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恆不住
文章: 2046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恆不住 »

大般涅槃經
整段經文:
1.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白話是淺解:
這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請問佛說:
世尊:如果成佛的「佛」與「佛性」是一樣沒有不同,哪一切眾生我們都有佛性就是成佛了,那我們還用辛苦修道做甚麼呢?


2.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淺解:
佛答說:善男子!如你這樣問,其實意思不是這樣。上述說佛與佛性,雖然是一樣沒有差別,但是一切眾生都尚未具足圓滿佛性。
(按:佛性是佛的本性,雖然這個佛本性與眾生的佛性是一樣的,但佛已是具足如十五圓滿月亮,眾生只是少分如弦月尚未具足圓滿佛性。所以佛說:眾生的佛性與佛是一樣的)


3.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

淺解:
佛說:善男子!用比喻的說:譬如有人心生惡念要害死母親,害死母親以後又生懺悔善念,雖然身口意三業生起善念懺悔,但這個人還是名叫地獄人,怎說呢?因為這個人決定下地獄。雖然這個人現在還生活著是人,還沒有入地獄界地獄鬼身,但是還是得名叫做:地獄人。
善男子!這個比喻就像我(佛)在其他經中說:如果看見有修行善的人,名叫天人,修行惡的人,名叫:地獄鬼,怎說呢?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決定受報。


4.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
淺解:
善男子:一切眾生我們,因為決定得佛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佛)說一切眾生我們都有佛性,但一切眾生尚未具足圓滿佛性,也未具足圓滿佛相,一切眾生真實尚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為這個原因,我(佛)在本經而說這個偈語:

5.「『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佛性與佛相

根本有,現在沒有。(按:根本有,現在一定有,不會現在沒有。)

根本沒有,現在有。(按:根本沒有,現在一定沒有,不會現在無中生有。)

在世間的現在有、過去有、未來有的三世有法來說,是沒有這個道理。

各位法友看了佛說這一段經文如何?
1. 佛是在說一切眾生悉有的佛性與成佛本性無異,決定成佛,只是尚未具足圓滿佛性、佛相。
2. 佛說這個偈語是說一切眾生悉有的佛性,不是本有也不是本無,而是「非有非無」,怎說呢?佛說眾生不斷,以不斷故佛性可生。
藍海千尋
文章: 6002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請多看幾次,才不會亂套。

此偈說於此段長行文,必須依長行作解。
此處“有”指佛性有。

規距都不懂,老是亂套!

一切眾生悉未具足....指三世皆無。
又言:一切眾生定得....指必以因緣佛賜才有。
一切眾生三世皆無啊!

1.本有今無.....指本來有現在沒有佛性。

2.本無今有....指本來沒有,現在有佛性。

3.三世有法....指眾生三世皆有佛性

無有是處....總結上述1.2.3皆屬錯解(無有是處)。

本無今無未無(三世皆無)佛性....才是眾生實情。

未來定得,必以佛賜,故云可生。

雖定得,必經修習因緣乃得佛賜(眾生三世皆無)。
cyc320
文章: 269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cyc320 »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個人解讀,比如:因佛性本空故,所見諸行無常;因佛性本空故,透過性空便可生;化導有情了卻「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恆不住
文章: 2046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恆不住 »

藍海千尋 寫: 週日 1月 12, 2025 12:35 pm

請多看幾次,才不會亂套。

此偈說於此段長行文,必須依長行作解。
此處“有”指佛性有。

規距都不懂,老是亂套!

一切眾生悉未具足....指三世皆無。
又言:一切眾生定得....指必以因緣佛賜才有。
一切眾生三世皆無啊!

1.本有今無.....指本來有現在沒有佛性。

2.本無今有....指本來沒有,現在有佛性。

3.三世有法....指眾生三世皆有佛性

無有是處....總結上述1.2.3皆屬錯解。

本無今無未無(三世皆無)佛性....才是眾生實情。

未來定得,必以佛賜,故云可生。

雖定得,必經修習因緣乃得佛賜(眾生三世皆無)。
你說:[一切眾生悉未具足....指三世皆無。
又言:一切眾生定得....指必以因緣佛賜才有。
一切眾生三世皆無啊!]

悉未具足比較 悉無具足

你怎麼解說成:指三世皆無?三世根本沒有呢?所以還要佛賜給才有呢?

自己查一查字典怎麼解釋吧!
藍海千尋
文章: 6002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你怎麼解說成:指三世皆無?三世根本沒有呢?所以還要佛賜給才有呢?
偈文分明: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悉未具足比較 悉無具足
這是長行文

悉未具足 ...(佛與佛性)都沒有具足。。

請善體具足義。
恆不住
文章: 2046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恆不住 »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佛經比喻值得看看

大般涅槃經上是用牛乳比喻說

一切眾生如牛乳,佛或佛性如醍醐(按醍醐是從從乳→酪→酥→醍醐。)

請問一切眾生中有佛性嗎?(比喻問牛乳中有酥?有醍醐嗎?)
答:非有非無,
非有:牛乳放入毒藥,就沒有了得酥或醍醐,如有邪見眾生。
非無:反之,牛乳能依一定方法,決定得酥或醍醐,如佛說八正道、佛知見。

佛說:
1.牛乳中「本有酥醍醐」,如果本有,那不能名叫做牛乳,應名叫酥或醍醐。
2.牛乳中「本無酥醍醐」,如果本無,那永遠名叫牛乳,不應有酥或醍醐。
3.事實上從牛乳中我們可以依一定的方法,決定可以製成酥或醍醐,眼見佛性。
4.因為牛乳可不斷的有,是可以連續不斷產生酥或醍醐。
5.以牛乳不斷故,比喻眾生也不斷,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可生。
6.因為牛乳定可製成酥或醍醐故,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決定得佛無上正等正覺。
以上叫做佛性非常非無常,佛性非有非無,佛性是第一空義,是中道義故,
佛說:佛性可生、眼見佛性。
恆不住
文章: 2046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恆不住 »

藍海千尋 寫: 週日 1月 12, 2025 1:03 pm 偈文分明: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這是長行文

悉未具足 ...(佛與佛性)都沒有具足。。

請善體具足義。
要討論
請先分別解釋
悉無具足
悉未具足
藍海千尋
文章: 6002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要討論
請先分別解釋
悉無具足
悉未具足
經文:悉未具足。
就不要隨便改 。

悉:全部,完全
未:沒有,否定
具:具備,具有
足:滿足,充分
藍海千尋
文章: 6002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善男子!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更有異草,牛若食者,則無醍醐,雖無醍醐,不可說言雪山之中無忍辱草。佛性亦爾,雪山者名為如來,忍辱草者名大涅槃,異草者十二部經,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般涅槃,則見佛性。

雪山者名為如來。

忍辱草者名為大涅槃。

異草者十二部經。

請問

眾生佛性(醍醐)怎得的?
藍海千尋
文章: 6002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文章 藍海千尋 »

不能捨棄方便進不了真常。

佛無說方便法,無奈壇友們幾乎無一倖免皆:方便當真實。
(無常為常)
方便當真實,輪轉無出期!

佛無說法,若有人說佛有說法,此人謗佛。

執持方便者謗佛矣!

既已謗佛,所言皆邪皆妄。

捨法如筏舟喻。

帶著邪見解大般涅槃經....因是邪,果能非邪乎?

受持大般涅槃經前提:捨盡一切方便觀!

譬如:執持金剛經,楞嚴經,華嚴經,...等未顯真實經典的義理作解大般涅槃經.....將一無所獲!

一旦真解大般涅槃經,回頭看金剛等經,皆顯真實也!
回覆文章