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知見(正知見)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藍海千尋 »

沒有兩邊嗎?只是不住兩邊超越兩邊,處處解脫。
這種說法.還在兩邊掙扎不得出!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藍海千尋 »

但信佛無言,蓮華從口出。
佛無說無常.佛唯有說蓮華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藍海千尋 »

弟子法海請示:「後代迷人,如何得見佛性?」六祖大師說:「若識眾生,即是佛性。」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識本心.常住修習
雖識本心.不見佛性

若識眾生.即同輪迴
(若識桌子.即同輪迴)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續寫。

原本要續寫金剛經句頌的導向問題,

但是,不經意瞥見學友聊起禪宗的二邊 !

就順手唸叨兩句,以免以訛傳訛而不自知。

實際上,二邊的教法,確實是源自於 佛陀的原始教法 !

只是,中國禪宗的二邊禪法,已經不同於的 佛陀教法了。

中國禪宗的二邊

學理上的操作 :

任取二邊狀態、通透其性質、徹見中道實相、瞭悟心性本際,而甄至無上領悟。


實際上的困境 :

隨意的任取二邊,不知道用功方向,這只是徒增困擾、有礙於解脫。

舉例 :

一邊是涅槃(真)、一邊是輪迴(俗),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海、一邊是地,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男、一邊是女,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狗、一邊是貓,問何為中間?!
一邊是生、一邊是死,問何處是中間?!
一邊是日、一邊是月,問何處是中間?!

這種學法,真的能有甚麼益處嗎?

通常,不是淪於腦筋急轉彎、不然就是口水禪而已。

=======

那麼,佛陀的二邊教法,又是長甚麼樣子呢 ?

學理 : 藉由三世、五蘊..等法,遍知緣起而止息慾貪。

舉例: (節自:SA.1164/ AN.6.61 在中間經)

一邊是六內處,一邊是六外處,中間是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過去世,一邊是未來世,中間稱為現在世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樂受,一邊是苦受,中間是不苦不樂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一邊是,中間是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有身,一邊是有身集,中間是有身滅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因此,解決了愛染,就當下解脫了。

那麼,如何解決愛染?

那就必須徹知緣起法、把握集起、滅去、愛著、過患、出離、三依一向的要領!


以上簡單略說

有空再敘說金剛經的句頌的問題。

平安 喜悅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次草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7月 08, 2022 11:16 am 隨順釋疑。

簡單地以金剛經的名句,來比看兩者的不同。

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節自金剛經)

原型句: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略)。 ( SA.265/ SN.22:95 如泡沫團經)

基本上,

一般人看起來,是沒有甚麼差別的,

但是,只要跳開信仰的束縛、稍微分析一下,就會察覺這2組句偈,形似而意別。

一個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一個則導向貪嗔癡的熄滅。

====時間有限,有閒再續寫。

平安圓滿
既然有後期大乘這麼多人
不知不覺金剛經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犀牛能說出這種無知的原因嗎
是一句信仰的束縛就交待完了嗎
到底是這些人癡,還是犀牛癡
犀牛也無心去證明
更別說敢自證智力等級
表現出來就是極端自私心態
只許自己享用,不許別人知曉
這會是佛法嗎
當然不是
不管南傳大乘
都無此心態
如果還是沒勇氣說明
大家只好祝福他孤獨安享他自己想來的成就感
想如春時燄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次草 »

藍海千尋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0:13 am
執著有兩種:
一種是擇善固執。
一種是無明固執。

擇善固執時,無明轉為般若,執著轉為願力。
反之,執著轉為業力,般若轉為無明。
這是顛倒見!

滅無明即成法界體性智.(究竟涅槃)

般若智連大圓鏡智也夠不上.何況是法界體性智?

既滅無明.成法界體性智.(究竟涅槃).哪裡還有願力?
佛陀證法界體性智
再說出妙法蓮華經
這不是願力所為嗎
還是證法界體性智
就拍屁股走人
當初佛陀認為眾生難懂其心
想直接離開世間
經梵天再三請法,才開使傳道
傳了還是被許多人引為私用
更別談願力了
成佛決定在願力
會過河拆橋說成佛沒願力了
只是自曝自私心理,得了便宜又賣乖
不懂眾生是菩薩資糧
吃這個癢,吃那個也癢
與眾生格格不入
一定有東西撑着
什麼東西
天知道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藍海千尋 »

舉例 :

一邊是涅槃(真)、一邊是輪迴(俗),問何處是中間 ?!
將涅槃當作真.復又當作一邊.直將涅槃當輪迴道!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次草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2:45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7月 08, 2022 11:16 am 隨順釋疑。

簡單地以金剛經的名句,來比看兩者的不同。

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節自金剛經)

原型句: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略)。 ( SA.265/ SN.22:95 如泡沫團經)

基本上,

一般人看起來,是沒有甚麼差別的,

但是,只要跳開信仰的束縛、稍微分析一下,就會察覺這2組句偈,形似而意別。

一個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一個則導向貪嗔癡的熄滅。

====時間有限,有閒再續寫。

平安圓滿
既然有後期大乘這麼多人
不知不覺金剛經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犀牛能說出這種無知的原因嗎
是一句信仰的束縛就交待完了嗎
到底是這些人癡,還是犀牛癡
犀牛也無心去證明
更別說敢自證智力等級
表現出來就是極端自私心態
只許自己享用,不許別人知曉
這會是佛法嗎
當然不是
不管南傳大乘
都無此心態
如果還是沒勇氣說明
大家只好祝福他孤獨安享他自己想來的成就感
想如春時燄
學友,

請學友切勿隨意做錯誤的猜測,那對身心不衛生。

實際上,犀牛時間有限,確實沒有太閒的心力去解釋。

有較長的空閒時,有緣就寫一下,沒空就沒辦法。

希望有空有緣吧。

平安 喜樂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次草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7月 15, 2022 3:48 pm
次草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2:45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7月 08, 2022 11:16 am 隨順釋疑。

簡單地以金剛經的名句,來比看兩者的不同。

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節自金剛經)

原型句: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略)。 ( SA.265/ SN.22:95 如泡沫團經)

基本上,

一般人看起來,是沒有甚麼差別的,

但是,只要跳開信仰的束縛、稍微分析一下,就會察覺這2組句偈,形似而意別。

一個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一個則導向貪嗔癡的熄滅。

====時間有限,有閒再續寫。

平安圓滿
既然有後期大乘這麼多人
不知不覺金剛經導向類婆羅門的梵我概念
犀牛能說出這種無知的原因嗎
是一句信仰的束縛就交待完了嗎
到底是這些人癡,還是犀牛癡
犀牛也無心去證明
更別說敢自證智力等級
表現出來就是極端自私心態
只許自己享用,不許別人知曉
這會是佛法嗎
當然不是
不管南傳大乘
都無此心態
如果還是沒勇氣說明
大家只好祝福他孤獨安享他自己想來的成就感
想如春時燄
學友,

請學友切勿隨意做錯誤的猜測,那對身心不衛生。

實際上,犀牛時間有限,確實沒有太閒的心力去解釋。

有較長的空閒時,有緣就寫一下,沒空就沒辦法。

希望有空有緣吧。

平安 喜樂
我在外島上一次網,只為看一個畫面
可能要等1,2個小時
何況沒網路干擾,長話短說
五分鐘就把重點寫完

形成一個見解容易
怎麼形成的都可了解
那有說不清楚的事
您既然說了千百萬人無法自覺的見解
這不是大事,什麼是大事
要回答一定變的很困難
能針對我提問回答讓我無話可說
有那麼難嗎
人要下評語,應該是對於所評對象完全了解,完全喔
例如佛說外道一般
不然佛陀豈非冤枉人家
這樣才是學佛
既然是學佛
就要依佛方式行事
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就要壓在自心
等有絕對把握再提出
沒有有空無空的問題
如果您真的有把握
早就說了
這又不是最近才提出的問題
祝您早日找到自圓其說的法義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佛之知見(正知見)

文章 輕舟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1:29 am 續寫。

原本要續寫金剛經句頌的導向問題,

但是,不經意瞥見學友聊起禪宗的二邊 !

就順手唸叨兩句,以免以訛傳訛而不自知。

實際上,二邊的教法,確實是源自於 佛陀的原始教法 !

只是,中國禪宗的二邊禪法,已經不同於的 佛陀教法了。

中國禪宗的二邊

學理上的操作 :

任取二邊狀態、通透其性質、徹見中道實相、瞭悟心性本際,而甄至無上領悟。


實際上的困境 :

隨意的任取二邊,不知道用功方向,這只是徒增困擾、有礙於解脫。

舉例 :

一邊是涅槃(真)、一邊是輪迴(俗),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海、一邊是地,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男、一邊是女,問何處是中間 ?!
一邊是狗、一邊是貓,問何為中間?!
一邊是生、一邊是死,問何處是中間?!
一邊是日、一邊是月,問何處是中間?!

這種學法,真的能有甚麼益處嗎?

通常,不是淪於腦筋急轉彎、不然就是口水禪而已。

=======

那麼,佛陀的二邊教法,又是長甚麼樣子呢 ?

學理 : 藉由三世、五蘊..等法,遍知緣起而止息慾貪。

舉例: (節自:SA.1164/ AN.6.61 在中間經)

一邊是六內處,一邊是六外處,中間是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過去世,一邊是未來世,中間稱為現在世為縫紩。 (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樂受,一邊是苦受,中間是不苦不樂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一邊是,中間是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一邊是有身,一邊是有身集,中間是有身滅為縫紩。(愛染,將他們串了起來)

因此,解決了愛染,就當下解脫了。

那麼,如何解決愛染?

那就必須徹知緣起法、把握集起、滅去、愛著、過患、出離、三依一向的要領!


以上簡單略說

有空再敘說金剛經的句頌的問題。

平安 喜悅
真諦俗諦是二,中間是無住,於兩邊不住兩邊,是眾因緣生法的性質,名曰:佛性。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