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1)第八識變成“大圓境智”。大圓境子是“本體”,能“照”起東西 來是它的“起用”,我們都在註意電視或鏡子中出來的“畫面”而沒看“鏡子麵”或電視屏幕本身。
凡事從“起用”就能看到“本體”,沒鏡子怎能能出來“像”呢?
“起用”是在鏡子的表面、浮面上才容易讓我們能察覺到!
“性體”是“真空”才能出“妙有”、“妙用”。

(2)汝身汝心 皆是妙明真精 妙心中所顯物。
我們物質、精神的都來自“心”。
因為它“妙”,所以能生“萬有”,因為它“妙”,所以本身的光 發出來有“光”。
它是“真真實實的”因為它從來不會“變”,我們成佛時它不多、但下地獄時它也不少。
那個“永恆不變”的也是“本體”出來的,各種“虛幻的”不真實的世界 也是它變出來的。
心內、心外的景像 也是“本體”變化出來的。《華嚴經》會講到“根塵同源的”。
妙者,本妙也,本自具足的“妙”;同時還是“圓妙”,因為能“起明”、起“萬有”,“妙”裡面周遍一切,所以是“圓”。

(3)“心”就是“萬法”,“萬法”就是“心”。
我們都錯誤地認為,“法”是在心的“外面”,好比我們的第六識 對著外面的“六塵”,實際上“六塵”也是我們的“心”所生出來的!
整個地水火風 是第八識的“相分”,
“見聞覺知”是第八識的“見分”,
整個第八識 就在我們的心裡沒離開過。
只有“我執”去掉了,須彌山才會倒掉!大圓境智中 顯的就是“見分”和“相分”!

“七出征心”指:從阿難提出“心”在身內、身外、在中間、潛於眼根、有暗則藏有竅則明、隨有、乃至無著。(“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在圓、不在空、不在著一切。)
為什麼佛陀沒告訴阿難“心在哪裡”?
因為“心起用才有”,才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不“起用”你根本就不知這個“心”在哪裡啊!
杜順和尚在《華嚴經》中做的偈子:
“時人若識真空裡,身內真如環遍外;
情與無情共一體(蟲子、人、高山等'共一體'也),處處皆同真法界”。
這是杜順和尚的證量啊。
釋迦佛證悟後《華嚴經》中“七處九會”討論這個“真如”問題。

實際上,“六根”和“六塵”本來是一個東西,而我們卻把“能、所”對立起來,
“分別意識”起來了,就把“本妙”忘了。
“本體”是鏡子,“妙用”是鏡子裡面的“影子”,而我們都只看鏡子裡的“影子”卻把“鏡子”給忘了。
這就好比電、電燈的關係,愚蠢的人說 只有電燈裡的才是“電”,其餘的不是“電”一樣荒唐,電冰箱中用的也是電啊。

昨天有人問我“如何才能見到本體”?
我說,每個人日常都見到過,只是“見到'本體'的時間太短了”,一瞬間、一眨眼而已,
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它時間延長而已”,延長到行、住、坐、臥當中。
因此,打坐中見到的光、佛像這更是“胡說八道”,“迷中之謎”也。
佛把手上舉、下舉,而手沒有變化啊。

一切東西 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的“物”,這才是“正信的佛法”。
不但“本性”不變,就連一切好壞、佛魔、輪迴、涅槃這都是“空華”,都是本性中的“幻化”。
現在是學的“見地”,將來這些都需要“證量”,等自己證到啊才是究竟。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七處徵心”已完,請問師兄,心在那裡。不得引用佛言祖語,讓大家都能明白。

答:說說“心在哪裡”的問題
要明白《楞嚴經》“七處徵心”的相關說法,首先應當明白什麼是心才行。
佛教因為強調心性修行,在心識研究上特別深入細緻。
佛教理論對人們通常所說的心分為多種層次,包括:
( 1)外五識——被深層心意狀態所支配的視覺(眼識)、聽覺(耳識)、嗅覺(鼻識)、味覺(舌識)、觸覺(身識);
( 2)情感意識——注意力情緒失控狀態的煩惱知覺,意識心,煩惱心;  
(3)意志偏執覺——注意力把持狀態的專注知覺,意志心,攀援心;
( 4)根身直覺——注意力放鬆狀態的知覺,身心,種識,意=末那,包含思維心;
( 5)自心藏識——個性性格尚存的相似清淨知覺,阿賴耶,包含記憶心;  
(6)如來藏真心——超越一切障礙的絕對清淨正覺,圓滿佛心;

 在《楞嚴經》中,佛陀向阿難問說,“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其所徵詰乃是知覺心與眼識心所在。
那麼這個心 到底在哪裡呢?對於這個問題,在《楞嚴經》中,阿難一連回答了七次,結果全都被佛一一否定。因為阿難每次的答案,實際上都落在根、身、境界、行為上,根本與自心知覺無關。
在眾生的知覺活動過程中,知覺與對境雖然密切相關,但這兩者 卻並非完全相同。
除了煩惱、知覺被無明業力 牽製而局限於身體表里之外,其它多數知覺 尤其是與眼識、耳識相應的知覺,其感知範圍 都是超越身體表里以外的。
  即便是有心有為的“意志偏執覺”,實際上也是關注到哪裡,這個心就在哪裡,如果全局性關注,這個心也就全局都在。如果是根身直覺,其範圍則更為廣大。

《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耳根的直覺心,就是這樣超越根身內外 而圓通外在虛空的。
如果要論絕對“清淨無為”的如來藏真心的所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觀世音菩薩的體驗是一個很好的介紹:
“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所以佛說
如來藏真心 無所不在,哪裡都在。
如果自心尚有廣深、大小、方所、時空、業力等無明約束,即非真心。】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1)為什麼“見地”這麼重要呢?
好比你們想見我,見到了我好高興,而對面的幾個中國人 整天和我見面也不認識我是誰,為什麼?
是因為你們“想要認識我”,當然一見到我就知道了。
所以,“見地”就是這樣,“理”上先要明白“本體”是個什麼東西,你要先知道“葉曼的名字”啊,
否則到時修行中 你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啊。要想見到“本體”,雖然現在沒有“證量”,但要了解它啊。

(2)學佛的三個原則。
第一步,“本體”是“非自然、無主宰”的。一切都是因緣,但因緣是“世間法”,而“本體”是“非因緣”的、“非自然”的,“法爾如是”也。佛只是告訴你方法,一切要靠自悟,不要靠佛!千萬不要追逐“外塵”。
第二步,“本體”從來沒丟過、少過,和佛菩薩是完全一樣的。
第三步,你的生理、心理方面,“能見之根”和“所見之塵”是一個東西。

(3)鏡子、電、波浪都是比喻“本體”也。
“本體”是無形、無相、抓不著、看不見啊,但能起作用,因為你看到電燈、電話時才知道了有“電”啊。

(4)下面的幾句話 都是解釋“認悟中迷”這一句話的,什麼是“悟中迷”。

(5)凡說“自己悟道的”都沒有悟道!尤其是禪宗人。

(6)晦昧為空。這個既“妙”且“明”的“本體”,自己從沒覺得“我可以生妙有、光明四射”,
這個“妙明心性”沒有根、塵、相,所以說“真如理地,不立一塵”。

為什麼一念“無明”起?
例如,當人們認為“我的本性 是這麼的明啊”,這是“第一念”,只要有一個“明”的想法出來,緊跟著,第二念就是“無明(有六個)”出來了,
“無明”就是“覺得自己明”,所以,“無明”來自於“明”。
加了一個“無”字即是“有”啊,所以老子說,“有無相生”,有、無二者是“同出而異名”,
“無”一出來一定跟著“有”,“有”一出來一定跟著“無”,“無明”就是“有明”。
跟著三個細的:我能、我所、我來分別。
修行不僅僅是去掉六個“粗的無明”,還要去掉這三個細的。
有“能”、有“所”,就有“分別”出來,接著就有“憎愛”出來,我們要倒著來,先去掉“有”。
學《楞嚴經》一定要有其他的佛學基礎才好學,否則你很難接受該經的觀點,
《楞嚴經》的特點是:把“空”講的非常具體。
“無明”從什麼開始呢?這一念從哪裡起的?
答曰,無始(無“開始”也,大“圓圈”也)。所以,我們時刻是佛、也時刻是魔,完全由自己決定,就看“無始”這一念 從哪個地方開始。
我們修行要先把自己的“分別心”去掉,去“分別心”如何去掉?
先去“我執”,因為有“我”在,就會有“人”,就會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了。
有了“我相”就有“我能、我所”,有“能”有“所”就一定有“時間、空間”,“時間”是“壽者相”,“空間”是“眾生相”。
所以《金剛經》中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

佛家講的“空”就是“因緣聚合”之意。
禪宗的棒喝、打人、火燒、攆腿,你回答“是”打你三十棒,回答“不是”也給你四十棒,
就是打你的第六意識,打你的分別意識,甚至要你的命,就是要在你最恐怖、最驚厥、最痛的那“一剎那”把你的第六意識(分別念)“截斷”,從這裡“切斷”你的“分別念”!
這種方式 只能用在那些修了多年的“禪和子”身上才好使。
禪宗要“大疑”否則不能開悟,而淨土宗要你“相信”。

記住:真正打坐、真正參禪、真正念佛 完全是你的“前五識”在那裡起作用,絕對不能用“第六意識”。
觀想一個東西、念佛、聽耳根圓通、數鼻息、參話頭都是用的“前五識”,不能摻雜“第六識”。
這個“前五識”只有“現量”沒有“比量”,因為一有“比量”就有“分別意識”生出來。
當我們把“我執”去掉了,看東西不用“比量”了,直接用“現量”,第六意識就變成了“妙觀察智”,第七識變成了“平等性智”後,當這兩個識一“轉”,當然是“因”上轉的,此時“前五識”跟著“神通”就出來了,“前五識”變成了“成所作智”,第八識變成了“大圓境智”,轉“八識”成“四智”,這才算你“悟道”了!

“我執”到“無明”,當你覺得“我”見到“無明”了,能、所就出來,三個細的都出來了。
能、所一出來,“我看這個東西好明亮噢!”,一說“明”出來了,“無明”就出來。“無明”是“黑的”——空晦暗中。
無論“明”和“無明”都在“空”中。
佛言,“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法”,是說,“空”在“覺性”的大海中 就像海中的一個水泡,況且“空”中所生出來的這些東西呢。
“空”代表“眾生相”,“時間”代表“壽者相”,時間和空間 不能分開來談,是“雙胞胎”。
“明”和“無明”都生在大“空”中,但此“空”是“頑空”,
當你覺得有一個“頑空”存在時,故《楞嚴經》言:“空晦暗中,結暗為色”,
有“空”才能凝結成四大(地水火風)有“色”形成。
(物質就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所組成的)
切記:四大“地水火風”除了有具體的“物質”以外,佛學中主要是用這“四個字”來表達“四類性能”。
地性,表示“堅實的”;
火性,表示“蒸發的”;
水性是“流動的”,
風性是“擺動的”。
所以地球剛一初始形成時是“先擺動”,“風”出來了;大風不停地吹,不停地吹,生出“水輪”來;
然後上面形成“金輪”(即“地輪”),於是這樣摩擦、摩擦,把火生出來,地水火風生出來了,它們都存在於“空間”,宇宙就這樣形成了。
(7)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2)這個“妙明真心”的“本體”是沒有身心的“相”的,
既沒有“見聞覺知”的“見分”,也沒有“地水火風”的“相分”。
只是因為你“一念”一“動”,“無明”起來了,這個“念動”的“動”就是“行”,
你就會想“這是黑的、那是白的”,“這是好的、那是壞的”,“分別意識”就出來了,
“行”就緣“識”。“識”緣“名色”。

修行中“破初關”時是“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也就是老參菩薩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只見到了“空”,但“空”中能生起“妙有”來,這個“妙有”不是現在我們這裡所說的“妙有”,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其本質就是證到了“根塵同源”、根塵不分、“心物不二”的境地)。
所以,“無明”一念一起,三個“細的”都有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都有了,“六入”緣“觸”,所謂“入”,就是把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吸進來。
你“一念”生起來,有了“能變”的“無明”和“所變”的“頑空” ,
佛家講“空”有十八層“空”但最後要把“空”也空掉。
在這個“頑空”裡 凝結成“地水火風”,“四大”中的“大”指“基本”的意思,
“四個基本”的意思,“四大”不是指我們看到的水和地啊,是指“四種性能”,
在這個“晦暗”的“空間”把物質建立起來,即“結暗為色”,這是“相分”,這是你“所見”的;
加上你的“能見”變成第八識中的“見分”,
“所見、能見”兩者組成第八識中的“見分”和“相分”。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鐘聲七條(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語譯】
  雲門說:「世界那麼廣闊,為什麼要向鐘聲裡披袈裟?」

  【評唱】
  無門曰:「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
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
  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話會?
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語譯】
  無門說:「舉凡參禪學道之人,切忌隨聲逐色。縱使因為聞聲而悟道、見色而明心,這也是很尋常的事。
  那裡知道,出家人們,已不逐於聲色,即使在聲色之中,也能超越聲色;在每一聲色上,了了分明,不為悟境所執。
  縱然已達此境,請問:當聲音傳到耳際時,不為聲動;耳根往聲響處,不亂心;而達到『響寂雙忘』,又如何話會?如果這種境界,還指是用耳聽,恐非妥切,應是用眼來聽,比較貼近。

  【頌曰】
  會則事同一家 不會萬別千差 不會事同一家 會則萬別千差

  【語譯】
  能會悟,則萬事體性無非是一,不能會悟,則事事不同而有千差萬別。又不悟,則萬事皆同一家,悟則有千差萬別之相。

  (註:蓋悟與不悟,是兩邊。祖師禪是一也是二也。)

  【附參資料】
  一、星雲法師的書畫百寶箱
  夕陽余暉斜照在禪堂的窗櫺上,薄暮中,清楚地聽見 寺內鐘聲響起,莊嚴而深沉,獅子吼般的威懾力,聲動十方,剎那間,煩惱盡除。

  殿司口中誦念《觀音經》,另以手撞擊著大鐘,每一鐘響,猶如佛陀的法音,告誡世人「諸行無常,寂滅為樂」。

  所謂「鐘聲醒塵夢」,佛寺內的晚鐘響起,非為入眠或用餐前的預告,而是結束一日「塵夢」的警語。

  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所謂七條,是指出家眾所批搭,由七條布 拼湊成的袈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世界如此遼闊,為什麼不放開心胸,去和天地自然打成一片,而只知道 披著袈裟聽鐘聲,狹隘地過日子。

  無門曰:「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話會,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亦即無門禪師 為此而拈提一說。參禪學道之士,切忌執著於聲色,為外境所轉,即使你已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了,這也只是初步,這種悟境 只如光影門頭,稍蹤即逝,還須百尺竿頭,再下工夫;如果將悟道明心 以為是一種成就,這與一般人的隨聲逐色,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所以無門禪師認為 這只是尋常之事,不足為道。

  而所謂「騎聲蓋色」,是指不逐於聲色,即使在聲色之中,亦能超越聲色;從聲色上悟道,卻不滯於悟道之境,正如莊子所謂「物物而不物於物」,可以使役外境,但不為外境所役。

  「頭頭上明,著著上妙」,亦復如此,即使入於悟境,也不為悟境所執。

  所以「聲來耳畔」時,不為聲所轉。無門說是「響忘」;「耳往聲邊」時,又能處處聞聲,耳對於外境,絕非死寂或無動於衷,無門說是「寂忘」。但待到達這「響寂雙忘」時,要如何體會呢?

  無門禪師最後說「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若只是用耳,則耳只能用來聽外界有聲之聲,又如何能聽到 潛藏於宇宙之中的 無聲之聲呢?只有以眼去聽,耳去看,眼聽耳看,相攝相容,將外界聲色打成一片,所謂「眼能聞聲,耳能視色」,這才是圓融無礙的大自在境界。

  二、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第三十四
  雲門上堂,因聞鐘聲乃曰:「世界與麼廣闊,為甚麼向鐘聲披七條?」僧無語。
  師曰:「七裡灘頭多蛤子。」
  頌曰:「七條披向鐘聲上,遍界難藏比丘相。若以色見音聲求,迦葉師兄是虛妄。」(鼓山珪)。

  七裡灘頭多蛤子,太陽一出口俱開,平生肝膽雖然露,狡鶻何曾逐臭來。(無庵全)。

  鐘聲披起郁多羅,信手拈來不在多,堪笑當年明上座,狼忙馳逐太奔波。(率庵琮)。

  試問鐘聲披七條,輕輕擊著無明發,買來餬餅是謾頭,苦哉觀世音菩薩。(笑庵悟)。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萬別千差。不會事同一家,會則萬別千差。(無門開)。

  三、雲門匡真禪師廣錄捲上
  上堂因聞鐘鳴。乃雲:「世界與麼廣闊,為什麼鐘聲披七條?」

  上堂雲:「不可雪上加霜去也,珍重!」便下座。

  (心平如願《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鐘聲七條(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無門曰: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道;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會話?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頌曰:會則事同一家,不會萬別千差,不會事同一家,會則萬別千差。

  野老曰:
  悅耳的殘害善良,噪耳的精神虐待,舍聲色之外,且道您將向那裡披七條?山間林下,荒漠絕谷,甚而至曼陀羅的世界;何處沒有 聲色相境?那怕是地底、海底、無際天底、深邃淵底,同樣仍在聲色之中。

  無門不開智門,說什麼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也是尋常,殊不知馬祖就以“平常心是道”,而敞開覺悟之門,打煞多少 愚庸眾生!更何況,大悲觀世音菩薩,得觀自在,不也是耳根圓通的麼?!

  大德!會與不會,原本無關宏旨,最要緊的是 仰首能觀天色,豎耳善辨天籟;在廣袤的世界裡,芸芸的眾生中,體取聲色境相,擷取第一義諦;莫為聲色所轉,莫為聲色所迷!即便不落萬別千差!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mrgreen:
擷取第一義諦
不落萬別千差!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23a: 第五顯“見無還”

(1)阿難是“不敢”認“自心是主人”,而不是“不肯”承認它。
(2)圓音,佛說一種音,而眾生隨其類、隨其根器而各得解。
(3)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你阿難以“緣心”來聽我佛法,佛的佛法就也變成了“緣法”,你不會得到“法性”的。所以,法是沒有用處的。
(4)如人以手,指月示人。
後來的禪宗的《指月錄》的名稱 就是從這裡出來的。說的是,佛法就是見月的“手指”。你不但把“手指”和“月”沒搞清楚,而且把“明”和“暗”也搞混了。
你以“能緣之心”來聽“所緣”之佛法,當然是不得法味的,佛法就是讓我們去掉“能、所”,去掉“分別心”,要想見“性”、或見“本體”是不能用“緣心”的。
學佛法要如莊子 “《莊子·外物》所言::“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要把佛法和自心 真正契合在一起,不要把佛說的語言、文字、佛法抓著不放!
否則,你永遠見不到“本性”。
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路絕”。不可思議,不可思啊。

說法是為了“顯心”。
所有的禪宗公案(德山“棒”、臨濟“喝”)就是要打斷你的分別心“第六識”,你只能以“前五識”來看或用。
我們最容易出問題 就是“第六識”和“第七識”,所以真正要悟道,在唯識宗中 強調要先從“第七識”修起,先把“我執”去掉了,然後再修“第六識”這顆“分別心”。
把“第七識”去掉了,沒有了能、所,沒有“分別心”了,“第七識”就轉變成了“平等性智”,
“第六識”變成了“妙觀察智”,看東西只是看了,沒有“分別”了,因為一有“分別”就有“愛憎”,一有“愛憎”就有“取捨”,“取捨”就是業力,這個業力帶著我們去輪回啊!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如何“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生起心”?這是個大問題。
如何生這個心?
這是個“證量”啊,不是只有靠言說能做到的,這才是“禪”,又叫“思維修”、“禪那、靜慮”。思維時就是“修”,什麼妄想也沒有還要“慮”。
禪宗中的參話頭 不是讓你找答案。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23b:
(1)禪宗中的“參話頭”不要找答案,其作用和目的 是要把“第六識”斬斷,不要起“分別心”。
(2)“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離開“外塵”的聲音、容貌,“分別心”是沒有“分別性”的。
(3)非色非空。
即使你離開“色身香味觸法”這些“被分別”的“粗的”六塵,但若你還有能知道“自己清淨、沒有分別”這樣一種心境,就是還存在“能知”之心,這都是“細”的“分別相”,仍屬“無明”中的“三細(能、所、我)之相”也(六粗“無明”指:貪、嗔、痴、慢、疑、邪見),內部仍沒有“空”,仍屬“非空”。老子曰:“有無相生”,即是此也
(4)在“第六識”中包含“善、惡、無記”三種狀態。
無記,就是比如“吃飽食困、餓了發呆的狀態”就是“無記”狀態,一種“啥也不想、一種傻呆呆”的狀態,這不是“入定”的狀態。
真正的禪定 是“惺惺無寂寂(音譯,不知是哪幾個字——明空版主)”,禪定“真到了家”是你在那裡“思慮”,但你是這個“思慮”真正的主人,你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不是什麼都不想啊,所以禪定又叫“靜慮”又稱“思維修”。
老子的思想境界 和佛的還是“差一層”,因為老子還認為在“恍兮惚兮”中“有物、有相”存在,“其精甚真”,佛法則在“真如理地”上是“一塵不立”。
(5)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24a: 第五顯“見無還(huán)”的開始

(1)“六根”中的“意根”所起的“第六識”——“分別心”對著外面“六塵”中的“法”塵。
佛言,一旦人離開外面的“法緣(包括‘前塵影事’)”,則“第六識”中 並不存在一個單獨存在的“分別性”。就是說,離開“諸緣”是沒有一個“分別性”存在的。

(2)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見,指“見聞覺知”的簡稱,又稱“見精”,它就是第八識的“見分”,它是本體的“起用”,還不是“本體”啊,切記,切記。
這個“妙精明心”的“本體”使我們“能見”到三種東西:體、相、用。
《華嚴經》中講:
“時人若識真空裡,身內真如環遍外;
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這個“真如”不僅在我們身內,還在外邊的山河大地之中;
不僅“有情”有此“真如”,“無情”的高山大海的“真如”也和我們的“真如”是“無二無別”的,
因為“無情”的山河自然界有成、住、壞、滅,
這就和我們“有情”的生、老、病、死是一模一樣的,
其原因就是有情、無情都是從同一“本體”出來的。
從“本體”出來後,開始有“我們的相”、有“萬物的相”,我們的“相”能“起用”,
萬物它們的“相”也“起用”啊。這就是體、相、用。

所謂“無明就是念動”。
假如我們的“一念”一動,這就是“根本無明”,接著有了“三細(能、所、我)”,
此時我們的“本體”就見不到了,因為“本體”它已經變成了“業識”,
這個“業識”有“分別心”,這時我們就不認識“本體”了,不要它(本體)了,而只是緊緊盯著“本體”所起的“作用”——分別心,這就是“識”的形成過程,
從“本體”轉變成了“識”(無明→分別心→愛憎心→取捨心→造業開始、輪回開始)。
這樣,“本體”的“智慧之光”轉變成了第八識的“見分”,這時外面有“景”了,五根對著“外塵”。

在《易經》中講,萬物形成有“氣化、形化、質化”三個過程或說步驟。
什麼是“氣化”?《易經》中講,氤氳變成了“氣化”,實際我們的“心念”就可以,“心生種種法生”,就是打坐中在“真空”中“氣”就生了起來,真正的道家所說的練“內丹”是“真實不虛”能做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真清淨”的話 我們的念頭一動,氣就動了,“氣化”了,
緊跟著它就“成形”了,“成形”以後呢它是“恍兮惚兮”的,沒有什麼東西,可是其中“有物”啊,任何東西一“成形”就一定會慢慢“質化”的。

由於真正的“真空”內外是一樣的啊,“根和塵”、“能和所”都是同源的,
假如你真的能做到這樣的話 你就是“真空”,可是我們不是這樣的——我是我,外境是單獨的外境,於是這樣能、所分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都有了,
這時這樣一轉念,當自己知道有“分別意識”的時候,“見分”形成了。
由於你的“分別識”一定是對著“外境”,本來這個外境是“真空境”,(但由於人的“意識”的產生)這個“真空境”就變成了“相分”,
只要你說它是“空”就一定會有一種“相”,因為“空”本身 就是一種“相”啊,
所以我們才說 不僅是“四大皆空”而是“五大(地水火風空)皆空”啊,
五個基本的東西 都是“空”的,把“空”也要當成一個“相”啊,實際上“空”本身就是一種“相”,這樣原來真正的“空的境”就變成了“相分”,
“見分”就是“見精”,這個“見精”就是第八識中的“見分”,後面還會經常提到這個“見分、見精”。

所以,佛法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
雖然佛法說“萬法唯心”,但這個“心”是實相,“實相無相,無相而無不相”,
“相分”就都在裡面,所謂“心生種種法生”這不僅包括了“形而上”的“見分”,也包括了“形而下”的“相分”,這是我們“第八識”所包括的。
所以,平時社會上的一些所謂的“唯物論者”說佛法是“唯心主義”,這是一種錯誤的誤解。

這個“見精”不是其它“光”帶來的,不是有一個“了不起的光”帶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都具足,它真是明亮的不得了,是每個人能見到的“本源”,所以我們才稱呼它為“見精明元”,
但這個“見精”還不是我們所說的“妙明真心”那個“明心見性”中的“性”,
你不要以為 跟著我們這個“攀緣心”就能見“性”了,不是的,
這個“見精”是“捏著眼皮”你所見到的 所謂“第二個月亮”,但這個“第二個月亮”已經比你“水中的月亮影子”要真實多了,離月亮近多了!
如果你不用捏眼皮 就能直接見到的那個月亮 這是禪宗的修法,
所以禪宗真是“理上頓悟 要敢自己承擔”的,很直接,不用什麼“指頭”,它不借用其它工具,這是真正最直接的“明心見性”。

如果借助其它任何工具 見到月亮的方法,就都叫“緣”。
我們說“月亮有三個相”,
a一個是天上真正的月亮(本體相),這是我們要明的“心”;
b一個是我們捏著眼皮 見到的那個變形的“第二月亮”,它是在“真月亮”旁邊出來的月亮,記住哦,這個“第二月亮”不是另外別有一個什麼月亮存在,它和真正的月亮是一個體的,只是你捏著眼皮才看到的,還是“真月亮”的;
c而水中的那個“影子月亮”則是第三個月亮,它就是“影子”了,它和真實的月亮要差別的很遠了,不是有句“千江有水千江月”嗎,就是說這個千江之水 可能很渾濁,月亮也就看不清楚了,但也可能像“春江花月夜”中看到的很清楚,因為我們遭遇不同、心境不同 自然看到的月亮也就不一樣了。
如果你把“眼皮捏的厲害”有可能你能看到 不止兩個月亮,還可能更多,這個“第二月亮”和水中的“第三月亮”一樣,盡管其“相”有多個 但“月亮之體”就只有一個。
前邊那個“捏著眼皮 你見到的第二個月亮”就是我們《楞嚴經》中提到的“見精”,哼哼,大家明白了嗎?

這個“見精”已經很“元明”了,但我們是能見到它的。
你所見到的水中那個“月影”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你的“塵”而有分別,但我們常常卻把這水中“第三個月”誤以為當成“真正的月亮”,
所以,我們要舍掉這“第三個月”,先認取“第二個月”,然後當你看到第二個月亮(見精)時你離第一個“真正的月亮”(性、本體)就不遠了,
雖然它還不是真正的月亮,但比“水中月”(迷悟)要近多了。
所以此處《楞嚴經》中說“此見 雖非妙精明心”,兩個月亮中間 只是“體用”的差別。
注意:這個“能夠”看到“真月亮(真心、性體)”的“見精”是“本體”的“起用”,
這個“見精”和“塵世”的“分別之見”是完全不同的。

講上面這些都是為了講解“能、所”,“妙精明心”是真月亮,是“本體”;
“見精”是第二月,是“本體”所起的作用,是“起用”。
禪宗所謂“破初關”是先見到“空”,因為一切都沒有了,“山河破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見的是一片“空”,
為什麼呢,此時,是你的“見精”(起的“用”)不但把“第三月”去掉了,也把“第二個月”也去掉了,但此時你仍未見到“本體的第一個月亮”。
通常,我們普通人 見到的都是月影(第三月),如果修行的好的話 見到了點“影頭”,有可能是見到“第二月”,離第一個月還遠著呢,所以“見精 是心體的起用”。
新老怪
文章: 520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

見性”本來是“無礙的”,但我們不知“萬物都是自己”。
上次講到的公案,一段長偈子“切忌從他(尋)覓,條條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指“他”);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只需這麼(體)會,方是契(合)如如”。
“渠今正是我(指“本性”),我(本性)今不是渠”。
所有的東西 都是從本性出來的,但萬物不等於就是“本性”啊。
例如,“人是動物”,但“動物不只是人”啊。
我們把“萬物一體”的“心”去掉了,如果我們把萬物當成“自己 另外的另一個東西”就錯了,所以“被物轉了”,故“為物所轉”。
“水和冰”的關系,是“冰”本身 讓“水”不能流動了,但冰和水 本來就是一個東西,一個“體”!是我們自己讓自己見不到“本性”啊。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禪宗講,我們的面目都有一位“無位真人”從面門出入。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