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法身於無漏不二實相,融合為一,無有分別。
但是,佛性,於有漏法界,即是講(真如、根本智),其性如如不變動,遍一切處,無來無去,又稱為(如來)。
而,所謂法身,在有漏法界,初初是以種子的型態流化而出,且藉由種子的因緣際會而不斷往粗糙的面向增長累積(諸法成相),於是宇宙萬物生命,五彩繽紛,芸芸眾生於焉生起…
從有漏法界講,真如(佛性)與種子流注(法性),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名狀涵義。但是,此兩者,在無漏實相卻是合而為一,不可分別。
學者若是懂得這個創生的真相、心物糾纏乃至心物一如的原理,那麼要看懂破解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就如觀看手中菴摩羅果…
老子道德經
無名,天地之始……(佛性,真空。天地,代表心神。始,貫徹古今,如如自在)
有名,萬物之母……(法性,妙有。萬物,代表物質。母,生生不息,因果變遷)
故
常無,欲以觀其妙……(真如於有漏稱常無,可觀照真如根本智之玄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法性於有漏界稱常有,可觀照種子法流注之玄微邊際)
此兩者……真如與法性(佛性與法身)
同出……(同由無漏一合相流出)
而異名……真如法性於有漏界(常無,真如根本智。與常有,種子法流注。各異其趣)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以上原始佛典雜阿含經文,早已將:
真如(佛性)與種子法流(法性)於有漏界的糾纏應化,講的入木三分。
而一切大乘佛法實修實證的機密,觀自在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乃至諸佛圓覺,不就在此短短經偈中被栩栩如生的破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