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得解當然快樂
甚深緣起見
Re: 甚深緣起見
>>佛陀一定不是蘊有
兩位都有對啦!>>你是說佛陀無血無目
凡夫是身苦,心也苦,根結在五取蘊,
五蘊從取而生,生起愛取,稱五取蘊。
聖者身苦患,但心不苦患,
聖者身雖有苦患,但沒有愛取煩惱等,故心不苦患。
雜阿含(107)經:
尊者舍利弗語長者言:
「善哉長者!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患、色味、色離不如實知,
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攝受。彼色
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
惱苦生已,恐怖、障閡、顧念、憂苦、結戀。於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
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
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閡、顧念、結戀。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
- 文章: 10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甚深緣起見
佛性者,如來藏者,緣起法者,第一義空者,中道者,俗數法者,因緣法者……都是指一佛乘法(謂此有故彼有……),此法常恆不變異。
當於何處照見此究盡極清淨心,得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呢?
應該從五蘊中的行蘊上觀察心行是如何往返各蘊處界,緣合生六識(苦集),發現這個純大苦聚是這麽依循這不變的定律(此有故彼有……)而來的,上智者即知心行(行蘊)有業報而無作者,頓滅諸蘊有我,頓見諸蘊皆空,除俗數法(唯有此俗數法常在),所謂俗數法者,即是此有故彼有,即是緣起法,即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佛性是也。
所謂 觀 自 在,觀見(照見)五蘊皆空,唯自性(緣起法法爾或佛性)常在。
緣起法甚深 甚深
一佛乘甚深 甚深
凡愚雖具足一切,卻難得見。
當於何處照見此究盡極清淨心,得阿耨多羅三渺三菩提呢?
應該從五蘊中的行蘊上觀察心行是如何往返各蘊處界,緣合生六識(苦集),發現這個純大苦聚是這麽依循這不變的定律(此有故彼有……)而來的,上智者即知心行(行蘊)有業報而無作者,頓滅諸蘊有我,頓見諸蘊皆空,除俗數法(唯有此俗數法常在),所謂俗數法者,即是此有故彼有,即是緣起法,即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佛性是也。
所謂 觀 自 在,觀見(照見)五蘊皆空,唯自性(緣起法法爾或佛性)常在。
緣起法甚深 甚深
一佛乘甚深 甚深
凡愚雖具足一切,卻難得見。
Re: 甚深緣起見
你真的要小心自己太對輕鬆 寫: ↑週二 11月 23, 2021 1:52 am>>佛陀一定不是蘊有兩位都有對啦!>>你是說佛陀無血無目
凡夫是身苦,心也苦,根結在五取蘊,
五蘊從取而生,生起愛取,稱五取蘊。
聖者身苦患,但心不苦患,
聖者身雖有苦患,但沒有愛取煩惱等,故心不苦患。
雜阿含(107)經:
尊者舍利弗語長者言:
「善哉長者!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患、色味、色離不如實知,
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攝受。彼色
若壞,若異,心識隨轉,惱苦生。
惱苦生已,恐怖、障閡、顧念、憂苦、結戀。於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名身、心苦患。
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
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
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閡、顧念、結戀。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