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9 頁)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7:25 am
Viirya
色法包括五根.五境.及法處所攝色
法處所攝色係指第六識--意識--所緣之境(對象).亦即法處所攝的色法
它又再被細分為極略色.極迴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定所生色等五種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8:56 am
怪道1412
「色法」探賾──以《大毘婆沙論》與《俱舍論》為中心 劉勁松

摘要

「色法」是北傳阿毘達磨教法中的重要概念,學界對此概念並無共識,有時甚至將其與色、色蘊等概念混用,確有必要對其展開探討。本文以目前學術成果為基礎,根據《大毘婆沙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梵語: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西元150年)》及《俱舍論(阿毘達磨俱舍論,梵語:Abhidharma-kośa-bhāṣya/śāstra,西元四五○年)》對此概念進行討論。

據《大毘婆沙論》對「色法」的有關論述,可將「色法」定義為:色法是具有色的屬性的一類有為法,它包含十色處和法處一分——合計十一種。這一定義明確了三點:1. 色法的內容。2. 色法具有色的屬性。3.「色法」是一類法的總稱。但從微觀層面上說,還留下了兩個未決的問題:1. 什麼是「法」? 2. 什麼是色的屬性?

《俱舍論》在繼承前述結論的基礎上,對「色」、「法」兩個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並且認為:「色」即具有「變礙」屬性的事物。「法」是能「持有自相」的實有。「色法」即具有「變礙」屬性的法。通過前述論證,本文認為:「色法」是具有「變礙」這一共相的有為法的總稱。它包括十一種,每一種色法各有其自相,區別於其他色法,是實有。

本文係依據兩部北傳阿毘達磨論書,以佛教理論為基礎,採用語義解讀與義理詮釋的方法,探討了色法的概念。

關鍵詞:色法、《大毘婆沙論》、《俱舍論》

本文課題

根據目前研究,學界取得的共識為:不同歷史時期、不同佛教部派對「色法(rūpa)」的定義不盡相同。因此,探討色法,應以某一部派或者某一經論為基礎進行。儘管學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對北傳阿毘達磨教法中「色法」概念進行全面細緻的探討。有鑒於此,本文擬據北傳阿毘達磨教法中兩部比較成熟的論書——《大毘婆沙論》與《俱舍論》,對此概念作一探討,具體而言,本文課題有三:1. 《大毘婆沙論》對「色法」定義。2. 《俱舍論》對「色法」的定義,以及對「色法」定義的開展。3.綜合兩部論書,「色法」的定義為何?它與「色」、「色蘊」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為何?為此,本文擬針對學界研究之不足,重點研討此三問題。

四、對色法的義理詮釋

本節將從義理方面探討色法的特質,以及與其相關概念:色、色蘊的區別與聯繫,並根據此前的討論,對色法作出定義。

(一)色法的特徵、內容與定義

1. 色法既是色,也是法

通過前文對《俱舍論》中相關內容的語義解讀可以了解:「色法」的梵語對應詞為 rūpiṇas dharmās,含義為「具(含)有『變礙』屬性的法」。指某一類有為法,而不是某一個有為法。如:

(1)「色法」作為類概念,是指具有「變礙」這一共相的法的總稱。

(2)色法具有「變礙」這一共同屬性(共相)。

(3)每一種色法都具有「自相」。比如,眼除了具有與其他色法共同特性——色(變礙)之外,還具有作為區別於他法的自相——眼識所依淨色。

2. 色法內容

「色法」作為類概念,它所包含的內容應既是「色」,又是「法」。

根據《俱舍論》,具有如此條件的色法包含十一種法:十種色處與無表色。這十一種法既有「色」的共相——即此十一種法或者具有「變礙」屬性(十色處)或者所依四大種具有「變礙」屬性(無表色)。同時,每一種色法又具有不同自相,例如:無表色的自相為「大種所造性」。如《俱舍論》中所說:

無表色相今次當說。頌曰:「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

當然,其他的十種色法也同樣具有各自獨立的自相。

3. 色法屬於有為法

什麼是有為法?《俱舍論》中所說:

(有為法)諸相者何?頌曰:「相謂諸有為,生、住、異、滅性。」論曰:「由此四種是有為相法,若有此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

根據此段內容,有此四種特性的法即有為法。又《俱舍釋論》中也說:

偈曰:「復有有為相,生、老、住、無常」。釋曰:「有為法唯此四相。若於法中有此四相,應知此法是有為。與前相翻則是無為。」

在《俱舍論》中並沒有直接說明十一種色法是有為法,但根據相關內容可以推知,色法屬於有為法的範疇,如《俱舍論》中說:「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62 反過來說,構成諸蘊的法即為有為法。

既然色法是屬於有為法,即具有有為法的屬性。即色法具有生、住、異、滅性,即具有無常性。

4. 色法的定義

通過語義解讀和義理詮釋,可將「色法」定義為:具有「變礙」這一共相的有為法的總稱。色法包括十一種,每一種色法都具有自相,區別於其他色法,是實有。它包含如下幾層含義:

(1)色法具有「變礙(屬性)」的共相。

(2)色法包含十種「色處」和一種「無表色」,每一種都具有獨立的自相。

(3)「色法」是一個類概念,是指具有「色」的屬性的一類法,沒有一個與色法對應的存在。

(4)「色法」的上位概念是「有為法」,色法是有為法中的「一類」法。

(5)每一種「色法」,即「眼」等,乃至無表色,都是實有。

(二)色法與色、色蘊的區別與聯繫

關於色法與色、色蘊的區別與聯繫及其所含義理比較複雜,將另文探討。為了更全面地認識色法,下面僅簡要說明它與色、色蘊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1. 色法與色的區別

根據前文論述,色與色法的區別為:

(1)二者含義不同。色是指具有變礙屬性的有(現象)。而色法是指具有色的屬性(變礙)的法。色法具有明確的範圍,色法是一切法之一,指具有「變礙」屬性的(十一種)法。

(2)二者的範圍不同。凡具有「變礙」屬性的事物都可以稱為色,比如色陰、色聚、色處,包括色法等等。而色法不僅具有「變礙」屬性,同時還有獨立的自相,才能稱為「法」。在阿毘達磨教法中,法具有內在的本質,是實有。由此可見,色的範圍要遠大於色法。

(3)性質不同。色的範圍比較廣泛,可能是實有,也可能是假有。而色法則不同,每一種色法的性質是實有。

(4)漢語語詞的構成要素不同(形式)。「色法」由兩個語素構成:

「色」與「法」,而且根據前文,這兩個語素都具有實際意義,由此構成複合詞的「色法」也有了新的語義。而色是單語素詞,這一詞的本身並不含有法的意義。

2. 色法與色蘊的區別

色蘊與色法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每一種色法都有「自相」,即有能持的「自性」,在北傳阿毘達磨教法中,是實有。63 而色蘊是十一種色法的積聚——即這十一種色法的全體(因為是各種法的混合體)。所以,色蘊沒有自相,是假有。

(2)「色法」作為一個類概念,是一類事物的總稱,即具有「色」這一共相的「法」都是色法。色蘊是十一種色法的積聚(集合體),每一種色法(如眼等)可以稱為色法,但不能稱為色蘊。

(3)源語不同。「色法」的源語為 rūpa、rūpiṇas dharmās。色蘊的源語為 rūpa-skandha。

3. 色法與色、色蘊的聯繫

據前文對此三名相的定義,可將其聯繫歸納如下:

(1)色、色蘊與色法都是有。雖然三者性質不同:色蘊是假有,色法是實有,色包含假有與實有。但它們都是一種有,是世間的現象。

(2)凡具有「變礙」屬性的事物都可稱為色。從屬性上看,此三者都具有變礙的屬性。

印度佛教史簡表 隨佛禪師 講述

印度年代及佛教發展史的推算基準:

印度歷史年代的考證及推算基準,是以阿育王即位(公元前271~268年)為基準,佛教年代是以記錄較早及可信的《阿育王》、世友論(公元前一世紀)為推算基準,佛滅後116年阿育王統一中印。

印度佛教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八個階段: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覺後至佛滅當年「第一次結集」;B.C.432~387)

二、根本佛教(「第一次結集」至佛滅後百年「第二次結集」;B.C.387~287)

三、初期部派佛教(佛滅後100年至佛滅後150年;B.C.261~237)

四、中期部派佛教(佛滅後150年至佛滅後350年;B.C.237~37)

五、後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薩道(佛滅後350~600年;B.C.37~A.D.213)
圖檔
https://www.arahant.org/yin-du-fo-jiao-shi-jian-biao

////
原始佛教會隨佛禪師認為佛陀於所傳之原始佛教乃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9:38 am
漫步的犀牛
路過。

從七部論、到後期的註釋型的論書,如:阿耨羅陀尊者所寫的攝阿毗達磨議論(現代濃縮成~概要精解)、勝義決定論、以及佛受尊者寫的入阿毗達磨論..等等。

這一系列的演變,基本上,是從小部尼科耶論母→專門分別門別類的論述→奠基在一切有部的傳承→最後在阿育王贊助的第三次結集中→定於一尊,然後流傳下來。

現代絕大部分的上座部四眾所推崇的清淨道論,其實也是阿毗達磨一脈相傳的註釋書之一。

略講傳承之後,以下就簡單針對此題,來一些側說吧 ! 有時,正言還不如側說。

那就側說吧!

===側說1===

話說這世間,可擘畫成2種法:

一個叫做真實法、也稱為聖義諦法究竟法,這是真實存在於世間的、是可以探測接觸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推論。

另一個,就叫做概念法,也稱為世俗諦法,這就是想像、跟推論一類的法


色法,心法、心所法、涅槃,就是真實法、勝義諦法、究竟法。但是,前三種依然是有為法喔! 只有涅槃是無為法!

除此上述4種真實法之外,其餘都歸類為世俗諦法、概念法。

===側說2====

像上座部許多禪法,從安般入門、或各種數數隨念入手,大多可以驗證前三種勝義諦法 : 色法、心法、心所法

但只有入流以上的聖人,才有能力體證第四種勝義諦法 : 涅槃

阿毗、清淨道論等,都在致力闡述....如何透過邏輯的手段(方便),從有漏凡夫,導向無漏、無為的涅槃

===側說3===

許多人都比較喜歡談論最高級的法,而比較忽略基礎的認識,現代學佛弟子也不例外。

一般都忽略了驗證色法、心法、心所法,而喜歡直接跳到談論終極的道果 :涅槃

這是一種傳統的迷思,不改正,一切所作終歸唏噓,輪迴在期、解脫無望。

===側說4===

話說無為法 !

阿毗達磨、清淨道論這一脈相傳的說法 : 涅槃,是唯一的無為法 !

沒有其他的了,若有,也只是自我天馬行空的戲論、猜想而已。

這與後期的大乘流派,產生了無法通融的扞格之一。

因為,很簡單 :

自性、佛性、真如....等等同義異名終極究竟之道,是勝義諦? 還是世俗諦呢? 是有漏、還是無漏 ? 有為、無為呢?

若是勝義、無漏、無為,

那麼,真如、佛性、自性...等等,就等於涅槃 !

這是阿毗達磨一脈,絕不同意的 !

原因是~ 涅槃,是透過三學的努力而成就的

而絕非是自我猜想成本具、本有、本覺的 !

=====

以上簡單側說一下。

喔對了,建議有興趣的學友,不要再說甚麼 覺音尊者、清淨道論是在講甚麼大乘法、大乘人了,那真是個無謂的誤會。

上座部的大乘,是指...四聖諦教法。(請參閱 : SA.769經 ,SN45.4經)

弟子可以依四聖諦,這個古仙人道跡,尊重其所願而成阿羅漢、或成辟支佛、或成就佛道

這才是真正的大乘原意!

如意 成就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0:32 am
周善為
那麼,真如、佛性、自性...等等,就等於涅槃 !
這是阿毗達磨一脈,絕不同意的 !
原因是~ 涅槃,是透過三學的努力而成就的。
而絕非是自我猜想成本具、本有、本覺的 !
=========

犀牛君以為「真如、佛性、自性清淨心」等,
就不需「透過三學的努力而成就」??
只需要「自我猜想成本具、本有、本覺」便可??
犀牛君在評論大乘之前,總要對大乘有所了解吧?!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0:44 am
周善為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2月 24, 2023 9:38 am 路過。

從七部論、到後期的註釋型的論書,如:阿耨羅陀尊者所寫的攝阿毗達磨議論(現代濃縮成~概要精解)、勝義決定論、以及佛受尊者寫的入阿毗達磨論..等等。

這一系列的演變,基本上,是從小部尼科耶論母→專門分別門別類的論述→奠基在一切有部的傳承→最後在阿育王贊助的第三次結集中→定於一尊,然後流傳下來。

現代絕大部分的上座部四眾所推崇的清淨道論,其實也是阿毗達磨一脈相傳的註釋書之一。

略講傳承之後,以下就簡單針對此題,來一些側說吧 ! 有時,正言還不如側說。

那就側說吧!

===側說1===

話說這世間,可擘畫成2種法:

一個叫做真實法、也稱為聖義諦法究竟法,這是真實存在於世間的、是可以探測接觸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推論。

另一個,就叫做概念法,也稱為世俗諦法,這就是想像、跟推論一類的法


色法,心法、心所法、涅槃,就是真實法、勝義諦法、究竟法。但是,前三種依然是有為法喔! 只有涅槃是無為法!

除此上述4種真實法之外,其餘都歸類為世俗諦法、概念法。

===側說2====

像上座部許多禪法,從安般入門、或各種數數隨念入手,大多可以驗證前三種勝義諦法 : 色法、心法、心所法

但只有入流以上的聖人,才有能力體證第四種勝義諦法 : 涅槃

阿毗、清淨道論等,都在致力闡述....如何透過邏輯的手段(方便),從有漏凡夫,導向無漏、無為的涅槃

===側說3===

許多人都比較喜歡談論最高級的法,而比較忽略基礎的認識,現代學佛弟子也不例外。

一般都忽略了驗證色法、心法、心所法,而喜歡直接跳到談論終極的道果 :涅槃

這是一種傳統的迷思,不改正,一切所作終歸唏噓,輪迴在期、解脫無望。

===側說4===

話說無為法 !

阿毗達磨、清淨道論這一脈相傳的說法 : 涅槃,是唯一的無為法 !

沒有其他的了,若有,也只是自我天馬行空的戲論、猜想而已。

這與後期的大乘流派,產生了無法通融的扞格之一。

因為,很簡單 :

自性、佛性、真如....等等同義異名終極究竟之道,是勝義諦? 還是世俗諦呢? 是有漏、還是無漏 ? 有為、無為呢?

若是勝義、無漏、無為,

那麼,真如、佛性、自性...等等,就等於涅槃 !

這是阿毗達磨一脈,絕不同意的 !

原因是~ 涅槃,是透過三學的努力而成就的

而絕非是自我猜想成本具、本有、本覺的 !

=====

以上簡單側說一下。

喔對了,建議有興趣的學友,不要再說甚麼 覺音尊者、清淨道論是在講甚麼大乘法、大乘人了,那真是個無謂的誤會。

上座部的大乘,是指...四聖諦教法。(請參閱 : SA.769經 ,SN45.4經)

弟子可以依四聖諦,這個古仙人道跡,尊重其所願而成阿羅漢、或成辟支佛、或成就佛道

這才是真正的大乘原意!

如意 成就
喔對了,建議有興趣的學友,不要再說甚麼 覺音尊者、清淨道論是在講甚麼大乘法、大乘人了,那真是個無謂的誤會。
=====

本人主張覺音尊者是大乘人,同時也表明了理由,
犀牛君不同意本人的主張,同樣也要有理據。

犀牛君雖不前往本人題中正面申辯,維護覺音立場,
而選擇躲在這個角落喃喃自語,卻也已經說明了一切。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1:07 am
cyc320
有為的勸導話語,不是來論對錯,若接受其善意進而思惟,往往覺得自個會受益處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2:36 pm
普通人
用清淨道論代表南傳的說法,是不是怪怪的?

目前為止,根據我看到的經驗,我搜尋到的只有緬甸帕奧禪師這一派有公開講述清淨道論,我也知道一些人是學了帕奧法門又自述修錯轉其他老師的

恕我見識少,還沒有特別看到其他南傳備受歡迎、公認見法的大尊者特別推崇《清淨道論》的

若有歡迎補充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15 pm
怪道1412
從《羅睺羅經》來看佛法的教學 林崇安

(佛學學術研討會─佛學與人生,2002)

摘要:

本文依據《雜阿含經》中的《羅睺羅經》來探討釋迦牟尼佛對羅睺羅的教導過程,此中,羅睺羅依次經由聽聞、思考佛法的義理,而後進入實修的體證,生起真正的智慧,並滅除痛苦,達到究竟的解脫。

關鍵字:羅睺羅,佛法教學,三慧

釋迦牟尼佛(以下簡稱釋尊)度化眾生固然是因材施教,但是眾生的學習過程是大同小異的,因此,本文以《羅睺羅經》來說明佛法的教學。此經在《大正藏》中的《雜阿含經》的編號是第二○○經(T2,p51a),在印順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編〉為第二三五經。今引用經文時,有所改動的詞句用〔〕標出。《羅睺羅經》是釋尊對羅睺羅的一個完整教導,以下按照這一經典,分成六段來說明佛法的教學過程。

第一段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

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這一段經文先指出,羅睺羅尊者想要獨自專心修行,練習高深的佛法(增上法),但是釋尊先觀察他的心智,知道他尚未成熟,因此要羅睺羅先去講解五受陰(即,五取蘊),其目的是要他透過教學相長,徹底瞭解五受陰的意義。什麼是五受陰呢?釋尊在《雜阿含經》第五五經中曾對比丘們說:

我今當說陰及受陰。云何為陰?

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一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云何為受陰?

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T2,p13b)

由此可知,釋尊要弟子們了解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五取蘊),先要把陰(蘊)和受陰(取蘊)的意義弄明白,並且將色蘊從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好、醜、遠、近等十一個行相來分析,對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同樣地分析清楚,徹底了解其意義,看清五取蘊使人產生煩惱(有漏)、產生種種的貪瞋癡。弄清五取薀的內涵是學習佛法的第一步。因此,釋尊要求羅睺羅把五蘊的內容先弄清楚,並為人演說。

////
五陰(蘊),有為法,五受陰(五取蘊),色受陰(色取蘊,是有漏,是取;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種種上煩惱心法)..,有漏有為...離欲阿羅漢有餘依涅槃,無漏五陰(蘊)之身,有為(五蘊),無為(涅槃)?!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1:30 pm
漫步的犀牛
周學友,

別誤會,

犀牛........完全沒有要申辯甚麼,也沒有要維護誰誰誰...甚麼的,

犀牛只是把對阿毗曇、清淨道論的初淺認識,簡單的以側說的方式聊聊而已。

何況,像清淨道論一類的著作,對犀牛而言,只是一本階段性、過渡性的工具書,就是如此而已。

就如同普通人學友所意示,

清淨道論,只是南傳上座部弟子,學習經典的課外工具書之一,並不能代表整個廣大的上座部觀點。

如果周學友對南傳佛法有興趣,這麼仰慕 覺音尊者是大乘者、大乘法,

很好啊,

建議可以選擇一個南傳道場,先進去按部就班地學習一下,理解一下觀點,接觸一下戒、定、慧之道,

絕對會對佛法會有截然不同的視野,比起現在,必定是一瞬千里。

甚麼時候去南傳道場接觸一下,再不吝告知犀牛囉!

也許我們分屬不同南傳派別,能對經典的見解激盪出令人意外的火花也不一定喔!

相信周學友是個起而行的人,絕對不是個只會碼字、動動嘴皮的佛弟子。

加油囉!

平安喜樂

Re: 何謂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4, 2023 2:04 pm
周善為
普通人 寫: 週五 2月 24, 2023 12:36 pm 用清淨道論代表南傳的說法,是不是怪怪的?

目前為止,根據我看到的經驗,我搜尋到的只有緬甸帕奧禪師這一派有公開講述清淨道論,我也知道一些人是學了帕奧法門又自述修錯轉其他老師的

恕我見識少,還沒有特別看到其他南傳備受歡迎、公認見法的大尊者特別推崇《清淨道論》的

若有歡迎補充
請問,您所知道的,南傳都有哪些見法的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