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共 3 頁)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31, 2024 9:25 am
由 糟老頭
糟老頭 寫: ↑週二 10月 29, 2024 8:58 pm
凡夫即佛,佛即凡夫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
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明明是不同的事,為何說(即)
這個(即)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冰即是水,水即是冰
那就比較好理解
冰是冰,有固定形狀
水是水,能隨方就圓
判然兩分,再怎麼看也是不一樣的東西
[即是]兩字,是說其本質,構成的基本原素H2O
冰只是多了寒氣而己,去掉寒氣解凍後就融為水
[煩惱即菩提]也是如此,有貪嗔癡即是煩惱,去除貪嗔癡即是菩提
[凡夫即佛]也是如此,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佛
三時繫念說:只因迷悟之有差,逐致現量之不一
所以,[即是]講的是本質,本体,我們姑且名之為[心]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31, 2024 9:27 am
由 糟老頭
三時繫念有句話: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佛號與妄想都是心的作用
那麼,我們念佛時,是否沒有妄想,全轉為佛號了
這真的很難很難,但,古德明明說[亂心不得不佛]啊
這是因為念佛功夫不得力,火侯不夠,無法覆蓋置換習性強大的妄想心,雖然在念佛,但妄想習氣還在活動
就像要把生米煮成熟飯,中途突然斷電,或瓦斯沒了,熱度中斷就成為夾生飯了
修行就是一件事,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把很熟的雜垢亂想心,轉成生疏
把生疏的清淨佛號心,轉成熟悉
辦法就是常念,老念,長時薰修
這需要有強烈的出離心,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做前導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31, 2024 10:47 am
由 壞小孩
是性質變
是心分別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31, 2024 11:27 am
由 Viirya
是相變
差別相?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六 11月 02, 2024 12:05 pm
由 heilabil
脫不了單的意思 ..... 曖昧 ...... 天冷了小心腦溢血
吃的時候注意點 .......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日 11月 03, 2024 1:17 pm
由 宗鏡錄卷第十九
問。眾生即佛。佛即眾生。入一心門。因果交徹。故經云。若彌勒得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俱成佛得菩提義。為是理成。為是事成。
答。三乘多約理成。或云。法身即等。報化未圓。亦云。一念成佛。皆從理說。今一乘宗。理事齊等。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日 11月 03, 2024 2:47 pm
由 蔡葉
糟老頭 寫: ↑週四 10月 31, 2024 9:25 am
如果說冰即是水,水即是冰
那就比較好理解
冰是冰,有固定形狀
水是水,能隨方就圓
判然兩分,再怎麼看也是不一樣的東西
[即是]兩字,是說其本質,構成的基本原素H2O
冰只是多了寒氣而己,去掉寒氣解凍後就融為水
[煩惱即菩提]也是如此,有貪嗔癡即是煩惱,去除貪嗔癡即是菩提
[凡夫即佛]也是如此,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佛
三時繫念說:只因迷悟之有差,逐致現量之不一
所以,[即是]講的是本質,本体,我們姑且名之為[心]
老頭師兄水的三態變化,堪可比擬眾生人類的[色身],[識大},{空大}的體,相,用交互的[湛入]或[和湛],互相增益或干擾破壞。
例如假設[名色身]由地水火風組合的[冰人身]。=冰人身可溶成水體相,水又可分離成H2O體相。試看當相變時用也變了。[冰人身]追撞冰山則冰人崩毀,遇水則漂浮水面。缺水則用水補充或修補。那當冰人缺冰塊或缺水則可H2O來補......。
心經的五蘊皆空後,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因眾生人身以[無明支]為綁架並驅策[名色身]的主動力,當斷毀無明動力後,換由{識大本心]驅動色身,若連識大也崩毀後色身就換由{空大如來}動力驅動。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說色身和空大,雖相不同但不會互相[排斥]。因此色身就被{空大}蘊即驅動,也因為眾生色身為被[無明支十識大支]包養,若無明連識大
崩毀後,色身就直接由{空大}包養,連受,想,行,識功能也由{空大}取代,例如識大]的倉庫功能也換儲存{空大}中。經文[亦無無明盡。]是描述原來眾生人類一人只有[一團無明加識大],可是無明斷毀後,菩薩轉成如來空大法界身,因此法界中還有[無盡]數的眾生無明,都是佛菩薩身上的[無明]。所以眾生看佛菩薩好像到處積極度眾生,囉嗦到令人厭煩,其實那屬不得已因為無所事事,只在隨緣自度爾。
...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一 11月 04, 2024 10:36 am
由 宗鏡錄卷第十四
百門義海云。發菩提者。今了達一切眾生。及塵毛等無性之理。以成佛菩提智故。所以於佛菩提身中。見一切眾生成等正覺。又眾生及塵毛等。全以佛菩提之理成眾生故。所以於眾生菩提中。見佛修菩提行。是故佛是眾生之佛。眾生即佛之眾生。縱有開合。終無差別。如是見者。名菩提心。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二 11月 12, 2024 12:20 am
由 Asayoo
糟老頭 寫: ↑週四 10月 31, 2024 9:25 am
如果說冰即是水,水即是冰
那就比較好理解
冰是冰,有固定形狀
水是水,能隨方就圓
判然兩分,再怎麼看也是不一樣的東西
[即是]兩字,是說其本質,構成的基本原素H2O
冰只是多了寒氣而己,去掉寒氣解凍後就融為水
[煩惱即菩提]也是如此,有貪嗔癡即是煩惱,去除貪嗔癡即是菩提
[凡夫即佛]也是如此,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佛
三時繫念說:只因迷悟之有差,逐致現量之不一
所以,[即是]講的是本質,本体,我們姑且名之為[心]
凡夫與佛、煩惱與菩提、色與空;重點在修證。修證與神通,這邊最困難。
他心通不太可能,但讀心術有可能,賺大錢發大財很不容易。但一技之長能謀生也能立足!
真的!小康的家庭不會很難。人脈代表錢脈(忍耐一下下)人際關係的良好互動,這也是一門重要的交流藝術。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二 11月 19, 2024 8:20 am
由 色指根身不只根身
色法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對於心法之稱,見心條。
[佛光大辭典]
梵語 rūpa-dharma。廣義言之,乃總稱物質之存在。泛指有質礙之物,即佔有一定之空間,具有自他互相障礙,及會變壞之性質者。一切法可分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五位,其中色法在五蘊分類中稱為色蘊,心法稱為識蘊。在小乘俱舍五位七十五法和大乘法相宗五位百法中均將色法分為三類十一種:(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二)五境(色、聲、香、味、觸),(三)無表色。在五位七十五法中,色法在心法之前,因其能引起貪欲愛樂等染法,被視為最重要之對治對象;而五位百法中,色法則在心法、心所法之後,乃因其不能獨立生起,而僅為前二者之變現。(參閱「心」1395、「色」2541) p2544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指一切有形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