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三首:太上 〈原 17章〉
太上,不知有之!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經文導讀】
本文第一句話『太上』是老子針對『道體』的別稱,讀者只要牢牢掌握住這個邏輯進路去破譯經文,保證不會乖離老子道學奧義。
『道』的化生萬物是由精微到粗麤的一個過程,所以老子講道時,就不得不常常以層層遞進的文字應用手法來描述『真道』的這個造化過程。要破解老子道學就要能掌握這個重要觀念。本首經文是老子以另一種手法來開示『無名心識』在人性中的流轉!
【經文校佶】
本章經文前段自古即有多種版本:
『太上!下知有之‧‧』〈河上,王弼,帛書甲等〉
『太上!不知有之‧‧』〈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經》呉澄《道德真經注》等〉
老子示道極為注重理論境界與功夫層次之推展!本書採用:『太上!不知有之;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即是作者根據老子之道學精義與太上演說釋道之特殊風格,再斟酌《道德經》文藝創作文辭運用習慣而私自校定,是否為老子書之原版?我對此並不堅持,但是經作者作此校佶後,此首經文當更能切合、更能完整詮釋老子道學精奧之內涵吧!
[經文破譯]
大道流化,萬物創生!若從這過程來觀察從道心流落到人類的情識凡心,其間應該是如此漸次轉化的吧--
『太上,不知有之』
在太上的境界(隱喻真道)心性是無為且無智的。俗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老子形容(無名心性)安住在這個境界是:『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是:『絕聖棄智』是:『知,不知,上。』!所以“太上,不知有之”便是(真道無為)的最高境界。從哲學觀點來說“太上,不知有之”正是功夫實踐與境界哲學的至極冥合。是修道的最高證果!佛家稱此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老子曰:『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仍至大順。』
『下,知有之。』
再下來便是常德的境界(下德:無為而有以為),在此心性雖然仍處無為但卻已有了“有以為”的一念,心性已無法保持清靜無染,無法再相忘於道境!故曰:『下,知有之。』
『其次親之』
再其次便是上仁之人(為之而無以為),心性在此已然落入有為境界,但無名心性因離真道猶不遠故仍知所親近於道,故曰其次親之。
『其次譽之。』
再其次便是上義之人(為之而有以為),此等人心性離道是越來越遠,雖然仍知稱譽於大道但也僅止口惠而不實。故曰:『其次譽之。』
『其次畏之。』
再其次便是上禮之人〈為之,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心性離於大道愈遠,人心已忘切真道之可親,反而對全能之大道產生莫名畏懼,於是便有造廟建祠祭拜鬼神求祈庇佑等等迷信的作為發生。故曰:『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再等而下之便是愚痴謾夫〈下士聞道大笑之〉,此等凡愚之夫,心性已完全為人類妄識所主宰,至此完全忘卻本人性命之根源,真常大道的存在,甚至人心因對大道的莫名畏懼反而產生慢侮的行為。故曰:『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以此觀之,心性之所以會離道越來越遠豈不正是因為人性對真道的背離,對生命之母源的誠信越趨薄弱而終致全然不信?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但是悠遠而珍貴的無為大道,祂仍然不分親疏厚薄的作育於萬物,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縱然成其大功而弗居。此時矇然無知的百姓萬物也只是讚美說:『這一切只不過是自我自然成就之理吧了!』
【讀經心得】
本章完全是針對真道落入人類心性的流轉作開釋!但是自古學者卻將『太上』一詞,以【國君】作解!結果就是把老子如此睿智攜永的道學奧義完全破壞歹盡!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儒家以世俗的、政治的『人道哲學思想』來註解『老子道學』的嚴重漏失!假如以老子在此章所建立的無名心性的流轉標準來看古今儒者對於真道之認知,顯然是落在『畏之』或『侮之』的層次,我門如何奢求這些凡儒能正確詮釋聖人之道學呢?君不見本章最重要直指人心的一句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竟被註解成:『國君誠信不足!所以百姓也就不信任他!』如此註解老學簡直太低估老祖宗們所辛苦開創的道家學問了吧!?
二千年來古儒早已在科舉制度下為主政者所招撫,儒學也就自貶為帝王之御用,所以儒家一向主張:『天、地、君、師、親。』儒家對於手握生殺大權,高高在上的專權主子,只有以天地之德這種全然虛幻的慨念來作為勸君、規君之道,老子此首經文自古即被匡在政治上作銓釋,儒哲們硬將隱喻真道的“太上”一詞註解成國君也就不足為奇了。堪稱老子道學庶傳之庄子豈不早有見地?一部南華真經除了詮釋老子之道,更利用寓言或杜撰故事對當代儒學極盡暗諷之能事!可惜言者淳淳,聽者邈邈,二千多年過去了,老子道學仍舊壞在文哲顯學之誤導,至今還是含冤莫白不得發揮其所長造福世人!
前首經文〈上德不知德〉是老子以本體論的角度來揭示無名心性之流轉,此章老子以人性的角度來開示(無名)落入人心而產生對真道的向背,老子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可說看透了凡夫俗子的愚昧無知!修道首要正是建立對(真道)的誠摯信心,這就是老子於此章開釋之精要。
《道德經》每一首經文都蘊含極為精深之義理,對於修道之途徑皆有獨到且精闢的論述,就像此章所牽涉之實修內涵之境界極高,作者之註解也僅是作表面文字的淺解,讀者可依此哲理進路深入思考,相信必然更有所獲。
.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666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道德經第十四首﹕道者同于道〈原 24章〉
從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經文校佶】
此章本為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文首段:『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這段共三十一字 屬於錯簡部份,這些文字應是與下一章〈第二十四章〉合併成一章。
現在我們就試著來重新校正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之經文脫簡的問題吧!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原文: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對於這兩章的錯簡部份,經我們校正後先得到完整之一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樣校正後,文章前後段文意才能通順。前段老子借喻反常的氣候狂風驟雨,雖然形成於天地間,但因違反自然的常態,便無法長久維持,後段:「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便是順前段之比喻,而指出人的行為也要合於常軌,順應自然,才能有所成就;墊著腳尖與別人比高低,跨著大步走,想超別人,這都是一時的強出頭,不能常久的持恒下去,老子的意思就是這樣。
但是,校正道德經在這部份產生錯簡,對老子的道學影嚮比較大的,卻是我們將原二十三章:「故從事於道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後半段文字校定成獨立的一章,此章要與前首經文:『太上』歸納在一起,雖然不必合併成同一章,但兩章放在一起解讀,對研究老學絕對有莫大助益。『太上』章與此章是老子針對『人心』與『道』之向背問題,做極重要的開示,信心是修道第一步,對『道』沒有正信,也就永遠上不了『道』之路。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祂活靈活現的描繪出不信『真道』的人,表現出的傲慢。原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此校正就是更清楚的補助說明面『太上』一文:信心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所以老子這首經文原作內容是這樣的: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兩首經文最後都強調「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話!
老子說:「大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指的便是善於親近真道之人。修道之人,想證入『道』的境界,或是證入『一』的境界,或是根本不想修道,這都是存乎一心。而推動這「心」的動力便是一個『信』字。作者之所以敢大膽認定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有錯簡!除了經文段落文義有明顯落差,其立論基礎就是來自於掌握老子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欲開示的真諦呢!
所以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佛家也說:「信!為功德母。」
【經文導讀】
此首經文與前首經文一樣,老子開釋重點都落在:『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道學奧義,對有意修道之人,成敗都在這(信)與(不信)之間。
【經文破譯】
『從事于道者。』
整部道德經可以說都是為了教導世人從事修道事業而開講的,經文首句『從事於道者』就是指修道之士。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此三句為白話,看似淺顯其中道理卻極奧妙,第一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中達到佛的果位;第二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賢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謂菩薩的果位;此兩者證量差別就在於從『有為有得』入於『無為無得』之差別;《般若金剛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即是指此中奧義。第三句『失者同于失』則是修行誤入旁門左道者,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這種修士離道背德而不自知,故曰:『失者同於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修道的事業以世俗的觀點來看絕對是一種去私捨我的事業,老子認為修道是不講慾得的,故用“同”這個字來講道,老子第十章說:『知常容,容乃公。』句中的“容”就有“同”的意義在。我們若說:『得道了。』不如說:『與道合同。』來的貼切。所以說:
『能夠同於道的,道亦樂意得到他﹔能夠同于德者,德亦樂意得到他﹔同于失者,當然失亦就樂得與之相處。』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能夠修入道的果位或德的果位,或走入旁門而失去道德,這些可以說都存乎於修道之人對真道的誠信之心了,而人之所以會有同於道,同於德,以致於失道失德,就是因為修道信心不足,而終趨於失去對真道的誠信。
【讀經心得】
佛家言:信。儒家言:誠。老子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修道首重誠信!反觀世人不信真道者多矣!這些人與修道無緣,絕對入不了大道之門的。
《老子西昇記》曰:
『子若行吾道,當知上慧源;智也不獨生,皆須對因緣;各有行宿本;命祿之所聞,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學問,今復與失鄰;是以故得失,不樂于道文。』
這一段是由老子於出關西隱時,親口教導並由關尹子收錄的妙言,當時老子便是針對此章作詮釋的。
前第十二章太上,一文指出無名天性落於人心,並隨人類的情識而迷妄於物慾,於是人心日漸背離真道對真道之誠信亦就愈趨澆薄了;本文藉此告誡修道之人,修道德或行邪門外道,端視乎修士對於真道的誠摯信心,所以此文尾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與前首〈太上〉一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完全同義只是利用不同的角度,境界理論與功夫實修路數,分別切入宣講罷了!
佛家名言:信為功德母。果然言不虛傳也。
.
從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經文校佶】
此章本為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文首段:『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這段共三十一字 屬於錯簡部份,這些文字應是與下一章〈第二十四章〉合併成一章。
現在我們就試著來重新校正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之經文脫簡的問題吧!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原文: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對於這兩章的錯簡部份,經我們校正後先得到完整之一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樣校正後,文章前後段文意才能通順。前段老子借喻反常的氣候狂風驟雨,雖然形成於天地間,但因違反自然的常態,便無法長久維持,後段:「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便是順前段之比喻,而指出人的行為也要合於常軌,順應自然,才能有所成就;墊著腳尖與別人比高低,跨著大步走,想超別人,這都是一時的強出頭,不能常久的持恒下去,老子的意思就是這樣。
但是,校正道德經在這部份產生錯簡,對老子的道學影嚮比較大的,卻是我們將原二十三章:「故從事於道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後半段文字校定成獨立的一章,此章要與前首經文:『太上』歸納在一起,雖然不必合併成同一章,但兩章放在一起解讀,對研究老學絕對有莫大助益。『太上』章與此章是老子針對『人心』與『道』之向背問題,做極重要的開示,信心是修道第一步,對『道』沒有正信,也就永遠上不了『道』之路。所以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祂活靈活現的描繪出不信『真道』的人,表現出的傲慢。原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此校正就是更清楚的補助說明面『太上』一文:信心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所以老子這首經文原作內容是這樣的: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兩首經文最後都強調「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話!
老子說:「大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指的便是善於親近真道之人。修道之人,想證入『道』的境界,或是證入『一』的境界,或是根本不想修道,這都是存乎一心。而推動這「心」的動力便是一個『信』字。作者之所以敢大膽認定第二十三章與第二十四章有錯簡!除了經文段落文義有明顯落差,其立論基礎就是來自於掌握老子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欲開示的真諦呢!
所以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佛家也說:「信!為功德母。」
【經文導讀】
此首經文與前首經文一樣,老子開釋重點都落在:『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這句道學奧義,對有意修道之人,成敗都在這(信)與(不信)之間。
【經文破譯】
『從事于道者。』
整部道德經可以說都是為了教導世人從事修道事業而開講的,經文首句『從事於道者』就是指修道之士。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此三句為白話,看似淺顯其中道理卻極奧妙,第一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中達到佛的果位;第二句修證道果可以說已臻於賢人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謂菩薩的果位;此兩者證量差別就在於從『有為有得』入於『無為無得』之差別;《般若金剛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所差別。』即是指此中奧義。第三句『失者同于失』則是修行誤入旁門左道者,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這種修士離道背德而不自知,故曰:『失者同於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修道的事業以世俗的觀點來看絕對是一種去私捨我的事業,老子認為修道是不講慾得的,故用“同”這個字來講道,老子第十章說:『知常容,容乃公。』句中的“容”就有“同”的意義在。我們若說:『得道了。』不如說:『與道合同。』來的貼切。所以說:
『能夠同於道的,道亦樂意得到他﹔能夠同于德者,德亦樂意得到他﹔同于失者,當然失亦就樂得與之相處。』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能夠修入道的果位或德的果位,或走入旁門而失去道德,這些可以說都存乎於修道之人對真道的誠信之心了,而人之所以會有同於道,同於德,以致於失道失德,就是因為修道信心不足,而終趨於失去對真道的誠信。
【讀經心得】
佛家言:信。儒家言:誠。老子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修道首重誠信!反觀世人不信真道者多矣!這些人與修道無緣,絕對入不了大道之門的。
《老子西昇記》曰:
『子若行吾道,當知上慧源;智也不獨生,皆須對因緣;各有行宿本;命祿之所聞,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學問,今復與失鄰;是以故得失,不樂于道文。』
這一段是由老子於出關西隱時,親口教導並由關尹子收錄的妙言,當時老子便是針對此章作詮釋的。
前第十二章太上,一文指出無名天性落於人心,並隨人類的情識而迷妄於物慾,於是人心日漸背離真道對真道之誠信亦就愈趨澆薄了;本文藉此告誡修道之人,修道德或行邪門外道,端視乎修士對於真道的誠摯信心,所以此文尾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與前首〈太上〉一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完全同義只是利用不同的角度,境界理論與功夫實修路數,分別切入宣講罷了!
佛家名言:信為功德母。果然言不虛傳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a
2,
“道、一”養育、護理、調諧萬物,使得天地和萬物形成穩定有序的運演系統。我們在老子宇宙一章,已經對“道、一”與天體的關係作了說明,這種關係同樣適用於“道、一”與萬物。要言之,“道、一”的調養效能源於“象”網柔韌綿軟的連接、象網的振動震盪(能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斷生出的纖細實物,如“一”和“二、三”。
簡言之,“道、一”是萬物的養育者、養母。與前文生成者、生母合起來,“道、一”是萬物的生育者、母親。
原文根據和簡要說明:
4章和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指消去鋒利、化解糾紛、融和光亮、混同塵垢,這都是調諧、治理,形成穩定有序的狀態。
b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談;夸夸而談之人,多無智慧。
阻塞了貪取,關閉了執著!
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親亦不疏,不利亦不害,不貴亦不賤,能夠因應兩端,處其環中,所以為天下所貴!
藥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線之兩端來思考,而要「得環中,應無窮」!
因「玄」故「妙」,拉成一長遠的辯證歷程,幽深而識其和同,因為和同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鮮亮麗,一但習慣,那你就得花許多時間 去維護它;回到樸素之地,它會自然生長!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長久種一株 會生長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象,要重視生命的本體!
河上公章句:
知者貴行 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塞閑之者,欲絕其源。
情欲有所銳為,當念道無為 以挫止之也。紛,結恨不休,當念道無為以解釋之。
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曜眩。不當自別殊也。
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
不以榮譽為樂,獨立為哀。志靜無,故與人無怨。
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不與貪爭利,不與勇爭氣。不為亂世主,不處暗君位。
不以乘權故驕,不以失志故屈。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為天下貴也。
王弼注:
因自然也。造事端也。含守質也。除爭原也。
無所特顯 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 則物無所偏恥也。
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可得而利,則可德而害也。
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無物可以加之也。
2,
“道、一”養育、護理、調諧萬物,使得天地和萬物形成穩定有序的運演系統。我們在老子宇宙一章,已經對“道、一”與天體的關係作了說明,這種關係同樣適用於“道、一”與萬物。要言之,“道、一”的調養效能源於“象”網柔韌綿軟的連接、象網的振動震盪(能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斷生出的纖細實物,如“一”和“二、三”。
簡言之,“道、一”是萬物的養育者、養母。與前文生成者、生母合起來,“道、一”是萬物的生育者、母親。
原文根據和簡要說明:
4章和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指消去鋒利、化解糾紛、融和光亮、混同塵垢,這都是調諧、治理,形成穩定有序的狀態。
b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談;夸夸而談之人,多無智慧。
阻塞了貪取,關閉了執著!
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這就叫做玄妙之同啊!
玄妙之同,故不親亦不疏,不利亦不害,不貴亦不賤,能夠因應兩端,處其環中,所以為天下所貴!
藥方: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線之兩端來思考,而要「得環中,應無窮」!
因「玄」故「妙」,拉成一長遠的辯證歷程,幽深而識其和同,因為和同故知其妙!
打扮的光鮮亮麗,一但習慣,那你就得花許多時間 去維護它;回到樸素之地,它會自然生長!
每天要插一盆漂亮的花,不如長久種一株 會生長的花!不要只重生命的表象,要重視生命的本體!
河上公章句:
知者貴行 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塞閑之者,欲絕其源。
情欲有所銳為,當念道無為 以挫止之也。紛,結恨不休,當念道無為以解釋之。
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曜眩。不當自別殊也。
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
不以榮譽為樂,獨立為哀。志靜無,故與人無怨。
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不與貪爭利,不與勇爭氣。不為亂世主,不處暗君位。
不以乘權故驕,不以失志故屈。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為天下貴也。
王弼注:
因自然也。造事端也。含守質也。除爭原也。
無所特顯 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 則物無所偏恥也。
可得而親,則可得而疏也。可得而利,則可德而害也。
可得而貴,則可得而賤也。無物可以加之也。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c
道貴章第五十六]悟道的人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兌
閉其門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註解]
真正悟到[道]的人,心與道合,可是却難以用言語表達,就像 釋佛所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 達摩祖師所說:[達摩東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可
是[道]是如何的微妙了。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歡在大庭廣眾,高談濶論,行為乖張,高傲自取,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
所以有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
關閉他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慾)
◎ 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之門。
折挫他鋒芒 又高傲的銳氣。
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
同時有德之人,他毫無高傲之心,就是有功於眾生,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的時候,那樣的混合。
那樣的不矜奇,不立異,不粉飾,隨俗同塵。
他的作為没有一點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別,反而與人共同相處。
但是這種人,你想親近他,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
你想疏遠他,也是很難的,因為他慈悲為懷,關愛世人,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
你想利益給他,其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淡然無慾,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
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有解脫之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你想貴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
你想輕賤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
因此,外在的形像,以及褒貶毁譽,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道貴章第五十六]悟道的人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兌
閉其門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註解]
真正悟到[道]的人,心與道合,可是却難以用言語表達,就像 釋佛所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 達摩祖師所說:[達摩東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可
是[道]是如何的微妙了。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歡在大庭廣眾,高談濶論,行為乖張,高傲自取,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
所以有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
關閉他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慾)
◎ 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之門。
折挫他鋒芒 又高傲的銳氣。
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
同時有德之人,他毫無高傲之心,就是有功於眾生,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的時候,那樣的混合。
那樣的不矜奇,不立異,不粉飾,隨俗同塵。
他的作為没有一點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別,反而與人共同相處。
但是這種人,你想親近他,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
你想疏遠他,也是很難的,因為他慈悲為懷,關愛世人,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
你想利益給他,其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淡然無慾,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
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有解脫之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你想貴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
你想輕賤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
因此,外在的形像,以及褒貶毁譽,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d
《老子他說》56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元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養生處世該如何
老子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經常把要緊的話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俠小說一樣,露一手,點到為止,又趕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講到要緊的地方,他話鋒一轉,在這章裡自己又批評起自己來了。他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說話的。本來不說而又說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罵了自己。唐代的詩人白居易,作過一首詩:
言者不如智者默 此語我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愛說話的人,宣揚文化,講經說道,都是笨蛋,同我們一樣。言者已經是沒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則緘默不言。
“此話我聞於老君”,這話是老子自己講的嘛!我也是那麼聽來的。
“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說老子本身真有智慧,
“如何自著五千文”,他為什麼又寫了這本五千字的書呢?他到底是智人還是笨人?這是白居易對他的幽默表達。
現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訴我們修養的方法,“塞其兌”,“兌”是卦名,兌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
老子說修道的人第一要 不多說話,要含默不言。關於說話的道理,根據歷史的記載,很多成功的人物,多為“沉默寡言”型。
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說話,而是少話;一說話就是中心點,很扼要又中肯,這是成功人物的一個特點。
至於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說話;所以老子告訴我們 修養的方法,要“塞其兌”,就是不說話。
“閉其門”,把眼睛、耳朵,凡是張開的 都收攏起來。
“挫其銳,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這個“分”字,寫成為紛擾的“紛”。
“挫其銳”,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銳的地方 磨煉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 到長者那裡談道,既然是為道而往,應該說是未曾聞道,而他表示自己 對於佛道已經有領悟了。
他固然也非常聰明,可是他就犯了一個大忌,就是太尖銳了,聰明也是假聰明!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就是達到“挫其銳”的程度,把尖銳的聰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解其分”,這是指心裡的妄念,要把分別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來;
“同其塵”,處世之道,不要顯露特別之處,和平常人一樣,很平凡,
“是謂元同”,這才是修道人的榜樣。“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須要和光同塵。
這一節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釋了第二十六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道理。這一章主要的說明,不只是修道的經驗,也是做人處世的道理。
我們中國文化有個好處,也有個壞處,好處是幾千年來,教導後代的,都是叫我們少說話。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是中國的古訓名言。尤其夏天亂吃東西,都是從嘴巴吃進來的,這是“病從口入”。至於“禍從口出”,就是由講話產生的麻煩。
這個道理,看起來是要培養 最高尚的修養;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養成了一個不關心別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閒事,不大肯幫忙別人。
儘管講仁義之道,在“禍從口出”、“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訓下,卻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們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們的民族 雖然沒有講個人自由,可是那種自私的心態,比別的民族的個人主義還更厲害。這也就是這個教育修養所產生的流弊。老子在這一節裡,告訴我們處世的道理,就是向這個路上走,儘量地不說話,為人處世,要把自己的聰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聰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紛雜去掉,最後和光同塵。
那麼什麼是做人最高的藝術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壞,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塵”,平安地過一生,最為幸福。他說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誰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個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處,有這樣修養的人,想要特別親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遠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客”,也沒有特別地蒙利,也沒有特別受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換句話說,沒有親疏,沒有利害,沒有得失貴賤,永遠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為天下貴”。所以修道人的作為,永遠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驕傲也沒有自卑,沒有了不起,起不了,永遠是中和之道。
這是這一章的結論,下面他轉了一個方向,還是講道路之用。
《老子他說》56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元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養生處世該如何
老子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經常把要緊的話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俠小說一樣,露一手,點到為止,又趕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講到要緊的地方,他話鋒一轉,在這章裡自己又批評起自己來了。他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說話的。本來不說而又說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罵了自己。唐代的詩人白居易,作過一首詩:
言者不如智者默 此語我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 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愛說話的人,宣揚文化,講經說道,都是笨蛋,同我們一樣。言者已經是沒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則緘默不言。
“此話我聞於老君”,這話是老子自己講的嘛!我也是那麼聽來的。
“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說老子本身真有智慧,
“如何自著五千文”,他為什麼又寫了這本五千字的書呢?他到底是智人還是笨人?這是白居易對他的幽默表達。
現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訴我們修養的方法,“塞其兌”,“兌”是卦名,兌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
老子說修道的人第一要 不多說話,要含默不言。關於說話的道理,根據歷史的記載,很多成功的人物,多為“沉默寡言”型。
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說話,而是少話;一說話就是中心點,很扼要又中肯,這是成功人物的一個特點。
至於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說話;所以老子告訴我們 修養的方法,要“塞其兌”,就是不說話。
“閉其門”,把眼睛、耳朵,凡是張開的 都收攏起來。
“挫其銳,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這個“分”字,寫成為紛擾的“紛”。
“挫其銳”,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銳的地方 磨煉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 到長者那裡談道,既然是為道而往,應該說是未曾聞道,而他表示自己 對於佛道已經有領悟了。
他固然也非常聰明,可是他就犯了一個大忌,就是太尖銳了,聰明也是假聰明!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就是達到“挫其銳”的程度,把尖銳的聰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解其分”,這是指心裡的妄念,要把分別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來;
“同其塵”,處世之道,不要顯露特別之處,和平常人一樣,很平凡,
“是謂元同”,這才是修道人的榜樣。“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須要和光同塵。
這一節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釋了第二十六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的道理。這一章主要的說明,不只是修道的經驗,也是做人處世的道理。
我們中國文化有個好處,也有個壞處,好處是幾千年來,教導後代的,都是叫我們少說話。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是中國的古訓名言。尤其夏天亂吃東西,都是從嘴巴吃進來的,這是“病從口入”。至於“禍從口出”,就是由講話產生的麻煩。
這個道理,看起來是要培養 最高尚的修養;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養成了一個不關心別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閒事,不大肯幫忙別人。
儘管講仁義之道,在“禍從口出”、“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訓下,卻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們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們的民族 雖然沒有講個人自由,可是那種自私的心態,比別的民族的個人主義還更厲害。這也就是這個教育修養所產生的流弊。老子在這一節裡,告訴我們處世的道理,就是向這個路上走,儘量地不說話,為人處世,要把自己的聰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聰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紛雜去掉,最後和光同塵。
那麼什麼是做人最高的藝術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壞,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塵”,平安地過一生,最為幸福。他說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誰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個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處,有這樣修養的人,想要特別親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遠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客”,也沒有特別地蒙利,也沒有特別受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換句話說,沒有親疏,沒有利害,沒有得失貴賤,永遠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為天下貴”。所以修道人的作為,永遠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驕傲也沒有自卑,沒有了不起,起不了,永遠是中和之道。
這是這一章的結論,下面他轉了一個方向,還是講道路之用。
-
- 文章: 666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道德經第十五首:天地不仁 〈原 08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經文導讀】
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別,老子演道也分大乘小乘。佛家的大小乘是以經典的文字內容而作判別,老子講道大乘小乘文字內容完全一樣,至於是上乘還是下乘,卻完全以個別人士讀經的內心體悟而分高低,讀老子的經文,上士、中士、下士的感受全然不同,各等人皆可言之成理,但是得“道”之上下乘也就在此有所區別了!
經文“天地”在此有多層涵義,得小乘者會將“天地”一詞以世間法註解成一般認知的藍天綠地〈隱喻自然界〉;於是後句“聖人”就順理成章的翻譯成“英明的國君”。整段經文就被翻譯成:『天地〈自然界〉裔養萬物純任自然,無所偏私。聖人〈國君〉管理百姓效法大自然亦任由百姓自己發展而不加干預。』這種註解以世俗之認知層次來說,也是順理成章未嘗不可。但在大乘的、修道的專業角度來看老子這些文字,顯然上述的解釋並未獲得老子道學精華。假如跟隨大儒們的腳印走,以政治思想的理路來做註解,硬把“聖人”曲解成“國君”,那麼此經文後段『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些文字便會讓人感覺突兀而不知所從。
其實《道德經》這首經文老子是專為修道者而作開釋的,我們必須從功夫理論的進路來破解祂才能得此經文之精髓。
【經文破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此章“天地”另有奧義:
“天地”在此代表“無名心性”。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佛教言(真如)。
“萬物”在此代表“有名物性”。第一章:『有名萬物之母。』,佛教言(法性)。
“無名心性”與“有名物性”雖然同出於道體的“兩條主軸”但是“無名心性”(真如)還是處於主宰的地位的,所以原版第十一章曰:『故“有”(法性)之以為利,而“無”(真如)之以為用。』老子於這章主要就是談這個空(心)與色(物)互相對待作用生成的奧義。關於心物的關係明白的說是這樣的:『物無心不行,心無物不形。』所以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這是老子道學中創生論的重要立論,對於修道而言非常重要。
“聖人”在此隱喻“修道者的靈知真性”(佛教言:真意,即是第七末那識,解深密經曰:“心”)。是人類生命中屬於“無名”的部分。
“百姓”在此隱喻“修道者的肉身精氣”。是人類生命中屬於“有名”的部分。
第四十九章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最佳註解。
現在我們就來破譯老子上面這一段話吧:
“無名心性”對於“有名物性”的“造化演進”是為之而無以為的〈參與而不干預:為而不有、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名有。所謂,和光同塵,佛性遍一切處之謂〉;修道的人也要效法真道造化萬物純任自然的精神,任令肉身情慾之自然調適,而不多加干預。老子曰: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又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又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以上經文都是講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個修道的重要律則。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一段是修練的功夫法要。要從功夫理論來解,其重點就在“胎息”。後世“佛”“道”兩家修定大皆由“數息”下手(佛教,安般那),這種禪定功夫恐怕歸根究底正是出諸於老子《道德經》此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老子對“橐籥”(鐵匠鑄鐵用來燒碳之風鼓)一詞有以下的開釋:
《西昇記》太上曰:『是以橐籥之器,在其用者,虚實有無,方圓大小,長短廣夾,聽人所為,不與人爭。聖人在于天下,譬如橐籥乎。非與萬物交爭,其德常歸焉。』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修道就是“行不言之教”,多言如何能“致虛極守靜篤”“處無為之事”而“棄人識就聖慧”呢?所以說多言數窮(開其兌,終生不救)
數窮者,術之窮也,修道多言則失諸於道妙怎不窮於術法?
守中!中在哪裡?在宇宙之中,在時空之中,在天地之中,在人身之中,一切皆在道中,而道亦是一切之“中”。大乘佛教言(中道觀)或(三三昧耶),就是(守於中道),所謂定慧等持,真如(空)法性(色)不可偏倚。
為何用“守”字?修道是無智亦無得的,所以老子用“守”字是隱含奧義的,佛教所謂“依他起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守中即守道也,就從抱一入門(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如法而修便能證至“真常境界”。所證悟之道量就能達到(明)佛家所謂(開悟),這是非常人所能思議的境界了!
【讀經心得】
此首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眾家解老自古即有爭議。為甚麼說天地不仁?老子道學對“上仁”所下的定義就是“為之,而無以為”。天地涵養萬物是純任自然,完全不加造做的,所以“不仁”指的就是“為之,而無以為”的“上仁”境界。
本章為何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有註解草紮之狗。或解釋為出生於草原的奶狗,大地供養一切,而任其自生自滅……
這就是老子所說:『道法自然』的精義。
本首經文必須從道術的角度切入理解才能獲得老子真傳。『橐籥』(安般那,累積真氣、異熟種子)在修道功夫論述上有特殊涵意,不可等閑視之!
彌勒菩薩曰:修觀行者,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
至於道術的“守”字訣,我們可以從老子首徒關尹喜的問道筆記作一理解!
《西昇記》太上曰:『人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人含神,含神不如守神,守神長久,人長安矣!』
【老子引用古籍考證】
《黃帝。陰符經》〈演術章〉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之在氣。生者,死之始;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長於恩。
【莊子解老】
《莊子‧天地》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而留德鬼神服。」
《莊子‧至樂》
請嘗言之: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莊子‧天運》
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
莊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謂也?」
莊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
曰:「請問至仁。」
莊子曰:「至仁無親。」
大宰曰:「蕩聞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乎?」
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經文導讀】
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別,老子演道也分大乘小乘。佛家的大小乘是以經典的文字內容而作判別,老子講道大乘小乘文字內容完全一樣,至於是上乘還是下乘,卻完全以個別人士讀經的內心體悟而分高低,讀老子的經文,上士、中士、下士的感受全然不同,各等人皆可言之成理,但是得“道”之上下乘也就在此有所區別了!
經文“天地”在此有多層涵義,得小乘者會將“天地”一詞以世間法註解成一般認知的藍天綠地〈隱喻自然界〉;於是後句“聖人”就順理成章的翻譯成“英明的國君”。整段經文就被翻譯成:『天地〈自然界〉裔養萬物純任自然,無所偏私。聖人〈國君〉管理百姓效法大自然亦任由百姓自己發展而不加干預。』這種註解以世俗之認知層次來說,也是順理成章未嘗不可。但在大乘的、修道的專業角度來看老子這些文字,顯然上述的解釋並未獲得老子道學精華。假如跟隨大儒們的腳印走,以政治思想的理路來做註解,硬把“聖人”曲解成“國君”,那麼此經文後段『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些文字便會讓人感覺突兀而不知所從。
其實《道德經》這首經文老子是專為修道者而作開釋的,我們必須從功夫理論的進路來破解祂才能得此經文之精髓。
【經文破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此章“天地”另有奧義:
“天地”在此代表“無名心性”。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佛教言(真如)。
“萬物”在此代表“有名物性”。第一章:『有名萬物之母。』,佛教言(法性)。
“無名心性”與“有名物性”雖然同出於道體的“兩條主軸”但是“無名心性”(真如)還是處於主宰的地位的,所以原版第十一章曰:『故“有”(法性)之以為利,而“無”(真如)之以為用。』老子於這章主要就是談這個空(心)與色(物)互相對待作用生成的奧義。關於心物的關係明白的說是這樣的:『物無心不行,心無物不形。』所以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這是老子道學中創生論的重要立論,對於修道而言非常重要。
“聖人”在此隱喻“修道者的靈知真性”(佛教言:真意,即是第七末那識,解深密經曰:“心”)。是人類生命中屬於“無名”的部分。
“百姓”在此隱喻“修道者的肉身精氣”。是人類生命中屬於“有名”的部分。
第四十九章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最佳註解。
現在我們就來破譯老子上面這一段話吧:
“無名心性”對於“有名物性”的“造化演進”是為之而無以為的〈參與而不干預:為而不有、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名有。所謂,和光同塵,佛性遍一切處之謂〉;修道的人也要效法真道造化萬物純任自然的精神,任令肉身情慾之自然調適,而不多加干預。老子曰: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又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又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以上經文都是講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個修道的重要律則。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一段是修練的功夫法要。要從功夫理論來解,其重點就在“胎息”。後世“佛”“道”兩家修定大皆由“數息”下手(佛教,安般那),這種禪定功夫恐怕歸根究底正是出諸於老子《道德經》此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老子對“橐籥”(鐵匠鑄鐵用來燒碳之風鼓)一詞有以下的開釋:
《西昇記》太上曰:『是以橐籥之器,在其用者,虚實有無,方圓大小,長短廣夾,聽人所為,不與人爭。聖人在于天下,譬如橐籥乎。非與萬物交爭,其德常歸焉。』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修道就是“行不言之教”,多言如何能“致虛極守靜篤”“處無為之事”而“棄人識就聖慧”呢?所以說多言數窮(開其兌,終生不救)
數窮者,術之窮也,修道多言則失諸於道妙怎不窮於術法?
守中!中在哪裡?在宇宙之中,在時空之中,在天地之中,在人身之中,一切皆在道中,而道亦是一切之“中”。大乘佛教言(中道觀)或(三三昧耶),就是(守於中道),所謂定慧等持,真如(空)法性(色)不可偏倚。
為何用“守”字?修道是無智亦無得的,所以老子用“守”字是隱含奧義的,佛教所謂“依他起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守中即守道也,就從抱一入門(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如法而修便能證至“真常境界”。所證悟之道量就能達到(明)佛家所謂(開悟),這是非常人所能思議的境界了!
【讀經心得】
此首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眾家解老自古即有爭議。為甚麼說天地不仁?老子道學對“上仁”所下的定義就是“為之,而無以為”。天地涵養萬物是純任自然,完全不加造做的,所以“不仁”指的就是“為之,而無以為”的“上仁”境界。
本章為何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有註解草紮之狗。或解釋為出生於草原的奶狗,大地供養一切,而任其自生自滅……
這就是老子所說:『道法自然』的精義。
本首經文必須從道術的角度切入理解才能獲得老子真傳。『橐籥』(安般那,累積真氣、異熟種子)在修道功夫論述上有特殊涵意,不可等閑視之!
彌勒菩薩曰:修觀行者,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
至於道術的“守”字訣,我們可以從老子首徒關尹喜的問道筆記作一理解!
《西昇記》太上曰:『人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人含神,含神不如守神,守神長久,人長安矣!』
【老子引用古籍考證】
《黃帝。陰符經》〈演術章〉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之在氣。生者,死之始;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長於恩。
【莊子解老】
《莊子‧天地》
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而留德鬼神服。」
《莊子‧至樂》
請嘗言之: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故曰:「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人也孰能得無為哉!
《莊子‧天運》
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
莊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謂也?」
莊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
曰:「請問至仁。」
莊子曰:「至仁無親。」
大宰曰:「蕩聞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乎?」
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a
2,
“道、一”養育、護理、調諧萬物,使得天地和萬物形成穩定有序的運演系統。我們在老子宇宙一章,已經對“道、一”與天體的關係作了說明,這種關係同樣適用於“道、一”與萬物。要言之,“道、一”的調養效能源於“象”網柔韌綿軟的連接、象網的振動震盪(能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斷生出的纖細實物,如“一”和“二、三”。
簡言之,“道、一”是萬物的養育者、養母。與前文生成者、生母合起來,“道、一”是萬物的生育者、母親。
原文根據和簡要說明:
62章“道者,萬物之奧(奧:深隱居所和歸終之地,也涵有主導、引領等意)”。
b
第六十二章
道,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善人懂得去寶愛它,而不善之人 則因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合於至道的美言 可以得到別人的尊崇,合於至道的美行 可以提高人的形象。即使人會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 企怎又忍心拋棄它呢?因此要是你立為天子,並置設了三公,即使是擁有了兩手相拱的璧玉,並且乘坐駟馬所駕的華車,這都不如進入到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古先聖人之所以特別尊榮自然大道,這又為什麼呢?難道不是說: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獲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榮的。
藥方: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它以包容為德!世間紅塵,且讓它囂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靠著外在的華美、光鮮,是不實際的;要由內在樸實的生長起來!大道無形,去掉了「形」,進到了「無」,這樣才能入乎「道」,最後是要無所不在的「大」,這是一個不休止的歷程。
河上公章句:
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善人以道為身寶,不敢違。
道者不善人之保倚也,遭患逢急,猶自知悔卑下。
美言者,獨可於市耳。夫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
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別異於几,人未足以尊道。
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前,無有棄民,德化淳也。
欲使教化不善之人。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於身。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刑誅,修道則可以解死,免於罪耶。
道德洞遠,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也。
王弼注:
奧,猶曖也。可得庇蔭之辭。寶以為用也。保以全也。言道無所不先,物無有貴於此也。雖有珍寶璧馬,無以匹之,美言之則可以奪眾貨之賈,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則千里之外應之,故曰,可以加於人也。不善當保道以免放。言以尊行道也。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為道也。物無有貴於此者,故雖有拱抱寶璧以先,駟馬而進之,不如坐而進此道也。以求則得求,以免則得免,無所而不施,故為天下貴也。
2,
“道、一”養育、護理、調諧萬物,使得天地和萬物形成穩定有序的運演系統。我們在老子宇宙一章,已經對“道、一”與天體的關係作了說明,這種關係同樣適用於“道、一”與萬物。要言之,“道、一”的調養效能源於“象”網柔韌綿軟的連接、象網的振動震盪(能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斷生出的纖細實物,如“一”和“二、三”。
簡言之,“道、一”是萬物的養育者、養母。與前文生成者、生母合起來,“道、一”是萬物的生育者、母親。
原文根據和簡要說明:
62章“道者,萬物之奧(奧:深隱居所和歸終之地,也涵有主導、引領等意)”。
b
第六十二章
道,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善人懂得去寶愛它,而不善之人 則因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合於至道的美言 可以得到別人的尊崇,合於至道的美行 可以提高人的形象。即使人會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 企怎又忍心拋棄它呢?因此要是你立為天子,並置設了三公,即使是擁有了兩手相拱的璧玉,並且乘坐駟馬所駕的華車,這都不如進入到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古先聖人之所以特別尊榮自然大道,這又為什麼呢?難道不是說: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獲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榮的。
藥方: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它以包容為德!世間紅塵,且讓它囂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靠著外在的華美、光鮮,是不實際的;要由內在樸實的生長起來!大道無形,去掉了「形」,進到了「無」,這樣才能入乎「道」,最後是要無所不在的「大」,這是一個不休止的歷程。
河上公章句:
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善人以道為身寶,不敢違。
道者不善人之保倚也,遭患逢急,猶自知悔卑下。
美言者,獨可於市耳。夫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
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別異於几,人未足以尊道。
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前,無有棄民,德化淳也。
欲使教化不善之人。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於身。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刑誅,修道則可以解死,免於罪耶。
道德洞遠,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也。
王弼注:
奧,猶曖也。可得庇蔭之辭。寶以為用也。保以全也。言道無所不先,物無有貴於此也。雖有珍寶璧馬,無以匹之,美言之則可以奪眾貨之賈,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則千里之外應之,故曰,可以加於人也。不善當保道以免放。言以尊行道也。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為道也。物無有貴於此者,故雖有拱抱寶璧以先,駟馬而進之,不如坐而進此道也。以求則得求,以免則得免,無所而不施,故為天下貴也。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c
道奧章第六十二]道的奧妙
道者
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示尊
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
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註解]
道是萬物之中,最精微最奧妙的東西。
善人經常視為修身養命的至寶。
就是不善之人,也會依賴「道」,來保障自己,例如俗語說:盜亦有道。
就是最佳的佐證,可見壞人有時候,也要仰仗「道」來保護自己。
所以,有時候當你講出一句 合於道的至善美言,就可博取別人的欽佩。
這就是說,只要你合於大道行事,有尊貴的行持,就能夠高人一等。
人往往有迷昧的時候,而做出不善的事。
可是只要你有改過向善的心,誰不會原諒你呢?誰還會遺棄你呢?
但是最怕你的懺悔之心不誠,良知不堅,本性不改,力行不恆,所以才會自棄棄人,為人所棄。
所以說,如果你不以道而行,即使得到世間的一切,如擁有了至上的王位,又設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後擁。
兩手又擁有希世珍寶的美玉,乘坐富麗堂皇的馬車,如此的尊榮華貴。
還不如體悟大道,深入道心,來得實在永恆。
所以古代的聖人,才如此的尊貴大道。
這是為什麼呢?
無不是因為,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如果不這樣做,便要背道而行,一旦背道而行,就要造下罪業了。
一旦造下罪業,難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懲罰嗎?
所以「道」實在是天下最尊貴的了。
道奧章第六十二]道的奧妙
道者
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示尊
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
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註解]
道是萬物之中,最精微最奧妙的東西。
善人經常視為修身養命的至寶。
就是不善之人,也會依賴「道」,來保障自己,例如俗語說:盜亦有道。
就是最佳的佐證,可見壞人有時候,也要仰仗「道」來保護自己。
所以,有時候當你講出一句 合於道的至善美言,就可博取別人的欽佩。
這就是說,只要你合於大道行事,有尊貴的行持,就能夠高人一等。
人往往有迷昧的時候,而做出不善的事。
可是只要你有改過向善的心,誰不會原諒你呢?誰還會遺棄你呢?
但是最怕你的懺悔之心不誠,良知不堅,本性不改,力行不恆,所以才會自棄棄人,為人所棄。
所以說,如果你不以道而行,即使得到世間的一切,如擁有了至上的王位,又設置了文武百官,前呼後擁。
兩手又擁有希世珍寶的美玉,乘坐富麗堂皇的馬車,如此的尊榮華貴。
還不如體悟大道,深入道心,來得實在永恆。
所以古代的聖人,才如此的尊貴大道。
這是為什麼呢?
無不是因為,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如果不這樣做,便要背道而行,一旦背道而行,就要造下罪業了。
一旦造下罪業,難道可以免受因果的懲罰嗎?
所以「道」實在是天下最尊貴的了。
-
- 文章: 546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d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1)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好人要救助,壞人更要救助
這一章轉而談及政治哲學的原理,牽涉到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引申上經第十三章,與這個地方相互都有關聯。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道德哲學,也是個人最高的道德哲學,所以人要懂得“道”,要修“道”。至於“道”是什麼,上經已經討論過了,現在講的是“道”的作用。“道”是萬物的奧秘,天地間最高的奧秘,包容一切萬象,也是“善人之寶”,因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說,因為有“道”當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或壞人,也不能離開“道”,因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壞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對好人要救,對壞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壞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變成好人。所以不是只對好人要愛要教,對不好的人,也不會棄而不顧。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說好聽的話,可以使人相信、喜愛,乃至買到別人的性命。好話是可以收買人心的,歷史上有記載,皇帝美言鼓勵幾句話,臣子一輩子就被騙走了。滿清末年,打垮了太平天國,有一個將領被慈禧太后召見,太后說:“聽說你這隻手作戰受傷了,袖子捲起來我看看!”慈禧太后就摸摸他受過傷的左手。事後,這位將領用最好的黃綾將這隻手包起來,認為是太后摸過的,別人不能動,以免褻瀆。這就是“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太后的讚賞行為,把這隻手都賣掉了,當然這條命也可以賣掉。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不拋棄任何一個不善之人,也不拋棄任何一位眾生,這是講“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上古的政治制度對現在的影響仍然可以見到,比如現在的國策顧問,是國家元首的顧問,這是上古的“師道”政治。以前中央政府的皇帝又稱天子,表示是秉承上天的意旨來治理國家,而最高的官位是三公。最初只有一位,後來漸漸有兩三位,都叫做三公。國之三公,也就是國家之大老。大老管什麼呢?什麼都不管,也什麼都管,現在不管部的部長還沒有他的地位高。現代所講“不管部”,還屬於內閣,在閣員之下,也相當於行政院的政治委員。上古的三公與皇帝平起平坐,一般大臣見皇帝時都要跪下,而三公就不必跪了。
國之大老與皇帝平起平坐,談的是“內聖外王”之道,只講原理,作為皇帝內心道德的修養。比如儒家的《大學》、《中庸》是屬於內聖之學,這些學問由三公告訴皇帝,據之以做內養工夫。這是三公的制度。到了周朝中葉以後,有些變動了,秦漢以下,三公就變成有名無實了。就歷史哲學立場來看,真正的三公,是我們精神上永恆的三公,那就是孔子、釋迦牟尼、老子。這三位儒釋道的大老師,就是中華民族的三公,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三公。
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這三位大師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錯誤,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諱地講。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別之處,也有其絕妙之處。
老子說,雖有三公的制度,不如有“道”的重要;國家的元首,對於養生修道,都是最為看重的。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2)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財富名位比不上坐進此道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老子說一個國家雖有財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寶,所謂價值連城的“拱璧”以及“駟馬”。古代的戰爭靠馬匹,“駟馬”是最好的良駒戰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仍不如“道”的重要。佛經上說,轉輪聖王有天生最好的良馬,也就是前面提到過的中國周朝的歷史故事。周穆王的千里馬日行三萬里,大家看到故宮博物院的《八駿圖》,就是八匹馬,歷代都有“八駿”。除了周穆王以外,唐太宗因為以戰功得天下,有良馬無數。所謂千里馬,是仿造歷史上的“八駿”,也是紀念為他立戰功而殉身的良馬。
唐人有詩說:“八駿日行三萬里”,以讚歎周穆王有這樣好的交通工具。佛經上記載轉輪聖王的馬比飛機還要快,但另外也有一句詩幽默地說:“穆王何事不重來”,意思是說周穆王已經死了,八匹馬也帶不走,你周穆王馬跑得那麼快,現在為何不再騎到這個世界上來看看呢?
人的生命就是如此,當時的生命結束了,你再也不會回來了。要想再回到這個世界,還要再找一個媽媽,多麻煩!所以“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年輕人喜歡學詩,詩的學問很深,讀一次毫無道理,細讀、精讀後,懂了它的意思,才發覺這首詩原來那麼挖苦,那麼幽默。不但挖苦帶幽默,並且說明了生死的哲學,人死了就不會再回到這世界來了。也許他又來了,可是,我們沒有看見。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這是領導人的哲學,商店老闆也是一樣,每天總要有一點很短的時間,自己能夠真正冷靜下來,清淨無為,不是思考問題,思考都不思考,絕對寧靜。這短暫的靜定,引發自己智慧的靈光,才能去處理要緊的事情;國家領袖則是處理天下大事,天天這樣進步就行了。所以老子說有財富和國寶都“不如坐進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養道德。當然,“坐進此道”也許是叫我們打坐,不過老子從來沒有提打坐的話,“坐”是寧靜下來,住於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古人為什麼對“道”看得那麼重、那麼珍貴?“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為什麼不說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許多年輕同學所謂求道的,都犯這兩重錯誤,以有所求之心求清淨無為之果,這是背道而馳。如果有求就有得的,那是邪道,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無所求,清淨無為到極點,因為道就在清淨無為中。所以佛家的《金剛經》教人無所求,無所住,就是這個道理。如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樣,求財就得財,要命就得命嗎?人家不一定把命給你。尤其是道,認為財與命還是“有為法”,不是無為之道。換一句話說,道不是向外面求來的啊!是一個人自己內在本來的,道是要從自己裡頭找出來的,如想向外求就錯了。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3)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如何消免自己的罪過
所以佛家常講“外道”,什麼叫做“外道”呢?佛家、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認為與自己不同的宗教叫做“外道”,認為你的理論與我不同,你就是“外道”、“魔道”。由佛法看來只覺得這是好笑的。佛家所說的“外道”,是指向心外去求法的就是“外道”。因為“道”就在你自己那裡。
比如基督教就講“上帝就在你的心中”,為什麼不相信自己?道無所不在啊!處處皆在,充滿在這個宇宙之間,你反而拚命去求,這不是道了,不是上帝的至道。
同樣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只有一個,到達的方法不同,如果有兩個真理的話,那就不是真理。所以,佛家說“不二法門”,真理沒有兩樣,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不要被騙了。民族不同,地區不同,言語、文化不同,思想方式不同,表達方式自然就不同。真理是沒有不同的,可是一般搞宗教哲學的,用不同的形態、習慣去解釋那個沒有形相的真理,那不是自己變成魔鬼了嗎?那是背道而馳。所以,“道”不可以求得,不是向外求的,個個有道,你自己悟去。
“有罪以免邪”,一般人求道都是要求菩薩保佑我,上帝保佑我,把我的罪免掉,那上帝與菩薩不就是貪污嗎?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做人也不可以這樣,更不要說是上帝、是菩薩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何可以免?“反求諸己”,要你自己內心的反省,道在你那裡,你要免自己的罪,自己真懺悔,真反省,把罪惡反省懺悔乾淨。自己真正的站起來,建立自己完美的人格,建立“善人之寶”,做一個真正的善人,不是外來菩薩、上帝的力量給你免掉的。外來的力量高興給你免就免,不高興給你免就不免,那成什麼話!那就是魔的行為了。
所以老子的道理很清楚告訴我們,“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道”之所以可貴,因為它無偏私,也不稀奇;就因為不稀奇,所以可貴。“道”就在你那裡,為什麼你找不到呢?就因為在你自己那裡,所以你找不到了。等於我們眼睛在自己臉上,你能夠看到自己的眼睛嗎?你看鏡子看到的,那只不過是鏡子裡的幻影啊!不是你真實的眼睛。當然也看不到自己的鼻子!
禪宗所說開悟了,是悟到了自己鼻子原來是向下的。我們的眼睛、鼻子在自己臉上,自己看不見,我們內臟在自己的身體裡頭,你也沒有看見過,外面也看不見,裡面也看不見,人最差勁了。“道”就在你這裡,你要找到這個,外面的不是,不要以為“眼觀鼻,鼻觀心”,把鼻子看破了也不是。也不是搞轉河車、氣脈、拙火,都不是,只是在你自己那裡,是這個道理。“故為天下貴”,因此說這個“道”為天
下之貴,是最崇高偉大、至高無上的,至貴而高不可攀的。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1)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好人要救助,壞人更要救助
這一章轉而談及政治哲學的原理,牽涉到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引申上經第十三章,與這個地方相互都有關聯。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這是非常重要的政治道德哲學,也是個人最高的道德哲學,所以人要懂得“道”,要修“道”。至於“道”是什麼,上經已經討論過了,現在講的是“道”的作用。“道”是萬物的奧秘,天地間最高的奧秘,包容一切萬象,也是“善人之寶”,因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說,因為有“道”當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或壞人,也不能離開“道”,因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壞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對好人要救,對壞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壞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變成好人。所以不是只對好人要愛要教,對不好的人,也不會棄而不顧。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說好聽的話,可以使人相信、喜愛,乃至買到別人的性命。好話是可以收買人心的,歷史上有記載,皇帝美言鼓勵幾句話,臣子一輩子就被騙走了。滿清末年,打垮了太平天國,有一個將領被慈禧太后召見,太后說:“聽說你這隻手作戰受傷了,袖子捲起來我看看!”慈禧太后就摸摸他受過傷的左手。事後,這位將領用最好的黃綾將這隻手包起來,認為是太后摸過的,別人不能動,以免褻瀆。這就是“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太后的讚賞行為,把這隻手都賣掉了,當然這條命也可以賣掉。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不拋棄任何一個不善之人,也不拋棄任何一位眾生,這是講“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上古的政治制度對現在的影響仍然可以見到,比如現在的國策顧問,是國家元首的顧問,這是上古的“師道”政治。以前中央政府的皇帝又稱天子,表示是秉承上天的意旨來治理國家,而最高的官位是三公。最初只有一位,後來漸漸有兩三位,都叫做三公。國之三公,也就是國家之大老。大老管什麼呢?什麼都不管,也什麼都管,現在不管部的部長還沒有他的地位高。現代所講“不管部”,還屬於內閣,在閣員之下,也相當於行政院的政治委員。上古的三公與皇帝平起平坐,一般大臣見皇帝時都要跪下,而三公就不必跪了。
國之大老與皇帝平起平坐,談的是“內聖外王”之道,只講原理,作為皇帝內心道德的修養。比如儒家的《大學》、《中庸》是屬於內聖之學,這些學問由三公告訴皇帝,據之以做內養工夫。這是三公的制度。到了周朝中葉以後,有些變動了,秦漢以下,三公就變成有名無實了。就歷史哲學立場來看,真正的三公,是我們精神上永恆的三公,那就是孔子、釋迦牟尼、老子。這三位儒釋道的大老師,就是中華民族的三公,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三公。
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這三位大師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錯誤,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諱地講。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別之處,也有其絕妙之處。
老子說,雖有三公的制度,不如有“道”的重要;國家的元首,對於養生修道,都是最為看重的。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2)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財富名位比不上坐進此道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老子說一個國家雖有財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寶,所謂價值連城的“拱璧”以及“駟馬”。古代的戰爭靠馬匹,“駟馬”是最好的良駒戰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仍不如“道”的重要。佛經上說,轉輪聖王有天生最好的良馬,也就是前面提到過的中國周朝的歷史故事。周穆王的千里馬日行三萬里,大家看到故宮博物院的《八駿圖》,就是八匹馬,歷代都有“八駿”。除了周穆王以外,唐太宗因為以戰功得天下,有良馬無數。所謂千里馬,是仿造歷史上的“八駿”,也是紀念為他立戰功而殉身的良馬。
唐人有詩說:“八駿日行三萬里”,以讚歎周穆王有這樣好的交通工具。佛經上記載轉輪聖王的馬比飛機還要快,但另外也有一句詩幽默地說:“穆王何事不重來”,意思是說周穆王已經死了,八匹馬也帶不走,你周穆王馬跑得那麼快,現在為何不再騎到這個世界上來看看呢?
人的生命就是如此,當時的生命結束了,你再也不會回來了。要想再回到這個世界,還要再找一個媽媽,多麻煩!所以“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年輕人喜歡學詩,詩的學問很深,讀一次毫無道理,細讀、精讀後,懂了它的意思,才發覺這首詩原來那麼挖苦,那麼幽默。不但挖苦帶幽默,並且說明了生死的哲學,人死了就不會再回到這世界來了。也許他又來了,可是,我們沒有看見。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這是領導人的哲學,商店老闆也是一樣,每天總要有一點很短的時間,自己能夠真正冷靜下來,清淨無為,不是思考問題,思考都不思考,絕對寧靜。這短暫的靜定,引發自己智慧的靈光,才能去處理要緊的事情;國家領袖則是處理天下大事,天天這樣進步就行了。所以老子說有財富和國寶都“不如坐進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養道德。當然,“坐進此道”也許是叫我們打坐,不過老子從來沒有提打坐的話,“坐”是寧靜下來,住於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古人為什麼對“道”看得那麼重、那麼珍貴?“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為什麼不說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許多年輕同學所謂求道的,都犯這兩重錯誤,以有所求之心求清淨無為之果,這是背道而馳。如果有求就有得的,那是邪道,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無所求,清淨無為到極點,因為道就在清淨無為中。所以佛家的《金剛經》教人無所求,無所住,就是這個道理。如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樣,求財就得財,要命就得命嗎?人家不一定把命給你。尤其是道,認為財與命還是“有為法”,不是無為之道。換一句話說,道不是向外面求來的啊!是一個人自己內在本來的,道是要從自己裡頭找出來的,如想向外求就錯了。
《老子他說》62章 道者萬物之奧(03)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如何消免自己的罪過
所以佛家常講“外道”,什麼叫做“外道”呢?佛家、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認為與自己不同的宗教叫做“外道”,認為你的理論與我不同,你就是“外道”、“魔道”。由佛法看來只覺得這是好笑的。佛家所說的“外道”,是指向心外去求法的就是“外道”。因為“道”就在你自己那裡。
比如基督教就講“上帝就在你的心中”,為什麼不相信自己?道無所不在啊!處處皆在,充滿在這個宇宙之間,你反而拚命去求,這不是道了,不是上帝的至道。
同樣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只有一個,到達的方法不同,如果有兩個真理的話,那就不是真理。所以,佛家說“不二法門”,真理沒有兩樣,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你不要被騙了。民族不同,地區不同,言語、文化不同,思想方式不同,表達方式自然就不同。真理是沒有不同的,可是一般搞宗教哲學的,用不同的形態、習慣去解釋那個沒有形相的真理,那不是自己變成魔鬼了嗎?那是背道而馳。所以,“道”不可以求得,不是向外求的,個個有道,你自己悟去。
“有罪以免邪”,一般人求道都是要求菩薩保佑我,上帝保佑我,把我的罪免掉,那上帝與菩薩不就是貪污嗎?求他就免罪,不求他就降罪,做人也不可以這樣,更不要說是上帝、是菩薩了!你想想看,有罪想免,如何可以免?“反求諸己”,要你自己內心的反省,道在你那裡,你要免自己的罪,自己真懺悔,真反省,把罪惡反省懺悔乾淨。自己真正的站起來,建立自己完美的人格,建立“善人之寶”,做一個真正的善人,不是外來菩薩、上帝的力量給你免掉的。外來的力量高興給你免就免,不高興給你免就不免,那成什麼話!那就是魔的行為了。
所以老子的道理很清楚告訴我們,“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道”之所以可貴,因為它無偏私,也不稀奇;就因為不稀奇,所以可貴。“道”就在你那裡,為什麼你找不到呢?就因為在你自己那裡,所以你找不到了。等於我們眼睛在自己臉上,你能夠看到自己的眼睛嗎?你看鏡子看到的,那只不過是鏡子裡的幻影啊!不是你真實的眼睛。當然也看不到自己的鼻子!
禪宗所說開悟了,是悟到了自己鼻子原來是向下的。我們的眼睛、鼻子在自己臉上,自己看不見,我們內臟在自己的身體裡頭,你也沒有看見過,外面也看不見,裡面也看不見,人最差勁了。“道”就在你這裡,你要找到這個,外面的不是,不要以為“眼觀鼻,鼻觀心”,把鼻子看破了也不是。也不是搞轉河車、氣脈、拙火,都不是,只是在你自己那裡,是這個道理。“故為天下貴”,因此說這個“道”為天
下之貴,是最崇高偉大、至高無上的,至貴而高不可攀的。
-
- 文章: 666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道德經第十六首﹕聖人常無心 〈原 49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經文導讀】
經文『常無心』意指聖人心性隨時安住於『真樸』境界,無有世俗是非好惡的分別心,所以聖人待人接物總是秉持無可無不可的處世態度。
修道事業無非捨『凡心』就『聖心』,本文正是老子發舒修道聖者對於『凡心』『聖心』的自處之道。
【經文破譯】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有道聖者真心無所執著,日用施為接物應事也可無不可,所謂和光同塵不特異於世俗,所以處世應對就以世俗之心為心(聖人隱喻修道元神,百姓心,隱喻修道者之凡情私慾)。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對於有益我修道的意念,吾當然歡喜處之;對於不利於我修道的慾念,吾亦善待包容之!這就是有道聖者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對於誠信於真道的心念,當然高興接納; 對於懷疑真道的慾念,吾亦容納他,這就是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之心在修道的國土中,若愚若痴,恍恍惚惚,這都是聖人為了修證於“道德”的無為國度而渾沌其心;雖然,修行者隱隱若現的無始習氣,時不時斤斤計較關心這週遭的一切俗務,但有道的聖人,總是能包容這一切,讓一切好惡向背的意念都消融於無形。
【讀經心得】
這篇經文是太上以“比興”的手法,開示修道者修心養性的妙訣,“百姓心”就是修道者所要制伏的“情識之心”,“聖人”就是隱喻修道者之“真心”;經文“德”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真一”『玄德心性』的境界,能將真心安駐於此“真一玄德”境界的聖者,當然視世間法善與不善、信與不信,都是一切法平等。
此文應與第三十二首〈治大國〉、 第七十三首〈民不畏威〉、 第七十四首〈民不畏死〉 等章節共參。這幾首經文都是針對修心養性而做開釋的。
此章之聖解以黃元吉祖師註解的最透澈,茲節錄於下 ;
《道德經精義》黃元吉著
『經中“聖人”喻真心,“百姓”喻肉慾情識;聖人之修身不外元神元氣,然人有元神即有凡神,有元氣即有凡氣,下手之初豈能不起凡念?不動凡息?唯知修道者養之久久,自有元神出現,此時我以平常心待之,即有凡念未除,我亦以平常心待之,如此而元神有不現者未之有也,元神既生則修道有主,唯聖人修道不論善惡誠偽,一以仁慈平和之心處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則一團天真在抱,即此是虛! 即此是道!』
【莊子解老】
《莊子‧寓言篇》
『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經文導讀】
經文『常無心』意指聖人心性隨時安住於『真樸』境界,無有世俗是非好惡的分別心,所以聖人待人接物總是秉持無可無不可的處世態度。
修道事業無非捨『凡心』就『聖心』,本文正是老子發舒修道聖者對於『凡心』『聖心』的自處之道。
【經文破譯】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有道聖者真心無所執著,日用施為接物應事也可無不可,所謂和光同塵不特異於世俗,所以處世應對就以世俗之心為心(聖人隱喻修道元神,百姓心,隱喻修道者之凡情私慾)。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對於有益我修道的意念,吾當然歡喜處之;對於不利於我修道的慾念,吾亦善待包容之!這就是有道聖者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對於誠信於真道的心念,當然高興接納; 對於懷疑真道的慾念,吾亦容納他,這就是發乎於『玄德心性』的真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之心在修道的國土中,若愚若痴,恍恍惚惚,這都是聖人為了修證於“道德”的無為國度而渾沌其心;雖然,修行者隱隱若現的無始習氣,時不時斤斤計較關心這週遭的一切俗務,但有道的聖人,總是能包容這一切,讓一切好惡向背的意念都消融於無形。
【讀經心得】
這篇經文是太上以“比興”的手法,開示修道者修心養性的妙訣,“百姓心”就是修道者所要制伏的“情識之心”,“聖人”就是隱喻修道者之“真心”;經文“德”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真一”『玄德心性』的境界,能將真心安駐於此“真一玄德”境界的聖者,當然視世間法善與不善、信與不信,都是一切法平等。
此文應與第三十二首〈治大國〉、 第七十三首〈民不畏威〉、 第七十四首〈民不畏死〉 等章節共參。這幾首經文都是針對修心養性而做開釋的。
此章之聖解以黃元吉祖師註解的最透澈,茲節錄於下 ;
《道德經精義》黃元吉著
『經中“聖人”喻真心,“百姓”喻肉慾情識;聖人之修身不外元神元氣,然人有元神即有凡神,有元氣即有凡氣,下手之初豈能不起凡念?不動凡息?唯知修道者養之久久,自有元神出現,此時我以平常心待之,即有凡念未除,我亦以平常心待之,如此而元神有不現者未之有也,元神既生則修道有主,唯聖人修道不論善惡誠偽,一以仁慈平和之心處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則一團天真在抱,即此是虛! 即此是道!』
【莊子解老】
《莊子‧寓言篇》
『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