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六七因中轉,就是講修佛必須從第六意識(審而不恆)起手入門(有意修佛),依止禪定轉入第七意識(恆而審)終至深入唯識實性(無意功成)。
那麼,何謂唯識實性???

首楞嚴經:
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電火
文章: 216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電火 »

生滅心為本修因
甚麼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電火
文章: 2163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電火 »

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以是義故,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切皆已無違法而有差別

(聖)拄杖卓地曰放(賢)

承天啟地

楞嚴經初禪就是大梵天王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78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看看諸友所說...大部分實在沒有甚麼好討論的。

不過有一個概念,還是得提一提。

,有沒有心王? 有沒有心所?

這個問題,......還真是個問題。

答案是 : 有的!

成唯識論卷十,有提到 。

就算是妙觀察、平等性、大圓鏡、成所作等四智,也具備 : 1個心王+ 21個心所;共計22法!

更何況...智,就是別境慧心所。

四智的心王,不過就是8、7、6、(1~5)有漏識的淨識

所以,智,當然有心王、心所。
===

既然四智,都有心王、心所!

菩提心呢?

=====

學友們的基本功得多加油了!

不要動不動,就空啊、夢幻泡影....等等形而上的自嗨推諉之詞,那對解脫之道,只有傷害、沒有幫助。

不要掉入傳統心學後期的糞坑。

以為只要形而上的 "致良知",就可以搞定一切!

但卻忘了得要具備 "知行合一" 面對現實的勇氣、與基本功,

沒有知行合一致良知....就只是個脫離現實的囈語

====
無論如何,還是感謝諸友的回覆。

平安喜樂
cyc320
文章: 245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cyc320 »

知行合一,致良知
// 法相宗用語「證自證分」,以防反噬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78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cyc320 寫: 週一 5月 13, 2024 10:36 am 知行合一,致良知
// 法相宗用語「證自證分」,以防反噬
犀牛對學友的說法沒有意見。

只是突然憶起.....中觀,對! 就是八宗共祖的龍樹所立的中觀一系!

中觀,根本不許 "自證分"的存在,更別談為了 "自證分" 延伸設立的量果 ~ "證自證分"。

就如同..眼不能自見、指無法自觸、識無法自識

既然,識無法自識,哪來的自證分,又哪有後面設立量果的證自證分呢?

其實,看到這兒,稍有鑽研的學友,獨自冥思時,會不會感到膽顫心驚呢?!

如意平安
cyc320
文章: 245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cyc320 »

自證分
// 透過中觀,了卻「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相應「佛經所述法性」,為親見憑依
Sherlock
文章: 96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成唯識論》(梵文:𑖪𑖰𑖕𑖿𑖗𑖢𑖿𑖝𑖰𑖦𑖯𑖝𑖿𑖨𑖝𑖯𑖭𑖰𑖟𑖿𑖠𑖰,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

星雲大師全集:唯識學在印度的開展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兩大重要學派:一、為建立空觀思想的龍樹一系,以「本體論」為中心,即所謂的中觀學派;二、為建立有宗思想的世親一系,以「現象論」為中心,即瑜伽學派。

印度佛教在西元第一、二世紀間,大乘思想興起,大乘經典相繼出現。約於佛陀入滅後七百年間(西元第二、三世紀),南印度龍樹論師出世,闡揚大乘佛法,依《般若經》造論,計有《中觀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諸論著,因而有「千部論主」的美稱。龍樹的弟子提婆,承襲大師的學說,亦造《百論》等,發揚龍樹的學說。這一系後來稱為中觀學派(大乘空宗)。

中觀學派主要宣揚「般若空」的智慧,在西元第三、四世紀間,是印度佛教的主流。龍樹與提婆的空觀是「緣起無自性」的空,也就是指一切存在,都起源於「緣起性」(相互依存的關係),不主張「無」,也不主張「有」,是離有、無二邊的「中道」空觀。唯後期的中觀學人,未能把握龍樹中觀要義,偏執於一切皆空,落入空執見,即所謂「惡取空」、「斷滅空」。

印度佛教在西元第四、五世紀間,即佛陀入滅九百年頃,有無著、世親兩大論師出世。當時印度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觀學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惡取空;一方面是外道或小乘的有:我法實有或我空法有。這些都是邪執。因此,二論師先後著書破斥。這一系學說稱為瑜伽學派(大乘有宗)。瑜伽學派主要提倡「萬法唯識」的道理,說明一切存在皆由心識變現。

無著論師出生於北印度犍陀羅國布路沙城,屬於婆羅門階級。依小乘出家。無著依照當時的慣例,先於小乘「化地部」修學。後來在禪定中升兜率天,見到彌勒菩薩,又蒙菩薩示現人間,於中印度阿踰陀國的瑜遮那講堂,為無著說《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論》、《分別瑜伽論》等五部大論。這五部論著是法相有宗立論的基礎。於中尤以《瑜伽師地論》為此宗的主要依據,這也是後來稱為瑜伽宗的由來。

無著的異母胞弟世親,出生於西元第五世紀初,約晚於無著二十年,初在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聰穎過人,遍通經論,在北印度宣揚小乘,隱蔽大乘。無著憫之,託辭疾病,誘其來見,為他具說大乘要義。世親聞兄教誨,於是捨小入大,廣造論釋,宣揚大乘。晚年著述《唯識三十頌》,因而大成唯識學說。

無著、世親的學說,風靡了當時印度的佛教界,成為佛學思想的主流。此後二百年間,唯識學者輩出,如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辯、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人,為知名的「十大論師」。他們相繼製論以註釋世親的《唯識三十頌》,闡揚此派學說。後來又分為兩派:一派稱為前期瑜伽行派(無相唯識派),以德慧、安慧及後來在中土譯經的真諦為代表;另一派稱為後期瑜伽行派(有相唯識派),以陳那、護法及護法的弟子戒賢為代表。其中大成無著、世親唯識哲學的是護法論師。

圖檔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Sherlock
文章: 96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方便說
轉轉勝
不相容
很正常喔
附加檔案
未命名的圖片.png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