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云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按楞嚴經開示,見所緣者,不過明、暗、通、壅、緣、空、澄、霽八緣而已!而見見緣起生,見見緣去滅,見此生滅相同屬無明妄見相,如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見與見緣
-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見與見緣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楞嚴經以明心見性為宗(識本心)。
見與見緣即能見與所見。
能見所見的分別計著是【想像】養成的,如空花,本無所有。
能見所見,根與塵都是一真無二的菩提妙淨明心體,在這之中何有是與不是可安立?例如你文殊有是文殊跟不是文殊嗎?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楞嚴經卷二.節錄),即無一異二相。
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根塵同源,迷迷於塵生塵滅,悟也悟於塵生塵滅,種種認識想法觀念本無自性,就像物影,因物有影,因眼見相,彼此互依互存,誰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所以汝今知見立知,是頭上安頭,更於想像知見上以物物有自性見,分別出虛妄生滅、一異、來去、有無等見自相擾亂,但於一切覺知上,離開不切實際的分別取捨虛妄想像,即入一切本來真如寂滅無二之道。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見與見緣
我們常說「萬法皆空」,那麼基本染法也是空,善法也是空,也就是說空本體相同,但於相上是有「差別相」的,而這些差別相就是有漏眾生修行之所依。
舉個例子來說:
眾生本具佛性,是不是不用修行?貪愛玩樂便可以自然成佛?並不行的,因為體是不異,但相卻是不ㄧ。
反過來說,有的同修認為煩惱跟菩提是二個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煩惱要滅掉了才會有菩提,那麼就如論所說,是真有一苦性存在,那麼永遠也滅不了,所有法體皆是空,因顛倒才有分別相存在,相雖不ㄧ,體卻不異。
這是「不ㄧ不異」的二個相反認知的例子。
但是有漏相並不是不具足什麼,只是自我顛倒,妄想對實相增減,佛陀只教我們『把事實看清楚而已』,四十年可有破ㄧ法??
那麼,請問您想俱足什麼呢??增ㄧ法也是顛倒,減ㄧ法也是顛倒,放下顛倒不就是了嗎?
我自知還是顛倒眾生,但也知解脫不向外馳求,說似ㄧ物即不中,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放下,還是放下。
舉個例子來說:
眾生本具佛性,是不是不用修行?貪愛玩樂便可以自然成佛?並不行的,因為體是不異,但相卻是不ㄧ。
反過來說,有的同修認為煩惱跟菩提是二個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煩惱要滅掉了才會有菩提,那麼就如論所說,是真有一苦性存在,那麼永遠也滅不了,所有法體皆是空,因顛倒才有分別相存在,相雖不ㄧ,體卻不異。
這是「不ㄧ不異」的二個相反認知的例子。
但是有漏相並不是不具足什麼,只是自我顛倒,妄想對實相增減,佛陀只教我們『把事實看清楚而已』,四十年可有破ㄧ法??
那麼,請問您想俱足什麼呢??增ㄧ法也是顛倒,減ㄧ法也是顛倒,放下顛倒不就是了嗎?
我自知還是顛倒眾生,但也知解脫不向外馳求,說似ㄧ物即不中,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放下,還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