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看見眾比丘,燃燒沉水香。香氣 本來是寂然不動的,但居然來到我鼻裏,我就靜靜地觀察它的來源。
當然不是從木來。如果從木,應該不必燃燒才有香。
也不是從空來,空是永恆的,但香氣不常有。
也不是從煙來,因我的鼻並沒有蒙煙。
更不是從火來,因世間的火 哪里有香氣。
既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著,當體即空!
因此我的身和意都消亡,根和塵亦消滅,就成就無漏果位。
香氣
不是從
木來。空來,煙來,火來,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親到龍潭(馮學成《明月藏鷺 · 六、頌古聯珠》)
鼎州德山宣鑑禪師,簡州周氏子,在蜀常講《金剛經》,時謂之“周金剛”。遂將《青龍疏鈔》出蜀,至澧陽路,徑造龍潭,到法堂曰:“久向龍潭,乃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
提示:《頌古聯珠》所收內容太多,故在引用公案時往往有所裁剪,這就使一些對禪宗不太瞭解的人看不到完整的內容。
德山禪師是與臨濟禪師齊名,並響徹天下的大師,叢林中談虎色變的“德山棒”,指的就是這位老者。德山禪師原來是四川的一位著名法師,專講《金剛經》,並著有《青龍疏鈔》來解釋《金剛經》。當時禪宗在江南一帶聲勢浩大,他心中不服,說:“出家兒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尚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當搗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於是殺氣騰騰地出川找禪宗理論。
行至湖南澧陽路上,看見一個老婆婆在賣點心,他肚子餓了,於是放下行李向婆婆買點心。那婆婆問他:“你擔了那麼多書,裡面寫了些什麼?”他說:“都是講《金剛經》的。”婆婆說:“你會講《金剛經》,好!那我就《金剛經》向你請教一個問題,答得好,送你點心,答得不好,那就對不起,請別處去。”於是婆婆就問他:“《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你點的哪個心?”這一問,把這位《金剛經》專家問得啞口無言,點心也沒有吃成。
德山禪師雖敗了一陣,但銳氣未減,順路就到了龍潭禪院,參見龍潭崇信禪師,一見面,他盛氣凌人,威風八面,說:“早就聽說龍潭的大名了,到此一看,潭也看不到,龍也看不到。”崇信禪師瞪著他,說:“那是你自己瞎了眼,到了龍潭看不到,怪誰!”宣鑑又回答不出,於是就留在了崇信禪師這裡參禪。
親到龍潭不見龍,龍潭龍不在潭中。
青天白日興雲雨,千古人同笑葉翁。
宋·佛國惟白
品析:葉公好龍 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寓言故事,佛國惟白禪師 以此來形容當時的宣鑑禪師。德山宣鑑禪師不僅當時偉大,他的後代還開創了雲門、法眼兩大禪宗宗派,這個佛國惟白禪師,還是他的第八代傳人哩。
“親到龍潭不見龍,龍潭龍不在潭中”,那麼龍潭之龍到哪裡去了呢?“青天白日興雲雨”,大白日青天的,忽然雲興雨布——那裡不是龍嗎?禪宗特別強調一個“活”字,因為“死水不藏蛟龍”,通體靈活,全身起用,大機大用,這才是真龍、真禪,決非葉公所好的那些死龍。
親到龍潭不見龍,妙符先覺證玄宗。
茆庵盤結孤峰上,靜對寒蟾掛碧空。
宋·羅漢南
品析:禪宗以“無所得”為得,這對於對道、對佛有所企圖的人是難以理解的,既然開悟見道,總應該“有”點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才是嘛。“親到龍潭不見龍”——入禪後是不知禪為何物的,若知,反而未曾入門了。這樣,就“妙符先覺”,與歷來聖人一樣同證“玄宗”了。這是什麼樣的境界呢?如同“茆(茅)庵盤結孤峰上,靜對寒蟾(月)掛碧空”。這樣的偈頌,真是太美了。
潭不見,龍不現,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回忽聞曉鶯啼,春風落盡桃花片。
宋·皖山凝
品析:世人一般認為懂得多為高,而禪宗反認為“不知最親切”、“守住不知的”,這真是大悖情理。但恰恰是這個沒有半點內容的精神,這個既不見“潭”,又不見“龍”的主體,就處在“全身已在空王殿”的最高層次之中,空王就是佛,就是佛智慧。這時,才是大夢初覺,曉鶯催喚,滿眼春風春景,滿心春情春意。德山宣鑑未悟之前既是如此光景,那麼常人是否有例外呢?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
鼎州德山宣鑑禪師,簡州周氏子,在蜀常講《金剛經》,時謂之“周金剛”。遂將《青龍疏鈔》出蜀,至澧陽路,徑造龍潭,到法堂曰:“久向龍潭,乃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
提示:《頌古聯珠》所收內容太多,故在引用公案時往往有所裁剪,這就使一些對禪宗不太瞭解的人看不到完整的內容。
德山禪師是與臨濟禪師齊名,並響徹天下的大師,叢林中談虎色變的“德山棒”,指的就是這位老者。德山禪師原來是四川的一位著名法師,專講《金剛經》,並著有《青龍疏鈔》來解釋《金剛經》。當時禪宗在江南一帶聲勢浩大,他心中不服,說:“出家兒千劫學佛威儀,萬劫學佛細行,尚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當搗其窟穴,滅其種類,以報佛恩。”於是殺氣騰騰地出川找禪宗理論。
行至湖南澧陽路上,看見一個老婆婆在賣點心,他肚子餓了,於是放下行李向婆婆買點心。那婆婆問他:“你擔了那麼多書,裡面寫了些什麼?”他說:“都是講《金剛經》的。”婆婆說:“你會講《金剛經》,好!那我就《金剛經》向你請教一個問題,答得好,送你點心,答得不好,那就對不起,請別處去。”於是婆婆就問他:“《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你點的哪個心?”這一問,把這位《金剛經》專家問得啞口無言,點心也沒有吃成。
德山禪師雖敗了一陣,但銳氣未減,順路就到了龍潭禪院,參見龍潭崇信禪師,一見面,他盛氣凌人,威風八面,說:“早就聽說龍潭的大名了,到此一看,潭也看不到,龍也看不到。”崇信禪師瞪著他,說:“那是你自己瞎了眼,到了龍潭看不到,怪誰!”宣鑑又回答不出,於是就留在了崇信禪師這裡參禪。
親到龍潭不見龍,龍潭龍不在潭中。
青天白日興雲雨,千古人同笑葉翁。
宋·佛國惟白
品析:葉公好龍 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寓言故事,佛國惟白禪師 以此來形容當時的宣鑑禪師。德山宣鑑禪師不僅當時偉大,他的後代還開創了雲門、法眼兩大禪宗宗派,這個佛國惟白禪師,還是他的第八代傳人哩。
“親到龍潭不見龍,龍潭龍不在潭中”,那麼龍潭之龍到哪裡去了呢?“青天白日興雲雨”,大白日青天的,忽然雲興雨布——那裡不是龍嗎?禪宗特別強調一個“活”字,因為“死水不藏蛟龍”,通體靈活,全身起用,大機大用,這才是真龍、真禪,決非葉公所好的那些死龍。
親到龍潭不見龍,妙符先覺證玄宗。
茆庵盤結孤峰上,靜對寒蟾掛碧空。
宋·羅漢南
品析:禪宗以“無所得”為得,這對於對道、對佛有所企圖的人是難以理解的,既然開悟見道,總應該“有”點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才是嘛。“親到龍潭不見龍”——入禪後是不知禪為何物的,若知,反而未曾入門了。這樣,就“妙符先覺”,與歷來聖人一樣同證“玄宗”了。這是什麼樣的境界呢?如同“茆(茅)庵盤結孤峰上,靜對寒蟾(月)掛碧空”。這樣的偈頌,真是太美了。
潭不見,龍不現,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回忽聞曉鶯啼,春風落盡桃花片。
宋·皖山凝
品析:世人一般認為懂得多為高,而禪宗反認為“不知最親切”、“守住不知的”,這真是大悖情理。但恰恰是這個沒有半點內容的精神,這個既不見“潭”,又不見“龍”的主體,就處在“全身已在空王殿”的最高層次之中,空王就是佛,就是佛智慧。這時,才是大夢初覺,曉鶯催喚,滿眼春風春景,滿心春情春意。德山宣鑑未悟之前既是如此光景,那麼常人是否有例外呢?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婆子點心(馮學成《四季禪·夏》)
至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餅點心。婆指擔曰:“這個是什麼文字?”師曰:“《青龍疏鈔》。”婆曰:“講何經?”師曰:“《金剛經》。”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且別處去。《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哪個心?”師無語。(《五燈會元》卷七)
譯文
德山禪師原來是四川的一位著名的法師,因不滿禪宗頓悟成佛之說,於是擔著他的著作去找南方的禪宗辯論。在前往湖南澧陽的路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在賣面餅和點心,於是把肩上的擔子放下來,買面餅和點心充飢。那位婆婆指著他的擔子問:“你這一大擔裝的是什麼書?”德山說:“這是《青龍疏鈔》。”婆婆又問:“那是講什麼經的呢?”德山說:“那是我常講《金剛經》的講義。”婆婆說:“我有一個問題,你若回答得好,我就佈施點心給你。你若回答不出來,那對不起,請別處去。《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你點的是哪一個心?”德山聽了,呆在那裡回答不出。
旁白
在全書的“旁白”中,作者常用“現在”、“我”來提示禪的意趣。但這裡似乎又是對“現在”也毫不客氣的掃除,究竟怎樣理會才好呢?要知道,現在、未來、過去都是人的認識對時間的安立,對宇宙本體來說,是沒有這些時間差別的。絕對的“我”、“現在”也是超越了這種時間差別的。絕對的“現在”,讓相對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消融在它沒有邊際的懷抱中。而相對的時間觀念,則只能附著於相對的 物質的運動和變化。蘇東坡在《赤壁賦》中,不是有對這兩者的領悟嗎?當數光年以外的外星人 看我們的星球,不是也如我們看他們一樣,只有一種永恆的感受嗎。這就接近了……。
(馮學成《四季禪·夏》)
至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餅點心。婆指擔曰:“這個是什麼文字?”師曰:“《青龍疏鈔》。”婆曰:“講何經?”師曰:“《金剛經》。”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且別處去。《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哪個心?”師無語。(《五燈會元》卷七)
譯文
德山禪師原來是四川的一位著名的法師,因不滿禪宗頓悟成佛之說,於是擔著他的著作去找南方的禪宗辯論。在前往湖南澧陽的路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在賣面餅和點心,於是把肩上的擔子放下來,買面餅和點心充飢。那位婆婆指著他的擔子問:“你這一大擔裝的是什麼書?”德山說:“這是《青龍疏鈔》。”婆婆又問:“那是講什麼經的呢?”德山說:“那是我常講《金剛經》的講義。”婆婆說:“我有一個問題,你若回答得好,我就佈施點心給你。你若回答不出來,那對不起,請別處去。《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你點的是哪一個心?”德山聽了,呆在那裡回答不出。
旁白
在全書的“旁白”中,作者常用“現在”、“我”來提示禪的意趣。但這裡似乎又是對“現在”也毫不客氣的掃除,究竟怎樣理會才好呢?要知道,現在、未來、過去都是人的認識對時間的安立,對宇宙本體來說,是沒有這些時間差別的。絕對的“我”、“現在”也是超越了這種時間差別的。絕對的“現在”,讓相對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消融在它沒有邊際的懷抱中。而相對的時間觀念,則只能附著於相對的 物質的運動和變化。蘇東坡在《赤壁賦》中,不是有對這兩者的領悟嗎?當數光年以外的外星人 看我們的星球,不是也如我們看他們一樣,只有一種永恆的感受嗎。這就接近了……。
(馮學成《四季禪·夏》)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德山焚疏(馮學成《四季禪·夏》)
師將疏鈔堆至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五燈會元》卷七)
譯文
德山宣鑑禪師在龍潭崇信禪師那裡 開悟後的第二天,他把自己有關佛法的著作全部堆在法堂上,舉起一支火炬,說:“就算是窮盡了一切最高明、最嚴密、最系統的理論與說教,也只是等於把一根毫毛 放在宇宙中那樣有限和渺小;就算是用盡了全部人類的聰明和才智,也恰似把一滴水 投入那巨大的山谷裡 那樣可憐和無益。”於是就把自己的著作一把火燒了。
旁白
《周易·艮卦》說:“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又說:“君子以思不出其位。”這裡的道理是相通的。認識到思維的有限性和侷限性,才不至於盲目地使思維超出它運行的軌道而產生謬誤和荒唐。對神聖的佛法尚且如此,何況其它。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尤其在近三百年來,思維空間的極度擴展,使人類自認為自己就是上帝。可是,核威脅的存在,生態環境的嚴重失調,大工業生產無限制的發展,個人主義極端的傳播,癌症、艾滋病的流行,已經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這一切,都似乎是理性——思維空間極度擴張的後果。由此我們想起章太炎先生的名言:“善亦無窮,惡亦無窮。”“善亦進化,惡亦進化”的“俱分進化論。”究其根源,就在於思維不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盲區。德山禪師這一席話,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馮學成《四季禪·夏》)
師將疏鈔堆至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五燈會元》卷七)
譯文
德山宣鑑禪師在龍潭崇信禪師那裡 開悟後的第二天,他把自己有關佛法的著作全部堆在法堂上,舉起一支火炬,說:“就算是窮盡了一切最高明、最嚴密、最系統的理論與說教,也只是等於把一根毫毛 放在宇宙中那樣有限和渺小;就算是用盡了全部人類的聰明和才智,也恰似把一滴水 投入那巨大的山谷裡 那樣可憐和無益。”於是就把自己的著作一把火燒了。
旁白
《周易·艮卦》說:“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又說:“君子以思不出其位。”這裡的道理是相通的。認識到思維的有限性和侷限性,才不至於盲目地使思維超出它運行的軌道而產生謬誤和荒唐。對神聖的佛法尚且如此,何況其它。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尤其在近三百年來,思維空間的極度擴展,使人類自認為自己就是上帝。可是,核威脅的存在,生態環境的嚴重失調,大工業生產無限制的發展,個人主義極端的傳播,癌症、艾滋病的流行,已經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這一切,都似乎是理性——思維空間極度擴張的後果。由此我們想起章太炎先生的名言:“善亦無窮,惡亦無窮。”“善亦進化,惡亦進化”的“俱分進化論。”究其根源,就在於思維不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盲區。德山禪師這一席話,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馮學成《四季禪·夏》)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德山焚疏(馮學成《明月藏鷺 · 六、頌古聯珠》)
德山一日侍龍潭抵夜,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燈度與,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個什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來日,潭升座謂眾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燭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而去。
綜述:與臨濟悟道公案一樣,德山悟道也是禪林中極為重視的一幕。因為禪宗大師見道的過程,雖非教條,卻極具啟發性。其它禪師、後人或許還有“徹不徹”、“透不透”的疑問,但對德山、臨濟、趙州、雲門一類的大師,則是絕對放心的,因為若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實際意義的禪宗了。
“外面黑”,歸家就看不見歸路,點枝燭聊以照明,但龍潭禪師為什麼 剛點燃就吹滅呢?德山為什麼在這忽明忽滅中“大悟”了呢?喜好禪修的人 不妨自己演示一下 這樣的情景,看看自己“當下”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這忽明忽滅的瞬間,德山感受到了“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窮盡世間一切學問、心智,不過如同一根毫毛 置於宇宙之中,也如同一滴水珠,投向那無涯的山谷。知識就那麼的可憐、微不足道嗎?
當然,德山是用以與大道相比的,而且事實本來就是如此,“小小寰球”嘛。地球在宇宙中不過如一粒塵埃,人類的文明盡管光輝,也僅僅是這粒塵埃中的那絲令外星人感覺不到的“光塵”而已。這不是妄自菲薄,同億萬年的宇宙演變相比,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真的算不了什麼,如果今天就驕傲起來,那麼必然在萬年、百萬年之後受到我們子孫的嘲笑。
那麼,禪宗“見”到的就那麼偉大嗎?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歷代祖師也沒有具體說個什麼,如同前面那個“豎指頭”,豎個指頭,能告訴人們什麼呢?
明暗相凌不足雲,絲毫有解未為親。
紙燈忽滅眼睛出,打破大唐無一人。
宋·白雲守端
品析:這位白雲守端禪師,其偈頌真可謂天下獨步了,頌臨濟的如此,頌德山的更是如此,禪師的詩,的確有其特有的魅力啊!
點燭吹燭,這僅僅是古代生活中 一個極普通的現象,本身是不值得去研究、“考察”的,因為毫無價值。如果真的要在其中 去尋找德山為什麼 會因之大悟的因果關系,或者在其中說明個什麼,那就“絲毫有解未為親”了——根本不懂這則公案的意義。
“要了便了,轉解轉疏”,這是禪宗鐵定的立場,才涉思維便錯,“擬議則乖”,因為通過思維而得來的僅是思維的對象或內容,遠遠不是道的自身了。
但就是這個“明暗相凌不足雲”,不用思維、不用理解的剎那,“紙燈忽滅眼睛出”——人心中的一個特有的眼睛生出來了。這個眼睛不是凡眼,而是可以“爍破天下”的“法眼”,有了這個“法眼”後,德山禪師之“棒”橫行天下,“打破大唐無一人”——在唐末禪宗內,的確沒有人比德山禪師更偉大的了。
白雲守端禪師的詩偈,其可謂句句有眼——他也是“眼睛出”的人,我們的這個眼睛,又在什麼地方,何時可以出呢?
一陣旋風霧靄開,千峰突出碧崔嵬。
驚猿怒鶴拋來久,半夜山前喚得回。
宋·上方益
品析:這首偈頌,似乎與這則公案毫不相關,而別有一番情趣,但反復咀嚼,方覺其味無窮,不失為點睛之筆。
當人們在光明中 忽然進入黑暗,或在黑暗中 忽然進入光明;當人們從喧鬧中忽然獲得寧靜,或在寧靜中忽然進入喧鬧,在臨界的那一瞬間,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沒有做過有關的調查,當然這裡也說不出個什麼來。但上方益禪師 在這裡談出了他的感受。
“一陣旋風霧靄開”,在濃迷的霧靄之中,當然什麼也看不見,但旋風吹散之後的景象 如何呢?“千峰突出碧崔嵬”,崔嵬的千峰忽然顯示 其蔥蘢蒼翠的“本來面目”。到這裡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當然有,那些因“霧靄”而迷失不歸,既“驚”又“怒”的猿猴和仙鶴,到了夜深人靜之時,方得把他們呼喚回來。
禪師是佛教徒,作為一個佛教徒的基本職責是“度人”。自己見道開悟,獲得解脫和自由後,就是要“普度眾生”,把那些迷途的“驚猿怒鶴”喚回啊!
一時瀑布岩前落,半夜金鳥掌上明。
大開口來張意氣,與誰天下共橫行。
宋·保寧仁勇
品析:《周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保寧仁勇與白雲守端是同門師兄,其詩偈也氣韻相仿。
當一個人站在百丈巨瀑之下時,康德所說的那種“崇高”的心理狀態就會油然而生,用中國人說的話,就是“壯闊”之氣。當一個在夜中觀賞屬於自己的,如同月亮那樣明亮的夜明珠時,那種富甲天下的“豪”氣,誰敢與之爭鋒呢?
禪師們一旦明心見性後,大約就有如此的感覺,那種自在,那種意氣,真是沒有人敢攀比的,因為是“肉身佛”了,皇帝都要禮敬,百官都要禮拜,世間的那種種意氣的確是無法可比的。“與誰天下共橫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最後一句說:“噫!唯斯人,吾誰與歸!”都太斯文了。只有莊子《說劍》中的那位劍士:“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可與之相比。曹洞宗的曹山本寂禪師不是說過“一切總殺”麼?
到了這裡,的確是雄視天下的“孤家寡人”了,“與祖佛攜手共行”,俗人能與其攜手麼?能與其“橫行”麼?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
德山一日侍龍潭抵夜,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燈度與,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個什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來日,潭升座謂眾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燭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而去。
綜述:與臨濟悟道公案一樣,德山悟道也是禪林中極為重視的一幕。因為禪宗大師見道的過程,雖非教條,卻極具啟發性。其它禪師、後人或許還有“徹不徹”、“透不透”的疑問,但對德山、臨濟、趙州、雲門一類的大師,則是絕對放心的,因為若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實際意義的禪宗了。
“外面黑”,歸家就看不見歸路,點枝燭聊以照明,但龍潭禪師為什麼 剛點燃就吹滅呢?德山為什麼在這忽明忽滅中“大悟”了呢?喜好禪修的人 不妨自己演示一下 這樣的情景,看看自己“當下”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這忽明忽滅的瞬間,德山感受到了“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窮盡世間一切學問、心智,不過如同一根毫毛 置於宇宙之中,也如同一滴水珠,投向那無涯的山谷。知識就那麼的可憐、微不足道嗎?
當然,德山是用以與大道相比的,而且事實本來就是如此,“小小寰球”嘛。地球在宇宙中不過如一粒塵埃,人類的文明盡管光輝,也僅僅是這粒塵埃中的那絲令外星人感覺不到的“光塵”而已。這不是妄自菲薄,同億萬年的宇宙演變相比,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真的算不了什麼,如果今天就驕傲起來,那麼必然在萬年、百萬年之後受到我們子孫的嘲笑。
那麼,禪宗“見”到的就那麼偉大嗎?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歷代祖師也沒有具體說個什麼,如同前面那個“豎指頭”,豎個指頭,能告訴人們什麼呢?
明暗相凌不足雲,絲毫有解未為親。
紙燈忽滅眼睛出,打破大唐無一人。
宋·白雲守端
品析:這位白雲守端禪師,其偈頌真可謂天下獨步了,頌臨濟的如此,頌德山的更是如此,禪師的詩,的確有其特有的魅力啊!
點燭吹燭,這僅僅是古代生活中 一個極普通的現象,本身是不值得去研究、“考察”的,因為毫無價值。如果真的要在其中 去尋找德山為什麼 會因之大悟的因果關系,或者在其中說明個什麼,那就“絲毫有解未為親”了——根本不懂這則公案的意義。
“要了便了,轉解轉疏”,這是禪宗鐵定的立場,才涉思維便錯,“擬議則乖”,因為通過思維而得來的僅是思維的對象或內容,遠遠不是道的自身了。
但就是這個“明暗相凌不足雲”,不用思維、不用理解的剎那,“紙燈忽滅眼睛出”——人心中的一個特有的眼睛生出來了。這個眼睛不是凡眼,而是可以“爍破天下”的“法眼”,有了這個“法眼”後,德山禪師之“棒”橫行天下,“打破大唐無一人”——在唐末禪宗內,的確沒有人比德山禪師更偉大的了。
白雲守端禪師的詩偈,其可謂句句有眼——他也是“眼睛出”的人,我們的這個眼睛,又在什麼地方,何時可以出呢?
一陣旋風霧靄開,千峰突出碧崔嵬。
驚猿怒鶴拋來久,半夜山前喚得回。
宋·上方益
品析:這首偈頌,似乎與這則公案毫不相關,而別有一番情趣,但反復咀嚼,方覺其味無窮,不失為點睛之筆。
當人們在光明中 忽然進入黑暗,或在黑暗中 忽然進入光明;當人們從喧鬧中忽然獲得寧靜,或在寧靜中忽然進入喧鬧,在臨界的那一瞬間,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沒有做過有關的調查,當然這裡也說不出個什麼來。但上方益禪師 在這裡談出了他的感受。
“一陣旋風霧靄開”,在濃迷的霧靄之中,當然什麼也看不見,但旋風吹散之後的景象 如何呢?“千峰突出碧崔嵬”,崔嵬的千峰忽然顯示 其蔥蘢蒼翠的“本來面目”。到這裡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當然有,那些因“霧靄”而迷失不歸,既“驚”又“怒”的猿猴和仙鶴,到了夜深人靜之時,方得把他們呼喚回來。
禪師是佛教徒,作為一個佛教徒的基本職責是“度人”。自己見道開悟,獲得解脫和自由後,就是要“普度眾生”,把那些迷途的“驚猿怒鶴”喚回啊!
一時瀑布岩前落,半夜金鳥掌上明。
大開口來張意氣,與誰天下共橫行。
宋·保寧仁勇
品析:《周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保寧仁勇與白雲守端是同門師兄,其詩偈也氣韻相仿。
當一個人站在百丈巨瀑之下時,康德所說的那種“崇高”的心理狀態就會油然而生,用中國人說的話,就是“壯闊”之氣。當一個在夜中觀賞屬於自己的,如同月亮那樣明亮的夜明珠時,那種富甲天下的“豪”氣,誰敢與之爭鋒呢?
禪師們一旦明心見性後,大約就有如此的感覺,那種自在,那種意氣,真是沒有人敢攀比的,因為是“肉身佛”了,皇帝都要禮敬,百官都要禮拜,世間的那種種意氣的確是無法可比的。“與誰天下共橫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最後一句說:“噫!唯斯人,吾誰與歸!”都太斯文了。只有莊子《說劍》中的那位劍士:“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可與之相比。曹洞宗的曹山本寂禪師不是說過“一切總殺”麼?
到了這裡,的確是雄視天下的“孤家寡人”了,“與祖佛攜手共行”,俗人能與其攜手麼?能與其“橫行”麼?
(馮學成《明月藏鷺·六、《頌古聯珠》選析》)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風幡不動”解(張建木《法音》1982年第6期)
禪宗的要典《壇經》(《行由第一》通行本)記載著一段故事:“時有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這個故事還見於禪宗其他撰述,今不俱引。以上的記載是否歷史事實,暫不討論。我們現在只就其所述義理而議論。
明明我們看到風吹幡動,有人卻說它不動,其道理何在?我們很難斷言《壇經》撰者的本意究竟如何,但可由其它經論試作窺測。
事物不動的提法並非創始於《壇經》,佛教原來的經、論常有這樣的議論。《大般若經·贊大乘品》:“以一切法若動若住不可得故。”《摩訶般若經·遍學品》開頭就廣說諸法之不動。《成實論·四大相品》:“問曰,無有動相,諸法唸唸滅故,不至余處。以至餘地,故名曰動,至、去、動是一義故。”《成實論·業相品》:“問曰,有為法唸唸滅故,不應有動。”《俱舍論·分別業品》:“諸有為法才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歸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余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成唯識論》卷一:“若言是動,亦非實有。才生即滅,無動義故。”《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作用動轉,約第一義都無所有,但依世俗暫假施設。”
由以上所引,我們可以知道:一、通過“剎那生滅”的道理 可以理解何以說不動。二、說不動 是就“第一義”亦即“勝義諦”而言,非就世俗諦。也就是說所謂不動 不是就常識而言,在日常生活中 當然可以說動。《壇經》說不動,是就勝義諦而立論。
為了討論這個問題,不妨略為提一下 一般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即佛教對於“自性”的看法異於 其它哲學流派的地方。在古代印度 有些哲學別派主張諸法有自性(《壇經》也多次提到自性,如“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與此含義不同,識者易解),亦即事物的本體是不變的、永恆的存在。
如《瑜伽師地論》卷六:“於諸行剎那生滅流轉不如實知。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至彼世間無斷絕故,發起常見。”佛教則認為諸法從因緣生,亦即一切事物都是由一些條件和合而成的,而這些條件是變動不居的。佛教哲學一般還認為,事物才形成就消滅,並無短暫的停留,所謂“無住”或“剎那生滅”。
剎那有多長呢?有不同的說法,就應用來說,大約可分三類:
一、泛指最短的時間;
二、時間長度單位,如《俱舍論·分別世品》及《西域記》卷二,由剎那記起乃至時、日、月、年;
三、指最短的、無限短的時間,可說是時間上的幾何點。與我們所討論的問題關系密切的應該是第三類。
所謂剎那生滅 是才生即滅(有人主張滅不待緣),其間並無任何短暫“住”的狀態。因此自無始以來 直到而今其中的剎那數量 與一秒鐘所含的剎那數量 是相等的,即都是∞(無限大)。大凡一個東西 由甲處移至乙處,移動之後還是那件東西 才說得上動。而就勝義來說,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被風從東方飄到西方的那個幡,到西方後原來在東方的那個幡早已消失,從東方到西方中間 有無數個新幡產生、舊幡消失。從微觀角度來看,這是必然的。風也是如此,如果把風 看成是物質性的 那就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如果從常識邁進一步,《壇經》這段話 或許不難接受。
《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曾舉出四種真實:一、世間極成真實,二、道理極成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在某些佛教信仰者從某個角度看來,或者以為說風幡動是“虛妄分別”、“遍計所執”。但若以《真實義品》所說四種真實來衡量,說風幡動是第一種真實,如《俱舍論·分別業品》說“風界動性”,《五蘊論》說“雲何風界?謂輕等動性”。看起來這類話,是下學術性的界說,實際上是就世間所許而立論。
說風幡不動 是第二種真實。認真說來,曾使“一眾駭然”的風幡不動說 也不過是比常識提高一步,還沒達到佛教不共義理的高度。風幡不動道理也很淺近,略加解釋即可明了。
若問兩種根本不同的說法如何,可以說都是真實,那是因為承認 某些不究竟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就夠了,甚至有好處。若是即物以窮其理,日常認為如此如彼的常常並不確實,甚至科學上的定律也是如此,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甚至是有必要承認其為真實。現在也有對不同的學說我們同時都加以承認的,雖然承認的態度從本質上講有所區別。
比如我們學習馬列主義哲學時,認為物質本身會運動。可是我們的物理學課本還照錄牛頓運動二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如果物體沒有受到別的物體的作用,這個物體就保持自己的靜止狀態 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事實上牛頓有關力學的第一定律 已經進入神學的領域,因為這條定律暗示“第一次推動”,若是沒有上帝的支持,第一定律就站不住腳。
但是現在不但承認,還要學習牛頓的定律,原因很簡單,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一定范圍的科學研究中,還能起很大的作用,常識與本質的認識 常常是相對而言,有時其界限不易劃分。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行 最初也只是少數科學家的假說,而現在已成為多數人的常識。說風幡不動 也許現在一般人還不接受,可是這種說法 有轉變為常識的可能。
“風幡不動”不過是簡單地指明 一個客觀事實,它使我們知道 不能過分相信自己的主觀,不要以自己的主觀為衡量一切的尺度。並且可以知道,知識不停止於常識。
但是,“風幡不動”這種提法仍然可以再作討論。
第一,風幡雖是無常,但有其相續性。《莊嚴論》說,常有三種:一、本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雖然只有第一種 是真正的常,其他二種卻也並不是斷,而且依然可以起作用。所以《成實論·無住品》說:“諸業與風雖唸唸滅,亦能動物。”風幡雖是有為法,但在一定時間內還是相續的,幡從東方飄到西方時 並未變成茶壺或其它什麼東西。佛家說“聲是無常”,理由是“所作性故”。音聲確實是“所作”,並非單一的、不可分的、不需條件的事物。
但是,有的“外道”不承認,他們認為如果聲音真的無常,那麼出君之口的聲音 與入我之耳的聲音便不是一回事,那咱們就無法交流意見,進行對話。你說的話當我聽到時已經走樣,就無法瞭解你的想法。我說你聽,也是如此,這樣的爭執 就很難得出結論,最後也只好各尊所聞,各行所學。
再者,說風幡不動,事實上仍然是“心動”,因為這種主張 也仍然是由於意識的分別,甚至是更強、更復雜的分別而產生。雖說是第一義,仍然是有相安立。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二諦章》說:“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又說:“安立之中,有能有所,心境異故。”《法苑義林章》還依《瑜伽師地論》說世俗諦與勝義諦各有四重。風幡動與風幡不動各屬於哪一種我們現在不去作那種繁瑣的分析。
作者:張建木
來源:《法音》1982年第6期
禪宗的要典《壇經》(《行由第一》通行本)記載著一段故事:“時有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這個故事還見於禪宗其他撰述,今不俱引。以上的記載是否歷史事實,暫不討論。我們現在只就其所述義理而議論。
明明我們看到風吹幡動,有人卻說它不動,其道理何在?我們很難斷言《壇經》撰者的本意究竟如何,但可由其它經論試作窺測。
事物不動的提法並非創始於《壇經》,佛教原來的經、論常有這樣的議論。《大般若經·贊大乘品》:“以一切法若動若住不可得故。”《摩訶般若經·遍學品》開頭就廣說諸法之不動。《成實論·四大相品》:“問曰,無有動相,諸法唸唸滅故,不至余處。以至餘地,故名曰動,至、去、動是一義故。”《成實論·業相品》:“問曰,有為法唸唸滅故,不應有動。”《俱舍論·分別業品》:“諸有為法才得自體,從此無間必滅歸無。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余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成唯識論》卷一:“若言是動,亦非實有。才生即滅,無動義故。”《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作用動轉,約第一義都無所有,但依世俗暫假施設。”
由以上所引,我們可以知道:一、通過“剎那生滅”的道理 可以理解何以說不動。二、說不動 是就“第一義”亦即“勝義諦”而言,非就世俗諦。也就是說所謂不動 不是就常識而言,在日常生活中 當然可以說動。《壇經》說不動,是就勝義諦而立論。
為了討論這個問題,不妨略為提一下 一般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即佛教對於“自性”的看法異於 其它哲學流派的地方。在古代印度 有些哲學別派主張諸法有自性(《壇經》也多次提到自性,如“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與此含義不同,識者易解),亦即事物的本體是不變的、永恆的存在。
如《瑜伽師地論》卷六:“於諸行剎那生滅流轉不如實知。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至彼世間無斷絕故,發起常見。”佛教則認為諸法從因緣生,亦即一切事物都是由一些條件和合而成的,而這些條件是變動不居的。佛教哲學一般還認為,事物才形成就消滅,並無短暫的停留,所謂“無住”或“剎那生滅”。
剎那有多長呢?有不同的說法,就應用來說,大約可分三類:
一、泛指最短的時間;
二、時間長度單位,如《俱舍論·分別世品》及《西域記》卷二,由剎那記起乃至時、日、月、年;
三、指最短的、無限短的時間,可說是時間上的幾何點。與我們所討論的問題關系密切的應該是第三類。
所謂剎那生滅 是才生即滅(有人主張滅不待緣),其間並無任何短暫“住”的狀態。因此自無始以來 直到而今其中的剎那數量 與一秒鐘所含的剎那數量 是相等的,即都是∞(無限大)。大凡一個東西 由甲處移至乙處,移動之後還是那件東西 才說得上動。而就勝義來說,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被風從東方飄到西方的那個幡,到西方後原來在東方的那個幡早已消失,從東方到西方中間 有無數個新幡產生、舊幡消失。從微觀角度來看,這是必然的。風也是如此,如果把風 看成是物質性的 那就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如果從常識邁進一步,《壇經》這段話 或許不難接受。
《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曾舉出四種真實:一、世間極成真實,二、道理極成真實,三、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在某些佛教信仰者從某個角度看來,或者以為說風幡動是“虛妄分別”、“遍計所執”。但若以《真實義品》所說四種真實來衡量,說風幡動是第一種真實,如《俱舍論·分別業品》說“風界動性”,《五蘊論》說“雲何風界?謂輕等動性”。看起來這類話,是下學術性的界說,實際上是就世間所許而立論。
說風幡不動 是第二種真實。認真說來,曾使“一眾駭然”的風幡不動說 也不過是比常識提高一步,還沒達到佛教不共義理的高度。風幡不動道理也很淺近,略加解釋即可明了。
若問兩種根本不同的說法如何,可以說都是真實,那是因為承認 某些不究竟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就夠了,甚至有好處。若是即物以窮其理,日常認為如此如彼的常常並不確實,甚至科學上的定律也是如此,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甚至是有必要承認其為真實。現在也有對不同的學說我們同時都加以承認的,雖然承認的態度從本質上講有所區別。
比如我們學習馬列主義哲學時,認為物質本身會運動。可是我們的物理學課本還照錄牛頓運動二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如果物體沒有受到別的物體的作用,這個物體就保持自己的靜止狀態 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事實上牛頓有關力學的第一定律 已經進入神學的領域,因為這條定律暗示“第一次推動”,若是沒有上帝的支持,第一定律就站不住腳。
但是現在不但承認,還要學習牛頓的定律,原因很簡單,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一定范圍的科學研究中,還能起很大的作用,常識與本質的認識 常常是相對而言,有時其界限不易劃分。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行 最初也只是少數科學家的假說,而現在已成為多數人的常識。說風幡不動 也許現在一般人還不接受,可是這種說法 有轉變為常識的可能。
“風幡不動”不過是簡單地指明 一個客觀事實,它使我們知道 不能過分相信自己的主觀,不要以自己的主觀為衡量一切的尺度。並且可以知道,知識不停止於常識。
但是,“風幡不動”這種提法仍然可以再作討論。
第一,風幡雖是無常,但有其相續性。《莊嚴論》說,常有三種:一、本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雖然只有第一種 是真正的常,其他二種卻也並不是斷,而且依然可以起作用。所以《成實論·無住品》說:“諸業與風雖唸唸滅,亦能動物。”風幡雖是有為法,但在一定時間內還是相續的,幡從東方飄到西方時 並未變成茶壺或其它什麼東西。佛家說“聲是無常”,理由是“所作性故”。音聲確實是“所作”,並非單一的、不可分的、不需條件的事物。
但是,有的“外道”不承認,他們認為如果聲音真的無常,那麼出君之口的聲音 與入我之耳的聲音便不是一回事,那咱們就無法交流意見,進行對話。你說的話當我聽到時已經走樣,就無法瞭解你的想法。我說你聽,也是如此,這樣的爭執 就很難得出結論,最後也只好各尊所聞,各行所學。
再者,說風幡不動,事實上仍然是“心動”,因為這種主張 也仍然是由於意識的分別,甚至是更強、更復雜的分別而產生。雖說是第一義,仍然是有相安立。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二諦章》說:“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又說:“安立之中,有能有所,心境異故。”《法苑義林章》還依《瑜伽師地論》說世俗諦與勝義諦各有四重。風幡動與風幡不動各屬於哪一種我們現在不去作那種繁瑣的分析。
作者:張建木
來源:《法音》1982年第6期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陳載暄《禪外流雲》)
【禪宗公案】
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靜心齋小譯】
六祖慧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隱藏了16年後,離開了。這天來到了廣州法性寺,正遇上方丈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
這時吹來了一陣風,把掛在門口和堂內的佛幡 吹得飄舞起來,一個和尚說是風在吹動而幡沒有動,一個和尚說是幡在動而風沒有動。互相都堅持自己的看法,爭論不停止。
慧能大師聽見了,走進講經堂,說:“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而是你們自心認為是在動。”
【禪外流雲】
蝴蝶效應
大學裡的博士們 經常研究前沿學科,整些新鮮玩意。譬如他們有次聚集在學術廳演講由美國人發現 並推廣的“蝴蝶效應”的一個學術課題,大意是說在美國西部一個大峽谷中的一隻蝴蝶 扇動翅膀,有可能引起地球另一邊某個地方 產生龍卷風,充分說明了事物的膨脹性和地球空間的整體聯動性,真正的空間距離 是非常小的。把那些聽講的碩士生啦、本科生和專科生等學弟學妹們 聽得一愣一愣的,聽後,嘖嘖稱嘆:這些學哥學姐是了不起,研究的學術課題是很新鮮。
其實,讀過佛家的經典 和道家的經典,就曉得那個由美國人發現的 所謂的“蝴蝶效應”,能新鮮到哪裡去?類似的課題 釋迦牟尼和莊子在兩千年以前就講過了,只是我們的大學生們 不去研究老祖宗的寶貝而已。
佛家《楞嚴經》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換成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性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眾生心力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依循眾生身心個性的業力 而發生作用。我們坐在原地打個噴嚏,等於在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打噴嚏;我們內心的傲慢心一動,很可能就會引發大地震等等。
道家《莊子》曰:“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那藍色的天空,真的是藍的嗎?你認為宇宙是無限大嗎?遠得沒有邊的嗎?我們站在這裡,也算是宇宙的一個起點,也算是一個邊吧。又曰:“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是說這股氣變成風以後,除非不起作用,起了作用以後,那個有洞的地方 都發出聲響來。又曰:“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是說天地間就是一體,坐在這兒吹口氣,等於在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颳起了大風。
征服自心
英雄的事業在於征服天下。
聖人的事業在於征服自心。
英雄征服天下 不是一件難事,秉著雄心壯志,聚集豪傑和聰明才俊之士,暗的、明的謀略一運用,成敗尚且不論,因為七分人事 三分天意,只要這麼仗劍策馬行於江湖,縱橫馳騁於南疆北地,此為征服天下。像歷史上的帝王們,成就自己的事功,大半是靠了征服別人的腦袋。
聖人們沒想過要征服天下,一心一意 只想著征服自心。這征服自心,其實是真正的高難度的作為。“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心生萬法,有萬種法也就有萬種心,一草一木、一塵一泥、一生一命,莫不是心法中的 現量顯現。
《續西遊記》(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雲“未見”)裡有段關於種種心的敘述:“行者乃向如來前抓耳撓腮,打滾撒潑道‘弟子這機變心,縱不如師父的至誠,卻勝似八戒的老實;就是機變,也不過臨機應變,又不是奸心、盜心、邪心、淫心、詐心、偽心、詭心、欺心、忍心、逆心、亂心、反心、誣心、騙心、貪心、嗔心、惡心、瞞心、昧心、誇心、逞心、凶心、暴心、偏心、疑心、奸心、險心、狠心、殺心、痴心、恨心、爭心、競心、驕心、媚心、諂心、惰心、慢心、妒心、忌心、賊心、讒心、怨心、私心、忿心、恚心、殘心、獸心……’行者一氣隨口說出許多心,如來閉目端坐,只當不聞。”
聖人們首先 就要在自性當中 將這些種種不好之心一一剔除干淨,使此心轉向菩提之心,到最後連菩提之心 也要丟棄,無心可染、無心可生、無心可起、無心可用,而又靈明覺知了了分明,則淨土現前,不移一步 到達極樂世界,事功成也。
英雄們征服天下,江山也要被無數的鮮血所浸染,謂“一將成,萬骨枯”,製造多少生離死別的人間慘劇。
聖人們征服自心,任身外風雲際會 抗拒種種誘惑 我自巋然不動,從此脫離六道輪回的生死苦海,安享於涅槃寂靜的最高境界。
有時候,常聽人說:我老老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守法、不整人不害人,就已經夠善良的了,還去唸佛幹什麼。如此這樣,也是不錯的,但如果靜心觀察自己內心,在人、事、物的各樣情形裡,沒准如以上所列的心 或多或少都會生起,只是平常心向外馳,沒有觀照自己內心的習慣。很多學佛唸佛 或是參禪或是修止觀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自我觀照的力量越來越強和自覺,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良心理狀態 其實都是很渾濁和粗亂的。
因此,把此心征服到絕對的清淨、絕對的平等、絕對的正覺,到此一步也就是聖人了。各位仁人志士 試一試,是不是很難?!
(陳載暄《禪外流雲》禪宗公案之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禪宗公案】
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靜心齋小譯】
六祖慧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隱藏了16年後,離開了。這天來到了廣州法性寺,正遇上方丈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
這時吹來了一陣風,把掛在門口和堂內的佛幡 吹得飄舞起來,一個和尚說是風在吹動而幡沒有動,一個和尚說是幡在動而風沒有動。互相都堅持自己的看法,爭論不停止。
慧能大師聽見了,走進講經堂,說:“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而是你們自心認為是在動。”
【禪外流雲】
蝴蝶效應
大學裡的博士們 經常研究前沿學科,整些新鮮玩意。譬如他們有次聚集在學術廳演講由美國人發現 並推廣的“蝴蝶效應”的一個學術課題,大意是說在美國西部一個大峽谷中的一隻蝴蝶 扇動翅膀,有可能引起地球另一邊某個地方 產生龍卷風,充分說明了事物的膨脹性和地球空間的整體聯動性,真正的空間距離 是非常小的。把那些聽講的碩士生啦、本科生和專科生等學弟學妹們 聽得一愣一愣的,聽後,嘖嘖稱嘆:這些學哥學姐是了不起,研究的學術課題是很新鮮。
其實,讀過佛家的經典 和道家的經典,就曉得那個由美國人發現的 所謂的“蝴蝶效應”,能新鮮到哪裡去?類似的課題 釋迦牟尼和莊子在兩千年以前就講過了,只是我們的大學生們 不去研究老祖宗的寶貝而已。
佛家《楞嚴經》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換成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性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眾生心力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依循眾生身心個性的業力 而發生作用。我們坐在原地打個噴嚏,等於在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打噴嚏;我們內心的傲慢心一動,很可能就會引發大地震等等。
道家《莊子》曰:“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那藍色的天空,真的是藍的嗎?你認為宇宙是無限大嗎?遠得沒有邊的嗎?我們站在這裡,也算是宇宙的一個起點,也算是一個邊吧。又曰:“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是說這股氣變成風以後,除非不起作用,起了作用以後,那個有洞的地方 都發出聲響來。又曰:“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是說天地間就是一體,坐在這兒吹口氣,等於在全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颳起了大風。
征服自心
英雄的事業在於征服天下。
聖人的事業在於征服自心。
英雄征服天下 不是一件難事,秉著雄心壯志,聚集豪傑和聰明才俊之士,暗的、明的謀略一運用,成敗尚且不論,因為七分人事 三分天意,只要這麼仗劍策馬行於江湖,縱橫馳騁於南疆北地,此為征服天下。像歷史上的帝王們,成就自己的事功,大半是靠了征服別人的腦袋。
聖人們沒想過要征服天下,一心一意 只想著征服自心。這征服自心,其實是真正的高難度的作為。“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心生萬法,有萬種法也就有萬種心,一草一木、一塵一泥、一生一命,莫不是心法中的 現量顯現。
《續西遊記》(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雲“未見”)裡有段關於種種心的敘述:“行者乃向如來前抓耳撓腮,打滾撒潑道‘弟子這機變心,縱不如師父的至誠,卻勝似八戒的老實;就是機變,也不過臨機應變,又不是奸心、盜心、邪心、淫心、詐心、偽心、詭心、欺心、忍心、逆心、亂心、反心、誣心、騙心、貪心、嗔心、惡心、瞞心、昧心、誇心、逞心、凶心、暴心、偏心、疑心、奸心、險心、狠心、殺心、痴心、恨心、爭心、競心、驕心、媚心、諂心、惰心、慢心、妒心、忌心、賊心、讒心、怨心、私心、忿心、恚心、殘心、獸心……’行者一氣隨口說出許多心,如來閉目端坐,只當不聞。”
聖人們首先 就要在自性當中 將這些種種不好之心一一剔除干淨,使此心轉向菩提之心,到最後連菩提之心 也要丟棄,無心可染、無心可生、無心可起、無心可用,而又靈明覺知了了分明,則淨土現前,不移一步 到達極樂世界,事功成也。
英雄們征服天下,江山也要被無數的鮮血所浸染,謂“一將成,萬骨枯”,製造多少生離死別的人間慘劇。
聖人們征服自心,任身外風雲際會 抗拒種種誘惑 我自巋然不動,從此脫離六道輪回的生死苦海,安享於涅槃寂靜的最高境界。
有時候,常聽人說:我老老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守法、不整人不害人,就已經夠善良的了,還去唸佛幹什麼。如此這樣,也是不錯的,但如果靜心觀察自己內心,在人、事、物的各樣情形裡,沒准如以上所列的心 或多或少都會生起,只是平常心向外馳,沒有觀照自己內心的習慣。很多學佛唸佛 或是參禪或是修止觀的人,經過一段時間後,自我觀照的力量越來越強和自覺,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良心理狀態 其實都是很渾濁和粗亂的。
因此,把此心征服到絕對的清淨、絕對的平等、絕對的正覺,到此一步也就是聖人了。各位仁人志士 試一試,是不是很難?!
(陳載暄《禪外流雲》禪宗公案之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仁者心動(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仁者心動①
慧能至廣州法性寺②,值印宗法師③講《涅槃經》④。時有風吹旛⑤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⑥。
[公案出處]《六祖壇經》(宗寶本)行由品第一;《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
[注釋]①這是六祖慧能的一則著名公案。仁者:慧能對僧人的一種稱呼。②法性寺:在廣州市西華路口,即今光孝寺,俗稱制止道場。東晉時始建,是中國佛教的著名寺院之一。③印宗法師(627-713),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俗姓不詳。唐咸亨元年(670)抵京師長安(今陝西西安市),敕居大敬愛寺,不受。後往五祖山見弘忍大師,與慧能相見後,徹悟玄旨,成為慧能的弟子。本則公案也是印宗結識慧能的一段因緣。④《涅槃經》:佛教主要經卷之一,敘述如來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都能成佛等教義。共四十捲,南北朝時期北涼曇無最早翻譯到中國。⑤旛:音fān,同幡,長方而下垂的旗子,有多種顏色和規格,佛教用以莊嚴佛場,是常見的寺院裝飾物。⑥一眾:大眾。駭然:驚奇的樣子。
[解析]這是一個極富有哲學意味的的故事,它反映了慧能禪宗的一種認識論。風吹旛動,這是展現在眼前的一個客觀現象。如何認識這種自然現象?這裡出現了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 認為風是現象的主體,因為有了風,才吹動了旛。風是主動者;旛是被動者;運動是現象。
第二種觀點與第一種觀點相反,認為旛是這一現象的主體,是因為有了旛,才產生了動,沒有旛,便無所謂動。
以上是兩位僧人的觀點,相互對立各不相讓,爭持不下。正在這個時候,慧能提出了他的第三種觀點:風和旛在這個現象中 都不是主體,主體是人的自心。眼前的現像是人心感知外界事物 產生的結果,沒有人心的感知,那麼任何事物和現象 都將不復存在,或者說,都將沒有任何意義。
人類的認識,最終總是可以歸結到心、物兩者的關繫上來 加以考察的——慧能與兩位僧人的對立,關鍵也在“外物”與“內心”關系的把握。
兩位僧人根本不考慮 人的心理作用,只專注於事相,向外馳求,希望從事物本身 去解釋事物運動的現象,結果都不能自圓其說,且相互詆毀,出現爭斗。
慧能則從自心自性出發,首先承認人的精神的絕對地位,把外物歸結為 自心的活動,從而否定心理感覺之外的客觀事物 對人類存在的價值。
把慧能的觀點 加以擴展,即可以說,世間萬事萬物 都是人的內心感應的結果,世界只在自心之中,除此之外,別無一物。很明顯,它反映了佛教 最重要的認識論 與世界觀——萬法歸心,心外無物。這是佛教認識論的起點,也是其人生觀 和解脫修行理論的基點,在整個佛教思想體系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法眼高僧天台得韶禪師曾說:“古來聖賢說法 多得像海灘上的砂粒,六祖‘仁者心動’一句,是無上心印的真法門,禪家子子孫孫都要認真地 加以領會。”
事實上,禪宗自慧能以下,無不主張萬法歸心,心外無物,所以禪家的開悟、解脫,往往歸結到 自心自性的開悟和解脫,禪宗成為心的宗教,它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深深地紮了根。瞭解這一點,不僅對解讀禪門公案很有好處,而且對理解中國文化藝術 帶來極大的方便。例如,
蘇東坡《題沈君琴》詩這樣寫道: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一看便知東坡思想 受到禪家影響,他要在詩中 表達的意思是:美妙的琴聲 只在音樂家的心中,沒有美妙的心靈,便不會有美妙的琴聲。
這是對藝術美感 最深刻的論述,也是對中國藝術精神 涵蓋的自由表白。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客觀事物中,決定其意義和價值的因素 是人不是物,再美的音樂 也是人彈出來的,是人心美妙的流露,沒有一個音樂家的心靈,再好的琴 也發揮不了作用;同樣,美妙的音樂 只有遇上“知音”才具有傳播、怡人的價值,沒有音樂的耳朵,再好的樂章也失去傳播的意義。
(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仁者心動①
慧能至廣州法性寺②,值印宗法師③講《涅槃經》④。時有風吹旛⑤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⑥。
[公案出處]《六祖壇經》(宗寶本)行由品第一;《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
[注釋]①這是六祖慧能的一則著名公案。仁者:慧能對僧人的一種稱呼。②法性寺:在廣州市西華路口,即今光孝寺,俗稱制止道場。東晉時始建,是中國佛教的著名寺院之一。③印宗法師(627-713),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俗姓不詳。唐咸亨元年(670)抵京師長安(今陝西西安市),敕居大敬愛寺,不受。後往五祖山見弘忍大師,與慧能相見後,徹悟玄旨,成為慧能的弟子。本則公案也是印宗結識慧能的一段因緣。④《涅槃經》:佛教主要經卷之一,敘述如來常住,眾生悉有佛性,都能成佛等教義。共四十捲,南北朝時期北涼曇無最早翻譯到中國。⑤旛:音fān,同幡,長方而下垂的旗子,有多種顏色和規格,佛教用以莊嚴佛場,是常見的寺院裝飾物。⑥一眾:大眾。駭然:驚奇的樣子。
[解析]這是一個極富有哲學意味的的故事,它反映了慧能禪宗的一種認識論。風吹旛動,這是展現在眼前的一個客觀現象。如何認識這種自然現象?這裡出現了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 認為風是現象的主體,因為有了風,才吹動了旛。風是主動者;旛是被動者;運動是現象。
第二種觀點與第一種觀點相反,認為旛是這一現象的主體,是因為有了旛,才產生了動,沒有旛,便無所謂動。
以上是兩位僧人的觀點,相互對立各不相讓,爭持不下。正在這個時候,慧能提出了他的第三種觀點:風和旛在這個現象中 都不是主體,主體是人的自心。眼前的現像是人心感知外界事物 產生的結果,沒有人心的感知,那麼任何事物和現象 都將不復存在,或者說,都將沒有任何意義。
人類的認識,最終總是可以歸結到心、物兩者的關繫上來 加以考察的——慧能與兩位僧人的對立,關鍵也在“外物”與“內心”關系的把握。
兩位僧人根本不考慮 人的心理作用,只專注於事相,向外馳求,希望從事物本身 去解釋事物運動的現象,結果都不能自圓其說,且相互詆毀,出現爭斗。
慧能則從自心自性出發,首先承認人的精神的絕對地位,把外物歸結為 自心的活動,從而否定心理感覺之外的客觀事物 對人類存在的價值。
把慧能的觀點 加以擴展,即可以說,世間萬事萬物 都是人的內心感應的結果,世界只在自心之中,除此之外,別無一物。很明顯,它反映了佛教 最重要的認識論 與世界觀——萬法歸心,心外無物。這是佛教認識論的起點,也是其人生觀 和解脫修行理論的基點,在整個佛教思想體系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法眼高僧天台得韶禪師曾說:“古來聖賢說法 多得像海灘上的砂粒,六祖‘仁者心動’一句,是無上心印的真法門,禪家子子孫孫都要認真地 加以領會。”
事實上,禪宗自慧能以下,無不主張萬法歸心,心外無物,所以禪家的開悟、解脫,往往歸結到 自心自性的開悟和解脫,禪宗成為心的宗教,它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深深地紮了根。瞭解這一點,不僅對解讀禪門公案很有好處,而且對理解中國文化藝術 帶來極大的方便。例如,
蘇東坡《題沈君琴》詩這樣寫道: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一看便知東坡思想 受到禪家影響,他要在詩中 表達的意思是:美妙的琴聲 只在音樂家的心中,沒有美妙的心靈,便不會有美妙的琴聲。
這是對藝術美感 最深刻的論述,也是對中國藝術精神 涵蓋的自由表白。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客觀事物中,決定其意義和價值的因素 是人不是物,再美的音樂 也是人彈出來的,是人心美妙的流露,沒有一個音樂家的心靈,再好的琴 也發揮不了作用;同樣,美妙的音樂 只有遇上“知音”才具有傳播、怡人的價值,沒有音樂的耳朵,再好的樂章也失去傳播的意義。
(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風動,幡動(星雲禪話《石頭路滑》)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有一天,途經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幡子,面紅耳赤爭論不休,六祖上前一聽,才知道他們在爭論旗旛所以會飄動的原因,一個說:“如果沒有風,幡子怎麼會動呢?所以說是風在動。”另一個就說:“沒有幡子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動呢?所以說是幡子在動。”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惠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
“二位請別吵,我願意為你們做個公正的裁判,其實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子在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出 禪師們對外境的觀點,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滯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現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別,完全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現前,因此要達到 動靜一如的境界,其關鍵就在吾人的心 是否已經去除差別妄想,是否能夠 證得涅槃寂靜。
(星雲禪話《石頭路滑》)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有一天,途經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幡子,面紅耳赤爭論不休,六祖上前一聽,才知道他們在爭論旗旛所以會飄動的原因,一個說:“如果沒有風,幡子怎麼會動呢?所以說是風在動。”另一個就說:“沒有幡子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動呢?所以說是幡子在動。”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惠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
“二位請別吵,我願意為你們做個公正的裁判,其實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子在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出 禪師們對外境的觀點,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滯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現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別,完全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現前,因此要達到 動靜一如的境界,其關鍵就在吾人的心 是否已經去除差別妄想,是否能夠 證得涅槃寂靜。
(星雲禪話《石頭路滑》)
-
- 文章: 527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風動,幡動,心動(聖嚴法師《禪語100》)
問:
六祖惠能大師從五祖弘忍門下 得到傳承之後,到了廣州法性寺,見到兩位和尚對著寺前的旗子在爭論,一個和尚說:「你看旗子在動。」另一個說:「是風在動。」惠能說:「你們兩個都錯了,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的心在動。」兩個和尚被點破,非常拜服,而我們聽故事的人 似乎也心動了一下。請師父開示。
答:
這也是《六祖壇經》中的故事。當時惠能已經開悟,和一般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是從外境的現象著眼,透過主觀 形成因人而異的判斷。外在的環境 如果沒有主觀的人去觀察它、體驗它,它是毫無意義的。一旦通過人的觀察、體驗和認識,就失去了客觀事實的標准。因為每個人內心的反應 都會因時、因地、因他自己內心的情況 而有所不同,所以兩個和尚看到幡在動 就會有兩種不同的想法。這兩種想法都是錯的,最正確的答案 是他們兩人的心在動。
從這個事實來看,人間所謂是非、好壞、優劣、善惡等等判斷,並沒有一定的客觀標准,都是因時、因地、因主觀想法 而有所不同。所以叫作虛妄,不是真實,既非真實就不要執著。
唯有對一切現象 不起執著,才不會生起 愛憎等等煩惱心,那就是自在的人。是不是可能做到幡不動、風不動、心也不動呢?其實沒有必要。
有風的話 幡一定會動,只要自己的心 不隨著環境而亂動,不要被環境牽著鼻子走,不用主觀的自我意識 來觀察、衡量、判斷,這是比較妥當的,也比較不會產生矛盾和沖突。很多人只因多管閒事 而煩惱不已,其實只要心不受環境所動,不離智慧和慈悲兩個標准,就不會有煩惱了。因此,我們普通人 也可以練習不受威脅利誘,不為聲色所動,這也就是人間的智者和勇者。
(聖嚴法師《禪語100》)
問:
六祖惠能大師從五祖弘忍門下 得到傳承之後,到了廣州法性寺,見到兩位和尚對著寺前的旗子在爭論,一個和尚說:「你看旗子在動。」另一個說:「是風在動。」惠能說:「你們兩個都錯了,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的心在動。」兩個和尚被點破,非常拜服,而我們聽故事的人 似乎也心動了一下。請師父開示。
答:
這也是《六祖壇經》中的故事。當時惠能已經開悟,和一般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是從外境的現象著眼,透過主觀 形成因人而異的判斷。外在的環境 如果沒有主觀的人去觀察它、體驗它,它是毫無意義的。一旦通過人的觀察、體驗和認識,就失去了客觀事實的標准。因為每個人內心的反應 都會因時、因地、因他自己內心的情況 而有所不同,所以兩個和尚看到幡在動 就會有兩種不同的想法。這兩種想法都是錯的,最正確的答案 是他們兩人的心在動。
從這個事實來看,人間所謂是非、好壞、優劣、善惡等等判斷,並沒有一定的客觀標准,都是因時、因地、因主觀想法 而有所不同。所以叫作虛妄,不是真實,既非真實就不要執著。
唯有對一切現象 不起執著,才不會生起 愛憎等等煩惱心,那就是自在的人。是不是可能做到幡不動、風不動、心也不動呢?其實沒有必要。
有風的話 幡一定會動,只要自己的心 不隨著環境而亂動,不要被環境牽著鼻子走,不用主觀的自我意識 來觀察、衡量、判斷,這是比較妥當的,也比較不會產生矛盾和沖突。很多人只因多管閒事 而煩惱不已,其實只要心不受環境所動,不離智慧和慈悲兩個標准,就不會有煩惱了。因此,我們普通人 也可以練習不受威脅利誘,不為聲色所動,這也就是人間的智者和勇者。
(聖嚴法師《禪語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