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阿誰(謝力《我與無門關》)
第四十五則 他是阿誰
〖公案〗
東山演*1師祖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語譯】
東山法演說:“有一個人,釋迦、彌勒猶是他的奴僕,你知道他是誰嗎?”
〖評唱〗
無門曰:“若也見得他分曉,譬如十字街頭,撞見親爺相似。更不須問別人道,是與不是。”
【語譯】
無門曰:“你如果能理解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十字路口,碰見親生父親,不須要再問人家路要怎麼走,你說對還是不對!”
〖頌曰〗
他弓莫挽 他馬莫騎
他非莫辨 他事莫知
【語譯】
別人的弓不要挽,
別人的馬不要騎,
別人的是非不要干預,
別人的事情不要知道。
【題解】
他是誰?他就是釋迦、彌勒的主人。
誰又是釋迦、彌勒的主人?
誰都可以成為釋迦、彌勒的主人。只要你各方面都超越釋迦、彌勒,釋迦、彌勒自然聽你使喚,你也就自然成為釋迦、彌勒的主人。
無門說,這一則公案 有如一個人在十字路口徬徨的時候,遇到自己的親人,他不須要再找人問路了。但是無門忽略了一個問題,要是你的親人 也和你一樣,徬徨在十字路口,那該怎麼辦?
最後,無門以一闕非常遁世的偈子:“他弓莫挽,他馬莫騎,他非莫辨,他事莫知。”來做為公案的總結,你說說看,無門的動機是什麼?
【參究】
他是阿誰?
【註解】
*1 東山演,即唐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生於錦州之鄧氏,嗣白雲之端和尚。端嗣楊岐之會,會嗣慈明之圓,臨濟下之九世也。嗣演之法者,為佛果之勤,佛鑑之勤,佛眼之遠,世呼曰三佛,宋徽宗崇寧三年寂。
(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長沙進步(萬松行秀《從容庵錄》)
示眾雲。金沙灘頭馬郎婦。別是精神。琉璃瓶裡搗滋糕。誰敢轉動。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寬行大步。一句作麼生。
【舉】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早晨有粥)。
會良久(問著便屎臭氣)。
僧雲。見後如何(更與挑剔)。
會雲。不可別有也(只向屎堆裡跶倒)。
僧回舉似沙(走口送舌漢)。
沙雲。
百尺竿頭坐底人(竿下底一場[懺-千+麼][懺-千+羅])。
雖然得入未為真(孤危不立道方高)。
百尺竿頭須進步(甚底大如個割捨)。
十方世界是全身(始信蒲團不是天)。
僧雲。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果有這個在)。
沙雲。朗州山。灃州水(築著磕著)。
僧雲。不會(可煞聰明)。
沙雲。四海五湖王化裡(一任勃跳)。
師雲。湖南長沙招賢大師。諱景岑。覺范雲。禪師大寂之孫。南泉之子。趙州之兄。當時衲子。倔強如仰山者。猶下之。而呼以為岑大蟲。
上堂雲。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裡草深一丈。事不護已。向汝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中。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諸人道。三世諸佛。共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時。汝等眾生。向甚麼處委。光未發時 尚無佛無眾生消息。何處得山河國土來。
沙令僧問會庵主。主乃南泉下不出世。潛符密證之徒。燈錄列在 末後無機緣語句中。然此話既在。合作一傳。也不為分外。僧作專使。去見庵主。傳長沙法旨雲。庵主未見南泉時如何。會默然。僧進雲。見南泉後如何。會雲。更不可別有也。萬松道。一死不再活。僧回舉似沙。
沙述偈雲。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此與岩頭道 雪峰德山不會末後句。病痛一般。
萬松常向人道。大似個人把祖父家門。產業並眷屬自身。一契賣卻。置得個水晶瓶子。終日隨形守護。如眼睛相似。莫教萬松見。定與捏破。教伊撒手掉臂。作個無忌諱快活漢。勝默道。撒手懸崖下。分身萬象中。然後朗州山灃州水。四海五湖王化裡。方可配天童水牯牛拖犁拽鈀。頌雲。
玉人夢破一聲雞(開眼不覺曉)。
轉盻生涯色色齊(無盡藏中受用不了)。
有信風雷催出蟄(節氣不相饒)。
無言桃李自成蹊(水到渠成)。
及時節 力耕犁(避者不做)。
誰怕春疇沒脛泥(做者不避)。
師雲。天童得超方三昧。略去庵主緊抱竿頭。不敢轉動處。撥動若一向恁麼去。法堂上草深一丈。優波[毛@匊]多。有著身見者。求度於祖。祖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不違吾教。人曰。既來投師。固當聞命。祖乃化一險崖。山聳喬木。令其上樹。又於樹下。化作大坑 深廣千肘。祖令放腳。其人受教 即放二腳。令放一手。便放一手。令復放手。其人答言。若復放手 便墮坑死。祖曰。先約受教。雲何違我。是時其人 身愛即滅。放手而墮。不見樹坑。即證道果。
長沙朗州山灃州水。謂之善用險崖之句。若非玉人夢破 別有生涯。爭得四海五湖斬新日月。毛詩習習谷風。催之驚蟄。春分後一候。雷乃發聲。漢書。李廣傳贊。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宗鏡雲。既蘊德行。不言而信。若桃李之自成蹊也。又朗州山灃州水。此語乃拖泥帶水邊事。三聖在會下。令秀上座問沙。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沙雲。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秀雲。不問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也。沙雲。教汝尋思去。秀雲。和尚只有千尺寒松。且無抽條石筍。沙不對。秀雲。謝師答話。沙亦不對。秀舉似三聖。聖曰。若實恁麼猶勝臨濟七步。
聖親上方丈雲。和尚早來答話。可謂光前絕後。沙不答。聖雲。我從來疑著這漢。
佛印頌雲。客見長沙陌路同。令人依約探家風。須彌萬仞磨今古。折草量天枉用功。
古人把定處 放得行竿頭進步。放行時 把得定壁立千仞。為甚麼如此 自由自在。湖南城裡好養民。米賤柴多足四鄰。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五)
示眾雲。金沙灘頭馬郎婦。別是精神。琉璃瓶裡搗滋糕。誰敢轉動。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寬行大步。一句作麼生。
【舉】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早晨有粥)。
會良久(問著便屎臭氣)。
僧雲。見後如何(更與挑剔)。
會雲。不可別有也(只向屎堆裡跶倒)。
僧回舉似沙(走口送舌漢)。
沙雲。
百尺竿頭坐底人(竿下底一場[懺-千+麼][懺-千+羅])。
雖然得入未為真(孤危不立道方高)。
百尺竿頭須進步(甚底大如個割捨)。
十方世界是全身(始信蒲團不是天)。
僧雲。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果有這個在)。
沙雲。朗州山。灃州水(築著磕著)。
僧雲。不會(可煞聰明)。
沙雲。四海五湖王化裡(一任勃跳)。
師雲。湖南長沙招賢大師。諱景岑。覺范雲。禪師大寂之孫。南泉之子。趙州之兄。當時衲子。倔強如仰山者。猶下之。而呼以為岑大蟲。
上堂雲。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裡草深一丈。事不護已。向汝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中。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諸人道。三世諸佛。共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光未發時。汝等眾生。向甚麼處委。光未發時 尚無佛無眾生消息。何處得山河國土來。
沙令僧問會庵主。主乃南泉下不出世。潛符密證之徒。燈錄列在 末後無機緣語句中。然此話既在。合作一傳。也不為分外。僧作專使。去見庵主。傳長沙法旨雲。庵主未見南泉時如何。會默然。僧進雲。見南泉後如何。會雲。更不可別有也。萬松道。一死不再活。僧回舉似沙。
沙述偈雲。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此與岩頭道 雪峰德山不會末後句。病痛一般。
萬松常向人道。大似個人把祖父家門。產業並眷屬自身。一契賣卻。置得個水晶瓶子。終日隨形守護。如眼睛相似。莫教萬松見。定與捏破。教伊撒手掉臂。作個無忌諱快活漢。勝默道。撒手懸崖下。分身萬象中。然後朗州山灃州水。四海五湖王化裡。方可配天童水牯牛拖犁拽鈀。頌雲。
玉人夢破一聲雞(開眼不覺曉)。
轉盻生涯色色齊(無盡藏中受用不了)。
有信風雷催出蟄(節氣不相饒)。
無言桃李自成蹊(水到渠成)。
及時節 力耕犁(避者不做)。
誰怕春疇沒脛泥(做者不避)。
師雲。天童得超方三昧。略去庵主緊抱竿頭。不敢轉動處。撥動若一向恁麼去。法堂上草深一丈。優波[毛@匊]多。有著身見者。求度於祖。祖曰。求度之法。要信吾言。不違吾教。人曰。既來投師。固當聞命。祖乃化一險崖。山聳喬木。令其上樹。又於樹下。化作大坑 深廣千肘。祖令放腳。其人受教 即放二腳。令放一手。便放一手。令復放手。其人答言。若復放手 便墮坑死。祖曰。先約受教。雲何違我。是時其人 身愛即滅。放手而墮。不見樹坑。即證道果。
長沙朗州山灃州水。謂之善用險崖之句。若非玉人夢破 別有生涯。爭得四海五湖斬新日月。毛詩習習谷風。催之驚蟄。春分後一候。雷乃發聲。漢書。李廣傳贊。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宗鏡雲。既蘊德行。不言而信。若桃李之自成蹊也。又朗州山灃州水。此語乃拖泥帶水邊事。三聖在會下。令秀上座問沙。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沙雲。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秀雲。不問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南泉遷化向甚麼處去也。沙雲。教汝尋思去。秀雲。和尚只有千尺寒松。且無抽條石筍。沙不對。秀雲。謝師答話。沙亦不對。秀舉似三聖。聖曰。若實恁麼猶勝臨濟七步。
聖親上方丈雲。和尚早來答話。可謂光前絕後。沙不答。聖雲。我從來疑著這漢。
佛印頌雲。客見長沙陌路同。令人依約探家風。須彌萬仞磨今古。折草量天枉用功。
古人把定處 放得行竿頭進步。放行時 把得定壁立千仞。為甚麼如此 自由自在。湖南城裡好養民。米賤柴多足四鄰。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五)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長沙進步(煢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
長沙進步
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故去探[托-七+友])。
會良久(當央直示)。
僧雲。見後如何(徹底相窮)。
會雲。不可別有(把定死蛇更無動轉)。
僧回舉似長沙。
沙雲。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法身為極故喻竿頭。執法成功失自尊貴)。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沙界是全身(不執法身十界任緣)。
僧雲。百尺竿頭如何進步(聞訓故追)。
沙雲。朗州山。澧州水(當央直指)。
僧雲。不會(直供)。
沙雲。四海五湖王化裡(註上之機一切渾然)。
(主意探竿在手。旨明大功不宰)。總結(不落二邊)。
玉人夢破一聲雞。轉盻生涯色色齊(玉人者 一色也。即涅槃心。忽爾蘇回。萬別千差無不全身)。
有信風雷催出蟄(如蟲在穴。信乎春雷無有不出)。
無言桃李自成蹊(無情草木尚爾春蘇。何況靈賢而不反覺)。
及時節。力耕犁。誰怕春疇沒脛泥(時窮三際處遍十方。事事物物無不當然)。
(焭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下)
長沙進步
長沙令僧問會和尚。未見南泉時如何(故去探[托-七+友])。
會良久(當央直示)。
僧雲。見後如何(徹底相窮)。
會雲。不可別有(把定死蛇更無動轉)。
僧回舉似長沙。
沙雲。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法身為極故喻竿頭。執法成功失自尊貴)。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沙界是全身(不執法身十界任緣)。
僧雲。百尺竿頭如何進步(聞訓故追)。
沙雲。朗州山。澧州水(當央直指)。
僧雲。不會(直供)。
沙雲。四海五湖王化裡(註上之機一切渾然)。
(主意探竿在手。旨明大功不宰)。總結(不落二邊)。
玉人夢破一聲雞。轉盻生涯色色齊(玉人者 一色也。即涅槃心。忽爾蘇回。萬別千差無不全身)。
有信風雷催出蟄(如蟲在穴。信乎春雷無有不出)。
無言桃李自成蹊(無情草木尚爾春蘇。何況靈賢而不反覺)。
及時節。力耕犁。誰怕春疇沒脛泥(時窮三際處遍十方。事事物物無不當然)。
(焭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下)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百尺竿頭更進步(元音老人《禪海微瀾·眼處聞聲始得知》)
百尺竿頭更進步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眼處聞聲始得知》
三、一念不生 常默在定。
一般人總以為明心見性的人 是時時一念不生地 住在默然空中的,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 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 而無所不具。若一念不生的 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昔有一會和尚 曾參南泉來,有僧問:“和尚見南泉後如何?”會默然。
僧又進問雲:“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
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語會和尚 著在默然空裡。
所以長沙和尚說他:“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 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眼處聞聲始得知》)
行住坐臥 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百尺竿頭更進步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眼處聞聲始得知》
三、一念不生 常默在定。
一般人總以為明心見性的人 是時時一念不生地 住在默然空中的,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 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 而無所不具。若一念不生的 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昔有一會和尚 曾參南泉來,有僧問:“和尚見南泉後如何?”會默然。
僧又進問雲:“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
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語會和尚 著在默然空裡。
所以長沙和尚說他:“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 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元音老人《禪海微瀾·眼處聞聲始得知》)
行住坐臥 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百尺竿頭須進步(楊新華《勵志詩詞名句》釋評)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賞析
【詩詞名句·出處】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出自《五燈會元·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年代·作者】
唐代·景岑禪師
【全文·原文·全詩】
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釋道原《五燈會元》載)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釋義·賞析·引用】
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關於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佛教認為,世界如恆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
唐代景岑和尚,號招賢大師。長沙人,幼年出家,為南泉弟子。住洞庭湖長沙山,大開化門,機鋒敏捷,同道敬為虎和尚。這首偈詩是景岑禪師 在與僧眾談佛理時出示的。在另一部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中也記載了這首偈詩,其中“百尺竿頭”作“百丈竿頭”:“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丈竿頭”或“百尺竿頭”即百丈高的竿子頂端 或百尺高的竿子頂端,是佛教用語,指極高處,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的意思是說,道行修養到了很高程度便停止不前的人,雖然也算登堂入室了,但還未達到“真”的境界。“百尺竿頭須進步”是針對上面的“不動”說的,意思是即使道行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須繼續修煉,不斷進步。下一句“十方世界是全身”就是佛教所說的“真”的境界,意思是到那時“十方世界”就是你的整個身體,你的整個身體就是“十方世界”。
後來“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這句偈詩在使用中,基本脫離了原本的佛教義理,成了勵志詩句。用於勸勉、激勵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不要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要再接再厲,爭取達到更高的境界。並由此詩句提煉出了成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運用舉例:宋·朱熹《答鞏仲至》:“然感左右見顧之重,若以為可語此者,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另茅盾《漫談文藝創作》:“學習是深刻領會了人家 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長以後,化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楊新華《勵志詩詞名句》釋評)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賞析
【詩詞名句·出處】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出自《五燈會元·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年代·作者】
唐代·景岑禪師
【全文·原文·全詩】
湖南長沙景岑招賢禪師偈 (釋道原《五燈會元》載)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釋義·賞析·引用】
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關於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佛教認為,世界如恆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
唐代景岑和尚,號招賢大師。長沙人,幼年出家,為南泉弟子。住洞庭湖長沙山,大開化門,機鋒敏捷,同道敬為虎和尚。這首偈詩是景岑禪師 在與僧眾談佛理時出示的。在另一部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中也記載了這首偈詩,其中“百尺竿頭”作“百丈竿頭”:“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丈竿頭”或“百尺竿頭”即百丈高的竿子頂端 或百尺高的竿子頂端,是佛教用語,指極高處,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的意思是說,道行修養到了很高程度便停止不前的人,雖然也算登堂入室了,但還未達到“真”的境界。“百尺竿頭須進步”是針對上面的“不動”說的,意思是即使道行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仍須繼續修煉,不斷進步。下一句“十方世界是全身”就是佛教所說的“真”的境界,意思是到那時“十方世界”就是你的整個身體,你的整個身體就是“十方世界”。
後來“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這句偈詩在使用中,基本脫離了原本的佛教義理,成了勵志詩句。用於勸勉、激勵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不要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要再接再厲,爭取達到更高的境界。並由此詩句提煉出了成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運用舉例:宋·朱熹《答鞏仲至》:“然感左右見顧之重,若以為可語此者,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另茅盾《漫談文藝創作》:“學習是深刻領會了人家 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長以後,化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楊新華《勵志詩詞名句》釋評)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湛愚老人《心燈錄》)
百尺竿頭須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能得此我,即是大總持。然不能見之於用,而活潑潑地,便著於我相。
昔有一會和尚,僧問會曰:“和尚見南泉後何如?”會默然。僧曰:“和尚未見南泉已前作麼生?”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句,會和尚已知有我,但以默然 則執定默然,豈不是還未離竿頭,全身未現?
所以長沙說他:“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此事要赤條條 光裸裸,縱橫自在,不要緣一絲毫。默然也可,開口也可,行住坐臥無往不可。
那百尺竿頭 值得什麼干屎橛?你若戀定默然,即是默然邪禪,乃是我著於默然之相,即是我相。經所雲者,當要委悉。
(湛愚老人《心燈錄》卷三)
百尺竿頭須進步 十方世界現全身
斯道能得此我,即是大總持。然不能見之於用,而活潑潑地,便著於我相。
昔有一會和尚,僧問會曰:“和尚見南泉後何如?”會默然。僧曰:“和尚未見南泉已前作麼生?”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句,會和尚已知有我,但以默然 則執定默然,豈不是還未離竿頭,全身未現?
所以長沙說他:“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此事要赤條條 光裸裸,縱橫自在,不要緣一絲毫。默然也可,開口也可,行住坐臥無往不可。
那百尺竿頭 值得什麼干屎橛?你若戀定默然,即是默然邪禪,乃是我著於默然之相,即是我相。經所雲者,當要委悉。
(湛愚老人《心燈錄》卷三)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竹竿偈(郭生旭《禪詩三百首》高僧篇)
竹竿偈
---唐.長沙景岑禪師祖師
百尺竿頭不動人,
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著者小傳:長沙景岑(生卒年不詳),晚唐五代時禪僧,湖南長沙人,法號招賢,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初住長沙鹿苑,大宣教化,世人稱為“長沙和尚”。機鋒峻峭,應對禪師時喜作大蟲(老虎)撲噬之狀,故號岑大蟲。
賞析:這是一首在禪門中 流傳甚廣的名偈。“百尺竿頭不動人”,修行已經到達百尺竿頭 而“如如不動”,這是境界極高的表現。然而這是否 就是絕頂之境呢?是否到了此時 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呢?“雖然得入未為真”,即便如此,卻仍然尚未到達無上的一真實界,不能完全契入 諸佛智慧覺海而成無上士。
何謂無上士?《涅槃經》曰:“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為無上士。”無上士即超越常無常、樂無樂、我無我、淨無淨之諸佛不二境界。
百尺竿頭的頂端,仍是有道可求,有法可得,故並未究竟。
禪師鼓勵諸學者 應繼續向上,不可得少為足。“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至此方乃親證如來涅槃至境,所謂“身世俱殞兮究竟歸元,人法雙忘兮徹底了當”。“百尺竿頭向上”則海闊天空,雲開月亮,涅槃生死同一如,煩惱菩提無二相,十方世界即是吾身,吾身即是十方世界。
(郭生旭《禪詩三百首》高僧篇)
竹竿偈
---唐.長沙景岑禪師祖師
百尺竿頭不動人,
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著者小傳:長沙景岑(生卒年不詳),晚唐五代時禪僧,湖南長沙人,法號招賢,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初住長沙鹿苑,大宣教化,世人稱為“長沙和尚”。機鋒峻峭,應對禪師時喜作大蟲(老虎)撲噬之狀,故號岑大蟲。
賞析:這是一首在禪門中 流傳甚廣的名偈。“百尺竿頭不動人”,修行已經到達百尺竿頭 而“如如不動”,這是境界極高的表現。然而這是否 就是絕頂之境呢?是否到了此時 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呢?“雖然得入未為真”,即便如此,卻仍然尚未到達無上的一真實界,不能完全契入 諸佛智慧覺海而成無上士。
何謂無上士?《涅槃經》曰:“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為無上士。”無上士即超越常無常、樂無樂、我無我、淨無淨之諸佛不二境界。
百尺竿頭的頂端,仍是有道可求,有法可得,故並未究竟。
禪師鼓勵諸學者 應繼續向上,不可得少為足。“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至此方乃親證如來涅槃至境,所謂“身世俱殞兮究竟歸元,人法雙忘兮徹底了當”。“百尺竿頭向上”則海闊天空,雲開月亮,涅槃生死同一如,煩惱菩提無二相,十方世界即是吾身,吾身即是十方世界。
(郭生旭《禪詩三百首》高僧篇)
-
- 文章: 527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在佛道裡又稱「本來面目」為「本地風光」「本分之因地」等來表現,主要是按照本然 毫不摻雜人為造作,指人人本來現成的,個個圓具的佛心 顯露出來的禪語。
又有禪師以「眼橫鼻直」或以「青山綠水」等等形容它,甚至有以「尼姑是女人做」的稱謂來形容本來面目。儒家亦有「人莫不飲食」「誰能出不由戶」等等言詞 以示本來面目。
總上吾人應觀察 日常生活當中,處處之行為 去了悟吾人本來面目,如痛就叫、癢就笑,甚至尿尿、大便,何處不是咱的本來面目。
又如春天一到 百花就開,秋天一來 樹葉自然地褪色,此皆是天地造化之本來妙相。
因為天地萬物之變化 有其自然法則,此為萬物之本來面目。
又有禪師以「眼橫鼻直」或以「青山綠水」等等形容它,甚至有以「尼姑是女人做」的稱謂來形容本來面目。儒家亦有「人莫不飲食」「誰能出不由戶」等等言詞 以示本來面目。
總上吾人應觀察 日常生活當中,處處之行為 去了悟吾人本來面目,如痛就叫、癢就笑,甚至尿尿、大便,何處不是咱的本來面目。
又如春天一到 百花就開,秋天一來 樹葉自然地褪色,此皆是天地造化之本來妙相。
因為天地萬物之變化 有其自然法則,此為萬物之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