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轉換

一點念想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逍遙 »

性、相二名,在佛法中是可以互用的。性可以名為相,相也可以名為性。
=============================
說說看法
的確有時會互用
以下舉兩例
1.較單純,純粹只是名稱用法,與法義無關--例如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遍計所執無自性性,依他起無自性性,圓成實無自性性)
看起來很複雜,有人乾脆將三性翻成三相,變成三相,三無性

2.較複雜一些,跟法義相關
A初學者第一步當然要先知道甚麼是性,甚麼是相,要先學會區分,然後朝著性去努力
所以禪宗會說--明心見性,不會說明心見相
B然而一旦好不容易學會了性
心經卻告訴你--色(相)及是空(性),也就是相即是性

在A時拼命努力見性
透過性空的概念,把自己訓練成見山不是山,去除了一般人看山的角度與執著
但在B時又告訴你--它仍是山啊,你又要把"不是山(性)"跟"是山(相)"融合(性相融合),變成--還是山

其實這些從佛經裡是可以看出佐證的
性相融合或是性相一如這些
在心經裡叫做--空相,這個空是性空的空,而跟相融合後就叫"空相",或是"相空"
金剛經裡沒有空字,但金剛經的"非"字相當於心經的空
所以金剛經的非相,就是心經的空相
有關非相的經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
ps,這種性相合一的,一般都是聖流起跳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ps,這種性相合一的,一般都是聖流起跳
凡夫方便說的[性相一如],和聖者所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當然是不一樣!

金剛經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這裡的相(名相.表相)是屬於主觀意識,非實相!

[空宗]學人所觀;
如果有一種恆常不變的[性].或[相],或[性相一如],
那麼就沒有[苦諦]!
同樣的,如果凡夫有[自性],那表示永遠是凡夫!

之前提過法華經說;[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知法常無性],就是指諸法無自性,成佛與否,以眾生無決定性,
所謂[佛種從緣起],例如遇善緣精進習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如此久習...乃至成佛!
這和[有宗]說的[佛性本有論]不同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一般聖者,對世間人鼓勵,要學到[性相一如],也許是一種勉勵!
但像華嚴經系,是有提到,只是不容易!

上面貼出網址;引用法師著做[中觀今論]提到,
[大智度論卷31],有一個舉喻,就是所謂[性相一如]:
法師說;
「如見黃色是金相,而內是銅… …。如人若供養時,似是善人,是為相;
罵詈毀辱,忿然瞋恚,是其性」。

論中的故事是說:有主婦常常供養恭敬,被人稱讚為性情好。女婢為試驗她是否真正 性善,
早上儘睡,主婦雖呼也不起;起後也不作事,到吃飯時,主婦喚來用膳, 她還嫌飯菜沒有作好。
主婦實在忍不得了,大發雷霆,瞋忿斥罵。這時,兇惡的性情,完全暴露出來。

由此可知,外現的善,可能是表示內在的善,確是「誠於中,形於外」,表裏一致,性相一如的,
但也可能是假充善人的。如佛呵提婆達多,雖外現忿怒相而內懷慈悲。內性與外相,可能不一致,
非審細的考察不知。 佛有種種界智力,才能深見他的內性而教導他,如化央掘摩羅等。.............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
Sherlock
文章: 107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Sherlock »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所得故
方便說即是:
佛性(般若,中道實相)本有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逍遙 »

[空宗]學人所觀;
如果有一種恆常不變的[性].或[相],或[性相一如],
那麼就沒有[苦諦]!
===========================
恩恩,感覺到我是接近空宗的
當然沒有一種恆常不變的[性]
更嚴格說,不要說恆不恆常
甚至心裡只要升起一個性的概念,或是字,或是語言,或是感覺,或是想法
這些概念字,語言,感覺,想法---通通都是相了
更遑論去談性是甚麼,或是恆不恆常
其實上面說的性相一如,第一件事必須先把性弄通了
性必須是完全離相的--這是性的第一步
站穩第一步,在完全離相,安住在性中的狀態,所看出去的相
此時就是性相一如,就是實相,也就是經文的空相,非相
不過這是勝義,非苦諦
沒關係,其實我也不太說勝義的事,因為沒資格及沒意義
只是經文或是討論會出現,於是會引經為證說一下而已


同樣的,如果凡夫有[自性],那表示永遠是凡夫!
========================
不只凡夫沒自性,就連聖人也沒自性
因為有自性就不會是聖人,是上帝
上帝才可以完全主宰,完全操控,完全在因緣之外,也無果報業力的問題
其實有自性真好,上帝也遠比佛陀能力更大更快樂
佛陀一次走路被刺刺到腳
那一瞬間佛陀拔起三千丈,想說輕易避開不到一公分的刺
結果那根刺硬是升高三千丈零一公分
就是非得出佛身血不可
後來佛陀往前世一看,原來是業報
當然,這可以當神話看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故事所代表的佛教精神與意涵
因果循環的業力(因緣果報),貫穿整個佛法,包括佛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以無所得故
方便說即是:
佛性(般若,中道實相)本有
如果有需要,下段文章,師兄也許花幾分鐘就讀完了!

很少人知道,龍樹菩薩也講過[佛性]的相關內容!
印順法師出家人不打妄語,法師認為龍樹不是在講[佛性"本有"],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法師文章出處;(中觀今論,第八章,第二節)

https://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 ... 01-10.html

『中論』「觀四諦品」說:
「雖復勤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

法師文章說;
論中的意思是說:如執諸法實有,那就凡性、聖性兩不相干。
那麼,眾生既都是凡夫性──異生性,不是聖性,沒有佛性,即使精進修行,
也就沒有成佛的可能了!其實不然,眾生雖是凡夫,以無凡夫的定性故,遇
善緣而習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就可以久習成佛。

『法華經』說:「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也是此義。
古德為佛性本有的教說所惑,顛倒解說,以為龍樹也是主張要先有佛性
才可以成佛的。我早就懷疑,後來在北碚(和法尊法師同去)訪問藏譯,
才知是古德的錯解,論文是龍樹評破薩婆多部固執實有性的。善性惡性,
無不從積久成性中來,無天生(定性)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佛)。
性,不過是緣起法中由於久久積習,漸成為強有力的作用,而有非此不
可之勢。常人不知緣起,偏執自性有,所以將積漸成性為本性,或習性以外
另立本性。性雖有自爾的、不變的意思,但不過是相對的,能在未遇特殊情
況,及未有另一積習成性時,可以維持此必然的性質及其傾向。....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同樣的,如果凡夫有[自性],那表示永遠是凡夫!
========================
不只凡夫沒自性,就連聖人也沒自性
因為有自性就不會是聖人,是上帝...............
因果循環的業力(因緣果報),貫穿整個佛法,包括佛
如果用簡單的說法,
[中觀(中論),大智度論.般若經系]等,如果有提到[自性],
那一定是緣起的[假名自性]。

所以大智度論(卷31),龍樹概約是說;
第一類: 是世間法中所說的,地堅性(水濕性....等)。 地以堅為自性,
水以濕為自性等,世俗法中是可以這樣說的。
但是如求堅等自性的實體,那是不可得的,故說無自性.空性。
不只凡夫沒自性,就連聖人也沒自性
因為有自性就不會是聖人,是上帝
至於第二類,[如、法性、實際]先前已說過,
答曰: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 」
註維摩經二曰:「肇曰:如、法性、實際,此三空同一實耳。 但用觀有淺深,故別立三名。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因果循環的業力(因緣果報),貫穿整個佛法,包括佛
因緣果報是佛教的重要教理之一,只要因緣具足,應該有法友會樂意說!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