清爽無垢的純粹境界 即詠作“殿閣生微涼”。
浪跡天涯的自由俳人 種田山頭火與松山“大耕舍”道場的大山澄太 通過俳句和禪而成為摯友。
我曾聽澄太先生講演時 非常感慨地講過他們二人 最初相識的情景。
——我匆匆走到庵旁,剛停下腳步,紙門便一下子拉開了,傳來洪亮的聲音“是澄太君嗎?”我剛一說是,話音未落,他馬上光著腳 從走廊那兒跑過來,雖然我個子很大,他還是一把將我拽了上去。
真是一個怪人,他把我拽上去,也沒有像常人那樣打招呼,而是說“現在正好是中午,我已經做好飯等著你呢,快吃吧。”說著給我盛了一大碗飯。
但是庵中空無一物,既沒有菜 也沒有飯桌。筷子、碟子和冒著熱氣的米飯 就直接放在破舊的榻榻米上。
……(中略)……這時我發現他一口也沒吃,而是一直盯著我。
我說:“你也一起吃吧。”
他說:“說實話,我這兒只有那一付碗筷。你吃好了。” ……(中略)
……這就是真實的山頭火,於是我急忙吃完,放下筷子雙手合十說:“謝了。”
他馬上拿起碗筷,洗也不洗,給自己盛上一大碗,大口大口地吃得香極了。
也許是肚子餓了吧。
他專心致志吃飯,絲毫也不東張西望。
(大山澄太口述《俳人山頭火的禪》臨濟會出版)
山頭火的行為裡 沒有任何拘泥、執著和偏頗,他只是依照他那顆 生來就有的赤子般的純粹之心生活。
山頭火的生存方式 不就是“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極好體現嗎?
他專心致志吃飯,絲毫也不東張西望。
圍繞“薰風自南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唐文宗(840年卒)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起承,詩人柳公權(856年卒)續之“薰風自南來,殿閣微生涼”而成為一首詩。
熏風自南來
殿閣微生涼
一般人都很討厭炎炎夏日,但是我卻很喜歡一年中 最長的夏季。雖說很熱,但穿過樹叢微微吹來的涼風 使寬闊的宮殿也一下子變得清涼,這種愜意和清爽 只有在夏天才能體會得到。
但是大約200年以後,宋朝詩人蘇東坡(1101年卒)批判說,很遺憾這首詩 表明為政者對老百姓沒有憐憫之心,也就是他忘記了 平民百姓住在狹窄不通風的屋子裡,烈日炎炎之下還要去耕田、做生意,是皇帝自以為是,忘記百姓疾苦,只呆在宮中度過 消遣漫漫夏日的詩。對此,蘇東坡做了一首諷刺當時上流社會的詩。
一為居所移, 苦樂永相忘,
願言均此施, 清陰分四方。
皇帝生來住在寬敞的宮中,所以不關心天下百姓 為炎熱所苦。懇請皇上關注天下萬民,只有讓他們都能享受“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舒適和安逸,才是皇帝當為之事。
這句詩被用於禪語之時,和這個典故毫無關係。
這是因為據說宋朝末年,臨濟宗公案禪(與曹洞宗的默照禪相對應,參透禪的公案而至悟)的集大成者大慧禪師(1163年卒)聽這句詩後而至大悟。那麼大慧禪師聞聽“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後有何感悟呢?
我們每天總是拘泥於得失、利害、愛憎、善惡、迷悟、凡聖,因而沒有目標,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一陣熏風 能將那一切對立的觀念吹散,那我們就能不拘泥、不執著、不偏頗,品嚐到自由自在、淡泊清涼之意。
那樣一種清爽無垢的純粹境界 即詠作“殿閣生微涼”。
浪跡天涯的自由俳人 種田山頭火與松山“大耕舍”道場的大山澄太 通過俳句和禪而成為摯友。
我曾聽澄太先生講演時 非常感慨地講過他們二人 最初相識的情景。
——我匆匆走到庵旁,剛停下腳步,紙門便一下子拉開了,傳來洪亮的聲音“是澄太君嗎?”我剛一說是,話音未落,他馬上光著腳 從走廊那兒跑過來,雖然我個子很大,他還是一把將我拽了上去。
真是一個怪人,他把我拽上去,也沒有像常人那樣打招呼,而是說“現在正好是中午,我已經做好飯等著你呢,快吃吧。”說著給我盛了一大碗飯。
但是庵中空無一物,既沒有菜 也沒有飯桌。筷子、碟子和冒著熱氣的米飯 就直接放在破舊的榻榻米上。
……(中略)……這時我發現他一口也沒吃,而是一直盯著我。
我說:“你也一起吃吧。”
他說:“說實話,我這兒只有那一付碗筷。你吃好了。” ……(中略)
……這就是真實的山頭火,於是我急忙吃完,放下筷子雙手合十說:“謝了。”
他馬上拿起碗筷,洗也不洗,給自己盛上一大碗,大口大口地吃得香極了。
也許是肚子餓了吧。
他專心致志吃飯,絲毫也不東張西望。
(大山澄太口述《俳人山頭火的禪》臨濟會出版)
山頭火的行為裡 沒有任何拘泥、執著和偏頗,他只是依照他那顆 生來就有的赤子般的純粹之心生活。
山頭火的生存方式 不就是“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極好體現嗎?
他專心致志吃飯,絲毫也不東張西望。
-
- 文章: 525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古德言:「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謂不二者,佛法,既是出世間法,也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求的是解脫、涅槃寂靜之法,但解脫必須在世間行菩薩道,才能了脫生死的煩惱,所以,佛法行的是入世。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兔求角」。所以,佛法者,是「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
不論世間法也好或者是出世間法也罷,都必須以「心」為根本。人不能離開這一念心,如果沒有了心,人活著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與活死人沒有兩樣。因為心是萬物之源,一切法從心想生。經云:「心造諸如來及種種五蘊」。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我們心的作用,所謂:「心生則一切法 生,心滅則一切法滅」。
有的人心性遲鈍,有障礙,迷惑顛倒,做事不明快,常常做錯事、做傻事。有人說是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生理上某種機能的障礙使然,或者說是心理上的因素。但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稱之為「業」。業,指的是「業障」,是宿世生中所造作的惡業,到了今生所召感的一種果報。有了業,就要消業。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我們的覺性,但佛性被業障所障蔽了,不能顯現。所以,我們要淨化這一念心,使我們的這念心能淨、能定,以至於能明;這念心有了智慧,就能夠作得了主,能作得了主,就能自在無礙。
如何才能使這一念心能明、能悟?而佛法的一大藏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教導我們「開悟見性」的方法。佛法所說的八萬法藏,歸納起來即是「戒定慧」三學,教我們世人要持戒修定,因定開慧。有了慧之後,才能「從悟起修」,在日常生活起居作息當中,將我們的習氣改正過來,幫助 我們斷煩惱、了生死。
不論世間法也好或者是出世間法也罷,都必須以「心」為根本。人不能離開這一念心,如果沒有了心,人活著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與活死人沒有兩樣。因為心是萬物之源,一切法從心想生。經云:「心造諸如來及種種五蘊」。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我們心的作用,所謂:「心生則一切法 生,心滅則一切法滅」。
有的人心性遲鈍,有障礙,迷惑顛倒,做事不明快,常常做錯事、做傻事。有人說是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生理上某種機能的障礙使然,或者說是心理上的因素。但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稱之為「業」。業,指的是「業障」,是宿世生中所造作的惡業,到了今生所召感的一種果報。有了業,就要消業。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我們的覺性,但佛性被業障所障蔽了,不能顯現。所以,我們要淨化這一念心,使我們的這念心能淨、能定,以至於能明;這念心有了智慧,就能夠作得了主,能作得了主,就能自在無礙。
如何才能使這一念心能明、能悟?而佛法的一大藏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教導我們「開悟見性」的方法。佛法所說的八萬法藏,歸納起來即是「戒定慧」三學,教我們世人要持戒修定,因定開慧。有了慧之後,才能「從悟起修」,在日常生活起居作息當中,將我們的習氣改正過來,幫助 我們斷煩惱、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