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吉祥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6:03 pm東正師兄。禪那就是覺觀。行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等持通稱為禪那。
梵語禪那(Dhyāna),亦名靜慮(寂靜審慮),一般通稱為禪定、禪、定、止觀俱運。
大乘菩薩道行者習禪之三種交互並用,
如《圓覺經》云有三
(一)奢摩他、
(二)三摩缽提、
(三)禪那。
《圓覺經》如下來形容〈禪那〉
「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另外在
《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 是這樣敘述
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為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為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亦名禪那理行者。
因為星朋友所詢對象「大乘行者」。
故而提出禪那一詞。
給您作参考
您把文字提出來了
那麼請問您
在圓覺經的說明中,佛法分成三種類
先排除了三磨缽堤
奢摩它與禪那實務上的差別是什麼?
可以麻煩您說說嗎?
^^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
相在塵域。如器中鍠。
聲(身)出於外。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四相)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
跟“止”有任何關係嗎?
===
禪那能稱為觀,或覺觀
但不為“止”(涅槃)義(奢摩它為止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