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佛陀

一點念想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接上文)
[0594a03] 佛雖答,須菩提未達佛意,更問:
「如佛所說,菩薩不應空法作證;今入空中,云何不作證?」
龍樹以為;佛雖然回答須菩提問題;但須菩提未達佛意,又問
「如佛所說,菩薩不應空法作證;今入空中,云何不作證?」
所以佛又答;
[0594a05] 佛答:以深入故能不作證。具足者即是深入。譬如執菅草,
捉緩則傷手,若急捉則無傷;菩薩亦如是,深入空故,知空亦空,涅槃亦空,故無所證。
[0594a08] 復次,菩薩未入空時,作是思惟:「我應遍觀諸法空,不應不具足知而取證。」
是故不專心攝念入禪、繫在空緣中。所以者何?若專心繫在空緣中,則心柔軟,不能從空自出。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因論生論;龍樹前言;「入定心不亂」,為何現在又說;「不專心」?
[0594a12] 問曰:
[0594a12] 上言「深入禪定,不令心亂」,今云何言「不專心」?
[0594a13] 答曰:
[0594a14] 今言「不專心」,是初入時,為不能自出故;上言「深入」者,
入已深,知空亦空,不令心在餘事,故言「不亂」。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未圓滿具足佛功德前,不應取證)
龍樹解釋經文;
0594a16] 復次,是菩薩應作是念:「我今未具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十力、四無所畏諸佛法,云何取涅槃證?
我今是學時,薄諸煩惱,教化眾生,令入佛道;
若我得佛事具足,是時當取證。」

是故菩薩雖入三解脫門而不取證。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大智度論卷76(下)

「釋夢中不證品」第六十一
[0597a19] 【論】
(龍樹解釋本品經文.一樣用又問,又答方式)
(辦「不退轉相」:更說不退轉相理由。)

[0597a19] 問曰:
〈阿鞞跋致品〉中已廣說阿鞞跋致相(不退轉相),
今何以更說(又再次說)?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0597a20] 答曰:
(1.相關;阿鞞跋致(不退轉)品,雖有多品處處說,但不次第)
所說般若波羅蜜義皆是阿鞞跋致相,但〈阿鞞跋致品〉中
多說其事,餘品中亦處處有說阿鞞跋致相,但不次第(沒有順序)。
(2.也有不同方式的異說)
有人言:
為後來眾生異語(不同方式)說阿鞞跋致相。
(3.
(承前而續說,尚未具足阿鞞跋致法,亦名阿鞞跋致。)
有人言:有二種阿鞞跋致:
一者、已得(佛授)記,二者、未得(佛授)記。

得授記有二種:
一者、現前授記,二者、不現前授記。
不現前授記有二種:一者、具足授記因緣,二者、未具足授記因緣。
具足授記因緣者,知諸法實相,具足六波羅蜜;
不具足授記因緣者,但知諸法實相,得"般若波羅蜜分",餘波羅蜜未具足。

「是菩薩能如阿鞞跋致菩薩答」,此是前品(62學空不證品)末,所說阿鞞跋致,
是故次第說:「夢中不貪二地,雖未具足阿鞞跋致法,亦名阿鞞跋致。」
欲說如是等阿鞞跋致相故,此品中次第說。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解釋「夢中不貪二乘地以及三界,觀諸法如夢如幻)
[0597b06] 是菩薩晝日常習行空故,夜夢中亦不貪三界。
是人常行慈悲心於眾生、深樂佛法故,不貪二乘。若夢、若覺,
觀一切法如夢、如幻等。

是菩薩雖未得現前授記,餘法未具足,亦名阿鞞跋致相。何以故?
菩薩於二處退轉:
一者、著世間樂故轉,二者、取二乘故轉。
是菩薩堅心,深入空及慈悲心故,乃至夢中亦不貪三界、二乘,何況覺時!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慈悲的佛陀

文章 逍遙 »

「須菩提!如凡夫說苦,著名、隨相;須菩提!諸佛及弟子不著名、不隨相。
========================
不著名、不隨相,所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須菩提!若名著名、相著相,空亦應著空,無相亦應著無相,無作亦應著無作,
實際應著實際,法性應著法性,無為性應著無為性。
「須菩提!是一切法但有名、相,是法不住名、相中。
==========================
對從來都只知道生活在相中的一般人而言
給他甚麼,就一定著於甚麼,一定會把那東西變成一種"相"
給他空也是著於空,把空當成相
給他性也是著於性,把性當成相
給他無為也是著於無為,把無為當成相
給他實相也是著於實相,把實相當成相
但--般若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字---"性"
所以般若宗又稱為性宗
而性,不在名,相中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但名、相中住,應行般若波羅蜜,
是名、相中亦不應著!」
=================================
菩薩摩訶薩必須在名相中住,名相中行,名相中六度萬行
唯獨不能著於名相中,必須知道性,也深入性中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菩薩摩訶薩必須在名相中住,名相中行,名相中六度萬行
唯獨不能著於名相中,必須知道性,也深入性中
這就是所謂"方便",是[以無所得為方便]

[印順佛教基金會]發表文刊談到;[菩薩的智慧],
「無所得為方便」之「方便」一詞,背後有著深刻含意,似意味著
菩薩的「空」是作為度眾的「方便」。 意即,相對於羅漢證得緣起智
來實現自我的解脫,菩薩的空性慧乃是為了行「方便」所需,一旦
「勝解空性」才能善用權巧攝機度眾,
如同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所說:
「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逍遙兄已經懂得這樣問,我們都是深入經藏後,一步一腳印,開始漸漸懂了...
這樣談起來,就不會雞同鴨講了!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深入經藏,漸漸懂

文章 鄰居 »

但--般若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字---"性"
所以般若宗又稱為性宗
而性,不在名,相中
關於[法性宗],[性宗],應該也要深入理解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95 ... 7%E5%AE%97

維基百科:
法性宗,簡稱性宗,漢傳佛教術語,為判教分類方法之一,
法性宗與法相宗構成了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

傳統上認為,法性宗即中觀學派,但現代佛教研究學者認為,
由宗義來看,漢傳佛教所判定的法性宗應是如來藏學派。

(概論)
法相宗與法性宗的分類,起源於印度那爛陀寺中,護法、戒賢等人,
建立了法相宗;

而清辯、智光等人,依據《般若經》和《中論》等,建立了法性宗[1],
其中智光的宗義為「緣生即是性空[2]、平等[3]一相[4]」。
性、相二宗,形成那爛陀寺中的兩大宗派,這個分類隨後在唐朝時傳入中國。

法性,意指諸法的本性與實相[5],一切法皆具無自性性(niḥ-sva-bhāva-tva)[6],
如此立宗的學派,可稱為法性宗。
歸入其下的清辯所立空宗即真空無相宗[7],與如來藏緣起宗,
對「性」的定義不同[8]。

漢傳記載的法性宗為如來藏緣起宗,其宗義為:心為本源,知為真體[9],
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10]。
-----------------------------------------------------------
(以上[10]幾個註釋,請直接上維基百科網址細讀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