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為何現代人研究世尊開示之佛學,一定可以超越前人的註解!?
答案很簡單,因為現代微觀物理科學,其科學新知已經可以達到大乘佛教(唯識法相)的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層次,而從佛法實修實證講,要達到能悟解一切有漏法之本質異熟種子(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層次必須在實修實證上已經達到證解阿賴耶識(心解脫),且能俱有意生身的功德證量,即八地以上後身菩薩摩訶薩的位階。
而,現今微觀物理科學家,卻利用儀器實驗將此有漏法界創生的所謂大乘佛教,一切種子緣起(量子力學)(八地以上後身菩薩摩訶薩才能親證的境界現量),活生生的揭示在世人眼前。就看現代人學佛會不會善加利用了。
若能將揭示宇宙創生真理(佛陀法教)與同是破解宇宙創生真相的現代微觀物理科學完全融會貫通,那麼,要看懂破解創生實相(世尊開示的甚深佛法)就有如具有八地以上後身菩薩對佛法的體悟認知。也就不會迷迷糊糊被一些未實證又沒有創生微觀物理科學素養的(前人)之錯誤註解知見,一盲導眾盲了!!
所以,我說,創生真理不二,佛教與科學都是追探創生實相為目的,絕對沒有矛盾,以是之故,檢驗前人註解佛經,最好的方法,就是拿現代發現的創生微觀物理科學,來做印證佛經,並完全依據佛經與科學之邏輯,來檢驗前人對佛經的註解。若有如世尊開示法義與科學真相的,則歡喜領受,若有違背佛經與科學邏輯的,就要存疑,才不會迷迷糊糊被誤導。

老子道德經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如果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修習證悟的究竟涅槃(一真如心),不是偏空涅槃,豈不就是圓滿佛果了??那麼,
心經何必緊接著又開示: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何必說:
既知是息(涅槃)已,引入於佛慧!?
首楞嚴經又何必說:
第八不動地(一真如心),第九善慧地,(發真如用)!?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究竟涅槃。
註解:
從初住地,直至第七住地菩薩修習的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所謂(法住智),攝屬修所得。過到第八不動地證入(一真如心),此時八地菩薩修佛進入(究竟涅槃)一切法止息,因此稱不動地。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解:
第八不動地,圓滿一真如心,更在此(究竟涅槃)的功德上發起真如大用,自此所修般若波羅密多即稱之為(涅槃智)攝屬依報得,諸佛就是依止此(涅槃智)方得成佛而(大般涅槃)。故說(般涅槃)即是指,從第八不動地究竟涅槃後,才能起修的涅槃智(依報得),即是所謂無生法忍、無功用行。
因此,諸佛般涅槃,從功夫理論講,即是(涅槃)+(般若),乃至達成佛果(般涅槃),故心經雲: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波羅密多,而得成就佛果。

現在就來連連看:
原始阿含經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註解:
經文開示的法理很清楚,小乘最高果位,就是修至一法不染,一切法止息的涅槃,因此說到:(不受後有)就沒下文了,就入滅了。

原始阿含經舍利子相應品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知如真
註解:
世尊第一大弟子舍利弗,是承襲世尊大乘佛教的代表,所以,原始佛經凡是與舍利子相關的記載,幾乎都是講大乘佛法。當今南傳小乘學者罔顧原始佛經極為明顯的開示,睜眼說瞎話,大乘佛法非佛說,是後來才興起的???完全是門派的排擠,甚或一盲導眾盲的嚴重錯見!!
舍利子相應品,清清楚楚在(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特別加上(知如真)三個字,不就是明明白白強調出大乘與小乘的差別嗎??因此,我們就知道記載世尊開示法教的(佛經)都是非常嚴謹,不容後人隨便扭曲,隨便狐扯自我發揮。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三 8月 07, 2024 9:59 pm《中阿含經》二九經……
《中阿含經》二九_舍梨子相應品大拘絺羅經(第29經)
註解:
舍利子是世尊親傳大乘佛法的代表,故凡是與舍利子相關部份的原始經典,都是講大乘佛法,故說大乘佛法才是原始阿含經的重頭戲。只有崇尚小乘的南傳文字翻譯訓詁學派,不懂大乘佛法,才會沉浸在文字翻譯堆中,如無頭蒼蠅般從文字名相解釋字義,像如此外行又愚昧無知的找佛法,才會搞笑堅持原始佛經無大乘,大乘非佛說!!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註解:
此經乃記載舍利子與大拘絺羅尊者,討論大乘佛法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
云何知漏如真?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如真。
註解:
上講真如遍一切處,貫通無漏實相、有漏三界,所謂:欲漏(欲界),有漏(色界),無明漏(無色界)。

云何知漏習如真?謂因無明便有漏,是謂知漏習如真。
云何知漏滅如真?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如真。
云何知漏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如真。
註解:
上言以真如根本智(涅槃智)觀照苦集滅道四諦。(知如真)也。
維摩佶經: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不動。


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註解:
一切有漏法皆是(苦)。由此苦延伸的四諦(苦集滅道),皆是因緣和合,生住壞滅,行者依止涅槃智(真如根本智)觀照一切法,則知一切有漏法皆是虛妄不實,則轉四諦為四聖諦,行者即得正見,入正法,得證無漏不壞法。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經: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法華經:
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諸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終究得一切種智。


如真乃指真諦耶
回:
圓覺經: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Viirya 寫: 週三 8月 07, 2024 9:22 am 知四聖諦真
如乃指諦耶?
宜找出梵文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8月 07, 2024 10:29 am
追究創生真理實相的佛陀法教很單純,有漏無漏、真如法性,如此而已,一切佛法皆不出此範圍,別想的太複雜!!

老子道德經
吾之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寂照世間 寫: 週一 7月 22, 2024 5:57 am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法王經
一切佛一切眾生,同一性相,一體無異。】
妙法蓮華經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使得清淨故。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阿飄
文章: 1043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28, 2021 8:53 a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阿飄 »

:o 歐買尬


佛祖ㄧ大事因緣出世…..來至?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研讀佛經要有智慧與科學邏輯之素養!!
若想破解世尊開示,詮釋宇宙人生、個人心意識的創生流轉真相的,所謂:唯識法相宗心意識架構與流轉過程之真相,第一要務便是針對大乘佛法的精髓 種子緣起理論 要能全盤掌握理解。

解深密經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度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相合增上廣大…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7月 13, 2024 5:05 pm 老子開示【創世紀三】無名與有名的流化‧〈心意識的流轉〉
下面這章是老子專為“無名‧心性”的流轉所作的重要開釋:

第四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經文破譯】
老子在此章利用人類的品性情操之標準來指出【無名的流化】與佛家唯識法相宗之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子其超世絕倫的智慧與文藝風格也在此展露無遺:
“道”生“一”,“一”就是“德”的境界;道是【體】,德便是道所顯化之【用】。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德】與【下德】。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境界依順於道旁,一切依道而行,無心留德,反而不失其上德之境界。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皆言上德的境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境界離道愈遠,為不失其德而用心求之,反而無法把持其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下德因犯得犯失反而無德,於是仁、義、禮、智、信便從【眾妙之門】由天性到人心一路流化而下‧‧‧

道體:是【無為】。
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本來清清靜靜的無為道境,這時多了個【無以為】,已隱然有動的機兆。
下德:是【無為】而【有以為】。下德雖然乃“無為”但其心念已動;整個宇宙的創造便是緣自於這細微的一念之動。
上仁:是【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的境界已脫離【無為道境】而開始有所作為,不過上仁之作為完全出乎天性。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孟子稱仁為:惻隱之心。佛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些都是講【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境界。
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創生宇宙的一念已是義不容辭拼命的在執行。
上禮是:是【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上禮的境界除了自己拼命的在做還要強拉別人一起做,這創生的一念之動由上德發展至上禮已是一發不可收拾,離無為道體已是越來越遠,天性也就自此落於人心而流浪生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因此,失去道的境界才流化成德,失去德的境界才流化成仁,失去仁才有義,失去義才有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禮啊!它是大道趨於澆薄的顯象,人心對大道失去忠信,而帶來一切混亂的開始啊!
前面所認知的德、仁、義、禮,這些情愫亦僅是由大道所幻化下來的花朵,卻是愚昧的開始啊!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應該矢志求道,而不應該安居於仁義禮之末流,應該常處於大道之實,而不可屈身於大道之華。故聖人取無為而棄有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7月 13, 2024 5:05 pm 佛陀世尊開示真如、法性(真空妙有)流化出有漏法界,所謂:阿陀那識種子緣起〈心意識的流轉〉
解深密經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相合增上廣大…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何以故?由此(末那)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轉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
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蘊身同所行轉。
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譬如善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
如是﹐廣慧!由識暴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有漏法界始緣于一切種子阿陀那識,這便是所謂佛教的心識流轉微觀科學,也即大乘佛法所尊崇的(種子緣起)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第四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以上老子開示經文,與佛陀世尊所教導無二無別,如出一轍。

解深密經
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
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
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
不見積集﹐不見心;
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
不見鼻﹑香及鼻識;
不見舌﹑味及舌識;
不見身﹑觸及身識;
不見意﹑法及意識。
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

老子曰: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佛陀世尊稱:勝義善巧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31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從創生實相真理角度講,佛性本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正確。
從欲界眾生個體而言說,佛性非我,眾生皆未能得佛性,沒錯。
~~~~
佛法要分無漏法與有漏法而申論!!
若僅申論一切有漏法(十二緣起),應是攝屬(種子緣起)。
若從創生實相(涵蓋無漏法)而言之,則應是攝屬(緣起空性)。
所謂(#緣起空性
非是(#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緣起之性乃空。
緣起,空性。#緣起始於空性。
所謂空性乃指無漏實相(真空妙有)而非偏於(單空)也。

緣起之性乃空,很容易被搞混,而誤解成二乘之斷滅空(#一切法止息之涅槃究竟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