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VS饅頭

一個留言板
有夢無夢皆是夢

想像中的事如何當真 每日的生活都在貪嗔癡慢疑 心跳起起落落 睜眼閉眼兩回事 有夢無夢都是夢

文章 有夢無夢皆是夢 »

二楞子
Re: 法,非法,非非法
引言
文章 週六 9月 10, 2022 10:38 pm

寂照世間 寫: ↑
二楞子 寫: ↑
寂照世間 寫: ↑ 我認為,人是因為有種種煩惱痛苦,才來修學佛法的。
因此,有煩惱痛苦等問題,才需要佛法來解決。

所以,你說睡覺時,有什麼問題?煩惱或痛苦..

而我睡覺時,因為,沒有覺知自己在睡覺,因此,也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
於是,我不了解你在睡覺時,需要佛法為你解決什麼?
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

「睡覺」的世俗諦是什麼?使身、心獲得休息,以期在醒來後有充沛的身、心能量應付明日。

「睡覺」的勝義諦是什麼?想睡覺是眾因緣聚合,ㄧ天的勞動使得細胞的能量消㧌殆盡,心也經過ㄧ天的運轉須要休息,有如是因緣,便有想睡覺的須求,等到如是如因緣消失了,便會醒來了。

加了貪嗔痴的睡,是好好的睡覺嗎?為什麼有很多人明明睡飽了,還要睡到中午呢?為什麼有人睡覺老是作夢?醒來時更累呢?

心流,在二種情況會停止

一是真正睡眠時,ㄧ是涅槃時

睡覺時如果還在作夢表示心並沒有休息

心還在打妄想,而且會比醒來時更累

為什麼呢?

醒來的時侯能是心遍計所執,所是依他起,是現成外境

夢裏的能、所都是遍計所執,花二倍的力量所以特別累

所以,要好好睡覺,綺夢、惡夢都不能有。

這須要智慧及定的功夫。

而實質的物質,睡覺前不能吃的刺激品也不能吃

睡眼規律也不能偏差太多。
當體即空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文章 當體即空 »

有夢無夢皆是夢 寫: 週六 9月 10, 2022 11:44 pm 二楞子
Re: 法,非法,非非法
引言
文章 週六 9月 10, 2022 10:38 pm

寂照世間 寫: ↑
二楞子 寫: ↑
寂照世間 寫: ↑ 我認為,人是因為有種種煩惱痛苦,才來修學佛法的。
因此,有煩惱痛苦等問題,才需要佛法來解決。

所以,你說睡覺時,有什麼問題?煩惱或痛苦..

而我睡覺時,因為,沒有覺知自己在睡覺,因此,也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
於是,我不了解你在睡覺時,需要佛法為你解決什麼?
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

「睡覺」的世俗諦是什麼?使身、心獲得休息,以期在醒來後有充沛的身、心能量應付明日。

「睡覺」的勝義諦是什麼?想睡覺是眾因緣聚合,ㄧ天的勞動使得細胞的能量消㧌殆盡,心也經過ㄧ天的運轉須要休息,有如是因緣,便有想睡覺的須求,等到如是如因緣消失了,便會醒來了。

加了貪嗔痴的睡,是好好的睡覺嗎?為什麼有很多人明明睡飽了,還要睡到中午呢?為什麼有人睡覺老是作夢?醒來時更累呢?

心流,在二種情況會停止

一是真正睡眠時,ㄧ是涅槃時

睡覺時如果還在作夢表示心並沒有休息

心還在打妄想,而且會比醒來時更累

為什麼呢?

醒來的時侯能是心遍計所執,所是依他起,是現成外境

夢裏的能、所都是遍計所執,花二倍的力量所以特別累

所以,要好好睡覺,綺夢、惡夢都不能有。

這須要智慧及定的功夫。

而實質的物質,睡覺前不能吃的刺激品也不能吃

睡眼規律也不能偏差太多。
空思夢想無非戲論

從來便是吊兒郎當 只在口舌逞英雄

文章 空思夢想無非戲論 »

當體即空 寫: 週日 9月 11, 2022 1:06 am
有夢無夢皆是夢 寫: 週六 9月 10, 2022 11:44 pm 二楞子
Re: 法,非法,非非法
引言
文章 週六 9月 10, 2022 10:38 pm

寂照世間 寫: ↑
二楞子 寫: ↑
寂照世間 寫: ↑ 我認為,人是因為有種種煩惱痛苦,才來修學佛法的。
因此,有煩惱痛苦等問題,才需要佛法來解決。

所以,你說睡覺時,有什麼問題?煩惱或痛苦..

而我睡覺時,因為,沒有覺知自己在睡覺,因此,也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
於是,我不了解你在睡覺時,需要佛法為你解決什麼?
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

「睡覺」的世俗諦是什麼?使身、心獲得休息,以期在醒來後有充沛的身、心能量應付明日。

「睡覺」的勝義諦是什麼?想睡覺是眾因緣聚合,ㄧ天的勞動使得細胞的能量消㧌殆盡,心也經過ㄧ天的運轉須要休息,有如是因緣,便有想睡覺的須求,等到如是如因緣消失了,便會醒來了。

加了貪嗔痴的睡,是好好的睡覺嗎?為什麼有很多人明明睡飽了,還要睡到中午呢?為什麼有人睡覺老是作夢?醒來時更累呢?

心流,在二種情況會停止

一是真正睡眠時,ㄧ是涅槃時

睡覺時如果還在作夢表示心並沒有休息

心還在打妄想,而且會比醒來時更累

為什麼呢?

醒來的時侯能是心遍計所執,所是依他起,是現成外境

夢裏的能、所都是遍計所執,花二倍的力量所以特別累

所以,要好好睡覺,綺夢、惡夢都不能有。

這須要智慧及定的功夫。

而實質的物質,睡覺前不能吃的刺激品也不能吃

睡眼規律也不能偏差太多。
每日癡迷拿劍亂舞

難懂裝懂故弄玄虛 無事惹事枉稱知識

文章 每日癡迷拿劍亂舞 »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四 9月 15, 2022 9:22 am

“岩頭說:黃巢作亂平息後,你還保留著劍嗎(還收得劍麼)?”
黃巢作亂平息後,若是擁劍以自保,尚未登岸舍筏,就說明仍在“保”的階段。

“黃巢作亂”,喻指妄念紛飛。
“黃巢作亂平息後”,喻指妄念平息後之一念不生的境界。
“還保留著劍麼”,意思是:“還須警惕觀照嗎?”
該僧不會岩頭話中之旨,所以當岩頭引頸近前說:“你來斬!”該僧說:“師頭落地也。”
到了雪峰那裡,只好挨棒。

〔還須警惕觀照嗎〕
若是須要警惕觀照 才能夠保持一念不生,這還是處在保的階段,不能夠任運自在。
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為賦新詞強說愁

文章 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日 9月 25, 2022 3:06 pm

究竟講來,根本沒有生死。
我們的本性 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動不搖的,根本沒有生死。
執著於生死 就是我們妄心亂動,取境著物。所以一切放下,不就自在得很嗎?
這是大自在,沒有什麼生死,還有什麼貪瞋癡慢疑呢?
貪瞋癡慢疑 就是我們自己不明白本性,追逐外境,迷於色相,迷於外塵。
所以一旦明白了 我們的本性 是怎麼一回事,不取外境,貪瞋癡慢疑自然就消光了。
同樣,如果真能夠瀟洒自在,一切不求,一切不取,那麼五神通 就自然來了。
因為這是我們本性具足的,本來就有的,不是因為修才有的。
所以我們說道屬悟,不屬修。
悟是醒悟,就等於睡夢醒了,不再做了。
我們平時都在夢境當中,追逐夢境,大家不知道是夢境,當成真的去追逐。
所以有求就有貪,貪不著就瞋,執著於貪瞋就是癡。
慢就是輕慢他人,你們都不及我,我頂好,所以就有人相,我相。
疑,就更難免了,比如我說這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靈知 就是我們的真心

為伊消得人憔悴

境且不正 何苦來哉 苦不知苦 如來何來

文章 為伊消得人憔悴 »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二 9月 27, 2022 8:25 am

正確的觀照~~~
你會觀照嗎? 真正見性的人來教你
引自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



問:
有人認為心中心法下座後的觀照,沒講清楚。
而臺灣禪師來傳的觀照有下手處__
他認為觀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別。
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個細節都不忽略。
在觀照中,當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
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處,即是妄心。

答:
真沒講清楚嗎?
如果初觀心的人 對樣樣事都清楚,這是觀境 而不是觀心。

觀心者 知境本虛 而不將心循境;
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兩空,當下無念。
正無念時 也不執著於無念,而當念起時 也不落於有念,
有無皆消,當下靈覺。而此靈覺之性,非心非境,全體是空。
正於空時,卻又了了分明,全體是假。
空假不二,更無分別取捨,正於此時,正觀歷然矣!
這不是如實觀照嗎?
難道要如 此人所說,將吃東西的味道留在心中
或將同房的淫樂 長期藏貯在心腦中,才是觀照嗎?
假如這是觀照,只是魔王的觀照,是下地獄的觀照。
再說,講這個觀照 已是多餘,已是鈍置了行人。
本來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是當人的佛性。
起念就是妙用,用不著照空,才是真正的禪法。
此人叫大家每個細節都不忽略,這是「不起分別」嗎?
這不是著相嗎?
細品食味與淫樂,還要將食品經過咽、喉、腸、胃的情形
體會出來,這是「當下即了」嗎?
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將淫欲念 發展擴大到身體各部和
一切生活中去,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
魔王說法,就是這樣矛盾百出。
煩夫

Re: 鑽石VS饅頭

文章 煩夫 »

先顧腹肚

:roll:

才顧佛祖
好議論心性沒時定

人心不足蛇吞象 到處找人當墊被

文章 好議論心性沒時定 »

煩夫
Re: 鑽石VS饅頭
文章 週五 9月 30, 2022 4:15 am

先顧腹肚

:roll:

才顧佛祖
固執己見屢勸不聽

一字之差永墮無間

文章 固執己見屢勸不聽 »

藍海千尋
如來使
Re: 為何「第一因」之說,屬外道法?
文章 週五 2月 17, 2023 3:48 am

悉未具足....完全不具足
---------------------
悉未具....完全不具
弄假為真只能痴呆

做盡惡事已無覺

文章 弄假為真只能痴呆 »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