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過去未來之念,皆屬妄想,惟起當下之念,乃是正念。
此念不落空,不著相,惟念此我,此我即是真如故。
六祖雲:「我此法門,以無念為宗。」
無者,無一切相,念者,念真如。
當下兩字,乃佛祖究竟處,所以說法時都是直指,何嘗離開去。
教典還序此我根本原由,列祖與歷代善知識則空前絕後。
不問其過去,不究其將來,一覿面四目相對,直逼他藏不得、現不得,這隨感隨應的妙我出來才休。如其不然,則一棒一喝,教學人無立腳處。
所以祖師禪更妙,更不可思議。
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秘密直指,大機大用。
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
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以為現成。
拈花乃佛大機大用,乃諸善知識大機大用,第一宗公案,不可將馬祖、黃檁、百丈三公看重,將拈花看輕,都是同一手眼,而不知 拈花更自如。試問諸公亦知此否耶?
當下一機
以無念為宗。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君不見-
《金剛經》開頭有一段描述佛祖一樣托缽化緣,一樣洗腳上座:「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訫。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在凡夫看來,世尊也有小我,也有我相,也要吃飯,也要洗腳,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並非飛行腳不沾泥啊,一說話也是'我如何。你們如何,眾生如何,聖者如何'。
那為何世尊非要在經裡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眾壽相」?
秘訣只在那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夫看聖人行如凡夫行,何以故?
凡人不識自性理故,著在奇妙上以為聖,雖見面亦不識真,對面如隔千里。
《六祖壇經》雲:「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開頭有一段描述佛祖一樣托缽化緣,一樣洗腳上座:「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訫。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在凡夫看來,世尊也有小我,也有我相,也要吃飯,也要洗腳,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並非飛行腳不沾泥啊,一說話也是'我如何。你們如何,眾生如何,聖者如何'。
那為何世尊非要在經裡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眾壽相」?
秘訣只在那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夫看聖人行如凡夫行,何以故?
凡人不識自性理故,著在奇妙上以為聖,雖見面亦不識真,對面如隔千里。
《六祖壇經》雲:「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楞嚴經》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註:六根六塵六識,都是你自己的自性,這些妄 就是你的真如自性,你自性本來空寂。既然都是真性,哪裡還有什麼纏縛啊?所謂纏縛,與解脫本來無二。
只因你自外你自性,搞成心境兩半,才造成生心取相,而被纏縛的啊!
六識分別,也是空寂,如空花水月。
由六塵引發見聞覺知,六根產生虛相。
見聞覺知,與所見之相,二者本來空寂。
如同雙生蘆葦互相依存,一倒俱倒,無法自立。
這能見度、能分別之者,才是自性。】
《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多被二乘人誤解成'不知見、壓滅六根知見,才得涅槃」。
你正知見時,認為有'知見',這就是'無明'的根本
(這'能見度、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所以其實根本沒有'知見')。
你'能見度心'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之物'也是自性。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能見度、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自性看著好像分為'能見度、知見、所見'三個東西,
其實自性 本來不分'能見度'、 '所見之境'和'知見'。這三樣其實就是這'能見度'本身。
臨濟祖師雲:你這能聽者,就是真如,你還修補什麼?瞎漢,頭上安頭。你欠少什麼?
凡夫若能時時這樣見得,沒有任何工夫可作,無不甚深無不解脫,這就是'成佛'。
這一段經文,很有代表性,三乘五乘到此迷悶,理解千差萬別,生出多種歧路:
1、二乘人解成什麼?——'六根不起知見'觀。
他們說:
「自性本知見,哪裡用得著六根起知見?自性本妙知見,你再用六根起知見,就是無明之本。這是『頭上安頭』。不用六根知見擋在前頭,這是涅槃。」
因此,他們狂做'壓滅六根知見'的功夫。
你試問他:
既然'知見無見'你解成'不讓六根知見,才得自性真知見'。
那麼'吃飯沒咬著一粒米'你又該如何解?按你的邏輯,就會是'不讓人吃飯,才得自性真吃飯'。簡直自欺欺人。
結果是:
二乘人“磨磚作鏡”,枉用功夫;“金剛給泥人搓背”,越搓泥越多。
《永嘉大師證道歌》雲:「種姓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他們最後 只得個空假妙用,卻不解真義,轉與佛道相違!不得登菩薩地。
只得個空假妙用
【註:六根六塵六識,都是你自己的自性,這些妄 就是你的真如自性,你自性本來空寂。既然都是真性,哪裡還有什麼纏縛啊?所謂纏縛,與解脫本來無二。
只因你自外你自性,搞成心境兩半,才造成生心取相,而被纏縛的啊!
六識分別,也是空寂,如空花水月。
由六塵引發見聞覺知,六根產生虛相。
見聞覺知,與所見之相,二者本來空寂。
如同雙生蘆葦互相依存,一倒俱倒,無法自立。
這能見度、能分別之者,才是自性。】
《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多被二乘人誤解成'不知見、壓滅六根知見,才得涅槃」。
你正知見時,認為有'知見',這就是'無明'的根本
(這'能見度、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所以其實根本沒有'知見')。
你'能見度心'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之物'也是自性。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能見度、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自性看著好像分為'能見度、知見、所見'三個東西,
其實自性 本來不分'能見度'、 '所見之境'和'知見'。這三樣其實就是這'能見度'本身。
臨濟祖師雲:你這能聽者,就是真如,你還修補什麼?瞎漢,頭上安頭。你欠少什麼?
凡夫若能時時這樣見得,沒有任何工夫可作,無不甚深無不解脫,這就是'成佛'。
這一段經文,很有代表性,三乘五乘到此迷悶,理解千差萬別,生出多種歧路:
1、二乘人解成什麼?——'六根不起知見'觀。
他們說:
「自性本知見,哪裡用得著六根起知見?自性本妙知見,你再用六根起知見,就是無明之本。這是『頭上安頭』。不用六根知見擋在前頭,這是涅槃。」
因此,他們狂做'壓滅六根知見'的功夫。
你試問他:
既然'知見無見'你解成'不讓六根知見,才得自性真知見'。
那麼'吃飯沒咬著一粒米'你又該如何解?按你的邏輯,就會是'不讓人吃飯,才得自性真吃飯'。簡直自欺欺人。
結果是:
二乘人“磨磚作鏡”,枉用功夫;“金剛給泥人搓背”,越搓泥越多。
《永嘉大師證道歌》雲:「種姓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他們最後 只得個空假妙用,卻不解真義,轉與佛道相違!不得登菩薩地。
只得個空假妙用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一佛乘怎麼看-'彈指超無學,直入如來地'。
《楞嚴經》世尊說偈語: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註:以'妄'來顯性真實,就把'真、妄'打成兩截了,就成兩個'妄'了。
一分成兩個,真也不是真了。
這'能知見、又無知見的'即是自性。你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是一體是自性,我就是自性,我正知見時,知見是我自性、所見 還是我自性,三位一體都是自性,而自性本不曾動、本來空寂,因此我本來不曾知見。”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楞嚴經》世尊說偈語: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註:以'妄'來顯性真實,就把'真、妄'打成兩截了,就成兩個'妄'了。
一分成兩個,真也不是真了。
這'能知見、又無知見的'即是自性。你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是一體是自性,我就是自性,我正知見時,知見是我自性、所見 還是我自性,三位一體都是自性,而自性本不曾動、本來空寂,因此我本來不曾知見。”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22. 他不是吾《典座教訓》
道元禪師(1200-1253)在中國天童山修行時,曾根據一位元老典座(廚僧)的說教此撰寫了《典座教訓》。“他不是吾”即出自此書。
“山僧在天童時……典座在佛殿前曬苔。手攜竹杖。頭無片笠。天日熱。地磚熱。汗流徘徊。勵力曬苔。稍見苦辛。背骨如弓。龍眉似鶴。
山僧近前。便問典座法壽。
座雲。六十八歲。
山僧雲。如何不使行者人工。
座雲。他不是吾。”(這是過去我(道元禪師)在天童山修行時的事。
一位老典座在佛殿前曬香菇。他用拐杖支撐著自己的身體,頭上也沒有戴斗笠,夏天烈日曝曬,連磚瓦仿佛都要被溶化。老僧額頭滴汗如注,但仍然繼續曬香菇,看起來很是痛苦。老僧背駝如弓,眉毛若鶴雪白。我覺得可憐,問老僧年齡,答曰“六十八歲”。我又問他,為什麼不讓打下手的小和尚幹呢?老僧回答得很乾脆:“他不是吾”。)
“他不是吾。”
無論別人幹了什麼事 那也“不是自己幹的”。自己犯困的時候,無論別人睡多久 自己也不可能解困;無論別人吃什麼美味佳餚,一點也不能添飽自己的肚子。自己的問題 請別人解決絲毫不起作用。
有句話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縱然花費千言萬語也說不清楚,只有喝水人自己知道。
“他不是吾”就表達了 同樣的意思。
前幾日《朝日新聞》刊登了一封十六歲高中女生的來信。
她的朋友墜樓自殺了,她大受刺激。“雖然老師和有識之人 都勸她要活下去”,但是“人為什麼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生為一個人 卻沒有生活的目標,只是為了追求名利,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結尾是“誰能告訴我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幾天後該報收到了350篇來信,並刊登了其中的幾篇。每一篇來稿 都是在認真思考人生的問題,值得傾聽。
“誰能告訴我 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但是她真能夠滿足於 別人所說的人生目的嗎?她真能夠同意嗎?
別人的意見 終究只是別人的意見,不可能是她的。在來稿中也有類似的意見。
“真正的人生意義 是需要在活著的過程中 不斷摸索,不斷犯錯,通過自己摸索得來。”
“不可能有所有人 都一樣的目的。每一個人都要花費一生 去尋找自己的目的,並朝著那個目標做出努力”等等。
(參照1986年5月25日“心聲,年輕一代”和同年6月30日“社論”)
山本有三有這樣一首詩。
只有一個的自己,
只有一次的人生,
如果不好好活著,
豈不妄為了自己的人生。 (摘自《路邊的石頭》)
“他不是吾。”畢竟我只是我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一歲小童,母坐牢,父失蹤,被社服所指的保母托養
被拔牙,拔手指,雙手斷,死也沒人理
這些人渣們,必會能被教化啊,沒事沒事,廢死
他,一歲小童,該死,我們政府好棒棒,常出錢來作功德
他不是吾兒孫啊
道元禪師(1200-1253)在中國天童山修行時,曾根據一位元老典座(廚僧)的說教此撰寫了《典座教訓》。“他不是吾”即出自此書。
“山僧在天童時……典座在佛殿前曬苔。手攜竹杖。頭無片笠。天日熱。地磚熱。汗流徘徊。勵力曬苔。稍見苦辛。背骨如弓。龍眉似鶴。
山僧近前。便問典座法壽。
座雲。六十八歲。
山僧雲。如何不使行者人工。
座雲。他不是吾。”(這是過去我(道元禪師)在天童山修行時的事。
一位老典座在佛殿前曬香菇。他用拐杖支撐著自己的身體,頭上也沒有戴斗笠,夏天烈日曝曬,連磚瓦仿佛都要被溶化。老僧額頭滴汗如注,但仍然繼續曬香菇,看起來很是痛苦。老僧背駝如弓,眉毛若鶴雪白。我覺得可憐,問老僧年齡,答曰“六十八歲”。我又問他,為什麼不讓打下手的小和尚幹呢?老僧回答得很乾脆:“他不是吾”。)
“他不是吾。”
無論別人幹了什麼事 那也“不是自己幹的”。自己犯困的時候,無論別人睡多久 自己也不可能解困;無論別人吃什麼美味佳餚,一點也不能添飽自己的肚子。自己的問題 請別人解決絲毫不起作用。
有句話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縱然花費千言萬語也說不清楚,只有喝水人自己知道。
“他不是吾”就表達了 同樣的意思。
前幾日《朝日新聞》刊登了一封十六歲高中女生的來信。
她的朋友墜樓自殺了,她大受刺激。“雖然老師和有識之人 都勸她要活下去”,但是“人為什麼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生為一個人 卻沒有生活的目標,只是為了追求名利,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結尾是“誰能告訴我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幾天後該報收到了350篇來信,並刊登了其中的幾篇。每一篇來稿 都是在認真思考人生的問題,值得傾聽。
“誰能告訴我 真正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但是她真能夠滿足於 別人所說的人生目的嗎?她真能夠同意嗎?
別人的意見 終究只是別人的意見,不可能是她的。在來稿中也有類似的意見。
“真正的人生意義 是需要在活著的過程中 不斷摸索,不斷犯錯,通過自己摸索得來。”
“不可能有所有人 都一樣的目的。每一個人都要花費一生 去尋找自己的目的,並朝著那個目標做出努力”等等。
(參照1986年5月25日“心聲,年輕一代”和同年6月30日“社論”)
山本有三有這樣一首詩。
只有一個的自己,
只有一次的人生,
如果不好好活著,
豈不妄為了自己的人生。 (摘自《路邊的石頭》)
“他不是吾。”畢竟我只是我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一歲小童,母坐牢,父失蹤,被社服所指的保母托養
被拔牙,拔手指,雙手斷,死也沒人理
這些人渣們,必會能被教化啊,沒事沒事,廢死
他,一歲小童,該死,我們政府好棒棒,常出錢來作功德
他不是吾兒孫啊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按语】:
《楞严经》先是‘七处征心’,了不可得: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潜在六根里,不在根尘合和处,不在开合明暗,不在‘一切无着(无著)’。来证【真心无内外,灵觉之性,无一物而无不是】。
然後,'十番顯見'之時,從'三、舉拳辨認'到'五、垂光驗見',這是呵責眾生'認物為己',破斥'凡夫見'。
阿羅漢的知見 比凡夫好一些,在這裡暫時 還是受稱讚的。
下面'七、垂手無邊',又呵責眾生'迷己為物',破斥'二乘人見'。
包括阿羅漢在內的二乘聖人的知見,心境分離,此時都顯露荒謬性,都一並被佛陀呵斥了。
這時,佛才開始開顯一佛乘'般若正見'——心物一體,心境一體,皆是真如自性——能覺之心
《楞严经》先是‘七处征心’,了不可得: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潜在六根里,不在根尘合和处,不在开合明暗,不在‘一切无着(无著)’。来证【真心无内外,灵觉之性,无一物而无不是】。
然後,'十番顯見'之時,從'三、舉拳辨認'到'五、垂光驗見',這是呵責眾生'認物為己',破斥'凡夫見'。
阿羅漢的知見 比凡夫好一些,在這裡暫時 還是受稱讚的。
下面'七、垂手無邊',又呵責眾生'迷己為物',破斥'二乘人見'。
包括阿羅漢在內的二乘聖人的知見,心境分離,此時都顯露荒謬性,都一並被佛陀呵斥了。
這時,佛才開始開顯一佛乘'般若正見'——心物一體,心境一體,皆是真如自性——能覺之心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七处征心,了不可得:
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潜在六根里,不在根尘合和处,不在开合明暗,不在‘一切无着(无著)’。
1、【心不在内】:真心(自性)不在你肉体腔子里,没有投胎转世过。所谓心中有个‘如来藏识’(妙觉佛果,不分别取相,也未取毕竟灭大涅磐之心识),只是佛陀为了纠正‘神我外道见’(有一神我遍及一切、不断转世)而权立的名相(它不在内)——这个无分别取向的‘心识’,已经不同于凡夫、外道、二乘人的‘心识’。
2、心不在外:真心(自性)不在外界的事物。这个凡夫比较好理解,凡夫都认为心在体内的,认为外界是境界、器物、他人众生。但凡夫理解还是片面的,真心(自性)是没有内外的。
3、心不在中间:中间是个伪命题,不存在所谓‘中间’。
4、【心不潜在六根里】:真心(自性)不是潜藏在六根里,那是六识。若有所在,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已经成妄心。
5、【心不在根尘合和处】:真心(自性)不在‘随所合处’——六根与六尘合和(产生见闻觉知)之处。见闻觉知、分别、取相,本是‘识阴’,非是真心(自性)。
6、心不在开合明暗之处:真心(自性)不在开合明暗之处,那是生灭,是‘行阴’。
7、【心不在‘一切无着(无著)’】:以凡夫之心,念念不停留,当作‘一切无着’,自以为是‘心无挂碍’,其实那样不是真心(自性)。后人也误解赵州的开示:其实赵州是在讲有人问‘婴孩之心怎么样?’答:如水上打急球子,念念不停留。赵州这是说,那根本是妄心,一刻也未停歇,不是真心(自性)。
接下来,楞严经论述了:【真心无内外,灵觉之性,无一物而无不是】。真妄一如,无非自性。迷不自有,因迷自有。世尊在此,先说“根尘同源,缚脱不二”,又用偈语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这是正法眼藏,已经得到所有禅宗公案的印证。
千经万论,皆是直指这个(见性成佛)。
宗门教导,时时如此‘不分别取相’(所谓‘见性成佛’,是已成‘知见佛’,自证尚不是果满佛),保任纯熟,即可直接‘入无生忍’,直到六度万行圆满,成‘果满佛’。
可惜當時楞嚴會上,大眾示現都不契悟(為度末世鈍根眾生故意示現的),反而又問「請入華屋的鑰匙何在?」一問之下,
佛已知曉此會大眾非契悟之時也,於是轉而教導他們'捨妄求真'的'方便法',六根解脫、二十五圓通。
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潜在六根里,不在根尘合和处,不在开合明暗,不在‘一切无着(无著)’。
1、【心不在内】:真心(自性)不在你肉体腔子里,没有投胎转世过。所谓心中有个‘如来藏识’(妙觉佛果,不分别取相,也未取毕竟灭大涅磐之心识),只是佛陀为了纠正‘神我外道见’(有一神我遍及一切、不断转世)而权立的名相(它不在内)——这个无分别取向的‘心识’,已经不同于凡夫、外道、二乘人的‘心识’。
2、心不在外:真心(自性)不在外界的事物。这个凡夫比较好理解,凡夫都认为心在体内的,认为外界是境界、器物、他人众生。但凡夫理解还是片面的,真心(自性)是没有内外的。
3、心不在中间:中间是个伪命题,不存在所谓‘中间’。
4、【心不潜在六根里】:真心(自性)不是潜藏在六根里,那是六识。若有所在,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已经成妄心。
5、【心不在根尘合和处】:真心(自性)不在‘随所合处’——六根与六尘合和(产生见闻觉知)之处。见闻觉知、分别、取相,本是‘识阴’,非是真心(自性)。
6、心不在开合明暗之处:真心(自性)不在开合明暗之处,那是生灭,是‘行阴’。
7、【心不在‘一切无着(无著)’】:以凡夫之心,念念不停留,当作‘一切无着’,自以为是‘心无挂碍’,其实那样不是真心(自性)。后人也误解赵州的开示:其实赵州是在讲有人问‘婴孩之心怎么样?’答:如水上打急球子,念念不停留。赵州这是说,那根本是妄心,一刻也未停歇,不是真心(自性)。
接下来,楞严经论述了:【真心无内外,灵觉之性,无一物而无不是】。真妄一如,无非自性。迷不自有,因迷自有。世尊在此,先说“根尘同源,缚脱不二”,又用偈语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这是正法眼藏,已经得到所有禅宗公案的印证。
千经万论,皆是直指这个(见性成佛)。
宗门教导,时时如此‘不分别取相’(所谓‘见性成佛’,是已成‘知见佛’,自证尚不是果满佛),保任纯熟,即可直接‘入无生忍’,直到六度万行圆满,成‘果满佛’。
可惜當時楞嚴會上,大眾示現都不契悟(為度末世鈍根眾生故意示現的),反而又問「請入華屋的鑰匙何在?」一問之下,
佛已知曉此會大眾非契悟之時也,於是轉而教導他們'捨妄求真'的'方便法',六根解脫、二十五圓通。
-
- 文章: 525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23. 溪澗拾流菜
近來,物質已經極大地豐富,消費似乎也成了一種美德。結果如此一來,食物浪費,衣物傢俱等說扔就扔。難道這樣好嗎?
我們現代人追求物質的豐富和精神上的享樂,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目的。但是反過來,人們的勤儉之心卻在消失。“可惜”、“感恩”的心已經不在。
評論家福田恒存先生指出:“把還能用的東西隨意丟棄是糟蹋生命的殘虐行為”。我們應該銘記,糟蹋和浪費東西,就等於是糟蹋自己。
不妨講一個位禪師的故事。
以前,有位禪師在門前小河裡洗菜,不小心一片菜葉被水沖走,越漂越遠。禪師便不顧一切地去追那片菜葉,最後終於把那片菜葉撿回來,這才舒了一口氣。一修行者看在眼裡,就問禪師:“你可是天下名僧啊,怎麼會為了一片菜葉如此疲命呢?”禪師說:“雖說不過是一片菜葉,但它也是上天為養活人們恩賜施捨的。百石之米靠粒米所積,滴水也能匯成長江大河的波瀾。”說著,把撿回的菜葉放進了嘴裡。修行者大為感動,懇請禪師將他收入門下。
我們能把禪師的行為當作是“愚蠢漫畫”,而付之一笑嗎?
不正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才更應該珍惜“溪澗拾流菜”這樣的故事嗎?
《朝日新聞》的投稿欄目裡登載了一篇來自橫濱一位叫湯淺清美的家庭主婦的信。
收穫的季節臨近,田裡的稻穀都在等待著收割。在我家的庭院裡,也有一株稻穗低垂已經成熟的稻穀。
為配合社會科的學習,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六月份到附近農家去參觀插秧。她帶回一株秧苗,當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打蔫兒了。但住在隔壁已經八十八歲高齡的太奶奶把它種在了花盆裡,澆上了水。以後每天早上從不間斷地給它澆水用心培養著它。大約過了一個月,秧苗伸展出了綠綠的葉子,不久又長出了開著白花的稻穗。當初那棵沒想到能種活的小秧苗,如今竟也能長成稻穀,結了這麼多的稻粒?這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強勁。
我們也非常感佩太祖母對一株小苗也精心呵護的溫情。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裡長大的我們母女都應該向她學習……。(1983年10月14日)
一片菜葉,一株小苗,它們不單單是一個物,而是尊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回到原點,珍惜感謝造物主給我們的恩賜。
真想回到
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日子裡的
天真純樸中去;
真想回到
第一次雙手合十
感謝上天賜給了我一杯茶的
那一天。
(阪村真民〈回到第一天〉)
近來,物質已經極大地豐富,消費似乎也成了一種美德。結果如此一來,食物浪費,衣物傢俱等說扔就扔。難道這樣好嗎?
我們現代人追求物質的豐富和精神上的享樂,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目的。但是反過來,人們的勤儉之心卻在消失。“可惜”、“感恩”的心已經不在。
評論家福田恒存先生指出:“把還能用的東西隨意丟棄是糟蹋生命的殘虐行為”。我們應該銘記,糟蹋和浪費東西,就等於是糟蹋自己。
不妨講一個位禪師的故事。
以前,有位禪師在門前小河裡洗菜,不小心一片菜葉被水沖走,越漂越遠。禪師便不顧一切地去追那片菜葉,最後終於把那片菜葉撿回來,這才舒了一口氣。一修行者看在眼裡,就問禪師:“你可是天下名僧啊,怎麼會為了一片菜葉如此疲命呢?”禪師說:“雖說不過是一片菜葉,但它也是上天為養活人們恩賜施捨的。百石之米靠粒米所積,滴水也能匯成長江大河的波瀾。”說著,把撿回的菜葉放進了嘴裡。修行者大為感動,懇請禪師將他收入門下。
我們能把禪師的行為當作是“愚蠢漫畫”,而付之一笑嗎?
不正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才更應該珍惜“溪澗拾流菜”這樣的故事嗎?
《朝日新聞》的投稿欄目裡登載了一篇來自橫濱一位叫湯淺清美的家庭主婦的信。
收穫的季節臨近,田裡的稻穀都在等待著收割。在我家的庭院裡,也有一株稻穗低垂已經成熟的稻穀。
為配合社會科的學習,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六月份到附近農家去參觀插秧。她帶回一株秧苗,當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打蔫兒了。但住在隔壁已經八十八歲高齡的太奶奶把它種在了花盆裡,澆上了水。以後每天早上從不間斷地給它澆水用心培養著它。大約過了一個月,秧苗伸展出了綠綠的葉子,不久又長出了開著白花的稻穗。當初那棵沒想到能種活的小秧苗,如今竟也能長成稻穀,結了這麼多的稻粒?這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強勁。
我們也非常感佩太祖母對一株小苗也精心呵護的溫情。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裡長大的我們母女都應該向她學習……。(1983年10月14日)
一片菜葉,一株小苗,它們不單單是一個物,而是尊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回到原點,珍惜感謝造物主給我們的恩賜。
真想回到
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日子裡的
天真純樸中去;
真想回到
第一次雙手合十
感謝上天賜給了我一杯茶的
那一天。
(阪村真民〈回到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