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來藏:
a 即真心之別名, “如” 指真心不變之 “本體”, “來” 指真心隨緣之 “用”, 隨緣常不變(體不變), 不變常隨緣(用隨緣)。“藏”者含藏,含藏世出世間,一切善功德無不具足,猶如寶故;五陰等一一諸法,悉在其中。
b 即眾生同具本覺性體。“本覺”者本有之佛性,眾生迷位,本覺在纏,此性隱而不顯,“如來”之性,含“藏”眾生心中。
c 即不生不滅之真如心,一切“如來”,恆沙淨德,無不含“藏”於此。
3 妙真如性:
a 不可思議曰“妙”,以一體具足萬用,萬用不離一體。如下文所謂:“一為無量, 無量為一。”譬如一金能成眾器,眾器不離一金。一“真”一 切“真”, 五陰等皆真, 一“如”一切“如”, 五陰等皆如。 全相皆 “性”,故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b 含藏性四德相:
1 常住:本無去來
2 妙明:不屬迷悟
3 不動:本無生滅
4 周圓:無處不遍
c 即如來藏之性。此性即理即事,全妄全真,不滯一法(體),不捨一法(用)故,所以稱“妙”。
非是此真而彼不真,此如而彼不如,若如是則有對待,則不圓滿;今乃統萬法惟是一心,一真一切真,無有那一法(四科七大)不真,一如一切如,無有那一法(四科七大)不如。
何謂大乘?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識精元明
a “識精”指第八識精明之體(即阿賴耶識),此體雖帶少分之妄,究竟全體是真。如捏目所見第二月,全體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
b “識精”即根中所具,圓湛不生不滅之性,元(本來)是妙明之心,故曰“元 明”。
c “識精”即根中之見精、聞精、嗅精、嚐精、覺精、知精。“識精”為總,六 精為別,六精本是一精。
d 在眼能見名見精,在耳能聞名聞精,在鼻能嗅名嗅精,在舌能嚐名嚐精,在 身能覺名覺精,在意能知名知精。雖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為真本,修 行當取為因地心者。
e 在眾生現前身中,捨此識精則無真可顯,故阿難求索真心後,如來十番顯見, 首顯見精,即顯此真本也;請修之後,所指入門,亦指此也!文殊獨選耳根 者,即用真本也。
f 即後十番顯見,“顯見無還”中所指之第二月--見精明元是也。
須知此經宗要,即是捨識用根。
a “識精”指第八識精明之體(即阿賴耶識),此體雖帶少分之妄,究竟全體是真。如捏目所見第二月,全體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
b “識精”即根中所具,圓湛不生不滅之性,元(本來)是妙明之心,故曰“元 明”。
c “識精”即根中之見精、聞精、嗅精、嚐精、覺精、知精。“識精”為總,六 精為別,六精本是一精。
d 在眼能見名見精,在耳能聞名聞精,在鼻能嗅名嗅精,在舌能嚐名嚐精,在 身能覺名覺精,在意能知名知精。雖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為真本,修 行當取為因地心者。
e 在眾生現前身中,捨此識精則無真可顯,故阿難求索真心後,如來十番顯見, 首顯見精,即顯此真本也;請修之後,所指入門,亦指此也!文殊獨選耳根 者,即用真本也。
f 即後十番顯見,“顯見無還”中所指之第二月--見精明元是也。
須知此經宗要,即是捨識用根。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諸緣”指能緣、所緣,有二種:
a 見分和相分:第八識能生見分(第二細)和相分(第三細),見分為能緣,相分為所緣。見分乃無明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見分,要緣八識本體自證分 (第一細--無明業相),八識由無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頑空,本無可見,見分定欲見之,於是空晦暗中,結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帶起相分,為見分所緣之境;而本生識海,還是緣不到,故曰“緣所遺者”。
b 七轉識和萬法:由第八識,相分境界(第三細)而生。《起信論》云:“境界為緣長六粗。”長即生義。 前四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 即是七轉識,各有能緣功用(而第六識能緣之力最勝),所緣即一切萬法,皆從識生,而為所緣之境,故曰“諸緣”。
a 見分和相分:第八識能生見分(第二細)和相分(第三細),見分為能緣,相分為所緣。見分乃無明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見分,要緣八識本體自證分 (第一細--無明業相),八識由無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頑空,本無可見,見分定欲見之,於是空晦暗中,結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帶起相分,為見分所緣之境;而本生識海,還是緣不到,故曰“緣所遺者”。
b 七轉識和萬法:由第八識,相分境界(第三細)而生。《起信論》云:“境界為緣長六粗。”長即生義。 前四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 即是七轉識,各有能緣功用(而第六識能緣之力最勝),所緣即一切萬法,皆從識生,而為所緣之境,故曰“諸緣”。
-
- 文章: 5261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結顯體用
如來藏中,無法不備,無法不融;
↓
性具之見,即是覺體本明,本覺之精,即是妙明真見。原自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顯全體圓融)
↓
如來藏以不變之體,隨九法界眾生根性(心)的優劣,知量的大小,幻現隨緣之妙用。
如一見根,
見性就周遍法界,
耳聽、
鼻嗅、
舌嘗、
身觸、
意知等根之性,皆是如此,總是妙真如性的德用,清淨光明,如玉一般的晶瑩皎潔,遍周法界,圓滿十方,那有一定的方所?
(顯大用無限)
雙拂二計
↓
循九界眾生之業,發現之見,各有不同;故於平等性中,有了差別的相狀。世間無知的凡夫,致惑於因緣、自然等戲論,這都是識心分別妄計的產物,徒有言說,並無真實的意義。
如來藏中,無法不備,無法不融;
↓
性具之見,即是覺體本明,本覺之精,即是妙明真見。原自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顯全體圓融)
↓
如來藏以不變之體,隨九法界眾生根性(心)的優劣,知量的大小,幻現隨緣之妙用。
如一見根,
見性就周遍法界,
耳聽、
鼻嗅、
舌嘗、
身觸、
意知等根之性,皆是如此,總是妙真如性的德用,清淨光明,如玉一般的晶瑩皎潔,遍周法界,圓滿十方,那有一定的方所?
(顯大用無限)
雙拂二計
↓
循九界眾生之業,發現之見,各有不同;故於平等性中,有了差別的相狀。世間無知的凡夫,致惑於因緣、自然等戲論,這都是識心分別妄計的產物,徒有言說,並無真實的意義。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何謂大乘?
清朝臨濟宗祖師的新老怪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10:29 am 識精元明
a “識精”指第八識精明之體(即阿賴耶識),此體雖帶少分之妄,究竟全體是真。如捏目所見第二月,全體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
b “識精”即根中所具,圓湛不生不滅之性,元(本來)是妙明之心,故曰“元 明”。
c “識精”即根中之見精、聞精、嗅精、嚐精、覺精、知精。“識精”為總,六 精為別,六精本是一精。
d 在眼能見名見精,在耳能聞名聞精,在鼻能嗅名嗅精,在舌能嚐名嚐精,在 身能覺名覺精,在意能知名知精。雖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為真本,修 行當取為因地心者。
e 在眾生現前身中,捨此識精則無真可顯,故阿難求索真心後,如來十番顯見, 首顯見精,即顯此真本也;請修之後,所指入門,亦指此也!文殊獨選耳根 者,即用真本也。
f 即後十番顯見,“顯見無還”中所指之第二月--見精明元是也。
須知此經宗要,即是捨識用根。
《萬法歸心錄》 卷中
恐爾未悟。吾設一喻。
1.本性,如盡法界大底鏡子。
2.真心靈照,如鏡中之光明。
3.山河大地,萬象森羅,至於肉身識心,盡是鏡中之影。
眾生認影,汩沒四生九有。如若認鏡,自然頓復真心。
識精,見精.見性,猶如第二月,就是識精,也可稱明元。
而元明,此處可能是指本性,而不是指明元,不是指見精,識精。
識精,第二月;元明,第一月。
第一月.第二月的差別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何謂大乘?
以萬法歸心錄來說,以四分來說新老怪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10:34 am “諸緣”指能緣、所緣,有二種:
a 見分和相分:第八識能生見分(第二細)和相分(第三細),見分為能緣,相分為所緣。見分乃無明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見分,要緣八識本體自證分 (第一細--無明業相),八識由無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頑空,本無可見,見分定欲見之,於是空晦暗中,結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帶起相分,為見分所緣之境;而本生識海,還是緣不到,故曰“緣所遺者”。
b 七轉識和萬法:由第八識,相分境界(第三細)而生。《起信論》云:“境界為緣長六粗。”長即生義。 前四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 即是七轉識,各有能緣功用(而第六識能緣之力最勝),所緣即一切萬法,皆從識生,而為所緣之境,故曰“諸緣”。
相分,是色身萬象森羅,所見
見分,是眼根,能見,也可稱七識,第三月
自證分,是眼根中之見精.見性,真心靈照,也可稱八識,第二月。
證自證分,是本性,才是真如.佛性,第一月..
這裏蠻微細的,所以,不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