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研究論述佛法也不難,其綱領就在:
無漏
有漏
真如
法性
種子

以上五項法義若能搞懂,則世尊法教思之過半矣!!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所謂種子,即是一切有漏法的根本!!
講明白,有漏界(物理宇宙)一切法,甚至一切唯識法相(心意識),追根究底都是種子的現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
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
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流注即是講種子現行,唯識法相宗其實就是講(種子緣起)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舉個例子,例如你看見一朵黃花,把這朵黃花的形象記憶在腦海裡…

請問,沒有種子的緣起,如何會有所謂的心意識(唯識法相)!?
沒有唯識法相(心意識)你Do Do怎能有眼識來看黃花!?怎麼能有(腦海)記憶黃花!?怎麼會有業感!???
在有漏法界,事出必有因,若沒有一切種子為因,如何會有你上面講的一切認知思維乃至記憶…等等,講白了就是黃花亦是種子(量子)因緣際會所聚集成形。乃至你言下的抽象名詞(唯識),都是起因於種子。都是種子的現行造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
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

真相識就是指一切種子阿陀那識!!
故說:真相識不滅!!
因為真相識若滅,就是種子滅了,若種子滅了,有漏法界即不存在!!此時,還能有甚麼心意識(唯識法相)!?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真相識,即是一切種子阿陀那識!!

成唯識論卷三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
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相。入楞伽經亦作是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你很喜歡拿這個例子出來做論述,其實一直言不及義!!
佛教所謂種子,即是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
有漏宇宙一切法都是建立在量子因素上!!甚至時間乃至空間都是量子(佛教言:種子)的產物!!

手中根本就無物。
這是你的知見,連時間空間都與種子(能量)相關,你手中怎麼會無物??
其實連你的(感覺),都是一種生命意識能量,都建立在種子(量子)上。

產生三界宇宙萬法的錯覺。
這是你腦筋意識的知見,就連這個知見(錯覺)都是種子的造化顯現!!

心識起作用,即是種子現行。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講心外無境,跟心外無物,還是有一點差別!!
誠如我樓上的論述,佛教強調心外無境,那是從個人修佛的(功夫理論講),並非講創生(境界理論)的真相!!

其實講修佛功夫,心外無物,主要是為了去除我執、法執,達到一切法止息(滅盡定),而證悟(一真如心)或曰(究竟涅槃)!!此為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的果位!!大乘佛法於證悟一法不染的(一真如心)後,就不可一直執持心外無物了,若一直執持心外無物,那麼就證不到一切種智了!!所謂智慧必須從法性(種子)中證悟!!
故第九善慧地菩薩摩訶薩稱(發真如用)。
發真如用,即是菩薩摩訶薩依止(一真如心)於一切種子上修習佛慧(涅槃智),究竟得一切種智!!

首楞嚴經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異性人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無為真如,性淨名露,名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第八地菩薩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第九地菩薩

單空(一真如心)不能成佛!!智慧要從法性(種子)求!!
故成佛即是得一切種智

成唯識論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推崇法性的法華經,一直強調(成佛)即是(得一切種智)!!
佛慧(一切種智),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切種子)修習而得圓滿!!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人我見。…凡夫法印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菩薩法印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諸佛法印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彼緣異熟:就是講八地以上後身菩薩,必須在異熟種子境界修習上品般若(佛慧、涅槃智),而起平等性智!!
無垢識:就是心解脫後依止一法不染,一切法止息的(一真如心)!!無垢識即是一真如心。

維摩詰經
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12月 01, 2024 1:53 pm 大寶積經
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門亦復如是。菩薩先得。是諸菩薩當不退轉。若聞此法,必能受持讀誦通利。為無上菩提,於真如性當勤修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注釋:
為了無上菩提(圓覺、無上正等正覺),於真如性(即是覺性、佛性)必當勤於修學根本智(即是般若)。
而菩薩住此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依止智慧度達彼岸),其奧妙就在逆此法性之流化一門深入(背塵合覺,乃至圓覺、眼見佛性,融入一合相、得一切種智)而不退轉。

佛說十地經、成唯識論
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遠離一切身語意務安住異熟。法駛流中任運轉故。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彼緣異熟種子、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佛法是真實不虛,有憑有據,是講實修實證的最高科學,講整部宇宙創生演化的終極真理!!
申論佛法不能天馬行空想當然爾,講一些虛幻空無的哲學論調。

佛菩薩於創生的異熟種子層次,能以心轉物(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故有很多不思議的神通奇蹟之展現!!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現代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其對佛法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印證佛教創生論的所謂(無漏界)與(有漏界)之劃分是確實存在的真相!!
微觀物理科學利用物質的不斷解析分化,從物質的表象進入分子結構,例如水的表象由不計其數的(水分子)集結構成,水分子又可拆分成(氧原子)(氫原子),原子又可繼續細分成(原子核)與(電子),就這樣一直細分,終究會達到所謂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量子)。
老子道德經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首楞嚴經曰:有頂色邊際,臨虛塵(層),第四禪相應的色究竟天。

物理科學發現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量子)有波粒兩向,講的明白一點,就是:
(量子)同時跨越(無漏界)與(有漏界)!!
當(同一量子)以波函數的樣態存在,它是沒有佔據固定的空間,其量子顯現的位置也是不確定性,講白了就是(同一量子)在波態是無形狀的(空態),此時無法觀察到此量子的確實位置,(同一量子)可以同時存在一片範圍內。
當此量子轉成粒子態(色),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此(量子)的確定出現位置,而這出現的位置是隨機而不確定的,在量子變成粒子態(色)前,觀察者只能以波函數來計算預測此(量子)出現位置的概率。
當量子在波函數的樣態時,佛家稱之為(空態)道家稱之為(虛態),顯然屬于(無漏界)的特性。
當量子以粒子出現時,佛家可以稱之為(色、種子),老子稱之為(萬物或和氣)顯然屬于(有漏界)的特性。

佛教稱呼的(種子)或道家稱呼(和氣、真氣)與物理科學家稱呼的(量子),其實是講同一種確實存有的(極微塵),只是佛教取名(種子),物理科學家取名(量子),老子取名為(和氣)!!
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曰: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老子道德經曰: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以上經文開示(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法義,屬於菩薩法印,就是講(異熟種子)的境界(約屬於量子波態的境界)。菩薩就是在此境界修習法住智乃至涅槃智。

所謂,後身菩薩擁有的意成身,就是由(異熟種子)所組成的報身!!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新老怪 寫: 週六 1月 18, 2025 8:23 am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 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能出能入,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善哉,善哉~~
唯有離一切法,才能入於無漏實相而遍一切法,得一切種智。
佛教無他,真如而已!真如即我,無我真如!
真如,覺也。覺者,佛也。
故成佛即稱(無上正等正覺)。

老子道德經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757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Sherlock 寫: 週六 1月 18, 2025 2:04 pm 入境隨俗沒問題(在商言商)!一般認為的鄰虛塵是指微中子(中微子)喔

Perplexity
微中子與量子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微中子的量子性質和其振盪現象上。以下是對這一主題的深入探討。

微中子的基本性質

微中子簡介
微中子是一種電中性的基本粒子,屬於輕子家族,其自旋量子數為½ 23。目前已知有三種「味」的微中子:電中微子、緲中微子和陶中微子。這些粒子不參與強交互作用,僅通過重力和弱交互作用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

微中子的量子性質

量子混合與振盪
微中子的振盪現象是一個典型的量子效應,指的是不同種類的微中子可以隨著時間互相轉化。這一現象表明微中子具有質量,因為只有具有質量的粒子才能在不同的量子態之間進行轉換 14。這種轉換涉及到微中子的弱作用本徵態與其質量本徵態之間的混合。

微中子的質量與量子力學

質量的證據
根據實驗觀察,微中子的振盪需要其具有非零質量。當微中子的運動速度低於光速時,這表明它們不可能是無質量的粒子,因為只有無質量的粒子才能以光速運動 13。因此,微中子的存在和行為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基本粒子質量的重要線索。

結論
總結來說,微中子的特性顯示出其與量子力學密切相關。它們的振盪現象不僅證明了它們具有質量,也突顯了它們在粒子物理學中的重要性。這使得微中子的研究成為探索宇宙基本結構及其演化的重要領域。

個人其實更傾向以量子場(或道場)的立場來看量子模型
沒有錯!!
臨虛塵,是量子的(粒子態)已經往有形物質(塵)方向演化,各人當下此肉身即是其成品器具也。

老子道德經
朴散則為器(氣),聖人用之以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朴:朴即是道生一,約是佛家言:(一合相),為創生理體。
散則為器(氣):修佛修道以創生無漏理體為實,以有漏器質界為虛幻不實。
氣,物質的內在流注、(希格斯玻色子、微中子一類基本粒子)。
器,物質的形狀表相。
一實相理體,(朴散)流化出,有漏氣質界,則芸芸眾生,各具其器(形狀相)矣。
聖人用之以為官長,聖人兩字,就是修道有成者,相當於八地菩薩以上乃至成佛的證量,修行者此時已達心物(神氣)交融、身心一如的的狀況。
聖人心可轉物,故曰:聖人用之,以為官長…
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老則不道,不道早已。
故大制不割:大制就是最高的法制,老子認為創生之道不外神氣(心)(物),故修道的準則是性命雙修(心物同修)乃至成就心物合一的道果。!!
凡夫,心為物轉,菩薩,心能轉物,究竟佛果,心物一如(一合相)。

心物糾纏流轉過程真相
道家講心與物,於有為法界,稱(常無、常有)或(識神、精氣);
於無為法界,則稱(無名、有名)或(元神、真炁)。

佛家講心與物,於有漏界法界,稱:(空)與(色)種子。
於無漏如來藏實相稱:(真如與法性)與(佛性與法身)。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