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4:38 pm
次草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4:07 pm 開悟明心證真如 從大乘唯識學來講 就是取得大乘菩薩(勝者)的位階。
===
真如有位階嗎
幼稚園生你又開始玩腦筋急轉彎了 真如沒位階 可是佛教規矩 根據修行者的證量 就有分位階。 不然菩薩的稱呼又從哪裡來!? 可以隨便拿出來喊嗎!? 佛教修佛乃至成佛,所謂五十三階又在講什麼!?
.
沒位階怎麽又以位階證真如
看無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草仔,乖!!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草仔,好好用功讀書喔~~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次草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6:10 pm 草仔,好好用功讀書喔~~
.
我就是好好用功讀書
才會發現您說的
勝性轉為大等這個笑話
還讓您下決心要否定所有前人
來保護您的知見
為了勝性轉為大等
連佛經都不敢面對
何苦來哉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
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

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恆為一切麤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麤重。
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
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
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
——————
世尊開示,見十二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二楞子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10:32 am
二楞子 寫: 週四 1月 27, 2022 7:00 am 真如是真實不動的義理,所以是絕待的。
什麼是不動的義理?
也就我們常講的於「第一義」不動
第一義又是什麼呢?也就是我們說的:
「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也就是所謂的「空性」智慧
心經說:「無所得」的波若波羅蜜

所以,緣起性空,真如是法的性
真如從來沒有離開過法。
真如ㄧ念無明後入纏稱如來藏,纏稱阿賴耶
其非為二,為ㄧ體之二面,合稱第八識
因執持ㄧ切種子故,稱阿陀那。

如軟美師兄為大家轉貼的《顯揚聖教論》卷十七
內容有敘述到:
觀察諸行實有行中,唯有諸蘊可得,是名一聚,義顯從彼阿賴耶識所生,除此無別有法及實我故。此即空、無我行觀察諸行,如是次第觀察行相,『名緣真如境智』。由是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乃至究竟,故得轉依。

其實,跟心經所說的一樣,就是觀緣起而能照見五蘊空,而契入「無所得」的般若波羅蜜,而這「無所得」不就是上面所說的「真如」嗎?

能體證阿賴耶所生ㄧ切生滅皆「無所得」(真如)的這一念心稱如來藏,因之,ㄧ切修行的體證皆是緣真如智境
學友,

軟美學友舉證,已然閱讀,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疑問、模糊焦點、又無接續的實例,所以個人沒有立即的回饋。()

既然提到了,那麼也提出一些問題 :

@ 內、外諸行唯是無常,是名一團.....同意
@此即以無常行,觀察諸行諸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一積,....也同意
@此以苦行,觀察諸行實有行中,唯有諸蘊可得,是名一聚,義顯從彼阿賴耶識所生,除此無別有法及實我故。
問題 : 為什麼是 "諸蘊可得" ?

@此即空、無我行觀察諸行,如是次第觀察行相,名緣真如境智。

問題 :

1. 換言之,緣取任何毗缽舍那所緣,只要觀無常、苦、無我.....都是 "緣真如而修行" 嗎?

2. 相反的,那怕所緣正確、只要不是觀無常、苦、無我,就不算是 "緣真如而修行" 嗎?

3. 同理 : 若觀成常、樂、我、淨的話.......算不算 "緣真如而修行" 呢?

學友的看法呢?

平安喜樂


註:

軟美學友的論證,直覺最後分析下去,最後極可能會在「觀察義禪」VS「攀緣真如禪」二者之間交纏。

犀牛認為最後問題,可能真的變成一團,所以對軟美學友的回覆保持緘默。
犀牛學友~

離開五蘊,修行無下手處。

修行,必需與「覺」相應,「覺」什麼呢?

覺法的性,能「趣向解脫」的智慧

四聖諦,三十七道品不都是順向解脫麼?
cyc320
文章: 245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cyc320 »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七真如
梵語 sapta vidhāh tathatāh。 約能詮而立真如有七種之別。又作七種如如、七如。即:(一)流轉真如(梵 pravrtti-tathatā),又作生真如、生如如、輪轉如如、生起真實,若隨相而言,生死流轉非以自在等為因,即由分別、依他之因緣而起,此乃真實不虛。(二)實相真如(梵 laksana-tathatā),又作相真如、相如如、空相如,指於一切法上之人法二無我所顯之實相。(三)唯識真如(梵 vijñapti-tathatā),又作了別真如、識真如、識如如‧唯識如,若隨相而言,指無漏唯識之觀智。(四)安立真如(梵 sajniveśa-tathatā),又作依止真如、依止如、安立真實,即苦聖諦,若隨相而言,乃我、我所之所執處,指器世間、眾生世間。(五)邪行真如(梵 mithyā-pratipatti-tathatā),又作邪行如、邪行如如、邪行真實,即集聖諦,若隨相而言,為苦因之渴愛。(六)清淨真如,又作清淨如、清淨如如、清淨真實,即滅聖諦,乃煩惱、所知二障永滅之畢竟清淨。(七)正行真如(梵 samyak-pratipatti-tathatā),又作正行如、正行如如、正行真實,即道聖諦,謂苦滅之道,如八正道等。〔解深密經卷三、卷六〕(參閱「真如」4197) p102
Viirya
文章: 290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Viirya »

轉依無間
此版所謂真如比較像是說唯識實性.
是在四加行世第一法位無間定下冥證真如.見道
祖師常倡離心意識參
離識.真如顯?...
勿忘初心
文章: 681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勿忘初心 »

是的。有師兄貼出「七真如」,其實就在於自己怎麽端看所持的法門角度出發去看真如。

應該這麽說吧,唯識觀行關鍵就在「轉依」。
在觀行下「轉依」染著。
在不同禪觀下,如果細分,就有三大系統作為入手→
如中論 - 緣觀俱盡。
唯識 - 唯識境識皆無。
禪宗、天台 - 境智雙泯。

無不源於相分、見分相依相存一體的法理。
僅要是破了見分,相分也隨之銷融,
破了相分,見分也隨之消解。
進而體出真如。無非都是從能、所來擇一切入。

簡言之即如
覺性→無明→十二支→見分及相分。
緣境→觀境→除境→境空。
來以〈色支〉相分為所緣,進入空性破無明。

再舉禪宗,比如〈永嘉禪〉
永嘉大師在《毗婆舍那頌》更進而告訴我們:

境智相依,而且相生、相了、相盡、相攝,所以說:「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所以「雖智而非有,雖境而無」,最後是「有無雙照」。
Viirya
文章: 290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文章 Viirya »

有無雙照
唯識教導 離二取.於無間定.以根本智.冥證真如
唯識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