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有頌云
世間一切為鈎鎖 諸法無有唯鈎鎖
當能認知於此時 是則其心能得定
samkala 舊譯鈎鎖.原義為相連結.有善知識說其義為相連緣起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有頌云
如來藏與七識俱 執其俱則生二見
若能於此起正知 二見即然成寂息
由無始來時種種虛妄識量積集習氣所熏.如來藏即有藏識之名.
彼與生起無明住地之七種識俱起.
如來藏與七識俱 執其俱則生二見
若能於此起正知 二見即然成寂息
由無始來時種種虛妄識量積集習氣所熏.如來藏即有藏識之名.
彼與生起無明住地之七種識俱起.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有頌云
具有具無此二見 即為心識之境界
於此識境消失時 心識究竟得寂息
離虛妄分別
具有具無此二見 即為心識之境界
於此識境消失時 心識究竟得寂息
離虛妄分別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於六識聚寂息,凡愚及淺智者視為斷;彼於藏識無所知而生常見。彼心中分別之本際不可知也。
大慧,若其自心之分別寂息,即得解脫。此即捨四習氣,捨諸過失。
自心之分別寂息.即得解脫
大慧,於六識聚寂息,凡愚及淺智者視為斷;彼於藏識無所知而生常見。彼心中分別之本際不可知也。
大慧,若其自心之分別寂息,即得解脫。此即捨四習氣,捨諸過失。
自心之分別寂息.即得解脫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聲聞及緣覺之捨煩惱障[與如來]無異,以解脫之一味與平等故。然於捨所知障則不然。
大慧,所知障須明見諸法無我始得清淨;於煩惱障,初得人無我見而起用,意識即不起。
復次,捨離法障則須藏識習氣不現,此即究竟清淨。
三種障
煩惱障.所知障.法障須逐一清淨
大慧,聲聞及緣覺之捨煩惱障[與如來]無異,以解脫之一味與平等故。然於捨所知障則不然。
大慧,所知障須明見諸法無我始得清淨;於煩惱障,初得人無我見而起用,意識即不起。
復次,捨離法障則須藏識習氣不現,此即究竟清淨。
三種障
煩惱障.所知障.法障須逐一清淨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意及意識等餘七識,剎那剎那生滅。彼以虛妄分別為因、以緊密相連之境相形色差別為緣。
由於計著名與相,即不認知別別外境相無非唯心自見。
彼不正知苦樂受;彼不成解脫因。由貪生名與相,復由名與相生貪,相互為緣而輾轉。
彼係指 凡愚眾生
意及意識等餘七識,剎那剎那生滅。彼以虛妄分別為因、以緊密相連之境相形色差別為緣。
由於計著名與相,即不認知別別外境相無非唯心自見。
彼不正知苦樂受;彼不成解脫因。由貪生名與相,復由名與相生貪,相互為緣而輾轉。
彼係指 凡愚眾生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善不善剎那輾轉差別,[五蘊]身與相續結合而無變異,互相纏縛,現而生起,即生即滅,唯不能通達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
於一識滅時,次識生起,意識即與五識聚結合,執取形態及形相差別,此於剎那際完成,我說此為剎那法。
大慧,知為如來藏之藏識,彼與意結合,且與轉識之習氣結合,是為剎那[法];
然而若與無漏習氣結合,則非剎那。此非依止剎那[外]論之凡愚及淺智者所能解。
大慧,善不善剎那輾轉差別,[五蘊]身與相續結合而無變異,互相纏縛,現而生起,即生即滅,唯不能通達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
於一識滅時,次識生起,意識即與五識聚結合,執取形態及形相差別,此於剎那際完成,我說此為剎那法。
大慧,知為如來藏之藏識,彼與意結合,且與轉識之習氣結合,是為剎那[法];
然而若與無漏習氣結合,則非剎那。此非依止剎那[外]論之凡愚及淺智者所能解。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
-
- 文章: 2685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方便說:是法住法位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方便說:世間相常住
大慧,若知外世間無所有而唯心自見,則無使來時戲論與錯謬分別習氣之因即滅,此即分別基之轉依,是名解脫。
大慧,此非是斷。//方便說:是法住法位
於以智觀察一切法之內外時,能知所知悉皆寂息,然若不認知時,即一切法由自心分別生起,分別自作維護。
於了知時,分別即止。//方便說:世間相常住
-
- 文章: 331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楞伽經的止觀禪修
經云
大慧,復有婆羅門與沙門,認知自心之外世間,自無始以來,由分別與戲論而成為現;知此世間無自性且復無生,如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陽燄、如水中月、如夢;此自心離分別與因緣、離妄想說、離言詮相;知身及資具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超越能所。如是無妄想境界從自心覺,更不與生住滅相應。
諸菩薩摩訶薩,大慧,如是思維,恆住不捨,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其所行,大慧,當依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緣生。...
字字珠璣
大慧,復有婆羅門與沙門,認知自心之外世間,自無始以來,由分別與戲論而成為現;知此世間無自性且復無生,如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陽燄、如水中月、如夢;此自心離分別與因緣、離妄想說、離言詮相;知身及資具並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超越能所。如是無妄想境界從自心覺,更不與生住滅相應。
諸菩薩摩訶薩,大慧,如是思維,恆住不捨,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其所行,大慧,當依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一切有情自性如幻如影,非由緣生。...
字字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