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13 頁)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6:48 pm
逍遙
如何的覺知
會讓人瞬間失去貪瞋癡的動力?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01 pm
漫步的犀牛
路過,插個嘴。

覺知,是寫給普羅大眾的。

除了昏迷的,大部分的人都有覺知!

嘿咻,也有覺知 ! 而且還很勤快、投入......這算嗎 ?!

當然不算!

教法中的覺知,跟一般理解的不一樣,稱為 : 正知 !

正知,就OK了嗎? 當然不是 !

見思語業命勤念定,八樣功夫缺一不可 !

至於如何實修?

犀牛饒有興趣,

搬個椅子,當個吃瓜群眾。

平安 喜樂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10 pm
非心非佛
心粘著在「所緣」上,這樣的覺知,就是邪知。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14 pm
非心非佛
修行的核心原則 | 二、覺性 阿姜巴山

我們來看第一個詞“有覺性”。覺性,Sati,這個覺性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覺性不一樣,指的並不是讓我們行走、過馬路的時候不出什麼事故,或者是讓我們做工作的時候不出什麼差錯的那種覺性。

這個覺性是記得有什麼東西在身上生起,有什麼東西在心上生起。這個真正的覺性是無法靠人為去產生的。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才會生起,覺性也是一樣,它有原因才會生起。覺性生起的原因在於心牢牢記住那個狀況。一旦心常常地看到那個狀況,心就會記得那個狀況。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常常地去看到那個狀態。

就像我們有時候,(遠遠地遇到)公司的同事,或者我們的鄰居,可能是500米或600米,甚至是我們只是看到一點影子,我們都無法用言語表達為什麼我們能感覺到那個人是誰,我們根本說不清。那為何我們能夠感覺到那個人是誰?那是因為我們對他非常熟悉。覺性也是同樣的。如果我們常常看見那個狀況,一旦如果我們經常看那個狀態,心就會記得那個狀態。一旦心如果能夠記得那個狀況,當那個狀態一旦出現的時候,覺性自然生起。就像我們很少見面,好幾年甚至幾十年我們才難得見一次面的人,即使他跟我們面對面地坐著,我們也不認識他是誰。因為我們要好久好久才見他一次,我們很難記住他是誰。

因此啊,法呀,如果我們好久好久才偶爾見一次,或者是我們根本不曾見到,當這種狀況生起的時候,我們根本就認不出那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人所要觀察的東西不一樣的原因。為什麼?因為對於那些習慣於生氣的,叫做嗔恨型的人,因為他的嗔恨心經常生起,所以佛陀世尊就會教導這個人要去觀照心裡的嗔恨。

因此對於我們每一位來講,就是持續地去觀察我們內心。如果有貪心生起,我們要去知道,有滿意生起,我們要去知道,有不滿意生起,我們也要去知道。心越是能夠更多更頻繁地記住那個狀態,覺性就越有機會呈現出來。這個就是第一個詞,叫做有覺性。能夠明白嗎?

在我們的宗教裡面,我們需要學習和瞭解的是什麼?我們需要學習和瞭解的就是兩樣,也就是名和色,或者簡單地稱之為身和心,正確的說法是名和色,這也就是“สอง”這個名字的來源。“สอง(頌)”就是兩樣,“二”,兩樣,“二”這個名字就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瞭解那兩樣才可能見法。就是需要去多多地學習名和色。我們需要去學習和瞭解的全部都是相對的兩個部分,比如,善與不善是一對,苦樂是一對,好壞是一對。在我們多多地去學習這一對之後,就會清楚地照見到那一個,而且那一個就在我們的眼前,在我們的當下,那個“一”就是涅槃。我們的職責並不是去尋找涅槃在哪裡,我們的職責是去學習和瞭解那一對:名和色。

這個時候又增加了一個詞,也就是有覺性地去覺知身,覺知心,在座的有誰不明白的?有覺性地去覺知身、覺知心,以身心的實相,有覺性,以身心的實相去覺知身覺知心。

身心的實相是什麼?身心的實相也就是身跟心的實相,也就是身跟心呈現的是三法印。身跟心,完全都是在無常、苦跟無我的下面在運作。 因此,如果我們沒有看到身跟心,說明我們沒有看到實相。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17 pm
非心非佛
因此對於我們每一位來講,就是持續地去觀察我們內心。如果有貪心生起,我們要去知道,有滿意生起,我們要去知道,有不滿意生起,我們也要去知道。心越是能夠更多更頻繁地記住那個狀態,覺性就越有機會呈現出來。這個就是第一個詞,叫做有覺性。能夠明白嗎?
===================================

不必去干涉心要怎麼樣,但需要有覺性的去做每一件事情。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20 pm
非心非佛
摘錄 | 如何頻繁地訓練覺性?隆波帕默尊者

學法與修行,要頻繁地訓練覺性。

一定要能夠把修行真正運用到現實生活裡。假如僅僅只是在參加禪修營以及禮佛和唸經的時候很厲害,這樣的技藝就太過羸弱了。

我們一定要讓修行與現實生活能夠水乳交融,無論行、住、坐、臥,都要帶有覺性,除了需要用思維去工作以及熟睡這兩個時段之外。

用思維去工作與睡著的時段是無法修行的,其餘的時間則全都可以用來修行。因此,我們要努力頻繁地覺知自己,行、住、坐、臥、吃、喝、做、說、想,都要帶著覺性。

當身體在行、住、坐、臥、吃、喝、做、說的時候,我們都要不斷地覺知;如果心開始想——有時想到好的,有時想到壞的,有時想了之後有快樂,有時想了之後有痛苦,有時想了之後會有貪、嗔、痴或善心生起,這一切我們都要有覺性地去知道。想了之後,生起了苦、樂,要知道;生起了善、惡,也要知道。

跟隨隆波學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如果以武術來類比,這是笑傲武林的絕頂功夫,因為它完全融入進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向前邁一步,都是在發展覺性;坐著,是在發展覺性;躺著,也帶有覺性。除非是真要睡著時,才可以慢慢鬆開覺知,讓心放鬆開來,那樣很快就會睡著;如果覺性太強,就會睡不著——用不著為此驚慌。

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行、住、坐、臥、吃、喝、做、說,都要有覺性;心在想,也要有覺性。

我們的心總是在變化,當眼睛看見色、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身體有接觸、心跑去想了,心就會變化。

比如,當我們的眼睛看見色、看到美女,心就生起貪欲、生起喜歡的感覺,於是心就會變化,那是由於接觸到眼、耳、鼻、舌、身、意的所緣所致。接觸到意根方面的所緣,是指“心去想”。想到這件事會快樂,想到那件事會痛苦,想到其他事會生起貪、嗔、痴。

我們要有覺性不斷地緊隨著去知道身心的變化,這稱為“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

如果覺知更細膩——呼氣,覺知;吸氣,覺知;身體行、住、坐、臥,覺知;身體移動,覺知;身體靜止,覺知。要常常地覺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觸所緣之後,心就會變化:有時生起苦,有時生起樂,有時生起善,有時生起貪、嗔、痴,我們都要去覺知。

不改造,不對治,如其本來面目地知道。就是這樣持續訓練。然後,每天安排一段時間用於固定形式的修行,那樣做可以增長心力,也能增強禪定的力量。假如只是一味地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時間一久,心沒有了力量,修行就不是真的了。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23 pm
非心非佛
修行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如果要把覺性當做是一個很習慣的生起,就必須把握一個原則,讓它自然的生起,而不是刻意的生起,不需要死盯著它看,覺了就過去、覺了就過去,我們只是站在覺的角度,而不是去想要心要怎麼做。

安排一點時間靜坐是很需要的,秉除外在做為,讓心純脆就做修行這件事,靜坐專精在法上會讓修行進步較快,心已經迷失很久了,有機會醒來就要把握當下,融入在走路、吃飯當中,你不修,時間還是一樣在過。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23 pm
二楞子
犀牛說對了一半~

依「正知正念」而行,能『減少解脫煩惱』叫實修

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

不是努力學佛就叫實修

如果這個修法沒有辦法讓您減少煩惱

那不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終歸,八萬四千法門也離不開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

該檢視的是,您的煩惱減少了沒?

如果沒有,該皈依個善知識幫助您精進

(善知識並不是指高僧,而是能相應具正知正念的人)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26 pm
非心非佛
歸零 | 六、習慣的事務會讓我們忘記自己 阿姜蘇納瓦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一旦我們有一個什麼習慣,我們做那件事時就特別容易忘了自己。比如吃飯時會忘記自己,有時想起來要覺知的時候,已經吃到最後一口了,有時候甚至根本沒有想起來,飯已經吃完了。今天中午大家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偶爾想起來覺知自己?吃飯訓練覺性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即使是老師,也都訓練了好幾年,才會在吃飯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覺性。包括開車的時候,能夠讓自己生起覺性,老師一樣是花了很長時間的。有時候正在開車,然後心迷失去讀廣告牌了,在讀廣告牌的那一刻,其實就是忘了自己了,然後突然想起來:唉!我剛才忘了自己正在開車。因此,沒有覺性的那一刻真的是很可怕的。如果正在開車,然後迷失去讀廣告牌,前面如果有什麼障礙的話,我們根本來不及剎車,可能會撞車。

常常地看到這些狀況之後,老師心裡就很害怕。一旦內心生起恐懼感之後,下一次覺性就會更容易生起。這是一種天性,也就是一旦我們知道什麼東西很可怕,我們的心就會警覺起來,覺性就會比較自然地生起。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沒有多可怕,比如看電視或者看電影,那時要想讓覺性產生,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Re: 這題談實修

發表於 : 週日 3月 26, 2023 7:27 pm
妙吉祥如意
非心非佛 寫: 週日 3月 26, 2023 7:26 pm 歸零 | 六、習慣的事務會讓我們忘記自己 阿姜蘇納瓦
呵呵呵~~顛倒眾生,就是要忘記自己的那個!!
首楞嚴經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先把上面經文搞懂,再來談覺知,談佛法實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