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宗老祖:彌勒菩薩
傳無著(作攝大乘論)
無著傳世親(為"攝大乘論"作釋)
"攝大乘論識"翻譯本有:
真諦法師
玄奘法師
以兩種翻譯本作比較
以窺"唯識"真實意
唯識宗在說甚麼?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真諦法師
================
論曰:是應知依止阿陀那、阿梨耶、質多、根本識、窮生死陰等。
釋曰:此三是大乘中所立名,質多是通大小乘所立名,根本識是摩訶僧祇部所立名,窮生死陰是彌沙塞部所立名。等者,正量部立名果報識,上座部立名有分識。
論曰:由此名,小乘中是阿梨耶識已成王路。
釋曰:由此眾名廣顯本識,是故易見猶如王路。言王路者有三義:一直無歧、二廣平熟、三光明無障。本識亦爾,直無歧,譬定無疑。廣平熟,譬大小乘俱弘此義。光明無障,譬引無量道理以證此識,故譬王路。
----------------------
玄奘法師
===================
論曰:如是所知依,說阿賴耶識為性、阿陀那識為性、心為性、阿賴耶為性、根本識為性、窮生死蘊為性等。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釋曰: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者,是極廣義。
================
論曰:是應知依止阿陀那、阿梨耶、質多、根本識、窮生死陰等。
釋曰:此三是大乘中所立名,質多是通大小乘所立名,根本識是摩訶僧祇部所立名,窮生死陰是彌沙塞部所立名。等者,正量部立名果報識,上座部立名有分識。
論曰:由此名,小乘中是阿梨耶識已成王路。
釋曰:由此眾名廣顯本識,是故易見猶如王路。言王路者有三義:一直無歧、二廣平熟、三光明無障。本識亦爾,直無歧,譬定無疑。廣平熟,譬大小乘俱弘此義。光明無障,譬引無量道理以證此識,故譬王路。
----------------------
玄奘法師
===================
論曰:如是所知依,說阿賴耶識為性、阿陀那識為性、心為性、阿賴耶為性、根本識為性、窮生死蘊為性等。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釋曰: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者,是極廣義。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攝大乘"顧名思義電火 寫: ↑週一 11月 29, 2021 7:34 pm 真諦法師
================
論曰:是應知依止阿陀那、阿梨耶、質多、根本識、窮生死陰等。
釋曰:此三是大乘中所立名,質多是通大小乘所立名,根本識是摩訶僧祇部所立名,窮生死陰是彌沙塞部所立名。等者,正量部立名果報識,上座部立名有分識。
論曰:由此名,小乘中是阿梨耶識已成王路。
釋曰:由此眾名廣顯本識,是故易見猶如王路。言王路者有三義:一直無歧、二廣平熟、三光明無障。本識亦爾,直無歧,譬定無疑。廣平熟,譬大小乘俱弘此義。光明無障,譬引無量道理以證此識,故譬王路。
----------------------
玄奘法師
===================
論曰:如是所知依,說阿賴耶識為性、阿陀那識為性、心為性、阿賴耶為性、根本識為性、窮生死蘊為性等。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
釋曰: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者,是極廣義。
捨小乘就大乘
何以玄奘法師版本不說質多(意)
以"心"取代意(意)
並且冠之以"性"
<<解深密經>>的三無性
又置之於何地?
(心.意.識)在如來藏各有定義
後續會討論到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真諦法師:
釋曰:此義約小乘還反質小乘。小乘云阿梨耶識、阿陀那識,由自僻執,於同義異名中立為異義。此說不然。何以故?
論曰:意及識已見義異,當知心義亦應有異。
釋曰:小乘中立意及識名義俱異,能了別名識,若了別已謝能為後識生方便名為意故。識以了別為義,意以生方便為義。如小乘中二名有二義,本識有體無名,故知心名應目本識,此義不可違。
釋曰:此五陰非愛著處。若無樂受、於樂受若無顛倒,云何於五陰生愛著?是故於樂受中,由欲顛倒心未滅故,此樂受是愛著處。五陰與樂受相應故,說五取陰為愛著處,是故樂受正為愛著處。
論曰:復有餘師執,身見說名阿梨耶。
釋曰:若人說樂受是愛著處,是義不然。此受由能安樂自我,愛自我故愛此樂受。譬如人愛壽故,愛壽資糧;如此愛我故,愛我資糧。
論曰:如此等諸師。
釋曰:為攝餘執,有說壽命是愛著處、有說道是愛著處、有說六塵是愛著處、有說見及塵是愛著處。
論曰:迷阿梨耶,由阿含及修得,是故作如此執。
釋曰:如此小乘中諸師,不了別阿梨耶識。云何不了別?不了別有二種:一由教、二由行。教謂小乘阿含,是阿含不如理決判此識義故,依阿含迷於此識。行謂麁淺道,無道理能證此識義故,由行亦迷此識。
論曰:由隨小乘教及行,是師所立義不中道理。
釋曰:諸師依小乘教,及離阿梨耶識立別名。若約小乘道推度,此義亦不中小乘理,為自悉檀所違故。
論曰:若有人不迷阿梨耶識,約小乘名成立此識,其義最勝。
釋曰:不迷人是菩薩。由阿含及行,諸佛觀人根性,依根性立阿含,於下品者有祕密說,於上品者無祕密說,是故具明諸識。由此阿含,菩薩不迷此識。由行者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則見自身為色惑所縛,乃至無色界亦爾。若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耶識中,為滅此縛故修十地。諸菩薩由甚深行故,不迷此識。若人能了別此識,以小乘名目此識,名義相稱故,成立名義則為最勝。
論曰:云何最勝?
釋曰:顯示小乘義過失,於大乘義中則無過失,是故大乘安立最勝。小乘過失者。
--------------------------------------
玄奘法師:
論曰:復有一類,謂心意識義一文異。是義不成,意識兩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應有異。復有一類,謂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蘊說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阿賴耶,故作此執。如是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若不愚者,取阿賴耶識安立彼說阿賴耶名,如是安立則為最勝。云何最勝?若五取蘊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眾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若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第四靜慮以上無有,具彼有情常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恒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阿賴耶識內我性攝,雖生惡趣一向苦處求離苦蘊,然彼恒於阿賴耶識我愛隨縛,未嘗求離。雖生第四靜慮以上,於貪俱樂恒有厭逆,然彼恒於阿賴耶識我愛隨縛。雖於此正法信解無我者厭逆我見,然於藏識我愛隨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
釋曰:不愚者者,謂諸菩薩彼所宣說阿賴耶識,理成立故。惡趣中者,謂餓鬼、傍生及那落迦諸惡趣中。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第四靜慮以上無有者,謂即第四靜慮及上諸地。具彼有情者,謂生所得。阿賴耶識內我性攝者,謂諸眾生攝取此識為內我性。求離苦蘊者,求離苦受。然於藏識我愛隨縛者,謂於阿賴耶識執我起愛隨縛不離。
====================================
二者所說相差無幾
小乘阿賴爺見不了義(但已經破除只有六識之說)
大乘則了義
如何是阿陀那識
如何是阿賴爺識
需要了了分明
才不會墮入心外覓心(小乘見)
下則貼文開始探討
釋曰:此義約小乘還反質小乘。小乘云阿梨耶識、阿陀那識,由自僻執,於同義異名中立為異義。此說不然。何以故?
論曰:意及識已見義異,當知心義亦應有異。
釋曰:小乘中立意及識名義俱異,能了別名識,若了別已謝能為後識生方便名為意故。識以了別為義,意以生方便為義。如小乘中二名有二義,本識有體無名,故知心名應目本識,此義不可違。
釋曰:此五陰非愛著處。若無樂受、於樂受若無顛倒,云何於五陰生愛著?是故於樂受中,由欲顛倒心未滅故,此樂受是愛著處。五陰與樂受相應故,說五取陰為愛著處,是故樂受正為愛著處。
論曰:復有餘師執,身見說名阿梨耶。
釋曰:若人說樂受是愛著處,是義不然。此受由能安樂自我,愛自我故愛此樂受。譬如人愛壽故,愛壽資糧;如此愛我故,愛我資糧。
論曰:如此等諸師。
釋曰:為攝餘執,有說壽命是愛著處、有說道是愛著處、有說六塵是愛著處、有說見及塵是愛著處。
論曰:迷阿梨耶,由阿含及修得,是故作如此執。
釋曰:如此小乘中諸師,不了別阿梨耶識。云何不了別?不了別有二種:一由教、二由行。教謂小乘阿含,是阿含不如理決判此識義故,依阿含迷於此識。行謂麁淺道,無道理能證此識義故,由行亦迷此識。
論曰:由隨小乘教及行,是師所立義不中道理。
釋曰:諸師依小乘教,及離阿梨耶識立別名。若約小乘道推度,此義亦不中小乘理,為自悉檀所違故。
論曰:若有人不迷阿梨耶識,約小乘名成立此識,其義最勝。
釋曰:不迷人是菩薩。由阿含及行,諸佛觀人根性,依根性立阿含,於下品者有祕密說,於上品者無祕密說,是故具明諸識。由此阿含,菩薩不迷此識。由行者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則見自身為色惑所縛,乃至無色界亦爾。若修行出無色界,見身被縛在阿梨耶識中,為滅此縛故修十地。諸菩薩由甚深行故,不迷此識。若人能了別此識,以小乘名目此識,名義相稱故,成立名義則為最勝。
論曰:云何最勝?
釋曰:顯示小乘義過失,於大乘義中則無過失,是故大乘安立最勝。小乘過失者。
--------------------------------------
玄奘法師:
論曰:復有一類,謂心意識義一文異。是義不成,意識兩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應有異。復有一類,謂薄伽梵所說眾生愛阿賴耶,乃至廣說,此中五取蘊說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及證愚阿賴耶,故作此執。如是安立阿賴耶名,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若不愚者,取阿賴耶識安立彼說阿賴耶名,如是安立則為最勝。云何最勝?若五取蘊名阿賴耶,生惡趣中一向苦處最可厭逆,眾生一向不起愛樂,於中執藏不應道理,以彼常求速捨離故。若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第四靜慮以上無有,具彼有情常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若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於此正法中信解無我者恒有厭逆,於中執藏亦不應理。阿賴耶識內我性攝,雖生惡趣一向苦處求離苦蘊,然彼恒於阿賴耶識我愛隨縛,未嘗求離。雖生第四靜慮以上,於貪俱樂恒有厭逆,然彼恒於阿賴耶識我愛隨縛。雖於此正法信解無我者厭逆我見,然於藏識我愛隨縛。是故安立阿賴耶識名阿賴耶,成就最勝。
釋曰:不愚者者,謂諸菩薩彼所宣說阿賴耶識,理成立故。惡趣中者,謂餓鬼、傍生及那落迦諸惡趣中。一向苦處者,謂一向受非愛業果處。於彼有時樂受生者是等流果,生彼所受異熟果者唯是其苦。第四靜慮以上無有者,謂即第四靜慮及上諸地。具彼有情者,謂生所得。阿賴耶識內我性攝者,謂諸眾生攝取此識為內我性。求離苦蘊者,求離苦受。然於藏識我愛隨縛者,謂於阿賴耶識執我起愛隨縛不離。
====================================
二者所說相差無幾
小乘阿賴爺見不了義(但已經破除只有六識之說)
大乘則了義
如何是阿陀那識
如何是阿賴爺識
需要了了分明
才不會墮入心外覓心(小乘見)
下則貼文開始探討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阿陀那與阿賴爺
****************************************************
深密解脫經
依二種取。何等二種?
一者、謂依色心根取,
二者、依於不分別相言語戲論熏集而取。
廣慧!色界中依二種取生,無色界中非二種取生。
「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
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
解深密經
依二執受: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
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
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識
阿賴爺識=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心
(受胎本識+五識根身種)
玄奘法師譯本
以習氣取代薰習
另立第七識
學人不知卻以破第七為義
破壞薰習
立無色界見(非二種取生)
心外覓心
****************************************************
深密解脫經
依二種取。何等二種?
一者、謂依色心根取,
二者、依於不分別相言語戲論熏集而取。
廣慧!色界中依二種取生,無色界中非二種取生。
「廣慧!彼識名阿陀那識。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識取此身相應身故。
廣慧!亦名阿梨耶識。何以故?以彼身中住著故、一體相應故。
廣慧!亦名為心。何以故?以彼心為色、聲、香、味、觸、法增長故。
--------------------------------------------------------------------------------------------------------------
解深密經
依二執受: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
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
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
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識
阿賴爺識=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心
(受胎本識+五識根身種)
玄奘法師譯本
以習氣取代薰習
另立第七識
學人不知卻以破第七為義
破壞薰習
立無色界見(非二種取生)
心外覓心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唯識宗在說甚麼?
==============
在說種子與薰習
種子:
雜阿含經(39經)
有五種識 譬喻五種種子....
(以相狀分別 根.莖.葉.自落.實)
攝大乘論釋
以法相分別
種子有六種義:
念念滅
俱有
因緣
堅無記
可熏
不異(不二)
==============
在說種子與薰習
種子:
雜阿含經(39經)
有五種識 譬喻五種種子....
(以相狀分別 根.莖.葉.自落.實)
攝大乘論釋
以法相分別
種子有六種義:
念念滅
俱有
因緣
堅無記
可熏
不異(不二)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近代法相宗違背唯識宗老祖(彌勒菩薩)本懷,回小向大
建立從1數到8的法相(非佛說)
<<楞伽經>>
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
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
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
尤其以第七識的建立太牽強
<<楞伽經>>
大慧!剎那者,名識藏,
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
無漏習氣非剎那,
非凡愚所覺。
使得第八必須是(能藏.所藏.所執藏)
楞伽經的八識(八個識.不是第八)
境風吹識浪 浪與水無別 無相亦無相
建立從1數到8的法相(非佛說)
<<楞伽經>>
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
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
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
尤其以第七識的建立太牽強
<<楞伽經>>
大慧!剎那者,名識藏,
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
無漏習氣非剎那,
非凡愚所覺。
使得第八必須是(能藏.所藏.所執藏)
楞伽經的八識(八個識.不是第八)
境風吹識浪 浪與水無別 無相亦無相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逆向反推
彌勒菩薩傳唯識
是為破除二乘外道說
從1數到8的概念法
而今卻成為大乘唯識認定
成為佛學常識
嗚呼哀哉!
彌勒菩薩傳唯識
是為破除二乘外道說
從1數到8的概念法
而今卻成為大乘唯識認定
成為佛學常識
嗚呼哀哉!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慈氏不說概念法
唯識是唯識
法相宗是法相宗
學佛切忌意識形態
如對日抗戰的土八路
抗日為名
壯大為實
唯識是唯識
法相宗是法相宗
學佛切忌意識形態
如對日抗戰的土八路
抗日為名
壯大為實
-
- 文章: 219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唯識宗在說甚麼?
複習:
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識
阿賴耶識=受胎本識+五識身=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心
唯識討論種子與薰習
心外無別心
煩惱轉菩提
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識
阿賴耶識=受胎本識+五識身=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心
唯識討論種子與薰習
心外無別心
煩惱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