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八、《雜阿含22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
  
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九、【大乘禪】之由來

《解深密經 無自性相品第五》

【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依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

按:所言【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者,此即【大乘禪】之由來也。【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者,如來不以明言直說直示也。何以故?一者,令諸學人自性自悟,不由於他。二者,避免學人以如來之決定說而有所執著,反致遮其自性也。故《金剛經》曰:「如來無有定法可說。」

如來所說【最極究竟】之【法要】,即【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曰:「禪宗之禪,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非謂色界所屬之禪。」又,若依《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則「禪」亦可簡單解作「心態」。「愚夫所行禪」等四種禪,即四種「心態」。又,《佛藏經》但說【有所得者】,名為外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則明言直說,【聲聞緣覺外道】所修,係【愚夫所行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

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十、止觀俱修,定慧等持

所謂【大乘禪法三部曲】,其中「受持讀誦,現法禪思」二項,皆為「止觀俱修」、定慧等持。非如四禪八定那樣,唯定無慧,將止觀、定慧打作兩截來修。再者,《雜阿含經》中,所有證阿羅漢者,全都是於現法中證,沒有一位是於四禪八定中證得的。

故,【大乘禪法三部曲】最終的「捨離心相」,也是於現法現觀中證成的。換言之,大乘所證果地正等正覺,亦不如聲聞二乘於四禪八定中所獲得的身心清淨那般,一旦出定便又斷滅喪失。

《雜阿含經》中,說學人應於「現法禪思」的, 共有54品經之多;說「 不放逸」的,則多達105品經。故,於《雜阿含經》,如來雖「以隱密相說諸法要」,卻也處處提示學人留心。如今學人都不讀經、背逆佛語,欲於四禪八定等外道禪中見法見性,其可也歟?

《雜阿含464經》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佛藏經》但說【有所得者】,名為外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則明言直說,【聲聞緣覺外道】將止觀、定慧打作兩截分開來修習的方式,係【愚夫所行禪】。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周善為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4:53 pm 一、《雜阿含254經》

佛告二十億耳:「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二十億耳!汝在俗時,善彈琴不?」
答言:「如是,世尊!」

復問:「於意云何?汝彈琴時,若急其絃,得作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復問:「云何?若緩其絃,寧發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復問:「云何?善調琴絃,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尊者二十億耳,常念世尊說彈琴譬,獨靜禪思,如上所說……乃至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在所謂的【大乘禪法】「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三部曲中,顯然「現法禪思」居於箇中關鍵。以《雜阿含254經》言,其關鍵句即為「不緩、不急」。那麼,依據「不緩、不急」,可否「捨離心相」呢?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周善為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6:39 pm 二、《雜阿含1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在所謂的【大乘禪法】「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三部曲中,顯然「現法禪思」居於箇中關鍵。

以如上《雜阿含17經》而言,「略說法要」者,即為世尊所提供學人之參禪心要,所謂「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廣解其義」者,即「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故,「現法禪思」之關鍵句,便是「略說法要、廣解其義」。若了此意,便得「捨離心相」也。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周善為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6:44 pm 三、《雜阿含18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卻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時,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如來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在所謂的【大乘禪法】「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三部曲中,顯然「現法禪思」居於箇中關鍵。

又以《雜阿含18經》而言,「略說法要」者,即為世尊所提供學人之參禪心要,所謂「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廣解其義」者,即「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現法禪思」之關鍵句,則為「略說法要、廣解其義」。若了此意,便為「捨離心相」也。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路過。。。

【聲聞緣覺外道】所修,係【愚夫所行禪】

如果這句經文,是成立、且為事實。

那麼....

1.阿羅漢、辟支佛,祂們還算是聖者嗎?

如果是聖者,為什麼漏盡聖者的禪,是愚夫所行 ? 三毒未盡的人,能超越愚夫所行禪嗎?!

如果不是聖者,這不是跟 佛陀的教導唱反調 ?!

2. 漏盡者的九次第定,也算是愚夫所行禪嗎?!

3. 佛陀親授聲聞弟子的三三昧,也歸於愚夫所行禪嗎?

個人認為以上的問題,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佛弟子,常常不自覺誤蹈的誤區。

尤其是自詡大乘弟子,更需多加注意為宜。

平安 圓滿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周善為 »

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等同【誹謗大乘】。反過來說,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者,正是渠等自己對於佛陀教法的認知【有誤區】,缺乏系統性的了解所致,所謂【見樹不見林】也。坦白說,今日猶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也絕非少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所說,【聲聞緣覺外道所修,係愚夫所行禪】,係針對聲聞種性者的概略性說法。阿羅漢概分為九種,包含無漏與有漏者。無漏、漏盡阿羅漢,即大乘法身菩薩,此等阿羅漢已轉菩薩種性。在《雜阿含經》中,這樣的情形比比皆是。

《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

阿羅漢 [佛光大辭典]

據成唯識論卷三載,【阿羅漢通攝三乘之無學果位】,故為佛之異名,亦即如來十號之一。

另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據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護法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後者係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之解脫者,稱為不動心解脫。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一)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不動法阿羅漢。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漢】,又稱為九無學。
黃竹
文章: 808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大乘禪法三部曲】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依雜阿含經

文章 黃竹 »

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等同【誹謗大乘】。反過來說,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者,正是渠等自己對於佛陀教法的認知【有誤區】,缺乏系統性的了解所致,所謂【見樹不見林】也。坦白說,今日猶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也絕非少數
既然你喜歡我被我抽,我就抽吧!

閣下論調,簡直一派胡言!

是大乘人的,已是在行大乘佛法之人,此等人並沒有啥大乘人心態,就連學佛的心態也沒有,更何況亂撇甚麽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行大乘佛法的人,在行是沒有任何心態的,若有即著四相,便非大乘人。

閣下偽編大乘人之心態行為,正是在誹謗真大乘人。

大乘法義,竟被扭曲成這模樣。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