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安心(蕭平實《入不二門:公案拈提集錦》)
可安心
禪宗中土二祖慧可大師。師自歸附達摩大士,而不聞開示,乃立雪斷臂以求,大士知為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乃為師改名慧可。師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大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師曰:“我心未安,乞師與安。”大士曰:“將心來,與汝安。”師曰:“覓心了不可得。”大士曰:“我與汝安心竟。”
星雲法師解釋此一公案雲:《神光慧可於找不到入處,而有一個轉身入處,終於豁然大悟,我們的煩惱本空,罪業本無自性,識心寂滅,沒有妄想動念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佛光《石頭路滑》頁23)
平實雲:由星雲法師所說之此段文字中,已可確定星雲法師 自以為開悟之境界者,即是一念不生之境界,即是誤認一念不生時之覺知心 為真如心體也。如是之悟,卻成常見外道見,與諸修定而得一念不生之外道無異。若星雲法師如是境界 可以稱說為悟,則一切親證欲界定之外道,亦應是佛門中之證悟賢聖也!審如是,則證得未到地定、初禪、二禪……者之悟境 當更殊勝也!若如是,則大乘諸經中 不應說二乘聖者未證如來藏也!彼二乘聖者之中 多諸俱解脫者故,彼俱解脫聖者 悉皆已經親證四禪八定 及滅盡定故,然而世尊終不說彼等二乘定性聖人 已經親證大乘般若開悟之境界,終不說彼等已證如來藏。是故星雲法師 妄以意識覺知心 處於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便認定為開悟者,其過大矣!若如是境界可以宣稱為悟者,則禪宗之悟 便同於常見外道一般無二,有何可貴之處?而如是之“悟”,於“悟”後卻又處處說法錯誤 猶如今時之星雲法師,焉可說之為悟?不應正理!
星雲法師此一段開示中說:“沒有妄想動念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以為如是粗淺之一念不生境界 即是世尊成道之境界,將無比勝妙之成佛境界,說為人間常見外道世俗境界,真是奉行印順人間佛教 邪思之具體實行者。如是境界,尚且不如常見外道之耶和華、阿拉,尚且不如多神教之道教諸神境界,而可說之為佛之境界者,平實讀之,唯有啼笑皆非之感,唯有搖頭太息之分:佛法竟被如是大法師 貶抑扭曲至此地步,夫復何言!
然而身為佛弟子,眼見星雲法師 將佛法世俗化、淺化至此地步,焉可無言?是故不得不奮起而 與台灣佛教界強權之星雲法師,作一釐清與辨正;於我正覺同修會雖損、雖害,在所不計。此是佛弟子應盡之義務故,不應拿世尊正法 來作人情故。
星雲認為:“能夠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殊不知 佛性時時刻刻 皆分明顯現,乃至賤如螻蟻,其佛性亦不曾遮隱;一切凡夫俗人,不論其有無證悟、有無煩惱,不論其為眠熟無夢 或者正當清醒之時,亦不論其為散亂心時或制心一處時,其佛性皆分明無隱現前,隨時隨地 可為眼見佛性之人 所親眼得見,星雲豈可妄說 要待一念不生時 方得顯現?
由此可以證實星雲法師 根本不曾見過佛性,是故說得如是虛妄謬言,焉可用來度人?究竟欲以此法度化眾生 走向何處?若信其言,不隨其誤入岐途者 亦難矣!此即是世俗化佛教之代表作也!亦是拜印順法師人間佛教、佛法研究等邪謬思想之賜也!於今且舉慧可安心公案,共諸學人及佛光禪師說禪:
禪宗中土二祖慧可大師,自歸附達摩大士之後,以不聞達摩大師開示之故,為求大法,乃竟夜立於雪地,復又自斷一臂,以示求法之決心。大士知其確為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於吾面前,所欲求者亦可得也。”乃將二祖原名神光,改名為慧可。二祖隨即問法曰:“諸佛所傳之法印,可以從大師耳聞乎?”達摩大士開示曰:“諸佛法印,是眾生本來就具足的,並不是從別人處 聽聞而可獲得的。”二祖曰:“我的心一直未能安定下來,乞求師父為我安心。”達摩大士曰:“你把心取過來,我為你安吧。”二祖答曰:“我尋自己的心,發現都是無常之心,要找一個真正不壞的心,卻是了不可得。”達摩大士曰:“我已經為你安心完畢了。”
二祖慧可禪師之悟,其實非由此一公案而悟,必定別有悟處,只是不載於典籍中。謂此一公案中所說心者,唯是說意識覺知心爾,並不涉及到第八識真實心。二祖只是觀察覺知心其實了不可得,藉緣而起,絕無不壞之常住性,是故其性本空;既然覺知心之心性本來不實,無有可以獨自存在之體性,焉得說是常住不壞之真心?
然而星雲如今卻說 覺知心一念不生時 即是真如佛性,卻說覺知心 不起妄想、不動妄念時,即是成就正覺,妄說如是修證淺定之法 即是佛道,卻與外道修定者一般無二;只是外道不以佛法名相而說,不示現佛教僧寶之相;而星雲卻以佛法名相而說,以僧寶之相示現,如是有別。由因其法 完全同於常見外道故,故說星雲法師 其實是佛門外道,所說所修之“佛法”與常見外道 完全相同故。
爾星雲法師 莫再執迷不悟,莫再沈墮於外道見中,當速改易舊有常見見,盡速回歸世尊所言 第八識真心之法,當盡速棄舍印順所弘藏密黃教 應成派中觀邪見,當盡速棄舍藏密之雙身法,洗心革面 回歸世尊三乘經典正法。三乘經典之正法,則以第八識如來藏為歸,故爾星雲法師 應當公開昭告天下:盡舍印順所弘人間佛教之藏密邪知、邪見、邪法,回歸正道。
回歸正道之後,斷除覺知心常住不壞之邪見,速速求證第八識如來藏。如是參究十年之後,若猶未能證得,可覓平實,傚法二祖求令安心。屆時平實聞爾所請已,口中且念大悲神咒以安爾心,唸咒之際 且為大師一再撫背安心,不說余言。
爾星雲法師 莫道我有所說法,莫道我無所說法,莫道我非有說、非無說。還會麼?
(由公案拈提第一輯《宗門正眼》錄出)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講完了佛性就是心性,悟就是我們心性 在始覺位對法相的比量之覺知,有的人可能會說:不會吧?如果見性 真的那麼簡單,我只需把自己始覺的第一念 轉過來就行了,何必還要學道恆沙劫呢?此無它,只為世間許多事 本就是說時容易做時難。
這種事難就難在 你我的自性分別 是一種極難轉變的 意識活動,在它面前 你就如同蚊子上鐵牛,渾無下口處。
比如,當我們處在 較低或較高的溫度環境中時,我們的身體 會自動產生冷或熱的感覺。冷熱並非來自外面,而是我們身心二識 對外界觸塵 所形成的自發認識,這種認識就是一種自性分別。
只要外界溫度不改變,你對溫度的感覺 就會無間地產生,無間地領受。
不管冷熱有多麼難受,你的主觀意識 都無法讓身體的感覺停下來,最多只能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去分散它、弱化它。
在你的分別念中,始覺位上 非尋伺自性分別的第一念 非常深細、堅固的一種,如果把我們的心 比做大海,這一念 就是深藏於大海最底層之水。設想一下自己拿著根三尺長的竹桿 去攪動大海 會是個什麼結果,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 心即是佛,知道我現前能覺能知、能嗅能嘗的那個 就是我的自性,知道只要把那一念 輕輕轉動一下就開悟了,卻總是無法悟進去。因為你的造作意識,你的計度分別 離海底實在是太遠了。
這種事難就難在 你我的自性分別 是一種極難轉變的 意識活動,在它面前 你就如同蚊子上鐵牛,渾無下口處。
比如,當我們處在 較低或較高的溫度環境中時,我們的身體 會自動產生冷或熱的感覺。冷熱並非來自外面,而是我們身心二識 對外界觸塵 所形成的自發認識,這種認識就是一種自性分別。
只要外界溫度不改變,你對溫度的感覺 就會無間地產生,無間地領受。
不管冷熱有多麼難受,你的主觀意識 都無法讓身體的感覺停下來,最多只能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去分散它、弱化它。
在你的分別念中,始覺位上 非尋伺自性分別的第一念 非常深細、堅固的一種,如果把我們的心 比做大海,這一念 就是深藏於大海最底層之水。設想一下自己拿著根三尺長的竹桿 去攪動大海 會是個什麼結果,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 心即是佛,知道我現前能覺能知、能嗅能嘗的那個 就是我的自性,知道只要把那一念 輕輕轉動一下就開悟了,卻總是無法悟進去。因為你的造作意識,你的計度分別 離海底實在是太遠了。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在文字、觀照與實相 三種般若中,計度分別 可以讓我們領悟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但不能深入實相般若。
所以《楞嚴經》上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在這裡,前個自心 是我們的思量計度分別心,後個自心 是我們的妙明心性。用思量計度之心 去認識捕捉自家的心性,只會妄上加妄,幻上添幻,使非幻亦成幻法。
當然,自性分別 不能被計度分別轉變,並不等於它不能轉變,要不這世上 也就沒有人能成佛了。實相般若 雖然無法從外界引入,但卻能由自性分別中 自發產生。將自性分別中的唸唸無明 自發轉化為唸唸正智,只能在菩薩初登見道位的那一瞬間 才能實現。當然,這個自發不是憑空的,而必須借助某些條件。否則人人都可以打個噴嚏 或是一覺醒來就開悟了,那豈不成天然外道了?
這種覺醒的實現,有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要擦去心上沾染的污垢,讓本覺心光 放射出來。《圓覺經》雲:“幻塵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智亦滅;幻智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這裡的幻塵、幻心、幻智、幻滅,都是我們意識的虛妄分別,最後非幻而不滅的,就是我們的妙明心性、本覺智光。
將一切虛妄幻想息滅,是見到非幻之不滅心光的第一個條件。
比如一個 落滿灰塵的古鏡,若想讓它照天照地,首先要把上面覆蓋的一層層塵土都擦掉,一旦塵盡光生,萬裡河山即可畢現鏡中。灰塵看上去雖然多,可真正遮擋住光明的,其實就是最裡邊一層塵土。我們心上的污垢雖然多,真正遮住心光的,其實也就是最初的那一念無明。
擦鏡子要擦掉最裡邊一層灰,一旦灰塵擦盡,即可鏡光四射。
除心垢 也要除最初一念無明,一旦根本無明的浮雲掠去,你的本覺智光 即可朗然現前。這個朗然的智光,虛雲和尚叫它真心,真心不出,則正智不顯,本性不現,則妙慧難明。宗門常說:“一念不生全體現”,“狂心若歇,即證菩提”。就是要讓我們 歇去虛妄的分別心,一旦分別的狂心停歇了,妙明心光 即會當下現前。
當然,將心垢完全除盡,將無明徹底打掃干淨,只有佛一人做得到,菩薩不行,凡夫就更不行了。
所以咱們眼下的要求 不能太高,不求烏雲完全散盡,只盼片刻間 給咱閃條縫,能讓咱瞧一眼青天就行。這片刻間的一條縫 就是我以前多次講過的 第一念!有了這第一念就有了識真心的機會,就有了見本性的本錢。
有的同志調侃俺,其實他說得對,第一念 真的是個好寶貝,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會有後邊的若干念,才會有諸佛諸祖的開悟見性。
所以《楞嚴經》上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在這裡,前個自心 是我們的思量計度分別心,後個自心 是我們的妙明心性。用思量計度之心 去認識捕捉自家的心性,只會妄上加妄,幻上添幻,使非幻亦成幻法。
當然,自性分別 不能被計度分別轉變,並不等於它不能轉變,要不這世上 也就沒有人能成佛了。實相般若 雖然無法從外界引入,但卻能由自性分別中 自發產生。將自性分別中的唸唸無明 自發轉化為唸唸正智,只能在菩薩初登見道位的那一瞬間 才能實現。當然,這個自發不是憑空的,而必須借助某些條件。否則人人都可以打個噴嚏 或是一覺醒來就開悟了,那豈不成天然外道了?
這種覺醒的實現,有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要擦去心上沾染的污垢,讓本覺心光 放射出來。《圓覺經》雲:“幻塵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智亦滅;幻智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這裡的幻塵、幻心、幻智、幻滅,都是我們意識的虛妄分別,最後非幻而不滅的,就是我們的妙明心性、本覺智光。
將一切虛妄幻想息滅,是見到非幻之不滅心光的第一個條件。
比如一個 落滿灰塵的古鏡,若想讓它照天照地,首先要把上面覆蓋的一層層塵土都擦掉,一旦塵盡光生,萬裡河山即可畢現鏡中。灰塵看上去雖然多,可真正遮擋住光明的,其實就是最裡邊一層塵土。我們心上的污垢雖然多,真正遮住心光的,其實也就是最初的那一念無明。
擦鏡子要擦掉最裡邊一層灰,一旦灰塵擦盡,即可鏡光四射。
除心垢 也要除最初一念無明,一旦根本無明的浮雲掠去,你的本覺智光 即可朗然現前。這個朗然的智光,虛雲和尚叫它真心,真心不出,則正智不顯,本性不現,則妙慧難明。宗門常說:“一念不生全體現”,“狂心若歇,即證菩提”。就是要讓我們 歇去虛妄的分別心,一旦分別的狂心停歇了,妙明心光 即會當下現前。
當然,將心垢完全除盡,將無明徹底打掃干淨,只有佛一人做得到,菩薩不行,凡夫就更不行了。
所以咱們眼下的要求 不能太高,不求烏雲完全散盡,只盼片刻間 給咱閃條縫,能讓咱瞧一眼青天就行。這片刻間的一條縫 就是我以前多次講過的 第一念!有了這第一念就有了識真心的機會,就有了見本性的本錢。
有的同志調侃俺,其實他說得對,第一念 真的是個好寶貝,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會有後邊的若干念,才會有諸佛諸祖的開悟見性。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第一念的獲得有三種途徑,一禪修,二慧解,三自然。
通過各種止觀的方法 截斷妄念,是以禪修而入。
以前我在講凜覺的時候,曾認為第一念是一種定境,當時只是出於自己的體會,沒什麼理論依據。後來多讀了點書,看到漢藏兩地大德一些關於菩薩登見道位 與禪定之間關系的言論,才知道 自己當初的看法沒錯。
淨慧法師說:“根據四禪八定的次序,可以在未到地定見道,也可以在初禪見道”;.
索達吉堪布 認為其“意樂之所依為第四禪”,
益希彭措堪布 則說欲證見道位要籍根本定(法相宗認為從初禪到四禪的色界四定 為根本定)而開悟,所以如來禪所講的大乘了義教 都在教導由禪定起修,由禪修成就。
《楞伽經》講三身佛法,《圓覺經》講止、觀、靜慮三種觀門,《楞嚴經》則請諸賢開二十五圓通,種種黨法門 名雖不同,義實不違,都在教你 由定發慧。
說菩薩要由根本定開悟,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們的心有三種基本狀態:有知覺有分別,有知覺無分別,無知覺無分別。
第一種狀態 因為狂心未歇,心光未發,故不能見性;
第三種狀態因為無知無覺,心光不露,也不能見性;
只有第二種狀態 才是狂心歇息,才是一念不生全體畢現,才有可能見性。
正常情況下的心態 和欲界定皆不捨能、所分別,故不能見性;
無色界定 因為沒有表層的覺知意識,故也不能見性;
只能色界定 是有覺知而無分別,符合一念不生 全體現的條件,才有可能見性。
我自己的體會是,所謂根本定 能夠見性,但真正見的機會 不在定境之中,而是在剛要入定或剛剛出定時。我們入色界定,都是先舍分別念,再舍覺知念,隨後進入無知無識的定境。出定時 則是先起覺知念,再起分別念,然後回復正常的心識狀態。
顯然,真正符合“全體現”條件的,只有之前與之後 各一瞬間的未到地定。
與如來禪的禪修不同,祖師禪是由慧解而入。
學人依靠極強的慧力 截斷心中的妄念,以契會真如實相。宗門裡有許多祖師即是由此開悟,比如六祖聞經悟道,大梅間即心即佛而明心,皆是以慧力入第一念,乃就體而消。
一念不生的境相 除了可以由禪定 和慧解得到外,也可以在平常的狀態下 自然出生。你我六根門頭 受到任何意外刺激 都可以使我們的分別意識 當下中斷,那片刻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空靈覺知,與未到地定其實是一樣,心機敏捷的人 只要把握住機會,都可以因之悟道。香岩擊竹頓忘所知,靈雲觀花永斷所疑,皆從緣而入。
慧解與自然表面 看起來都是一念轉機,即當下契入,好像沒有什麼斷念不斷念的,其實不然。
在他們發明心地、契入實相之前,都會經歷片刻的第一念,都會感受短暫的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
彼不談這一節,是他認為沒有必要,沒有必要 可並不等於沒有!
自從俺提出第一念的問題後,總有人感到不理解,在那裡時不時的吹毛求疵,好像那是俺的一大邪惡發明一樣,甚而拿來六祖的“不論禪定功夫”說事。
人家六祖 只說禪定不等於見性,只說見性 不一定必須經過禪修,何時說見性即一定排斥禪定了?
楞嚴經雲:“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 應時清明,雲何不成 無上知覺?”
正是為了讓吾等 銷落根塵識心,遠離想相、識情二種塵垢,盡快成就無上知覺,所以二十五聖才一一拿出各自的看家寶貝。
“無垢清淨慧,皆由禪定生”,二十五聖 推薦的圓通法門,個個皆與禪定 牽扯著瓜葛。以戒生定,由定發慧,
“從三摩地,得無生忍。”是三世諸佛 共傳不二之法門。
如果禪修 真的一文不值,他們就不是二十五聖,而是二十五頭豬了。
縱然根利如六祖之輩,今日之慧 亦莫不由往日之定而來,若無往昔塵劫勤苦,累世禪功,哪來此生之信馬由韁,劈面承當?
通過各種止觀的方法 截斷妄念,是以禪修而入。
以前我在講凜覺的時候,曾認為第一念是一種定境,當時只是出於自己的體會,沒什麼理論依據。後來多讀了點書,看到漢藏兩地大德一些關於菩薩登見道位 與禪定之間關系的言論,才知道 自己當初的看法沒錯。
淨慧法師說:“根據四禪八定的次序,可以在未到地定見道,也可以在初禪見道”;.
索達吉堪布 認為其“意樂之所依為第四禪”,
益希彭措堪布 則說欲證見道位要籍根本定(法相宗認為從初禪到四禪的色界四定 為根本定)而開悟,所以如來禪所講的大乘了義教 都在教導由禪定起修,由禪修成就。
《楞伽經》講三身佛法,《圓覺經》講止、觀、靜慮三種觀門,《楞嚴經》則請諸賢開二十五圓通,種種黨法門 名雖不同,義實不違,都在教你 由定發慧。
說菩薩要由根本定開悟,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們的心有三種基本狀態:有知覺有分別,有知覺無分別,無知覺無分別。
第一種狀態 因為狂心未歇,心光未發,故不能見性;
第三種狀態因為無知無覺,心光不露,也不能見性;
只有第二種狀態 才是狂心歇息,才是一念不生全體畢現,才有可能見性。
正常情況下的心態 和欲界定皆不捨能、所分別,故不能見性;
無色界定 因為沒有表層的覺知意識,故也不能見性;
只能色界定 是有覺知而無分別,符合一念不生 全體現的條件,才有可能見性。
我自己的體會是,所謂根本定 能夠見性,但真正見的機會 不在定境之中,而是在剛要入定或剛剛出定時。我們入色界定,都是先舍分別念,再舍覺知念,隨後進入無知無識的定境。出定時 則是先起覺知念,再起分別念,然後回復正常的心識狀態。
顯然,真正符合“全體現”條件的,只有之前與之後 各一瞬間的未到地定。
與如來禪的禪修不同,祖師禪是由慧解而入。
學人依靠極強的慧力 截斷心中的妄念,以契會真如實相。宗門裡有許多祖師即是由此開悟,比如六祖聞經悟道,大梅間即心即佛而明心,皆是以慧力入第一念,乃就體而消。
一念不生的境相 除了可以由禪定 和慧解得到外,也可以在平常的狀態下 自然出生。你我六根門頭 受到任何意外刺激 都可以使我們的分別意識 當下中斷,那片刻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空靈覺知,與未到地定其實是一樣,心機敏捷的人 只要把握住機會,都可以因之悟道。香岩擊竹頓忘所知,靈雲觀花永斷所疑,皆從緣而入。
慧解與自然表面 看起來都是一念轉機,即當下契入,好像沒有什麼斷念不斷念的,其實不然。
在他們發明心地、契入實相之前,都會經歷片刻的第一念,都會感受短暫的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
彼不談這一節,是他認為沒有必要,沒有必要 可並不等於沒有!
自從俺提出第一念的問題後,總有人感到不理解,在那裡時不時的吹毛求疵,好像那是俺的一大邪惡發明一樣,甚而拿來六祖的“不論禪定功夫”說事。
人家六祖 只說禪定不等於見性,只說見性 不一定必須經過禪修,何時說見性即一定排斥禪定了?
楞嚴經雲:“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 應時清明,雲何不成 無上知覺?”
正是為了讓吾等 銷落根塵識心,遠離想相、識情二種塵垢,盡快成就無上知覺,所以二十五聖才一一拿出各自的看家寶貝。
“無垢清淨慧,皆由禪定生”,二十五聖 推薦的圓通法門,個個皆與禪定 牽扯著瓜葛。以戒生定,由定發慧,
“從三摩地,得無生忍。”是三世諸佛 共傳不二之法門。
如果禪修 真的一文不值,他們就不是二十五聖,而是二十五頭豬了。
縱然根利如六祖之輩,今日之慧 亦莫不由往日之定而來,若無往昔塵劫勤苦,累世禪功,哪來此生之信馬由韁,劈面承當?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當然,光有禪定 不是開悟,只是你撥雲之清風,光有第一念 也不是見性,只是你渡河之舟楫。舟楫只能將你送到對岸,而不能讓你上岸,能夠跨上岸邊的 是你的腿而不是船。.到了岸邊 如果不跨腿邁步,片刻之間 它就會將你重新載回此岸。
清風 只能吹散烏雲,而不能讓你見日,能夠讓你見日的 是你的眼 而不是風。
雲散之際 如果不抬頭仰觀,眨眼功夫 又會再度浮雲遮面。
禪定 只能讓你虛妄的分別心 暫時止歇,第一念 只能令你本覺的智光 片刻現前,但不能使你直接覺悟。
智光現前時 若不能當下凜覺,瞬息之後 即會被原來分別的業習牽動,而重又無明湧動,煩惱叢生。
未到地定 和根本定 是內外道、大小乘的共法,如果“根本定(真的)=親見如來藏”,不但小乘的阿羅漢 已經見性,連外道 也都親見如來藏了。
至於六根門頭 意念偶爾斷一斷,更是人人都會時常遇到的,如果不分別就是開悟,這世上就不會 有沒悟的人。
第一念的真心 或本性現前,只是悟道的第一步,若想真正開悟,還要於此念之上醒悟、覺悟,能夠覺醒的,是子光明。所以我以前才要說,見性的根本 是母光明的本覺智,但當下悟入的關鍵 則是子光明的始覺智,始覺智 永遠只會出在第二念。始覺覺醒,子母光明即可相融,普賢王如來父母雙尊即可相合,你即可現見諸法實相。
始覺若不覺醒,那麼任你母光明 如何放光動地,依然是母子漂散,父母分家,你只好接著認賊為父,喚奴做郎,沒完沒了 去受騙上當。
所以密宗的雙身佛像,皆以代表子光明的佛父 為主尊,是大有深義的。
現在咱們就借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來看看他老 當年是怎樣悟道的。
從“初於間中,入流亡所”開始,依次歷“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菩薩的定功 漸漸深入,分別心由粗到細 依次息滅。
到“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表層意識的分別心 完全止息,唯有一個不滅的靈知朗然現前,這就是第一念!
老人在《佛法修證心要•耳根圓通法門》一章中講到這一句時說:
“我們修法修到極處,忽然能念之心 與所念之咒 或者所觀之心 與所觀之境一時脫落,這是好消息到來的時刻。此時乃千鈞一發之機,亟須猛著精彩,看這無心可心,了了分明的是誰?
還是自己本來面目否?稍一停機佇思,即被它影子所惑;如當機立斷 一把擒來,即親證本性矣。”
觀世音菩薩 正是抓住了千鈞一發之機,於此猛著精彩,
才得以“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請注意!菩薩是在這一句開悟的,但他用的是現前,而非悟字。
前邊的“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是生滅之心止息,
這裡的“生滅既滅”,是虛妄分別的 生滅之心滅掉。
止可復起,滅則永盡,念止尚是凡夫,念滅已入聖流。
破迷為悟,轉凡成聖,只在這一著子。
當然,由止到滅,不是自然進入,而是由覺而入,否則所有斷念之人人 豈不皆已成道?覺為滅因,滅為覺果,只有覺破第一念,才能永滅生滅之心,發起無漏聖智。
實際上,第一念的閃現 是極為平常之事,每個人 都歷經過無數回,只因不能當下凜覺而倏然滑過。
老人在《恆河大手印講義》中就說過:“有的人呢,可能在座上本性現前時,沒有覺察而滑過去了。” 這個本性 就是說的母光明,能夠於母光明在第一念現前之際覺察、覺悟就是見性,不能覺察、覺悟,當然就只好滑過去了。
想不滑過去也行,唯一的辦法 只有當下凜覺。覺若生,則智必現。
生滅之妄心既滅,寂滅的光明心性 自會於清靜心中 朗然現前。
所以菩薩覺悟後,首先發起的是法身智,“寂滅現前”,就是法身的根本智現前。
我曾見很多人錯會“寂滅”二字,以為是一種能夠被我們感覺 或觀察到的境界,是自己的心靜到極處時的 一種特殊景像,只有先見到寂滅之相 才能開悟,自誤何其深矣!
在此俺向諸位大聲相告:菩薩所說的寂滅,指的不是什麼神神鬼鬼的光影,面是我們不滅的心性,也就是本基,就是人人心中的普賢王如來。寂滅 不能被識所識,只能被智所知;不是悟之因,而是悟之果;不能生於第二念之前,只能現於第二念之後。
寂滅現前 不是大事全然了畢,接下來菩薩“忽然超越 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第一、二念 都在定境當中,先得根本智 破根本無明,此時出定 諦觀法界萬相,發起後得智 照破種種枝末無明,並獲二種見道果德,從而徹底 完成由此岸 到彼岸的跨越。
由第一念之本性現前,到第二念之覺心現前,是一切菩薩 斬斷無明,獲證圓通的必經途徑。凜覺之前,普賢父母 就像天上的牛郎織女,雖偶爾在鵲橋相會一面,但轉眼又天各一方,只能遠遠地悵然相望。凜覺之後,則如一滴春雨 落入大海,滴水成巨海,巨海含一滴,父母二人 再也不相分離。
當然,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 是一種禪修法門,不一定 每個人 都必須將所有的次第皆一一行到,但最後的“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則是大家必然要經歷的,誰若不信,可以問問那些過來人,看看可有哪位 不是恁麼履踐來的?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人人悟道 都得恁麼走過,那我就時時留著心,等第一念現前的時候將它看個清清楚楚,然後再一把擒住,於是我就悟道了。”呵呵!
如果這樣去守株待兔,你永遠也成功不了的。
我們的識心 認識事物有兩種方式,
1一種是在覺知的基礎上,經過對所觀待對象 做一番思索、思量、分析、推理、判斷,然後形成認識;
2另一種 是不經任何主觀的動作,於覺知的當下 突然而悟。比如有的時候 你會遇到某個原本很熟悉的人名 或地名當時怎麼也想不起來,可事後 卻在不經任何思索的情況下突然又想起來的情況;
又比如你一定遇到過對某個問題 百思而難得其解,等完全不思不想的時候,卻突然得出答案的情況。
由思而得之認識,屬計度分別,無思而起之覺悟,是自性分別。
第二念是非常快的,據益希堪布說,按小乘的不了義見,見道位有十六剎那(不到零點二秒),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每一諦 有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四種四四共十六行相。
《現觀莊嚴論》中雲:“見道中忍智,十六剎那心,不通菩薩者,性相如是知。”
按大乘了義見,則認為只有一剎那,也就是說只需百分之一秒 就開悟了。
因此,菩薩第二念的凜覺 只能是不經計度 而陡起之覺,就像平靜的水面上 突然躍出一條金鯉,於意念不生處 一下子就悟了,絕無半分用力處。
看清楚想明白了 再去覺悟,那叫理解,不叫悟,鷂子早過新羅矣。
所以,菩薩證道時 都是悟先,知道自己已經悟了在後。
說到這可能有的人又要困惑了:既然不許人家思量,那麼要怎樣才能於第二念上自然而悟呢?簡單說,要具備四種條件:
第一要有正確的發心,要發菩提心而不是生滅心,以邪心不感正果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一個過咎即是發心不正。
第二要勤除業障,以塵不盡則光不生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二個過咎 即是只防今生之非,未淨往昔之業。
第三要廣積資糧,佛是福慧兩足尊,以資糧不備則覺心難起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三個過咎即是只積少分慧資,未積廣大二資之故。
第四要對自他二佛 生平等信心,因信心為加持之源,三世諸佛 初成道時無一不因加持而證菩提故。小乘之人 不能見性,第四個過咎 即是只信有身外之佛,不知自心即佛,不能得諸佛甚深加持之故。有了這四條,就如輕舟揚起風帆,縱彼岸遠隔萬水,亦指日可到。一旦塵盡光生,自可照破山河萬朵,到那時 你就是想不成道 都不行的。
今天再閒扯一番第一、二念的問題,只是想讓大家知道 去迷成悟、轉識成智 是個什麼過程,不要象個盲龜一樣 在那裡悶著頭瞎轉悠。這種話聽過以後 千萬別往心裡去,一定要把它忘記,忘得越干淨越好。
俺最後給你的忠告是:
第一,兔子一定是在你家麥田中央 那棵樹下撞死的;
第二,兔子一定是在樹下沒人的時候 才往樹上撞的;
第三,要想撿到兔子,你最應該做的 就是每天到地裡澆水、施肥、鋤草、間苗,等你該流的汗珠流夠了,兔子一定會在第一時間 一頭撞到樹上把自己撞死的。
嘿嘿!等那一天真的來到時,燉紅燒兔子肉的時候 可別忘了叫我喲?!
清風 只能吹散烏雲,而不能讓你見日,能夠讓你見日的 是你的眼 而不是風。
雲散之際 如果不抬頭仰觀,眨眼功夫 又會再度浮雲遮面。
禪定 只能讓你虛妄的分別心 暫時止歇,第一念 只能令你本覺的智光 片刻現前,但不能使你直接覺悟。
智光現前時 若不能當下凜覺,瞬息之後 即會被原來分別的業習牽動,而重又無明湧動,煩惱叢生。
未到地定 和根本定 是內外道、大小乘的共法,如果“根本定(真的)=親見如來藏”,不但小乘的阿羅漢 已經見性,連外道 也都親見如來藏了。
至於六根門頭 意念偶爾斷一斷,更是人人都會時常遇到的,如果不分別就是開悟,這世上就不會 有沒悟的人。
第一念的真心 或本性現前,只是悟道的第一步,若想真正開悟,還要於此念之上醒悟、覺悟,能夠覺醒的,是子光明。所以我以前才要說,見性的根本 是母光明的本覺智,但當下悟入的關鍵 則是子光明的始覺智,始覺智 永遠只會出在第二念。始覺覺醒,子母光明即可相融,普賢王如來父母雙尊即可相合,你即可現見諸法實相。
始覺若不覺醒,那麼任你母光明 如何放光動地,依然是母子漂散,父母分家,你只好接著認賊為父,喚奴做郎,沒完沒了 去受騙上當。
所以密宗的雙身佛像,皆以代表子光明的佛父 為主尊,是大有深義的。
現在咱們就借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來看看他老 當年是怎樣悟道的。
從“初於間中,入流亡所”開始,依次歷“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菩薩的定功 漸漸深入,分別心由粗到細 依次息滅。
到“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表層意識的分別心 完全止息,唯有一個不滅的靈知朗然現前,這就是第一念!
老人在《佛法修證心要•耳根圓通法門》一章中講到這一句時說:
“我們修法修到極處,忽然能念之心 與所念之咒 或者所觀之心 與所觀之境一時脫落,這是好消息到來的時刻。此時乃千鈞一發之機,亟須猛著精彩,看這無心可心,了了分明的是誰?
還是自己本來面目否?稍一停機佇思,即被它影子所惑;如當機立斷 一把擒來,即親證本性矣。”
觀世音菩薩 正是抓住了千鈞一發之機,於此猛著精彩,
才得以“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請注意!菩薩是在這一句開悟的,但他用的是現前,而非悟字。
前邊的“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是生滅之心止息,
這裡的“生滅既滅”,是虛妄分別的 生滅之心滅掉。
止可復起,滅則永盡,念止尚是凡夫,念滅已入聖流。
破迷為悟,轉凡成聖,只在這一著子。
當然,由止到滅,不是自然進入,而是由覺而入,否則所有斷念之人人 豈不皆已成道?覺為滅因,滅為覺果,只有覺破第一念,才能永滅生滅之心,發起無漏聖智。
實際上,第一念的閃現 是極為平常之事,每個人 都歷經過無數回,只因不能當下凜覺而倏然滑過。
老人在《恆河大手印講義》中就說過:“有的人呢,可能在座上本性現前時,沒有覺察而滑過去了。” 這個本性 就是說的母光明,能夠於母光明在第一念現前之際覺察、覺悟就是見性,不能覺察、覺悟,當然就只好滑過去了。
想不滑過去也行,唯一的辦法 只有當下凜覺。覺若生,則智必現。
生滅之妄心既滅,寂滅的光明心性 自會於清靜心中 朗然現前。
所以菩薩覺悟後,首先發起的是法身智,“寂滅現前”,就是法身的根本智現前。
我曾見很多人錯會“寂滅”二字,以為是一種能夠被我們感覺 或觀察到的境界,是自己的心靜到極處時的 一種特殊景像,只有先見到寂滅之相 才能開悟,自誤何其深矣!
在此俺向諸位大聲相告:菩薩所說的寂滅,指的不是什麼神神鬼鬼的光影,面是我們不滅的心性,也就是本基,就是人人心中的普賢王如來。寂滅 不能被識所識,只能被智所知;不是悟之因,而是悟之果;不能生於第二念之前,只能現於第二念之後。
寂滅現前 不是大事全然了畢,接下來菩薩“忽然超越 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第一、二念 都在定境當中,先得根本智 破根本無明,此時出定 諦觀法界萬相,發起後得智 照破種種枝末無明,並獲二種見道果德,從而徹底 完成由此岸 到彼岸的跨越。
由第一念之本性現前,到第二念之覺心現前,是一切菩薩 斬斷無明,獲證圓通的必經途徑。凜覺之前,普賢父母 就像天上的牛郎織女,雖偶爾在鵲橋相會一面,但轉眼又天各一方,只能遠遠地悵然相望。凜覺之後,則如一滴春雨 落入大海,滴水成巨海,巨海含一滴,父母二人 再也不相分離。
當然,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 是一種禪修法門,不一定 每個人 都必須將所有的次第皆一一行到,但最後的“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則是大家必然要經歷的,誰若不信,可以問問那些過來人,看看可有哪位 不是恁麼履踐來的?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人人悟道 都得恁麼走過,那我就時時留著心,等第一念現前的時候將它看個清清楚楚,然後再一把擒住,於是我就悟道了。”呵呵!
如果這樣去守株待兔,你永遠也成功不了的。
我們的識心 認識事物有兩種方式,
1一種是在覺知的基礎上,經過對所觀待對象 做一番思索、思量、分析、推理、判斷,然後形成認識;
2另一種 是不經任何主觀的動作,於覺知的當下 突然而悟。比如有的時候 你會遇到某個原本很熟悉的人名 或地名當時怎麼也想不起來,可事後 卻在不經任何思索的情況下突然又想起來的情況;
又比如你一定遇到過對某個問題 百思而難得其解,等完全不思不想的時候,卻突然得出答案的情況。
由思而得之認識,屬計度分別,無思而起之覺悟,是自性分別。
第二念是非常快的,據益希堪布說,按小乘的不了義見,見道位有十六剎那(不到零點二秒),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每一諦 有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四種四四共十六行相。
《現觀莊嚴論》中雲:“見道中忍智,十六剎那心,不通菩薩者,性相如是知。”
按大乘了義見,則認為只有一剎那,也就是說只需百分之一秒 就開悟了。
因此,菩薩第二念的凜覺 只能是不經計度 而陡起之覺,就像平靜的水面上 突然躍出一條金鯉,於意念不生處 一下子就悟了,絕無半分用力處。
看清楚想明白了 再去覺悟,那叫理解,不叫悟,鷂子早過新羅矣。
所以,菩薩證道時 都是悟先,知道自己已經悟了在後。
說到這可能有的人又要困惑了:既然不許人家思量,那麼要怎樣才能於第二念上自然而悟呢?簡單說,要具備四種條件:
第一要有正確的發心,要發菩提心而不是生滅心,以邪心不感正果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一個過咎即是發心不正。
第二要勤除業障,以塵不盡則光不生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二個過咎 即是只防今生之非,未淨往昔之業。
第三要廣積資糧,佛是福慧兩足尊,以資糧不備則覺心難起故。小乘之人不能見性,第三個過咎即是只積少分慧資,未積廣大二資之故。
第四要對自他二佛 生平等信心,因信心為加持之源,三世諸佛 初成道時無一不因加持而證菩提故。小乘之人 不能見性,第四個過咎 即是只信有身外之佛,不知自心即佛,不能得諸佛甚深加持之故。有了這四條,就如輕舟揚起風帆,縱彼岸遠隔萬水,亦指日可到。一旦塵盡光生,自可照破山河萬朵,到那時 你就是想不成道 都不行的。
今天再閒扯一番第一、二念的問題,只是想讓大家知道 去迷成悟、轉識成智 是個什麼過程,不要象個盲龜一樣 在那裡悶著頭瞎轉悠。這種話聽過以後 千萬別往心裡去,一定要把它忘記,忘得越干淨越好。
俺最後給你的忠告是:
第一,兔子一定是在你家麥田中央 那棵樹下撞死的;
第二,兔子一定是在樹下沒人的時候 才往樹上撞的;
第三,要想撿到兔子,你最應該做的 就是每天到地裡澆水、施肥、鋤草、間苗,等你該流的汗珠流夠了,兔子一定會在第一時間 一頭撞到樹上把自己撞死的。
嘿嘿!等那一天真的來到時,燉紅燒兔子肉的時候 可別忘了叫我喲?!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看心所緣境
禪宗看心所緣境,從惑或種子而言,即看心中之無明、業識,
具體落實在意識心中體相,即為①不會;②黑漆桶。因為無明癡闇
遮蔽,所以無知,名曰「不會」;無明痴闇故,沒有光明智慧,所
以黑闇,即為「黑漆桶」。為何提出「不會」和「黑漆桶」兩者為
所緣境?試說明之:
禪宗看心
㈠心體光明 而為無明所覆
禪宗以看心而明心,為何要明心?因為心被無明所障覆,所以
要明心見性。有情本具智心 如十日當空,清淨光明無所不照,卻被
無明所蔽覆,癡闇昏鈍無所知,所以須加以明之。
㈡無明行相為「不會」、「漆桶」
看心即明心之過程,看心是要把這一不明之心,癡闇無知愚昧
心轉成明,此由不明、癡闇轉成光明過程,就是看心。
如何看心而轉為光明?
如《楞嚴經》說:抓賊要知道賊長什麼
樣子?賊住在哪裡?賊的習性?看心就是去抓賊,所以首先須知道
所看的無明賊 長怎麼樣?心是什麼樣子?禪宗提出無明心之樣子有
兩個:1、不會底;2、黑漆桶。
此「不會」與「漆桶」即為無明之相,俗謂順藤摸瓜,由此行相 而將無明轉明。
㈢「不會」、「漆桶」即無明本之知見
為何說「不會」跟「黑漆桶」二者,所指為無明心體,是被煩
惱所蔽覆之心相?借用《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
無見,斯即涅槃。」
說明:凡有知有見,即是無明所在,能去除知、見,就是清淨覺性,也即是涅槃。
故知,
無明為本之知,即無所知,對應於「不會」無知.;
無明為本之見,即無所見,對應於「漆桶」黑闇。
亦可說,此依無明所起妄知、妄見,即「不會」與「漆桶」心體所起之分別。
㈣從十二緣起論 無明知見
從十二緣起思想而論,清淨覺性因為無明風動、生起行業、業識這三支;
入母胎,有名色、六入、觸;出母胎後,有了根塵相待,現出山河大地,乃至我人眾生,所以有受、愛、取,輾轉至有、生、老死種種六道輪迴、山河大地。
所以從無明、行、識、名色以下,乃至六入、觸以下,都是所謂「知見」,
大乘禪觀即是滌蕩這些知見。所以,十二緣起所表現之無明、行、識以下十二支,為具體生命境界,收攝其核心主體,本質就是無明,無明輾轉落入有情生命體,則成知見。
從覺性淪喪,無明累增,發展為不同生命境界 過程中,由無明
所開展之宇宙身心 種種境界,轉化成兩個:1,知:叫心知;2,見:
叫眼見。心知,是分別執取之根;眼見,是顛倒妄想之源,所以知、見是生命中最核心主體。
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
若不識知 心目所在,則不能得 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
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故知心為群妄之原,目是諸見之本。
所以,去除知見,即是翻轉、銷融十二緣起 種種生命境界之根源,亦即銷融了層層無明癡闇遮蔽。
禪宗在修行看心時,不是向外 直觀山河萬物,亦不同於其他禪法向內心中 取相而觀,而將所看對象 指向意識心,此意識心就含攝了兩個最核心點──知、見。.
這知、見之體性 是以無明為體。
㈤根塵知見與「不會」、「漆桶」行相同異
問:分別聲色之知見 是無明本→無明
無知 ( 不會 )、冥闇 ( 漆桶 ) 亦無明性→無明
二者皆表無明之行相,何以一者知?一者不知?
禪宗看心
答:以喻而明。
一者,昏眠作夢,夢境中有知有見
二者,無夢仍於眠中,眠中無夢境,則無知無見
二者於昏昧眠中 ( 無明也 ),一有知見,一無知見。兩不相妨。
比類夢中,故知現實生命中:
⒈色聲知見 是無明粗相,無知冥闇 是無明細相。
⒉須粗相銷亡,細相方現。
⒊粗、細二相,皆落於愚昧無知之大無明中
禪宗看心所緣境,從惑或種子而言,即看心中之無明、業識,
具體落實在意識心中體相,即為①不會;②黑漆桶。因為無明癡闇
遮蔽,所以無知,名曰「不會」;無明痴闇故,沒有光明智慧,所
以黑闇,即為「黑漆桶」。為何提出「不會」和「黑漆桶」兩者為
所緣境?試說明之:
禪宗看心
㈠心體光明 而為無明所覆
禪宗以看心而明心,為何要明心?因為心被無明所障覆,所以
要明心見性。有情本具智心 如十日當空,清淨光明無所不照,卻被
無明所蔽覆,癡闇昏鈍無所知,所以須加以明之。
㈡無明行相為「不會」、「漆桶」
看心即明心之過程,看心是要把這一不明之心,癡闇無知愚昧
心轉成明,此由不明、癡闇轉成光明過程,就是看心。
如何看心而轉為光明?
如《楞嚴經》說:抓賊要知道賊長什麼
樣子?賊住在哪裡?賊的習性?看心就是去抓賊,所以首先須知道
所看的無明賊 長怎麼樣?心是什麼樣子?禪宗提出無明心之樣子有
兩個:1、不會底;2、黑漆桶。
此「不會」與「漆桶」即為無明之相,俗謂順藤摸瓜,由此行相 而將無明轉明。
㈢「不會」、「漆桶」即無明本之知見
為何說「不會」跟「黑漆桶」二者,所指為無明心體,是被煩
惱所蔽覆之心相?借用《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
無見,斯即涅槃。」
說明:凡有知有見,即是無明所在,能去除知、見,就是清淨覺性,也即是涅槃。
故知,
無明為本之知,即無所知,對應於「不會」無知.;
無明為本之見,即無所見,對應於「漆桶」黑闇。
亦可說,此依無明所起妄知、妄見,即「不會」與「漆桶」心體所起之分別。
㈣從十二緣起論 無明知見
從十二緣起思想而論,清淨覺性因為無明風動、生起行業、業識這三支;
入母胎,有名色、六入、觸;出母胎後,有了根塵相待,現出山河大地,乃至我人眾生,所以有受、愛、取,輾轉至有、生、老死種種六道輪迴、山河大地。
所以從無明、行、識、名色以下,乃至六入、觸以下,都是所謂「知見」,
大乘禪觀即是滌蕩這些知見。所以,十二緣起所表現之無明、行、識以下十二支,為具體生命境界,收攝其核心主體,本質就是無明,無明輾轉落入有情生命體,則成知見。
從覺性淪喪,無明累增,發展為不同生命境界 過程中,由無明
所開展之宇宙身心 種種境界,轉化成兩個:1,知:叫心知;2,見:
叫眼見。心知,是分別執取之根;眼見,是顛倒妄想之源,所以知、見是生命中最核心主體。
故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
若不識知 心目所在,則不能得 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
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故知心為群妄之原,目是諸見之本。
所以,去除知見,即是翻轉、銷融十二緣起 種種生命境界之根源,亦即銷融了層層無明癡闇遮蔽。
禪宗在修行看心時,不是向外 直觀山河萬物,亦不同於其他禪法向內心中 取相而觀,而將所看對象 指向意識心,此意識心就含攝了兩個最核心點──知、見。.
這知、見之體性 是以無明為體。
㈤根塵知見與「不會」、「漆桶」行相同異
問:分別聲色之知見 是無明本→無明
無知 ( 不會 )、冥闇 ( 漆桶 ) 亦無明性→無明
二者皆表無明之行相,何以一者知?一者不知?
禪宗看心
答:以喻而明。
一者,昏眠作夢,夢境中有知有見
二者,無夢仍於眠中,眠中無夢境,則無知無見
二者於昏昧眠中 ( 無明也 ),一有知見,一無知見。兩不相妨。
比類夢中,故知現實生命中:
⒈色聲知見 是無明粗相,無知冥闇 是無明細相。
⒉須粗相銷亡,細相方現。
⒊粗、細二相,皆落於愚昧無知之大無明中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二祖言下大悟(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二祖言下大悟
元音老人《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如二祖神光大師,見初祖達摩曰:“學人心不安,乞師安心。”祖曰:“將心來,與汝安。”師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乃順水推舟曰:“與汝安心竟!”師於言下大悟。
此即於覓心了不可得處(前念斷,後念未起時)
而徹見這不落斷滅(當時念雖斷,但非如木石無知)了了靈知的性。
這則公案的妙處,即在心是集起虛妄的,並無真實來處,一經追問,即便化為烏有。
但念雖息空而能(即性)不滅,會者即於此際,猛著精彩,回光薦取,即為見性。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二祖言下大悟
元音老人《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如二祖神光大師,見初祖達摩曰:“學人心不安,乞師安心。”祖曰:“將心來,與汝安。”師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乃順水推舟曰:“與汝安心竟!”師於言下大悟。
此即於覓心了不可得處(前念斷,後念未起時)
而徹見這不落斷滅(當時念雖斷,但非如木石無知)了了靈知的性。
這則公案的妙處,即在心是集起虛妄的,並無真實來處,一經追問,即便化為烏有。
但念雖息空而能(即性)不滅,會者即於此際,猛著精彩,回光薦取,即為見性。
(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女子出定(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惟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
文殊乃白佛:「雲何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
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
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
世尊雲:「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一十二億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
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禮拜世尊。
世尊敕罔明,至女人前,鳴指一下,女人於是從定而出。
【語譯】
世尊昔日因文殊菩薩 到諸佛聚集處,適諸佛各還歸本處。惟有一個女人,在世尊身邊入於三昧。
文殊問佛:「為何這個女人 能靠近您身邊而坐,而我卻不能?」
佛對文殊說:「你想知道原因,那就讓這女子從三昧中起,親自問她。」
文殊繞了那女人三匝,鳴指一下,女子未出定。文殊乃托此女人至梵天處,盡了神通之力,而那女子仍不出三昧。
世尊說:「即使有百千個文殊,也不能令這女子出定。下方過一十二億河沙國土,有一位罔明菩薩,能令這女子出定。」
頃刻間,罔明菩薩從地下湧出,禮拜世尊。
世尊吩咐罔明菩薩。罔明菩薩來到女子面前,鳴指一下,這女子就從定中而出。
【評唱】
無門曰:「釋迦老子,做者一場雜劇,不通小小。且道!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人定不得?罔明初地菩薩,為甚卻出得?若向者裡,見得親切,業識茫茫那伽大定!」
【語譯】
無門說:「釋迦老子演這出劇,簡直不通。請問,文殊是七佛之師,為什麼不能令那女人出定?罔明是個初地菩薩,為什麼能令那女人出定?如果你能向這裡 看出端倪,就會明白業識茫茫(宿業煩惱)中的那伽(龍象)大定了。」
【頌曰】
出得出不得 渠儂得自由 神頭並鬼面 敗闕當風流
【語譯】
出定不出定,她自有意志主張,不是由別人 指揮左右,而把支節末流 當成勝事。
(註:文殊為智慧代表,不能令該女子出定,而罔明菩薩剎那即令該女子出定。
真是在業識茫中,智慧抵不過無明呀!)
【附參資料】
一、那伽大定
佛之禪定,稱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
俱舍論卷十三(大二九?七二上):「有餘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准此,那伽,亦謂「常在定」之義。(佛光大辭典)
二、星雲禪話
參禪的人,有所謂的「入定」或「出定」。
打坐進入禪定,完全安住在一個寂靜的世界裡,這就是入定了;出定是從入定的狀態,回復到我們平常的行動、行為。
某天,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女子就坐在佛陀的座旁入定了。
文殊菩薩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這名女子為什麼能在您身旁就坐,而且入於禪定三昧?可是有『智慧第一』之譽的我,為什麼卻不能?」
佛陀回答:「你把她從定中引出,自己去問她好了。」
文殊菩薩就繞著這女子走三匝,並彈指出聲,但是女子不為所動,安然坐在那裡,文殊菩薩甚至還運用自己的神通,將她托往梵天,可是盡其神通力,都不能使這女子出定。
這時,佛陀說道:「就算有百千萬個文殊,也無法使這女子出定。如果要她出定,下方世界過四十二恆沙國土,有位罔明菩薩可以做得到。」
沒多久,罔明菩薩從地湧出,向佛陀作禮,然後向女子彈指一下,這位女子馬上就出定了。
人生在世,沒有禪定,實在是不得安寧。
他人要我歡喜,只要說我幾句好話,我就歡喜;他人要我煩惱,只要說我幾句壞話,我就暴跳如雷。
所以,別人能輕易地掌握我,我卻連自身的喜樂 都無法自主,這都是因為禪定不夠!
罔明即無明,也就是不能明心見性。這名女子雖然能入定,甚至連文殊菩薩也不能動搖,但無明起時,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了。
沒有禪定的人,可不慎哉!
三、元音老人開示
問:入定以後 是不是就醒不過來了?
答:沒有的話,你現在還做不到醒不過來,現在你定的時間不會長。要入定時間長,須經過幾次入滅受想定才行,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剛開始滅受想定 也不是很長,頂多定一二天。
慢慢可以加長,一個星期,十幾天,半個月,一個月,那以後可能一下子定得時間長了,但也不是一下子長多少年,這不可能。
有些人對能入定幾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很羨慕。
但是要知道 這個滅受想定不好,那是死定。叫死水不藏龍,不起妙用,沒用。
大定是活潑潑的,在境界上能大用,對境不粘著。
無住才是大定,才是真定。要時時刻刻在定中,大定是無出入的。有出定和入定 都不是真定。
禪宗有個公案,一個女子在釋迦佛前入定。文殊菩薩走來一看,哎喲,這個女子不像話,怎麼坐在佛前入定了;要拉她出定。他對這個女子彈指,不出定。又把她舉到三十三天,不出定。再把她打到十八層地獄,還是不出定。
釋迦佛說:下方有個罔明菩薩能叫她出定。正說著,下方的罔明菩薩來了。這位菩薩在女子面前也是一彈指,她就出定了。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為什麼不能叫她出定啊?而罔明菩薩卻可以呢?
有人說是緣的問題。不相干!
問題在 不能起知見。
文殊菩薩起執見了:這女子怎麼能在佛前入定?這個執見不能起。
文殊菩薩是代表大智慧的,大智慧不能起執見,這是表法的。
罔明是什麼意思呢?罔者,不可得。就是一切聰明智慧不可得。所以沒有這些執見,一彈指就出定了。
所以要把你的聰明打掉才行。
老子說:「掊擊爾智」就是說:「空掉你的世智聰辯,要心空空的,就能證大道。」
(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惟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
文殊乃白佛:「雲何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
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
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
世尊雲:「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一十二億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
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禮拜世尊。
世尊敕罔明,至女人前,鳴指一下,女人於是從定而出。
【語譯】
世尊昔日因文殊菩薩 到諸佛聚集處,適諸佛各還歸本處。惟有一個女人,在世尊身邊入於三昧。
文殊問佛:「為何這個女人 能靠近您身邊而坐,而我卻不能?」
佛對文殊說:「你想知道原因,那就讓這女子從三昧中起,親自問她。」
文殊繞了那女人三匝,鳴指一下,女子未出定。文殊乃托此女人至梵天處,盡了神通之力,而那女子仍不出三昧。
世尊說:「即使有百千個文殊,也不能令這女子出定。下方過一十二億河沙國土,有一位罔明菩薩,能令這女子出定。」
頃刻間,罔明菩薩從地下湧出,禮拜世尊。
世尊吩咐罔明菩薩。罔明菩薩來到女子面前,鳴指一下,這女子就從定中而出。
【評唱】
無門曰:「釋迦老子,做者一場雜劇,不通小小。且道!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人定不得?罔明初地菩薩,為甚卻出得?若向者裡,見得親切,業識茫茫那伽大定!」
【語譯】
無門說:「釋迦老子演這出劇,簡直不通。請問,文殊是七佛之師,為什麼不能令那女人出定?罔明是個初地菩薩,為什麼能令那女人出定?如果你能向這裡 看出端倪,就會明白業識茫茫(宿業煩惱)中的那伽(龍象)大定了。」
【頌曰】
出得出不得 渠儂得自由 神頭並鬼面 敗闕當風流
【語譯】
出定不出定,她自有意志主張,不是由別人 指揮左右,而把支節末流 當成勝事。
(註:文殊為智慧代表,不能令該女子出定,而罔明菩薩剎那即令該女子出定。
真是在業識茫中,智慧抵不過無明呀!)
【附參資料】
一、那伽大定
佛之禪定,稱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
俱舍論卷十三(大二九?七二上):「有餘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准此,那伽,亦謂「常在定」之義。(佛光大辭典)
二、星雲禪話
參禪的人,有所謂的「入定」或「出定」。
打坐進入禪定,完全安住在一個寂靜的世界裡,這就是入定了;出定是從入定的狀態,回復到我們平常的行動、行為。
某天,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女子就坐在佛陀的座旁入定了。
文殊菩薩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這名女子為什麼能在您身旁就坐,而且入於禪定三昧?可是有『智慧第一』之譽的我,為什麼卻不能?」
佛陀回答:「你把她從定中引出,自己去問她好了。」
文殊菩薩就繞著這女子走三匝,並彈指出聲,但是女子不為所動,安然坐在那裡,文殊菩薩甚至還運用自己的神通,將她托往梵天,可是盡其神通力,都不能使這女子出定。
這時,佛陀說道:「就算有百千萬個文殊,也無法使這女子出定。如果要她出定,下方世界過四十二恆沙國土,有位罔明菩薩可以做得到。」
沒多久,罔明菩薩從地湧出,向佛陀作禮,然後向女子彈指一下,這位女子馬上就出定了。
人生在世,沒有禪定,實在是不得安寧。
他人要我歡喜,只要說我幾句好話,我就歡喜;他人要我煩惱,只要說我幾句壞話,我就暴跳如雷。
所以,別人能輕易地掌握我,我卻連自身的喜樂 都無法自主,這都是因為禪定不夠!
罔明即無明,也就是不能明心見性。這名女子雖然能入定,甚至連文殊菩薩也不能動搖,但無明起時,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了。
沒有禪定的人,可不慎哉!
三、元音老人開示
問:入定以後 是不是就醒不過來了?
答:沒有的話,你現在還做不到醒不過來,現在你定的時間不會長。要入定時間長,須經過幾次入滅受想定才行,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剛開始滅受想定 也不是很長,頂多定一二天。
慢慢可以加長,一個星期,十幾天,半個月,一個月,那以後可能一下子定得時間長了,但也不是一下子長多少年,這不可能。
有些人對能入定幾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很羨慕。
但是要知道 這個滅受想定不好,那是死定。叫死水不藏龍,不起妙用,沒用。
大定是活潑潑的,在境界上能大用,對境不粘著。
無住才是大定,才是真定。要時時刻刻在定中,大定是無出入的。有出定和入定 都不是真定。
禪宗有個公案,一個女子在釋迦佛前入定。文殊菩薩走來一看,哎喲,這個女子不像話,怎麼坐在佛前入定了;要拉她出定。他對這個女子彈指,不出定。又把她舉到三十三天,不出定。再把她打到十八層地獄,還是不出定。
釋迦佛說:下方有個罔明菩薩能叫她出定。正說著,下方的罔明菩薩來了。這位菩薩在女子面前也是一彈指,她就出定了。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為什麼不能叫她出定啊?而罔明菩薩卻可以呢?
有人說是緣的問題。不相干!
問題在 不能起知見。
文殊菩薩起執見了:這女子怎麼能在佛前入定?這個執見不能起。
文殊菩薩是代表大智慧的,大智慧不能起執見,這是表法的。
罔明是什麼意思呢?罔者,不可得。就是一切聰明智慧不可得。所以沒有這些執見,一彈指就出定了。
所以要把你的聰明打掉才行。
老子說:「掊擊爾智」就是說:「空掉你的世智聰辯,要心空空的,就能證大道。」
(心平如願《無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