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精明元”即二根本中真本,識精元明是也。體即第八識見分(第二細),映在六根門頭:在眼曰見精,在耳曰聞精,在鼻曰嗅精,在舌曰嘗精,在身曰覺精,在意曰知精。本具精明之體,而有了境之用,但體受妄熏,而有二種顛倒見妄未除,精明尚欠於妙,故曰:雖非妙精明心。
1以第一月,喻純真無妄之 妙精明心;
2第二月喻 見精明元,雖非真月,而與真月原無別體,但多一捏而已,放手即真;
3水中月影,喻緣塵分別之識心,與真月有天淵之別。
佛欲令人捨彼妄識,取此見精,為本修因也。
# 八相從緣而有,還之於緣,緣有則有,緣無則無;六識因塵而有,還之於塵,塵生則生,塵滅則滅,皆有可還。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州勘庵主(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誵訛在什麼?若向這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野老曰:
豎起拳頭,睜眼閉眼,倘使欠“光”在,怎識拳優拳劣;任趙州也不致為無門扶起放倒!君不見,太虛中有耀眼的雲如白雪,有陰沉的翳如烏煙;二者同在陽光下,同是浮起的雲,為什麼?生出如此的差別?
大德!無門的道有道無,評說都不是參學眼,請問:畢竟如何始具?!
六祖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學佛旨在見性,只要明見本性,一切萬法,皆由我自調理;欲縱也得,欲奪也得,駕著大自在舟航,管它水深水淺!因此,野老道:
紅唇白齒,自啟自合!
贏得趙州,舌頭折骨!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誵訛在什麼?若向這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野老曰:
豎起拳頭,睜眼閉眼,倘使欠“光”在,怎識拳優拳劣;任趙州也不致為無門扶起放倒!君不見,太虛中有耀眼的雲如白雪,有陰沉的翳如烏煙;二者同在陽光下,同是浮起的雲,為什麼?生出如此的差別?
大德!無門的道有道無,評說都不是參學眼,請問:畢竟如何始具?!
六祖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學佛旨在見性,只要明見本性,一切萬法,皆由我自調理;欲縱也得,欲奪也得,駕著大自在舟航,管它水深水淺!因此,野老道:
紅唇白齒,自啟自合!
贏得趙州,舌頭折骨!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州勘庵主(明超《無門關夾注》)
州(趙州真際從諗禪師)勘(勘驗,勘察考查)庵主(小寺院的主人)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嗎。意思是問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佛性)有麼?”主(庵主)豎起拳頭(用豎起拳頭的方式 來表示佛性是什麼)。州雲:“水淺,不是泊舡(chuán 同“船”)處(意思是說,這樣的悟境太淺,不是最究竟的可以安住的境界)。”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放。隨意自在,不加任何拘束)能奪(奪取。全盤否定,不留半點退路),能殺(斷絕生命。剿絕學人的一切妄想知見、無明執著)能活(救活。使佛性的作用活潑潑地完全顯發出來)。”便(就)作禮。
無門曰:“一般(同樣地)豎起拳頭,為甚麼(為什麼)肯(肯定,認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誵訛(讓人混淆糊塗的地方)在甚處(在哪裡)?若向者裡(這個地方)下得一轉語(讓人從思維困境中 走出來而心開意解的有智慧的話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舌頭中沒有骨頭,即語言靈活機智,沒有成規可守)。扶起放倒(站起來,躺下去。指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四威儀)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怎奈,無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勘破,即通過問答等方法,弄清對方悟得不夠徹底。這一句的意思是:本來是趙州和尚 去勘驗兩位庵主的悟境,結果反而是兩位庵主發現了趙州的在悟境上的欠缺破綻)。若道(如果你認為)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那你還不具備 參究禪門心法的智慧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頌文大意:一個真正大徹大悟的人,眼睛銳利如同流星,機鋒迅疾恰似閃電。他手握般若智慧的鋒利刀劍,能夠剿絕學人的一切妄想執著、惡知惡見,並且使學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活活潑潑、完完全全的徹底顯露出來。
(明超《無門關夾注》)
州(趙州真際從諗禪師)勘(勘驗,勘察考查)庵主(小寺院的主人)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嗎。意思是問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佛性)有麼?”主(庵主)豎起拳頭(用豎起拳頭的方式 來表示佛性是什麼)。州雲:“水淺,不是泊舡(chuán 同“船”)處(意思是說,這樣的悟境太淺,不是最究竟的可以安住的境界)。”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放。隨意自在,不加任何拘束)能奪(奪取。全盤否定,不留半點退路),能殺(斷絕生命。剿絕學人的一切妄想知見、無明執著)能活(救活。使佛性的作用活潑潑地完全顯發出來)。”便(就)作禮。
無門曰:“一般(同樣地)豎起拳頭,為甚麼(為什麼)肯(肯定,認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誵訛(讓人混淆糊塗的地方)在甚處(在哪裡)?若向者裡(這個地方)下得一轉語(讓人從思維困境中 走出來而心開意解的有智慧的話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舌頭中沒有骨頭,即語言靈活機智,沒有成規可守)。扶起放倒(站起來,躺下去。指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四威儀)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怎奈,無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勘破,即通過問答等方法,弄清對方悟得不夠徹底。這一句的意思是:本來是趙州和尚 去勘驗兩位庵主的悟境,結果反而是兩位庵主發現了趙州的在悟境上的欠缺破綻)。若道(如果你認為)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那你還不具備 參究禪門心法的智慧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頌文大意:一個真正大徹大悟的人,眼睛銳利如同流星,機鋒迅疾恰似閃電。他手握般若智慧的鋒利刀劍,能夠剿絕學人的一切妄想執著、惡知惡見,並且使學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活活潑潑、完完全全的徹底顯露出來。
(明超《無門關夾注》)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州勘庵主(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趙州到一庵*1主處問:“有麼?有麼?”
主豎起拳頭。
州雲:“水淺,不是泊舡*2處。”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
主亦豎起拳頭。
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語譯】
趙州到一草庵,對庵主說:“有嗎?有嗎?”
庵主豎起了拳頭。
趙州說:“水太淺了,不是我那蚱蜢舟的停泊處。”說完便離開了。
他又到另一草庵,同樣的對庵主說:“有嗎?有嗎?”
庵主也同樣的豎起了拳頭。
趙州說:“能縱、能奪、能殺、能活。”隨即向庵主頂禮。
〖評唱〗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語譯】
無門說:“同樣是豎起拳頭,為什麼肯定一個,否定一個?說說看,這淆訛之處在什麼地方。如果這裡能夠下得一轉語,便可以見到趙州那無骨的舌頭,無論是扶起或放倒,都是那麼的自在。話雖如此,怎奈趙州的伎倆 卻被兩位庵主看破。如果說兩位庵主一優一劣,那是你尚未具備參學之眼。如果說兩位庵主 沒有優劣之分,你同樣是你 尚未具備參學之眼。”
〖頌曰〗
眼流星 機掣電
殺人刀 活人劍
【語譯】
如果你的眼睛象流星一樣,迅速明亮,
所契的機緣,也必將如電摯一般的轉起。
殺人用的是刀劍,救話人命用的也是刀劍。
【題解】
趙州參謁兩座草庵的庵主,同樣的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有嗎?有嗎?”兩位庵主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完全沒有照面的情況下,同樣的豎起拳頭以示回答。趙州卻對前一位庵主的回答 表示不滿,認為水太淺了,停泊不了他那蚱蜢舟。對後一位庵主表示嘉許,稱贊他能縱、能奪、能殺、能活,還向他頂禮。
同樣的一個問題,同樣的一個答案,趙州為什麼厚此薄彼,一褒一貶,肯定一個,否定一個呢?對兩位庵主,不要存有太多的臆想,問題不出在他們身上,聽聽無門怎麼說便知道了:“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問題就出在趙州身上,無門認為趙州在混淆視聽,這怎麼說呢?無門說:“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一轉語,是禪宗專用術語,就是一句概括性,有很深的含義,值得參究的語句。這一轉語就是:“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
趙州的舌頭無骨,又有誰的舌頭有骨呢?趙州能“扶起、放倒,得大自在”。又有誰不能“扶起、放倒,得大自在”呢?
趙州的荒唐行徑,早就被兩位庵主看破了,於是都舉起拳頭,想要狠狠的揍他一頓。趙州的“水淺,不是泊舡處”,“能縱、能奪、能殺、能活。”。只不過是找下台階,如果他還不趕緊頂禮告別,恐怕要屍骨無存了。
無門以“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來作本公案的總結。“眼流星,機掣電”我們在第八則《奚仲造車》已解釋過了。意思是說:“如果你的眼睛象流星一樣,迅速明亮,所契的機緣,也必將如電摯一般的轉起。”本公案的關鍵不在這裡,而是在“殺人刀,活人劍”裡,殺人用的是刀劍,救活人命用的也是刀劍。
如果你再深入的去想一想,趙州那根無骨的舌頭,就是那把既能殺人,也能救人的刀劍。
【參究】
第一層:
豎起拳頭。
水淺,不是泊舡處。
能縱、能奪、能殺、能活。
第二層:
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
淆訛在甚處。
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
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
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第三層:
殺人刀,活人劍。
【註解】
*1 庵,出家者、退隱者遠離村落所居之房舍。系以草木覆蓋而成之簡陋小屋。又稱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禪庵、廬庵。僧俗多居庵以修行。後世亦有特稱比丘尼之住所為庵。然庵並不限於比丘尼所住之寺。
*2 舡,音:gang,小舟,俗稱蚱蜢舟。
(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趙州到一庵*1主處問:“有麼?有麼?”
主豎起拳頭。
州雲:“水淺,不是泊舡*2處。”便行。
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
主亦豎起拳頭。
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語譯】
趙州到一草庵,對庵主說:“有嗎?有嗎?”
庵主豎起了拳頭。
趙州說:“水太淺了,不是我那蚱蜢舟的停泊處。”說完便離開了。
他又到另一草庵,同樣的對庵主說:“有嗎?有嗎?”
庵主也同樣的豎起了拳頭。
趙州說:“能縱、能奪、能殺、能活。”隨即向庵主頂禮。
〖評唱〗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雖然如是,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語譯】
無門說:“同樣是豎起拳頭,為什麼肯定一個,否定一個?說說看,這淆訛之處在什麼地方。如果這裡能夠下得一轉語,便可以見到趙州那無骨的舌頭,無論是扶起或放倒,都是那麼的自在。話雖如此,怎奈趙州的伎倆 卻被兩位庵主看破。如果說兩位庵主一優一劣,那是你尚未具備參學之眼。如果說兩位庵主 沒有優劣之分,你同樣是你 尚未具備參學之眼。”
〖頌曰〗
眼流星 機掣電
殺人刀 活人劍
【語譯】
如果你的眼睛象流星一樣,迅速明亮,
所契的機緣,也必將如電摯一般的轉起。
殺人用的是刀劍,救話人命用的也是刀劍。
【題解】
趙州參謁兩座草庵的庵主,同樣的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有嗎?有嗎?”兩位庵主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完全沒有照面的情況下,同樣的豎起拳頭以示回答。趙州卻對前一位庵主的回答 表示不滿,認為水太淺了,停泊不了他那蚱蜢舟。對後一位庵主表示嘉許,稱贊他能縱、能奪、能殺、能活,還向他頂禮。
同樣的一個問題,同樣的一個答案,趙州為什麼厚此薄彼,一褒一貶,肯定一個,否定一個呢?對兩位庵主,不要存有太多的臆想,問題不出在他們身上,聽聽無門怎麼說便知道了:“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問題就出在趙州身上,無門認為趙州在混淆視聽,這怎麼說呢?無門說:“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見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一轉語,是禪宗專用術語,就是一句概括性,有很深的含義,值得參究的語句。這一轉語就是:“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
趙州的舌頭無骨,又有誰的舌頭有骨呢?趙州能“扶起、放倒,得大自在”。又有誰不能“扶起、放倒,得大自在”呢?
趙州的荒唐行徑,早就被兩位庵主看破了,於是都舉起拳頭,想要狠狠的揍他一頓。趙州的“水淺,不是泊舡處”,“能縱、能奪、能殺、能活。”。只不過是找下台階,如果他還不趕緊頂禮告別,恐怕要屍骨無存了。
無門以“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來作本公案的總結。“眼流星,機掣電”我們在第八則《奚仲造車》已解釋過了。意思是說:“如果你的眼睛象流星一樣,迅速明亮,所契的機緣,也必將如電摯一般的轉起。”本公案的關鍵不在這裡,而是在“殺人刀,活人劍”裡,殺人用的是刀劍,救活人命用的也是刀劍。
如果你再深入的去想一想,趙州那根無骨的舌頭,就是那把既能殺人,也能救人的刀劍。
【參究】
第一層:
豎起拳頭。
水淺,不是泊舡處。
能縱、能奪、能殺、能活。
第二層:
一般豎起拳頭,為什麼?肯一個,不肯一個。
淆訛在甚處。
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
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
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第三層:
殺人刀,活人劍。
【註解】
*1 庵,出家者、退隱者遠離村落所居之房舍。系以草木覆蓋而成之簡陋小屋。又稱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禪庵、廬庵。僧俗多居庵以修行。後世亦有特稱比丘尼之住所為庵。然庵並不限於比丘尼所住之寺。
*2 舡,音:gang,小舟,俗稱蚱蜢舟。
(謝力《我與無門關》)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州勘庵主(慧開《無門關》)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甚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是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然雖如此,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
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無門慧開《無門關》)
能縱能奪:縱,放也;奪,收也;可放可收也。
能殺能活:殺,剿滅殫者之妄想執著以及偷心也;活,使沉空滯寂的禪人蘇醒過來也。
淆訛:言事不分明之謂也。
參學眼:禪家觀照事物特有的智慧眼識。參禪學道的眼力,亦即正眼也。
殺人刀,活人劍:有殺人妄想執著的智慧寶刀,有使沉空滯寂者 起死回生而真性復活的智慧神劍。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麼?有麼?”主豎起拳頭。州雲:“水淺不是泊舡處。”便行。又到一庵主處,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頭。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便作禮。
無門曰:一般豎起拳頭,為甚麼肯一個,不肯一個?且道淆訛在甚處?若向者裡下得一轉語,便是趙州舌頭無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然雖如此,爭奈趙州卻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優劣,未具參學眼;若道無優劣,亦未具參學眼。
頌曰:
眼流星,機掣電。殺人刀,活人劍!
(無門慧開《無門關》)
能縱能奪:縱,放也;奪,收也;可放可收也。
能殺能活:殺,剿滅殫者之妄想執著以及偷心也;活,使沉空滯寂的禪人蘇醒過來也。
淆訛:言事不分明之謂也。
參學眼:禪家觀照事物特有的智慧眼識。參禪學道的眼力,亦即正眼也。
殺人刀,活人劍:有殺人妄想執著的智慧寶刀,有使沉空滯寂者 起死回生而真性復活的智慧神劍。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主人公(聖嚴法師《禪語100》)
問:
五代時期有一位叫師彥的和尚,經常在石頭上坐禪並且自問自答:「主人公!」「在!」「保持清醒喔!」「是!」「不要被矇蔽了!」「是!」師彥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
答:
主人公是誰?看起來好像有所執著。主人公是每個眾生都有的,但無法以語言文字解釋,勉強可說是佛性 或將來能成為佛的因素或條件;唯有這才是主人公,其他都不是。
如果你失魂落魄、東飄西蕩、隨境而轉,沒有自己的立場、方向、主宰,就等於迷失了主人公。
主人公是永遠不變的、永遠不動的,而且時時如此、處處存在。不要把它誤解成靈魂或自己的本體,靈魂不是主人公,而本體是假的名詞。
「主人公」不代表任何具體的東西,它是表達心很明淨 而不受外在環境影響,這也就是智慧。主人公沒有一定的形象,也沒有一定的方式讓你看到。
如果要說它有形跡,由自己體會到的是 煩惱沒有了,由別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現。但智慧和慈悲 並不就是主人公,凡是能用形象 表達出來的都不是主人公,充其量只是主人公的反映而已。
所謂「無位真人」就是主人公,沒有一定的位置、沒有一定的形象、沒有任何執著;它是內在、外在、不內不外的普遍的存在、永遠的存在。唯有大悟徹底的人才時時刻刻做得了自己的主人公。
自己作得了主 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有很多人 認為自己了不起,能呼風喚雨、旋乾轉坤;其實他們的目的 是為了征服環境、打倒他人、爭奪名利、追逐物慾,永遠被環境所轉、所影響、所動搖而失去自己。這些人不是主人公!
(聖嚴法師《禪語100》)
問:
五代時期有一位叫師彥的和尚,經常在石頭上坐禪並且自問自答:「主人公!」「在!」「保持清醒喔!」「是!」「不要被矇蔽了!」「是!」師彥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
答:
主人公是誰?看起來好像有所執著。主人公是每個眾生都有的,但無法以語言文字解釋,勉強可說是佛性 或將來能成為佛的因素或條件;唯有這才是主人公,其他都不是。
如果你失魂落魄、東飄西蕩、隨境而轉,沒有自己的立場、方向、主宰,就等於迷失了主人公。
主人公是永遠不變的、永遠不動的,而且時時如此、處處存在。不要把它誤解成靈魂或自己的本體,靈魂不是主人公,而本體是假的名詞。
「主人公」不代表任何具體的東西,它是表達心很明淨 而不受外在環境影響,這也就是智慧。主人公沒有一定的形象,也沒有一定的方式讓你看到。
如果要說它有形跡,由自己體會到的是 煩惱沒有了,由別人看到的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現。但智慧和慈悲 並不就是主人公,凡是能用形象 表達出來的都不是主人公,充其量只是主人公的反映而已。
所謂「無位真人」就是主人公,沒有一定的位置、沒有一定的形象、沒有任何執著;它是內在、外在、不內不外的普遍的存在、永遠的存在。唯有大悟徹底的人才時時刻刻做得了自己的主人公。
自己作得了主 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有很多人 認為自己了不起,能呼風喚雨、旋乾轉坤;其實他們的目的 是為了征服環境、打倒他人、爭奪名利、追逐物慾,永遠被環境所轉、所影響、所動搖而失去自己。這些人不是主人公!
(聖嚴法師《禪語100》)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主人公惺惺著(湛愚老人《心燈錄》)
瑞岩居丹丘,坐磐石,終日如愚。每自喚主人公,自復應諾,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人瞞。”問曰:“何謂也?”
曰:“此則公案,煞是直截痛快明白。只要認得我,常常自呼自應。要惺惺著,不可被他人於言句變相中瞞過,又生疑慮。其他言句變相,任有千樣萬樣,總不過都是明此我而已。或在我之體上說,或在我之作用上說。即一時不能會他言句亦不妨,只要自呼自應,久之無不貫通。惟此則公案 能速證菩提,疾於成佛。珍重珍重。”
問曰:“只此瑞岩一則公案,便能了卻否?”
曰:“瑞岩當日如此修行,我今日如此明說,汝心中還疑,不肯放下。總是你不肯在簡易大路上驀直去,要在險路上求奇特。若依老漢見識,這《指月錄》中凡一切奇句險句、無理路言句,值得什麼干屎橛?我眼角也不覷他一覷,還要勞精神去參他,真可謂之舍珠玉而尋瓦礫。若有血性的漢子,自作主宰,自建自立,自由自在,自成佛去。即十方諸佛 還不放在意中,何況這些餿腐殘食,而能逗留於我之心中耶?汝之意 還要在這些語句中求一奇特,而舍我之本來奇特,真可謂自暴自棄,不足答也。可嘆可嘆!
雲門雲:汝諸人無端走來這裡覓什麼?老僧只管吃飯屙屎,別解作什麼?
觀雲門此言,可見只要知道 吃飯屙屎,如狸奴白牯,即能速於成辦,何必勞擾於他公案言句?即雲門一生所說之法,只消在一句上點明,其餘皆破。不過使你一參他言句,便去不得,乃截斷你的眾妄,不愁你這真我不現於當前,教你一返照識得,即了當去。不是他人所說,粘粘滯滯,牽前拖後,不能即時了卻。余向也極愛其語,然終不如臨濟公直指之為愈也。”
(湛愚老人《心燈錄》卷五)
瑞岩居丹丘,坐磐石,終日如愚。每自喚主人公,自復應諾,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人瞞。”問曰:“何謂也?”
曰:“此則公案,煞是直截痛快明白。只要認得我,常常自呼自應。要惺惺著,不可被他人於言句變相中瞞過,又生疑慮。其他言句變相,任有千樣萬樣,總不過都是明此我而已。或在我之體上說,或在我之作用上說。即一時不能會他言句亦不妨,只要自呼自應,久之無不貫通。惟此則公案 能速證菩提,疾於成佛。珍重珍重。”
問曰:“只此瑞岩一則公案,便能了卻否?”
曰:“瑞岩當日如此修行,我今日如此明說,汝心中還疑,不肯放下。總是你不肯在簡易大路上驀直去,要在險路上求奇特。若依老漢見識,這《指月錄》中凡一切奇句險句、無理路言句,值得什麼干屎橛?我眼角也不覷他一覷,還要勞精神去參他,真可謂之舍珠玉而尋瓦礫。若有血性的漢子,自作主宰,自建自立,自由自在,自成佛去。即十方諸佛 還不放在意中,何況這些餿腐殘食,而能逗留於我之心中耶?汝之意 還要在這些語句中求一奇特,而舍我之本來奇特,真可謂自暴自棄,不足答也。可嘆可嘆!
雲門雲:汝諸人無端走來這裡覓什麼?老僧只管吃飯屙屎,別解作什麼?
觀雲門此言,可見只要知道 吃飯屙屎,如狸奴白牯,即能速於成辦,何必勞擾於他公案言句?即雲門一生所說之法,只消在一句上點明,其餘皆破。不過使你一參他言句,便去不得,乃截斷你的眾妄,不愁你這真我不現於當前,教你一返照識得,即了當去。不是他人所說,粘粘滯滯,牽前拖後,不能即時了卻。余向也極愛其語,然終不如臨濟公直指之為愈也。”
(湛愚老人《心燈錄》卷五)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岩喚主人(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瑞岩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
乃雲:「『惺惺著!』『喏!』『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喏!喏!』」
【語譯】
瑞岩彥和尚,每天都這麼對自己喊話:「主人公!是!」。
接著說:「要時時清醒哦!」「是!」
跟著說:「任何時候都不要被人欺瞞!」「是!是!」。
【評唱】
無門曰:「瑞岩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斬/耳]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語譯】
無門說:「瑞岩這老頭,自己買自家賣的東西,弄出許多的神頭鬼臉,到底是為什麼?
自己呼喊,自己響應,什麼清醒小心啊!不要受人欺瞞啊!說來說去都是因為放不下以前的種種。誰要是學他,還真的是著了野狐見解呢。」
【頌曰】
學道之人不識真 只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 痴人喚作本來人
【語譯】
學道的人之所以不認識什麼是「真心」,是因為他先認識了所謂的「識神」。這無量劫來生死之「本元」,也唯有愚痴之人,稱他為「本來人」。
【附參資料】
一、引自《枯木再生花——通過禪語悟人生》(細川景一著 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在《無門關》第十二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瑞岩師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雲:惺惺著!喏!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喏喏!
「惺」是開悟或心靜的狀態。「著」是加強語意的助詞。
「惺惺著」可以解釋為「睜大眼睛!別發愣!」。
「主人公」實際上就是指自己。
「喏」,應答「是」之意。
「瞞」則表示被別人欺騙。
瑞嚴師彥和尚是浙江丹丘瑞岩寺的僧人,除了知道他是唐代禪僧岩頭全奯禪師(828~887)的弟子以外,其它生平皆不詳知。但「瑞嚴主人公這段公案卻很有名。
師彥和尚總是坐在庭前的石頭上 大聲自問自答:
「主人公(師彥和尚)!」,「喏(是)!」。
「惺惺著(睜著眼睛嗎?主人公沒有外出嗎?)」,
「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對傳聞千萬不可聽信!要把自己看管好了!)」,「喏喏!(是,是!)」。
就這樣,他每天自問自答,鞭策自己,磨練自己。
因為我們經常不知不覺丟失自己,而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惺惺著」,這是一句參悟無盡的禪語。
二、方融璽禪師語錄卷第一
小參
師豎拂子。僧問:「和尚升座,大眾瞻依。拂子未舉時如何?」
師雲:「寰中天子敕進。」
雲:「已舉時如何?」
師雲:「塞外將軍令進。」
雲:「已舉未舉時如何?」
師雲:「疑煞天下人。」
僧禮拜師,雲:「險!」
乃雲:「古人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向這裡會得,則知未有三才二儀,先有本命元辰,主持造化,產育蒼生,凡處同分世界,底莫不均,稟這段虛玄靈妙之真光,經寒暑而不變,歷今古而常存,智者知是佛性,迷者喚作精魂。
試看日用分明,是佛性?是精魂?還辨得也未!
昔瑞岩喚主人公惺惺著!今後莫被人瞞。
良有以焉,諸方盡道:瑞岩喚主人!
山僧卻道主人喚瑞岩。出乎爾返乎爾,用常妙,體常虛,體虛則非凡、非聖,非悟、非迷,非生、非滅,寂寂焉!呼之而內,則不能無其聲。用妙,則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昭昭焉視之,而外則不能有其形。到這裡,無你推托處,無你承當處。」
良久召眾雲:「主人公惺惺著!今後莫被人瞞好。」
三、一初元禪師語錄卷下
石雨和尚示眾,舉鴛湖老人拈瑞岩喚主人公案曰:「白日青天作夢,夢中頻喚主人,直饒惺惺喏喏,也是無主孤魂。」
乃曰:「瑞岩是了手底人,為甚他道是無主孤魂?不知瑞岩過在什麼處?」
眾下語不契。
復曰:「莫道無人激發好。」
無主孤魂絕比倫,作家舉示覓知音,
虛空逼塞乾坤窄,幾個男兒眼有筋。
(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瑞岩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
乃雲:「『惺惺著!』『喏!』『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喏!喏!』」
【語譯】
瑞岩彥和尚,每天都這麼對自己喊話:「主人公!是!」。
接著說:「要時時清醒哦!」「是!」
跟著說:「任何時候都不要被人欺瞞!」「是!是!」。
【評唱】
無門曰:「瑞岩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斬/耳]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語譯】
無門說:「瑞岩這老頭,自己買自家賣的東西,弄出許多的神頭鬼臉,到底是為什麼?
自己呼喊,自己響應,什麼清醒小心啊!不要受人欺瞞啊!說來說去都是因為放不下以前的種種。誰要是學他,還真的是著了野狐見解呢。」
【頌曰】
學道之人不識真 只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 痴人喚作本來人
【語譯】
學道的人之所以不認識什麼是「真心」,是因為他先認識了所謂的「識神」。這無量劫來生死之「本元」,也唯有愚痴之人,稱他為「本來人」。
【附參資料】
一、引自《枯木再生花——通過禪語悟人生》(細川景一著 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在《無門關》第十二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瑞岩師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雲:惺惺著!喏!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喏喏!
「惺」是開悟或心靜的狀態。「著」是加強語意的助詞。
「惺惺著」可以解釋為「睜大眼睛!別發愣!」。
「主人公」實際上就是指自己。
「喏」,應答「是」之意。
「瞞」則表示被別人欺騙。
瑞嚴師彥和尚是浙江丹丘瑞岩寺的僧人,除了知道他是唐代禪僧岩頭全奯禪師(828~887)的弟子以外,其它生平皆不詳知。但「瑞嚴主人公這段公案卻很有名。
師彥和尚總是坐在庭前的石頭上 大聲自問自答:
「主人公(師彥和尚)!」,「喏(是)!」。
「惺惺著(睜著眼睛嗎?主人公沒有外出嗎?)」,
「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對傳聞千萬不可聽信!要把自己看管好了!)」,「喏喏!(是,是!)」。
就這樣,他每天自問自答,鞭策自己,磨練自己。
因為我們經常不知不覺丟失自己,而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惺惺著」,這是一句參悟無盡的禪語。
二、方融璽禪師語錄卷第一
小參
師豎拂子。僧問:「和尚升座,大眾瞻依。拂子未舉時如何?」
師雲:「寰中天子敕進。」
雲:「已舉時如何?」
師雲:「塞外將軍令進。」
雲:「已舉未舉時如何?」
師雲:「疑煞天下人。」
僧禮拜師,雲:「險!」
乃雲:「古人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向這裡會得,則知未有三才二儀,先有本命元辰,主持造化,產育蒼生,凡處同分世界,底莫不均,稟這段虛玄靈妙之真光,經寒暑而不變,歷今古而常存,智者知是佛性,迷者喚作精魂。
試看日用分明,是佛性?是精魂?還辨得也未!
昔瑞岩喚主人公惺惺著!今後莫被人瞞。
良有以焉,諸方盡道:瑞岩喚主人!
山僧卻道主人喚瑞岩。出乎爾返乎爾,用常妙,體常虛,體虛則非凡、非聖,非悟、非迷,非生、非滅,寂寂焉!呼之而內,則不能無其聲。用妙,則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昭昭焉視之,而外則不能有其形。到這裡,無你推托處,無你承當處。」
良久召眾雲:「主人公惺惺著!今後莫被人瞞好。」
三、一初元禪師語錄卷下
石雨和尚示眾,舉鴛湖老人拈瑞岩喚主人公案曰:「白日青天作夢,夢中頻喚主人,直饒惺惺喏喏,也是無主孤魂。」
乃曰:「瑞岩是了手底人,為甚他道是無主孤魂?不知瑞岩過在什麼處?」
眾下語不契。
復曰:「莫道無人激發好。」
無主孤魂絕比倫,作家舉示覓知音,
虛空逼塞乾坤窄,幾個男兒眼有筋。
(心平如願《無門關》)
-
- 文章: 528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岩喚主人(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瑞岩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雲:“惺惺著。”“諾!”“他時異日莫受人瞞。”“諾,諾!”
無門曰:瑞岩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聻?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頌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野老曰:
可是忠於藝術的演藝人員?善惡悲喜,刻畫人生?諾!粉墨登場,本無觀眾,適巧被無門老頭撞個正著;也虧他老有那份耐性,居然還辨別了“喚、應、惺、瞞”四個角色,可贊!可佩!
然而,岩和尚畢竟不同凡響,他活躍在人生舞台上,自拉自唱,裝神扮鬼;卻怎也沒有忘了 自已是“主人”!任他是形而上 或形而下的,內心中緊握著“本來面目”的啟幕之繩。
大德!傻人自有傻福,說不定原本是大智若愚!俗語道:“聰明反被聰明誤”,誤了自己事小,誤了他人,可就罪大焉!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瑞岩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雲:“惺惺著。”“諾!”“他時異日莫受人瞞。”“諾,諾!”
無門曰:瑞岩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聻?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頌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野老曰:
可是忠於藝術的演藝人員?善惡悲喜,刻畫人生?諾!粉墨登場,本無觀眾,適巧被無門老頭撞個正著;也虧他老有那份耐性,居然還辨別了“喚、應、惺、瞞”四個角色,可贊!可佩!
然而,岩和尚畢竟不同凡響,他活躍在人生舞台上,自拉自唱,裝神扮鬼;卻怎也沒有忘了 自已是“主人”!任他是形而上 或形而下的,內心中緊握著“本來面目”的啟幕之繩。
大德!傻人自有傻福,說不定原本是大智若愚!俗語道:“聰明反被聰明誤”,誤了自己事小,誤了他人,可就罪大焉!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