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6657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老子針對宇宙物質演化的開示:新老怪 寫: ↑週五 12月 13, 2024 7:18 am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 莫不遵道而貴德。
道之生,德之貴,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存在事物,形著其體,事物相接,造成時勢。
如此說來,存在萬物 沒有不遵從自然大道,而以內具 德性為貴的。
自然大道的創生,內具德性的蓄涵,不經賦予與命令,就只是自然無為而已!
正因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就如此生長、如此發育,如此結籽,如此成熟,就如此養育萬物,懷養萬物。
自然大道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自然大道助成萬物,而不矜恃其功;
自然大道成長萬物,而不主宰控制;這就叫做玄遠幽妙之德啊!
方:
存在的事物 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
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 好好生長。
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勢、事勢,因事成勢!
道理優先,事勢在後!用認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觀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銷融!
上公章句:
道生萬物。德一也。一生布氣而畜養。一為萬物設形象也。一為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
道德所為,無不盡驚動而尊敬。
道一不命,召萬物而常自然。應之如影響。道之於萬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復長養成熟覆育,全於性命,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是也。
道生萬物不有,所取以為利也。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
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為利也。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見。
王弼注:
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
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
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
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因,故各有稱焉。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
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則害,不得不貴也。命並作爵。
謂成其實,各得其庇蔭,不傷其體矣。
為而不有。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是以謂之玄德也。
道德經十六首:道生之 〈原 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經文導讀】
本章經文可以說是老子道學的創世理論,此中牽涉的微觀物理科學知識恐怕超乎當代科學家的認知。讀者研究此文如果先具備(微觀物理)、(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當可了然於胸。
【經文注譯】
『道生之,德畜之』
狹義的道指的是創生的起始,其實說起始是不正確的,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就是說宇宙的根源是無有起始的,實相是玄之又玄,向著無止盡的微妙虛玄中深入,所以老子又稱道體為無極!
道生之,德畜之。就是老子言:『道生一』的境界,德就是指“一”的境界。德是由道體逐漸(粗化)而顯其(妙用),所以說道為“體”,德為“用”。
道與德隸屬於無為國度,就是所謂形而上的異次元世界,這裡是宇宙萬物的生成根源!物質與靈性在此孕育所以老子以(生之)(蓄之)來形容『道德的無為國度』。
『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這一句正是老子創生程式:『道生一,一生二。』所言“二”的境界。
老子一章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觀照這“勢成之”的玄妙境界﹔『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觀照這“物形之”的玄微境界。
我們也可以用現代的物理學知識來銓譯這兩句經文中的“物”與“勢”,就更好理解老子言中“二”的境界了:
【勢成之】的“勢”就是指“物的理則”〈物理〉部分屬於“心識”(偏於空,真如)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言的“無名、常無”。
【物形之】的“物”當然指“物的形體”〈物質〉部分屬於“物質”(偏於色,法性)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謂的“有名、常有”。
物形之 (物質、色、法性),勢成之(物理、空、真如)。豈不正是老子用來描述宇宙創生與萬物隨順物理而變化,而生生不息之箴言乎?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物質的演化自有其“物理規範”〈因果律〉這就是老子言中的“自然之理”,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些都是針對“道法自然”而言。所以說:『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近代物理科學新知讓我們對宇宙萬物的生成有一全盤的了解,物質的生成演進由:量子、電子、光子、微子、夸克、質子、中子、原子、分子、有機分子、基因‧‧一路粗化成形!老子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以: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這種層疊續進的文法詞句把祂對物質創生的證悟活生生的翔實記錄下來,老子修道證量境界之深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老子道學的科學素養恐怕也出乎一般儒哲們的意料吧?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文尾這句話是老子重複前言萬物的生成原理:『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真諦做再次的強調!《道德經》第二首經文文尾也有這幾句相同之用語,雖然文字相同,但是詮釋的進路卻不同,老子在第二首經文中是從修道者的功夫理論之角度來談;本首經文則是從真道本體之創生進路而作詮釋。
【讀經心得】
這首經文必須以現代物理學的觀點切入理解,此中發現之科學真理比諸當代最頂尖先進的微觀物理學-(量子力學)還要精闢深入,中華道家學問確實非一般凡俗之學識所可比擬。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宇篇》
關尹子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元。』
【莊子解老】
以下是莊子承襲老子道學創生論的心得言論,作者在此做個比較:
《莊子‧齊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釋)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
(作者注:老子曰: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作者注:指道體無極。)
『其次以為有物矣。』
(作者注:就是德畜之的階段,老子曰『道生一』的上德境界!)
『未始有封也!』
(作者注:意思指淳樸玄德,大公無私的真一境界(真朴境界)。這個境界一直是物理科學家無法理解突破的超物理世界。)
『其次以為有封焉。』
(作者注:『二生三』的常德境界,指創生萬物之元素 ─『和氣』又稱『元炁』;(現代物理學最頂尖的『量子力學』,大約等於『以為有封』的層次,也就是老子創生方程式:『三』的境界。)
『未始有是非也!』
(作者注:老子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其次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作者注:是非之彰就是『上義』的層次,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眾生境界!)
《莊子‧齊物篇》講這些話的靈感顯然來自於老子道學的創生論,能夠理解本首經文之奧義,對於莊子之言自可了然於心。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657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老子針對人命心識流轉的開示:
道德經第十一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經文校佶】
這章有幾處文字頗有疑義,值得商榷!
(一)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應是『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更符合道學精義。
『上德不知德』應註解成:『不知而得也,非不得就能有得。』 ……上德,又稱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應註解成:『知而欲守得,反失其已有之得。』 ……下德,又稱常德。
古德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所以老子道學的最高機密可以說就在一個“知” 字!
(二)
原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通行本無『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句收錄於帛書版)。
下德與上義都是:為之,而有以為。這是錯誤的;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下德來講,主要是指出心性從形而上落入形而下的一個心理轉折,下德為了怕失去德的果位,犯得犯失,動了心念才失德的,不管上德下德都是“無為的境界”都是屬於形而上的道之國度,所以『下德』應該是:『無為而有以為』。
(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此二句原為對句,依其語意『忠信之薄』句中的『忠』字應該是流傳中後人所誤植,現校佶為『信之薄』三字更能切合道學之奧義,【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經文導讀】
要破譯老子在這首經文所欲開釋的妙諦,必須把思考進路放在: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以上這些老子哲學的專有語法,絕對帶有特殊涵義,讀者必須用道家的邏輯思考去破解此間層層迭進之文理字義所隱含之道學奧義;老子智慧極高,對於文字應用更是細膩而睿智,自古學人誤解此首經文之義理,將經中之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錯以為老子哲學是『唾棄仁義、批評禮教』的,對老子的學問實在是天大的污衊。
【經文破譯】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境界承繫於道體,一切依道而行,無心留德,反而不失其上德之境界。所以說:『太上,不知有之。』又說:『明白四達,能無知呼?』這便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本義。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皆言上德的境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境界離道愈遠,為不失其德而用心求之,反而無法把持其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經云:『下,知有之』也就是說。『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因患得患失動了慾得之念反而無能安住於“真朴” 之境界,於是仁、義、禮、智、信便從【眾妙之門】由天性到人心一路流化而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道體:是【無為】。從『心』『物』的慨念來講,這時『心性』『物性』都消歸於無極。故曰:『唯虛為道』
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本來清清靜靜的無為道境,這時多了個【無以為】,已隱然有動的機兆。
下德:是【無為】而【有以為】。下德雖然乃處無為之境但其心念已動;整個宇宙的創造便是緣自於這細微的一念之動。
上仁:是【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的境界已脫離【無為道境】而開始有所作為,不過上仁之作為完全出乎天性。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孟子稱(仁)為:惻隱之心。佛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基督教主張大愛。這些都是講(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境界。
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創生宇宙的一念已是義不容辭拼命的在執行。此時心識已然有是非曲直善惡美醜之分別心之產生。所以說:『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是:是【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上禮的境界除了自己拼命的在做還要強拉別人一起做,這創生的一念之動由上德發展至上禮已是一發不可收拾,離無為道體已是越來越遠,(無為天性)也就自此流落於人情物慾之中流浪生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因此,無名心性失去道的境界才流化成德,失去德的境界才流化成仁,失去仁才有義,失去義才有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禮啊!它是大道趨於澆薄的顯象,也是人心對大道失去信心,而帶來一切混亂的禍首啊!
前面所認知的德、仁、義、禮,這些情愫亦僅是由大道所幻化下來的花朵,卻是愚昧的開始啊!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應該矢志求道,而不應該安居於仁、義、禮之末流,應該常處於大道之實,而不可屈身於大道之華。故聖人取無為而棄有為!
第十九章老子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此之謂也。
【讀經心得】
【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大道之學非常簡易明白,創生宇宙之大奧秘一言僻之:『心物而已!』,老子在第一首經文開釋“本體實相”時即稱此兩者為【無名】與【有名】!此章就是老子用來開示“無名心性的流化”,恐怕自古少有學者依此理路去做破譯《道德經》而得契入老學真傳者。
其實老子在此章利用人類的品性情操之標準來指出【無名的流化】,其超世絕倫的智慧與文藝風格在此展露無遺,此章可以代表老子撰寫《道德經》的經典之作,確實很值得吾等深入研究!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又曰:道生一,一生二。
上面所說『一』就是“德”的境界;道是【體】,德便是道所顯化之【用】。心物由一(德)的境界再分化而出,所以說:『物形之,勢成之。』又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就是老子的創世論,也是哲學家所追求的終極真理,現代科學家正一步步的印證老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創見!
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德】與【下德】。上德又稱玄德,就是『一』的境界,而下德又稱(常德),下德的境界比較模糊,很難給予明確之定義,大約可以說是前首經文所提及的“常”的境界或曰“和氣”即創生(萬物之元氣)!老子曰:『二生三,三生萬物,冲氣以為和。』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都是指這常德的境界;這個“常德”的境界很重要,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我們在書中會再深入探討。
原《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開示蠻有意思,也只有得道聖者才有這種大智慧,把虛無莫名完全不可捉摸的無名心識,用人性的品格─德、仁、義、禮‧‧層層剝析而下做出具體的提示,老子演道這才真叫直指人心啊!本篇對於修道無寧是非常重要的,修道本是從心起修,老子如此剝析心性正是讓修士在修道過程中對自我真心有所把憑,所以說從【上禮】誠信克己(佛家說持戒)起修,到【上義】勇猛精進,一直到【上仁】:大慈悲心,為之而無以為(佛家說菩提心)。正是物是人指出一條修心養性回歸大道(無為國度)的不二法門。
老子用這樣的文字把最難解說的【心識流轉】作最貼切的說明,其智慧之高妙,文藝應用之攜永奇絕豈是一般凡學所可比擬?老子道學非同凡響,一部《道德經》可是大破天機之作,經中立論之精闢於此可見一般!但是自古學者外行強充內行,竟然將此首經文定義為老子用來疾世憤俗批判禮教、唾棄仁義之作,真是冤枉大聖人了!
《佛家論“人命心性”之流轉次第》
真如法性一合相(無為,不生不滅)→阿陀那境界〈為之而無以為〉→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末那識〈恆而審〉→意識〈審而不恆〉→眼耳鼻舌身五識〈不恆不審〉
《瑜伽師地論》卷29:
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當知由: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道德經第十一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經文校佶】
這章有幾處文字頗有疑義,值得商榷!
(一)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應是『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更符合道學精義。
『上德不知德』應註解成:『不知而得也,非不得就能有得。』 ……上德,又稱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應註解成:『知而欲守得,反失其已有之得。』 ……下德,又稱常德。
古德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所以老子道學的最高機密可以說就在一個“知” 字!
(二)
原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通行本無『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句收錄於帛書版)。
下德與上義都是:為之,而有以為。這是錯誤的;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下德來講,主要是指出心性從形而上落入形而下的一個心理轉折,下德為了怕失去德的果位,犯得犯失,動了心念才失德的,不管上德下德都是“無為的境界”都是屬於形而上的道之國度,所以『下德』應該是:『無為而有以為』。
(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此二句原為對句,依其語意『忠信之薄』句中的『忠』字應該是流傳中後人所誤植,現校佶為『信之薄』三字更能切合道學之奧義,【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經文導讀】
要破譯老子在這首經文所欲開釋的妙諦,必須把思考進路放在: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以上這些老子哲學的專有語法,絕對帶有特殊涵義,讀者必須用道家的邏輯思考去破解此間層層迭進之文理字義所隱含之道學奧義;老子智慧極高,對於文字應用更是細膩而睿智,自古學人誤解此首經文之義理,將經中之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錯以為老子哲學是『唾棄仁義、批評禮教』的,對老子的學問實在是天大的污衊。
【經文破譯】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境界承繫於道體,一切依道而行,無心留德,反而不失其上德之境界。所以說:『太上,不知有之。』又說:『明白四達,能無知呼?』這便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本義。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皆言上德的境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境界離道愈遠,為不失其德而用心求之,反而無法把持其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經云:『下,知有之』也就是說。『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因患得患失動了慾得之念反而無能安住於“真朴” 之境界,於是仁、義、禮、智、信便從【眾妙之門】由天性到人心一路流化而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道體:是【無為】。從『心』『物』的慨念來講,這時『心性』『物性』都消歸於無極。故曰:『唯虛為道』
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本來清清靜靜的無為道境,這時多了個【無以為】,已隱然有動的機兆。
下德:是【無為】而【有以為】。下德雖然乃處無為之境但其心念已動;整個宇宙的創造便是緣自於這細微的一念之動。
上仁:是【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的境界已脫離【無為道境】而開始有所作為,不過上仁之作為完全出乎天性。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孟子稱(仁)為:惻隱之心。佛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基督教主張大愛。這些都是講(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境界。
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創生宇宙的一念已是義不容辭拼命的在執行。此時心識已然有是非曲直善惡美醜之分別心之產生。所以說:『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是:是【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上禮的境界除了自己拼命的在做還要強拉別人一起做,這創生的一念之動由上德發展至上禮已是一發不可收拾,離無為道體已是越來越遠,(無為天性)也就自此流落於人情物慾之中流浪生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因此,無名心性失去道的境界才流化成德,失去德的境界才流化成仁,失去仁才有義,失去義才有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禮啊!它是大道趨於澆薄的顯象,也是人心對大道失去信心,而帶來一切混亂的禍首啊!
前面所認知的德、仁、義、禮,這些情愫亦僅是由大道所幻化下來的花朵,卻是愚昧的開始啊!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應該矢志求道,而不應該安居於仁、義、禮之末流,應該常處於大道之實,而不可屈身於大道之華。故聖人取無為而棄有為!
第十九章老子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此之謂也。
【讀經心得】
【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大道之學非常簡易明白,創生宇宙之大奧秘一言僻之:『心物而已!』,老子在第一首經文開釋“本體實相”時即稱此兩者為【無名】與【有名】!此章就是老子用來開示“無名心性的流化”,恐怕自古少有學者依此理路去做破譯《道德經》而得契入老學真傳者。
其實老子在此章利用人類的品性情操之標準來指出【無名的流化】,其超世絕倫的智慧與文藝風格在此展露無遺,此章可以代表老子撰寫《道德經》的經典之作,確實很值得吾等深入研究!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又曰:道生一,一生二。
上面所說『一』就是“德”的境界;道是【體】,德便是道所顯化之【用】。心物由一(德)的境界再分化而出,所以說:『物形之,勢成之。』又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就是老子的創世論,也是哲學家所追求的終極真理,現代科學家正一步步的印證老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創見!
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德】與【下德】。上德又稱玄德,就是『一』的境界,而下德又稱(常德),下德的境界比較模糊,很難給予明確之定義,大約可以說是前首經文所提及的“常”的境界或曰“和氣”即創生(萬物之元氣)!老子曰:『二生三,三生萬物,冲氣以為和。』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都是指這常德的境界;這個“常德”的境界很重要,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我們在書中會再深入探討。
原《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開示蠻有意思,也只有得道聖者才有這種大智慧,把虛無莫名完全不可捉摸的無名心識,用人性的品格─德、仁、義、禮‧‧層層剝析而下做出具體的提示,老子演道這才真叫直指人心啊!本篇對於修道無寧是非常重要的,修道本是從心起修,老子如此剝析心性正是讓修士在修道過程中對自我真心有所把憑,所以說從【上禮】誠信克己(佛家說持戒)起修,到【上義】勇猛精進,一直到【上仁】:大慈悲心,為之而無以為(佛家說菩提心)。正是物是人指出一條修心養性回歸大道(無為國度)的不二法門。
老子用這樣的文字把最難解說的【心識流轉】作最貼切的說明,其智慧之高妙,文藝應用之攜永奇絕豈是一般凡學所可比擬?老子道學非同凡響,一部《道德經》可是大破天機之作,經中立論之精闢於此可見一般!但是自古學者外行強充內行,竟然將此首經文定義為老子用來疾世憤俗批判禮教、唾棄仁義之作,真是冤枉大聖人了!
《佛家論“人命心性”之流轉次第》
真如法性一合相(無為,不生不滅)→阿陀那境界〈為之而無以為〉→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末那識〈恆而審〉→意識〈審而不恆〉→眼耳鼻舌身五識〈不恆不審〉
《瑜伽師地論》卷29:
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當知由: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五十五章為何死亡或者說死亡的機制是什麼,老子沒有講述,佛陀也沒有說明。
可能是老子弟子所作的上博簡《恒先》也只是說“有始焉有往(死亡、歸去)者”。我們推測應 該與機體的組織結構有關,還與“德”的狀態有關,
當然“勢”也是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關於生命衰老及死亡的原因,參見本書第二篇“從老子生命論看人類疾病、衰老”一章)。
原文依據和簡要說明:
55章:“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譯文:
蓄涵內具德性的豐厚,可好比嬰兒一般;毒蟲不來螫他,猛獸不來害他,鷙鳥不來傷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 卻能握持的緊密,他尚且不知道 男女兩性交合之事,卻會天生自然的勃起,這純然是乾元之氣啊!
他終日號哭 而不傷嗓子,這是太和之氣 所使然啊!體會得這個太和之氣,就只是常道常理,體會這常道常理,就得智慧明白!
貪求生活享受,必遭禍殃;力求事物壯大,必然老逝;這叫做不合乎自然大道,不合乎自然大道必會早逝!
藥方:
柔性的顛覆 比起剛性的鬥爭,有力量多了!他的力量 在於真實的生長!
體會自然大道的和氣,和氣是如其所如的 喜怒哀樂,並不是無喜怒哀樂!
柔性的堅持,「骨弱筋柔而握固」,因為此中 有一大道的生命力在裡面!
和諧,不破裂、不迫切,讓他來、讓他去,他來來去去,就停在那裡了!這叫做「常」態!
河上公章句:
謂含懷道德之厚也。神明保祐含德之人,若父母之於赤子也。
蜂蠆蛇虺不螫。赤子不害於物,物亦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無貴賤之心,有刺之物,還反其本,有毒之蟲,不傷於人。
赤子骨柔弱 而持物堅固,以其意心不移也。赤子未知男女之合 會而陰作怒者,由精氣多之所致也。赤子從朝至暮,啼號聲 不變易者,和氣多之所致也。
人能知和氣之柔弱,有益於人者,則為知道之常也。
人能知道之常行,則日以明 達於玄妙也。
祥,長也。益生,言欲自生,日以長大。
心當專一和柔 而氣實內,故形柔而反使 妄有所為,和氣去於中,故形體日以剛強也。
萬物壯極則枯老也。老不得道。不得道者 早已死也。
王弼注:
赤子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故毒蟲之物 無犯之人也。
舍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無物以損其全也。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作,長也。無物以損其身,故能全長也。
言含德之厚者,無物可以損其德,渝其真,柔弱不爭 而不摧折者,皆若此也。
無爭欲之心,故終日出聲而不嗄也。
物以和為常,故知和則得常也。不皦不昧,不溫不涼,此常也。
無形不可得而見,曰明也。
生不可益,益之則夭也。心宜無有,使氣則強。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含德章第五十五]德性深厚的人
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
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
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
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註解]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那麼的無知無識,那麼的 順天自然。
所以毒蟲 要螯他,他也不怕。猛獸要傷害他,他也不怕。兇惡的野鳥 要撲抓他,他也不怕。
因為他毫無傷人之心,亦無懼怕之意,心靈中 純然物我兩意,那裏會去顧忌,毒蟲之螯,猛獸之害,以及野鳥的撲抓呢?
別小看這些嬰兒,雖然筋骨柔弱,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却是非常的硬朗。
他雖然不懂得 男女之間的情慾,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可是他的真陽之物,却能經常勃起。
這就是他的真精 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
你看他終日的號哭,但是聲音 仍不沙啞,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因此由以上的舉動,我們可以知道,赤子之心,不但不怕外物的傷害,
況且骨弱而握拳固,無知而陽舉堅,哭叫而不嘶啞,這些表現,就可知道嬰兒他保全了太和之氣,
而我們不能保持這些 太和之氣,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嗔心動氣耗,情慾動而精散,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
如果能夠知道 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 誰是真我的人,能夠明白真我的人,他的心 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麼明亮,像晴天中的潭水那樣明淨。所以,這種人,也是明智的人。
這種人,也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益長生之道,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就是吉祥的人了。
但是,現代的人,往往不去 保固先天的元氣,反而妄動暴躁,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
因為你妄動暴燥,這都是勉強的行為,勉強的行為,總是支持不久,支持不久,就好像萬物的強壯,就會老了,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
所以這都是不合乎[道]的舉動呀!不合乎[道]的舉動,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
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
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
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註解]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那麼的無知無識,那麼的 順天自然。
所以毒蟲 要螯他,他也不怕。猛獸要傷害他,他也不怕。兇惡的野鳥 要撲抓他,他也不怕。
因為他毫無傷人之心,亦無懼怕之意,心靈中 純然物我兩意,那裏會去顧忌,毒蟲之螯,猛獸之害,以及野鳥的撲抓呢?
別小看這些嬰兒,雖然筋骨柔弱,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却是非常的硬朗。
他雖然不懂得 男女之間的情慾,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可是他的真陽之物,却能經常勃起。
這就是他的真精 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
你看他終日的號哭,但是聲音 仍不沙啞,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因此由以上的舉動,我們可以知道,赤子之心,不但不怕外物的傷害,
況且骨弱而握拳固,無知而陽舉堅,哭叫而不嘶啞,這些表現,就可知道嬰兒他保全了太和之氣,
而我們不能保持這些 太和之氣,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嗔心動氣耗,情慾動而精散,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
如果能夠知道 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 誰是真我的人,能夠明白真我的人,他的心 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麼明亮,像晴天中的潭水那樣明淨。所以,這種人,也是明智的人。
這種人,也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益長生之道,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就是吉祥的人了。
但是,現代的人,往往不去 保固先天的元氣,反而妄動暴躁,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
因為你妄動暴燥,這都是勉強的行為,勉強的行為,總是支持不久,支持不久,就好像萬物的強壯,就會老了,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
所以這都是不合乎[道]的舉動呀!不合乎[道]的舉動,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
- 文章: 3554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新老怪你有黑白照片要轉彩色嗎?
新老怪你有黑白照片要轉彩色嗎? 要對嘴歌星嗎?軟體之美 寫: ↑週六 12月 14, 2024 10:57 am AI復活我爸 搭配許富凱 - 男子漢
https://share.vidnoz.com/aivideo?id=ais ... 5212290546
黑白照片AI對嘴對不準
台壇老網友 夢未醒 望西子 二空...照片我都有
你長怎樣沒人知
你有黑白照片要轉彩色嗎? 我可協助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為何死亡或者說死亡的機制是什麼,老子沒有講述,佛陀也沒有說明。
可能是老子弟子所作的上博簡《恒先》也只是說“有始焉有往(死亡、歸去)者”。我們推測應 該與機體的組織結構有關,還與“德”的狀態有關,
當然“勢”也是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關於生命衰老及死亡的原因,參見本書第二篇“從老子生命論看人類疾病、衰老”一章)。
原文依據和簡要說明:
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出顯就是生成(意即有形體就出顯)、深入就是死亡(意即形體消解、複歸深隱存在)。十有三是指四肢九竅,意思是生存依賴於四肢九竅,死亡是因為四肢九竅的衰頹。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白話譯文:
出而為生,入而為死,生存之途徑,十之有三,死亡之途徑,亦十之有三;
人為了謀生,行動而墮入死地的,也十之有三。這是何故呢?
因為他為了生命 謀生太豐厚了!據聞善於攝養生命的人,在陸地行走 不會遇見兕牛老虎,入軍作戰也不會為甲兵所傷;
兕牛用不上牠的角,老虎用不上牠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刀刃,這是何故呢?
只因為這個人 不露殺機,沒有致死之地啊!
藥方:
生命的特質 就是它自己有他的生、他的命,因此不能太奢求,也不能太用心,要渾默些、放得下,往往好過活!
「生命」、「生命」,有「生」,有「命」,「生」是創造,「命」是限制,正視「命」,才有得「生」。
藏其殺機,不如消化殺氣,化得了殺氣,就可以「無死地」,就可以「保生」!
「處所情境」就是「天地」,有天有地,便是道理,便是生命之所寄!
河上公章句:
出生,謂情欲出於內,魂定魄靜,故生也。入死,謂情欲入於胸臆,精神勞惑,故死。
言死生之類各有,十三謂九竅四關也。
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香?,口不妄言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
其死也反是也。人之求生動作,反之十三死也。問何故動之死地也。
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違道忤天,妄行失紀。
攝,養也。自然遠避,害不干也。不好戰以殺人。
養生之人,虎兕無由傷,兵刃無從加之也。問虎兕兵甲,何故不害之。以其不犯十三之死地,言神明營護之,此物不敢害。
王弼注:
出生地,入死地。十有三,猶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極,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極,亦十分有三耳。
而民生生之厚,更之無生之地焉,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故無死地也。
器之害者,莫甚乎兵戈,獸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無所容其鋒刃,虎兕無所措其爪角,斯誠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
夫蚖蟺以淵為淺,而鑿穴其中,鷹鸇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矰繳不能及,網罟不能到,可謂處於無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餌,乃入於無生之地,豈非生生之厚乎,故物 茍不以求離其本,不以欲 渝其真,雖入軍 而不害,陸行 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 則而貴信矣。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生死章第五十章]出生入生
出生入死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人之生
動之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
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註解]
人與萬物一樣,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
可是[人]生存 在生與死之間,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比例,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二種人, 是老年,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三種人,是在中年的時期 就轉向死亡的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種人 他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 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 就歸向死亡之路了。
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人吧!
這種人他了解 真正的生死之道, 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就是死了 也不會悲哀,因為他已領悟到,真我的生命 是不生也是不死的。
所以這種人 在陸地上走的時候,好像不會遇到 一些犀牛老虎之類的野獸,就是遇到了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心,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
而且這種人 即使走入了戰場,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是將軍敬畏衪,連兵卒都敬畏祂。
因此以上所說的, 犀牛雖然兇悍,却不以角去攻擊他。
老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爪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
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就是因為聖人 早已把生命 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 早已看空了,
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没有 所謂的仇視 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出生入死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人之生
動之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
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無死地
[註解]
人與萬物一樣,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
可是[人]生存 在生與死之間,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比例,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二種人, 是老年,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三種人,是在中年的時期 就轉向死亡的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種人 他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 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 就歸向死亡之路了。
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人吧!
這種人他了解 真正的生死之道, 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就是死了 也不會悲哀,因為他已領悟到,真我的生命 是不生也是不死的。
所以這種人 在陸地上走的時候,好像不會遇到 一些犀牛老虎之類的野獸,就是遇到了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心,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
而且這種人 即使走入了戰場,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是將軍敬畏衪,連兵卒都敬畏祂。
因此以上所說的, 犀牛雖然兇悍,却不以角去攻擊他。
老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爪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
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就是因為聖人 早已把生命 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 早已看空了,
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没有 所謂的仇視 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虛用: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報也。
聖人不仁,
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視百姓 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禮意。
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欲,節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之也。
其猶橐籥乎。
橐籥中空虛,人能有聲氣。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言空虛無有屈竭時,動搖之,益出聲氣也。
多言數窮,
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
不如守中。
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報也。
聖人不仁,
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視百姓 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禮意。
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欲,節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之也。
其猶橐籥乎。
橐籥中空虛,人能有聲氣。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言空虛無有屈竭時,動搖之,益出聲氣也。
多言數窮,
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
不如守中。
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